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今六月,再靖康(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鼎,今朝宰相,字元镇,自号全得居士。
知道此人的不多,只因为他是个文人。虽说文人之中也有那种名流千古或者是遗臭万年的,但相对来说,赵鼎既没有像文天祥那样被流放北国,同时也没有像秦侩那样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遗臭万年,甚至于其诗词的文采也没有能够传颂千古。
但他,却是南宋的宰相,至少在公元1138年6月以前,他还是宰相赵鼎。
六月的临安,骄阳似火。
虽说已经有了韩世忠、岳鹏举这样的名将,那赵构仍旧不愿意听从张浚的建议,将都城定在建康,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只因为哪里紧挨着金国,赵构担心自己一不留神就步上二帝的后路,成了金人的阶下囚。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临安,这个江南水乡的杭州,当自己的都城。
照理说,临安这里是很安全了,前面名将猛士,周围还有禁卫环绕,哪怕是“隔江犹唱后庭花”,也能唱上好些年而不衰竭了。
但即便如此,赵构心中还是有些担忧,他总是担心有朝一日金军会挥师南下,他总是担忧,自己的那些部下会不会拥兵自重。
幸亏,他身边还有一个人可以为他解忧,此人姓秦,单名一个侩字。说起秦侩,世人大多只知道他是个奸臣,害死了岳飞。但其实秦侩这个人,很复杂。在他早年时期,也是个真正的忠臣,陪着二帝流落金国,为二帝做了不少好事,挡了一些灾祸。
至于说赵构何以对秦侩如此信任,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因为当年从金国逃跑,是秦侩一直陪在赵构的身边,两人的这份感情,就是从那个时候接下的。关于赵构和秦侩之间的故事,用一本两百万字的书,都未必能够尽述,关于秦侩何以能够陪着赵构逃离金国,历史上的版本也有很多,其中不乏阴谋论者。
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那种说金国安排秦侩陪赵构返回南方建立一个傀儡宋朝的说法,是极其不靠谱的,除非金国制定这个谋略的人是疯子,才会相信,区区一个秦侩,就一定能够控制的住赵构。
在真正的历史上,金国直到最后都没能将宋朝彻底覆灭,反而是因为宋金两国连年征战,以至于给了蒙古崛起的机会,最终算起来,两个国家都是覆灭在蒙古的铁骑之下。
所以说,秦侩是金国人安排的棋子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绝非完全正确。
从秦侩后半辈子在南宋朝廷里折腾的那些事情来看,他的确有“宋奸”的嫌疑,但也不排除很多事情根本就是赵构授意他那样干的。
就在刘涚领兵亲征吐蕃,剑指攀西的时候,刚刚将伪齐国全数吞下的金国,却是向南宋派来了使者。
此时秦侩担任着枢密使的职务,金人特使就是秦侩亲自接待,招引进临安的。此番金国特使带来的诏书,里面的内容很是丰富。
比如说,宋微宗赵佶的棺材,当然,赵佶本人也在棺材里。另外,金国还将送还赵构的亲生母亲韦氏。
除开这两样跟皇族有关的事情之外,在领土上,金国愿意将原本属于完颜真珠儿这个伪齐国帝王的一部分土地,包括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地区,一律给南宋朝廷来统治。
别看金国这次表面上是挺大方的,但其心险恶啊!光是说他拿出来的这些条件吧。
赵佶的棺材,他金国留着有啥用?难不成堂堂一个大金国,还差这个棺材本,还是要用来搞烧烤?至于说赵构的亲娘,那就更不用说了,人老珠黄,还得花费钱财供着,好歹也是敌人他妈不是么,真要是虐待了,人家还说你金国皇族没有一点气量,不如一并退给赵构,让赵构自个儿费心去。
至于说在国土上,金人的心思就更是明显了。
想当初啊,之所以要弄出个伪齐国来,不就是因为金人自觉管理起这些区域很头疼么?当初刘豫在的时候,金人怎么就不说把这些地盘还给宋人啊?那是因为刘豫能管理下来,能给金国朝廷带来收益。
如今,金国朝廷对完颜真珠儿早就已经没有了约束力,他不得不把伪齐国给收回来。可收回来之后,他发现还是管不了,既然管不了,那就交给能管的人去管呗!
金人不会管,可是宋人会管啊。既然宋人会管,那就给宋人管吧!当然,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不能白给你宋人管啊,是吧?
