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近年余虹研究(3)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5
《文学史料》今年四期刊出《余虹生平新证据》一文:上海公安局档案处应中国作协研究部所请,从彭飞的交代中找出以下材料供本刊发表。彭飞同志解放初在华东局宣传部担任领导工作,一九五三年受“潘杨案”牵连入狱,一九六五年死于狱中。抗战胜利时,彭飞在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工作。彭飞坦白书此页题为“关于余虹”。
“一九四六年秋市委决议劝说大后方回来的作家停止指责沦陷区作家,消除隔阂,以利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为此应让沦陷期文坛新人如张爱玲、苏青、余虹等参加进步杂志,如李健吾的《文艺复兴》,柯灵的《万象》等。为此,我让郑振铎去联络这些作家。郑基本上做好了这一工作。只是有一次他来见我,说他很纳罕,搞不清余虹的情况,望地下党帮助查清。他去余虹作品出版者紫星书局,找到编辑主任陈雯人。陈年轻美貌,言辞锋利。她说余虹只是个投稿者,从未谋面。郑问陈余虹地址,陈取出《紫星》账本,翻出寄稿费地址,一直是一邮局信箱。郑振铎反映说余虹风格奇异,题材颓废,作品情节隐隐约约似与政治有瓜葛,有人指为汉奸特务作品,但小说不足为凭。我将郑说的情况报告地下市委杨用同志转保卫局,请求调查。此事结果如何,杨用同志从未向我提起。《紫星》杂志政治上中间偏右,标榜纯文学。记忆中陈雯人解放后出版局留用。”
《文学史料》主编伍复辉研究员按:长期以来关于余虹生平传说颇多,均无佐证。此文是迄今为止唯一确实材料,足堪珍视。公安部门应文学界所请,有选择地公布四十年以上档案材料,这也是第一次,令人振奋。《文学史料》编者无法看到作协机关档案,那里秘密更多。彭飞这份简短之极的交代材料实为陈雯人被捕并蒙受冤狱三十年之久的直接原因。陈于一九五三年因彭飞交代之牵连,被捕入狱,三年后,因无法定罪获释。未几,一九五七年,因为对肃反不满定为极右分子,再度入狱,押送青海劳改,一九六五年释放。“文化大革命”中因余虹汉奸嫌案再度收审,一九八二年再次因无法定罪而释放。
六
她睁开疲倦的眼睛,金鱼蛊惑、温暖地升上来,它重复地翻动,柠檬黄的鳞闪着光,透过玻璃,轻轻抓了一下她的心。她放下剪刀、信。剪开和未剪开的信在桌上已堆了一大沓,既未整理又未记录,几天来她甚至不再读旧信。敲门声不过是荒唐的循环,她装作听不见,一些细小的痕迹表明,她走上了她一直躲开的残酷后面的那几步台阶,台阶如此明确,她却巧妙地躲开几十年。笑容为她的脸注上更加残损的注释。几十年来她第一次想看看自己的容颜。可是房间里却找不到一个镜子,她只能弯下腐朽的腰去拿洗脸的瓷盆,从厨房的水管接了半盆水,又倒了一些开水。
面对一盆清水,一个虚幻的人影,在她的手中摇晃不已,她的手松开盆沿,水仍平息不下来。空气里喧哗着过路人的声响,她的手放了回去,脸埋进水里,然后仰起脸来大声喘气,水顺着面颊流下,滚落。她动作缓慢地脱掉外衣,换了一件黑红花交错的夹衫,红花只是仅仅隐约可见的小圆点。她以不同寻常甚至用几十年不曾有过的心情等那女孩。
正如她所料,夜晚翻过白日,刚刚展开疲倦的一袭黑衣,女孩就来了,问她是不是病了?嘘寒问暖之际,拿出每次不忘而且包裹得漂漂亮亮的礼物。她的五成新的衣服显然让女孩很高兴,女孩的话是真心的。女孩不提前几次被拒之门外的事,她也没必要解释。
女孩开门见山地说她找到了外婆的手稿,明显与余虹的诗几乎完全一样,在世的余虹诗作,她知道,不过七首。
她站了起来,把女孩给她的一页复印的字拿到桌前,拧亮台灯之后,戴上老花眼镜,娟秀的笔迹一如那张她发誓永远以陌生人待之的脸:
之后
选择一种花
比如百合
残存的恐惧后依然有淡淡的香味
可是我叙述的每一件事
显得失去了意义
从你放上来的手
我明白
天依然很黑
“您看,与《紫星》上发表的只有一二字不同。虽然有些暗示恐怕她和您两人知道。我可以想象那是一段多么美丽而惊世骇俗的罗曼史。”
她打断站到桌子背后正说得来劲的女孩:“这是她抄的诗!”
