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决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杨震的话,总指挥三个人除了震惊之外,脸上还露出了一丝深思的神色。相对于一直身在川军,与苏联人没有多少接触的郭炳勋来说,对于杨震的话有过切身体会的总指挥与李延平想的却是更多。
实际上,对于抗联的人来说,多年来的现实让他们很多人,尤其是高级干部都明白,所谓的争取北面老大哥的援助只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泡影。只是很多人的内心,还在对北面那个兄弟党还抱有一丝幻想,不愿意戳破而已。杨震的这一席话,只是打掉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
不过在听到杨震最后的一句话之后,总指挥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种所谓的自动步枪,我会组织军工人员想法子改进,以达到实战要求的。而这种什么火箭筒,我也会想法子组织人员,先搞出一两支作为演示使用的。不过那两种冲锋枪,你是怎么看的?是都生产还是暂时先选择一种生产?”
对于总指挥对生产意见的征求,杨震想都没有想的道:“都生产。使用八毫米枪弹的装备给侦察营、师部的警卫部队,以及辎重部队、工兵、炮兵等非一线战斗人员。而使用七点六三毫米毛瑟手枪弹的装备给野战部队。一个班装备数量至少要达到两支,正副班长各装备一支。”
对于杨震的要求,总指挥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你们放心,你们在前边与鬼子作战,在后方这个大管家我一定会给你们当好。至少军工生产这一块,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总指挥的这个表态不单单只是代表着今后军工这一块他要亲自抓。而且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是代表着他已经决定将今后军事指挥权全权的交给了杨震负责,自己只是在后方为杨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总指挥的原则性很强。他的总指挥职务,不是他个人自封的,是上级授予的。他不可能单凭自己决定,未得到上级的批准就将总指挥的位置让给杨震这个他眼中年轻的甚至有些可怕的后起之秀。
此次出击作战之后,面对杨震取得的可谓是辉煌的战绩,总指挥内心仅存的一丝对其能力的怀疑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只是基于组织、原则的原因,他暂时还不能让贤。但总指挥却通过变相的办法,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杨震这个他自行任命的副总指挥。这无疑是对杨震的极度信任。
看着总指挥凝重的脸色,听懂了他话中有话意思的杨震点点头,但同样的没有公开挑明。而是顺着总指挥的话题道:“那就拜托总指挥了。我们的战士在前面能取得多大的胜利,不因为缺乏弹药而多付出多少本应该避免的伤亡,就全靠总指挥您了。”
“在战场上之上,装备上的差距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装备却是影响战斗进程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军工生产,能不能独立的解决大部分弹药,甚至装备的需求,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下去的命脉。只有有了充足的弹药,才有了打胜仗的资本。”
看到杨震与总指挥严肃的表情,李延平笑了笑道:“司令员,你就放心吧。对于军工生产,总指挥可是极为重视的。这么多年,只能依靠从日伪军手中缴获弹药作战,我们吃尽了苦头。如今总算有了自己的兵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兵工厂。那里又不会不重视?”
“不过司令员,现在除了军工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急需你决定。刘长顺此次出击佳绥铁路又解救了上万名的劳工,您看看这些劳工怎么安置恰当一些?这批劳工可不都是青壮年,中间很多人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从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这些人编入部队恐怕他们会力不从心。”
“除了很多年纪有些偏大的人之外,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妇女、儿童等家属。在我们还未能取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只能处于流动作战的情况之下,现在还无法带着这些人长期转战。您看是发放路费遣散,还是怎么处理?”
