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字经(1)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自诞生后就成为中国传统蒙学的翘楚,广泛流传。数百年来,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影响极深。它的编纂成就和巨大影响是其他蒙学读本难以企及的。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本内容完备,融入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诸子百家之教诲,给人启发和学习的启蒙必备之读物。
最初的《三字经》由南宋的王应麟编纂,形式上篇幅短小,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有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寓含深刻的思想道理;表达上经过千锤百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更寓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该书明清以来续有增补,至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补充修订,名为《重订三字经》。
这样一本读物被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魅力。《三字经》的魅力在于它教育思想的发人深省,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同时阐述了如何教育的原则、方法、态度以及内容。一个人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学会做人的道德规范,懂得怎样孝顺父母,懂得怎样尊敬师长,然后再学习知识。一味追求谋生手段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失道德教育,无疑将会引起人人可见的不良后果。让我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积极吸收与运用吧。
人之初[1],性[2]本善[3],性相近,习[4]相远。
【注释】
[1]初:开始的意思,这里指人刚出生的时候。[2]性:人格个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先天具有的素质与性情)。[3]善:良善,善良。[4]习:指习性,习惯。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良善的,只是后天成长的过程与学习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解读】
开篇六个字从人性论展开人性特质的讨论。孟子在《公孙丑·上》里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都有这四心,认为一个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舍己救人,每个人都知道过马路的时候不闯红灯,每个人都知道谦虚礼让自觉行事,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伤害别人的利益。之所以后天会发生变化,每个人显现出差异,是因为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教育的差别。
苟[1]不教,性乃[2]迁[3],教之道[4],贵[5]以专。
【注释】
[1]苟:假如,如果。[2]乃:于是。[3]迁:转变,变化。[4]道:方法,道理。[5]贵:值得看重,重视的。
【译文】
如果从小没有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那么教育最好的办法呢,就是要使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
【解读】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贵以专”,培养学习的良好环境。社会快速发展,追逐成功的利益足以让人浮躁得不够安静,那么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基础牢固才能在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专项研究,基础要求多能,钻研则要求专一,一专和多能也是统一的,只有多能的基础才能专一,也只有专一后才要求多能。
昔[1]孟母[2],择邻处[3],子[4]不学,断机杼[5]。
【注释】
[1]昔:从前、古代。[2]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德。[3]择邻处:选择好邻居再住下来。[4]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为“亚圣”。[5]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经搬过三次家,就是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来教育他。
【解读】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学者,是和孟母后天提供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聪慧的教育方式分不开的。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居住在墓地旁。因为经常有人出殡办丧,小孟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学人家哭丧,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家了。把家搬到了市集,这次隔壁是个杀猪卖肉的肉铺,不久小孟子又学会了剁肉卖肉、讨价还价,孟母只好又搬家了。最后搬到了学校附近,书声朗朗,受学校的熏染,孟子的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才利于孩子的成长。
窦燕山[1],有义方[2],教五子,名俱扬[3]。
【注释】
[1]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聘请名师在家办起私塾,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2]义方:很好的教育方法。[3]扬:很有名气,声名远扬。
【译文】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导儿子很有方法。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解读】
窦燕山出身富裕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他人品不好,常以势欺人,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地昧心行事,做事不积德,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梦里说他心术不好、品德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没有孩子还会短命。至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再不做缺德事。窦燕山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没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的人家,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养儿子身上,不仅关注知识学习,更注重品德修养。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五个儿子先后登科及第,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养[1]不教,父之过[2],教不严[3],师之惰[4]。
【注释】
[1]养:抚养。[2]过:过错。[3]严:周密。[4]惰:懒,懈怠。
【译文】
只是抚养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做父母的过错;只是对学生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怠慢失职了。
【解读】
汉宣帝时期,有叔侄二人——疏广和疏受,官至太傅和少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官衔。教了五年后都称病还乡,归田养老。皇帝和皇太子赏赐他们很多钱,以谢教育之恩。回到老家后,他们只顾着与家里族人、亲朋好友、乡里贫苦人举办宴会,把钱都送给乡里贫寒人家,而不给子孙们买田地,留产业,人们就问他们为什么。他说子孙们如果自己勤奋,自然可挣钱;如果留下许多钱,只怕他们变得依赖、懒惰,失去斗志,也没什么好处。
对孩子和学生严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师的职责,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方法,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人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也说明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两种说法辩证哲思,相辅相成。
子[1]不学,非[2]所宜[3],幼[4]不学,老何为[5]。
【注释】
[1]子:子女。[2]非:不,不是。[3]宜:应该,应当。[4]幼:年纪小的时候。[5]何为:干什么,做什么。
【译文】
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掌握知识,又不懂做人的道理,能有什么作为呢?