所以金人在拿出这么多的“礼物”,表达出自己这么多的“诚意”之后,也就很自然的向南宋朝廷开口了。
或许在秦侩和赵构看来,金人的要求也不是太高。不过就是要赵构取消帝号、国号,向金国称臣,同时纳贡,总结起来一共就四点,其中三点还是只需要点点头一开口就能做到的事情。
不就是不当皇帝了么,不就是取消国号了么,不就是自称一声“儿皇帝”么?这些事情,在秦侩,在赵构看来,都不是事儿!
至于说纳贡的那些事,那就更简单了,收回了这么多的土地,又不用再每年增兵,供养大量的军队,节约下来的钱,多分一点给宗主国,那也是应该的。
所以在赵构和秦侩看来,这笔生意总的来说还是不算亏的。
当然,在完颜亶看来,金国也是不亏的。虽说名义上,是把伪齐国的土地送给南宋去了,但一旦南宋答应,那就等于是多了一个更大的伪齐国,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南宋这边摆平了,金国的大军就不用时时刻刻再向着南下作战,就可以回过头来,将西夏、蒙古这些地方给摆平了,也就意味着国土的面积更大的,丰功伟绩啊,名留青史啊。
这当真是个双赢的事情,只要赵构这边签字,这份协议就生效了。
可偏偏南宋朝廷里,就是有那么多食古不化的人,不愿意接受金国的这番好意,不同意这个双赢的计划。
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南宋当朝宰相,赵鼎。
赵鼎,是坚决发对向金国称臣的,别说是称臣,在赵鼎看来,议和都是没有必要的!如今的南宋,已经出现了一批真正能耐的武将,比如韩世忠,比岳飞,还有吴阶等等,这些人已经成熟起来,各自独当一面。
凭借着江南地区的富庶,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将会逐渐的倾斜,直到南宋在整体国力上再度驾临于金国之上,到那个时候,不仅可以一雪前耻,还能直捣黄龙,将金国连根拔起,甚至一统天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如今南宋朝廷上小人众多,但愿意附和赵鼎这种想法的朝臣武将就更多了,他们紧密的围绕在赵鼎周围,以赵鼎为核心,坚决反对议和,反对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
可惜啊,家天下的体制,让赵鼎这些人徒呼奈何。
虽说赵鼎是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就是在他上面的那一个人,那个叫赵构的人,一声令下,赵鼎就不再是宰相了,他甚至连留在中央继续说话的权力都没有,直接被一纸诏书,流放到泉州,出任知府。
泉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恐怕都听说过,泉州,就是后世的福建,邻近宝岛台湾的那个地方,基本上来说,当官当到泉州,就等同是被流放一样,只比直接流放到海南岛稍好一些,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
赵鼎在被赶出临安之时,仰天长哭,恭送他的官员百姓,在临安城门外,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这两句诗,是赵鼎写给自己的,这是他被一贬再贬,从国之堂堂宰相,一直贬到吉阳军,秦侩仍旧不肯放过他,逼不得已之下,赵鼎自己绝食自杀之前,给自己写的“铭旌”。
照理说,“铭旌”是应该死了之后,由别人来书写,其中包括官衔、生平之类的内容,可偏偏赵鼎不愿意这样做,他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坦然认为,他不死,秦侩不会安心,甚至就会拿他的家庭来做文章,最终恐怕会连累到家人,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他赵鼎死也就死了,唯独就是“铭旌”,一定要用他自己写的这两句话!
呜呼哀哉,在中国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太多太多的名臣,往往都是死于昏君之手。
赵鼎,错非是遇上赵构这样的皇帝,或许真的能够协助赵家,定鼎天下,可惜,一代文豪的最终结局,却是在海南岛的三亚,这个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偏僻之地,活生生的绝食而死!当真是民族之悲哀,历史之哀叹。
当然,赵鼎的死还是后来的事情。赵构和秦侩,将赵鼎撵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将金人送来的协议,给签了!
如果说后世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是“丧权辱国”的话,那么赵构此时跟金国签订的协议,仅仅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都还不够!只因为按照协议之中的条款,一旦生效,赵构就已经不是南宋的皇帝,甚至于根本就不再有“南宋”这样一个国家的存在!
权肯定是没有了,丧权!国也没有了,何谈“辱国”?爱新觉罗至少还保留了一个国字,还能将这个字拿出来让列强“辱”一“辱”,可赵构呢?当真是丢人都丢到祖宗棺材里去了!
