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开学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这件事情,大家都纠结了很久。在舒适、习惯的的生活和那些看不见的名气上面,老妈更是选择障碍。一直到9月份打算开学的时候,学校仍然没有新的老师过来,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杨启泰还是会去小学教书。
也不是没有老师心动这所小学优越的硬件设施。但是桃花村实在太偏远了,距离镇上和县里都要三十几里路,还都是不容易走的山路,不可能每天过来上下班。老师虽然是铁饭碗,但是这年头就是这样,一旦定下来工作就很难调动,在以后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都可能只能留在这个小山村里,这让人很难接受。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从农村里读出去的,好不容易吃上了商品粮,自然追求的是做城里人。别的地方也许也不繁华,但至少不那么偏僻,更加不用说一个新的学校,百废待兴,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这么一来到最后还是没有老师愿意过来。
易支书很硬气,自己先代理了校长的角色,并且聘请杨小贝作为学校的校医和卫生老师,他自己还兼任了体育老师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没错,小学的体育课就是疯玩,黄氏小学还有皮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其他的小学就是在灰扑扑的、满是泥的操场上面跳格子、跳绳,最多就是老师带着玩老鹰捉小鸡。很多小学唯一的体育用品就是几颗乒乓球,谁想玩的话,叫自家大人削一副拍子,齐活。
然后就是三位没有任何经验的“老师”。所幸的是今年只招收了1-3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再坚持一年到远处的学校上课,明年咱们就有最好的老师啦!
这么简单的拼音、数字等,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唬得住孩子们就够了。这样一来学校的架子就差不多拉起来了,两个男老师,一个女老师,(还是老爸的同学),一个编外校医,还有孩子们最怵的村子爷爷。如今的学校簇新美观,可就像一个披着华丽外衣的小孩,蹒跚学步。
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杨启泰也参加了。他被隆重地向同学们介绍成校长,但是还在进修,明年才会正式上岗。易书记大大地狡猾,怕别人反悔,早早地把“官位”都送出去了,又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这下跑不了吧!
开学典礼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来了。谁家没有读书娃呢?从学校还在造就天天有人过来关心,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学,大家看着学校白白的墙壁、高高的教学楼,还有崭新的图书馆里面满满当当的书籍,明亮宽敞的食堂,最后来到了教室。
多漂亮啊!大大的黑板,崭新的课桌摆得整整齐齐,窗户全都是玻璃的,整个教室既明亮又新颖。想起娃儿们以前上学吃的苦,很多人都偷偷抹了一把眼泪。这下好啦!我们村也有了小学,最漂亮的,连城里小学都比不了的校园,还有最好的老师——还是大学生呢!
之后的庆功宴上,易支书喝醉了。他拉着杨启泰的手不放,唏嘘不已。“启泰啊!叔对不起你,大学生多好的前程,就这么被叔给拉回村里来了!可是没有办法啊,没有好的老师,咱们的孩子就没有好的成绩,到时候也拼不过人家,上哪里有更多的大学生呢?”
又闹着要谢杨小贝,“闺女啊!这学校造得这么好,叔高兴!多亏了你拉来的钱,又操心学校的建设,才能造出这么好的学校,闺女辛苦了!”“要我说这个学校要叫杨氏学校才行啊!都是你们老杨家的人撑起来的!”又死活拖着杨老汉,“老杨头,你是这个!这个!”竖起的大拇指扳都扳不下来。
其实真正为了学校东奔西走,殚精竭虑的是这个可爱的老支书。他一直操心的事终于落定,太开心了,以至于像个孩子一杨发起了酒疯。最后还是易慧芬一声吼,“好啦叔!还不回家困觉去?”他才消停下来。没办法,自从杨启泰答应了回村里教书,他平时从诊所门口过都要绕道,总感觉没脸见侄女。
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除了易家颇有微词以外,杨老汉却出乎意料地支持儿子的决定。他年纪大了,其实很害怕孩子们离开。特别是最看中的幺儿,读了大学,结果却是要离开他去外面,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他相信叶落归根,不管儿子到了哪里,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在村里上班呢?
