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静观其变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谢悠然蚊子、瑜伽山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祝读者大大中秋节快乐。)
手中拿着信函,郑勋睿思考了很长的时间,他万万想不到,温体仁在被迫致仕的时候,居然给他写了一封信,而且温体仁的家人说了,这是温体仁写出来的唯一一封信函。
这封信函,里面全部都是温体仁的真心话,说到的很多事情,也是绝密的,温体仁甚至在信函之中,直截了当的评价了皇上,这让郑勋睿异常的吃惊。
温体仁被迫致仕,按照信函之中的原因分析,怕是得罪了太监,特别是司礼监的几个掌权的太监,否则其他的事情,不会导致决定来的如此之快,至于说得罪的原因,也是因为卢象升的事情而起,温体仁不愿意让卢象升承担兵败的罪责,想要监军高起潜承担责任,想不到高起潜早就有准备,找到了司礼监太监、提督京营的曹化淳,这件事情被温体仁发现,于是弹劾高起潜和曹化淳,后来温体仁发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弹劾意见。
但温体仁绝对想不到,曹化淳居然知道了这件事情,这样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之下,皇上罢免了温体仁。
温体仁对皇上的评价算是中肯,直言不讳的指出了皇上的缺点所在,那就是不信任文官集团,重用宦官来制衡文官,喜欢在朝廷之中玩平衡,而且遇到事情不能够决断,一旦面临危急的局面,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是退缩,形势稍微好一些的时候,又沉不住气,显示出来了自得。
温体仁最为厉害的评价,是认为皇上能力明显不足。且反复无常,不敢真正的信任文武大臣,甚至比不上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利用魏忠贤掌控朝政,制衡文官集团,这是令人不齿的举措。但天启皇帝能够控制大局,能够预判朝廷的局势,尽管上朝的时间不多,却能够保证朝廷的稳定,皇上做不到这一点。尽管皇上异常的勤勉,可谓是殚精竭虑,可惜大明根本没有出现多少的变化,流寇作乱、后金侵袭,连年的灾荒,府库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让朝政难以正常的维系了。
温体仁对东林党人的评价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然温体仁也对浙党进行了评价,认为浙党之中的人,愿意做事情的越来越少。争权夺利、趋炎附势的人越来越多了。
看了温体仁的信函,郑勋睿有着太多的感慨。
历史上对温体仁的评价是很不好的,明史将其和周延儒一道列为奸臣,不过那是东林党人编出来的史书,不值得完全借鉴,但奸臣的名声。一直伴随温体仁。
穿越到崇祯年间,郑勋睿才真正的体会到。很多的事情与史书的描述是完全不一样的,简直就是颠倒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东林党,要知道只要是正史,对东林党都是高度评价的,认为东林党人不畏权贵,为国为民,与阉党作斗争,关心天下的兴亡,一大批的东林党人为了百姓的利益奔走呼号,甚至是献出了生命。
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东林党人与商贾勾结,把持朝政,不管不顾百姓的死活,尽管说东林党人之中,也有杰出的人才,但整个的东林党,宗旨偏离,他们不仅仅是党同伐异,更是拼命的维护商贾和自身的利益,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更为可悲的是,不少东林党人,总是认为自身是正义的化身,做坏事情的时候,大言不惭,还能够说出一番大道理,让其他人汗颜。
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总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后金鞑子,更不是流寇,而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以及贪婪无度的士大夫和商贾。
温体仁的来信,让郑勋睿能够更加清楚的分析大明王朝的现状,也让他能够不断的调整做事情的方向,人都不是万能的,哪怕是熟知历史、穿越的郑勋睿,他也需要学习,需要了解大明王朝的真实情况,需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思路。
也是从这封信函,让郑勋睿对温体仁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因为温体仁在信函的最后,说到了一件他都不曾想到的事情。
温体仁被迫致仕,内阁大臣张至发出任内阁首辅,并非是内阁次辅张凤翼接任,从能力方面来说,张至发根本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本事,担任内阁首辅是不合格的,温体仁非常清楚张至发的能力,认为皇上这样的选择,是很大的败笔。
