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怎能忘得了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49年2月,上海林公馆。
林家大部分人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林子轩的最后决定。
作为这个大家族的掌舵人,林子轩的决定就是这个家族的最终命运。
在这个改天换地的大时代面前,任何家族都是那么的渺小,林家也不例外。
即便林家有庞大的资产,有林子轩这位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在历史洪流的冲击下,仍然需要慎重的做出抉择。
林子轩坐在书房里,沉默不语。
他已经五十岁了,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三十个年头,这些年他做过不少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进程,挽救了许多生命。
这一切的改变或许要从1935年说起。
那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发表了一场演讲,引起了世界轰动。
但也带来了被刺杀的危险,这一次,那些间谍们不会受骗了,一定会进行周密的部署。
他甚至无法离开瑞典。
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这次帮助他的人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呼吁世界上的文学家和科学家组成一个代表团访问中国。
用这种方式护送林子轩平安回到中国。
这些人物在世界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一个人或许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就不能被忽视了。
间谍们不可能在他们面前刺杀或者绑架林子轩,要考虑到国际影响。
就这样,一艘驶往中国的邮轮从瑞典出发。
邮轮上至少有五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有十几名各国知名的科学家和作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著名的反战人士。
在邮轮上,爱因斯坦和林子轩有过一次交谈。
他之所以帮助林子轩和《高堡奇人》有关,小说中有关于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情节,这部小说挽救了很多犹太人的生命。
作为犹太人中的著名人物,他看过那本被犹太人藏起来的书稿。
结合林子轩的处境,以他的聪明。能猜到些什么。
即便林子轩不是《高堡奇人》的作者,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不是谁都能冒着生命危险在瑞典发表反战演讲的。
他们谈论了如何终止战争的问题。
林子轩提出了一种假设,如果有一种极具毁灭性的武器掌握在各国手中。那么各国会不会因为彼此忌惮而不敢全面开战,如此就能保证世界的和平。
“你真的是从时间桥的那一端而来?”交谈的最后,爱因斯坦好奇的问道。
正是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和罗森根据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在特殊的时空结构中存在一条贯穿空间和时间的隧道。
这条通道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叫做时间桥。
不过。他们推导的结论是这座桥无法通过,任何物质想要通过,都会被撕裂。
爱因斯坦碰到林子轩这种疑似的时空穿越者,作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他自然想要验证这个科学理论是否正确。
其实,这个话题他们在十多年前曾经进行过一次。
在1923年的上海,林子轩问过爱因斯坦这个问题,到了1935年,爱因斯坦反问林子轩。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时爱因斯坦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林子轩也不想承认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我只是一个迷失在这个世界的旅者。”林子轩非常文艺的回答道。
一晃十几年过去,林子轩想到当时爱因斯坦错愕后的会心一笑,就觉得人生真是奇妙。
此时此刻,在他面前摆放着一叠信件,有劝他离开的,有劝他留下来,里面甚至有不少大人物的亲笔信。
他已经想了很久,作为一名中国人,他不想离开中国的土地。
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良久之后,林子轩起身。走到外边,林家的人都静下来,等待着答案。
“我们去香港。”林子轩低沉道。
无论怎么说,香港都是中国的土地。他想在香港等待回归的那一天。
1978年8月,香港林公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在香港,说起林公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地方,因为香港只有一座林公馆。
不是说其他姓林的住宅不能称为林公馆。而是大家只认为那一家才是真正的林公馆。
所谓林公馆,自然指的是林子轩所住的地方。
这些年,林家在香港发展的极为兴盛,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受到市民的爱戴。
林家的这位客人非常神秘,家里的仆人都被赶了出去,由林子轩亲自接待。
这一年林子轩78岁,这位客人81岁。
两人就像是老朋友一样的闲聊着,他们虽然经常通信,不过的确是多年没有见过了。
他们回忆着过去的岁月,时光荏苒,但两人的友谊一直没有变过。
林子轩走到一旁,拿出一张唱片,放在留声机上,或许是人老了,他喜欢听这种老唱片,有一种怀旧的味道,可以让人心静。
留声机中传来悠远的歌声。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这时候,林子轩伸出手,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十足的绅士风度。
那位客人笑了笑,站起身,和林子轩一起跟着音乐慢慢舞动。
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上海,两人第一次跳舞的时候。
那一年,林子轩23岁,她26岁。
那是1923年10月份,林子轩为了向上海文坛介绍徐至摩特意举行了一次聚会,这次聚会真是宾客云集,名流荟萃。
有文坛领袖胡拾、有文学研究会的郑震铎和沈燕冰,有创造社的郭沫偌和郁达浮,有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们,有上海的名伶佳人。
青年男女们在舞池中翩翩起舞,文坛名流们互相交流着轶闻趣事,记者们忙着拍摄照片。
林子轩和宋家三小姐跳了第一支舞,她抱怨林子轩跳的不好,林子轩无奈的恭维一番。
一切都是那么的鲜活,就好像发生在昨日一般。
