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再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9月10日,当沈阳兵工厂已经开始搬迁时,周赫煊再次来到了张学良的北平官邸。
张学良苦笑道:“又要来劝我吗?”
“六帅,前两次是我太冲动了,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周赫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轻松迟缓些,“咱们今天不提出兵与否,先来讨论目前的局势,可以吗?”
“你说。”张学良点头道。
周赫煊问:“沈阳有多少兵力?”
张学良也不隐瞒,说道:“北大营有8000精锐,沈阳城内还有警察若干,周边还有数千守备部队。”
周赫煊点头道:“也即是说,沈阳真正能打硬仗的只有8000士兵,那整个辽宁省呢?”
“奉天省的总兵力共有9万,但大部分是战斗力低下的守备军,精锐部队不足2万人。”张学良道。
周赫煊又问:“奉军总兵力有多少?”
“40万,但有十多万属于屯垦军,这些士兵都是老弱病残,跟农民没有太大区别,”张学良说,“奉军精锐大部分在华北,留在的东北士兵以地方守备部队为主。”
“也就是说,如今的东北四省,至少还有20万可战之兵,一旦战争打起来,还能从华北调10多万精锐回去,”周赫煊问道,“日本关东军的兵力又是多少?”
张学良对此非常清楚,他说:“满编的日本陆军第2师团,兵力1万零500人。但实际情况不止如此,东北还有乡军人(退伍职业兵)1万人,警察3000人,日本在东北的兵力约有2万3千多人。另外,日本还有驻朝师团(朝鲜师团)3万人可以迅速支援,总兵力超过5万人。”
周赫煊道:“也就是说,沈阳一旦开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是8000奉军精锐加1万余地方守备队,对阵日本的1万零5百关东军。如果战事升级,就是10万奉军对付2万3千多日军。战事再进一步升级,就是30万奉军对阵5万多日本兵。你害怕打不赢吗?”
张学良无语道:“不能这么算,奉军超过九成的主力精锐,都部署在华北地区。这些军队不能轻易调走,否则不但华北要出大乱子,西北数省也要跟着乱。”
周赫煊说:“一旦奉军和日本开战,那就是打的国战,阎锡山、冯玉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添乱?”
“那可说不准,”张学良道,“明诚你别忘了,阎百川这次是坐日本军用飞机回山西的。另外,我已经得到情报,南方的粤桂联军,很可能已经和日本陆军部有密约了。”
周赫煊劝道:“就算彻底放弃西北,再放弃一部分华北地盘,那也只是兄弟阋墙。而失去东北,则是丧师辱国,孰轻孰重,请六帅三思而行。”
张学良拍胸脯道:“不会的,明诚且安心。从现有的情报显示,日本陆军部被内阁斥责警告后,已经放弃了阴谋计划,关东军方面这些天也很安静,甚至都不再主动挑事了。”
“事出反常必为妖啊,六帅相信一向跋扈的关东军,会变得那么乖吗?这是在麻痹你!”周赫煊说。
张学良道:“关东军得不到日本内阁的支持,他们是没有久战之力的,至少军事补给就有极大困难。你提议搬迁兵工厂的计划,我反复思考后觉得属于良策,只要关东军无法获得弹药补给,他们就没有扩大战事的能力。”
好嘛,张学良答应搬迁兵工厂,居然是不想关东军有后继之力。
这特么算歪打正着?
周赫煊问道:“如果日本军方发动政变,推翻内阁政府呢?”
“怎么可能?国事岂是儿戏,哪有说政变就政变的道理。”张学良完全不相信这个预测。
不仅是张学良,除了周赫煊这个穿越者之外,恐怕现在没人会相信日本军方能够搞出政变来——连日本陆军部自己都不相信,政变是一小撮少壮派军官搞出来的。
这让周赫煊如何解释?
