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杨震的思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见到几个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杨震便有些挠头该怎么去解释。自己总不能说今年九月份,欧洲会爆发一场世界级别的大战。德军那个后来几乎横扫了欧洲的装甲雄师在波兰的表现,震惊了几乎全世界。
正是通过这场战役,让全世界都真正认识坦克这种终于成熟起来的攻击力异常强大的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对于北面的那位西部地势平坦,极为适合大规模运用坦克战术老大哥来说,德军的坦克,这是一个极为致命的威胁。而那位老大哥出于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想法,会大力生产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还有自己该怎么说,对面的那位老大哥在今年的冬季,为了所谓的安全理由去强抢自己邻居的土地,结果被人家揍的鼻青脸肿不说,步兵还在对手大量装备的冲锋枪之下,死伤惨重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了冲锋枪的威力,开始大量的设计,生产这种武器?
据杨震自己了解,在波兰战役结束之后,这位老大哥几乎疯了一样的扩充坦克部队以及反坦克部队。所有生产的火炮,除了火力压制之外,还要有反坦克的功能。
自己这种虽然对原材料要求有些苛刻,但并非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己虽然无法生产,但对于人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关键是工艺简单,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大量生产的武器怎么看也比他们生产的那些笨重的反坦克枪要强的多。
虽然他们自己肃反杀掉了大批优秀的指挥人才,但杨震相信对方总归还是有识货的人的。这种武器对于对方来说终归还是有市场的。
至于ak四十七步枪那就更简单了,这种极为复合老大哥胃口的武器,在那场规模不大,却使得老大哥几乎成了全世界笑料的战争之后,应该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于已经生产了数十年的莫辛纳干步枪来说,这种自动步枪的生产线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改动。
同样适用七点六二毫米步枪弹,只是长度不同的弹药生产线也不需要大规模的改动便可快速的形成产量。分别已经有了步枪、手枪两种不同七点六二毫米子弹生产线的老大哥,想必不会介意在增加一种的。只要这种武器对他们适用,也是他们急需的。
最关键的是这种武器工艺简单,容易掌握。总比他们那种饱受争议的svt四零半自动步枪要简单的。很适用于现在苏军的素质,以及训练水平。后世这种步枪刚一完成投产,便以最快的速度将刚刚装备不长时间,同样性能极为优异的sks半自动步枪换装,就是一种表现。
现在的苏军对武器的掌握程度,以及训练水平,总该还不如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后世阿富汗的那些****吧。只是这些理由,杨震确实无法说出口来。
琢磨了一下想法之后,杨震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笑了笑反问几个人道:“你们觉得这两种武器怎么样?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三八式步枪、捷克式步枪,以及其他各个国家的步枪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吗?”
对于杨震的反问,几个人沉思了一下。最后还是由全程参与了这种武器试制总指挥先回答道:“这种你口中的自动步枪,虽然射程与我们眼下使用的步枪相比,有些近。但射速快,火力猛。其火力的强度,不亚于一支轻机枪。单纯从射速来看,我看只需要两支,在近距离甚至足以压制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而这种武器使用的是短步枪弹,虽然连续射击的时候,后坐力不算小。但与现在使用的各种步枪、轻机枪来说,尤其是轻机枪相比,还算可以接受的。其远距离连发的精度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但点射的精度还是不错的。”
“这种武器虽然对原材料有一定特殊需求,但是实际生产却很简单,很容易制造。而且极为容易为士兵掌握,很适合我们国家这种文盲占据大多数的士兵实际接受能力。”
“至于这个反坦克火箭筒,虽说同样对原材料有一些特殊要求。但同样生产工艺也并不复杂。只要解决了原材料,还是很容易制造的。我们虽然生产不出来,但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却是不成问题。”
“我感觉这种武器不单单可以作为打击坦克等装甲武器,还可以对敌工事进行打击。这东西,虽然威力上还不能与火炮相比,但在重量之上应该比直射火炮轻多了。一个士兵就可以进行操作。”
“杨副总指挥,你设计的这两种武器,若是能大规模投产,可谓是划时代的武器。只可惜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条件。”
