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尾声
再激烈的战斗,都有结束的那一刻。
华夏历大明光武十年,大元帅徐达率部攻至捕鱼儿海,俘北元皇帝爱猷识理达腊,太上皇妥欢帖木儿、太上第二皇后奇氏投水自杀。
蒙元曾经的第一皇后伯颜忽都因为退位已久,未受波及,在达赉诺尔与族人一道享尽天年。
自此,九州归一,华夏陆地上止戈息武。
华夏历大明光武十一年,定北将军陈有亮据和林自立,长史李喜喜以下四十余将不肯同谋,皆被有亮所杀。镇北将军吴良谋自云中出塞讨陈有亮,三战皆胜。有亮欲走西域,被傅友德追上生擒。押解至京师,大明光武帝、华夏大总管朱重九亲审之。陈有亮再拜曰:“非贪心不足,为子孙谋尔!”
帝默然良久,交陈有亮于有司定罪。越明年,立功勋院,以开国武将、文臣年迈且无实职者二十八人充之。又令正二品以上文武,卸任后皆入功勋院。凡涉律法订立、变更,军国重事,非功勋院附属,不得颁行天下。因其权力居中书省之上,民间称为,上院。
华夏历光武十二年,大食东扩不断。三佛齐王沈斌屡战皆败,乃遣使奉国书、户籍至大明请求内附。大明皇帝,华夏大总管下令立南洋大都督府,朱重八以大都督之职出镇旧港。败大食海寇,将其驱至木骨都束。
华夏历光武十五年,南洋大都督朱重八自渤泥出海,历时四个月而还,奉南洋图志以进。
华夏历光武十六年,科学院主事焦玉、工部尚书黄正相继病故。帝念其从出身微寒却有奇功于国,诏令建国士院。以民间有识之士,军队有大功之士官,以及科学院,工部各局有奇功且无官职者充之,人数定额为四百。自宰相之下,各部尚书及侍郎,国士院皆有权弹劾之。因国士多出身寒门,民间称之,下院。
华夏光武十八年,华夏舰队发现南大陆,广袤不亚于本土。朱重八奉命移镇南于此,教化野人,传播文明。
是年,丞相刘伯温以病去位,监察院知事禄鲲替之。禄鲲性格平淡,不愿以外戚之身多生事端,凡刘伯温所定之策,尽数如旧。民间戏称,刘规禄随。
华夏历光武二十八年,禄鲲告老。罗本继之。严明法度,惩处贪腐,诸宿将多有不满,密谋逼罗本自行让贤。然大总管朱重九力撑罗本,并杀李武、崔德等将以儆效尤。诸将与群臣震慑,不得不告诫儿孙各自收敛,以保家族富贵。
华夏历光武三十年,西域大总管毛贵破撒马尔罕,恢复盛唐版图。
华夏光武三十一年,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罗本以贪腐罪弹劾户部及各省官员,帝怒,下旨从重。有司抓捕涉案者六百余人,皆判处极刑。功勋院以“杀官太多有伤国本”,力阻之。帝盛怒,然陈基冒死谏曰,“自古无毁诺之君”。帝默然良久,准功勋院所请。涉案众官吏因此皆从轻处置,贪腐之徒多有漏网。自此吏治清明不似立国之初。
华夏光武三十八年,罗本亦告老,乞骸骨还乡。大总管朱重九遂推动上下两院,立定制,丞相五年一任,凡任丞相之职者最多不超过两届,最长不超过十年。
华夏光武四十一年,大总管朱重九传位于其子朱恒,挟禄后及诸妃南游,途中偶染风寒。未己,崩于集庆。是夜,紫金山天文台记录星落如雨。
朱恒,重九与禄双儿之子。性格坚韧阴柔,行事颇有其外曾祖之风。即位后,改年号永乐。
华夏历大明永乐十年,南洋大总管朱重八病故于南大陆,马革裹尸而还。第二任华夏大总管,永乐帝朱恒亲迎其骸骨于广州,葬于崖山。
下葬当日,张弘范所书石碑被天雷劈碎,坠入大海。
或云,乃永乐帝不喜张氏所为,暗许重八之孙朱高燧以炸药毁之。
.......
