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鸟尽弓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鲜卑人又要重新集结南下中原的紧要时候,林詹突然带兵南下黄河进攻潼关是没人能料到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韩健亲自领兵北过黄河镇守北方。阵前的换兵换帅之下,西王府很多阵前的部署都被打乱,被作为关中要隘的潼关,也处于危急之下。
西王府在调出潼关三万兵马后,整个潼关守军不到两万,而且都是战斗经验相对落后的守备兵马。而林詹这次带来的兵马数量却超出了外人的想象,林詹以主力两万骑兵,加上从北方北川城纳降所得的北王府兵马,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此次南下进攻潼关的兵马数量在七万兵马之上。
七月初六,林詹所部强攻潼关,当天战事则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半夜。双方死伤都在数千人,虽然最后潼关并未失守,但此时城中守军已力不从心。
七月初七,第二轮强攻也跟着展开。从早晨开始战事则打响,同时在关中内部的蒲阪城,韩崔氏整编过后的一万人马,却也从后路开始斜插往潼关方向,以行进速度看,不用两日便可抵达潼关。
西王府仓促派援军往潼关,但半途却被苏廷夏突然谈冒出的一路人马所伏击,苏廷夏所部本已是强弩之末,但在林詹亲自率兵进攻潼关后,苏廷夏的人马也好像活缓过来。
随着潼关断援,本身在防守难度上已经很大,再加上有前后方同时的进攻。到七月初十,潼关终于被叩开,乱战之中,城中发生激烈的巷战,但在两个多时辰后,有西王府的人马趁乱突围。剩下虽然还有一万多人马,但在没有有序指挥之下,多数在乱战中战死,或者是直接投降了东王军。
几天下来,潼关战事分外惨烈。林詹麾下人马的实力有目共睹,而随着潼关失守。整个关中已经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七月十二,林詹所部在简单休整之后,以骑兵为先锋,往长安城方向挺进。在七月十三,苏廷夏中军主力歼灭西王府在关中中北部的残余兵马,部分西王府兵马回撤往长安城。到七月十五,东王府三路人马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长安城。七月十五当夜,长安城南城失守,城中有叛军开城门献降。随之东王府兵马杀进城中。
当晚城中一片混乱,随之一场火被点燃,蔓延到长安城南六坊。
七月十六上午,长安城内城失守,随之西王府兵马大举撤出长安城,向西往西都方向而去。但中途溃兵甚多。东王府于七月十六夜完成对长安城的占领。随即林詹所部中军抵达长安。
七月十八,林詹亲自率兵追击西王府溃兵。七月二十,西王府都府西都内发生变乱。西王杨平举还未进到城中,便得知城中有人作乱。等杨平举人马抵达西都城下之时,城门已关闭且将其阻挡于门外。
七月二十一,林詹所部骑兵抵达西都城外,杨平举手下将领作乱,营中大乱之下杨平举死于乱兵之手,随之而来的是林詹亲自率领的骑兵方阵。等林詹亲率兵马抵达西都城外杨平举的西王军大营。营中除了尸体已不剩下什么,杨平举从长安城带回的两万人马,在几个时辰之内已经溃逃一空。
七月二十二,在林詹派人到西都城内接洽之中,城中叛军打开城门迎接林詹所部进城。
到此时。经营了四十几年的西王府已经烟消云散,西王府所剩下的也只是一些原本隶属于西王府而今却已经成为残兵败寇的乱军。
……
……
关中内此时尚且战事还未结束,韩健领兵过黄河之后,分兵两路,一路以韩健亲自率兵镇守北川城。而另一路则直接往北关方向。