流寇的崛起,让大明已经处于危险之中,纵观前些年的情况,一旦流寇大规模崛起的时候,后金鞑子就会抓住机会,入关劫掠,这种双重的打击,朝廷根本无法承受,如今也有可能面临如此的情形,这个时候,让有能力的人出任内阁首辅,是非常关键的。
温体仁还透露出来担心,张至发出任内阁首辅,很有可能让钱士升等人左右内阁的局势,从资历上面来说,钱士升在内阁之中是最老的,也是得到了皇上信任的。
温体仁分析,皇上之所以不让张凤翼出任内阁首辅,可能与东林党人有着一定的关系。
温体仁建议,让郑勋睿推荐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目前的情况之下,唯有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才能够稳住局面,从能力方面来说,周延儒是很不错的,只是有些喜爱钱财。
温体仁还透露了,其实皇上是有些怀念周延儒的,有些时候会念叨。
温体仁提出的这个建议,让郑勋睿无论如何都想不到。
温体仁和周延儒之间是对手,崇祯六年的时候,两人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温体仁排挤了周延儒,想不到这个时候,温体仁居然肯定了周延儒的能力,认为只有周延儒才能够胜任内阁首辅一职。
徐望华和郑锦宏进入东林书屋的时候,郑勋睿的脸色很是严峻。
他将温体仁的来信递给了徐望华。
“徐先生,这是温体仁大人的来信,信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朝廷之中的绝密,不能够泄漏出去的,你看过之后,将自身的想法说出来。”
徐望华看完了来信,将信函递给了郑锦宏。
郑锦宏的脸有些红,虽然这些年他跟随郑勋睿,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不过抡起学识,他还差的很远。
“锦宏,仔细看看温大人的来信,日后你总是要独当一面的,该学习的东西,还是要多学习,增长自身的见识,才能够更好的分析和判断事物。”
徐望华看完了信函之后,没有马上开口,而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郑勋睿也没有催促,静静的等候。
郑锦宏正在努力看着信函,脸色也很是严峻。
一刻钟之后,徐望华终于开口了。
“大人,属下认为温大人来信的意思,就是想着让大人举荐周延儒大人,所有的说辞都是为这件事情服务的,属下认为温大人的建议是不错的,如今的形势之下,朝中的大人无人会举荐周大人,大人若是出面举荐,定能够有效果。”
“不过属下认为,目前暂时不适宜举荐,张至发大人出任内阁首辅,情形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不管张大人的能力如何,总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体现出来,大人不妨等等看,看看张大人是不是不行,到了那个时候举荐,想必会顺利很多。”
“属下这等的建议,也有不妥的地方,若是朝廷真的出现问题了,周大人上任,也会面临很多的难题,属下最为担心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东林党人可能趁此机会掌控朝政,若是真的让东林党人再次掌控了朝政,怕是对大人也是不利的。”
“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其自身利弊的,属下认为,还是等一等,静观其变。”
一边的郑锦宏,也是频频点头,对徐望华的建议表示认同。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徐先生的建议很是不错,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张至发大人出任内阁首辅,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这些年以来,内阁之中,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也就是温大人、张凤翼大人、杨一鹏大人,以及钱士升和侯询等人,张至发大都是默默无闻的,这也说明了张至发的能力的确是一般,温大人的信函之中,透露出来担心东林党人崛起,我倒是认为无所谓,就看看东林党人能够闹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说东林党人想着对付我,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就凭着他们的那几张嘴,以为能够让我就范,那也想的过于天真了。”
“我唯一担心的是周延儒大人对东林党人的态度,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周大人对东林党人的认识还是不错的,闲居在家里的这些年,与不少的东林党人都有接触,甚至与钱谦益等人都有不少的接触。”
“还是徐先生那句话说得好,静观其变,不管是张至发大人出任内阁首辅,还是周延儒大人出任内阁首辅,我们都要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我们最为主要的职责,还是加强自身的实力,只要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就不存在任何的畏惧了。”(未完待续)
