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废太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父亲病重,太子身为一国储君,竟不到榻前侍候,反而在东宫饮酒作乐,醉生梦死,是为大不孝之罪。
然后又传出太子在东宫骂皇帝老不死,阻他登帝之路,并咒皇帝早日去死等等恶毒之语。
皇后得知此事,大为震怒,派人去查,查出结果,太子果然在醉后说过这番话。
此事一出,满朝尽惊,要废太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皇后不得不从汉阳宫出来,坐在龙座下首。太子跪下,一步步膝爬到皇后面前,抱着皇后的双腿,大哭道:“母后,请您饶恕儿臣,儿臣被人灌醉了,说了糊涂话,儿臣是被人引着说了那些糊涂话的!母后,儿臣是
怎么样的人,您应该最清楚的,儿臣对您与父皇的孝敬,都不是作假,儿臣那样孝顺父皇,怎么会去咒父皇?”
皇后看着哭得撕心裂肺的太子,沉默不语。但朝堂上的臣子,都感受到了皇后的失望与沉痛。
太子也察觉到了皇后对他的失望,又见皇后的眼神逐渐变冷,心中一颤,暗中一咬牙:“母后若是不相信儿臣,儿臣以死明志。”
说罢,太子朝着龙座爬去,拿脑袋就撞。
一旁侍立的内侍连忙扑上去相救,侥是如此,太子的脑袋还是被撞出一道口子,流下鲜血来。“母后,求求您相信儿臣,儿臣真的是被人给陷害的!”太子不顾头上的血,又爬到皇后面前,哭着说道:“若不是有人陷害,儿臣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怎么会传出去
的?可见是有人设了局,要害儿臣啊。母后,您是看着儿臣长大的人,儿臣是个怎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吗?”
皇后见太子一脸的血与泪,不禁不些动容。太子见此,指天立誓,发下了许多毒誓。“儿臣对天发誓,儿臣对父皇与母后的孝顺,都是发自内心,真心所想。若有假话,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永世不得转生为人,世
世为猪为牛为狗……”
皇后一听太子连如此恶毒的誓言都立下了,便露出犹豫的神色,问堂上的文武百官,“众卿家怎么说?”
几位皇子好不容易寻到太子的错处,哪肯让太子靠着几句毒誓糊弄过去?
不过事关孝道,又关乎名声,几个皇子不会亲自出头,暗中指示底下的官员上场。
立即有官员上来质疑,“皇后娘娘,人心有所想,才会酒醉失言。太子若不是心里对皇上心怀恶意,又怎么会借着醉意诅咒皇上?”
更有御史大夫直言:“谁知道太子先前对皇上与皇后娘娘的孝顺,是不是装出来的?毕竟,人心隔肚皮。”太子做了好几个月的太子,手下也培养了一批官员。他们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立即站出来替太子说话:“皇后娘娘,太子这段时间战战兢兢的把朝政之事处理得极
好,稍有空闲又到汉阳宫侍疾,所作所为,难道不能表明太子的孝顺吗?若是因为一句醉话就废了太子,岂不冤枉?”
“皇后娘娘,自皇上病倒之后,皇朝风雨摇曳,如今好不容易在太子的英明带领下,才稳定了朝野。若是此时废太子,只怕各诸侯国会趁机发难,皇朝危矣!”
“皇后娘娘,为了皇朝江山,不能废太子啊!”
“废太子必会动摇江山!”
皇后听了这些话,觉得极有道理。
众皇子见此,再次给底下的官员使眼色。马上又有官员站出来,奏道:“皇后娘娘,皇朝有一个不忠不孝的太子,这才江山不稳!身为一国储君,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如何有威信可言?一个没有威信的太子,
皇朝百姓必不会认同的。”
“臣附议!皇后娘娘,有个立身不正的太子,这才是皇朝之大不幸,将来必会成为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不得不防!”
很快地,又有人来反对,直接撕起来。
“太子不孝,难道其他皇子就孝顺吗?皇上病倒,其他皇子只顾争权夺利,只有太子一人在病前侍候,如果说太子不孝,其他皇子就更加不堪,枉为人子!”
“此言差矣!据如今所看,太子的孝顺都是表面功夫!”
“其他皇子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做,可见其心可诛!”
……
朝堂之上吵得一团糊涂,皇后听了也头痛,“都静一静!”