鲜卑人在六月中旬开始集结,但因鲜卑内部的权力变动,兵马集结并未在一个月内完成。到七月中旬,东王府已经开始组织了地方上数十万军民加固修筑北关眼线的关口,防备鲜卑人的再度南下。
七月底,关中问题基本解决。所剩下的一些城池,要么向朝廷献降书,要么被林詹和苏廷夏所部所平定。
因为北方形势险恶,韩健发几道急令往关中,命苏廷夏亲自带兵往北川镇守。苏廷夏一直推而不纳,与此同时,林詹所部从西都撤回,关中两大城池,西都和长安城,则由韩崔氏镇守。
西王府人马,有部分被东王府所收编,韩崔氏原本带进关中是六千东王府的精兵良将,到此时其所部兵马数量已过四万,多数都是被收编的西王府人马。以这路人马来镇守关中尚且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必须要留下林詹所部平定关中剩余的城池。
但苏廷夏一直不接受韩健亲自委派带兵北上的命令,在渤海战事结束之后,苏廷夏已经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近,如今他最后的利用价值似乎都已经完成,东王府已经无容他之意。韩健调兵的命令,在苏廷夏所部眼中,似乎就是兔死狗烹的信号。
此时苏廷夏所部正驻扎在长安城周边的一些州县,苏廷夏的中军距离长安城不到四十里,若此时苏廷夏带兵进到长安城,以长安城为堡垒作为其反抗朝廷的基地,也会兴风作浪很长时间。苏廷夏从渤海撤回时有十几万军民相随,到被西王府分隔瓦解之时只剩下两万多人马,虽然之后收编了部分西王府的降军,但如今也只有三万多人马。
如果没有林詹所部在关中,苏廷夏还是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将本就不善战的韩崔氏兵马所击败,完成对关中的占领,成为下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但林詹所部可谓骁勇善战,随着林詹亲自率兵从西都撤回,苏廷夏已不得不为将来所考虑。斟酌再三之后,苏廷夏没有起兵作乱,也没有马上带兵遵照韩健的意思往北方而去,而是亲自上书朝廷,请求回洛阳调养。而将兵马大权放下,交给林詹调配。
苏廷夏在经历了两年的大风大浪之后,居然上书朝廷要功成身退,也是很多人所没想到的。
八月十二,朝廷的敕令抵达林詹军中。杨瑞亲自下发圣旨,封苏廷夏为安定侯。为二等侯,命苏廷夏领亲兵部分回洛阳接受颁奖。同时朝廷派出犒劳军中的使节也抵达潼关。
苏廷夏在接到圣旨之后,迟迟没有动身。到八月十九,苏廷夏才带人抵达潼关,此时苏廷夏所部已被林詹派出的将领所接收。在苏廷夏人在潼关之时,其中军主力在苏廷夏部将孙涉和蒋凌所率之下,发动军中叛乱,但这次军中叛乱持续不过几个时辰,孙涉和蒋凌等叛军首领便已死于乱军。
到此时。苏廷夏所部之中,除苏廷夏抽身事外,很多由苏廷夏一手提拔出来的将领已遭身死。苏廷夏人在潼关,也感觉到朝廷将会对他动手。
到八月底,苏廷夏才回到洛阳,而此时韩健已从北方回来,林詹在完成了对苏廷夏所部的收编之后亲自带兵北上,镇守北川抵挡鲜卑蛮夷的任务。仍旧由林詹所部来担当。
但此时鲜卑人已无南下之意,随着关中趋于稳定。北方也跟着平寂下来,原本魏朝之地只剩下豫州尚且未纳入版图。不过因为杨洛川仍旧为东王府所囚禁,整个豫州实际掌权人变成镇南侯黄仕琅,本身黄仕琅统辖豫州名不正言不顺。
……
……
八月二十六,韩健南下黄河回到洛阳。此时距离他出征关中已过去三个多月,关中一战从年初开始筹备也过去了半年之久。割据一方的西王府已有四十多年。却在短时间内平定,除了军事上的动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韩健所派出一些情报人员对于关中将领的收买。