“我查过日期了,”女孩并不理睬她一脸愠色,照样温柔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我外婆的文字在前,《紫星》发表在后,肯定是她的作品,这是我外婆即余虹的确证。”
她的手在玻璃缸上轻轻摸着,如果水中的鱼儿是她,那么她就不会后悔了,是呵,你的确了不起,你总让我没有退路可走。她转过身看着女孩。背光的侧影让女孩的眼睛在神秘里闪烁。这次真的被逼到了底,几十年来没有在任何威逼下透露的秘密,有可能守不住了。这个女孩绝顶聪明。与其与之耗时间,还不如自己翻开底牌。
“好吧,既然你如此肯定,我只好告诉你,没有余虹这个人。”
“那么我外婆呢?”女孩天真但焦急地问。
“你外婆与此无关,她不是余虹,她只是常帮我抄稿。”
女孩的无邪在一瞬间全部消失,突然声色俱厉地说:“你这么说对得起我外婆吗?”
她声音颤抖却明确:“这不是怎么说的问题,而是事实。”
“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事实,我说的不是?或是我说的是事实,你说的不是?”
“你……你放肆!”她像一片薄纸飘落在椅子上。
女孩靠近她,手放在她弯缩一团的背上,语调比先前更加温柔,“五十年来这么多人对你放肆,你怎么不朝他们发火?”
停了停,女孩说知道余虹是在她们特殊感情下产生的,如果外婆能活到今天多好,她们可以一起庆祝历史给余虹应有的地位。
她一句也未听。盘子里的罗宋汤鲜艳的色彩在晃着眼睛,她和那人离开座位,走出典雅精致的西餐厅,两人的旗袍开衩很高,碎步轻盈,高傲的脸,是的,两个人都很高傲——那每个人,或每对人只有一次的青春时代。
6
上海《文汇报》五月十七日报道:
历史迷雾终揭破,祖孙才女传佳话
青年女诗人符蒿昨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报告会上做了“余虹身份研究”的专题报告。她在报告中用幻灯投射手稿、信件、日记、照片等,证明余虹是她的外祖母林玉霞的笔名。与余虹作品印证,无不相验,足以令人信服。符蒿准备在大量资料基础上,撰写我国第一部《余虹传》。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近年来诗名日著的符蒿表示,家传的文学气氛,帮助她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和精神追求。
七
她没能在笔记里记下这则有关余虹的新闻报道,这是她唯一不知道的关于余虹生平新资料。她的笔记本锁在抽屉里也未能取出。
玻璃缸里的水所剩无几,张着嘴呼吸的鱼是一个芬芳的象征。她心慌气促,点起了一支烟,但又按灭了。她们俩凭着外白渡桥栏望着黄浦江,她迷惑地问:“你为什么要用笔名发表呢,怕麻烦,还是开玩笑?”她对那声音摇摇头。没有一种香气可以经得住所有的雨季,但香气进入另一个身体,活下来就不一样了。
秘密之径纵横,永远把她引向歧境。历史无情,你愚弄历史,历史必反过来愚弄你。而她一生为之受苦的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名字,盘桓在她内心的抗议早已决定了输赢,谜来自于她,在她想怎么处置它时,她仍旧是它唯一的主人。
她颤颤巍巍移向床,非常小心地躺了上去。乌黑的水卷走炸裂在心底的碎片,带走了记忆中的一切,夜上海之歌也好,飘着雨点的清晨以及波蒂切利式的脸也好,都显得如此媚俗。生命轮回往返,大都一样,但是偶尔也有例外,如果适逢这千千万万的偶然,她能得到,她将重新开始一生,不伪饰不苟且,做一个真正的女人。试试,是的,一定得试试。她下决心这么做,于是她就这么做了。
雨绵绵的暮春之晨,邮递员又走过她的门前。
他原以为这个老太太会继续给他的工作增添负担:每天得退回一堆信件。他没想到信件不仅少了,而且几乎立即绝迹,再没人寄邮件给这个连骨灰都无人存留的名字。
5
