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拦轿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父亲珍重的将带着“新娘”字样的红花别在母亲胸前,杨小贝的心里五味纷杂。既有心愿达成,旁观父母婚礼的荒谬感,又为了父母终于能够在一起,以后会生儿育女,再也没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而迷茫。
小孩子常常说的笑话,为什么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我不知道呢?为什么他们的结婚照上没有我呢?杨小贝是否要安慰一下自己,能回到过去见证父母的婚礼是圆了多少孩子的夙愿?
新郎官及接亲的队伍到了,自然不会让他们空着肚子回去。早上女方也举行了“陪姑酒”,和陪郎一样,由九个未婚的女孩子一桌陪新娘,并接受亲戚朋友的敬意。当然发展到后来,这个人数也不那么讲究了,有时候为了凑热闹,或者家中亲戚家未婚男女特别多,那就两桌拼起来,总之越多越好。
新郎一行人在女方家不会吃饭,因为要接亲回去到男方家吃。这个时间都是有讲究的,几时几分出发,及时几分到达,全部都是看好吉时的。所以常常会出现在路上被耽搁了拼命赶路,和双方家庭距离太近而拼命绕路的搞笑景象。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又表达女方家热情好客,都是吃“鸡蛋茶”。
实际上就是水煮的荷包蛋,加上红糖、猪油等。又甜又腻,但是在农村被认为是待客的最大诚意,只有认为最尊贵的客人才会做。等接亲的人吃好鸡蛋茶,抹好嘴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杨启泰和易慧芬一起拜别父亲后,就由新娘的哥哥背着送上车,准备出发了。
这时外婆就开始哭了起来,这可不是不满意,而是“哭嫁”,白云县这边不兴新娘子哭,新娘子必须笑着上车的,但是新娘的母亲等亲戚都要哭一场,以表达对女儿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出嫁后生活的担忧。这里也有分会哭和不会哭,会哭的都有套路,有相应的歌曲。到后来也没有什么讲究了,母亲含着泪殷殷敦促女儿几句话就行。
这是见外婆在门口送别时伤心哭泣——事实上,没有几个母亲不哭的,细心拉扯大的孩子,这就一朝出门,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以后侍奉的是公婆,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家看一眼。她到了别人家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不适应,作为母亲那是越想越心酸,搞不好就要大哭一场。易慧芬的眼睛也红了,眼看就要掉下泪来。
小车上现在就坐着一对新人和媒人。廖主任赶紧拿着帕子去给她擦眼睛,“可不能哭出来,今天是喜事,哭了就不吉利了。”和土家族出嫁女必须要哭不同,老家的讲究是新人要喜气洋洋的,不能掉眼泪。
杨启泰也赶紧好言好语的哄她,又故意说一些家里的趣事,才将易慧芬转移了注意力。这时又是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随着一声铳响,标志着发亲了!
送亲的人也分乘两部车子,跟在主车前头出发。直到热热闹闹的车队远去,穿过水库,隐入群山之间不见了,站在门口张望的外婆才叹了一口气,抹着红红的眼睛回去了。姨婆跟着哭了一会儿,这时又劝道,“别伤心了!女子都要走这一遭!何况你还不满足啊,那么好的女婿,那么好的亲家,慧芬这是掉福窝里去啦!”