杨平举儿子众多,加上其为人骄横跋扈,其实在军中不得声望。很多将领早就对杨平举有怨言。本来在西王府上下齐心所向之时,即便韩健派出几路人马然后袭击,也不会取得太大的进展,但也就是因西王府内部人心不稳,加上之后林詹所部的参战,令西王府防线一溃再溃。等到东王府兵马抵达长安城时,西王府早已是离心离德,军中叛乱不断,除了有将领开城门献降,也发生了西都叛乱,最后令杨平举没有回到大本营而死于乱军之手。
在杨平举死后,其一族近乎被早有怨言的将领所屠戮,杨平举之下,除了他的那些儿子之外,根本没有树立起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一些将领虽然有名望,但本身却无兵权,被韩崔氏和林詹甚至是苏廷夏分而瓦解,到后面,西王府人马要么溃散到地方自立山头,要么被东王府所收编。偌大的关中,在两个月时间内便被彻底平息。
八月二十九,刚被封为安定侯的苏廷夏近乎是被人押解到洛阳城。
进到城中的苏廷夏,再也不是号令一方的将领。便在他自己都感觉朝廷不会放过他之时,所迎接他的却是提前几日回到洛阳的东王韩健。
韩健亲自领东王府部分将领出城迎接了苏廷夏,好像迎接凯旋的将领一般。
但到苏廷夏进城之后,却并无进宫朝拜天子的机会,而是被送到临时为苏廷夏所准备的府邸之中,虽未说禁足,东王府也未派兵看守,但苏廷夏进到府中之后,便也好像进到坟墓一般,一心调养。
直到九月初三,宫中举行朝会来封赏此次西征有功人员,苏廷夏才作为将领代表出席了朝会。
苏廷夏亲自进宫,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之事,旁人都以为苏廷夏回到洛阳之后就将被杀,就是不被杀也会被囚禁起来。因为苏廷夏做的恶事太多,无论是朝廷或者是东王府都应该尽力撇开与他的关系。但苏廷夏进宫则代表,朝廷已经接纳了苏廷夏之前所作的那些恶事,也等于是承认了那些恶事间接是由朝廷所默许的。
苏廷夏进宫之后,所受到了无数人的冷眼。同时被请进宫的一些儒学之士都将他看成是屠夫和魔鬼,就差当面对苏廷夏嗤之以鼻。
但苏廷夏却好像坦然接受自己是魔鬼的事实,很心安理得进宫。
朝会之上,杨瑞却并未亲自出席,此时杨瑞已经怀胎九月,要行动非常不方便。朝会则是由太子杨曦和监国韩健来主持,在朝会之上,苏廷夏还是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不但可以列于武将之首,甚至还得到了颁赏,并且领到象征兵马大元帅的节杖。
这也遭致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毕竟是朝会,而且天子并未出席,即便有些人有鼓动,但还是没在朝会上惹出什么麻烦了。
到朝会散了,宫中举行午宴,官员和武将,还有被请来宫中之人都移步到文武殿内饮宴。此时杨瑞才姗姗来迟,众臣见到杨瑞大腹翩翩的模样,也消除了对于杨瑞被韩健所软禁的担心。
午宴之上,杨瑞亲自给苏廷夏敬酒,却是以茶代酒。苏廷夏受的也是心安理得,这又引起不少人的非议。
杨瑞只是在午宴上呆了不多时,便在人相扶之下离开。之后韩健也随之而去,主持宴会的是杨曦。
经过西征一行,杨曦虽然还未彻底从阴影中走出来,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窝囊不堪。就算他出席到宴会这种人多的地方,也不会太怯场,只是让他说几句话则比较难。
说是杨曦主持,后面宴会则基本是礼部侍郎林恪的独角戏。林恪毕竟是东阁尚书出身,属于学者派,心中自然也看苏廷夏不过眼,既然韩健和杨瑞默许让他来主持宴会,而且他本身已经失势,就没什么顾忌,明着好像对苏廷夏分外礼重,不断给苏廷夏敬酒,却总是在敬酒的时候不阴不阳加以讽刺。
苏廷夏则是一脸淡然而接受,全当听不懂一般。
整个宴会之中,苏廷夏和林恪成为主角。