对于李延平提出的这些劳工问题,杨震沉思片刻之后,摇摇头道:“还是不能遣散。这些人遣散了,只能再次被抓回去。这次我们能解救他们,下次可就不见得有这么幸运了。日军对待劳工的手段你们不是不知道,一旦回去若是修建普通的工程还好说一些。若是被拉到绝密工地,恐怕他们之中无一能活下来。”
“而且他们很多人的家都已经没有了。即便有家,从这里到关内千里迢迢,恐怕他们也很难平安的抵家。而且我们部队中劳工出身的战士,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将他们遣散,会影响到部队的情绪的。”
“年纪大的,无法行军作战的进行严格审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送到兵工厂作为工人。我们的兵工厂不是正缺乏人手吗?年纪小的收容起来,办一个学校。或是学习军工知识,为今后军工发展奠定一些人才的基础。或是送到部队,办一个少年军校,从小培养指挥能力。至于妇女,我们正缺乏做军装的人手,将她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被服厂。”
说到这里,杨震对着面前的几个人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在转移了。就在汤原、萝北、佛云境内建设我们的抗日根据地。这里背靠小兴安岭,面临三江平原。西部是大片的沼泽、荒野,回旋余地大。又背靠苏联,至少不必担心被四面合围。”
“加上这里是原抗联三路军的老游击根据地,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所以我决定,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建立我们的根据地。只要有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我们才不能成为流寇,才能发展与壮大。所以,这些人不用遣散。在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就地安置。实在不行的,就让他们开荒种地。”
说到这里,杨震没有看听到他的这个最终决定之后,目瞪口呆的几个人,站起身来道:“走,我们去看看这些劳工与家属。我们解救了这么多劳工,带家属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带家属的都是被日伪骗过来的,与那些被抓来的不同。我们这些人去看望一下,对稳定他们的情绪有好处。”
见到杨震所做便做的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从惊讶之中很快恢复过来的李延平连忙拉住他道:“司令员,你先等一下。先把新军装换上再去。他们已经到了几天了,不在乎这一时。你穿着这身鬼子皮去,再把他们给吓到。”
说罢李延平指了指杨震此时身上还穿着的只是摘去了军衔与领章的日军军装,以及脑袋上带着的,连黄色五角星的帽徽都没有拆掉,像窝窝头一样的日军制式野战便帽。挥手示意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警卫员将不知道什么时候取过来的新式军装放到了桌子上。
看着摆在桌子上的所谓与自己身上穿的这身日军军装相比,款式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在日军军装上增加了一个胸章与臂章。只是军帽改成了自己设计的那款后世俗称解放帽的所谓新军装,杨震只能摇头苦笑。
换了军帽与增加了上边写着中国人民,下面写着东北抗日联军这两行黑字的胸章,以印着2jd1b这个标志着现在二路军吉东军区独立一师番号英文缩写的臂章,只是为了与日军有一个区别。
而军装的样式还是与日军军装没有任何的差别。甚至军装的本身就是由缴获的日军军装该制的。与日军军装最大的区别,只能是在军帽上,样式依旧很蹩脚。与所谓的新式军装,几乎可以说不搭边。所谓的新式,只是与原来身上穿的日军军装相比较而已。
看着李延平递过来的军装,杨震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这款军装是自己与郭炳勋商议之后,根据自身条件决定的。就算在难看,但也比较适合自己眼下的情况。不管怎么说,穿上这身军装之后,总算与日军有了一定的区别。
杨震与郭炳勋、李延平一起换上所谓的新军装之后,便与李延平,喊上了张婷一起赶到了被刘长顺解救出来的劳工与家属的临时安置地。。
杨震只是在后世书上看到过日军对劳工以及劳工家属的虐待,但在现实中却只见到了对劳工的残酷虐待,但劳工家属的境遇却还没有见识到。自己去看一看,有什么困难就尽量帮助解决一下。
尽管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见到被解救回来的劳工家属的惨状,杨震仍然唏嘘不已。这些家属与劳工一样,普遍的营养不良。身上的衣服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几乎都是补丁摞补丁。这还是有衣服的人,甚至有些人身上只披了一件麻袋做衣服。大部分都是光着脚。
这些劳工与家属虽然被解救回来已经有两日时间,但在没有拿出处理意见之前,李延平也只能保证他们吃上饭。营区现在衣服倒是有不少,布匹也有相当的库存。但是都是制式的日军军装。发下去,一旦决定遣散,只能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杨震抵达的时候,这些劳工与家属正在吃饭。看到杨震一行人进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用惊恐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的目光看着眼前不知道是什么来路的全副武装的军人。