【解读】
宋朝名将岳飞在《满江红》里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时期,人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追求学业到事业成功的大好时期,聪明的你一定会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不要等到白发苍苍,再后悔莫及。有这么一个笑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关系,我是老二。”那就贻笑大方了,因为这里的“老大”指老了的时候,而不是指排行。笑话是当笑话,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这种无知。
玉不琢[1],不成器[2],人不学,不知义[3]。
【注释】
[1]琢:雕刻加工。[2]器:用具的总称。[3]义:道义、伦理。
【译文】
玉不经过雕刻加工,就不能成为精致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能知书达礼、通理晓义。
【解读】
玉在没有雕刻加工前,只不过是块漂亮的石头。一个人的成才之路需要磨练和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我们常听说,有的孩子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可是神童长大了似乎没什么过人之处。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家里世代以种田为生,长到五岁,都不曾认识笔墨纸砚。忽然有一天,他哭着喊着要这些东西。父亲虽感到惊异,还是从邻家借来。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诗句以赡养父母、团结同族为内容,颇有文采、蕴含道理,值得一看。人们渐渐把他父亲当宾客一样招待,有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父亲认为这样也不错,就不让他学习了,天天拉着他四处拜客,后来方仲永和普通人也就没什么两样了。方仲永的领悟能力是有天赋的,比一般人聪明得多,最终没落成一个平凡人,是因为他后天没有好好受教育。这样天资聪颖如此有才之人后天没有培养尚且要成为平凡人,那么,那些不是天生之才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不平凡的人恐怕很难吧!
为人子,方[1]少[2]时,亲[3]师[4]友,习礼[5]仪。
【注释】
[1]方:正在、正当。[2]少:年少。[3]亲:亲近、尊敬。[4]师:师长、老师。[5]礼:礼貌。
【译文】
为人子女的,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做人处事的道理和礼仪。
【解读】
在礼仪与文化知识的传承过程中,晚辈从长辈那里耳濡目染是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种。有这么个故事:一个人不想赡养他的年迈多病的父亲了,就找来一个筐,和儿子商议着把老父亲装进筐里扔到山沟里去。送走之后,儿子背着筐回家了。父亲问他留这个筐做什么用,他说留着以后好抬你啊。故事虽然简单而夸张,但不禁让人会心一笑,很多时候,父亲和母亲绝对是孩子以身效仿的榜样。而为人父为人母的,很多时候也是以以身作则来激励自己前行的方向。
香[1]九[2]龄[3],能温席[4],孝于亲,所当执[5]。
【注释】
[1]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览群书,官到尚书令。[2]九:量词,表数量。[3]龄:岁数。[4]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5]执:实行。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睡觉的席子。这是所有孝敬父母的人都应当实行和仿效的。
【解读】
黄香,字文强,曾任魏郡太守。他广读儒家经典,精研学术,被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夏天,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扇凉了;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先温暖席子,让父亲能好好休息。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拆文解字,上“老”下“子”,赋予我们生命和教养的父母应当得到做子女的孝敬与孝顺。
融[1]四岁,能让梨,弟[2]于长[3],宜先知[4]。
【注释】
[1]融:孔融,字文举,东汉鲁国人,建安七子之首,孔子的二十世孙。[2]弟:通“悌”,孝悌,敬爱兄长。[3]长:兄长。[4]知:晓得、明白。
【译文】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让哥哥吃大的梨。这种尊敬谦让、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应当打小就知道的。
【解读】
孔融,幼时就聪明伶俐,卓尔不凡。有一次,人家冷眼相看他,说:“少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怎么样。孔融的回答不是与人对吵,而是以他人之矛攻他人之盾,用别人说的话有力地还击了别人:“是啊,看来你小时候很聪明啊。”孔融家七兄弟,他是老六,家里吃梨的时候哥哥们都拿大的,他总是挑小的吃。家人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小弟弟,当然吃小的了。今天我们的家里都倒过来了,孩子越小,吃的梨越大,爷爷奶奶倒吃个小的了。敬爱兄长不仅是友善态度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修养体现。一个善待别人的人,也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
首[1]孝悌,次[2]见闻[3],知某数[4],识某文[5]。
【注释】
[1]首:首要,首先。[2]次:其次。[3]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4]数:指数目。[5]文:指文理。这里指圣贤故事的出处。
【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是见多识广,认识数目,懂得个十百千万数的位数,知道文章的出处典故。
