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客串一回心理医生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只听朱棣继续喃喃自语:“婉儿,朕登基为帝,只因为不是嫡子,朝内诸如方孝孺之类,视血脉正统为王道的迂腐之士,宁愿逼迫朕犯下诛十族的罪恶,也不愿意拜服在朕身下。见朕变得暴躁、乖戾,你整日为朕苦思良策。
记得朕称帝的第一个新年,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这部经书的序言正是你夜以继日撰写的。你在文中写道,父王驾崩的那一年,你正在焚香读经的时候,身边忽有紫气金光弥漫,恍若梦境,随后便看见观世音菩萨徐徐走来,赠此功德经一部。观音临别之际还口吐纶音道:‘凤冠不久于尔。’这部经书替朕声言“君权天授”,为朕应得帝位大造声势……”
一阵冷冷的夜风吹过殿内,殿内经幡飘拂,仿佛徐皇后也听见了朱棣的倾诉,朱棣把身子紧紧的附在徐皇后的棺椁上,似乎想要感应一下那棺椁里的气息。
姚清华听他说到这儿,也立刻明白了这部经书,是徐皇后针对朝中诸如方孝孺之类的迂腐之士编造的,可是,它却成功的骗了很多人。
据历史记载,直到乾隆后期,这部经书才被学者证实是部伪经,这徐皇后在英武之外的慧黠可见一斑。
只听朱棣继续倾诉道:“皇后你为朕殚精竭虑,劳神费思,后来你又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都颁行天下,为朕继续赢取民心。记得那年你突然要求朕召见大臣们的妻子……”
此时,朱棣的眼前浮现出徐皇后苦口婆心的告诫臣工妻子的情景——
记得那是永乐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就在这凤藻宫的偏殿里,徐皇后一边和大臣们的妻子赏月,一边像拉家常一样娓娓的对她们说:“女人侍奉丈夫,并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而已,应该对他们的前途事业也有所助益。朋友的劝告,不易被男人采纳,同样的话妻子来说,就容易入耳得多了,我与皇上朝夕相处,从不以私欲开口,所说的一切都以生民为念。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皇后你果真是说到做到啊,临终前,你最后一次能开口说话,依然是让朕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自语到这儿,朱棣忽然泣不成声:“皇后啊,要不是你这样为朕劳神,怎会年寿不永,只做了四年皇后,就撒手人寰,朕无能啊。”
记得徐婉儿刚嫁进燕王府的时候,那一年,朱棣十六岁,徐婉儿小他两岁,只有十四岁。
都是豆蔻年华,青涩无比。然后岁月的历练,才使他们变成了各自生活所要求的样子。
此刻,朱棣的哭诉渐渐变小,终于没有声音,脸色忽然变得冷硬。
他起身给皇后敬了一炷香,一声不吭的朝殿外走去,那高大的身躯在夜色里移动,就像一尊向人群靠近的死神。
即使躲在他身后,看不见他那铁青的脸,但是凭着那声声沉重而魔性的脚步,姚清华已经知道,现在的永乐帝,心理已经严重变态了。
殿外的守灵宫人全都面如土色,不知道皇上今晚是不是又要怒杀一批宫人了。
此时,姚清华看着众人的脸色,也终于知道,王喜公公为什么那么害怕了,看来这朱棣最近只要一不高兴,就喜欢杀人。
这状态,需要看心理医生了。
可是,古代还没有心理健康这门课程呢。
就算有,谁又敢给皇帝当心理医生呢?