就算那些贪食,舍不得恐怕是他们抵达东北之后吃过仅有的几顿饱饭,而不想放下手中筷子的孩子,也被大人将碗筷抢夺下来,放到了由石板临时搭建的桌子上。
看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杨震走到桌子前,看了看他们碗中的食物,又摸了摸一个孩子的脑袋后,转过头对跟在身后的李延平与张婷道:“政委,一定要让大家都吃饱饭。就算吃不好,但一定要吃饱。先要让大家把体力恢复过来。另外,给每个人都发一套衣服。仓库里面不是有吗,总不能让妇女们只披着一条麻袋。”
“张婷,要做好防疫的工作。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天气又已经开始转热,传起疫来可了不得。另外,给所有妇女和孩子都检查一遍身体。如果发现有病的要抓紧治疗。需要什么物资,你去找参谋长。”
李延平闻言点点头道:“司令员,对于这些劳工与家属,我们每天都是按照定量发放粮食的。虽然因为副食品短缺,而不能保证吃好,但绝对能保证吃饱。总指挥还下命令,给每个孩子每天发一个牛肉罐头。”
“至于不发衣服的原因是还没有想好怎么安置这些家属。您知道,我们这里库存的衣服,都是日军的军装。一旦决定给资遣散,给他们发的衣服很容易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的。既然已经决定了,我马上就交待下去。一会等他们吃完饭就发。”
“只是我们的库存也不算充足。这样,部队现在新军装已经发了下去,换下来的日式军装本来准备加钉臂章与胸章后,作为储备。我看这批已经有了一定磨损的旧军装就暂时先不要回收了,直接发给他们就是了。”
对于李延平的处理意见,杨震点点头道:“发之前,最好组织他们轮番洗一个澡,消灭一下虱子。还有将他们换下来的原来的衣服全部销毁。另外,现在妇女多了,一定要注意部队的纪律。政委,这件事情上你要多费一点心。绝对不能引出什么违反纪律的事情来。”
对于杨震的话,总指挥三个人除了震惊之外,脸上还露出了一丝深思的神色。相对于一直身在川军,与苏联人没有多少接触的郭炳勋来说,对于杨震的话有过切身体会的总指挥与李延平想的却是更多。
实际上,对于抗联的人来说,多年来的现实让他们很多人,尤其是高级干部都明白,所谓的争取北面老大哥的援助只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泡影。只是很多人的内心,还在对北面那个兄弟党还抱有一丝幻想,不愿意戳破而已。杨震的这一席话,只是打掉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
不过在听到杨震最后的一句话之后,总指挥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这种所谓的自动步枪,我会组织军工人员想法子改进,以达到实战要求的。而这种什么火箭筒,我也会想法子组织人员,先搞出一两支作为演示使用的。不过那两种冲锋枪,你是怎么看的?是都生产还是暂时先选择一种生产?”
对于总指挥对生产意见的征求,杨震想都没有想的道:“都生产。使用八毫米枪弹的装备给侦察营、师部的警卫部队,以及辎重部队、工兵、炮兵等非一线战斗人员。而使用七点六三毫米毛瑟手枪弹的装备给野战部队。一个班装备数量至少要达到两支,正副班长各装备一支。”
对于杨震的要求,总指挥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你们放心,你们在前边与鬼子作战,在后方这个大管家我一定会给你们当好。至少军工生产这一块,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总指挥的这个表态不单单只是代表着今后军工这一块他要亲自抓。而且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是代表着他已经决定将今后军事指挥权全权的交给了杨震负责,自己只是在后方为杨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总指挥的原则性很强。他的总指挥职务,不是他个人自封的,是上级授予的。他不可能单凭自己决定,未得到上级的批准就将总指挥的位置让给杨震这个他眼中年轻的甚至有些可怕的后起之秀。
此次出击作战之后,面对杨震取得的可谓是辉煌的战绩,总指挥内心仅存的一丝对其能力的怀疑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只是基于组织、原则的原因,他暂时还不能让贤。但总指挥却通过变相的办法,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杨震这个他自行任命的副总指挥。这无疑是对杨震的极度信任。
看着总指挥凝重的脸色,听懂了他话中有话意思的杨震点点头,但同样的没有公开挑明。而是顺着总指挥的话题道:“那就拜托总指挥了。我们的战士在前面能取得多大的胜利,不因为缺乏弹药而多付出多少本应该避免的伤亡,就全靠总指挥您了。”
“在战场上之上,装备上的差距虽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装备却是影响战斗进程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军工生产,能不能独立的解决大部分弹药,甚至装备的需求,是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下去的命脉。只有有了充足的弹药,才有了打胜仗的资本。”
看到杨震与总指挥严肃的表情,李延平笑了笑道:“司令员,你就放心吧。对于军工生产,总指挥可是极为重视的。这么多年,只能依靠从日伪军手中缴获弹药作战,我们吃尽了苦头。如今总算有了自己的兵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兵工厂。那里又不会不重视?”