【解读】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首先把孝道和悌道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是博识广闻、知数识文。《三字经》讲到这里都是讲一个人要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一个人要明白做人处事的伦理道德、规范先后,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然后再学习文化知识。后文的《弟子规》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一个人要先有德再有才,一个人无德却有才是件可怕的事情,那真是叫“缺德带冒烟”。
一[1]而[2]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1]一:数之始。[2]而:连词。与,及。
【译文】
一到十是基本数字,十个十为一百,十个百为一千,十个千为万……,一直延伸下去。
【解读】
古人认为万物之数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中国启蒙教育也重视数学的教育,注重自然方面的知识基础,就像今天的小学就要学会四则运算一样。因为只有基础牢固,才会有延伸下去的发展,做人和做事也一样。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自诞生后就成为中国传统蒙学的翘楚,广泛流传。数百年来,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影响极深。它的编纂成就和巨大影响是其他蒙学读本难以企及的。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本内容完备,融入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诸子百家之教诲,给人启发和学习的启蒙必备之读物。
最初的《三字经》由南宋的王应麟编纂,形式上篇幅短小,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有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寓含深刻的思想道理;表达上经过千锤百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更寓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该书明清以来续有增补,至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补充修订,名为《重订三字经》。
这样一本读物被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魅力。《三字经》的魅力在于它教育思想的发人深省,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同时阐述了如何教育的原则、方法、态度以及内容。一个人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学会做人的道德规范,懂得怎样孝顺父母,懂得怎样尊敬师长,然后再学习知识。一味追求谋生手段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失道德教育,无疑将会引起人人可见的不良后果。让我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积极吸收与运用吧。
人之初[1],性[2]本善[3],性相近,习[4]相远。
【注释】
[1]初:开始的意思,这里指人刚出生的时候。[2]性:人格个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先天具有的素质与性情)。[3]善:良善,善良。[4]习:指习性,习惯。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良善的,只是后天成长的过程与学习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解读】
开篇六个字从人性论展开人性特质的讨论。孟子在《公孙丑·上》里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都有这四心,认为一个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舍己救人,每个人都知道过马路的时候不闯红灯,每个人都知道谦虚礼让自觉行事,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伤害别人的利益。之所以后天会发生变化,每个人显现出差异,是因为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教育的差别。
苟[1]不教,性乃[2]迁[3],教之道[4],贵[5]以专。
【注释】
[1]苟:假如,如果。[2]乃:于是。[3]迁:转变,变化。[4]道:方法,道理。[5]贵:值得看重,重视的。
【译文】
如果从小没有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那么教育最好的办法呢,就是要使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
【解读】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贵以专”,培养学习的良好环境。社会快速发展,追逐成功的利益足以让人浮躁得不够安静,那么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基础牢固才能在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专项研究,基础要求多能,钻研则要求专一,一专和多能也是统一的,只有多能的基础才能专一,也只有专一后才要求多能。
昔[1]孟母[2],择邻处[3],子[4]不学,断机杼[5]。
【注释】
[1]昔:从前、古代。[2]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德。[3]择邻处:选择好邻居再住下来。[4]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为“亚圣”。[5]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经搬过三次家,就是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来教育他。
【解读】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学者,是和孟母后天提供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聪慧的教育方式分不开的。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居住在墓地旁。因为经常有人出殡办丧,小孟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学人家哭丧,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家了。把家搬到了市集,这次隔壁是个杀猪卖肉的肉铺,不久小孟子又学会了剁肉卖肉、讨价还价,孟母只好又搬家了。最后搬到了学校附近,书声朗朗,受学校的熏染,孟子的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才利于孩子的成长。
