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贴近生活和粉饰生活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实话,林子轩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不大,他也记不得太多的话剧剧本。
《雷雨》和《日出》都是曾经出现在后世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过是节选。
当时,语文老师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来《雷雨》和《日出》的全文看一看,这才让林子轩记了下来。
他还看过《原野》和《茶馆》,只是没有耐心看完。
外国的话剧他记得一个《等待戈多》,据说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林子轩在后世就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看的,果然不愧是荒诞派戏剧,荒诞的他完全没看懂。
他没有把《等待戈多》写出来的打算,在二十年代演出荒诞派戏剧,这是作死的事情,会被观众骂死的。
所以,林子轩决定以后不会再写话剧了,他有时间不如多写写小说。
就是这部《日出》,他也犹豫过。
他原本是不想写《日出》的,因为这部话剧和他的生活太像了,他是个银行家,身边也有《日出》中那些类似的朋友,很容易被人对号入座。
要是被身边的人知道了,他还要不要在金融圈子里混,还要不要在上流社会生活。
这是自绝于自身阶层的事情,他又不是热血青年。
《雷雨》触碰到了大家族的隐痛,《日出》则揭开了这个残酷社会的伤疤。
林子轩最终决定写出来是有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是因为大家闲聊的时候话赶话赶上了,要是不写一部话剧的话有损他未来文豪的形象,特别是陆小蔓在旁边看着的时候。
其次,林子轩察觉到洪慎对他有点不服气,所以就稍微打一下脸,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说到底是男人的面子和虚荣心的问题。
他又不是老头子,年轻人就应该有点小个性。
面对季鸿明的低头认输,他可以大度的原谅,对于洪慎不经意间的挑衅,他也不介意稍微给这位哈佛大学戏剧班的专业人才一点小压力。
当然,林子轩对洪慎的才华比较欣赏,他想邀请洪慎到明星电影公司来。
在这个年代,拍摄电影和排演话剧差别不大。
中国的电影人才大多都是从话剧行业转型而来的,比如郑证秋和张时川。
也有从绘画和文学方面转型来的,比如但杜予和周瘦绢。
想要邀请心高气傲的洪慎加盟,就要能有让他心折的地方,林子轩相信《日出》的剧本应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再次,这部话剧其实可以拍摄成电影,而且剧中的陈白露很适合殷明竹来演。
殷明竹本来在上海滩的社交圈就颇有名气,对于《日出》中的生活环境并不陌生。
不过她家境殷实,不需要依附其他男人生活,所以才能活的自由,不像陈白露那么可怜可叹,最终走上绝路。
想把殷明竹拉进明星电影公司,需要一个能打动她的好剧本。
《日出》和《上海假日》一样,都是突出女演员的电影,其他人都是配角,只要发挥的好,殷明竹会成为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
“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过《雷雨》了。”郑证秋看罢《日出》,一脸同情的说道,“看来你也不会承认自己写过《日出》了。”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郑证秋明白这个道理,他以往写的剧本也是取材于身边的事情,有些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有些是自己所经历的。
写出来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说明剧本没有脱离生活。
这是他较为欣慰的一面。
然而,他从来没有写过像《日出》一样如此贴近生活的剧本,这已经不是贴近生活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林子轩把真实的生活拿出来写成剧本,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戏剧高于生活的部分,说的高雅一点是从繁琐的生活小事中提炼出主要的情节。
其实就是为了粉饰生活。
观众看戏,一方面想要在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才有代入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看到真实的生活。
因为真实的生活太残酷了,他们不愿意接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戏剧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了。
观众既有了代入感,又有了生活中不曾有的幸福感,于是,他们在戏剧中得到了心理补偿,得到了满足。
这是他们喜欢一部戏剧的原因所在。
这和后世的读者看网络小说是一个道理。
读者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总是强调代入感,这个代入感就是要在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上符合大多数人的经历,也就是贴近生活。
不过,读者又希望网络小说中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郁闷情节,想要爽起来。
主角不能被打脸,不能受委屈,女主角不能死,不能有外遇,不能有任何不爽的情节,否则读者为什么要看网络小说。
这就是在粉饰生活。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的共同感情需求是相同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那就是悲剧。
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男女主角都死了,照样是经典戏剧。
中国的《梁祝》也是男女主角都死了,可最终他们竟然化作蝴蝶双双飞走了。
经过对比,就能发现西方人比较能接受生活化的戏剧,东方人则会对生活进行粉饰,留下一点希望,很难脱离大团圆的结局。
《日出》和《雷雨》这两部话剧都是悲剧,一点都不给人留下希望。
在网文上属于虐主,不对,连主角都死了,那就是虐观众了。
但这样的话剧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郑证秋看《雷雨》的时候觉得压抑,他为两家人的悲惨遭遇而痛心疾首。
他看《日出》的时候更加压抑,他为整个社会的黑暗扭曲而深恶痛疾。
《雷雨》是人生的大悲剧,《日出》是社会的大悲剧。
这是郑证秋佩服林子轩的地方。
他和林子轩的家世差不多,但他绝不可能像林子轩一样对自己,对这个社会进行如此深刻的剖析。
