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打包带走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启元帝的吩咐下,元歌身上的衣裳被穿了起来。此时她被抱到桌前,面前是一碗热腾腾的牛乳。
“朕听你身边的人说了,晚间你不过进了一小碗粥。这样哪里能饱腹,至少再把这碗牛乳喝了。”启元帝坐在对面,缓缓的说道。
同时心里面已经想好的说词,要是她不肯喝的话,那便一直磨缠她。
仿佛是察觉到了启元帝的决心,元歌直接拿起调羹,一勺一勺的送到了嘴里。有那时间拒绝反抗,她还不如直接听从了事,那还便容易简单一些。
见到元歌这个反应,启元帝原来还犹豫的打算,顿时坚定了起来。如今她连生气都懒的生气,问她要不要出宫,实在是多此一举。
果然就该替她拿了这个主意。
十一月二十八那一天,元歌正窝在床上假寐,却突然被一件厚实的绒裘,从头到脚都严严实实的裹在了其中。她一下子清醒过来,疑声唤道:“柳嬷嬷?”
柳嬷嬷立刻应道:“主子有什么吩咐。”
听到柳嬷嬷的声音,刚刚还以为遇到刺客的元歌。立刻便淡定了起来,她开口问道:“这是做什么,本宫不记得这样吩咐过你们。”
过了一会儿,柳嬷嬷道:“主子恕罪,只是这是皇上的意思。”
“您在稍等一会儿,皇上换了常服便会过来了。”
过了一会儿,元歌听到渐渐靠近的脚步声,轻哼了声道:“皇上,这是要做什么?”
启元帝连人带裘,打横将元歌抱了起来,然后笑着道:“朕要带你出宫,不过放心,不会将你带去卖掉的。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昏昏然睡了俩天的元歌,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事,觉得左右也不会就这样,被启元帝暗中弄死了,便放松身子,随着他一晃一晃的步子缓缓闭上了眼。
等到了一间车厢里,元歌身上的绒裘才被解了开来。不过只着了中衣的她,一点也不觉得冷。车厢中似乎是早就点了炭盆,将里面烘的暖意袭人。
这时她才打起一点精神,慢慢的问道:“皇上要带臣妾出宫,难道今日不早朝吗?”
启元帝见她真的忘了,有些郁卒的道:“今日沐休,并不用上早朝。而且今天是十一月二十八,是你俩个姐姐的出阁之日。”
元歌默了默,忽然便道:“既然都已经出来了,那便去看一看吧。”
启元帝有些好奇的问道:“福乐儿,你没有觉得生气吗?”
生气,她为什么要生气?
元歌摇了摇头,扯了下嘴角道:“托皇上的福,能出宫送俩个姐姐出阁,是臣妾的福气,哪里还会生气。”现在她也想起来,昨天还是前天,给俩个姐姐的添妆时候,确实听到这一天便是出阁之日。
俩个姐姐的名字,由元凤元凰改成了元诗元词,是一件挺能让她高兴的事。这一世里除了丹阳宫变成了凤阳宫,其他的事都不曾怎么改变,但是有俩个姐姐的名字,是确实改变了的事。
不久之前,她还以为,第三件将改变的事,便是她几世里都无子。不过现在看来,是她想太多了。
车中早有备好的衣物,元歌随手拿了件碧色的穿上,一边随口问道:“这样悄悄出宫,定是带不了几个侍卫的,这样会不会不太妥?”
皇帝这种身份,不知道人有多少人看他倒霉。要是这次出宫,被刺客盯上了,那可就让她无语了。既然已经打算去给俩个姐姐送嫁,那她便不准备,就这样死在半路上了。
启元帝闻言眼睛一亮,翘着嘴角道:“福乐儿这是担心朕吗?放心吧,暗中有人跟着的,除非派出大量的杀手,不然都到不了这车的面前。”
而大量的杀手,可不是猫狗,随随便便都能藏起来。只要京中多了些陌生人,那他们便早就被盯上了。
见启元帝一副好心情的模样,元歌随意嗯了一声,懒的出言打击他。既然他是这样想的,那便随他去好了。
此时启元帝觉得,果然还是要多带她出宫才对,人还在车里呢都已经变的有精神了一些。
驾车的是刘义,他走到相府的角门处,敲开了门笑眯眯的对李家家丁道:“贵府有喜,友人特来相贺。这是我家爷的信物,还请转呈给相爷。”
说着便递出去了一样东西。
家丁看了下手中的折扇,嘴角微微抽了一下。这大冬天的,拿什么当信物不好,非得拿一把扇子?