赵鼎,今朝宰相,字元镇,自号全得居士。
知道此人的不多,只因为他是个文人。虽说文人之中也有那种名流千古或者是遗臭万年的,但相对来说,赵鼎既没有像文天祥那样被流放北国,同时也没有像秦侩那样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遗臭万年,甚至于其诗词的文采也没有能够传颂千古。
但他,却是南宋的宰相,至少在公元1138年6月以前,他还是宰相赵鼎。
六月的临安,骄阳似火。
虽说已经有了韩世忠、岳鹏举这样的名将,那赵构仍旧不愿意听从张浚的建议,将都城定在建康,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只因为哪里紧挨着金国,赵构担心自己一不留神就步上二帝的后路,成了金人的阶下囚。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临安,这个江南水乡的杭州,当自己的都城。
照理说,临安这里是很安全了,前面名将猛士,周围还有禁卫环绕,哪怕是“隔江犹唱后庭花”,也能唱上好些年而不衰竭了。
但即便如此,赵构心中还是有些担忧,他总是担心有朝一日金军会挥师南下,他总是担忧,自己的那些部下会不会拥兵自重。
幸亏,他身边还有一个人可以为他解忧,此人姓秦,单名一个侩字。说起秦侩,世人大多只知道他是个奸臣,害死了岳飞。但其实秦侩这个人,很复杂。在他早年时期,也是个真正的忠臣,陪着二帝流落金国,为二帝做了不少好事,挡了一些灾祸。
至于说赵构何以对秦侩如此信任,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因为当年从金国逃跑,是秦侩一直陪在赵构的身边,两人的这份感情,就是从那个时候接下的。关于赵构和秦侩之间的故事,用一本两百万字的书,都未必能够尽述,关于秦侩何以能够陪着赵构逃离金国,历史上的版本也有很多,其中不乏阴谋论者。
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那种说金国安排秦侩陪赵构返回南方建立一个傀儡宋朝的说法,是极其不靠谱的,除非金国制定这个谋略的人是疯子,才会相信,区区一个秦侩,就一定能够控制的住赵构。
在真正的历史上,金国直到最后都没能将宋朝彻底覆灭,反而是因为宋金两国连年征战,以至于给了蒙古崛起的机会,最终算起来,两个国家都是覆灭在蒙古的铁骑之下。
所以说,秦侩是金国人安排的棋子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绝非完全正确。
从秦侩后半辈子在南宋朝廷里折腾的那些事情来看,他的确有“宋奸”的嫌疑,但也不排除很多事情根本就是赵构授意他那样干的。
就在刘涚领兵亲征吐蕃,剑指攀西的时候,刚刚将伪齐国全数吞下的金国,却是向南宋派来了使者。
此时秦侩担任着枢密使的职务,金人特使就是秦侩亲自接待,招引进临安的。此番金国特使带来的诏书,里面的内容很是丰富。
比如说,宋微宗赵佶的棺材,当然,赵佶本人也在棺材里。另外,金国还将送还赵构的亲生母亲韦氏。
除开这两样跟皇族有关的事情之外,在领土上,金国愿意将原本属于完颜真珠儿这个伪齐国帝王的一部分土地,包括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地区,一律给南宋朝廷来统治。
别看金国这次表面上是挺大方的,但其心险恶啊!光是说他拿出来的这些条件吧。
赵佶的棺材,他金国留着有啥用?难不成堂堂一个大金国,还差这个棺材本,还是要用来搞烧烤?至于说赵构的亲娘,那就更不用说了,人老珠黄,还得花费钱财供着,好歹也是敌人他妈不是么,真要是虐待了,人家还说你金国皇族没有一点气量,不如一并退给赵构,让赵构自个儿费心去。
至于说在国土上,金人的心思就更是明显了。
想当初啊,之所以要弄出个伪齐国来,不就是因为金人自觉管理起这些区域很头疼么?当初刘豫在的时候,金人怎么就不说把这些地盘还给宋人啊?那是因为刘豫能管理下来,能给金国朝廷带来收益。
如今,金国朝廷对完颜真珠儿早就已经没有了约束力,他不得不把伪齐国给收回来。可收回来之后,他发现还是管不了,既然管不了,那就交给能管的人去管呗!
金人不会管,可是宋人会管啊。既然宋人会管,那就给宋人管吧!当然,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不能白给你宋人管啊,是吧?
