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来自突厥的消息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子侍读,有一个十分通俗易懂的名称,就叫陪太子读书。顾名思义,就是给太子做同窗,一起上课,一起听讲,同时在先生不在的时候还要负责督促太子学习,个别时候还得帮太子辅导功课。这本是个没有什么级别的虚职,多数由皇亲国戚家差不多年纪的男子来担任,也有皇帝为了表示对大臣的信重,而让大臣家的孩子担任。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职位并不属于官员体系之中。可虽然是虚职,却没人敢小瞧了这个位置。
因为若是没有什么意外,那太子必定就是以后的天子。而太子侍读则是在年少时就陪伴着太子的人,是太子的同窗和玩伴,最为亲密的友人。一朝太子成了天子,那这种从小时候就养成的关系,就体现出大用处来了。其必成为太子登基之后最为信任的人,自然飞黄腾达,前途无量。
所以皇帝将夏鸿升选作太子侍读,在夏鸿升自己看来没有什么,可是在有心的百官眼中却是一个信号。皇帝信重夏鸿升,这是在为夏鸿升铺路,也是在为太子择选一个得力的未来重臣。
于是难免就有人开始起了心思,这段时间以来,夏鸿升长安宅子里面的访客明显比之前多了不少。
夏鸿升不胜其扰,干脆每天不沾家里。要么就是在东宫之中陪着李承乾一起上课,要不就是躲在那个简陋的军校。办公室……不,办公帐里面圈圈画画,画出一张张平面图来。
负责教导太子的人是李纲。目前长安城中辈分最高的儒者。早几年还有一位比他更加厉害的颜之推,是颜师古的父亲,不过已经过世几年了。
别看李纲在弘文馆和国子监里面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同夏鸿升说话也是慈祥和善的,可对待李承乾却很是严厉,讲学过程中见李承乾走神,往往拿起戒尺就是几板子。李承乾不敢言更不敢怒。还得老老实实的俯首认错。那把戒尺连他当皇帝的老弟都打过,更何况他呢。
反而是对于侍读的夏鸿升。李纲就没有那么严厉了。从不考校夏鸿升的课业不说,也并不限制夏鸿升在他讲课的时候做什么,对于这一点,夏鸿升简直快要感激涕零了。倒不是说李纲不愿意教授夏鸿升。只是他们已经都知道夏鸿升的学问是不浅的,而且多数见解自成一脉却又十分有道理,故而不愿用自己的学问去搅乱了夏鸿升自己的东西。反过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儒的胸襟,海纳百川可不是一句嘴上的空话和口号,像李纲和颜师古这样的当世之大儒,自身的品德修甄的几近完美,故而能够有容乃大。也是夏鸿升幸运,遇上了这二人。若是遇上一个像是褚遂良那样的。啧啧,夏鸿升自己都不能像,早就听弘文馆里面的那帮纨绔说过了。褚遂良在弘文馆里面讲解东西的时候,是决计不能让人反驳,提出不同的看法的,单是这份胸襟,比之李纲和颜师古,就差开了天大的距离来。
夏鸿升后来干脆就拿了三国去。李纲给李承乾授课的时候,他自己就在一旁默写三国。
也有几分故意的成分在里面。夏鸿升希望李纲能够看见。希望这本盗用来的三国能够出版出来刊行天下。如今有了活字印刷,刊印的效率和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于是刊印《三国演义》也就有了可能。夏鸿升希望能够引出文人将自己的著作主动进行刊印的潮流来。
自秦焚书坑儒之后,许多学问就失传了,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学说就更加凋零殆尽,便是残存流传下来了一些,也都不能被世人所知道。若不趁着贞观年间还算开化,让这些学问有重见天日的机会的话,难道还等到后世里面人们的思想都被禁锢了,变得固步自封,僵化落后么?!