未卜先知也要别人肯信啊。
周赫煊的劝谏陷入了一个死结,他和张学良之间的分歧,在于日本内阁是否会支持关东军。
如果日本内阁始终反对关东军的计划,那么局势就会按照张学良的设想发展,东北方面最多再出卖一点利益而已。可按照历史轨迹来看,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半个月后,日本内阁就被军人政变吓破胆,转而开始一定程度上支持关东军的行动(并非全部支持)。
政变属于小概率事件,无法用来作为论据说服张学良。
周赫煊转换思路道:“六帅,咱们换个方式来考虑。关东军如果制造事变,你坚决抵抗回击的话,日本内阁见得不到好处,必然继续反对压制军方行动。而你如果选择不抵抗,关东军就能在沈阳获得大量资源,日本内阁见有利可图,极大可能会转变态度支持军方啊!日本国内分为主战派跟主和派,你这边打得越凶,日本主和派就越占优势。所以,不管如何,都必须迎头痛击!”
“不妥,不妥,”张学良连连摇头,“回击只能给关东军继续出兵的借口。这十多年来,日军多次出兵东北、天津和山东,只要中方妥协退让,他们都会自行撤退的。即便要痛击日本人,也需要等华北地区稳定下来,到时候再战不迟。”
张学良说得好有道理,周赫煊竟无言以对。
如果此刻换成老蒋,多半也不会听周赫煊的谏言,毕竟谁也无法预料日本内阁会发生政变。但老蒋很可能开始不听劝,等发现日本人无限度扩大战事,老蒋的腰杆必然会硬起来,而不是像张学良那样一退到底。
周赫煊无奈地说:“六帅,那我就先走了,等关东军完全占领沈阳后,我再来劝你,希望你不要一误再误。对了,你最好把沈阳银行里的真金白银转移,免得被关东军白捡了。”
“放心吧,我早有安排。”张学良自信地笑道。
周赫煊摇头叹息,自己说了那么许多,希望情况比历史上更好吧。至少张学良已经有所警觉,不至于被人占了老窝还茫然不知所措。
9月10日,当沈阳兵工厂已经开始搬迁时,周赫煊再次来到了张学良的北平官邸。
张学良苦笑道:“又要来劝我吗?”
“六帅,前两次是我太冲动了,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周赫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轻松迟缓些,“咱们今天不提出兵与否,先来讨论目前的局势,可以吗?”
“你说。”张学良点头道。
周赫煊问:“沈阳有多少兵力?”
张学良也不隐瞒,说道:“北大营有8000精锐,沈阳城内还有警察若干,周边还有数千守备部队。”
周赫煊点头道:“也即是说,沈阳真正能打硬仗的只有8000士兵,那整个辽宁省呢?”
“奉天省的总兵力共有9万,但大部分是战斗力低下的守备军,精锐部队不足2万人。”张学良道。
周赫煊又问:“奉军总兵力有多少?”
“40万,但有十多万属于屯垦军,这些士兵都是老弱病残,跟农民没有太大区别,”张学良说,“奉军精锐大部分在华北,留在的东北士兵以地方守备部队为主。”
“也就是说,如今的东北四省,至少还有20万可战之兵,一旦战争打起来,还能从华北调10多万精锐回去,”周赫煊问道,“日本关东军的兵力又是多少?”
张学良对此非常清楚,他说:“满编的日本陆军第2师团,兵力1万零500人。但实际情况不止如此,东北还有乡军人(退伍职业兵)1万人,警察3000人,日本在东北的兵力约有2万3千多人。另外,日本还有驻朝师团(朝鲜师团)3万人可以迅速支援,总兵力超过5万人。”
周赫煊道:“也就是说,沈阳一旦开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是8000奉军精锐加1万余地方守备队,对阵日本的1万零5百关东军。如果战事升级,就是10万奉军对付2万3千多日军。战事再进一步升级,就是30万奉军对阵5万多日本兵。你害怕打不赢吗?”