《文学史料》今年四期刊出《余虹生平新证据》一文:上海公安局档案处应中国作协研究部所请,从彭飞的交代中找出以下材料供本刊发表。彭飞同志解放初在华东局宣传部担任领导工作,一九五三年受“潘杨案”牵连入狱,一九六五年死于狱中。抗战胜利时,彭飞在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工作。彭飞坦白书此页题为“关于余虹”。
“一九四六年秋市委决议劝说大后方回来的作家停止指责沦陷区作家,消除隔阂,以利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为此应让沦陷期文坛新人如张爱玲、苏青、余虹等参加进步杂志,如李健吾的《文艺复兴》,柯灵的《万象》等。为此,我让郑振铎去联络这些作家。郑基本上做好了这一工作。只是有一次他来见我,说他很纳罕,搞不清余虹的情况,望地下党帮助查清。他去余虹作品出版者紫星书局,找到编辑主任陈雯人。陈年轻美貌,言辞锋利。她说余虹只是个投稿者,从未谋面。郑问陈余虹地址,陈取出《紫星》账本,翻出寄稿费地址,一直是一邮局信箱。郑振铎反映说余虹风格奇异,题材颓废,作品情节隐隐约约似与政治有瓜葛,有人指为汉奸特务作品,但小说不足为凭。我将郑说的情况报告地下市委杨用同志转保卫局,请求调查。此事结果如何,杨用同志从未向我提起。《紫星》杂志政治上中间偏右,标榜纯文学。记忆中陈雯人解放后出版局留用。”
《文学史料》主编伍复辉研究员按:长期以来关于余虹生平传说颇多,均无佐证。此文是迄今为止唯一确实材料,足堪珍视。公安部门应文学界所请,有选择地公布四十年以上档案材料,这也是第一次,令人振奋。《文学史料》编者无法看到作协机关档案,那里秘密更多。彭飞这份简短之极的交代材料实为陈雯人被捕并蒙受冤狱三十年之久的直接原因。陈于一九五三年因彭飞交代之牵连,被捕入狱,三年后,因无法定罪获释。未几,一九五七年,因为对肃反不满定为极右分子,再度入狱,押送青海劳改,一九六五年释放。“文化大革命”中因余虹汉奸嫌案再度收审,一九八二年再次因无法定罪而释放。
六
她睁开疲倦的眼睛,金鱼蛊惑、温暖地升上来,它重复地翻动,柠檬黄的鳞闪着光,透过玻璃,轻轻抓了一下她的心。她放下剪刀、信。剪开和未剪开的信在桌上已堆了一大沓,既未整理又未记录,几天来她甚至不再读旧信。敲门声不过是荒唐的循环,她装作听不见,一些细小的痕迹表明,她走上了她一直躲开的残酷后面的那几步台阶,台阶如此明确,她却巧妙地躲开几十年。笑容为她的脸注上更加残损的注释。几十年来她第一次想看看自己的容颜。可是房间里却找不到一个镜子,她只能弯下腐朽的腰去拿洗脸的瓷盆,从厨房的水管接了半盆水,又倒了一些开水。
面对一盆清水,一个虚幻的人影,在她的手中摇晃不已,她的手松开盆沿,水仍平息不下来。空气里喧哗着过路人的声响,她的手放了回去,脸埋进水里,然后仰起脸来大声喘气,水顺着面颊流下,滚落。她动作缓慢地脱掉外衣,换了一件黑红花交错的夹衫,红花只是仅仅隐约可见的小圆点。她以不同寻常甚至用几十年不曾有过的心情等那女孩。
正如她所料,夜晚翻过白日,刚刚展开疲倦的一袭黑衣,女孩就来了,问她是不是病了?嘘寒问暖之际,拿出每次不忘而且包裹得漂漂亮亮的礼物。她的五成新的衣服显然让女孩很高兴,女孩的话是真心的。女孩不提前几次被拒之门外的事,她也没必要解释。
女孩开门见山地说她找到了外婆的手稿,明显与余虹的诗几乎完全一样,在世的余虹诗作,她知道,不过七首。
她站了起来,把女孩给她的一页复印的字拿到桌前,拧亮台灯之后,戴上老花眼镜,娟秀的笔迹一如那张她发誓永远以陌生人待之的脸:
之后
选择一种花
比如百合
残存的恐惧后依然有淡淡的香味
可是我叙述的每一件事
显得失去了意义
从你放上来的手
我明白
天依然很黑
“您看,与《紫星》上发表的只有一二字不同。虽然有些暗示恐怕她和您两人知道。我可以想象那是一段多么美丽而惊世骇俗的罗曼史。”
她打断站到桌子背后正说得来劲的女孩:“这是她抄的诗!”