然后,皇后问几位老臣,“几位卿家怎么说?”太子是几位老臣手把手教出来,多少有些感情,安国公站出来说道:“若就此废了太子,的确可惜,但若不惩罚,又难以平朝野上下的震怒。依臣之意,不如先作惩罚,再
观太子后行,再考虑是否废太子。”
英德公紧紧跟随安国公,说:“臣附议。”
另三名国公考虑了一下,正要发言,突然又有一名御史大夫站出来,说:“启奏皇后娘娘,臣听闻太子不仅时常私下诅咒皇上,还在后宫行巫蛊之事,请娘娘彻查东宫。”
皇后大惊:“竟有此事?”
行巫蛊之事,素来是后宫与皇家的禁忌,是逆鳞。
太子也呆住了,“母后,儿臣没有行过巫蛊之事。”
皇后沉了沉脸,说:“若没有,更要还你一个清白。”
于是,皇后立即下令让禁卫军去查搜东宫。
禁卫军把东宫翻了一遍,最后搜出两个被银针扎满的木偶小人。
那两个小人,一男一女,都穿着黄袍,上面还写着生辰八字。
木偶小人呈到皇后面前,皇后看清后,脸色铁青。
皆因那两个木偶小人,一个与皇上相似,一个与皇后相似,生辰八字更是皇帝与皇后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太子行巫法恶咒皇帝与皇后。
皇后再看太子的眼神透着几分冰冷,“怪不得皇上生辰那日突然发病,原来是你在诅咒!也怪不得本宫几日来连作噩梦,祸首就在你这里!”
太子在禁卫军呈上两个木偶小人时,就知道他完了!他死定了!
那两个小人,绝对不是他弄的!
他根本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但东宫却查出了这两个木偶小人!
再回想他醉后之言被人参了,太子哪还不知道他中了别人的阴招,那些美貌的歌伎也是别人故意送到他这里的。
“母后……”太子浑身发冷,“母后,您对儿臣恩重如山,儿臣就是咒谁也不会咒您?儿臣是被人陷害的!父皇、父皇的病,与儿臣无关……”皇后怒不可遏,“事到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想蒙骗本宫,亏本宫一直视你如己出,也亏皇上觉得你孝顺,竟没想到,你是个狼心狗肺的人!你父皇病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把监国之职交给你,江山迟早要交到你手上,你就连这点时间也等不及了?你父皇病得够难受了,你还咒着他死,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本宫全心全意相信你,扶持你,
向众位老臣举荐你,你就是这样对待本宫的?就恨不得本宫去死?本宫妨碍了你什么,以至于你如此恶毒!”
“母后,儿臣没有,您听儿臣的解释……”
“本宫累了,来了啊!把太子押下去!”
后面的事,皇后因太过伤心,没再参与,由几名老臣负责。
太子被废了。
并且被打入了天牢。
曾经风光无限的太子一家,都成了阶下囚。
太子之位又空了下来。
那个位置,就像一块散发着美味的肉,引着无数贪欲之人垂涎三尺。
众皇子又争着要去汉阳宫讨好皇后。
然而皇后已心灰意冷,一个不见。
就连近段时间日日来侍疾的十六皇子也被赶了出去,不让再进汉阳宫。
朝中不可一日无主,众老臣来到汉阳宫,请皇后出来,再商议立太子的事。
皇后被废太子伤透了心,与众老臣说,再不参与立太子之事,接下来要立哪个皇子做太子,由众臣定夺,不必知会她。
皇后甩手不管,不仅朝堂上一片惊慌,就连后宫各皇子生母也慌了,想尽办法到皇后那里讨好。
然而皇后一个不见,私下更是与人言: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这些皇子是不是也与废太子一样,巴不得皇上与她早死。
皇后这话传出来,众皇子都无地自容。
但太子之位,还得立,还得争。
皇后不管了,众皇子只能各凭本事。
朝中的争权夺势更加汹涌,甚至带到了明面上,一时间,朝堂上血雨腥风。
几名老臣把众皇子一一考虑了一遍,因各自的立场,站谁的都有,一时间难以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皇后紧闭汉阳宫,一心只照顾皇帝,万事不管。
若说最急的,当数十六皇子惠王了。
好不容易打动了皇后,能自由进出汉阳宫,现在皇后被太子伤透了心,再不信他,不许他再进汉阳宫了,他还怎么走皇后的路线?