对于总指挥的惋惜,杨震摆了摆手道:“这没有什么,毕竟我们的条件在那里摆着那。不过反坦克火箭筒生产不出来也就罢了,但自动步枪虽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但要想办法改进一下工艺,做到可以小批量生产,至少要给侦察营换装上。告诉那几个工人师傅,他们只要能将使用寿命弄到一万发,我就给他们记头功。”
“不过就不要去使用九二式重机枪的枪管了。我们不是还有一些枪钢库存吗?就用这些库存生产。虽然寿命短了一些,但总比没有要强的多。至于生产冲锋枪所需的枪钢,那些工人不是说了吗,用钢轨钢就是了。”
对于ak四十七这种武器无法生产,杨震倒没有太意外。一种武器的射速越高,所需要的钢材质量要求也就越高。自己手头除了日本制造的本身性能就不太理想的枪钢之外,就是钢轨使用的高锰钢,这两种钢材都不太适合制造射速过大的武器。
要知道,即便日军之中射速最高的九二式重机枪,这种理论上应该是大射速的武器,在实战之中通常也就是每分钟二百五十发的射速。射速要是再高一些,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枪管就受会变型。
苏联原产的ak四十七使用的镍铬合金钢,这种钢材建国之后尚且无法大量生产。国产仿制的改用自行生产的稀土钢的五六式冲锋枪,发射几千发子弹枪管就变型了,根本就达不到设计的万发使用寿命。与苏联原产的没有办法相比。
自己手头的都是日本制造的枪钢,本身因为资源的问题,就远远不如苏联的钢材质量好。用这种生产出的枪管,要是能达到ak四十七步枪使用的枪管质量,那就真的是见鬼了。别说达到苏联原产的ak四十七步枪质量,就是国产五六式的质量,杨震就知足了。毕竟论资源来说,还没有那个国家能与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相比。
不过对于枪管质量的要求,杨震也没有太过于严格。因为这种枪自己本身也没有大规模的装备的打算。因为他知道自己养不起。只是认为少量生产,装备作为特种部队的侦察营使用,还是可以的。
况且,在枪支本身设计采用的七点六二毫米中间型枪弹没有,只能使用改造的日制七点七毫米重机枪弹代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对武器的使用,也会带来影响。所以杨震压根就没有打算大量生产。在杨震心中,等真正有条件了,要大规模换装的是后世的八一式自动步枪,而不是ak四十七。
说到这里,杨震才发现自己居然跑题了。自己应该是想法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武器自己不是给自己设计的,而是用来向北面那个邻居交换物资。
想了想,杨震道:“我之所以要设计出这两种武器,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武器虽然不适合我们现在使用,但对于苏联人来说,却是很适合。要知道,对于苏联人来说,他们更重视的是火力的密集度而不是精确度。”
“当然,他们的莫辛纳干式步枪的精度也是极佳的,并不比一贯讲究精确射击的三八式差。但是对于一场战斗来说,决定胜负的不单单是步枪的射击精度。在单位时间火力的投放程度,是一个取胜的重要方面。”
“实际上除了我们与日本人进行的这场低水平的战争之外,任何发达国家都不会再有这种单纯的地面战为主,甚至步兵武器主导的战争。而是空地一体化,以有大量空中掩护的装甲兵为主要突击力量,以单位火力投放的密集度为取胜的一个标准。”
“实际上目前各国装备的手动步枪的射程远近,对于现在的战斗来说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了。除了少量的狙击步枪之外,就算你的步兵培养的再精锐,单兵的射击准确度再高,但大多数情况之下,目视的直线射击距离也不会超过三百米。也就是说,现在我们使用的步枪弹的威力有些过剩了。”
“现代战争与过去不同,对资源与人力的消耗绝对是巨大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步枪手要达到精确射击,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但是他所使用的步枪虽然标尺射程有几千米,但他却只能看清楚几百米的距离。而在战时,又不可能有时间去耐心的培养这些士兵。”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是步枪手的培训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而战时又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来对新兵进行培训。这个新兵之前可能是农夫、可能是学生、可能是工人,他可能会干的很多,但是却是没有用过枪,对于枪支的使用更是一窍不通。”
“而原来装备的步枪虽然射程远,但是射速慢,熟练使用又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战时,步枪的实际需要的射程又没有那么远,也根本达不到那么远。这怎么办?我设计的这种步枪,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刚刚也说过,现代战争更强调的是火力的密集度。冲锋枪的射程太近,而全装药的步枪后坐力过大,一旦采取自动射击方式,在全自动射击时无法有效的控制枪枝的跳动和后座力的撞击。若是像轻机枪一样加重枪管以及采取两脚架,又过于笨重了,无法作为步兵大量使用的武器。”
“我射击这种步枪在三百米之内,精度还是可以。而且使用简单,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学会使用。他的火力密集,在三百米之内,完全可以压制到对方十几支手动步枪。。至于三百米之外,不是还用轻重机枪吗?”
