第十七章 喝两盅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娘,我们没意见,您能回来跟我们一起住,我们高兴!”刘氏真心实意的说着。
自个婆婆不是那种恶婆婆,这么些年来,她们婆媳相处的还不错。当初老太太跟着老二一家去镇上的时候,刘氏还觉得舍不得呢。
杜河清也十分高兴,赞同的点头。
张氏不乐意,留在杏花沟,他们一家子岂不是要耕田种地,养鸡喂鸭,过乡下人的日子?
可是她不乐意又有什么用,根本就没有人问她!
“老二,你怎么说?”李氏把目光移向小儿子杜河浦。
“娘,我没意见!”他儿子被书院除名了,媳妇又私自昧下家里挣的辛苦钱,他还有什么脸面提意见?回村里住着也好,省得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
“好,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就把铺子租出去,全家搬回村里住着。等过完了年,老大跟老二跑一趟,把镇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拉回来,再贴一个招租启示。”
“唉!知道了娘。”
“知道了娘。”哥俩异口同声的答道。
李氏点了点头,“该忙啥忙啥去吧!不过我先说好啊,咱们家的事儿,谁要是敢往外传,我可是不客气的。让我知道有人在外头胡咧咧,非撕了她的嘴不可。”
李氏的目光,若有所思的落在了张氏身上。这个家里,数老二媳妇的嘴没有把门的,家里有点什么都,都上外面胡咧咧。
张氏讪讪的,知道李氏是在警告自己呢!
不过,儿子的事儿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即便别人让她说,她也不会说的。
“知道了娘!”
“知道了祖母!”
几个小的也连忙表态,表示自己不会乱说。
杜小叶这会儿都有点傻眼了,没想到杜玉娘不动声色就把铺子给收拢回去了。
杜玉娘,似乎不一样了呢!
李氏挥了挥手,把人都赶了出去。
众人鱼贯而出,只算下李氏和杜玉娘这对祖孙俩。
屋里静悄悄的,祖孙俩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李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孙女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
原本娇气,眼高于顶的小丫头,突然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不但变聪明,透彻了不少,连脾气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让李氏很费解,她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孙女怎么会在一夜之间有这么大的改变。
后来又联想到了老爷子给孙女托梦的事,才释然了几分。
这丫头激动之下撞了柱了,昏迷了好几天,也许在梦里,老爷子指点她了吧!不然这孩子的性子,怎么可能转变的这样大呢!
李氏觉得自己想的非常有道理,也就不去深究这件事了,反而跟杜玉娘说起了杜安兴的事情。
“玉娘啊,你是不是怪祖母的心不够狠啊!”李氏作为一个经过大风大浪洗礼的人,感觉很是很准确的。她能看得出来,自己这种和稀泥的作法,孙女很是不赞同。
杜玉娘笑了笑,握着李氏的手道:“祖母,我明白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李氏听了这话,眼眶微热,“你这孩子,真是懂事了!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祖母不是想偏袒谁,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你们一家子受委屈了!但是玉娘啊,家和万事兴!”更何况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事情闹大了,镇子上和村里的人们,都得看他们的笑话。
老杜家的名声,可就毁了。
“祖母,什么委屈不委屈的,都是一家人!我也是盼着这个家好好的,不希望……”再像上一世一样,家破人亡。
杜玉娘吐了一口浊气,才道:“不希望祖父在梦里说的事情,变成真的。”
李氏心里咯噔一声:“玉娘,你祖父是不是还跟你说别的了?”
杜玉娘强颜欢笑的道:“也没说别的,就是……祖母,您一定得多看着十一堂哥。”杜家破家的根,就在他身上。
李氏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你放心,祖母知道了!”
折腾了半天,杜家的饭菜也做得了。
乡下人讲究夏天在堂屋摆桌子吃饭,冬天则是喜欢在屋里的炕上摆桌子吃饭。天冷的时候把炕烧得旺旺的,支一张炕桌,全家人团坐在一起,那样吃饭才香呢!