“不过司令员,现在除了军工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急需你决定。刘长顺此次出击佳绥铁路又解救了上万名的劳工,您看看这些劳工怎么安置恰当一些?这批劳工可不都是青壮年,中间很多人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从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这些人编入部队恐怕他们会力不从心。”
“除了很多年纪有些偏大的人之外,其中甚至还有几百名妇女、儿童等家属。在我们还未能取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只能处于流动作战的情况之下,现在还无法带着这些人长期转战。您看是发放路费遣散,还是怎么处理?”
对于李延平提出的这些劳工问题,杨震沉思片刻之后,摇摇头道:“还是不能遣散。这些人遣散了,只能再次被抓回去。这次我们能解救他们,下次可就不见得有这么幸运了。日军对待劳工的手段你们不是不知道,一旦回去若是修建普通的工程还好说一些。若是被拉到绝密工地,恐怕他们之中无一能活下来。”
“而且他们很多人的家都已经没有了。即便有家,从这里到关内千里迢迢,恐怕他们也很难平安的抵家。而且我们部队中劳工出身的战士,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将他们遣散,会影响到部队的情绪的。”
“年纪大的,无法行军作战的进行严格审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送到兵工厂作为工人。我们的兵工厂不是正缺乏人手吗?年纪小的收容起来,办一个学校。或是学习军工知识,为今后军工发展奠定一些人才的基础。或是送到部队,办一个少年军校,从小培养指挥能力。至于妇女,我们正缺乏做军装的人手,将她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被服厂。”
说到这里,杨震对着面前的几个人道:“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在转移了。就在汤原、萝北、佛云境内建设我们的抗日根据地。这里背靠小兴安岭,面临三江平原。西部是大片的沼泽、荒野,回旋余地大。又背靠苏联,至少不必担心被四面合围。”
“加上这里是原抗联三路军的老游击根据地,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所以我决定,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建立我们的根据地。只要有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我们才不能成为流寇,才能发展与壮大。所以,这些人不用遣散。在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就地安置。实在不行的,就让他们开荒种地。”
说到这里,杨震没有看听到他的这个最终决定之后,目瞪口呆的几个人,站起身来道:“走,我们去看看这些劳工与家属。我们解救了这么多劳工,带家属的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带家属的都是被日伪骗过来的,与那些被抓来的不同。我们这些人去看望一下,对稳定他们的情绪有好处。”
见到杨震所做便做的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从惊讶之中很快恢复过来的李延平连忙拉住他道:“司令员,你先等一下。先把新军装换上再去。他们已经到了几天了,不在乎这一时。你穿着这身鬼子皮去,再把他们给吓到。”
说罢李延平指了指杨震此时身上还穿着的只是摘去了军衔与领章的日军军装,以及脑袋上带着的,连黄色五角星的帽徽都没有拆掉,像窝窝头一样的日军制式野战便帽。挥手示意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警卫员将不知道什么时候取过来的新式军装放到了桌子上。
看着摆在桌子上的所谓与自己身上穿的这身日军军装相比,款式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在日军军装上增加了一个胸章与臂章。只是军帽改成了自己设计的那款后世俗称解放帽的所谓新军装,杨震只能摇头苦笑。