华夏历崇祯十七年,大明皇帝,第十六任华夏大总管朱文渊因加税之事遇阻,下令解散议会,逮捕宰相钱谦益。上下两议院有议员私下煽动百姓持械上街,围皇宫。
朱文渊惧,失足落于荷塘中溺死。
燕云军团都指挥使刘宗敏率部进京,杀丞相及文官、议院百二十人,为朱文渊殉葬,未几,自立为第十七任大总管、丞相。立崇祯之子朱慈炯为帝。解散上下两院,其余中枢百官皆仿宋制。
女真人趁乱于辽东兴兵,夺沈阳。辽东军团都指挥使刘仰之率军讨之,历时三月,叛乱乃平。
宗敏嗜杀,五年后,死于兵变。
百官与两院议员经刘氏之暴烈,方思及光武帝当年立意之深,乃还大总管位于朱慈炯,恢复上下两院,大明中兴。
慈炯当年亲眼目睹其父之死,又受刘氏所迫数载,落下隐疾,头晕不能久视国事,乃将政务军务俱托于丞相陈近南。
自此,华夏正式进入虚君时代。
又五十年后,几经反复,大明皇帝与华夏大总管两职俱永远成为象征,不再具有实权。
其时,华夏已经正式宣告立国两百九十六年。据高邮之约签订三百年整。
华夏立国第六百个年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平等之论深入人心。百姓对官吏的畏惧之心越来越淡,探究历史上英雄人物生平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许多历史上被视为隐秘的事情,逐渐成为研究目标。
但无论史学家和民间爱好者如何努力,华夏历史上,却有三大谜团,始终无法揭开。
第一个,便是朱重九的师父到底是谁?到底是哪个饱学之士,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传授给了华夏第一任大总管那么多知识,甚至留下了华夏大学和科学院的镇院之宝,物理学、初级化学及经济学。
第二个,当年南洋大总管朱重八和大总管朱重九二人之间到底有无血缘关系?为何二人会一见如故。乃至朱重九几乎亲手将朱重八从别人家的亲兵,推上和州总管之位。后来又在立国不久,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断然倾尽自家全部分红,支持朱重八向南探索陆地和海洋,直至征服渤泥,并以此为跳板发现南大陆,令华夏自此三百年内,都再无缺粮之忧。
第三个,也是最为令人困惑的一个。那就是,当年朱重九刚刚击败定柱所帅二十万元军,就被迫带领第五军团仓促回救扬州。而当时胡大海遇刺,陈友定造反,淮扬局势危如累卵。朱重八的兵马,为何会止步于和州,却没有继续向东?随后,朱重九与朱重八二人在江上相见,又说了那些话。令双方居然彻底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互相扶持,共耀华夏?
很显然,第三个谜团与第二个,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如果能揭开其中任何一个,另外一个恐怕也就真相大白。但海外朱家和陆上朱家,对此都讳之极深。就连最知名的考古大家郭沫若和史学泰斗范文澜联袂登门求教,都没得到任何解释。
倒是民间,后来有一本《移星图》,广为流传。据说,此书乃第一任丞相刘伯温晚年所做,用极为隐晦了手法,解释了前后五百年内所有重要事情。
其中有一篇紫微天府旧事,写得极为玄妙。勉强翻译成白话文则是,紫微星君出游,与天府星君相遇。天府星君以中天诸星的归属问之。紫微星君避而不答,却说自己有一梦,某人家贫,幼年为僧,后忽开天眼。率领群星,驱逐妖魔,涤荡天庭,功莫大焉。及至晚年,却为了一家之私,替妖魔文过饰非,并降祸群星,令天地两界生灵涂炭。及梦醒,深惧之,不敢让此景再现。
话音未落,天府星君起身,正色下拜。随即,笑曰:吾亦曾有一梦。某人家贫,幼年以宰畜为业。而某日忽开天眼,无所不知。率领若干星宿,驱逐妖魔,涤荡天庭,上下三界皆得其惠。然其未至晚年,却已经无力约束群星,乃至斗转星移,灾祸不断。共工怒触不周山,祝融火烧南天门。更有星宿之子侄,竟率兽食人,所行与妖魔别无二致.....
语未罢,紫微星君亦躬身受教。
南北二星相视大笑,各归其位,从此交相辉映。
寓言的结尾,则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段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旋即,又接了一段怪异之语。三之上,目不可见,耳不能闻。然孰能论其有无乎?
......
后世有好事者认为,此段论述乃揭示了多维空间之玄妙。
然刘伯温之子孙,却矢口否认《移星图》一书,乃其祖上所著。认为是后人托名而作,如《六韬》之托名姜子牙,《三略》之托名黄石公。实际作者,则多不可考,且不愿露名姓于天地间尔!
华夏立国七百年,有书生杨某得《群星图》,揣摩数月,心神恍惚。某日俯身桌案,梦见自己再回当年,附身于李汉卿,欲与朱重九一争天下。然终生不被蒙元所信,全部努力在关键时候付诸东流.....。
及梦醒,长叹而起。终日且哭且笑,最后乃至疯癫。
邻人闻之,笑曰:连做梦都没忘了出卖祖宗,甘心为奴为婢,此真乃天生贱骨头也!