杜家人口不算少,大房六口,二房六口,再加上李氏,足足十三口人。
一张炕桌根本坐不下。
李氏就让杜河清摆了两张炕桌。
李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四个孙女,外加一个孙媳妇坐一桌。
杜河清,杜河浦两兄弟,各自带着家里的小子坐一桌。别看大房的杜安盛才六岁,但是小家伙思想早熟,说什么也不肯坐到李氏那桌去吃,非说自己是爷们,要跟爷们坐一桌。
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说出来的话却是一本正经的,一副小大人模样,把大伙逗得够呛,气氛也松快了不少。
因为要过年了,加上李氏他们又是从镇上赶回来的,一家子团聚,是个好日子,所以刘氏和田氏颇下了一番功夫,整治了几个好菜。
年猪已经杀完了,除了拜神用的猪头以外,家里还留下了肘子,猪蹄,下水,另外还留下了二十斤肉。
这就也就是杜家,他们家生活好,所以给自己家留下的东西就多了一点。换作别人家,杀完的年猪肉基本上都卖钱了,能留下三四斤打打牙祭就不错了。
张氏看着这一桌子菜,忍不住酸了起来,这年猪都杀完了,谁知道大房有没有藏私?没准儿他们事先多吃了好几顿肉呢!
她自己是个鸡鸣狗盗之辈,就自然而然的把大房人也想成了那个样子。
李氏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家子,心里还是高兴的!
可惜啊,老头子不在了,不然的话,得多高兴。
“娘,眼瞅着就过年了,儿子做主,买了两小坛的烧刀子!今儿您刚回家,又吹了半天的风,我就让采荷烫了一壶酒,您喝两盅?”
采荷,是刘氏的闺名。
李氏听了,眉头微挑,脸上也带出了几分兴致。
“中,喝两盅!”她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有量的,老爷子在的时候,两人时不时的就着一盘花生喝上几盅。
多少年没喝酒了啊!
“娘,我们没意见,您能回来跟我们一起住,我们高兴!”刘氏真心实意的说着。
自个婆婆不是那种恶婆婆,这么些年来,她们婆媳相处的还不错。当初老太太跟着老二一家去镇上的时候,刘氏还觉得舍不得呢。
杜河清也十分高兴,赞同的点头。
张氏不乐意,留在杏花沟,他们一家子岂不是要耕田种地,养鸡喂鸭,过乡下人的日子?
可是她不乐意又有什么用,根本就没有人问她!
“老二,你怎么说?”李氏把目光移向小儿子杜河浦。
“娘,我没意见!”他儿子被书院除名了,媳妇又私自昧下家里挣的辛苦钱,他还有什么脸面提意见?回村里住着也好,省得一个两个的都不省心。
“好,既然是这样,那咱们就把铺子租出去,全家搬回村里住着。等过完了年,老大跟老二跑一趟,把镇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拉回来,再贴一个招租启示。”
“唉!知道了娘。”
“知道了娘。”哥俩异口同声的答道。
李氏点了点头,“该忙啥忙啥去吧!不过我先说好啊,咱们家的事儿,谁要是敢往外传,我可是不客气的。让我知道有人在外头胡咧咧,非撕了她的嘴不可。”
李氏的目光,若有所思的落在了张氏身上。这个家里,数老二媳妇的嘴没有把门的,家里有点什么都,都上外面胡咧咧。
张氏讪讪的,知道李氏是在警告自己呢!
不过,儿子的事儿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即便别人让她说,她也不会说的。
“知道了娘!”
“知道了祖母!”
几个小的也连忙表态,表示自己不会乱说。
杜小叶这会儿都有点傻眼了,没想到杜玉娘不动声色就把铺子给收拢回去了。
杜玉娘,似乎不一样了呢!