换了军帽与增加了上边写着中国人民,下面写着东北抗日联军这两行黑字的胸章,以印着2jd1b这个标志着现在二路军吉东军区独立一师番号英文缩写的臂章,只是为了与日军有一个区别。
而军装的样式还是与日军军装没有任何的差别。甚至军装的本身就是由缴获的日军军装该制的。与日军军装最大的区别,只能是在军帽上,样式依旧很蹩脚。与所谓的新式军装,几乎可以说不搭边。所谓的新式,只是与原来身上穿的日军军装相比较而已。
看着李延平递过来的军装,杨震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这款军装是自己与郭炳勋商议之后,根据自身条件决定的。就算在难看,但也比较适合自己眼下的情况。不管怎么说,穿上这身军装之后,总算与日军有了一定的区别。
杨震与郭炳勋、李延平一起换上所谓的新军装之后,便与李延平,喊上了张婷一起赶到了被刘长顺解救出来的劳工与家属的临时安置地。。
杨震只是在后世书上看到过日军对劳工以及劳工家属的虐待,但在现实中却只见到了对劳工的残酷虐待,但劳工家属的境遇却还没有见识到。自己去看一看,有什么困难就尽量帮助解决一下。
尽管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见到被解救回来的劳工家属的惨状,杨震仍然唏嘘不已。这些家属与劳工一样,普遍的营养不良。身上的衣服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几乎都是补丁摞补丁。这还是有衣服的人,甚至有些人身上只披了一件麻袋做衣服。大部分都是光着脚。
这些劳工与家属虽然被解救回来已经有两日时间,但在没有拿出处理意见之前,李延平也只能保证他们吃上饭。营区现在衣服倒是有不少,布匹也有相当的库存。但是都是制式的日军军装。发下去,一旦决定遣散,只能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杨震抵达的时候,这些劳工与家属正在吃饭。看到杨震一行人进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用惊恐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的目光看着眼前不知道是什么来路的全副武装的军人。
就算那些贪食,舍不得恐怕是他们抵达东北之后吃过仅有的几顿饱饭,而不想放下手中筷子的孩子,也被大人将碗筷抢夺下来,放到了由石板临时搭建的桌子上。
看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杨震走到桌子前,看了看他们碗中的食物,又摸了摸一个孩子的脑袋后,转过头对跟在身后的李延平与张婷道:“政委,一定要让大家都吃饱饭。就算吃不好,但一定要吃饱。先要让大家把体力恢复过来。另外,给每个人都发一套衣服。仓库里面不是有吗,总不能让妇女们只披着一条麻袋。”
“张婷,要做好防疫的工作。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天气又已经开始转热,传起疫来可了不得。另外,给所有妇女和孩子都检查一遍身体。如果发现有病的要抓紧治疗。需要什么物资,你去找参谋长。”
李延平闻言点点头道:“司令员,对于这些劳工与家属,我们每天都是按照定量发放粮食的。虽然因为副食品短缺,而不能保证吃好,但绝对能保证吃饱。总指挥还下命令,给每个孩子每天发一个牛肉罐头。”
“至于不发衣服的原因是还没有想好怎么安置这些家属。您知道,我们这里库存的衣服,都是日军的军装。一旦决定给资遣散,给他们发的衣服很容易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的。既然已经决定了,我马上就交待下去。一会等他们吃完饭就发。”
“只是我们的库存也不算充足。这样,部队现在新军装已经发了下去,换下来的日式军装本来准备加钉臂章与胸章后,作为储备。我看这批已经有了一定磨损的旧军装就暂时先不要回收了,直接发给他们就是了。”
对于李延平的处理意见,杨震点点头道:“发之前,最好组织他们轮番洗一个澡,消灭一下虱子。还有将他们换下来的原来的衣服全部销毁。另外,现在妇女多了,一定要注意部队的纪律。政委,这件事情上你要多费一点心。绝对不能引出什么违反纪律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