百家争鸣才有利于发展,刊印天下的三国就是夏鸿升抛出去的砖。
当然,另一方面,夏鸿升也试图通过刊印三国来提高自己的名望。有了名望,就会有人支持,就能吸引人来学习他的东西。有了足够高的名望,他讲出来的东西才有人听,才有人信。
早在鸾州的时候,颜师古就对夏鸿升说过,夏鸿升想要传开他格物的道理,要学会借势。没有势,是不会有人听信的。如今夏鸿升已经是颇具名气的文士了,又得李世民信重,身份地位上已经足够,名气声望上却仍旧欠缺。所以,夏鸿升才想到刊印三国来提升自己的名头,增强自己在学子之中的号召力,为之后的打算做准备。
“静石,这几日但见你在都在书写,却是写的什么?”李承乾恭恭敬敬的送走了李纲之后,就转头对一同恭送李纲的夏鸿升问道。
“写小说。”夏鸿升搓了搓手:“就是话本。”
“话本?”李承乾一愣,继而面露好奇:“快让我看看!早就听说你在洛阳城里帮一个风尘女子写了一出话本,让其将话本演绎出来,一举夺魁的事情,我还特意找人讲给我听了。这回又是甚子故事?”
两人回去屋里,夏鸿升就拿了写好的那些交给了李承乾。李承乾接过来那一沓纸张,低头一看:“三国演义?”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正是那汉末三分天下之时。不过却只是以此为背景编纂的故事,并不合史实,故曰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李承乾低头读了起来:“咦!静石好才情!”
刚开始李承乾还是不是的惊呼几句,感到一下好文采什么的,看着看着,就没有声音了。一头扎进了那些纸张里面,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一如当初的幽姬。
夏鸿升中间跟他说话,李承乾也只是哼哼恩恩的附和着,明显的心不在焉。见此情景,夏鸿升笑了笑,果然三国一出谁与争锋,看这架势要不要把其他三本也给默出来呢?不过其他三本完全背不出来一点儿,都是只知道个故事,凭自己的文笔不行啊。
见李承乾看的入迷,夏鸿升也就没有再等下去了,只是对旁边的内侍交代了一声,自己便径自出了东宫离开了。
回家里吃过了午饭,正准备要犯一会儿春困,却就见一个小厮带着一个兵卒进来了,到了夏鸿升跟前,就抱拳行了礼,然后说道:“启禀都尉,段都尉命小的前来找都尉过去,说是人回来了!”
这说的是当初在朔方的时候,夏鸿升派去到突厥的那些特战队员和间谍了。他们扮作行商在突厥留了下来,趁机暗中搜集突厥的情况。
夏鸿升也顾不得睡午觉了,匆忙带了齐勇和几个亲兵就随了那个兵卒出了城,往营地去了。
间谍营与大唐刀锋的营地同在一处,夏鸿升骑马过去,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径直进去了大帐,就见几个人正站在那里同段瓒说话,见夏鸿升进去,立刻就过来见了礼。
“怎么,你们暴露了?其他人呢?”夏鸿升让几人起来,然后问道。因为当初命令他们扮作商人潜入突厥的时候,说过让他们就留在草原,通过飞鸽传书传回消息。因为夏鸿升知道,朔方一旦收复,李老二的目光就要越过草原,凝聚在突厥的身上了。所以夏鸿升就让他们在突厥各部之中搜集情报,暗中挑拨突厥各部之间的关系,没有暴露不要回来。
“启禀将军,属下等并未暴露。”为首的那个间谍向夏鸿升说道:“其他人仍旧遵照将军的命令,潜入在突厥附属各部之中,表面上从中原往西域倒卖货物,暗中搜集一切情报,同时散步流言挑拨诸部之间的关系。属下几个此番回来,是事情太过重要,无法以飞鸽传书,故而属下等亲自回来了一趟。”
夏鸿升点了点头:“到底是何事?”
“自从属下等遵照将军的命令潜入突厥之后,就一直在暗中挑拨颉利可汗与突厥次汗突利可汗之间的关系。其二人本就不和,再加上咱们的人的运作,如今突厥二汗之间的矛盾已然更加剧烈,甚至发生过几次刺杀的事情,却并非是咱们的人做的。突利可汗长期受颉利可汗的压制排挤,深感不安,明白他自己的势力不如颉利,所以主动联系了朔方……”那个间谍向夏鸿升解释道:“朔方的人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转给了属下等,商议之后,由属下现身去见了突利可汗,突利可汗表示愿意愿意归附大唐,希望得到大唐的帮助。属下还带回来了一封突利可汗的书信!”