张学良无语道:“不能这么算,奉军超过九成的主力精锐,都部署在华北地区。这些军队不能轻易调走,否则不但华北要出大乱子,西北数省也要跟着乱。”
周赫煊说:“一旦奉军和日本开战,那就是打的国战,阎锡山、冯玉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添乱?”
“那可说不准,”张学良道,“明诚你别忘了,阎百川这次是坐日本军用飞机回山西的。另外,我已经得到情报,南方的粤桂联军,很可能已经和日本陆军部有密约了。”
周赫煊劝道:“就算彻底放弃西北,再放弃一部分华北地盘,那也只是兄弟阋墙。而失去东北,则是丧师辱国,孰轻孰重,请六帅三思而行。”
张学良拍胸脯道:“不会的,明诚且安心。从现有的情报显示,日本陆军部被内阁斥责警告后,已经放弃了阴谋计划,关东军方面这些天也很安静,甚至都不再主动挑事了。”
“事出反常必为妖啊,六帅相信一向跋扈的关东军,会变得那么乖吗?这是在麻痹你!”周赫煊说。
张学良道:“关东军得不到日本内阁的支持,他们是没有久战之力的,至少军事补给就有极大困难。你提议搬迁兵工厂的计划,我反复思考后觉得属于良策,只要关东军无法获得弹药补给,他们就没有扩大战事的能力。”
好嘛,张学良答应搬迁兵工厂,居然是不想关东军有后继之力。
这特么算歪打正着?
周赫煊问道:“如果日本军方发动政变,推翻内阁政府呢?”
“怎么可能?国事岂是儿戏,哪有说政变就政变的道理。”张学良完全不相信这个预测。
不仅是张学良,除了周赫煊这个穿越者之外,恐怕现在没人会相信日本军方能够搞出政变来——连日本陆军部自己都不相信,政变是一小撮少壮派军官搞出来的。
这让周赫煊如何解释?
未卜先知也要别人肯信啊。
周赫煊的劝谏陷入了一个死结,他和张学良之间的分歧,在于日本内阁是否会支持关东军。
如果日本内阁始终反对关东军的计划,那么局势就会按照张学良的设想发展,东北方面最多再出卖一点利益而已。可按照历史轨迹来看,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半个月后,日本内阁就被军人政变吓破胆,转而开始一定程度上支持关东军的行动(并非全部支持)。
政变属于小概率事件,无法用来作为论据说服张学良。
周赫煊转换思路道:“六帅,咱们换个方式来考虑。关东军如果制造事变,你坚决抵抗回击的话,日本内阁见得不到好处,必然继续反对压制军方行动。而你如果选择不抵抗,关东军就能在沈阳获得大量资源,日本内阁见有利可图,极大可能会转变态度支持军方啊!日本国内分为主战派跟主和派,你这边打得越凶,日本主和派就越占优势。所以,不管如何,都必须迎头痛击!”
“不妥,不妥,”张学良连连摇头,“回击只能给关东军继续出兵的借口。这十多年来,日军多次出兵东北、天津和山东,只要中方妥协退让,他们都会自行撤退的。即便要痛击日本人,也需要等华北地区稳定下来,到时候再战不迟。”
张学良说得好有道理,周赫煊竟无言以对。
如果此刻换成老蒋,多半也不会听周赫煊的谏言,毕竟谁也无法预料日本内阁会发生政变。但老蒋很可能开始不听劝,等发现日本人无限度扩大战事,老蒋的腰杆必然会硬起来,而不是像张学良那样一退到底。
周赫煊无奈地说:“六帅,那我就先走了,等关东军完全占领沈阳后,我再来劝你,希望你不要一误再误。对了,你最好把沈阳银行里的真金白银转移,免得被关东军白捡了。”
“放心吧,我早有安排。”张学良自信地笑道。
周赫煊摇头叹息,自己说了那么许多,希望情况比历史上更好吧。至少张学良已经有所警觉,不至于被人占了老窝还茫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