这或许就是一个文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说实话,林子轩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不大,他也记不得太多的话剧剧本。
《雷雨》和《日出》都是曾经出现在后世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过是节选。
当时,语文老师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来《雷雨》和《日出》的全文看一看,这才让林子轩记了下来。
他还看过《原野》和《茶馆》,只是没有耐心看完。
外国的话剧他记得一个《等待戈多》,据说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林子轩在后世就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看的,果然不愧是荒诞派戏剧,荒诞的他完全没看懂。
他没有把《等待戈多》写出来的打算,在二十年代演出荒诞派戏剧,这是作死的事情,会被观众骂死的。
所以,林子轩决定以后不会再写话剧了,他有时间不如多写写小说。
就是这部《日出》,他也犹豫过。
他原本是不想写《日出》的,因为这部话剧和他的生活太像了,他是个银行家,身边也有《日出》中那些类似的朋友,很容易被人对号入座。
要是被身边的人知道了,他还要不要在金融圈子里混,还要不要在上流社会生活。
这是自绝于自身阶层的事情,他又不是热血青年。
《雷雨》触碰到了大家族的隐痛,《日出》则揭开了这个残酷社会的伤疤。
林子轩最终决定写出来是有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是因为大家闲聊的时候话赶话赶上了,要是不写一部话剧的话有损他未来文豪的形象,特别是陆小蔓在旁边看着的时候。
其次,林子轩察觉到洪慎对他有点不服气,所以就稍微打一下脸,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说到底是男人的面子和虚荣心的问题。
他又不是老头子,年轻人就应该有点小个性。
面对季鸿明的低头认输,他可以大度的原谅,对于洪慎不经意间的挑衅,他也不介意稍微给这位哈佛大学戏剧班的专业人才一点小压力。
当然,林子轩对洪慎的才华比较欣赏,他想邀请洪慎到明星电影公司来。
在这个年代,拍摄电影和排演话剧差别不大。
中国的电影人才大多都是从话剧行业转型而来的,比如郑证秋和张时川。
也有从绘画和文学方面转型来的,比如但杜予和周瘦绢。
想要邀请心高气傲的洪慎加盟,就要能有让他心折的地方,林子轩相信《日出》的剧本应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再次,这部话剧其实可以拍摄成电影,而且剧中的陈白露很适合殷明竹来演。
殷明竹本来在上海滩的社交圈就颇有名气,对于《日出》中的生活环境并不陌生。
不过她家境殷实,不需要依附其他男人生活,所以才能活的自由,不像陈白露那么可怜可叹,最终走上绝路。
想把殷明竹拉进明星电影公司,需要一个能打动她的好剧本。
《日出》和《上海假日》一样,都是突出女演员的电影,其他人都是配角,只要发挥的好,殷明竹会成为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
“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过《雷雨》了。”郑证秋看罢《日出》,一脸同情的说道,“看来你也不会承认自己写过《日出》了。”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郑证秋明白这个道理,他以往写的剧本也是取材于身边的事情,有些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有些是自己所经历的。
写出来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说明剧本没有脱离生活。
这是他较为欣慰的一面。
然而,他从来没有写过像《日出》一样如此贴近生活的剧本,这已经不是贴近生活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林子轩把真实的生活拿出来写成剧本,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戏剧高于生活的部分,说的高雅一点是从繁琐的生活小事中提炼出主要的情节。
其实就是为了粉饰生活。
观众看戏,一方面想要在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才有代入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看到真实的生活。
因为真实的生活太残酷了,他们不愿意接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戏剧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了。
观众既有了代入感,又有了生活中不曾有的幸福感,于是,他们在戏剧中得到了心理补偿,得到了满足。
这是他们喜欢一部戏剧的原因所在。
这和后世的读者看网络小说是一个道理。
读者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总是强调代入感,这个代入感就是要在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上符合大多数人的经历,也就是贴近生活。
不过,读者又希望网络小说中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郁闷情节,想要爽起来。
主角不能被打脸,不能受委屈,女主角不能死,不能有外遇,不能有任何不爽的情节,否则读者为什么要看网络小说。
这就是在粉饰生活。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的共同感情需求是相同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那就是悲剧。
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男女主角都死了,照样是经典戏剧。
中国的《梁祝》也是男女主角都死了,可最终他们竟然化作蝴蝶双双飞走了。
经过对比,就能发现西方人比较能接受生活化的戏剧,东方人则会对生活进行粉饰,留下一点希望,很难脱离大团圆的结局。
《日出》和《雷雨》这两部话剧都是悲剧,一点都不给人留下希望。
在网文上属于虐主,不对,连主角都死了,那就是虐观众了。
但这样的话剧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郑证秋看《雷雨》的时候觉得压抑,他为两家人的悲惨遭遇而痛心疾首。
他看《日出》的时候更加压抑,他为整个社会的黑暗扭曲而深恶痛疾。
《雷雨》是人生的大悲剧,《日出》是社会的大悲剧。
这是郑证秋佩服林子轩的地方。
他和林子轩的家世差不多,但他绝不可能像林子轩一样对自己,对这个社会进行如此深刻的剖析。
这或许就是一个文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