外婆恹恹的说,“我也知道启泰好,杨家也都是好的。可是慧芬她……是家里的大姑娘。当年大哥参军了,二哥也在外面跑,老幺出生后她就辍学了。本来我们也觉得女娃娃读个初中就够。谁知道现在找了个大学生,孩子心里自卑,我也觉得对不起她。”
这话外婆这么好强的人,从来都没有说过。虽然易慧芬从没有抱怨过,也根本没有想过是家里的原因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因为当年读初中的女生都没有几个,她自觉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外婆不这么想,她认为凭自己女儿的聪明劲,要是能够读个高中,就不用如今被人说三道四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嫁得不好担心,女儿嫁得好了,却又操碎了心。当年他们看中杨启泰的时候,他虽然好,但是家里赤贫,身无长物,易家自认还是配得上对方的。可是后面杨家突然就发达了,杨启泰也一举考上了大学,虽然杨家和女婿坚持这门婚事,但说实话,易家不可能不想太多。
“哎呀,就你们两口子想得多!我们易家比谁差了?老大现在可是干部,老二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的,怎么都不会委屈了慧芬!”老妈的二婶大大咧咧地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这十里八乡的人家都羡慕得眼珠子发蓝了,你还在这矫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边走了一段路,易慧芬毕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不一会儿就忘记了伤感,看起热闹来。山路蜿蜒,车上人又多,车队走的很慢。但是三部车子的“浩大”车队,不能不让人动容。路边只要是有人家的,都出来看热闹,更别说那些年轻人拦在路上要喜糖了。
今天这个“拦路打劫”,可以说是光明正大,在情在理。这叫“拦轿”,是为了讨口彩,讨喜气。所以再被人怎么拦,走两步就不得不停下来,车上的人还得老老实实下来敬烟,撒糖,就为了人家说几句吉祥话。
都是一个村里的,年轻人之间都熟悉的很。易家送亲的是二舅,大舅妈,两个姨姨等,加上接亲的人,卡车上坐得满满当当的。车上车下的人互相调侃,插诨打科,好不热闹。新人两口子不能乱动,但是看着别人斗智斗勇,也津津有味。
哪怕男方家准备了好几大包糖果和香烟,也架不住得到消息的人源源不断的来“打劫”。这个这时候就要斗智斗勇,要是拦路的不坚决,就硬闯过去,留下一片笑骂声。要是真躺下不走,那也要下去和人家讨价还价,用尽量少的代价“打发”了。总之要的就是个热闹,一路欢声笑语,这场接亲也够大家说上好几年了。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约定好的时间到达了男方家。家里早就严阵以待,只等新娘子一到就开始狂放鞭炮,这是整个婚礼的高、潮,主家恨不得把所有的炮仗都堆着放,告诉所有人新妇进门了!吹打班子也是扯着脖子拿出吃奶的劲儿,门口一片白茫茫,喧闹得凑在耳边说话都听不见。
看着父亲珍重的将带着“新娘”字样的红花别在母亲胸前,杨小贝的心里五味纷杂。既有心愿达成,旁观父母婚礼的荒谬感,又为了父母终于能够在一起,以后会生儿育女,再也没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而迷茫。
小孩子常常说的笑话,为什么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我不知道呢?为什么他们的结婚照上没有我呢?杨小贝是否要安慰一下自己,能回到过去见证父母的婚礼是圆了多少孩子的夙愿?
新郎官及接亲的队伍到了,自然不会让他们空着肚子回去。早上女方也举行了“陪姑酒”,和陪郎一样,由九个未婚的女孩子一桌陪新娘,并接受亲戚朋友的敬意。当然发展到后来,这个人数也不那么讲究了,有时候为了凑热闹,或者家中亲戚家未婚男女特别多,那就两桌拼起来,总之越多越好。
新郎一行人在女方家不会吃饭,因为要接亲回去到男方家吃。这个时间都是有讲究的,几时几分出发,及时几分到达,全部都是看好吉时的。所以常常会出现在路上被耽搁了拼命赶路,和双方家庭距离太近而拼命绕路的搞笑景象。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又表达女方家热情好客,都是吃“鸡蛋茶”。
实际上就是水煮的荷包蛋,加上红糖、猪油等。又甜又腻,但是在农村被认为是待客的最大诚意,只有认为最尊贵的客人才会做。等接亲的人吃好鸡蛋茶,抹好嘴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杨启泰和易慧芬一起拜别父亲后,就由新娘的哥哥背着送上车,准备出发了。
这时外婆就开始哭了起来,这可不是不满意,而是“哭嫁”,白云县这边不兴新娘子哭,新娘子必须笑着上车的,但是新娘的母亲等亲戚都要哭一场,以表达对女儿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出嫁后生活的担忧。这里也有分会哭和不会哭,会哭的都有套路,有相应的歌曲。到后来也没有什么讲究了,母亲含着泪殷殷敦促女儿几句话就行。
这是见外婆在门口送别时伤心哭泣——事实上,没有几个母亲不哭的,细心拉扯大的孩子,这就一朝出门,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以后侍奉的是公婆,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家看一眼。她到了别人家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不适应,作为母亲那是越想越心酸,搞不好就要大哭一场。易慧芬的眼睛也红了,眼看就要掉下泪来。
小车上现在就坐着一对新人和媒人。廖主任赶紧拿着帕子去给她擦眼睛,“可不能哭出来,今天是喜事,哭了就不吉利了。”和土家族出嫁女必须要哭不同,老家的讲究是新人要喜气洋洋的,不能掉眼泪。
杨启泰也赶紧好言好语的哄她,又故意说一些家里的趣事,才将易慧芬转移了注意力。这时又是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随着一声铳响,标志着发亲了!
