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传家的宝贝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没想到沈佳言居然会让他来做这倒卖山货的事情。
要知道,既然沈佳言知道了县城山货的价格,她完全可以自己将这些山货收起来,然后转手卖到县城去,这样赚的银钱不都是她的了吗?
可她却将这赚钱的法子,让给了自己,这是不是证明,沈佳言对他们越来越信任了?
之前是他们兄妹听信谗言,对沈佳言这个后娘先就有了成见,导致后娘被伤透了心,要跟他们彻底划清界限。
如今他们改了,变得勤快,听话懂事,后娘就又慢慢接受了他们,都能放手让他去赚钱了,那么是不是以后,只要他们一直勤快听话懂事,或者说更勤快听话懂事,后娘就会对他们越好?视同亲生一般?
失去了慕破军这个养父,不知道生父是谁,经历了社会毒打,见识过了世态炎凉的慕家兄妹,被迫成长起来,被迫学着不去依赖任何人。
到底年岁不大,还是孩子,跟着沈佳言回来后,能吃饱穿暖,受伤了,沈佳言还能出那么多钱给治,让三个孩子忍不住的就想亲近沈佳言,不想再生波折。
因为他们兄妹心里清楚,他们四人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样,如今虽然依附着沈佳言生活,有个落脚之处,可这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没有根。
他们想好好的过日子,不想再担惊受怕,所以,沈佳言释放出一点点的善意,对于慕家三兄妹来说,就如同溺水者,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想死死的抓住。
当下眼中一热,拍着胸脯保证:“后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干!多挣钱回来!”
沈佳言压根不知道慕天泽误会了自己,她哪里是越来越相信慕家三兄妹了?
她是压根没有时间去县城折腾,也是想避开沈家这个火坑。
不然若是她再跑到县城去,说不准就会碰上沈家人,那倒是麻烦了。
更何况,这能挣钱的事情,让慕天泽去,挣钱多少不说,他们兄妹挣钱了,也就少花她的钱了不是?
她也是想试探一下慕家三兄妹,看他们是不是还有依赖性,指望自己一个人挣钱养活他们,若还是这样的观念,那她是绝对不会忍的。
结果看来不错,慕天泽倒是聪明上道。
跟聪明上道的人打交道就是简单,既然慕天泽同意,沈佳言也就细细的帮着筹划起来。
明日恐怕就有人上门来,不过没必要上门一说就答应,也得抻一抻这些村民,不然还真当她是软柿子捏不成?
再有,既然要收下这些村民的山菌子,就得拿出个章程来。
慕天泽虽然没有经验,可沈佳言有啊,三言两语提点了几句,慕天泽就心里有了大致的谱了,一个人在心里默默地开始盘算起来。
沈佳言也不管他,让慕玥先去做饭,多蒸两个鸡蛋,又让将家里剩下的山菌子泡发后,一会子炒来吃。
慕玥答应一声,去灶屋忙活了。
沈佳言这才收拾起背篓里的东西来。
县令夫人赏赐的东西,自然要小心的收在一旁,明儿个只怕村里人还要来见见世面,若是收起来了,又拿出来倒是麻烦。
还有这次从县城买的各色的调料,一些食材,比如海带和紫菜什么的,都拿到橱柜里放好。
一旁的慕天泽看到那摆满了一张桌子的东西,都没什么反应。
唯独看到了沈佳言从最下头掏出来的几本开蒙的书,还有两刀毛边纸,眼神一下子就变了。
当初在县城慕家的时候,他可是有启蒙的老师的。
他开蒙的不算早,七岁才开蒙,还是慕破军这个养父从边疆回来,带的一名落第的秀才,说是那秀才路上遇了贼,差点小命不保,被慕破军给救了。
那秀才身无分文,又听说家中已经没什么人了,也没地方可去,索性就被慕破军聘请着给慕天泽开蒙。
慕天泽那个时候乃是慕家的小祖宗,虽然有天份,却总是懒懒的,并不刻苦。
那秀才夫子也不曾催促他,只笑着说慢慢来。
只可惜秀才也只教了他一年多的功夫,慕破军战死沙场,慕家人不肯再出束脩,他也只能另谋生路。
临辞馆之前,还特地叮嘱过慕天泽,不管什么时候,将他教的书和字,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没事的时候也要多练习背诵,每日里还要练字,一天都不能荒废。