更加绝望的是,为了取信皇后,他不惜放弃了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那点权势。
手下的臣子遭了废太子的报复,都折光了。皇后的路又没有走通,这下子,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惠王急得匆匆进了宫,打着名号是去向生母蒋修仪请安,实则悄悄约了媚贤妃私下见面。
父亲病重,太子身为一国储君,竟不到榻前侍候,反而在东宫饮酒作乐,醉生梦死,是为大不孝之罪。
然后又传出太子在东宫骂皇帝老不死,阻他登帝之路,并咒皇帝早日去死等等恶毒之语。
皇后得知此事,大为震怒,派人去查,查出结果,太子果然在醉后说过这番话。
此事一出,满朝尽惊,要废太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皇后不得不从汉阳宫出来,坐在龙座下首。太子跪下,一步步膝爬到皇后面前,抱着皇后的双腿,大哭道:“母后,请您饶恕儿臣,儿臣被人灌醉了,说了糊涂话,儿臣是被人引着说了那些糊涂话的!母后,儿臣是
怎么样的人,您应该最清楚的,儿臣对您与父皇的孝敬,都不是作假,儿臣那样孝顺父皇,怎么会去咒父皇?”
皇后看着哭得撕心裂肺的太子,沉默不语。但朝堂上的臣子,都感受到了皇后的失望与沉痛。
太子也察觉到了皇后对他的失望,又见皇后的眼神逐渐变冷,心中一颤,暗中一咬牙:“母后若是不相信儿臣,儿臣以死明志。”
说罢,太子朝着龙座爬去,拿脑袋就撞。
一旁侍立的内侍连忙扑上去相救,侥是如此,太子的脑袋还是被撞出一道口子,流下鲜血来。“母后,求求您相信儿臣,儿臣真的是被人给陷害的!”太子不顾头上的血,又爬到皇后面前,哭着说道:“若不是有人陷害,儿臣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怎么会传出去
的?可见是有人设了局,要害儿臣啊。母后,您是看着儿臣长大的人,儿臣是个怎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吗?”
皇后见太子一脸的血与泪,不禁不些动容。太子见此,指天立誓,发下了许多毒誓。“儿臣对天发誓,儿臣对父皇与母后的孝顺,都是发自内心,真心所想。若有假话,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永世不得转生为人,世
世为猪为牛为狗……”
皇后一听太子连如此恶毒的誓言都立下了,便露出犹豫的神色,问堂上的文武百官,“众卿家怎么说?”
几位皇子好不容易寻到太子的错处,哪肯让太子靠着几句毒誓糊弄过去?
不过事关孝道,又关乎名声,几个皇子不会亲自出头,暗中指示底下的官员上场。
立即有官员上来质疑,“皇后娘娘,人心有所想,才会酒醉失言。太子若不是心里对皇上心怀恶意,又怎么会借着醉意诅咒皇上?”
更有御史大夫直言:“谁知道太子先前对皇上与皇后娘娘的孝顺,是不是装出来的?毕竟,人心隔肚皮。”太子做了好几个月的太子,手下也培养了一批官员。他们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立即站出来替太子说话:“皇后娘娘,太子这段时间战战兢兢的把朝政之事处理得极
好,稍有空闲又到汉阳宫侍疾,所作所为,难道不能表明太子的孝顺吗?若是因为一句醉话就废了太子,岂不冤枉?”
“皇后娘娘,自皇上病倒之后,皇朝风雨摇曳,如今好不容易在太子的英明带领下,才稳定了朝野。若是此时废太子,只怕各诸侯国会趁机发难,皇朝危矣!”
“皇后娘娘,为了皇朝江山,不能废太子啊!”
“废太子必会动摇江山!”
皇后听了这些话,觉得极有道理。
众皇子见此,再次给底下的官员使眼色。马上又有官员站出来,奏道:“皇后娘娘,皇朝有一个不忠不孝的太子,这才江山不稳!身为一国储君,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没有,如何有威信可言?一个没有威信的太子,
皇朝百姓必不会认同的。”
“臣附议!皇后娘娘,有个立身不正的太子,这才是皇朝之大不幸,将来必会成为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借口,不得不防!”
很快地,又有人来反对,直接撕起来。
“太子不孝,难道其他皇子就孝顺吗?皇上病倒,其他皇子只顾争权夺利,只有太子一人在病前侍候,如果说太子不孝,其他皇子就更加不堪,枉为人子!”
“此言差矣!据如今所看,太子的孝顺都是表面功夫!”
“其他皇子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做,可见其心可诛!”
……
朝堂之上吵得一团糊涂,皇后听了也头痛,“都静一静!”