到宴会散了,已经快临近黄昏。在苏廷夏一副事不关己神情出宫之时,却在宫门口遇到也刚从皇宫內苑出来的韩健。苏廷夏本想放慢脚步等韩健出去之后再出宫,韩健却是迎过来,笑盈盈将他给拦下。(未完待续。。)
在鲜卑人又要重新集结南下中原的紧要时候,林詹突然带兵南下黄河进攻潼关是没人能料到的,更出人意料的是韩健亲自领兵北过黄河镇守北方。阵前的换兵换帅之下,西王府很多阵前的部署都被打乱,被作为关中要隘的潼关,也处于危急之下。
西王府在调出潼关三万兵马后,整个潼关守军不到两万,而且都是战斗经验相对落后的守备兵马。而林詹这次带来的兵马数量却超出了外人的想象,林詹以主力两万骑兵,加上从北方北川城纳降所得的北王府兵马,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此次南下进攻潼关的兵马数量在七万兵马之上。
七月初六,林詹所部强攻潼关,当天战事则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半夜。双方死伤都在数千人,虽然最后潼关并未失守,但此时城中守军已力不从心。
七月初七,第二轮强攻也跟着展开。从早晨开始战事则打响,同时在关中内部的蒲阪城,韩崔氏整编过后的一万人马,却也从后路开始斜插往潼关方向,以行进速度看,不用两日便可抵达潼关。
西王府仓促派援军往潼关,但半途却被苏廷夏突然谈冒出的一路人马所伏击,苏廷夏所部本已是强弩之末,但在林詹亲自率兵进攻潼关后,苏廷夏的人马也好像活缓过来。
随着潼关断援,本身在防守难度上已经很大,再加上有前后方同时的进攻。到七月初十,潼关终于被叩开,乱战之中,城中发生激烈的巷战,但在两个多时辰后,有西王府的人马趁乱突围。剩下虽然还有一万多人马,但在没有有序指挥之下,多数在乱战中战死,或者是直接投降了东王军。
几天下来,潼关战事分外惨烈。林詹麾下人马的实力有目共睹,而随着潼关失守。整个关中已经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七月十二,林詹所部在简单休整之后,以骑兵为先锋,往长安城方向挺进。在七月十三,苏廷夏中军主力歼灭西王府在关中中北部的残余兵马,部分西王府兵马回撤往长安城。到七月十五,东王府三路人马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长安城。七月十五当夜,长安城南城失守,城中有叛军开城门献降。随之东王府兵马杀进城中。
当晚城中一片混乱,随之一场火被点燃,蔓延到长安城南六坊。
七月十六上午,长安城内城失守,随之西王府兵马大举撤出长安城,向西往西都方向而去。但中途溃兵甚多。东王府于七月十六夜完成对长安城的占领。随即林詹所部中军抵达长安。
七月十八,林詹亲自率兵追击西王府溃兵。七月二十,西王府都府西都内发生变乱。西王杨平举还未进到城中,便得知城中有人作乱。等杨平举人马抵达西都城下之时,城门已关闭且将其阻挡于门外。
七月二十一,林詹所部骑兵抵达西都城外,杨平举手下将领作乱,营中大乱之下杨平举死于乱兵之手,随之而来的是林詹亲自率领的骑兵方阵。等林詹亲率兵马抵达西都城外杨平举的西王军大营。营中除了尸体已不剩下什么,杨平举从长安城带回的两万人马,在几个时辰之内已经溃逃一空。
七月二十二,在林詹派人到西都城内接洽之中,城中叛军打开城门迎接林詹所部进城。
到此时。经营了四十几年的西王府已经烟消云散,西王府所剩下的也只是一些原本隶属于西王府而今却已经成为残兵败寇的乱军。
……
……
关中内此时尚且战事还未结束,韩健领兵过黄河之后,分兵两路,一路以韩健亲自率兵镇守北川城。而另一路则直接往北关方向。
鲜卑人在六月中旬开始集结,但因鲜卑内部的权力变动,兵马集结并未在一个月内完成。到七月中旬,东王府已经开始组织了地方上数十万军民加固修筑北关眼线的关口,防备鲜卑人的再度南下。
七月底,关中问题基本解决。所剩下的一些城池,要么向朝廷献降书,要么被林詹和苏廷夏所部所平定。