(感谢悠然蚊子、瑜伽山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祝读者大大中秋节快乐。)
手中拿着信函,郑勋睿思考了很长的时间,他万万想不到,温体仁在被迫致仕的时候,居然给他写了一封信,而且温体仁的家人说了,这是温体仁写出来的唯一一封信函。
这封信函,里面全部都是温体仁的真心话,说到的很多事情,也是绝密的,温体仁甚至在信函之中,直截了当的评价了皇上,这让郑勋睿异常的吃惊。
温体仁被迫致仕,按照信函之中的原因分析,怕是得罪了太监,特别是司礼监的几个掌权的太监,否则其他的事情,不会导致决定来的如此之快,至于说得罪的原因,也是因为卢象升的事情而起,温体仁不愿意让卢象升承担兵败的罪责,想要监军高起潜承担责任,想不到高起潜早就有准备,找到了司礼监太监、提督京营的曹化淳,这件事情被温体仁发现,于是弹劾高起潜和曹化淳,后来温体仁发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弹劾意见。
但温体仁绝对想不到,曹化淳居然知道了这件事情,这样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之下,皇上罢免了温体仁。
温体仁对皇上的评价算是中肯,直言不讳的指出了皇上的缺点所在,那就是不信任文官集团,重用宦官来制衡文官,喜欢在朝廷之中玩平衡,而且遇到事情不能够决断,一旦面临危急的局面,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是退缩,形势稍微好一些的时候,又沉不住气,显示出来了自得。
温体仁最为厉害的评价,是认为皇上能力明显不足。且反复无常,不敢真正的信任文武大臣,甚至比不上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利用魏忠贤掌控朝政,制衡文官集团,这是令人不齿的举措。但天启皇帝能够控制大局,能够预判朝廷的局势,尽管上朝的时间不多,却能够保证朝廷的稳定,皇上做不到这一点。尽管皇上异常的勤勉,可谓是殚精竭虑,可惜大明根本没有出现多少的变化,流寇作乱、后金侵袭,连年的灾荒,府库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让朝政难以正常的维系了。
温体仁对东林党人的评价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然温体仁也对浙党进行了评价,认为浙党之中的人,愿意做事情的越来越少。争权夺利、趋炎附势的人越来越多了。
看了温体仁的信函,郑勋睿有着太多的感慨。
历史上对温体仁的评价是很不好的,明史将其和周延儒一道列为奸臣,不过那是东林党人编出来的史书,不值得完全借鉴,但奸臣的名声。一直伴随温体仁。
穿越到崇祯年间,郑勋睿才真正的体会到。很多的事情与史书的描述是完全不一样的,简直就是颠倒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东林党,要知道只要是正史,对东林党都是高度评价的,认为东林党人不畏权贵,为国为民,与阉党作斗争,关心天下的兴亡,一大批的东林党人为了百姓的利益奔走呼号,甚至是献出了生命。
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东林党人与商贾勾结,把持朝政,不管不顾百姓的死活,尽管说东林党人之中,也有杰出的人才,但整个的东林党,宗旨偏离,他们不仅仅是党同伐异,更是拼命的维护商贾和自身的利益,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更为可悲的是,不少东林党人,总是认为自身是正义的化身,做坏事情的时候,大言不惭,还能够说出一番大道理,让其他人汗颜。
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总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后金鞑子,更不是流寇,而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以及贪婪无度的士大夫和商贾。
温体仁的来信,让郑勋睿能够更加清楚的分析大明王朝的现状,也让他能够不断的调整做事情的方向,人都不是万能的,哪怕是熟知历史、穿越的郑勋睿,他也需要学习,需要了解大明王朝的真实情况,需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思路。
也是从这封信函,让郑勋睿对温体仁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因为温体仁在信函的最后,说到了一件他都不曾想到的事情。
温体仁被迫致仕,内阁大臣张至发出任内阁首辅,并非是内阁次辅张凤翼接任,从能力方面来说,张至发根本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本事,担任内阁首辅是不合格的,温体仁非常清楚张至发的能力,认为皇上这样的选择,是很大的败笔。
流寇的崛起,让大明已经处于危险之中,纵观前些年的情况,一旦流寇大规模崛起的时候,后金鞑子就会抓住机会,入关劫掠,这种双重的打击,朝廷根本无法承受,如今也有可能面临如此的情形,这个时候,让有能力的人出任内阁首辅,是非常关键的。