家丁拿着扇子想去找自家老爷,结果得知有官员来贺喜,老爷在大堂里招待客人。他想了想刚刚敲门的人,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他的主子大约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既然这样,那便等着吧。
莫安经过的时候,眼角瞥到那扇子上的印记,瞳孔急速了收缩了下。
“这东西你哪里来的?”
家丁腿有点抖,连忙道:“管家,这是刚刚角门那里来的客人,说是友人来贺喜,这个便是信物。”
莫安将扇子小心翼翼的接过来,瞪了一眼家丁,厉声道:“那是贵客,悄悄的将人请到外书房去,好茶好点的招待着。”
“便说老爷一会就到。”
家丁听了,连忙急急的跑去角门那,打开门满脸堆笑的道:“请,贵客快请进。”
元歌又被那裘衣包的严严实实起来,只露了一双眼眼在外。她被启元帝揽在胸前,扶着她往前走。
“怕冷就闭上眼,朕......正好我带着你走。”
这一行人奇奇怪怪的。
虽然从管家的态度里,已经看出来人是贵客中的贵客。但是看到被裹在严严实实的那名女子,他在心中乱七八糟的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这女子,该不会是相爷在外头的私生女吧。
得到消息的李青志,抛下一厅的人,连忙来到了外书房。他愣愣的看了眼屋里,最后理了理衣袖,便撩起袍角跪了下去。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圣安。”
“见过娘娘,娘娘体泰安康。”
在启元帝的吩咐下,元歌身上的衣裳被穿了起来。此时她被抱到桌前,面前是一碗热腾腾的牛乳。
“朕听你身边的人说了,晚间你不过进了一小碗粥。这样哪里能饱腹,至少再把这碗牛乳喝了。”启元帝坐在对面,缓缓的说道。
同时心里面已经想好的说词,要是她不肯喝的话,那便一直磨缠她。
仿佛是察觉到了启元帝的决心,元歌直接拿起调羹,一勺一勺的送到了嘴里。有那时间拒绝反抗,她还不如直接听从了事,那还便容易简单一些。
见到元歌这个反应,启元帝原来还犹豫的打算,顿时坚定了起来。如今她连生气都懒的生气,问她要不要出宫,实在是多此一举。
果然就该替她拿了这个主意。
十一月二十八那一天,元歌正窝在床上假寐,却突然被一件厚实的绒裘,从头到脚都严严实实的裹在了其中。她一下子清醒过来,疑声唤道:“柳嬷嬷?”
柳嬷嬷立刻应道:“主子有什么吩咐。”
听到柳嬷嬷的声音,刚刚还以为遇到刺客的元歌。立刻便淡定了起来,她开口问道:“这是做什么,本宫不记得这样吩咐过你们。”
过了一会儿,柳嬷嬷道:“主子恕罪,只是这是皇上的意思。”
“您在稍等一会儿,皇上换了常服便会过来了。”
过了一会儿,元歌听到渐渐靠近的脚步声,轻哼了声道:“皇上,这是要做什么?”
启元帝连人带裘,打横将元歌抱了起来,然后笑着道:“朕要带你出宫,不过放心,不会将你带去卖掉的。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昏昏然睡了俩天的元歌,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事,觉得左右也不会就这样,被启元帝暗中弄死了,便放松身子,随着他一晃一晃的步子缓缓闭上了眼。
等到了一间车厢里,元歌身上的绒裘才被解了开来。不过只着了中衣的她,一点也不觉得冷。车厢中似乎是早就点了炭盆,将里面烘的暖意袭人。
这时她才打起一点精神,慢慢的问道:“皇上要带臣妾出宫,难道今日不早朝吗?”