说慕天泽天资不错,若是走读书这条路,将来总能出人头地。
后来他们被从慕家赶出来,只可惜他当初开蒙的书,一本都不允许带出来。
到了东光村,慕天泽还一直记得当初夫子交待的话,每天晚上都会将那几本开蒙的书,从头到尾背诵一遍。
闲了就拿树枝在地上画,也不敢耽误练字。
他虽然知道,按照这个样子下去,他这辈子恐怕都没机会走读书科举的路了,可终究不想荒废了,似乎能将这些书倒背如流,能写出来,还能跟过去的生活,能有那么一点点的联系。
这突然看到那基本书,还有些纸,那本来已经沉寂认命的心,一下子就又激荡了起来。
激动的上前两步,十分失礼的一把抓起一本书,翻看了起来。
虽然都是他学过牢记在心倒背如流的,什么三字经,什么千字文,还有百家姓之类开蒙书,可也让他激动不已,尤其是最下面,居然还有一本《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
这两本书,当初夫子只教了一半,就被迫辞馆而去,他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学完这两本书的,没想到,居然又能看到了。
一时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手指头哆嗦着翻开了其中一本,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注释。
比如各种典故从何而出,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约是当初县令公子的夫子,为了让他好记好背还好理解,特意都标注了的,而且还是手抄本,全是一水的簪花小楷,保存的也好。
看着虽然这书有些年头了,但是除了书边起卷发毛外,再无半点脏污,看得出来,使用的人也很爱惜。
这样一本全是注释的书,对于县令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或者说取书的人不懂,将这样书给拿了出来。
放在一般人家,这是可以传家的宝贝。
他没想到沈佳言居然会让他来做这倒卖山货的事情。
要知道,既然沈佳言知道了县城山货的价格,她完全可以自己将这些山货收起来,然后转手卖到县城去,这样赚的银钱不都是她的了吗?
可她却将这赚钱的法子,让给了自己,这是不是证明,沈佳言对他们越来越信任了?
之前是他们兄妹听信谗言,对沈佳言这个后娘先就有了成见,导致后娘被伤透了心,要跟他们彻底划清界限。
如今他们改了,变得勤快,听话懂事,后娘就又慢慢接受了他们,都能放手让他去赚钱了,那么是不是以后,只要他们一直勤快听话懂事,或者说更勤快听话懂事,后娘就会对他们越好?视同亲生一般?
失去了慕破军这个养父,不知道生父是谁,经历了社会毒打,见识过了世态炎凉的慕家兄妹,被迫成长起来,被迫学着不去依赖任何人。
到底年岁不大,还是孩子,跟着沈佳言回来后,能吃饱穿暖,受伤了,沈佳言还能出那么多钱给治,让三个孩子忍不住的就想亲近沈佳言,不想再生波折。
因为他们兄妹心里清楚,他们四人就如同无根的浮萍一样,如今虽然依附着沈佳言生活,有个落脚之处,可这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没有根。
他们想好好的过日子,不想再担惊受怕,所以,沈佳言释放出一点点的善意,对于慕家三兄妹来说,就如同溺水者,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想死死的抓住。
当下眼中一热,拍着胸脯保证:“后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干!多挣钱回来!”
沈佳言压根不知道慕天泽误会了自己,她哪里是越来越相信慕家三兄妹了?
她是压根没有时间去县城折腾,也是想避开沈家这个火坑。
不然若是她再跑到县城去,说不准就会碰上沈家人,那倒是麻烦了。
更何况,这能挣钱的事情,让慕天泽去,挣钱多少不说,他们兄妹挣钱了,也就少花她的钱了不是?