眼看这一批浑身颤抖的宫人们就要葬身于皇帝的一怒之间,她忽然决定,今天本姑娘就临时客串一把心理医生了。
看皇上这种乖戾暴躁的状态,应该属于心理学上的“创伤应急后遗症”中的一种表现吧。
谁能没有一些旧恨心魔?强大到皇帝,也有撑不下去的时候。
治疗这种病症,常规方法是疏导,但是姚清华觉得,对于像朱棣这种自我意识极强的心理患者,此法无异于隔靴搔痒,最以毒攻毒的疗法是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疗法”。
此法,通俗点说,就是把患者伤口刨开给他看,让其直面伤痛,并对患者进行“抗过敏心理重建过程”,比如,怕水的人就偏把你带到水边,恐高的人偏把你带到高楼。
但此疗法凶险之处就在于,患者有可能不仅没有“脱敏”,反而还走火入魔,发疯发狂,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精准的找到患者伤痛的敏感点、切入点是什么,显得至关重要。
而纵观朱棣的一生,他并不是一个阳光下成长的幸福儿童,他心里的暗伤可多了,哪一个才是让他伤痛成疾的根本原因呢?
思忖良久,眼看朱棣的脚步即将要踏出凤藻宫最后一步了,姚清华决定赌一赌,她在身后大声道:“皇上,留步。”
朱棣回头一看,姚清华已经昂首挺胸的跑上前去,迎着朱棣那阴狠的目光道:“世人都说,皇上对皇后一片真情,在我看来,全是假意。”
朱棣万万没有想到,这凤藻宫竟然有人敢潜入,更难以置信的是,眼前的这个瘦小的八品掌记竟然敢对他说出如此大胆的话,一时间,竟然忘了表情,完全被姚清华震住了。
姚清华继续咄咄逼人道:“皇后死后两年,梓宫停于中宫,皇上‘舍不得’把她下葬,这里面固然有感情的因素,但也是皇上为实现迁都而走的一步大棋吧。”
“何以见得?”朱棣一脸讶异。
“皇上正在为皇后修建长陵,皇后若是他日归葬北京,皇上百年之后,世人都念皇上夫妻情深,能不将皇上与皇后合葬么?皇上停灵两年,并终身不再立后,这份情义早已感动天地,谁还忍心批驳你背弃祖宗龙脉烟火?这样,皇上就名正言顺的不用归葬在太祖孝陵了。既然把这个最棘手的叶落归根的伦理问题圆满解决了,那么就算解决了皇上迁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
只听朱棣继续喃喃自语:“婉儿,朕登基为帝,只因为不是嫡子,朝内诸如方孝孺之类,视血脉正统为王道的迂腐之士,宁愿逼迫朕犯下诛十族的罪恶,也不愿意拜服在朕身下。见朕变得暴躁、乖戾,你整日为朕苦思良策。
记得朕称帝的第一个新年,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这部经书的序言正是你夜以继日撰写的。你在文中写道,父王驾崩的那一年,你正在焚香读经的时候,身边忽有紫气金光弥漫,恍若梦境,随后便看见观世音菩萨徐徐走来,赠此功德经一部。观音临别之际还口吐纶音道:‘凤冠不久于尔。’这部经书替朕声言“君权天授”,为朕应得帝位大造声势……”
一阵冷冷的夜风吹过殿内,殿内经幡飘拂,仿佛徐皇后也听见了朱棣的倾诉,朱棣把身子紧紧的附在徐皇后的棺椁上,似乎想要感应一下那棺椁里的气息。
姚清华听他说到这儿,也立刻明白了这部经书,是徐皇后针对朝中诸如方孝孺之类的迂腐之士编造的,可是,它却成功的骗了很多人。
据历史记载,直到乾隆后期,这部经书才被学者证实是部伪经,这徐皇后在英武之外的慧黠可见一斑。
只听朱棣继续倾诉道:“皇后你为朕殚精竭虑,劳神费思,后来你又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都颁行天下,为朕继续赢取民心。记得那年你突然要求朕召见大臣们的妻子……”
此时,朱棣的眼前浮现出徐皇后苦口婆心的告诫臣工妻子的情景——
