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贾诩归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姜述也道:“彼时道长挟君临天下之势,岂是姜家所能阻挡?”
两人随即洒血为盟,商定张角起事不犯青州,姜家亦不得攻打张角。古人重誓,誓约以后,张角厚结姜述。姜述感念张角诚意,临行之前私谓张角,道:“道长诚意,在下感念于心,故有数言奉上。起事之初,定会顺利异常,且选海边某城,以为后路。倘若大事不谐,可以率众从海路退走,只须使人通知在下,我自会安排接应。”
在山寨住了一宿,次日清晨,张角亲自送姜述下山,又派十四弟子****义,率人护送姜述至城门。姜述此行如同做梦一般,望着****义远去,良久才回过神来。忽然思起一事,想要教导****义避祸之法,****义已走得看不见踪影。
姜述进城寻到郭嘉等人,众人见他无虞,皆大喜过望。姜述见诸人眼圈发红,定是昨夜担心未曾睡好,笑道:“此次着了诡道,幸得有惊无险。时间紧促,收拾一下,马上赶路。”
郭嘉跟随姜述日久,知他心怀异志,但并未存离弃之心,誓与姜述患难与共。姜述试探数次,知悉郭嘉内心想法,自此便倚之为心腹,机密之事皆不避开郭嘉。
郭嘉路上问道姜述,道:“何人摆了主公一道?”
姜述笑答:“此人大有名望,大汉祸乱以此人为最。”
郭嘉琢磨半天,也未猜出此人身份,姜述笑道:“张角此人如何?”
郭嘉拍额称是,道:“此人手创太平教,信众云集,若有异志,或致汉室纷乱。”
姜述点头,道:“正是此人。”
郭嘉静思一会,问道:“张角即便怀有异志,但是世人皆不识面目,民间声望甚高,与主公相见,何必费这等手脚?”
姜述答道:“张角心思慎密,自有算计。此次约我至山寨一行,可以显示实力,增加谈判砝码。倘若谈不拢,为防泄密,或会杀人灭口又不露行藏。若非我知此人底细,此时已与奉孝永别。”
郭嘉面有愧色,道:“也是我等失职,让主公受惊。”
姜述笑道:“张角势大,想是早在规划此事,又是有心算无心,我等再是小心,最终也必为其所乘。不过此次因祸得福,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郭嘉又道:“张角有异志,倘若谋反,莫受连累。”
姜述笑道:“我等无异志否?”
郭嘉不答,与姜述相顾大笑。
姜述得了灵帝赐婚,身份已是皇亲,与往昔身份大不相同。郭嘉原本为姜述幕僚,乃为生计故,不得不为之。如今姜述贵为皇亲,又素得姜述敬重,在这愿为知己者死的年代,郭嘉投靠姜述是自然而然的选择。郭嘉与荀、陈群出身不同,历史上曾在袁绍势大之时弃袁投曹,极有见识。郭嘉虽然入世不久,但从种种迹像早已看出姜述所谋甚大,不担心诛族之祸携家投靠,就是想施展才华,辅佐姜述实现宏图大业,成为名留青史的立朝重臣。
众人这次返回临淄,与上次更是隆重,几乎万家空巷,一齐来看皇家女婿。即使郑玄、胡昭这等出世大儒,对待姜述也是恭敬了许多,与以前大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王权统治之下,皇家在万民之中的尊崇地位。
关羽等众见典韦已是尉官,不禁生出功名之心,又因姜述成为皇亲,皆生投靠之心。姜述先前费尽心力,招揽而来的诸位武将,此时才算正式投向姜述,但要倚为心腹,还需要磨合一段时间。
贾诩很是淡然,丝毫未因姜述成为皇亲而有异,这让姜述对他更为看重。根据后世易中天先生的研究,贾诩是曹操麾下最聪明的谋士,除了谋算精准,看事之深远,思事之长久,心机之毒辣,位列曹操众谋士之首。
荀、陈群历练不足,此时尚不足重用,况且两人大家出身,天下未乱之前,机密事情不敢让两人参与。此时左右文士只有郭嘉可以信赖,而郭嘉性情洒脱,不喜管理琐事,当成助手出谋划策最为合适。而掌管情报等机密事务,姜信等才智所限,按部就班执行尚可,拓展光大便无能为力。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虽然姜述穿越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时间惯性十分巨大,大方向暂时不会发生变化。黄巾起义即将到来,时间十分紧张,说服贾诩已是当务之急。姜述回到临淄,稍一安顿,即往贾诩府中拜访。