见到几个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杨震便有些挠头该怎么去解释。自己总不能说今年九月份,欧洲会爆发一场世界级别的大战。德军那个后来几乎横扫了欧洲的装甲雄师在波兰的表现,震惊了几乎全世界。
正是通过这场战役,让全世界都真正认识坦克这种终于成熟起来的攻击力异常强大的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对于北面的那位西部地势平坦,极为适合大规模运用坦克战术老大哥来说,德军的坦克,这是一个极为致命的威胁。而那位老大哥出于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想法,会大力生产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还有自己该怎么说,对面的那位老大哥在今年的冬季,为了所谓的安全理由去强抢自己邻居的土地,结果被人家揍的鼻青脸肿不说,步兵还在对手大量装备的冲锋枪之下,死伤惨重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了冲锋枪的威力,开始大量的设计,生产这种武器?
据杨震自己了解,在波兰战役结束之后,这位老大哥几乎疯了一样的扩充坦克部队以及反坦克部队。所有生产的火炮,除了火力压制之外,还要有反坦克的功能。
自己这种虽然对原材料要求有些苛刻,但并非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己虽然无法生产,但对于人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关键是工艺简单,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大量生产的武器怎么看也比他们生产的那些笨重的反坦克枪要强的多。
虽然他们自己肃反杀掉了大批优秀的指挥人才,但杨震相信对方总归还是有识货的人的。这种武器对于对方来说终归还是有市场的。
至于ak四十七步枪那就更简单了,这种极为复合老大哥胃口的武器,在那场规模不大,却使得老大哥几乎成了全世界笑料的战争之后,应该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于已经生产了数十年的莫辛纳干步枪来说,这种自动步枪的生产线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改动。
同样适用七点六二毫米步枪弹,只是长度不同的弹药生产线也不需要大规模的改动便可快速的形成产量。分别已经有了步枪、手枪两种不同七点六二毫米子弹生产线的老大哥,想必不会介意在增加一种的。只要这种武器对他们适用,也是他们急需的。
最关键的是这种武器工艺简单,容易掌握。总比他们那种饱受争议的svt四零半自动步枪要简单的。很适用于现在苏军的素质,以及训练水平。后世这种步枪刚一完成投产,便以最快的速度将刚刚装备不长时间,同样性能极为优异的sks半自动步枪换装,就是一种表现。
现在的苏军对武器的掌握程度,以及训练水平,总该还不如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后世阿富汗的那些****吧。只是这些理由,杨震确实无法说出口来。
琢磨了一下想法之后,杨震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笑了笑反问几个人道:“你们觉得这两种武器怎么样?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三八式步枪、捷克式步枪,以及其他各个国家的步枪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吗?”
对于杨震的反问,几个人沉思了一下。最后还是由全程参与了这种武器试制总指挥先回答道:“这种你口中的自动步枪,虽然射程与我们眼下使用的步枪相比,有些近。但射速快,火力猛。其火力的强度,不亚于一支轻机枪。单纯从射速来看,我看只需要两支,在近距离甚至足以压制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而这种武器使用的是短步枪弹,虽然连续射击的时候,后坐力不算小。但与现在使用的各种步枪、轻机枪来说,尤其是轻机枪相比,还算可以接受的。其远距离连发的精度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但点射的精度还是不错的。”
“这种武器虽然对原材料有一定特殊需求,但是实际生产却很简单,很容易制造。而且极为容易为士兵掌握,很适合我们国家这种文盲占据大多数的士兵实际接受能力。”
“至于这个反坦克火箭筒,虽说同样对原材料有一些特殊要求。但同样生产工艺也并不复杂。只要解决了原材料,还是很容易制造的。我们虽然生产不出来,但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却是不成问题。”
“我感觉这种武器不单单可以作为打击坦克等装甲武器,还可以对敌工事进行打击。这东西,虽然威力上还不能与火炮相比,但在重量之上应该比直射火炮轻多了。一个士兵就可以进行操作。”
“杨副总指挥,你设计的这两种武器,若是能大规模投产,可谓是划时代的武器。只可惜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条件。”
对于总指挥的惋惜,杨震摆了摆手道:“这没有什么,毕竟我们的条件在那里摆着那。不过反坦克火箭筒生产不出来也就罢了,但自动步枪虽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但要想办法改进一下工艺,做到可以小批量生产,至少要给侦察营换装上。告诉那几个工人师傅,他们只要能将使用寿命弄到一万发,我就给他们记头功。”