李氏挥了挥手,把人都赶了出去。
众人鱼贯而出,只算下李氏和杜玉娘这对祖孙俩。
屋里静悄悄的,祖孙俩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李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孙女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
原本娇气,眼高于顶的小丫头,突然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不但变聪明,透彻了不少,连脾气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让李氏很费解,她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孙女怎么会在一夜之间有这么大的改变。
后来又联想到了老爷子给孙女托梦的事,才释然了几分。
这丫头激动之下撞了柱了,昏迷了好几天,也许在梦里,老爷子指点她了吧!不然这孩子的性子,怎么可能转变的这样大呢!
李氏觉得自己想的非常有道理,也就不去深究这件事了,反而跟杜玉娘说起了杜安兴的事情。
“玉娘啊,你是不是怪祖母的心不够狠啊!”李氏作为一个经过大风大浪洗礼的人,感觉很是很准确的。她能看得出来,自己这种和稀泥的作法,孙女很是不赞同。
杜玉娘笑了笑,握着李氏的手道:“祖母,我明白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李氏听了这话,眼眶微热,“你这孩子,真是懂事了!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祖母不是想偏袒谁,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你们一家子受委屈了!但是玉娘啊,家和万事兴!”更何况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事情闹大了,镇子上和村里的人们,都得看他们的笑话。
老杜家的名声,可就毁了。
“祖母,什么委屈不委屈的,都是一家人!我也是盼着这个家好好的,不希望……”再像上一世一样,家破人亡。
杜玉娘吐了一口浊气,才道:“不希望祖父在梦里说的事情,变成真的。”
李氏心里咯噔一声:“玉娘,你祖父是不是还跟你说别的了?”
杜玉娘强颜欢笑的道:“也没说别的,就是……祖母,您一定得多看着十一堂哥。”杜家破家的根,就在他身上。
李氏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你放心,祖母知道了!”
折腾了半天,杜家的饭菜也做得了。
乡下人讲究夏天在堂屋摆桌子吃饭,冬天则是喜欢在屋里的炕上摆桌子吃饭。天冷的时候把炕烧得旺旺的,支一张炕桌,全家人团坐在一起,那样吃饭才香呢!
杜家人口不算少,大房六口,二房六口,再加上李氏,足足十三口人。
一张炕桌根本坐不下。
李氏就让杜河清摆了两张炕桌。
李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四个孙女,外加一个孙媳妇坐一桌。
杜河清,杜河浦两兄弟,各自带着家里的小子坐一桌。别看大房的杜安盛才六岁,但是小家伙思想早熟,说什么也不肯坐到李氏那桌去吃,非说自己是爷们,要跟爷们坐一桌。
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说出来的话却是一本正经的,一副小大人模样,把大伙逗得够呛,气氛也松快了不少。
因为要过年了,加上李氏他们又是从镇上赶回来的,一家子团聚,是个好日子,所以刘氏和田氏颇下了一番功夫,整治了几个好菜。
年猪已经杀完了,除了拜神用的猪头以外,家里还留下了肘子,猪蹄,下水,另外还留下了二十斤肉。
这就也就是杜家,他们家生活好,所以给自己家留下的东西就多了一点。换作别人家,杀完的年猪肉基本上都卖钱了,能留下三四斤打打牙祭就不错了。
张氏看着这一桌子菜,忍不住酸了起来,这年猪都杀完了,谁知道大房有没有藏私?没准儿他们事先多吃了好几顿肉呢!
她自己是个鸡鸣狗盗之辈,就自然而然的把大房人也想成了那个样子。
李氏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家子,心里还是高兴的!
可惜啊,老头子不在了,不然的话,得多高兴。
“娘,眼瞅着就过年了,儿子做主,买了两小坛的烧刀子!今儿您刚回家,又吹了半天的风,我就让采荷烫了一壶酒,您喝两盅?”
采荷,是刘氏的闺名。
李氏听了,眉头微挑,脸上也带出了几分兴致。
“中,喝两盅!”她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有量的,老爷子在的时候,两人时不时的就着一盘花生喝上几盅。
多少年没喝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