贾诩携族迁到临淄,最大原因是西北乱象已生,如贾诩这般智者,自然高瞻远瞩,遇到避祸良机,当然不会错过。姜述对贾家族人安置十分妥当,费了不少心力,也花费不少钱粮,贾诩精明过人,口中虽然不言,内心却十分感激。
贾诩于姜府右边宅院居住,原是姜战老宅,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合理,庭院内花木茂密,又有水景,收拾得十分干净,虽是冬日,但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
贾诩闻听姜述亲自登门,当即率领家中老少一同出门来迎,两人至客厅坐下,贾诩道:“听闻大人高升,得尚公主,在下不曾往贺,却劳大人亲至,委实失礼得很。”
姜述笑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朝堂不靖,危机已在眼前,君臣却依然奢侈无度,毫未觉察,大乱之象已生。尚公主,升高官,只是梦幻一场,如何避过大祸才是关键。”
贾诩行事谨慎,凡事先思退路,避祸之言直中贾诩之心。挥退家人,贾诩笑道:“大人布局多时,想必早有成算。”
姜述道:“本侯已是竭尽全力,但是一人之力,如同大海孤舟,如何躲过惊风骇浪?特请先生赐教。”
贾诩正色道:“诩身在国学,然并非不关心国事。依目前情况,若逢大灾,流民无数,若有人揭竿而起,乱像必生。诩观大人布局,欲趁乱得青州而自立否?”
姜述心头凛然,道:“素知文和之才,果然名不虚传。今日所言,皆与本侯之意暗合。本侯的确欲得青州自立,提前做了许多准备。”
贾诩摇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底蕴深厚,即使生乱,国力也足以平之。然而大人布局,在下都能瞧得清楚,如何躲过天下智者耳目?当下若不警醒,恐怕大祸不远矣。”
姜述拱手施礼,道:“请文和指教。”
贾诩连忙止住姜述,道:“若有心人在朝中布局,将大人所谋明示,大人不得不反。成与不成,暂且不提,但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所得艰难也罢,就怕最终为别人做嫁衣。”
姜述闻言怵然大惊,前有张角后有贾诩,自己尚得意布局顺利,如今让贾诩剥蚕抽丝,逐一分析,发现漏洞委实太多。如果张角有心,将姜家布局明示朝廷,姜家不得不提前发动叛乱。如此一来,姜家便成为朝廷首要对手,而张角顺势而发,到时不是姜述利用张角,而是张角利用姜述了。
姜述拜谢道:“多谢文和指教,一语点醒梦中之人。文和大才,请助本侯一臂之力。”
贾诩笑道:“贾家已经举族迁来,倘若姜家有难,贾家安能自保?诩自当尽力,然才能不显,大人不弃方好。”
姜述大喜道:“奉孝之才可为臂助,然其历练不足,如今能力尚不足以倚之,今得文和相助,本侯如鱼得水也。当前情形,文和以为当如何处置?”
贾诩道:“闻姜公战欲谋青州刺史一职,此事万万不可。”
姜述道:“请讲。”
贾诩道:“青州七郡,姜家四百石以上官员,已达二十余众,皆掌军政实职,但无显赫州级职务。自恒帝时开始,豪族大家尚有先例可循。又因刺史、兵曹并非姜家人,州军皆为朝廷控制,即便圣上得到消息,亦不会生出太多忌惮,再得亲近人在旁为之辩解,此祸可解。倘若得了青州军政要职,自上到下,青州尽属姜家控制,何人能够忍耐?即使身为皇亲国戚,皇室亦必不能相容。”
姜述再次拜谢道:“若非文和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贾诩道:“依诩之见,掌控郡务,实为根本。若是天下生乱,各郡自行其事,刺史、兵曹束之高阁尔。若想夺得州军,只消设计除去为首数人即可,依姜家当前在青州之声望,只须在军中振臂一呼,众人安敢不从?”
姜述道:“受教。”
贾诩又道:“依目前形势看来,若是大乱生成,青州兵微将寡,如何自保?训练私军,为朝廷法度难容。到时仓促成军,战斗力却低,未知主公有何良策?”
