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天火降,人心慌(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完颜真珠儿,这个在《说岳全传》里成为悲剧代名词的历史人物,其实并非像小说里那样的不堪。
身为金国世子,而且还是那种仅次于太子身份的世子,又兼具国师普风真传弟子身份,金弹子的基础,应该说是相当的尊贵,当世之中,能够超越他的不多。然而机缘巧合之下,跟刘涚同时代的金弹子,命运比起小说之中,好像也没有好多少。
其父死在刘涚跟王重阳的刺杀之下,以至于未能顺利接下父亲的王位,就被诸多长辈谋夺家产,无奈之下苦思破局,好不容易一己之力拿下伪齐国,帝王的宝座还没有坐暖,却又遇上金国削权。
不甘坐以待毙的金弹子,试图南下夺巴蜀作为大业之基,却又两度败于刘涚之手,尤其是第二次跟刘涚那一仗,是彻底将金弹子的信心打掉,以至于他患上了“恐刘”症。
转道南下,又在贵阳府受挫,空有十万大军,却成了无根的孤魂。
无奈之下,金弹子本着“捏软柿子”心态,决意将自己的前途,跟相对较弱的大理国联系在一起。
此时的大理国,虽然国土不小,但在北方毫无声明。事实上不仅仅金弹子,即便就是金国,对于大理国的了解都是少之又少。严格意义上来说,大理国的地理环境压根就不适合来自北方的女真族人,然而眼下金弹子没有选择的余地。
要么,他就只能是循着人迹罕至的荒山一路往下,直奔南宋国境之外,那些真正的蛮荒区域,要么,从贵阳撤退之后,他就只能继续往西南方向,取道大理国。
一开始,金弹子自认为取贵阳城不难,殊不料因为东边战场上,宋军多次的胜利,激发了宋人骨子里那种傲气,当金弹子大军围城的时候,贵阳城中的守军死守不退,加上朝廷来援及时,以至于金弹子功亏一篑。
但即便如此,金弹子凭借麾下大军强悍的战斗力,仍旧能够做到“来去自如”,并没有受到南宋朝廷大军的阻拦,轻松撕开了南宋军队的包围圈,朝着大理国齐前进。
也就是因为金国已经宣布取消伪齐国的原因,金弹子和他麾下的这支军队,已然没有了回归的可能,那十万大军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金弹子,且战且走。虽说金弹子这个人在军中还是有相当的人格魅力,但事到如今,军队能够维持不散,已经是金弹子所能做到的极限,想要再说军队有多高昂的士气,那就是扯淡了。
进攻大理国,也是无奈之中的选择。
正是因为被逼走上这条道路,故而金弹子对大理国情报的收集,才是如此有限,可以说,在他决定进攻大理国之前,他甚至连一份完整的大理国地图,都没有。
而距离贵阳城最近的大理国重镇,就是鄯阐府。
鄯阐府,这个名字对于后世人,尤其是汉人来说,比较陌生,不过若是说出其后世的名称,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其实,鄯阐府,就是后世的昆明城的基础。在这个时代,鄯阐府包括了八个地区,其中之一就是昆明。
在大理段氏的心中,鄯阐府乃是其学习汉文化,跟汉族交流通商的重要区域,也是大理国的“东京”。
若是历史不发生变化,继续按照原本的流程演变,等到蒙古族兴盛,挥军天下时,忽必烈将会派遣大军灭大理段氏,而那个在小说里很有名气的“一灯大师”,将会在大理城会战失败之后直奔鄯阐府,也就是昆明城,然后跟蒙古人在昆明城死战不退。
虽说到最后,大理还是灭过了,“一灯大师”也成了亡国奴,但是围绕鄯阐府的那场战斗,仍旧是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如今,没有大理王族入住的鄯阐府,只是大理国东部的一个商业重镇,而且,正被“来自北方的狼”,金弹子所虎视眈眈。
金弹子在了解了鄯阐府的情况之后,顿时就将这个大理国的重镇,视作为眼前的一块肥肉!他坚信,若是能够拿下鄯阐府,那么他就能重新崛起,进而还有机会问鼎中原!
