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2 知行合一,才能学以致用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2 知行合一,才能学以致用
有一头小牛渐渐成长起来,牛爸爸对小牛说:“明天,我要带你下地耕田了。”
第二天,牛爸爸带着小牛,朝田野走去,忽然,牛妈妈跑了出来,拦住牛爸爸说:“我们家的孩子还不会耕田呢,你怎能让它下田?”
牛爸爸却说:“不去下田,怎能学会耕田呢?”
牛妈妈听了,只好让小牛下田去了,开始的时候,小牛对耕田一窍不通,但是在牛爸爸的指导下,它渐渐成了耕田的一把好手。
所谓耕田,就是指耕田的知识,所谓下田,就是指耕田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说认识这个世界和做实际的事情是一个整体,知能指导行,行能创造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知行不可以分成两件事情。比如说,学习孝道,光背背如何尊敬父母的教条是不行的,得自己去侍奉父母,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学孝。又比如学习射箭,教人射箭的书很多,只看书学不会射箭,光听师傅说要领也学不会,得亲自拿着弓,搭上箭,对着靶子反复练才行。学习书法也是,要铺开纸,每天写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学会书法。
有两个学生,去山谷里游玩,住在谷口的农民说:“这个山谷是个迷谷,里面有一百条岔路,只有一条正路。你们进去,千万不要迷路,否则很难活着出来。”
两个人就带着足够的干粮和水进了山谷,走了不远,果然迷路了。
两个人都着急了,学生甲说:“不要急,我有一部书,是专门讲迷路后怎样解救自己的。”说着就取出书,翻阅起来,然后开始找路。可是书上介绍的经验太笼统,有的知识根本用不上。比如书上说北斗七星可以指示方向。可这个地方树木遮天,根本看不到北斗七星。又说看树木枝叶的疏密可以区分南北,他看了几棵树,觉得看不出什么差别。他转了很多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气得把书一扔,不走了。
学生乙摇了摇头,开始了探路的过程,他把一件衣服撕成一百根小布条,走过一条岔路,不通,就在路口的树上系一根布条。走啊走啊,走了三天三夜,探了六十三条岔路,系了六十三根布条,终于他走到第六十四条岔路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熟悉的谷口就在眼前。
两人出了山谷,学生甲说:“我白看了这些书了,怎么书上说的都用不上了呢?”
学生乙说:“你也没有白走路啊,至少你知道了北斗七星有时看不见,靠树木有时分不清南北啊。这就是你这几天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怎么获得的呢?就是在你爬山,找路的过程中获得的啊。”
书籍固然重要,可是书上的知识都是死的。很多人看了很多的书,却变成了“书呆子”,只会学不会用,那知识不但帮不了自己的忙,还有可能变成累赘。就像学生乙探路的过程,其实也是求知的过程,一条路走不通,并不等于白费了力气,至少知道以后不要到这里来了。行的过程也是知的过程。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既不应该看轻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应该看轻生活中的实践。也许我们最终要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须知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物理和化学如果没有亲手做过实验,对理论的理解是不会深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写出的作文是不会引人入胜的。和外国朋友多对话,英语能力自然会提高;和爸爸妈妈多讨论一些国家大事,自然会积累一定的政治素养。青少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知和行的关系,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做一个学以致用的有用人才。
第十三章2 知行合一,才能学以致用
有一头小牛渐渐成长起来,牛爸爸对小牛说:“明天,我要带你下地耕田了。”
第二天,牛爸爸带着小牛,朝田野走去,忽然,牛妈妈跑了出来,拦住牛爸爸说:“我们家的孩子还不会耕田呢,你怎能让它下田?”
牛爸爸却说:“不去下田,怎能学会耕田呢?”
牛妈妈听了,只好让小牛下田去了,开始的时候,小牛对耕田一窍不通,但是在牛爸爸的指导下,它渐渐成了耕田的一把好手。
所谓耕田,就是指耕田的知识,所谓下田,就是指耕田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说认识这个世界和做实际的事情是一个整体,知能指导行,行能创造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知行不可以分成两件事情。比如说,学习孝道,光背背如何尊敬父母的教条是不行的,得自己去侍奉父母,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学孝。又比如学习射箭,教人射箭的书很多,只看书学不会射箭,光听师傅说要领也学不会,得亲自拿着弓,搭上箭,对着靶子反复练才行。学习书法也是,要铺开纸,每天写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学会书法。
有两个学生,去山谷里游玩,住在谷口的农民说:“这个山谷是个迷谷,里面有一百条岔路,只有一条正路。你们进去,千万不要迷路,否则很难活着出来。”
两个人就带着足够的干粮和水进了山谷,走了不远,果然迷路了。
两个人都着急了,学生甲说:“不要急,我有一部书,是专门讲迷路后怎样解救自己的。”说着就取出书,翻阅起来,然后开始找路。可是书上介绍的经验太笼统,有的知识根本用不上。比如书上说北斗七星可以指示方向。可这个地方树木遮天,根本看不到北斗七星。又说看树木枝叶的疏密可以区分南北,他看了几棵树,觉得看不出什么差别。他转了很多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气得把书一扔,不走了。
学生乙摇了摇头,开始了探路的过程,他把一件衣服撕成一百根小布条,走过一条岔路,不通,就在路口的树上系一根布条。走啊走啊,走了三天三夜,探了六十三条岔路,系了六十三根布条,终于他走到第六十四条岔路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熟悉的谷口就在眼前。
两人出了山谷,学生甲说:“我白看了这些书了,怎么书上说的都用不上了呢?”
学生乙说:“你也没有白走路啊,至少你知道了北斗七星有时看不见,靠树木有时分不清南北啊。这就是你这几天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怎么获得的呢?就是在你爬山,找路的过程中获得的啊。”
书籍固然重要,可是书上的知识都是死的。很多人看了很多的书,却变成了“书呆子”,只会学不会用,那知识不但帮不了自己的忙,还有可能变成累赘。就像学生乙探路的过程,其实也是求知的过程,一条路走不通,并不等于白费了力气,至少知道以后不要到这里来了。行的过程也是知的过程。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既不应该看轻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应该看轻生活中的实践。也许我们最终要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须知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物理和化学如果没有亲手做过实验,对理论的理解是不会深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写出的作文是不会引人入胜的。和外国朋友多对话,英语能力自然会提高;和爸爸妈妈多讨论一些国家大事,自然会积累一定的政治素养。青少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知和行的关系,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做一个学以致用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