姜述道:“已使族人在各地秘密训练精壮,但是担心朝廷警觉,总数不多。大乱生成之时,朝廷必会下旨地方练兵自保,彼时再行扩军不迟。又使族学开放兵科,训练族人百余,以为未来将校。不知文和还有何策教我?”
贾诩皱眉道:“大人计划已经详尽,再无补充。但是青州乱中保全仍是极悬。”
姜述道:“若是大乱生成,乱民或可不入青州。”乃将张角之约一事仔细讲述一遍,贾诩闻言大喜,道:“青州如此可安。诩有一策,届时可使青州尽归大人掌控。”
姜述得了贾诩相助,委实轻松许多。青州刺史、兵曹为职级虽然不高,但是权利极重,朝中诸派向来争夺激烈,因此为姜战谋取州衙要职甚难,但以姜战资历,出任太守、郡尉却容易不少。姜述写了一封书信,以飞鸽传书到京城,让姜信迅速送给刘辩,让刘辩设法为姜战谋取齐郡太守之职。
过了年,姜述十一周岁,已是穿越以来第三个年头。姜家战略部署随着贾诩加入改变许多,由谋取青州高级职务转为控制郡县一级实权,容易操作又十分隐蔽。所幸姜家族人多在族学就读学习,无论文武,能选出的青年才俊委实不少。贾家、关家等族人亦有出众之人,出仕地方更不惹人注意。
关羽、张飞、许褚、张合、徐晃、太史慈、乐进七人,已经正式归了姜述,姜述使许褚为典韦副手,取代姜乙,而让姜乙出任蓬莱县尉任职历练。让关羽、张飞、太史慈、徐晃暂时跟随左右,张合、乐进被委以国学武术教官,负责教授国学弟子武艺。
数人在历史上都是著名人物,但是目前还不成熟。将帅之才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经历无数场大小战争,方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才。如关羽、张飞两将,经历过平黄巾、救北海、援徐州、拒曹操等大大小小十余场战役以后,方才崭露头角。随后又随刘备南征北战,到夺得荆州之时,才成长为独镇一方的大将。又如张合,年轻时表现平平,先随袁绍与公孙瓒交战,后又与曹操部下相争,降曹以后南征北战,年纪越大,经验越多,才能益发突出。
姜述也道:“彼时道长挟君临天下之势,岂是姜家所能阻挡?”
两人随即洒血为盟,商定张角起事不犯青州,姜家亦不得攻打张角。古人重誓,誓约以后,张角厚结姜述。姜述感念张角诚意,临行之前私谓张角,道:“道长诚意,在下感念于心,故有数言奉上。起事之初,定会顺利异常,且选海边某城,以为后路。倘若大事不谐,可以率众从海路退走,只须使人通知在下,我自会安排接应。”
在山寨住了一宿,次日清晨,张角亲自送姜述下山,又派十四弟子****义,率人护送姜述至城门。姜述此行如同做梦一般,望着****义远去,良久才回过神来。忽然思起一事,想要教导****义避祸之法,****义已走得看不见踪影。
姜述进城寻到郭嘉等人,众人见他无虞,皆大喜过望。姜述见诸人眼圈发红,定是昨夜担心未曾睡好,笑道:“此次着了诡道,幸得有惊无险。时间紧促,收拾一下,马上赶路。”
郭嘉跟随姜述日久,知他心怀异志,但并未存离弃之心,誓与姜述患难与共。姜述试探数次,知悉郭嘉内心想法,自此便倚之为心腹,机密之事皆不避开郭嘉。
郭嘉路上问道姜述,道:“何人摆了主公一道?”
姜述笑答:“此人大有名望,大汉祸乱以此人为最。”
郭嘉琢磨半天,也未猜出此人身份,姜述笑道:“张角此人如何?”
郭嘉拍额称是,道:“此人手创太平教,信众云集,若有异志,或致汉室纷乱。”
姜述点头,道:“正是此人。”
郭嘉静思一会,问道:“张角即便怀有异志,但是世人皆不识面目,民间声望甚高,与主公相见,何必费这等手脚?”
姜述答道:“张角心思慎密,自有算计。此次约我至山寨一行,可以显示实力,增加谈判砝码。倘若谈不拢,为防泄密,或会杀人灭口又不露行藏。若非我知此人底细,此时已与奉孝永别。”
郭嘉面有愧色,道:“也是我等失职,让主公受惊。”
姜述笑道:“张角势大,想是早在规划此事,又是有心算无心,我等再是小心,最终也必为其所乘。不过此次因祸得福,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郭嘉又道:“张角有异志,倘若谋反,莫受连累。”
姜述笑道:“我等无异志否?”