相对于金弹子对大理国的陌生,段正誉却是早早就在关注金弹子这支冲北方直杀下来的孤狼部队了。
今年四十出头的段正誉,正是年富力强、充满斗志的年龄阶段。虽说大理国因为种种原因,很难扩张自己的版图,但段正誉在真正掌权之后,也颁布了诸多有利于国内经济、手工业发展的政令,尤其是他提倡学习汉文化,不仅仅是学习文学、文字,但凡是比大理国先进的东西,哪怕就是耕种技术,都统统实行“拿来主义”。
正是因为有段正誉这样一个开明的皇帝,所以大理国这十来年,国力有了一个飞跃。
而作为全大理国最靠近南宋汉人地域的鄯阐府,也是整个大理国经济最繁华、政令最昌明、人民最聪慧、物产最丰富的大理重镇。
试问,对这样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重镇,身为大理国国王的段正誉,又岂会忽视?
在鄯阐府,不仅驻扎着上万的地方部队,而且还有段正誉专门挑拨的几支拱卫军队,这些军队或许平常时候并不会出现在鄯阐府里,但一旦鄯阐府遭到攻击,不论这些攻击来自于何方,这些部队就会在段正誉的调动之下,迅速将来敌消灭掉!
当然,这仅仅是段正誉自己的计划安排而已。
对于南宋朝廷来说,鄯阐府其实并不算是一个高价值的地域目标,毕竟在南宋朝廷上至帝王,下至官员的心中,鄯阐府,也就是南蛮国之中稍微发达一些的地区而已,甚至不值得他们为其动心思。
故而正常情况之下,段正誉安排在鄯阐府的军力,是没有出动的必要,然而自打金弹子从恭州绕道南下之后,段正誉就开始紧张了。
不论金弹子是否能够在南宋军队手中讨到好处,段正誉都觉得,金弹子不会放过大理国。理由就在于,如今的金弹子,乃是无根之木,随波逐流的浮萍。然而偏偏金弹子这个人野心大,能力也不弱。
当金弹子开始对贵阳城发起进攻的时候,段正誉就开始调动鄯阐府周围的驻军,开始向鄯阐府方向运动,虽说他并不希望最终这些兵马会派上用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最终的事实证明,段正誉的猜测,是正确的。
金弹子未能在南宋军队手中夺下贵阳城,就取道向着鄯阐府而来!
接到通报段正誉,第一时间下达命令,让在鄯阐府之外的大理国军队,向来犯的金弹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站在大理国的角度上,两三万人的军队发动进攻,那就已经是非常“猛烈”了。可惜,大理国的地里位置还是过于偏了,哪怕就是身为皇帝的段正誉,此时也不知道发生在中原北方的战争,已经达到了何种规模。
数万人的挣扎,发生在宋金两国之前,基本上已经算不上是“大战”了,像金国征讨宋朝时,动辄十多万大军,而且还未必就能从南宋军队手中讨到好处。
正是因为对军事变革的不够了解,在段正誉看来已经很强大的两支军队,并未能成功的阻止金弹子南下,更重要的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失误,让大理国平白无故的失去了两支精锐的军队。
若是一开始段正誉就将这两支军队调动至鄯阐府之中作为守备力量的话,或许,接下来的战局,会对大理国稍微有利一些。
哪怕金弹子是有十万军队,只要鄯阐城里驻扎到五万人,那么金弹子也就只能望而兴叹,偏偏是段正誉的一时失误,以至于让金弹子轻松的将这两支队伍吃掉,还直接兵临鄯阐城下。
此时,鄯阐城中的大理国驻军,数量仅仅只有两万人不到,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地方守军。
这种所谓的地方守军,其实寻常里的职能就是抓抓逃犯,维护一下城市的治安工作,压根就没有经过真正的战阵培训,更不会与国外的军队作战。
当金弹子的十万兵马黑压压的出现在鄯阐城的城墙之下时,整个鄯阐城,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谁也不知道鄯阐城能够坚持多少时间,更有一个让大家人心惶惶的消息传出来:金兵若是在攻城期间损失太大,按照他们的习惯,一旦城破,就会屠城!
屠城,这样的事情对于已经习惯和平安逸的鄯阐城人来说,是那样的遥远和恐怖,那股血淋淋的味道,即便金弹子还没有下令发动进攻,就已经开始在鄯阐城之中蔓延。
应该说,这样的情形对于大理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民心慌,军心乱,这样的战斗,还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金弹子之所以没有立即发动对鄯阐城的进攻,正是因为他感觉到鄯阐城军民的紧张。对于金弹子来说,哪怕他还有数万可用之兵,他仍旧希望能够不战而胜,兵不血刃的,拿下鄯阐城!