“我查过日期了,”女孩并不理睬她一脸愠色,照样温柔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我外婆的文字在前,《紫星》发表在后,肯定是她的作品,这是我外婆即余虹的确证。”
她的手在玻璃缸上轻轻摸着,如果水中的鱼儿是她,那么她就不会后悔了,是呵,你的确了不起,你总让我没有退路可走。她转过身看着女孩。背光的侧影让女孩的眼睛在神秘里闪烁。这次真的被逼到了底,几十年来没有在任何威逼下透露的秘密,有可能守不住了。这个女孩绝顶聪明。与其与之耗时间,还不如自己翻开底牌。
“好吧,既然你如此肯定,我只好告诉你,没有余虹这个人。”
“那么我外婆呢?”女孩天真但焦急地问。
“你外婆与此无关,她不是余虹,她只是常帮我抄稿。”
女孩的无邪在一瞬间全部消失,突然声色俱厉地说:“你这么说对得起我外婆吗?”
她声音颤抖却明确:“这不是怎么说的问题,而是事实。”
“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事实,我说的不是?或是我说的是事实,你说的不是?”
“你……你放肆!”她像一片薄纸飘落在椅子上。
女孩靠近她,手放在她弯缩一团的背上,语调比先前更加温柔,“五十年来这么多人对你放肆,你怎么不朝他们发火?”
停了停,女孩说知道余虹是在她们特殊感情下产生的,如果外婆能活到今天多好,她们可以一起庆祝历史给余虹应有的地位。
她一句也未听。盘子里的罗宋汤鲜艳的色彩在晃着眼睛,她和那人离开座位,走出典雅精致的西餐厅,两人的旗袍开衩很高,碎步轻盈,高傲的脸,是的,两个人都很高傲——那每个人,或每对人只有一次的青春时代。
6
上海《文汇报》五月十七日报道:
历史迷雾终揭破,祖孙才女传佳话
青年女诗人符蒿昨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报告会上做了“余虹身份研究”的专题报告。她在报告中用幻灯投射手稿、信件、日记、照片等,证明余虹是她的外祖母林玉霞的笔名。与余虹作品印证,无不相验,足以令人信服。符蒿准备在大量资料基础上,撰写我国第一部《余虹传》。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近年来诗名日著的符蒿表示,家传的文学气氛,帮助她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和精神追求。
七
她没能在笔记里记下这则有关余虹的新闻报道,这是她唯一不知道的关于余虹生平新资料。她的笔记本锁在抽屉里也未能取出。
玻璃缸里的水所剩无几,张着嘴呼吸的鱼是一个芬芳的象征。她心慌气促,点起了一支烟,但又按灭了。她们俩凭着外白渡桥栏望着黄浦江,她迷惑地问:“你为什么要用笔名发表呢,怕麻烦,还是开玩笑?”她对那声音摇摇头。没有一种香气可以经得住所有的雨季,但香气进入另一个身体,活下来就不一样了。
秘密之径纵横,永远把她引向歧境。历史无情,你愚弄历史,历史必反过来愚弄你。而她一生为之受苦的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名字,盘桓在她内心的抗议早已决定了输赢,谜来自于她,在她想怎么处置它时,她仍旧是它唯一的主人。
她颤颤巍巍移向床,非常小心地躺了上去。乌黑的水卷走炸裂在心底的碎片,带走了记忆中的一切,夜上海之歌也好,飘着雨点的清晨以及波蒂切利式的脸也好,都显得如此媚俗。生命轮回往返,大都一样,但是偶尔也有例外,如果适逢这千千万万的偶然,她能得到,她将重新开始一生,不伪饰不苟且,做一个真正的女人。试试,是的,一定得试试。她下决心这么做,于是她就这么做了。
雨绵绵的暮春之晨,邮递员又走过她的门前。
他原以为这个老太太会继续给他的工作增添负担:每天得退回一堆信件。他没想到信件不仅少了,而且几乎立即绝迹,再没人寄邮件给这个连骨灰都无人存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