窦燕山[1],有义方[2],教五子,名俱扬[3]。
【注释】
[1]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聘请名师在家办起私塾,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2]义方:很好的教育方法。[3]扬:很有名气,声名远扬。
【译文】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导儿子很有方法。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解读】
窦燕山出身富裕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他人品不好,常以势欺人,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地昧心行事,做事不积德,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梦里说他心术不好、品德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没有孩子还会短命。至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再不做缺德事。窦燕山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没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的人家,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养儿子身上,不仅关注知识学习,更注重品德修养。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五个儿子先后登科及第,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养[1]不教,父之过[2],教不严[3],师之惰[4]。
【注释】
[1]养:抚养。[2]过:过错。[3]严:周密。[4]惰:懒,懈怠。
【译文】
只是抚养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做父母的过错;只是对学生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怠慢失职了。
【解读】
汉宣帝时期,有叔侄二人——疏广和疏受,官至太傅和少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官衔。教了五年后都称病还乡,归田养老。皇帝和皇太子赏赐他们很多钱,以谢教育之恩。回到老家后,他们只顾着与家里族人、亲朋好友、乡里贫苦人举办宴会,把钱都送给乡里贫寒人家,而不给子孙们买田地,留产业,人们就问他们为什么。他说子孙们如果自己勤奋,自然可挣钱;如果留下许多钱,只怕他们变得依赖、懒惰,失去斗志,也没什么好处。
对孩子和学生严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师的职责,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方法,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人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也说明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两种说法辩证哲思,相辅相成。
子[1]不学,非[2]所宜[3],幼[4]不学,老何为[5]。
【注释】
[1]子:子女。[2]非:不,不是。[3]宜:应该,应当。[4]幼:年纪小的时候。[5]何为:干什么,做什么。
【译文】
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掌握知识,又不懂做人的道理,能有什么作为呢?
【解读】
宋朝名将岳飞在《满江红》里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时期,人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追求学业到事业成功的大好时期,聪明的你一定会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不要等到白发苍苍,再后悔莫及。有这么一个笑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关系,我是老二。”那就贻笑大方了,因为这里的“老大”指老了的时候,而不是指排行。笑话是当笑话,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这种无知。
玉不琢[1],不成器[2],人不学,不知义[3]。
【注释】
[1]琢:雕刻加工。[2]器:用具的总称。[3]义:道义、伦理。
【译文】
玉不经过雕刻加工,就不能成为精致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能知书达礼、通理晓义。
【解读】
玉在没有雕刻加工前,只不过是块漂亮的石头。一个人的成才之路需要磨练和刻苦钻研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我们常听说,有的孩子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可是神童长大了似乎没什么过人之处。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家里世代以种田为生,长到五岁,都不曾认识笔墨纸砚。忽然有一天,他哭着喊着要这些东西。父亲虽感到惊异,还是从邻家借来。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诗句以赡养父母、团结同族为内容,颇有文采、蕴含道理,值得一看。人们渐渐把他父亲当宾客一样招待,有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父亲认为这样也不错,就不让他学习了,天天拉着他四处拜客,后来方仲永和普通人也就没什么两样了。方仲永的领悟能力是有天赋的,比一般人聪明得多,最终没落成一个平凡人,是因为他后天没有好好受教育。这样天资聪颖如此有才之人后天没有培养尚且要成为平凡人,那么,那些不是天生之才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不平凡的人恐怕很难吧!