“不过就不要去使用九二式重机枪的枪管了。我们不是还有一些枪钢库存吗?就用这些库存生产。虽然寿命短了一些,但总比没有要强的多。至于生产冲锋枪所需的枪钢,那些工人不是说了吗,用钢轨钢就是了。”
对于ak四十七这种武器无法生产,杨震倒没有太意外。一种武器的射速越高,所需要的钢材质量要求也就越高。自己手头除了日本制造的本身性能就不太理想的枪钢之外,就是钢轨使用的高锰钢,这两种钢材都不太适合制造射速过大的武器。
要知道,即便日军之中射速最高的九二式重机枪,这种理论上应该是大射速的武器,在实战之中通常也就是每分钟二百五十发的射速。射速要是再高一些,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枪管就受会变型。
苏联原产的ak四十七使用的镍铬合金钢,这种钢材建国之后尚且无法大量生产。国产仿制的改用自行生产的稀土钢的五六式冲锋枪,发射几千发子弹枪管就变型了,根本就达不到设计的万发使用寿命。与苏联原产的没有办法相比。
自己手头的都是日本制造的枪钢,本身因为资源的问题,就远远不如苏联的钢材质量好。用这种生产出的枪管,要是能达到ak四十七步枪使用的枪管质量,那就真的是见鬼了。别说达到苏联原产的ak四十七步枪质量,就是国产五六式的质量,杨震就知足了。毕竟论资源来说,还没有那个国家能与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相比。
不过对于枪管质量的要求,杨震也没有太过于严格。因为这种枪自己本身也没有大规模的装备的打算。因为他知道自己养不起。只是认为少量生产,装备作为特种部队的侦察营使用,还是可以的。
况且,在枪支本身设计采用的七点六二毫米中间型枪弹没有,只能使用改造的日制七点七毫米重机枪弹代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对武器的使用,也会带来影响。所以杨震压根就没有打算大量生产。在杨震心中,等真正有条件了,要大规模换装的是后世的八一式自动步枪,而不是ak四十七。
说到这里,杨震才发现自己居然跑题了。自己应该是想法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武器自己不是给自己设计的,而是用来向北面那个邻居交换物资。
想了想,杨震道:“我之所以要设计出这两种武器,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武器虽然不适合我们现在使用,但对于苏联人来说,却是很适合。要知道,对于苏联人来说,他们更重视的是火力的密集度而不是精确度。”
“当然,他们的莫辛纳干式步枪的精度也是极佳的,并不比一贯讲究精确射击的三八式差。但是对于一场战斗来说,决定胜负的不单单是步枪的射击精度。在单位时间火力的投放程度,是一个取胜的重要方面。”
“实际上除了我们与日本人进行的这场低水平的战争之外,任何发达国家都不会再有这种单纯的地面战为主,甚至步兵武器主导的战争。而是空地一体化,以有大量空中掩护的装甲兵为主要突击力量,以单位火力投放的密集度为取胜的一个标准。”
“实际上目前各国装备的手动步枪的射程远近,对于现在的战斗来说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了。除了少量的狙击步枪之外,就算你的步兵培养的再精锐,单兵的射击准确度再高,但大多数情况之下,目视的直线射击距离也不会超过三百米。也就是说,现在我们使用的步枪弹的威力有些过剩了。”
“现代战争与过去不同,对资源与人力的消耗绝对是巨大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步枪手要达到精确射击,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但是他所使用的步枪虽然标尺射程有几千米,但他却只能看清楚几百米的距离。而在战时,又不可能有时间去耐心的培养这些士兵。”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是步枪手的培训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而战时又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来对新兵进行培训。这个新兵之前可能是农夫、可能是学生、可能是工人,他可能会干的很多,但是却是没有用过枪,对于枪支的使用更是一窍不通。”
“而原来装备的步枪虽然射程远,但是射速慢,熟练使用又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战时,步枪的实际需要的射程又没有那么远,也根本达不到那么远。这怎么办?我设计的这种步枪,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刚刚也说过,现代战争更强调的是火力的密集度。冲锋枪的射程太近,而全装药的步枪后坐力过大,一旦采取自动射击方式,在全自动射击时无法有效的控制枪枝的跳动和后座力的撞击。若是像轻机枪一样加重枪管以及采取两脚架,又过于笨重了,无法作为步兵大量使用的武器。”
“我射击这种步枪在三百米之内,精度还是可以。而且使用简单,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学会使用。他的火力密集,在三百米之内,完全可以压制到对方十几支手动步枪。。至于三百米之外,不是还用轻重机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