那时候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名士高歌,佳人起舞。
怎能忘得了!(~^~)
1949年2月,上海林公馆。
林家大部分人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林子轩的最后决定。
作为这个大家族的掌舵人,林子轩的决定就是这个家族的最终命运。
在这个改天换地的大时代面前,任何家族都是那么的渺小,林家也不例外。
即便林家有庞大的资产,有林子轩这位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在历史洪流的冲击下,仍然需要慎重的做出抉择。
林子轩坐在书房里,沉默不语。
他已经五十岁了,来到这个世界也有三十个年头,这些年他做过不少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进程,挽救了许多生命。
这一切的改变或许要从1935年说起。
那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发表了一场演讲,引起了世界轰动。
但也带来了被刺杀的危险,这一次,那些间谍们不会受骗了,一定会进行周密的部署。
他甚至无法离开瑞典。
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这次帮助他的人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呼吁世界上的文学家和科学家组成一个代表团访问中国。
用这种方式护送林子轩平安回到中国。
这些人物在世界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一个人或许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就不能被忽视了。
间谍们不可能在他们面前刺杀或者绑架林子轩,要考虑到国际影响。
就这样,一艘驶往中国的邮轮从瑞典出发。
邮轮上至少有五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有十几名各国知名的科学家和作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著名的反战人士。
在邮轮上,爱因斯坦和林子轩有过一次交谈。
他之所以帮助林子轩和《高堡奇人》有关,小说中有关于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情节,这部小说挽救了很多犹太人的生命。
作为犹太人中的著名人物,他看过那本被犹太人藏起来的书稿。
结合林子轩的处境,以他的聪明。能猜到些什么。
即便林子轩不是《高堡奇人》的作者,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不是谁都能冒着生命危险在瑞典发表反战演讲的。
他们谈论了如何终止战争的问题。
林子轩提出了一种假设,如果有一种极具毁灭性的武器掌握在各国手中。那么各国会不会因为彼此忌惮而不敢全面开战,如此就能保证世界的和平。
“你真的是从时间桥的那一端而来?”交谈的最后,爱因斯坦好奇的问道。
正是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和罗森根据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在特殊的时空结构中存在一条贯穿空间和时间的隧道。
这条通道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叫做时间桥。
不过。他们推导的结论是这座桥无法通过,任何物质想要通过,都会被撕裂。
爱因斯坦碰到林子轩这种疑似的时空穿越者,作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他自然想要验证这个科学理论是否正确。
其实,这个话题他们在十多年前曾经进行过一次。
在1923年的上海,林子轩问过爱因斯坦这个问题,到了1935年,爱因斯坦反问林子轩。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时爱因斯坦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林子轩也不想承认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我只是一个迷失在这个世界的旅者。”林子轩非常文艺的回答道。
一晃十几年过去,林子轩想到当时爱因斯坦错愕后的会心一笑,就觉得人生真是奇妙。
此时此刻,在他面前摆放着一叠信件,有劝他离开的,有劝他留下来,里面甚至有不少大人物的亲笔信。
他已经想了很久,作为一名中国人,他不想离开中国的土地。
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良久之后,林子轩起身。走到外边,林家的人都静下来,等待着答案。
“我们去香港。”林子轩低沉道。
无论怎么说,香港都是中国的土地。他想在香港等待回归的那一天。
1978年8月,香港林公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在香港,说起林公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地方,因为香港只有一座林公馆。
不是说其他姓林的住宅不能称为林公馆。而是大家只认为那一家才是真正的林公馆。
所谓林公馆,自然指的是林子轩所住的地方。
这些年,林家在香港发展的极为兴盛,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受到市民的爱戴。
林家的这位客人非常神秘,家里的仆人都被赶了出去,由林子轩亲自接待。
这一年林子轩78岁,这位客人81岁。
两人就像是老朋友一样的闲聊着,他们虽然经常通信,不过的确是多年没有见过了。
他们回忆着过去的岁月,时光荏苒,但两人的友谊一直没有变过。
林子轩走到一旁,拿出一张唱片,放在留声机上,或许是人老了,他喜欢听这种老唱片,有一种怀旧的味道,可以让人心静。
留声机中传来悠远的歌声。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这时候,林子轩伸出手,做出一个邀请的姿势,十足的绅士风度。
那位客人笑了笑,站起身,和林子轩一起跟着音乐慢慢舞动。
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上海,两人第一次跳舞的时候。
那一年,林子轩23岁,她26岁。
那是1923年10月份,林子轩为了向上海文坛介绍徐至摩特意举行了一次聚会,这次聚会真是宾客云集,名流荟萃。
有文坛领袖胡拾、有文学研究会的郑震铎和沈燕冰,有创造社的郭沫偌和郁达浮,有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们,有上海的名伶佳人。
青年男女们在舞池中翩翩起舞,文坛名流们互相交流着轶闻趣事,记者们忙着拍摄照片。
林子轩和宋家三小姐跳了第一支舞,她抱怨林子轩跳的不好,林子轩无奈的恭维一番。
一切都是那么的鲜活,就好像发生在昨日一般。
那时候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名士高歌,佳人起舞。
怎能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