因为北方形势险恶,韩健发几道急令往关中,命苏廷夏亲自带兵往北川镇守。苏廷夏一直推而不纳,与此同时,林詹所部从西都撤回,关中两大城池,西都和长安城,则由韩崔氏镇守。
西王府人马,有部分被东王府所收编,韩崔氏原本带进关中是六千东王府的精兵良将,到此时其所部兵马数量已过四万,多数都是被收编的西王府人马。以这路人马来镇守关中尚且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必须要留下林詹所部平定关中剩余的城池。
但苏廷夏一直不接受韩健亲自委派带兵北上的命令,在渤海战事结束之后,苏廷夏已经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近,如今他最后的利用价值似乎都已经完成,东王府已经无容他之意。韩健调兵的命令,在苏廷夏所部眼中,似乎就是兔死狗烹的信号。
此时苏廷夏所部正驻扎在长安城周边的一些州县,苏廷夏的中军距离长安城不到四十里,若此时苏廷夏带兵进到长安城,以长安城为堡垒作为其反抗朝廷的基地,也会兴风作浪很长时间。苏廷夏从渤海撤回时有十几万军民相随,到被西王府分隔瓦解之时只剩下两万多人马,虽然之后收编了部分西王府的降军,但如今也只有三万多人马。
如果没有林詹所部在关中,苏廷夏还是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将本就不善战的韩崔氏兵马所击败,完成对关中的占领,成为下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但林詹所部可谓骁勇善战,随着林詹亲自率兵从西都撤回,苏廷夏已不得不为将来所考虑。斟酌再三之后,苏廷夏没有起兵作乱,也没有马上带兵遵照韩健的意思往北方而去,而是亲自上书朝廷,请求回洛阳调养。而将兵马大权放下,交给林詹调配。
苏廷夏在经历了两年的大风大浪之后,居然上书朝廷要功成身退,也是很多人所没想到的。
八月十二,朝廷的敕令抵达林詹军中。杨瑞亲自下发圣旨,封苏廷夏为安定侯。为二等侯,命苏廷夏领亲兵部分回洛阳接受颁奖。同时朝廷派出犒劳军中的使节也抵达潼关。
苏廷夏在接到圣旨之后,迟迟没有动身。到八月十九,苏廷夏才带人抵达潼关,此时苏廷夏所部已被林詹派出的将领所接收。在苏廷夏人在潼关之时,其中军主力在苏廷夏部将孙涉和蒋凌所率之下,发动军中叛乱,但这次军中叛乱持续不过几个时辰,孙涉和蒋凌等叛军首领便已死于乱军。
到此时。苏廷夏所部之中,除苏廷夏抽身事外,很多由苏廷夏一手提拔出来的将领已遭身死。苏廷夏人在潼关,也感觉到朝廷将会对他动手。
到八月底,苏廷夏才回到洛阳,而此时韩健已从北方回来,林詹在完成了对苏廷夏所部的收编之后亲自带兵北上,镇守北川抵挡鲜卑蛮夷的任务。仍旧由林詹所部来担当。
但此时鲜卑人已无南下之意,随着关中趋于稳定。北方也跟着平寂下来,原本魏朝之地只剩下豫州尚且未纳入版图。不过因为杨洛川仍旧为东王府所囚禁,整个豫州实际掌权人变成镇南侯黄仕琅,本身黄仕琅统辖豫州名不正言不顺。
……
……
八月二十六,韩健南下黄河回到洛阳。此时距离他出征关中已过去三个多月,关中一战从年初开始筹备也过去了半年之久。割据一方的西王府已有四十多年。却在短时间内平定,除了军事上的动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韩健所派出一些情报人员对于关中将领的收买。
杨平举儿子众多,加上其为人骄横跋扈,其实在军中不得声望。很多将领早就对杨平举有怨言。本来在西王府上下齐心所向之时,即便韩健派出几路人马然后袭击,也不会取得太大的进展,但也就是因西王府内部人心不稳,加上之后林詹所部的参战,令西王府防线一溃再溃。等到东王府兵马抵达长安城时,西王府早已是离心离德,军中叛乱不断,除了有将领开城门献降,也发生了西都叛乱,最后令杨平举没有回到大本营而死于乱军之手。