送亲的人也分乘两部车子,跟在主车前头出发。直到热热闹闹的车队远去,穿过水库,隐入群山之间不见了,站在门口张望的外婆才叹了一口气,抹着红红的眼睛回去了。姨婆跟着哭了一会儿,这时又劝道,“别伤心了!女子都要走这一遭!何况你还不满足啊,那么好的女婿,那么好的亲家,慧芬这是掉福窝里去啦!”
外婆恹恹的说,“我也知道启泰好,杨家也都是好的。可是慧芬她……是家里的大姑娘。当年大哥参军了,二哥也在外面跑,老幺出生后她就辍学了。本来我们也觉得女娃娃读个初中就够。谁知道现在找了个大学生,孩子心里自卑,我也觉得对不起她。”
这话外婆这么好强的人,从来都没有说过。虽然易慧芬从没有抱怨过,也根本没有想过是家里的原因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因为当年读初中的女生都没有几个,她自觉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外婆不这么想,她认为凭自己女儿的聪明劲,要是能够读个高中,就不用如今被人说三道四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嫁得不好担心,女儿嫁得好了,却又操碎了心。当年他们看中杨启泰的时候,他虽然好,但是家里赤贫,身无长物,易家自认还是配得上对方的。可是后面杨家突然就发达了,杨启泰也一举考上了大学,虽然杨家和女婿坚持这门婚事,但说实话,易家不可能不想太多。
“哎呀,就你们两口子想得多!我们易家比谁差了?老大现在可是干部,老二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的,怎么都不会委屈了慧芬!”老妈的二婶大大咧咧地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这十里八乡的人家都羡慕得眼珠子发蓝了,你还在这矫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边走了一段路,易慧芬毕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不一会儿就忘记了伤感,看起热闹来。山路蜿蜒,车上人又多,车队走的很慢。但是三部车子的“浩大”车队,不能不让人动容。路边只要是有人家的,都出来看热闹,更别说那些年轻人拦在路上要喜糖了。
今天这个“拦路打劫”,可以说是光明正大,在情在理。这叫“拦轿”,是为了讨口彩,讨喜气。所以再被人怎么拦,走两步就不得不停下来,车上的人还得老老实实下来敬烟,撒糖,就为了人家说几句吉祥话。
都是一个村里的,年轻人之间都熟悉的很。易家送亲的是二舅,大舅妈,两个姨姨等,加上接亲的人,卡车上坐得满满当当的。车上车下的人互相调侃,插诨打科,好不热闹。新人两口子不能乱动,但是看着别人斗智斗勇,也津津有味。
哪怕男方家准备了好几大包糖果和香烟,也架不住得到消息的人源源不断的来“打劫”。这个这时候就要斗智斗勇,要是拦路的不坚决,就硬闯过去,留下一片笑骂声。要是真躺下不走,那也要下去和人家讨价还价,用尽量少的代价“打发”了。总之要的就是个热闹,一路欢声笑语,这场接亲也够大家说上好几年了。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在约定好的时间到达了男方家。家里早就严阵以待,只等新娘子一到就开始狂放鞭炮,这是整个婚礼的高、潮,主家恨不得把所有的炮仗都堆着放,告诉所有人新妇进门了!吹打班子也是扯着脖子拿出吃奶的劲儿,门口一片白茫茫,喧闹得凑在耳边说话都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