为人子,方[1]少[2]时,亲[3]师[4]友,习礼[5]仪。
【注释】
[1]方:正在、正当。[2]少:年少。[3]亲:亲近、尊敬。[4]师:师长、老师。[5]礼:礼貌。
【译文】
为人子女的,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做人处事的道理和礼仪。
【解读】
在礼仪与文化知识的传承过程中,晚辈从长辈那里耳濡目染是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种。有这么个故事:一个人不想赡养他的年迈多病的父亲了,就找来一个筐,和儿子商议着把老父亲装进筐里扔到山沟里去。送走之后,儿子背着筐回家了。父亲问他留这个筐做什么用,他说留着以后好抬你啊。故事虽然简单而夸张,但不禁让人会心一笑,很多时候,父亲和母亲绝对是孩子以身效仿的榜样。而为人父为人母的,很多时候也是以以身作则来激励自己前行的方向。
香[1]九[2]龄[3],能温席[4],孝于亲,所当执[5]。
【注释】
[1]香:黄香,东汉湖北安陆人,博览群书,官到尚书令。[2]九:量词,表数量。[3]龄:岁数。[4]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5]执:实行。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睡觉的席子。这是所有孝敬父母的人都应当实行和仿效的。
【解读】
黄香,字文强,曾任魏郡太守。他广读儒家经典,精研学术,被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夏天,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扇凉了;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先温暖席子,让父亲能好好休息。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拆文解字,上“老”下“子”,赋予我们生命和教养的父母应当得到做子女的孝敬与孝顺。
融[1]四岁,能让梨,弟[2]于长[3],宜先知[4]。
【注释】
[1]融:孔融,字文举,东汉鲁国人,建安七子之首,孔子的二十世孙。[2]弟:通“悌”,孝悌,敬爱兄长。[3]长:兄长。[4]知:晓得、明白。
【译文】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让哥哥吃大的梨。这种尊敬谦让、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应当打小就知道的。
【解读】
孔融,幼时就聪明伶俐,卓尔不凡。有一次,人家冷眼相看他,说:“少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怎么样。孔融的回答不是与人对吵,而是以他人之矛攻他人之盾,用别人说的话有力地还击了别人:“是啊,看来你小时候很聪明啊。”孔融家七兄弟,他是老六,家里吃梨的时候哥哥们都拿大的,他总是挑小的吃。家人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小弟弟,当然吃小的了。今天我们的家里都倒过来了,孩子越小,吃的梨越大,爷爷奶奶倒吃个小的了。敬爱兄长不仅是友善态度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修养体现。一个善待别人的人,也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
首[1]孝悌,次[2]见闻[3],知某数[4],识某文[5]。
【注释】
[1]首:首要,首先。[2]次:其次。[3]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4]数:指数目。[5]文:指文理。这里指圣贤故事的出处。
【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是见多识广,认识数目,懂得个十百千万数的位数,知道文章的出处典故。
【解读】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首先把孝道和悌道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是博识广闻、知数识文。《三字经》讲到这里都是讲一个人要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一个人要明白做人处事的伦理道德、规范先后,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然后再学习文化知识。后文的《弟子规》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一个人要先有德再有才,一个人无德却有才是件可怕的事情,那真是叫“缺德带冒烟”。
一[1]而[2]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1]一:数之始。[2]而:连词。与,及。
【译文】
一到十是基本数字,十个十为一百,十个百为一千,十个千为万……,一直延伸下去。
【解读】
古人认为万物之数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中国启蒙教育也重视数学的教育,注重自然方面的知识基础,就像今天的小学就要学会四则运算一样。因为只有基础牢固,才会有延伸下去的发展,做人和做事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