所以尽管别人都说启泰将来会去城里,他还是一意孤行地为他造了新房。他不会阻拦孩子的脚步,但是现在是他自己选择回来,杨老汉嘴上不说,心里是很高兴的。至于名声、前程什么的,睿智的杨老汉表示人各有活法,在村里当校长的前程不好吗?
易家的心态则是跟易慧芬差不多,总觉得女婿大材小用。但是这样一来女儿不用离开,也不用面对身份差异带来的尴尬,反而是好事。乡亲们除了对大学生愿意回来村里教书感到感激,更加没有人说酸话——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的好事,要是有人讥讽他傻,被旁边的人也要怼死了。
大家对于大学生还是有种迷信的。就好像古时候的读书人一样,现在的大学生不说是举人,最起码也是个秀才级别。这样的人肯教自家熊孩子,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谁家没有适龄儿童,谁家没有亲戚家的小孩?所以杨启泰在村里的口碑,一下子比他当年默默做了那么多年的医生都要高了。
反而是杨小贝从来都没有表露过她的功劳。没有人知道如果没有她,就没有这所超出时代水准的新学校,大家唯一的想法是,“哦,学校在卫生室旁边,有杨医生在,安心多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杨小贝很享受这种感觉,在学校的事情终告一段落后,她现在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照料老妈上面——没错,忙忙碌碌间,老妈的预产期已经临近了。
老家算日子还全部都是按照农历,因为务农总是严谨地根据节气,除了学生和上班族,农民们说起来全部都是按农历计时。所以老妈的预产期是农历九月,开学后没多久就快到了。
最近老爸非常紧张,恨不得请假一个月天天守着——这样每天都担心家中孩子降临实在太忐忑了。杨小贝还嘲笑他终于知道了已婚学生的痛苦,其实她自己的紧张只有她……还有周品正知道。
关于这件事情,大家都纠结了很久。在舒适、习惯的的生活和那些看不见的名气上面,老妈更是选择障碍。一直到9月份打算开学的时候,学校仍然没有新的老师过来,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杨启泰还是会去小学教书。
也不是没有老师心动这所小学优越的硬件设施。但是桃花村实在太偏远了,距离镇上和县里都要三十几里路,还都是不容易走的山路,不可能每天过来上下班。老师虽然是铁饭碗,但是这年头就是这样,一旦定下来工作就很难调动,在以后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都可能只能留在这个小山村里,这让人很难接受。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从农村里读出去的,好不容易吃上了商品粮,自然追求的是做城里人。别的地方也许也不繁华,但至少不那么偏僻,更加不用说一个新的学校,百废待兴,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这么一来到最后还是没有老师愿意过来。
易支书很硬气,自己先代理了校长的角色,并且聘请杨小贝作为学校的校医和卫生老师,他自己还兼任了体育老师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没错,小学的体育课就是疯玩,黄氏小学还有皮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其他的小学就是在灰扑扑的、满是泥的操场上面跳格子、跳绳,最多就是老师带着玩老鹰捉小鸡。很多小学唯一的体育用品就是几颗乒乓球,谁想玩的话,叫自家大人削一副拍子,齐活。
然后就是三位没有任何经验的“老师”。所幸的是今年只招收了1-3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再坚持一年到远处的学校上课,明年咱们就有最好的老师啦!
这么简单的拼音、数字等,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唬得住孩子们就够了。这样一来学校的架子就差不多拉起来了,两个男老师,一个女老师,(还是老爸的同学),一个编外校医,还有孩子们最怵的村子爷爷。如今的学校簇新美观,可就像一个披着华丽外衣的小孩,蹒跚学步。
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杨启泰也参加了。他被隆重地向同学们介绍成校长,但是还在进修,明年才会正式上岗。易书记大大地狡猾,怕别人反悔,早早地把“官位”都送出去了,又当着全村人的面宣布,这下跑不了吧!
