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内幕 (三)疑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是因为不少忠于阮朝的将领,看不惯大明间接掌控越南。便和那些叛军勾·结在一起,前往清国,游说乾隆帝。希望清国能支持阮朝,出兵越南,赶走盘踞国内的大明势力。
作为大清的属国,越南提出这样的请求,也很正常。
且近些年来,随着越南被大明掌控,广西、云南两省的人口外流,就越严重。尤其是深受白莲教影响的川陕鄂等地,很多流民,都在白莲教的鼓动下,一路南下,前往被吹得跟人间仙境似的大明。
无论广西、云南两省的官府怎么堵,都关不上人口的口子。而且白莲教,也刻意联系各地方的官吏。能收买的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派人杀了。
前布政使、巡抚、都督、提督等广西、云南两省大官,就跟走马观花似的,上一个死一个。有直接割脑袋的,落水淹死的、下毒弄死的,甚至还有满门被屠的。
这样恐怖的手段,让这两省的官吏们,都学乖了。对流民出境,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多管闲事。毕竟那些前任的死,就是最好的警醒。
且大明商货,也从清越边境,源源不断的进入清国。且为了应付清国的‘禁明货’,这些走私来的大明商货,都改头换面,尽量没那么引人注目。
使得清国的禁令,形同废纸。
乾隆帝虽然一直垂坐高堂,但对这些事,也有所耳闻。如果真把大明赶出越南,那移民的口子,也能彻底堵住。走私的大明商货,也能全面退出大清。所以这事,对大清还是极为有利的。
但只要一想到付出的代价,乾隆帝就有些不乐意了!
毕竟前些年,西山朝刚建立的时候,清国为支持后黎朝复国,就特意派兵,进军越南。但最后,遭遇惨败。使得清国不得不保住面子,承认西山朝对越南的统治。
这损兵折将的,差点让清国丢了大脸。
如今这个间接掌控越南的大明,比那西山朝还要厉害。想那西山朝皇室,就一夜之间,被大明一网打尽。皇族中人,也被流放到了某个海外荒岛。
后来统一越南,建立阮朝的阮福映,也没在位子上坐多久,就得重病死了。
现在整个越南,都被大明骑在头上。
这样的事实,让乾隆帝产生了深深的警惕。
但好在这大明是个什么共和大明,没有国王,只有总统。产生办法,还是由全国百姓,直接选举。并且有限定的任期!
过了,就得再次大选。
这和朱氏大明,没有直接关系。风土人情,也和大清有着显著差别。
从这些迹象看,大明似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而且大明虽然控制了越南,但清越边境,一直相安无事。除了很多流民偷偷越境以及走私商货外,还没有生什么大的战事。
先前猖·獗的鸦片走私,还因此得到了遏制。
这让乾隆帝觉得,没必要真得罪大明!
何况大明是海上大国,而大清实行海禁,算是6上强国。只要守着老祖宗打下的中原,享受着中原的富饶繁华,那就够了。其他地方的吵吵闹闹,打打杀杀,都和大清没关系。
因此也没那个必要,非得和大明过不去。
而且大明本土,在一个面积广袤的大岛上。和清国隔着十万八千里。就算暂时将大明赶出越南,那以海上大国著称的大明,迟早会返回来。
这样斩草不除根,也没什么意义!
最重要的是,乾隆帝也清楚八旗军的无能!
像之前巡视江南的时候,他就看到八旗子弟,箭箭虚,远远达不到先辈的一半。也是入主中原的近两百年时间里,八旗军过得太安逸了。致使骨子里,早没了当初关外的血性。
这骑马射箭的本事,再也比不上先祖了。
以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得赢明军。他也不是没听说,那大明的火器,极为犀利。打仗的时候,连面都没碰着,就砰的一声,杀敌于千里之外。
尽管这里面有很重的吹嘘成分,但他记得先祖攻打明帝国的经历。
当时明帝国的火器,给大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如今大明的火器,比明帝国厉害百倍。那大清将士,又该伤亡几何。
要是再闹出大清被打败的笑话,那他的‘十全武功’,就很难保住了。
所以这种种因素综合到一起,他就更没心思,调遣重兵,攻打这个八竿子打不着,又满身是刺的大明了。
除此以外,清国的朝堂上,又有以和珅为的大臣,不断苦劝。他们都是一群只认钱,不认人,枉顾国家利益的贪·赃枉·法之徒。所以当披着白莲教外衣的情报人员,以重金找他们帮忙的时候,一个个的,脑袋都点出花来了。
于是阮朝旧臣的请求,被乾隆帝毫不留情的拒绝。
这些事情,清国的情报人员,早就传了回来。南峰他们,也都清楚。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清国会掺和进来。
但当下,阿占沙的信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因清国的施压,暹罗转变态度,答应与英国和解。
这暹罗本来就是清国的附属国,这个时代,清国又保持着‘天·朝上·国’的威名。
即使大明清楚,清国已呈衰败之象。但百年积累的威严,还是让周边国家感到恐惧。暹罗这样的小国,便对清国的态度,不得不考虑一二。
所以有这个结果,也不足为奇。
不仅如此,清国还提出。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出兵中南半岛,共同讨伐大明。
这就让南峰他们有些想不通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来不想掺和的清国,突然悄无声息的转变态度。
而且清国那边的情报人员,在事前,没有传回一点端倪。难道说,清国的情报力量,也和马六甲一样,遭了变故吗?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
因为清国根本就没有一点反间谍意识!那国家机密,整得像个破漏筛子似的。只要花费一些钱财,那些知道内情的太监、宫女、大臣,就会急巴巴的,将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所以向来隐藏极深的情报司势力,不应该被清国察觉。
但是,为何没传回一点相关的消息呢?(未完待续。)
这是因为不少忠于阮朝的将领,看不惯大明间接掌控越南。便和那些叛军勾·结在一起,前往清国,游说乾隆帝。希望清国能支持阮朝,出兵越南,赶走盘踞国内的大明势力。
作为大清的属国,越南提出这样的请求,也很正常。
且近些年来,随着越南被大明掌控,广西、云南两省的人口外流,就越严重。尤其是深受白莲教影响的川陕鄂等地,很多流民,都在白莲教的鼓动下,一路南下,前往被吹得跟人间仙境似的大明。
无论广西、云南两省的官府怎么堵,都关不上人口的口子。而且白莲教,也刻意联系各地方的官吏。能收买的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派人杀了。
前布政使、巡抚、都督、提督等广西、云南两省大官,就跟走马观花似的,上一个死一个。有直接割脑袋的,落水淹死的、下毒弄死的,甚至还有满门被屠的。
这样恐怖的手段,让这两省的官吏们,都学乖了。对流民出境,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多管闲事。毕竟那些前任的死,就是最好的警醒。
且大明商货,也从清越边境,源源不断的进入清国。且为了应付清国的‘禁明货’,这些走私来的大明商货,都改头换面,尽量没那么引人注目。
使得清国的禁令,形同废纸。
乾隆帝虽然一直垂坐高堂,但对这些事,也有所耳闻。如果真把大明赶出越南,那移民的口子,也能彻底堵住。走私的大明商货,也能全面退出大清。所以这事,对大清还是极为有利的。
但只要一想到付出的代价,乾隆帝就有些不乐意了!