尾声
再激烈的战斗,都有结束的那一刻。
华夏历大明光武十年,大元帅徐达率部攻至捕鱼儿海,俘北元皇帝爱猷识理达腊,太上皇妥欢帖木儿、太上第二皇后奇氏投水自杀。
蒙元曾经的第一皇后伯颜忽都因为退位已久,未受波及,在达赉诺尔与族人一道享尽天年。
自此,九州归一,华夏陆地上止戈息武。
华夏历大明光武十一年,定北将军陈有亮据和林自立,长史李喜喜以下四十余将不肯同谋,皆被有亮所杀。镇北将军吴良谋自云中出塞讨陈有亮,三战皆胜。有亮欲走西域,被傅友德追上生擒。押解至京师,大明光武帝、华夏大总管朱重九亲审之。陈有亮再拜曰:“非贪心不足,为子孙谋尔!”
帝默然良久,交陈有亮于有司定罪。越明年,立功勋院,以开国武将、文臣年迈且无实职者二十八人充之。又令正二品以上文武,卸任后皆入功勋院。凡涉律法订立、变更,军国重事,非功勋院附属,不得颁行天下。因其权力居中书省之上,民间称为,上院。
华夏历光武十二年,大食东扩不断。三佛齐王沈斌屡战皆败,乃遣使奉国书、户籍至大明请求内附。大明皇帝,华夏大总管下令立南洋大都督府,朱重八以大都督之职出镇旧港。败大食海寇,将其驱至木骨都束。
华夏历光武十五年,南洋大都督朱重八自渤泥出海,历时四个月而还,奉南洋图志以进。
华夏历光武十六年,科学院主事焦玉、工部尚书黄正相继病故。帝念其从出身微寒却有奇功于国,诏令建国士院。以民间有识之士,军队有大功之士官,以及科学院,工部各局有奇功且无官职者充之,人数定额为四百。自宰相之下,各部尚书及侍郎,国士院皆有权弹劾之。因国士多出身寒门,民间称之,下院。
华夏光武十八年,华夏舰队发现南大陆,广袤不亚于本土。朱重八奉命移镇南于此,教化野人,传播文明。
是年,丞相刘伯温以病去位,监察院知事禄鲲替之。禄鲲性格平淡,不愿以外戚之身多生事端,凡刘伯温所定之策,尽数如旧。民间戏称,刘规禄随。
华夏历光武二十八年,禄鲲告老。罗本继之。严明法度,惩处贪腐,诸宿将多有不满,密谋逼罗本自行让贤。然大总管朱重九力撑罗本,并杀李武、崔德等将以儆效尤。诸将与群臣震慑,不得不告诫儿孙各自收敛,以保家族富贵。
华夏历光武三十年,西域大总管毛贵破撒马尔罕,恢复盛唐版图。
华夏光武三十一年,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罗本以贪腐罪弹劾户部及各省官员,帝怒,下旨从重。有司抓捕涉案者六百余人,皆判处极刑。功勋院以“杀官太多有伤国本”,力阻之。帝盛怒,然陈基冒死谏曰,“自古无毁诺之君”。帝默然良久,准功勋院所请。涉案众官吏因此皆从轻处置,贪腐之徒多有漏网。自此吏治清明不似立国之初。
华夏光武三十八年,罗本亦告老,乞骸骨还乡。大总管朱重九遂推动上下两院,立定制,丞相五年一任,凡任丞相之职者最多不超过两届,最长不超过十年。
华夏光武四十一年,大总管朱重九传位于其子朱恒,挟禄后及诸妃南游,途中偶染风寒。未己,崩于集庆。是夜,紫金山天文台记录星落如雨。
朱恒,重九与禄双儿之子。性格坚韧阴柔,行事颇有其外曾祖之风。即位后,改年号永乐。
华夏历大明永乐十年,南洋大总管朱重八病故于南大陆,马革裹尸而还。第二任华夏大总管,永乐帝朱恒亲迎其骸骨于广州,葬于崖山。
下葬当日,张弘范所书石碑被天雷劈碎,坠入大海。
或云,乃永乐帝不喜张氏所为,暗许重八之孙朱高燧以炸药毁之。
.......