说完,那名间谍脱下了外衫,拿出一把小刀将自己的贴身里衣一下挑开,从里面拽出了一封火泥密封的书信来,呈给了夏鸿升。(未完待续)
太子侍读,有一个十分通俗易懂的名称,就叫陪太子读书。顾名思义,就是给太子做同窗,一起上课,一起听讲,同时在先生不在的时候还要负责督促太子学习,个别时候还得帮太子辅导功课。这本是个没有什么级别的虚职,多数由皇亲国戚家差不多年纪的男子来担任,也有皇帝为了表示对大臣的信重,而让大臣家的孩子担任。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职位并不属于官员体系之中。可虽然是虚职,却没人敢小瞧了这个位置。
因为若是没有什么意外,那太子必定就是以后的天子。而太子侍读则是在年少时就陪伴着太子的人,是太子的同窗和玩伴,最为亲密的友人。一朝太子成了天子,那这种从小时候就养成的关系,就体现出大用处来了。其必成为太子登基之后最为信任的人,自然飞黄腾达,前途无量。
所以皇帝将夏鸿升选作太子侍读,在夏鸿升自己看来没有什么,可是在有心的百官眼中却是一个信号。皇帝信重夏鸿升,这是在为夏鸿升铺路,也是在为太子择选一个得力的未来重臣。
于是难免就有人开始起了心思,这段时间以来,夏鸿升长安宅子里面的访客明显比之前多了不少。
夏鸿升不胜其扰,干脆每天不沾家里。要么就是在东宫之中陪着李承乾一起上课,要不就是躲在那个简陋的军校。办公室……不,办公帐里面圈圈画画,画出一张张平面图来。
负责教导太子的人是李纲。目前长安城中辈分最高的儒者。早几年还有一位比他更加厉害的颜之推,是颜师古的父亲,不过已经过世几年了。
别看李纲在弘文馆和国子监里面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同夏鸿升说话也是慈祥和善的,可对待李承乾却很是严厉,讲学过程中见李承乾走神,往往拿起戒尺就是几板子。李承乾不敢言更不敢怒。还得老老实实的俯首认错。那把戒尺连他当皇帝的老弟都打过,更何况他呢。
反而是对于侍读的夏鸿升。李纲就没有那么严厉了。从不考校夏鸿升的课业不说,也并不限制夏鸿升在他讲课的时候做什么,对于这一点,夏鸿升简直快要感激涕零了。倒不是说李纲不愿意教授夏鸿升。只是他们已经都知道夏鸿升的学问是不浅的,而且多数见解自成一脉却又十分有道理,故而不愿用自己的学问去搅乱了夏鸿升自己的东西。反过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儒的胸襟,海纳百川可不是一句嘴上的空话和口号,像李纲和颜师古这样的当世之大儒,自身的品德修甄的几近完美,故而能够有容乃大。也是夏鸿升幸运,遇上了这二人。若是遇上一个像是褚遂良那样的。啧啧,夏鸿升自己都不能像,早就听弘文馆里面的那帮纨绔说过了。褚遂良在弘文馆里面讲解东西的时候,是决计不能让人反驳,提出不同的看法的,单是这份胸襟,比之李纲和颜师古,就差开了天大的距离来。
夏鸿升后来干脆就拿了三国去。李纲给李承乾授课的时候,他自己就在一旁默写三国。
也有几分故意的成分在里面。夏鸿升希望李纲能够看见。希望这本盗用来的三国能够出版出来刊行天下。如今有了活字印刷,刊印的效率和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于是刊印《三国演义》也就有了可能。夏鸿升希望能够引出文人将自己的著作主动进行刊印的潮流来。
自秦焚书坑儒之后,许多学问就失传了,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学说就更加凋零殆尽,便是残存流传下来了一些,也都不能被世人所知道。若不趁着贞观年间还算开化,让这些学问有重见天日的机会的话,难道还等到后世里面人们的思想都被禁锢了,变得固步自封,僵化落后么?!