完颜真珠儿,这个在《说岳全传》里成为悲剧代名词的历史人物,其实并非像小说里那样的不堪。
身为金国世子,而且还是那种仅次于太子身份的世子,又兼具国师普风真传弟子身份,金弹子的基础,应该说是相当的尊贵,当世之中,能够超越他的不多。然而机缘巧合之下,跟刘涚同时代的金弹子,命运比起小说之中,好像也没有好多少。
其父死在刘涚跟王重阳的刺杀之下,以至于未能顺利接下父亲的王位,就被诸多长辈谋夺家产,无奈之下苦思破局,好不容易一己之力拿下伪齐国,帝王的宝座还没有坐暖,却又遇上金国削权。
不甘坐以待毙的金弹子,试图南下夺巴蜀作为大业之基,却又两度败于刘涚之手,尤其是第二次跟刘涚那一仗,是彻底将金弹子的信心打掉,以至于他患上了“恐刘”症。
转道南下,又在贵阳府受挫,空有十万大军,却成了无根的孤魂。
无奈之下,金弹子本着“捏软柿子”心态,决意将自己的前途,跟相对较弱的大理国联系在一起。
此时的大理国,虽然国土不小,但在北方毫无声明。事实上不仅仅金弹子,即便就是金国,对于大理国的了解都是少之又少。严格意义上来说,大理国的地理环境压根就不适合来自北方的女真族人,然而眼下金弹子没有选择的余地。
要么,他就只能是循着人迹罕至的荒山一路往下,直奔南宋国境之外,那些真正的蛮荒区域,要么,从贵阳撤退之后,他就只能继续往西南方向,取道大理国。
一开始,金弹子自认为取贵阳城不难,殊不料因为东边战场上,宋军多次的胜利,激发了宋人骨子里那种傲气,当金弹子大军围城的时候,贵阳城中的守军死守不退,加上朝廷来援及时,以至于金弹子功亏一篑。
但即便如此,金弹子凭借麾下大军强悍的战斗力,仍旧能够做到“来去自如”,并没有受到南宋朝廷大军的阻拦,轻松撕开了南宋军队的包围圈,朝着大理国齐前进。
也就是因为金国已经宣布取消伪齐国的原因,金弹子和他麾下的这支军队,已然没有了回归的可能,那十万大军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金弹子,且战且走。虽说金弹子这个人在军中还是有相当的人格魅力,但事到如今,军队能够维持不散,已经是金弹子所能做到的极限,想要再说军队有多高昂的士气,那就是扯淡了。
进攻大理国,也是无奈之中的选择。
正是因为被逼走上这条道路,故而金弹子对大理国情报的收集,才是如此有限,可以说,在他决定进攻大理国之前,他甚至连一份完整的大理国地图,都没有。
而距离贵阳城最近的大理国重镇,就是鄯阐府。
鄯阐府,这个名字对于后世人,尤其是汉人来说,比较陌生,不过若是说出其后世的名称,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其实,鄯阐府,就是后世的昆明城的基础。在这个时代,鄯阐府包括了八个地区,其中之一就是昆明。
在大理段氏的心中,鄯阐府乃是其学习汉文化,跟汉族交流通商的重要区域,也是大理国的“东京”。
若是历史不发生变化,继续按照原本的流程演变,等到蒙古族兴盛,挥军天下时,忽必烈将会派遣大军灭大理段氏,而那个在小说里很有名气的“一灯大师”,将会在大理城会战失败之后直奔鄯阐府,也就是昆明城,然后跟蒙古人在昆明城死战不退。
虽说到最后,大理还是灭过了,“一灯大师”也成了亡国奴,但是围绕鄯阐府的那场战斗,仍旧是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如今,没有大理王族入住的鄯阐府,只是大理国东部的一个商业重镇,而且,正被“来自北方的狼”,金弹子所虎视眈眈。
金弹子在了解了鄯阐府的情况之后,顿时就将这个大理国的重镇,视作为眼前的一块肥肉!他坚信,若是能够拿下鄯阐府,那么他就能重新崛起,进而还有机会问鼎中原!