她也是想试探一下慕家三兄妹,看他们是不是还有依赖性,指望自己一个人挣钱养活他们,若还是这样的观念,那她是绝对不会忍的。
结果看来不错,慕天泽倒是聪明上道。
跟聪明上道的人打交道就是简单,既然慕天泽同意,沈佳言也就细细的帮着筹划起来。
明日恐怕就有人上门来,不过没必要上门一说就答应,也得抻一抻这些村民,不然还真当她是软柿子捏不成?
再有,既然要收下这些村民的山菌子,就得拿出个章程来。
慕天泽虽然没有经验,可沈佳言有啊,三言两语提点了几句,慕天泽就心里有了大致的谱了,一个人在心里默默地开始盘算起来。
沈佳言也不管他,让慕玥先去做饭,多蒸两个鸡蛋,又让将家里剩下的山菌子泡发后,一会子炒来吃。
慕玥答应一声,去灶屋忙活了。
沈佳言这才收拾起背篓里的东西来。
县令夫人赏赐的东西,自然要小心的收在一旁,明儿个只怕村里人还要来见见世面,若是收起来了,又拿出来倒是麻烦。
还有这次从县城买的各色的调料,一些食材,比如海带和紫菜什么的,都拿到橱柜里放好。
一旁的慕天泽看到那摆满了一张桌子的东西,都没什么反应。
唯独看到了沈佳言从最下头掏出来的几本开蒙的书,还有两刀毛边纸,眼神一下子就变了。
当初在县城慕家的时候,他可是有启蒙的老师的。
他开蒙的不算早,七岁才开蒙,还是慕破军这个养父从边疆回来,带的一名落第的秀才,说是那秀才路上遇了贼,差点小命不保,被慕破军给救了。
那秀才身无分文,又听说家中已经没什么人了,也没地方可去,索性就被慕破军聘请着给慕天泽开蒙。
慕天泽那个时候乃是慕家的小祖宗,虽然有天份,却总是懒懒的,并不刻苦。
那秀才夫子也不曾催促他,只笑着说慢慢来。
只可惜秀才也只教了他一年多的功夫,慕破军战死沙场,慕家人不肯再出束脩,他也只能另谋生路。
临辞馆之前,还特地叮嘱过慕天泽,不管什么时候,将他教的书和字,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没事的时候也要多练习背诵,每日里还要练字,一天都不能荒废。
说慕天泽天资不错,若是走读书这条路,将来总能出人头地。
后来他们被从慕家赶出来,只可惜他当初开蒙的书,一本都不允许带出来。
到了东光村,慕天泽还一直记得当初夫子交待的话,每天晚上都会将那几本开蒙的书,从头到尾背诵一遍。
闲了就拿树枝在地上画,也不敢耽误练字。
他虽然知道,按照这个样子下去,他这辈子恐怕都没机会走读书科举的路了,可终究不想荒废了,似乎能将这些书倒背如流,能写出来,还能跟过去的生活,能有那么一点点的联系。
这突然看到那基本书,还有些纸,那本来已经沉寂认命的心,一下子就又激荡了起来。
激动的上前两步,十分失礼的一把抓起一本书,翻看了起来。
虽然都是他学过牢记在心倒背如流的,什么三字经,什么千字文,还有百家姓之类开蒙书,可也让他激动不已,尤其是最下面,居然还有一本《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
这两本书,当初夫子只教了一半,就被迫辞馆而去,他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学完这两本书的,没想到,居然又能看到了。
一时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手指头哆嗦着翻开了其中一本,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注释。
比如各种典故从何而出,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约是当初县令公子的夫子,为了让他好记好背还好理解,特意都标注了的,而且还是手抄本,全是一水的簪花小楷,保存的也好。
看着虽然这书有些年头了,但是除了书边起卷发毛外,再无半点脏污,看得出来,使用的人也很爱惜。
这样一本全是注释的书,对于县令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或者说取书的人不懂,将这样书给拿了出来。
放在一般人家,这是可以传家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