毕竟前些年,西山朝刚建立的时候,清国为支持后黎朝复国,就特意派兵,进军越南。但最后,遭遇惨败。使得清国不得不保住面子,承认西山朝对越南的统治。
这损兵折将的,差点让清国丢了大脸。
如今这个间接掌控越南的大明,比那西山朝还要厉害。想那西山朝皇室,就一夜之间,被大明一网打尽。皇族中人,也被流放到了某个海外荒岛。
后来统一越南,建立阮朝的阮福映,也没在位子上坐多久,就得重病死了。
现在整个越南,都被大明骑在头上。
这样的事实,让乾隆帝产生了深深的警惕。
但好在这大明是个什么共和大明,没有国王,只有总统。产生办法,还是由全国百姓,直接选举。并且有限定的任期!
过了,就得再次大选。
这和朱氏大明,没有直接关系。风土人情,也和大清有着显著差别。
从这些迹象看,大明似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而且大明虽然控制了越南,但清越边境,一直相安无事。除了很多流民偷偷越境以及走私商货外,还没有生什么大的战事。
先前猖·獗的鸦片走私,还因此得到了遏制。
这让乾隆帝觉得,没必要真得罪大明!
何况大明是海上大国,而大清实行海禁,算是6上强国。只要守着老祖宗打下的中原,享受着中原的富饶繁华,那就够了。其他地方的吵吵闹闹,打打杀杀,都和大清没关系。
因此也没那个必要,非得和大明过不去。
而且大明本土,在一个面积广袤的大岛上。和清国隔着十万八千里。就算暂时将大明赶出越南,那以海上大国著称的大明,迟早会返回来。
这样斩草不除根,也没什么意义!
最重要的是,乾隆帝也清楚八旗军的无能!
像之前巡视江南的时候,他就看到八旗子弟,箭箭虚,远远达不到先辈的一半。也是入主中原的近两百年时间里,八旗军过得太安逸了。致使骨子里,早没了当初关外的血性。
这骑马射箭的本事,再也比不上先祖了。
以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得赢明军。他也不是没听说,那大明的火器,极为犀利。打仗的时候,连面都没碰着,就砰的一声,杀敌于千里之外。
尽管这里面有很重的吹嘘成分,但他记得先祖攻打明帝国的经历。
当时明帝国的火器,给大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如今大明的火器,比明帝国厉害百倍。那大清将士,又该伤亡几何。
要是再闹出大清被打败的笑话,那他的‘十全武功’,就很难保住了。
所以这种种因素综合到一起,他就更没心思,调遣重兵,攻打这个八竿子打不着,又满身是刺的大明了。
除此以外,清国的朝堂上,又有以和珅为的大臣,不断苦劝。他们都是一群只认钱,不认人,枉顾国家利益的贪·赃枉·法之徒。所以当披着白莲教外衣的情报人员,以重金找他们帮忙的时候,一个个的,脑袋都点出花来了。
于是阮朝旧臣的请求,被乾隆帝毫不留情的拒绝。
这些事情,清国的情报人员,早就传了回来。南峰他们,也都清楚。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清国会掺和进来。
但当下,阿占沙的信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因清国的施压,暹罗转变态度,答应与英国和解。
这暹罗本来就是清国的附属国,这个时代,清国又保持着‘天·朝上·国’的威名。
即使大明清楚,清国已呈衰败之象。但百年积累的威严,还是让周边国家感到恐惧。暹罗这样的小国,便对清国的态度,不得不考虑一二。
所以有这个结果,也不足为奇。
不仅如此,清国还提出。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出兵中南半岛,共同讨伐大明。
这就让南峰他们有些想不通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来不想掺和的清国,突然悄无声息的转变态度。
而且清国那边的情报人员,在事前,没有传回一点端倪。难道说,清国的情报力量,也和马六甲一样,遭了变故吗?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
因为清国根本就没有一点反间谍意识!那国家机密,整得像个破漏筛子似的。只要花费一些钱财,那些知道内情的太监、宫女、大臣,就会急巴巴的,将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所以向来隐藏极深的情报司势力,不应该被清国察觉。
但是,为何没传回一点相关的消息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