百家争鸣才有利于发展,刊印天下的三国就是夏鸿升抛出去的砖。
当然,另一方面,夏鸿升也试图通过刊印三国来提高自己的名望。有了名望,就会有人支持,就能吸引人来学习他的东西。有了足够高的名望,他讲出来的东西才有人听,才有人信。
早在鸾州的时候,颜师古就对夏鸿升说过,夏鸿升想要传开他格物的道理,要学会借势。没有势,是不会有人听信的。如今夏鸿升已经是颇具名气的文士了,又得李世民信重,身份地位上已经足够,名气声望上却仍旧欠缺。所以,夏鸿升才想到刊印三国来提升自己的名头,增强自己在学子之中的号召力,为之后的打算做准备。
“静石,这几日但见你在都在书写,却是写的什么?”李承乾恭恭敬敬的送走了李纲之后,就转头对一同恭送李纲的夏鸿升问道。
“写小说。”夏鸿升搓了搓手:“就是话本。”
“话本?”李承乾一愣,继而面露好奇:“快让我看看!早就听说你在洛阳城里帮一个风尘女子写了一出话本,让其将话本演绎出来,一举夺魁的事情,我还特意找人讲给我听了。这回又是甚子故事?”
两人回去屋里,夏鸿升就拿了写好的那些交给了李承乾。李承乾接过来那一沓纸张,低头一看:“三国演义?”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正是那汉末三分天下之时。不过却只是以此为背景编纂的故事,并不合史实,故曰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李承乾低头读了起来:“咦!静石好才情!”
刚开始李承乾还是不是的惊呼几句,感到一下好文采什么的,看着看着,就没有声音了。一头扎进了那些纸张里面,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一如当初的幽姬。
夏鸿升中间跟他说话,李承乾也只是哼哼恩恩的附和着,明显的心不在焉。见此情景,夏鸿升笑了笑,果然三国一出谁与争锋,看这架势要不要把其他三本也给默出来呢?不过其他三本完全背不出来一点儿,都是只知道个故事,凭自己的文笔不行啊。
见李承乾看的入迷,夏鸿升也就没有再等下去了,只是对旁边的内侍交代了一声,自己便径自出了东宫离开了。
回家里吃过了午饭,正准备要犯一会儿春困,却就见一个小厮带着一个兵卒进来了,到了夏鸿升跟前,就抱拳行了礼,然后说道:“启禀都尉,段都尉命小的前来找都尉过去,说是人回来了!”
这说的是当初在朔方的时候,夏鸿升派去到突厥的那些特战队员和间谍了。他们扮作行商在突厥留了下来,趁机暗中搜集突厥的情况。
夏鸿升也顾不得睡午觉了,匆忙带了齐勇和几个亲兵就随了那个兵卒出了城,往营地去了。
间谍营与大唐刀锋的营地同在一处,夏鸿升骑马过去,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径直进去了大帐,就见几个人正站在那里同段瓒说话,见夏鸿升进去,立刻就过来见了礼。
“怎么,你们暴露了?其他人呢?”夏鸿升让几人起来,然后问道。因为当初命令他们扮作商人潜入突厥的时候,说过让他们就留在草原,通过飞鸽传书传回消息。因为夏鸿升知道,朔方一旦收复,李老二的目光就要越过草原,凝聚在突厥的身上了。所以夏鸿升就让他们在突厥各部之中搜集情报,暗中挑拨突厥各部之间的关系,没有暴露不要回来。
“启禀将军,属下等并未暴露。”为首的那个间谍向夏鸿升说道:“其他人仍旧遵照将军的命令,潜入在突厥附属各部之中,表面上从中原往西域倒卖货物,暗中搜集一切情报,同时散步流言挑拨诸部之间的关系。属下几个此番回来,是事情太过重要,无法以飞鸽传书,故而属下等亲自回来了一趟。”
夏鸿升点了点头:“到底是何事?”
“自从属下等遵照将军的命令潜入突厥之后,就一直在暗中挑拨颉利可汗与突厥次汗突利可汗之间的关系。其二人本就不和,再加上咱们的人的运作,如今突厥二汗之间的矛盾已然更加剧烈,甚至发生过几次刺杀的事情,却并非是咱们的人做的。突利可汗长期受颉利可汗的压制排挤,深感不安,明白他自己的势力不如颉利,所以主动联系了朔方……”那个间谍向夏鸿升解释道:“朔方的人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转给了属下等,商议之后,由属下现身去见了突利可汗,突利可汗表示愿意愿意归附大唐,希望得到大唐的帮助。属下还带回来了一封突利可汗的书信!”
说完,那名间谍脱下了外衫,拿出一把小刀将自己的贴身里衣一下挑开,从里面拽出了一封火泥密封的书信来,呈给了夏鸿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