温体仁还透露出来担心,张至发出任内阁首辅,很有可能让钱士升等人左右内阁的局势,从资历上面来说,钱士升在内阁之中是最老的,也是得到了皇上信任的。
温体仁分析,皇上之所以不让张凤翼出任内阁首辅,可能与东林党人有着一定的关系。
温体仁建议,让郑勋睿推荐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目前的情况之下,唯有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才能够稳住局面,从能力方面来说,周延儒是很不错的,只是有些喜爱钱财。
温体仁还透露了,其实皇上是有些怀念周延儒的,有些时候会念叨。
温体仁提出的这个建议,让郑勋睿无论如何都想不到。
温体仁和周延儒之间是对手,崇祯六年的时候,两人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温体仁排挤了周延儒,想不到这个时候,温体仁居然肯定了周延儒的能力,认为只有周延儒才能够胜任内阁首辅一职。
徐望华和郑锦宏进入东林书屋的时候,郑勋睿的脸色很是严峻。
他将温体仁的来信递给了徐望华。
“徐先生,这是温体仁大人的来信,信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朝廷之中的绝密,不能够泄漏出去的,你看过之后,将自身的想法说出来。”
徐望华看完了来信,将信函递给了郑锦宏。
郑锦宏的脸有些红,虽然这些年他跟随郑勋睿,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不过抡起学识,他还差的很远。
“锦宏,仔细看看温大人的来信,日后你总是要独当一面的,该学习的东西,还是要多学习,增长自身的见识,才能够更好的分析和判断事物。”
徐望华看完了信函之后,没有马上开口,而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郑勋睿也没有催促,静静的等候。
郑锦宏正在努力看着信函,脸色也很是严峻。
一刻钟之后,徐望华终于开口了。
“大人,属下认为温大人来信的意思,就是想着让大人举荐周延儒大人,所有的说辞都是为这件事情服务的,属下认为温大人的建议是不错的,如今的形势之下,朝中的大人无人会举荐周大人,大人若是出面举荐,定能够有效果。”
“不过属下认为,目前暂时不适宜举荐,张至发大人出任内阁首辅,情形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不管张大人的能力如何,总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体现出来,大人不妨等等看,看看张大人是不是不行,到了那个时候举荐,想必会顺利很多。”
“属下这等的建议,也有不妥的地方,若是朝廷真的出现问题了,周大人上任,也会面临很多的难题,属下最为担心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东林党人可能趁此机会掌控朝政,若是真的让东林党人再次掌控了朝政,怕是对大人也是不利的。”
“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其自身利弊的,属下认为,还是等一等,静观其变。”
一边的郑锦宏,也是频频点头,对徐望华的建议表示认同。
郑勋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徐先生的建议很是不错,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张至发大人出任内阁首辅,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这些年以来,内阁之中,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也就是温大人、张凤翼大人、杨一鹏大人,以及钱士升和侯询等人,张至发大都是默默无闻的,这也说明了张至发的能力的确是一般,温大人的信函之中,透露出来担心东林党人崛起,我倒是认为无所谓,就看看东林党人能够闹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说东林党人想着对付我,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就凭着他们的那几张嘴,以为能够让我就范,那也想的过于天真了。”
“我唯一担心的是周延儒大人对东林党人的态度,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周大人对东林党人的认识还是不错的,闲居在家里的这些年,与不少的东林党人都有接触,甚至与钱谦益等人都有不少的接触。”
“还是徐先生那句话说得好,静观其变,不管是张至发大人出任内阁首辅,还是周延儒大人出任内阁首辅,我们都要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我们最为主要的职责,还是加强自身的实力,只要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就不存在任何的畏惧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