开学典礼的时候,全村的人都来了。谁家没有读书娃呢?从学校还在造就天天有人过来关心,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学,大家看着学校白白的墙壁、高高的教学楼,还有崭新的图书馆里面满满当当的书籍,明亮宽敞的食堂,最后来到了教室。
多漂亮啊!大大的黑板,崭新的课桌摆得整整齐齐,窗户全都是玻璃的,整个教室既明亮又新颖。想起娃儿们以前上学吃的苦,很多人都偷偷抹了一把眼泪。这下好啦!我们村也有了小学,最漂亮的,连城里小学都比不了的校园,还有最好的老师——还是大学生呢!
之后的庆功宴上,易支书喝醉了。他拉着杨启泰的手不放,唏嘘不已。“启泰啊!叔对不起你,大学生多好的前程,就这么被叔给拉回村里来了!可是没有办法啊,没有好的老师,咱们的孩子就没有好的成绩,到时候也拼不过人家,上哪里有更多的大学生呢?”
又闹着要谢杨小贝,“闺女啊!这学校造得这么好,叔高兴!多亏了你拉来的钱,又操心学校的建设,才能造出这么好的学校,闺女辛苦了!”“要我说这个学校要叫杨氏学校才行啊!都是你们老杨家的人撑起来的!”又死活拖着杨老汉,“老杨头,你是这个!这个!”竖起的大拇指扳都扳不下来。
其实真正为了学校东奔西走,殚精竭虑的是这个可爱的老支书。他一直操心的事终于落定,太开心了,以至于像个孩子一杨发起了酒疯。最后还是易慧芬一声吼,“好啦叔!还不回家困觉去?”他才消停下来。没办法,自从杨启泰答应了回村里教书,他平时从诊所门口过都要绕道,总感觉没脸见侄女。
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除了易家颇有微词以外,杨老汉却出乎意料地支持儿子的决定。他年纪大了,其实很害怕孩子们离开。特别是最看中的幺儿,读了大学,结果却是要离开他去外面,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他相信叶落归根,不管儿子到了哪里,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既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在村里上班呢?
所以尽管别人都说启泰将来会去城里,他还是一意孤行地为他造了新房。他不会阻拦孩子的脚步,但是现在是他自己选择回来,杨老汉嘴上不说,心里是很高兴的。至于名声、前程什么的,睿智的杨老汉表示人各有活法,在村里当校长的前程不好吗?
易家的心态则是跟易慧芬差不多,总觉得女婿大材小用。但是这样一来女儿不用离开,也不用面对身份差异带来的尴尬,反而是好事。乡亲们除了对大学生愿意回来村里教书感到感激,更加没有人说酸话——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的好事,要是有人讥讽他傻,被旁边的人也要怼死了。
大家对于大学生还是有种迷信的。就好像古时候的读书人一样,现在的大学生不说是举人,最起码也是个秀才级别。这样的人肯教自家熊孩子,那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谁家没有适龄儿童,谁家没有亲戚家的小孩?所以杨启泰在村里的口碑,一下子比他当年默默做了那么多年的医生都要高了。
反而是杨小贝从来都没有表露过她的功劳。没有人知道如果没有她,就没有这所超出时代水准的新学校,大家唯一的想法是,“哦,学校在卫生室旁边,有杨医生在,安心多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杨小贝很享受这种感觉,在学校的事情终告一段落后,她现在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照料老妈上面——没错,忙忙碌碌间,老妈的预产期已经临近了。
老家算日子还全部都是按照农历,因为务农总是严谨地根据节气,除了学生和上班族,农民们说起来全部都是按农历计时。所以老妈的预产期是农历九月,开学后没多久就快到了。
最近老爸非常紧张,恨不得请假一个月天天守着——这样每天都担心家中孩子降临实在太忐忑了。杨小贝还嘲笑他终于知道了已婚学生的痛苦,其实她自己的紧张只有她……还有周品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