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极环境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据英国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的观测结果,南极臭氧损耗严重。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约为2745万平方千米,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据悉,nasa“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层上部的臭氧总量。该监测设备在南极东部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厚度)。另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还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直接测量南极臭氧量,数据显示,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约93多布森单位。
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千米至21.9千米范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几乎完全耗尽。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千米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危害。当臭氧层厚度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便被认为出现空洞。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这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进入臭氧层后,消耗臭氧造成的。
“奥拉”卫星的微波分叉发声器测量显示,9月中下旬,南极平流层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处于极高水平。另外,平流层气温也是影响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气温偏低时,空洞面积变大、深度增加。气温偏高时,空洞面积缩减。10月至11月间,臭氧空洞将持续恶化,预计紫外线照射会异常增强。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的释放已经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并在持续减少,科学家估计,南极洲臭氧层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
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因此“低氧区”和“缺氧区”又被称为“死亡区”。
报告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死亡区”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1994年估计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死亡区”可能已多达200个。最早发现和记录到的“死亡区”在美国东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罗的海、卡提加特湾、黑海和亚得利亚海东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区”在墨西哥湾,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养料导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区出现在南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沿海。海洋“死亡区”对渔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如果风能够将富有营养的水冲走,“死亡区”就可能复活。环境规划署呼吁沿海国家采取措施控制陆源污染,遏止“死亡区”持续增多的势头。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认为,这将使得自然界更加可能出现突变,导致疾病蔓延、森林遭到摧毁、海洋出现“死区”。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的1360名专家在9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过去50年来,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该机构由45个成员组成的董事局发表的报告指出:“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的自然运规律带来很大的压力,地球的生态系统因此未必能养活得了未来的人口。”
报告指出,10%-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项历来最大规模的地球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发现:“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的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报告补充道,从1945年至今,人类开垦为耕地的面积,比18世纪和19世纪开垦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报告说:“未来50年,地表剥蚀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
整理报告的专家解释说,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疾病爆发、非洲大湖区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成为霍乱散播的温床。肥料中的氮累积在农田里,接着再冲刷入海,会导致海藻生长茂盛,从而使得鱼儿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和使得沿海地区因而出现没有氧气的“死区”。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c,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2c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c,为世界最冷的陆地。(未完待续。)
据英国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的观测结果,南极臭氧损耗严重。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约为2745万平方千米,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据悉,nasa“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层上部的臭氧总量。该监测设备在南极东部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厚度)。另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还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直接测量南极臭氧量,数据显示,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约93多布森单位。
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千米至21.9千米范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几乎完全耗尽。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千米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危害。当臭氧层厚度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便被认为出现空洞。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这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进入臭氧层后,消耗臭氧造成的。
“奥拉”卫星的微波分叉发声器测量显示,9月中下旬,南极平流层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处于极高水平。另外,平流层气温也是影响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气温偏低时,空洞面积变大、深度增加。气温偏高时,空洞面积缩减。10月至11月间,臭氧空洞将持续恶化,预计紫外线照射会异常增强。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的释放已经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并在持续减少,科学家估计,南极洲臭氧层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
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因此“低氧区”和“缺氧区”又被称为“死亡区”。
报告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死亡区”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1994年估计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死亡区”可能已多达200个。最早发现和记录到的“死亡区”在美国东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罗的海、卡提加特湾、黑海和亚得利亚海东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区”在墨西哥湾,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养料导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区出现在南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沿海。海洋“死亡区”对渔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如果风能够将富有营养的水冲走,“死亡区”就可能复活。环境规划署呼吁沿海国家采取措施控制陆源污染,遏止“死亡区”持续增多的势头。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认为,这将使得自然界更加可能出现突变,导致疾病蔓延、森林遭到摧毁、海洋出现“死区”。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的1360名专家在9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过去50年来,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该机构由45个成员组成的董事局发表的报告指出:“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的自然运规律带来很大的压力,地球的生态系统因此未必能养活得了未来的人口。”
报告指出,10%-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项历来最大规模的地球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发现:“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的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报告补充道,从1945年至今,人类开垦为耕地的面积,比18世纪和19世纪开垦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报告说:“未来50年,地表剥蚀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
整理报告的专家解释说,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疾病爆发、非洲大湖区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成为霍乱散播的温床。肥料中的氮累积在农田里,接着再冲刷入海,会导致海藻生长茂盛,从而使得鱼儿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和使得沿海地区因而出现没有氧气的“死区”。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c,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2c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c,为世界最冷的陆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