记得那是永乐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就在这凤藻宫的偏殿里,徐皇后一边和大臣们的妻子赏月,一边像拉家常一样娓娓的对她们说:“女人侍奉丈夫,并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而已,应该对他们的前途事业也有所助益。朋友的劝告,不易被男人采纳,同样的话妻子来说,就容易入耳得多了,我与皇上朝夕相处,从不以私欲开口,所说的一切都以生民为念。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皇后你果真是说到做到啊,临终前,你最后一次能开口说话,依然是让朕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自语到这儿,朱棣忽然泣不成声:“皇后啊,要不是你这样为朕劳神,怎会年寿不永,只做了四年皇后,就撒手人寰,朕无能啊。”
记得徐婉儿刚嫁进燕王府的时候,那一年,朱棣十六岁,徐婉儿小他两岁,只有十四岁。
都是豆蔻年华,青涩无比。然后岁月的历练,才使他们变成了各自生活所要求的样子。
此刻,朱棣的哭诉渐渐变小,终于没有声音,脸色忽然变得冷硬。
他起身给皇后敬了一炷香,一声不吭的朝殿外走去,那高大的身躯在夜色里移动,就像一尊向人群靠近的死神。
即使躲在他身后,看不见他那铁青的脸,但是凭着那声声沉重而魔性的脚步,姚清华已经知道,现在的永乐帝,心理已经严重变态了。
殿外的守灵宫人全都面如土色,不知道皇上今晚是不是又要怒杀一批宫人了。
此时,姚清华看着众人的脸色,也终于知道,王喜公公为什么那么害怕了,看来这朱棣最近只要一不高兴,就喜欢杀人。
这状态,需要看心理医生了。
可是,古代还没有心理健康这门课程呢。
就算有,谁又敢给皇帝当心理医生呢?
眼看这一批浑身颤抖的宫人们就要葬身于皇帝的一怒之间,她忽然决定,今天本姑娘就临时客串一把心理医生了。
看皇上这种乖戾暴躁的状态,应该属于心理学上的“创伤应急后遗症”中的一种表现吧。
谁能没有一些旧恨心魔?强大到皇帝,也有撑不下去的时候。
治疗这种病症,常规方法是疏导,但是姚清华觉得,对于像朱棣这种自我意识极强的心理患者,此法无异于隔靴搔痒,最以毒攻毒的疗法是心理学上的“系统脱敏疗法”。
此法,通俗点说,就是把患者伤口刨开给他看,让其直面伤痛,并对患者进行“抗过敏心理重建过程”,比如,怕水的人就偏把你带到水边,恐高的人偏把你带到高楼。
但此疗法凶险之处就在于,患者有可能不仅没有“脱敏”,反而还走火入魔,发疯发狂,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精准的找到患者伤痛的敏感点、切入点是什么,显得至关重要。
而纵观朱棣的一生,他并不是一个阳光下成长的幸福儿童,他心里的暗伤可多了,哪一个才是让他伤痛成疾的根本原因呢?
思忖良久,眼看朱棣的脚步即将要踏出凤藻宫最后一步了,姚清华决定赌一赌,她在身后大声道:“皇上,留步。”
朱棣回头一看,姚清华已经昂首挺胸的跑上前去,迎着朱棣那阴狠的目光道:“世人都说,皇上对皇后一片真情,在我看来,全是假意。”
朱棣万万没有想到,这凤藻宫竟然有人敢潜入,更难以置信的是,眼前的这个瘦小的八品掌记竟然敢对他说出如此大胆的话,一时间,竟然忘了表情,完全被姚清华震住了。
姚清华继续咄咄逼人道:“皇后死后两年,梓宫停于中宫,皇上‘舍不得’把她下葬,这里面固然有感情的因素,但也是皇上为实现迁都而走的一步大棋吧。”
“何以见得?”朱棣一脸讶异。
“皇上正在为皇后修建长陵,皇后若是他日归葬北京,皇上百年之后,世人都念皇上夫妻情深,能不将皇上与皇后合葬么?皇上停灵两年,并终身不再立后,这份情义早已感动天地,谁还忍心批驳你背弃祖宗龙脉烟火?这样,皇上就名正言顺的不用归葬在太祖孝陵了。既然把这个最棘手的叶落归根的伦理问题圆满解决了,那么就算解决了皇上迁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