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汾水(2)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迳皮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
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
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遁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
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竹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以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
水出绛山东谷,寒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也。《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时韩居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以亡。
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平阳,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由也。
西过其县南。
《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
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来,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又西南过虒祁宫南。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晋侯以问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
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平公五年,浍绝于梁。
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恤。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
涑水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台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於商邱,迁实沈於大夏。台台,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台,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
西过周阳邑南。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
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又西南过其县南。
涑水又西经仲邮泉阝北,又西迳桐乡城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
《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
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
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后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又西,迳皮县南。《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番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故渠尚存,今无水。
又西至汾阴县北,西注于河。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
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暨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也。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称献公九年,始城绛都。《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遁甲开山图》曰:绛山东距白马山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东至乾河,是也。
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竹书纪年》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广城。昔晋军北入翼广以筑之,因即其姓以名之,二水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
水出绛山东谷,寒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也。《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时韩居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以亡。
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平阳,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由也。
西过其县南。
《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
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貍身狐尾,其名曰者来,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又西南过虒祁宫南。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晋侯以问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
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平公五年,浍绝于梁。
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恤。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
涑水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台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於商邱,迁实沈於大夏。台台,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台,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
西过周阳邑南。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泽也。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
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又西南过其县南。
涑水又西经仲邮泉阝北,又西迳桐乡城北。《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濬,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
《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
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
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