启元帝见她真的忘了,有些郁卒的道:“今日沐休,并不用上早朝。而且今天是十一月二十八,是你俩个姐姐的出阁之日。”
元歌默了默,忽然便道:“既然都已经出来了,那便去看一看吧。”
启元帝有些好奇的问道:“福乐儿,你没有觉得生气吗?”
生气,她为什么要生气?
元歌摇了摇头,扯了下嘴角道:“托皇上的福,能出宫送俩个姐姐出阁,是臣妾的福气,哪里还会生气。”现在她也想起来,昨天还是前天,给俩个姐姐的添妆时候,确实听到这一天便是出阁之日。
俩个姐姐的名字,由元凤元凰改成了元诗元词,是一件挺能让她高兴的事。这一世里除了丹阳宫变成了凤阳宫,其他的事都不曾怎么改变,但是有俩个姐姐的名字,是确实改变了的事。
不久之前,她还以为,第三件将改变的事,便是她几世里都无子。不过现在看来,是她想太多了。
车中早有备好的衣物,元歌随手拿了件碧色的穿上,一边随口问道:“这样悄悄出宫,定是带不了几个侍卫的,这样会不会不太妥?”
皇帝这种身份,不知道人有多少人看他倒霉。要是这次出宫,被刺客盯上了,那可就让她无语了。既然已经打算去给俩个姐姐送嫁,那她便不准备,就这样死在半路上了。
启元帝闻言眼睛一亮,翘着嘴角道:“福乐儿这是担心朕吗?放心吧,暗中有人跟着的,除非派出大量的杀手,不然都到不了这车的面前。”
而大量的杀手,可不是猫狗,随随便便都能藏起来。只要京中多了些陌生人,那他们便早就被盯上了。
见启元帝一副好心情的模样,元歌随意嗯了一声,懒的出言打击他。既然他是这样想的,那便随他去好了。
此时启元帝觉得,果然还是要多带她出宫才对,人还在车里呢都已经变的有精神了一些。
驾车的是刘义,他走到相府的角门处,敲开了门笑眯眯的对李家家丁道:“贵府有喜,友人特来相贺。这是我家爷的信物,还请转呈给相爷。”
说着便递出去了一样东西。
家丁看了下手中的折扇,嘴角微微抽了一下。这大冬天的,拿什么当信物不好,非得拿一把扇子?
家丁拿着扇子想去找自家老爷,结果得知有官员来贺喜,老爷在大堂里招待客人。他想了想刚刚敲门的人,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他的主子大约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既然这样,那便等着吧。
莫安经过的时候,眼角瞥到那扇子上的印记,瞳孔急速了收缩了下。
“这东西你哪里来的?”
家丁腿有点抖,连忙道:“管家,这是刚刚角门那里来的客人,说是友人来贺喜,这个便是信物。”
莫安将扇子小心翼翼的接过来,瞪了一眼家丁,厉声道:“那是贵客,悄悄的将人请到外书房去,好茶好点的招待着。”
“便说老爷一会就到。”
家丁听了,连忙急急的跑去角门那,打开门满脸堆笑的道:“请,贵客快请进。”
元歌又被那裘衣包的严严实实起来,只露了一双眼眼在外。她被启元帝揽在胸前,扶着她往前走。
“怕冷就闭上眼,朕......正好我带着你走。”
这一行人奇奇怪怪的。
虽然从管家的态度里,已经看出来人是贵客中的贵客。但是看到被裹在严严实实的那名女子,他在心中乱七八糟的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这女子,该不会是相爷在外头的私生女吧。
得到消息的李青志,抛下一厅的人,连忙来到了外书房。他愣愣的看了眼屋里,最后理了理衣袖,便撩起袍角跪了下去。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圣安。”
“见过娘娘,娘娘体泰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