相对于金弹子对大理国的陌生,段正誉却是早早就在关注金弹子这支冲北方直杀下来的孤狼部队了。
今年四十出头的段正誉,正是年富力强、充满斗志的年龄阶段。虽说大理国因为种种原因,很难扩张自己的版图,但段正誉在真正掌权之后,也颁布了诸多有利于国内经济、手工业发展的政令,尤其是他提倡学习汉文化,不仅仅是学习文学、文字,但凡是比大理国先进的东西,哪怕就是耕种技术,都统统实行“拿来主义”。
正是因为有段正誉这样一个开明的皇帝,所以大理国这十来年,国力有了一个飞跃。
而作为全大理国最靠近南宋汉人地域的鄯阐府,也是整个大理国经济最繁华、政令最昌明、人民最聪慧、物产最丰富的大理重镇。
试问,对这样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重镇,身为大理国国王的段正誉,又岂会忽视?
在鄯阐府,不仅驻扎着上万的地方部队,而且还有段正誉专门挑拨的几支拱卫军队,这些军队或许平常时候并不会出现在鄯阐府里,但一旦鄯阐府遭到攻击,不论这些攻击来自于何方,这些部队就会在段正誉的调动之下,迅速将来敌消灭掉!
当然,这仅仅是段正誉自己的计划安排而已。
对于南宋朝廷来说,鄯阐府其实并不算是一个高价值的地域目标,毕竟在南宋朝廷上至帝王,下至官员的心中,鄯阐府,也就是南蛮国之中稍微发达一些的地区而已,甚至不值得他们为其动心思。
故而正常情况之下,段正誉安排在鄯阐府的军力,是没有出动的必要,然而自打金弹子从恭州绕道南下之后,段正誉就开始紧张了。
不论金弹子是否能够在南宋军队手中讨到好处,段正誉都觉得,金弹子不会放过大理国。理由就在于,如今的金弹子,乃是无根之木,随波逐流的浮萍。然而偏偏金弹子这个人野心大,能力也不弱。
当金弹子开始对贵阳城发起进攻的时候,段正誉就开始调动鄯阐府周围的驻军,开始向鄯阐府方向运动,虽说他并不希望最终这些兵马会派上用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最终的事实证明,段正誉的猜测,是正确的。
金弹子未能在南宋军队手中夺下贵阳城,就取道向着鄯阐府而来!
接到通报段正誉,第一时间下达命令,让在鄯阐府之外的大理国军队,向来犯的金弹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站在大理国的角度上,两三万人的军队发动进攻,那就已经是非常“猛烈”了。可惜,大理国的地里位置还是过于偏了,哪怕就是身为皇帝的段正誉,此时也不知道发生在中原北方的战争,已经达到了何种规模。
数万人的挣扎,发生在宋金两国之前,基本上已经算不上是“大战”了,像金国征讨宋朝时,动辄十多万大军,而且还未必就能从南宋军队手中讨到好处。
正是因为对军事变革的不够了解,在段正誉看来已经很强大的两支军队,并未能成功的阻止金弹子南下,更重要的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失误,让大理国平白无故的失去了两支精锐的军队。
若是一开始段正誉就将这两支军队调动至鄯阐府之中作为守备力量的话,或许,接下来的战局,会对大理国稍微有利一些。
哪怕金弹子是有十万军队,只要鄯阐城里驻扎到五万人,那么金弹子也就只能望而兴叹,偏偏是段正誉的一时失误,以至于让金弹子轻松的将这两支队伍吃掉,还直接兵临鄯阐城下。
此时,鄯阐城中的大理国驻军,数量仅仅只有两万人不到,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几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地方守军。
这种所谓的地方守军,其实寻常里的职能就是抓抓逃犯,维护一下城市的治安工作,压根就没有经过真正的战阵培训,更不会与国外的军队作战。
当金弹子的十万兵马黑压压的出现在鄯阐城的城墙之下时,整个鄯阐城,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谁也不知道鄯阐城能够坚持多少时间,更有一个让大家人心惶惶的消息传出来:金兵若是在攻城期间损失太大,按照他们的习惯,一旦城破,就会屠城!
屠城,这样的事情对于已经习惯和平安逸的鄯阐城人来说,是那样的遥远和恐怖,那股血淋淋的味道,即便金弹子还没有下令发动进攻,就已经开始在鄯阐城之中蔓延。
应该说,这样的情形对于大理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民心慌,军心乱,这样的战斗,还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金弹子之所以没有立即发动对鄯阐城的进攻,正是因为他感觉到鄯阐城军民的紧张。对于金弹子来说,哪怕他还有数万可用之兵,他仍旧希望能够不战而胜,兵不血刃的,拿下鄯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