郭嘉不答,与姜述相顾大笑。
姜述得了灵帝赐婚,身份已是皇亲,与往昔身份大不相同。郭嘉原本为姜述幕僚,乃为生计故,不得不为之。如今姜述贵为皇亲,又素得姜述敬重,在这愿为知己者死的年代,郭嘉投靠姜述是自然而然的选择。郭嘉与荀、陈群出身不同,历史上曾在袁绍势大之时弃袁投曹,极有见识。郭嘉虽然入世不久,但从种种迹像早已看出姜述所谋甚大,不担心诛族之祸携家投靠,就是想施展才华,辅佐姜述实现宏图大业,成为名留青史的立朝重臣。
众人这次返回临淄,与上次更是隆重,几乎万家空巷,一齐来看皇家女婿。即使郑玄、胡昭这等出世大儒,对待姜述也是恭敬了许多,与以前大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王权统治之下,皇家在万民之中的尊崇地位。
关羽等众见典韦已是尉官,不禁生出功名之心,又因姜述成为皇亲,皆生投靠之心。姜述先前费尽心力,招揽而来的诸位武将,此时才算正式投向姜述,但要倚为心腹,还需要磨合一段时间。
贾诩很是淡然,丝毫未因姜述成为皇亲而有异,这让姜述对他更为看重。根据后世易中天先生的研究,贾诩是曹操麾下最聪明的谋士,除了谋算精准,看事之深远,思事之长久,心机之毒辣,位列曹操众谋士之首。
荀、陈群历练不足,此时尚不足重用,况且两人大家出身,天下未乱之前,机密事情不敢让两人参与。此时左右文士只有郭嘉可以信赖,而郭嘉性情洒脱,不喜管理琐事,当成助手出谋划策最为合适。而掌管情报等机密事务,姜信等才智所限,按部就班执行尚可,拓展光大便无能为力。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虽然姜述穿越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时间惯性十分巨大,大方向暂时不会发生变化。黄巾起义即将到来,时间十分紧张,说服贾诩已是当务之急。姜述回到临淄,稍一安顿,即往贾诩府中拜访。
贾诩携族迁到临淄,最大原因是西北乱象已生,如贾诩这般智者,自然高瞻远瞩,遇到避祸良机,当然不会错过。姜述对贾家族人安置十分妥当,费了不少心力,也花费不少钱粮,贾诩精明过人,口中虽然不言,内心却十分感激。
贾诩于姜府右边宅院居住,原是姜战老宅,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合理,庭院内花木茂密,又有水景,收拾得十分干净,虽是冬日,但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
贾诩闻听姜述亲自登门,当即率领家中老少一同出门来迎,两人至客厅坐下,贾诩道:“听闻大人高升,得尚公主,在下不曾往贺,却劳大人亲至,委实失礼得很。”
姜述笑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朝堂不靖,危机已在眼前,君臣却依然奢侈无度,毫未觉察,大乱之象已生。尚公主,升高官,只是梦幻一场,如何避过大祸才是关键。”
贾诩行事谨慎,凡事先思退路,避祸之言直中贾诩之心。挥退家人,贾诩笑道:“大人布局多时,想必早有成算。”
姜述道:“本侯已是竭尽全力,但是一人之力,如同大海孤舟,如何躲过惊风骇浪?特请先生赐教。”
贾诩正色道:“诩身在国学,然并非不关心国事。依目前情况,若逢大灾,流民无数,若有人揭竿而起,乱像必生。诩观大人布局,欲趁乱得青州而自立否?”