然后,皇后问几位老臣,“几位卿家怎么说?”太子是几位老臣手把手教出来,多少有些感情,安国公站出来说道:“若就此废了太子,的确可惜,但若不惩罚,又难以平朝野上下的震怒。依臣之意,不如先作惩罚,再
观太子后行,再考虑是否废太子。”
英德公紧紧跟随安国公,说:“臣附议。”
另三名国公考虑了一下,正要发言,突然又有一名御史大夫站出来,说:“启奏皇后娘娘,臣听闻太子不仅时常私下诅咒皇上,还在后宫行巫蛊之事,请娘娘彻查东宫。”
皇后大惊:“竟有此事?”
行巫蛊之事,素来是后宫与皇家的禁忌,是逆鳞。
太子也呆住了,“母后,儿臣没有行过巫蛊之事。”
皇后沉了沉脸,说:“若没有,更要还你一个清白。”
于是,皇后立即下令让禁卫军去查搜东宫。
禁卫军把东宫翻了一遍,最后搜出两个被银针扎满的木偶小人。
那两个小人,一男一女,都穿着黄袍,上面还写着生辰八字。
木偶小人呈到皇后面前,皇后看清后,脸色铁青。
皆因那两个木偶小人,一个与皇上相似,一个与皇后相似,生辰八字更是皇帝与皇后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太子行巫法恶咒皇帝与皇后。
皇后再看太子的眼神透着几分冰冷,“怪不得皇上生辰那日突然发病,原来是你在诅咒!也怪不得本宫几日来连作噩梦,祸首就在你这里!”
太子在禁卫军呈上两个木偶小人时,就知道他完了!他死定了!
那两个小人,绝对不是他弄的!
他根本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但东宫却查出了这两个木偶小人!
再回想他醉后之言被人参了,太子哪还不知道他中了别人的阴招,那些美貌的歌伎也是别人故意送到他这里的。
“母后……”太子浑身发冷,“母后,您对儿臣恩重如山,儿臣就是咒谁也不会咒您?儿臣是被人陷害的!父皇、父皇的病,与儿臣无关……”皇后怒不可遏,“事到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想蒙骗本宫,亏本宫一直视你如己出,也亏皇上觉得你孝顺,竟没想到,你是个狼心狗肺的人!你父皇病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把监国之职交给你,江山迟早要交到你手上,你就连这点时间也等不及了?你父皇病得够难受了,你还咒着他死,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本宫全心全意相信你,扶持你,
向众位老臣举荐你,你就是这样对待本宫的?就恨不得本宫去死?本宫妨碍了你什么,以至于你如此恶毒!”
“母后,儿臣没有,您听儿臣的解释……”
“本宫累了,来了啊!把太子押下去!”
后面的事,皇后因太过伤心,没再参与,由几名老臣负责。
太子被废了。
并且被打入了天牢。
曾经风光无限的太子一家,都成了阶下囚。
太子之位又空了下来。
那个位置,就像一块散发着美味的肉,引着无数贪欲之人垂涎三尺。
众皇子又争着要去汉阳宫讨好皇后。
然而皇后已心灰意冷,一个不见。
就连近段时间日日来侍疾的十六皇子也被赶了出去,不让再进汉阳宫。
朝中不可一日无主,众老臣来到汉阳宫,请皇后出来,再商议立太子的事。
皇后被废太子伤透了心,与众老臣说,再不参与立太子之事,接下来要立哪个皇子做太子,由众臣定夺,不必知会她。
皇后甩手不管,不仅朝堂上一片惊慌,就连后宫各皇子生母也慌了,想尽办法到皇后那里讨好。
然而皇后一个不见,私下更是与人言: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这些皇子是不是也与废太子一样,巴不得皇上与她早死。
皇后这话传出来,众皇子都无地自容。
但太子之位,还得立,还得争。
皇后不管了,众皇子只能各凭本事。
朝中的争权夺势更加汹涌,甚至带到了明面上,一时间,朝堂上血雨腥风。
几名老臣把众皇子一一考虑了一遍,因各自的立场,站谁的都有,一时间难以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皇后紧闭汉阳宫,一心只照顾皇帝,万事不管。
若说最急的,当数十六皇子惠王了。
好不容易打动了皇后,能自由进出汉阳宫,现在皇后被太子伤透了心,再不信他,不许他再进汉阳宫了,他还怎么走皇后的路线?
更加绝望的是,为了取信皇后,他不惜放弃了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那点权势。
手下的臣子遭了废太子的报复,都折光了。皇后的路又没有走通,这下子,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惠王急得匆匆进了宫,打着名号是去向生母蒋修仪请安,实则悄悄约了媚贤妃私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