在杨平举死后,其一族近乎被早有怨言的将领所屠戮,杨平举之下,除了他的那些儿子之外,根本没有树立起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一些将领虽然有名望,但本身却无兵权,被韩崔氏和林詹甚至是苏廷夏分而瓦解,到后面,西王府人马要么溃散到地方自立山头,要么被东王府所收编。偌大的关中,在两个月时间内便被彻底平息。
八月二十九,刚被封为安定侯的苏廷夏近乎是被人押解到洛阳城。
进到城中的苏廷夏,再也不是号令一方的将领。便在他自己都感觉朝廷不会放过他之时,所迎接他的却是提前几日回到洛阳的东王韩健。
韩健亲自领东王府部分将领出城迎接了苏廷夏,好像迎接凯旋的将领一般。
但到苏廷夏进城之后,却并无进宫朝拜天子的机会,而是被送到临时为苏廷夏所准备的府邸之中,虽未说禁足,东王府也未派兵看守,但苏廷夏进到府中之后,便也好像进到坟墓一般,一心调养。
直到九月初三,宫中举行朝会来封赏此次西征有功人员,苏廷夏才作为将领代表出席了朝会。
苏廷夏亲自进宫,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之事,旁人都以为苏廷夏回到洛阳之后就将被杀,就是不被杀也会被囚禁起来。因为苏廷夏做的恶事太多,无论是朝廷或者是东王府都应该尽力撇开与他的关系。但苏廷夏进宫则代表,朝廷已经接纳了苏廷夏之前所作的那些恶事,也等于是承认了那些恶事间接是由朝廷所默许的。
苏廷夏进宫之后,所受到了无数人的冷眼。同时被请进宫的一些儒学之士都将他看成是屠夫和魔鬼,就差当面对苏廷夏嗤之以鼻。
但苏廷夏却好像坦然接受自己是魔鬼的事实,很心安理得进宫。
朝会之上,杨瑞却并未亲自出席,此时杨瑞已经怀胎九月,要行动非常不方便。朝会则是由太子杨曦和监国韩健来主持,在朝会之上,苏廷夏还是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不但可以列于武将之首,甚至还得到了颁赏,并且领到象征兵马大元帅的节杖。
这也遭致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毕竟是朝会,而且天子并未出席,即便有些人有鼓动,但还是没在朝会上惹出什么麻烦了。
到朝会散了,宫中举行午宴,官员和武将,还有被请来宫中之人都移步到文武殿内饮宴。此时杨瑞才姗姗来迟,众臣见到杨瑞大腹翩翩的模样,也消除了对于杨瑞被韩健所软禁的担心。
午宴之上,杨瑞亲自给苏廷夏敬酒,却是以茶代酒。苏廷夏受的也是心安理得,这又引起不少人的非议。
杨瑞只是在午宴上呆了不多时,便在人相扶之下离开。之后韩健也随之而去,主持宴会的是杨曦。
经过西征一行,杨曦虽然还未彻底从阴影中走出来,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窝囊不堪。就算他出席到宴会这种人多的地方,也不会太怯场,只是让他说几句话则比较难。
说是杨曦主持,后面宴会则基本是礼部侍郎林恪的独角戏。林恪毕竟是东阁尚书出身,属于学者派,心中自然也看苏廷夏不过眼,既然韩健和杨瑞默许让他来主持宴会,而且他本身已经失势,就没什么顾忌,明着好像对苏廷夏分外礼重,不断给苏廷夏敬酒,却总是在敬酒的时候不阴不阳加以讽刺。
苏廷夏则是一脸淡然而接受,全当听不懂一般。
整个宴会之中,苏廷夏和林恪成为主角。
到宴会散了,已经快临近黄昏。在苏廷夏一副事不关己神情出宫之时,却在宫门口遇到也刚从皇宫內苑出来的韩健。苏廷夏本想放慢脚步等韩健出去之后再出宫,韩健却是迎过来,笑盈盈将他给拦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