姜述心头凛然,道:“素知文和之才,果然名不虚传。今日所言,皆与本侯之意暗合。本侯的确欲得青州自立,提前做了许多准备。”
贾诩摇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底蕴深厚,即使生乱,国力也足以平之。然而大人布局,在下都能瞧得清楚,如何躲过天下智者耳目?当下若不警醒,恐怕大祸不远矣。”
姜述拱手施礼,道:“请文和指教。”
贾诩连忙止住姜述,道:“若有心人在朝中布局,将大人所谋明示,大人不得不反。成与不成,暂且不提,但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所得艰难也罢,就怕最终为别人做嫁衣。”
姜述闻言怵然大惊,前有张角后有贾诩,自己尚得意布局顺利,如今让贾诩剥蚕抽丝,逐一分析,发现漏洞委实太多。如果张角有心,将姜家布局明示朝廷,姜家不得不提前发动叛乱。如此一来,姜家便成为朝廷首要对手,而张角顺势而发,到时不是姜述利用张角,而是张角利用姜述了。
姜述拜谢道:“多谢文和指教,一语点醒梦中之人。文和大才,请助本侯一臂之力。”
贾诩笑道:“贾家已经举族迁来,倘若姜家有难,贾家安能自保?诩自当尽力,然才能不显,大人不弃方好。”
姜述大喜道:“奉孝之才可为臂助,然其历练不足,如今能力尚不足以倚之,今得文和相助,本侯如鱼得水也。当前情形,文和以为当如何处置?”
贾诩道:“闻姜公战欲谋青州刺史一职,此事万万不可。”
姜述道:“请讲。”
贾诩道:“青州七郡,姜家四百石以上官员,已达二十余众,皆掌军政实职,但无显赫州级职务。自恒帝时开始,豪族大家尚有先例可循。又因刺史、兵曹并非姜家人,州军皆为朝廷控制,即便圣上得到消息,亦不会生出太多忌惮,再得亲近人在旁为之辩解,此祸可解。倘若得了青州军政要职,自上到下,青州尽属姜家控制,何人能够忍耐?即使身为皇亲国戚,皇室亦必不能相容。”
姜述再次拜谢道:“若非文和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贾诩道:“依诩之见,掌控郡务,实为根本。若是天下生乱,各郡自行其事,刺史、兵曹束之高阁尔。若想夺得州军,只消设计除去为首数人即可,依姜家当前在青州之声望,只须在军中振臂一呼,众人安敢不从?”
姜述道:“受教。”
贾诩又道:“依目前形势看来,若是大乱生成,青州兵微将寡,如何自保?训练私军,为朝廷法度难容。到时仓促成军,战斗力却低,未知主公有何良策?”
姜述道:“已使族人在各地秘密训练精壮,但是担心朝廷警觉,总数不多。大乱生成之时,朝廷必会下旨地方练兵自保,彼时再行扩军不迟。又使族学开放兵科,训练族人百余,以为未来将校。不知文和还有何策教我?”
贾诩皱眉道:“大人计划已经详尽,再无补充。但是青州乱中保全仍是极悬。”
姜述道:“若是大乱生成,乱民或可不入青州。”乃将张角之约一事仔细讲述一遍,贾诩闻言大喜,道:“青州如此可安。诩有一策,届时可使青州尽归大人掌控。”
姜述得了贾诩相助,委实轻松许多。青州刺史、兵曹为职级虽然不高,但是权利极重,朝中诸派向来争夺激烈,因此为姜战谋取州衙要职甚难,但以姜战资历,出任太守、郡尉却容易不少。姜述写了一封书信,以飞鸽传书到京城,让姜信迅速送给刘辩,让刘辩设法为姜战谋取齐郡太守之职。
过了年,姜述十一周岁,已是穿越以来第三个年头。姜家战略部署随着贾诩加入改变许多,由谋取青州高级职务转为控制郡县一级实权,容易操作又十分隐蔽。所幸姜家族人多在族学就读学习,无论文武,能选出的青年才俊委实不少。贾家、关家等族人亦有出众之人,出仕地方更不惹人注意。
关羽、张飞、许褚、张合、徐晃、太史慈、乐进七人,已经正式归了姜述,姜述使许褚为典韦副手,取代姜乙,而让姜乙出任蓬莱县尉任职历练。让关羽、张飞、太史慈、徐晃暂时跟随左右,张合、乐进被委以国学武术教官,负责教授国学弟子武艺。
数人在历史上都是著名人物,但是目前还不成熟。将帅之才不是纸上谈兵,需要经历无数场大小战争,方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才。如关羽、张飞两将,经历过平黄巾、救北海、援徐州、拒曹操等大大小小十余场战役以后,方才崭露头角。随后又随刘备南征北战,到夺得荆州之时,才成长为独镇一方的大将。又如张合,年轻时表现平平,先随袁绍与公孙瓒交战,后又与曹操部下相争,降曹以后南征北战,年纪越大,经验越多,才能益发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