所以金人在拿出这么多的“礼物”,表达出自己这么多的“诚意”之后,也就很自然的向南宋朝廷开口了。
或许在秦侩和赵构看来,金人的要求也不是太高。不过就是要赵构取消帝号、国号,向金国称臣,同时纳贡,总结起来一共就四点,其中三点还是只需要点点头一开口就能做到的事情。
不就是不当皇帝了么,不就是取消国号了么,不就是自称一声“儿皇帝”么?这些事情,在秦侩,在赵构看来,都不是事儿!
至于说纳贡的那些事,那就更简单了,收回了这么多的土地,又不用再每年增兵,供养大量的军队,节约下来的钱,多分一点给宗主国,那也是应该的。
所以在赵构和秦侩看来,这笔生意总的来说还是不算亏的。
当然,在完颜亶看来,金国也是不亏的。虽说名义上,是把伪齐国的土地送给南宋去了,但一旦南宋答应,那就等于是多了一个更大的伪齐国,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南宋这边摆平了,金国的大军就不用时时刻刻再向着南下作战,就可以回过头来,将西夏、蒙古这些地方给摆平了,也就意味着国土的面积更大的,丰功伟绩啊,名留青史啊。
这当真是个双赢的事情,只要赵构这边签字,这份协议就生效了。
可偏偏南宋朝廷里,就是有那么多食古不化的人,不愿意接受金国的这番好意,不同意这个双赢的计划。
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南宋当朝宰相,赵鼎。
赵鼎,是坚决发对向金国称臣的,别说是称臣,在赵鼎看来,议和都是没有必要的!如今的南宋,已经出现了一批真正能耐的武将,比如韩世忠,比岳飞,还有吴阶等等,这些人已经成熟起来,各自独当一面。
凭借着江南地区的富庶,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将会逐渐的倾斜,直到南宋在整体国力上再度驾临于金国之上,到那个时候,不仅可以一雪前耻,还能直捣黄龙,将金国连根拔起,甚至一统天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如今南宋朝廷上小人众多,但愿意附和赵鼎这种想法的朝臣武将就更多了,他们紧密的围绕在赵鼎周围,以赵鼎为核心,坚决反对议和,反对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协议。
可惜啊,家天下的体制,让赵鼎这些人徒呼奈何。
虽说赵鼎是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就是在他上面的那一个人,那个叫赵构的人,一声令下,赵鼎就不再是宰相了,他甚至连留在中央继续说话的权力都没有,直接被一纸诏书,流放到泉州,出任知府。
泉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恐怕都听说过,泉州,就是后世的福建,邻近宝岛台湾的那个地方,基本上来说,当官当到泉州,就等同是被流放一样,只比直接流放到海南岛稍好一些,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
赵鼎在被赶出临安之时,仰天长哭,恭送他的官员百姓,在临安城门外,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这两句诗,是赵鼎写给自己的,这是他被一贬再贬,从国之堂堂宰相,一直贬到吉阳军,秦侩仍旧不肯放过他,逼不得已之下,赵鼎自己绝食自杀之前,给自己写的“铭旌”。
照理说,“铭旌”是应该死了之后,由别人来书写,其中包括官衔、生平之类的内容,可偏偏赵鼎不愿意这样做,他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坦然认为,他不死,秦侩不会安心,甚至就会拿他的家庭来做文章,最终恐怕会连累到家人,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他赵鼎死也就死了,唯独就是“铭旌”,一定要用他自己写的这两句话!
呜呼哀哉,在中国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太多太多的名臣,往往都是死于昏君之手。
赵鼎,错非是遇上赵构这样的皇帝,或许真的能够协助赵家,定鼎天下,可惜,一代文豪的最终结局,却是在海南岛的三亚,这个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偏僻之地,活生生的绝食而死!当真是民族之悲哀,历史之哀叹。
当然,赵鼎的死还是后来的事情。赵构和秦侩,将赵鼎撵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将金人送来的协议,给签了!
如果说后世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是“丧权辱国”的话,那么赵构此时跟金国签订的协议,仅仅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都还不够!只因为按照协议之中的条款,一旦生效,赵构就已经不是南宋的皇帝,甚至于根本就不再有“南宋”这样一个国家的存在!
权肯定是没有了,丧权!国也没有了,何谈“辱国”?爱新觉罗至少还保留了一个国字,还能将这个字拿出来让列强“辱”一“辱”,可赵构呢?当真是丢人都丢到祖宗棺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