华夏历崇祯十七年,大明皇帝,第十六任华夏大总管朱文渊因加税之事遇阻,下令解散议会,逮捕宰相钱谦益。上下两议院有议员私下煽动百姓持械上街,围皇宫。
朱文渊惧,失足落于荷塘中溺死。
燕云军团都指挥使刘宗敏率部进京,杀丞相及文官、议院百二十人,为朱文渊殉葬,未几,自立为第十七任大总管、丞相。立崇祯之子朱慈炯为帝。解散上下两院,其余中枢百官皆仿宋制。
女真人趁乱于辽东兴兵,夺沈阳。辽东军团都指挥使刘仰之率军讨之,历时三月,叛乱乃平。
宗敏嗜杀,五年后,死于兵变。
百官与两院议员经刘氏之暴烈,方思及光武帝当年立意之深,乃还大总管位于朱慈炯,恢复上下两院,大明中兴。
慈炯当年亲眼目睹其父之死,又受刘氏所迫数载,落下隐疾,头晕不能久视国事,乃将政务军务俱托于丞相陈近南。
自此,华夏正式进入虚君时代。
又五十年后,几经反复,大明皇帝与华夏大总管两职俱永远成为象征,不再具有实权。
其时,华夏已经正式宣告立国两百九十六年。据高邮之约签订三百年整。
华夏立国第六百个年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平等之论深入人心。百姓对官吏的畏惧之心越来越淡,探究历史上英雄人物生平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许多历史上被视为隐秘的事情,逐渐成为研究目标。
但无论史学家和民间爱好者如何努力,华夏历史上,却有三大谜团,始终无法揭开。
第一个,便是朱重九的师父到底是谁?到底是哪个饱学之士,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传授给了华夏第一任大总管那么多知识,甚至留下了华夏大学和科学院的镇院之宝,物理学、初级化学及经济学。
第二个,当年南洋大总管朱重八和大总管朱重九二人之间到底有无血缘关系?为何二人会一见如故。乃至朱重九几乎亲手将朱重八从别人家的亲兵,推上和州总管之位。后来又在立国不久,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断然倾尽自家全部分红,支持朱重八向南探索陆地和海洋,直至征服渤泥,并以此为跳板发现南大陆,令华夏自此三百年内,都再无缺粮之忧。
第三个,也是最为令人困惑的一个。那就是,当年朱重九刚刚击败定柱所帅二十万元军,就被迫带领第五军团仓促回救扬州。而当时胡大海遇刺,陈友定造反,淮扬局势危如累卵。朱重八的兵马,为何会止步于和州,却没有继续向东?随后,朱重九与朱重八二人在江上相见,又说了那些话。令双方居然彻底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互相扶持,共耀华夏?
很显然,第三个谜团与第二个,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如果能揭开其中任何一个,另外一个恐怕也就真相大白。但海外朱家和陆上朱家,对此都讳之极深。就连最知名的考古大家郭沫若和史学泰斗范文澜联袂登门求教,都没得到任何解释。
倒是民间,后来有一本《移星图》,广为流传。据说,此书乃第一任丞相刘伯温晚年所做,用极为隐晦了手法,解释了前后五百年内所有重要事情。
其中有一篇紫微天府旧事,写得极为玄妙。勉强翻译成白话文则是,紫微星君出游,与天府星君相遇。天府星君以中天诸星的归属问之。紫微星君避而不答,却说自己有一梦,某人家贫,幼年为僧,后忽开天眼。率领群星,驱逐妖魔,涤荡天庭,功莫大焉。及至晚年,却为了一家之私,替妖魔文过饰非,并降祸群星,令天地两界生灵涂炭。及梦醒,深惧之,不敢让此景再现。
话音未落,天府星君起身,正色下拜。随即,笑曰:吾亦曾有一梦。某人家贫,幼年以宰畜为业。而某日忽开天眼,无所不知。率领若干星宿,驱逐妖魔,涤荡天庭,上下三界皆得其惠。然其未至晚年,却已经无力约束群星,乃至斗转星移,灾祸不断。共工怒触不周山,祝融火烧南天门。更有星宿之子侄,竟率兽食人,所行与妖魔别无二致.....
语未罢,紫微星君亦躬身受教。
南北二星相视大笑,各归其位,从此交相辉映。
寓言的结尾,则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段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旋即,又接了一段怪异之语。三之上,目不可见,耳不能闻。然孰能论其有无乎?
......
后世有好事者认为,此段论述乃揭示了多维空间之玄妙。
然刘伯温之子孙,却矢口否认《移星图》一书,乃其祖上所著。认为是后人托名而作,如《六韬》之托名姜子牙,《三略》之托名黄石公。实际作者,则多不可考,且不愿露名姓于天地间尔!
华夏立国七百年,有书生杨某得《群星图》,揣摩数月,心神恍惚。某日俯身桌案,梦见自己再回当年,附身于李汉卿,欲与朱重九一争天下。然终生不被蒙元所信,全部努力在关键时候付诸东流.....。
及梦醒,长叹而起。终日且哭且笑,最后乃至疯癫。
邻人闻之,笑曰:连做梦都没忘了出卖祖宗,甘心为奴为婢,此真乃天生贱骨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