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决胜(6)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此这般,送子弟到宫中充任侍卫的人家是越来越多,侍卫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强。
毕竟,刚入南京时是没有办法,只要能骑马射箭,仪表看着过的去就行。那时候,要的是百官和士绅们的忠心,侍卫们的本事怎么样,只能是放在后头考量的事。
现在就已经截然不同了,大半年过来,看似大家在南京城中没做什么,但每天从军务处和内阁出去几十上百道谕旨命令后,局势居然是奇迹般的翻转了过来。
现在这个时候,每天在侍卫处排队报名的队伍可是一眼看不到头!
“下朝了,”一等侍卫马銮向着身边的几个同事挤了挤眼,轻声道:“一会下值,是到丁家河房还是李家河房?”
侍卫们也是排班轮值,这会站在殿阁下的是白班,一会下了朝就由另外一班轮值,夜班要轻松的多,在内朝和外朝之间把守着就可以了,还能轮班睡一觉。
至于内外皇城之间的大段地域,现在是由拱圣和羽林两个亲军营巡逻,侍卫只管宫城就可以了。
要说这些侍卫,其实流品也很复杂。
有的是北京和南京的将门世家出身,算是将种,虽然大半将门世家不堪用,不过选拔一些能站的笔直,骑得马开得弓箭的子弟倒也不难。
中央机枢的文武官员家中的子弟,也是一大来源。
再有就是各地的地方官员家中的子弟,如马銮在入侍卫时,其父马士英也就是个地方总督的职务,在马士英身后,州府一级的地方官员送来的子弟,也很不少。
还有更低一等的,便是有品级的士绅家里的子弟,他们不大可能挑成一二等,几乎全部被挑成三等。
现在侍卫一二三等共五百余人,轮流当值,把南京宫禁护卫的十分安全可靠,这个侍卫制度,也是赢得了官场和民间的交口称颂。
其实一个王朝是否还有活力,是否有延续下去的可能,光看宫禁是否森严就知道了。
强汉时,民间殷实人家自备铠甲长戟,子弟到宫廷当执戟郎君,为皇家效力,同时也是有机会被天子看中,任命为官员,现在的侍卫制度,正是汉制的变种,无数青年英杰愿意投入宫禁,以荣誉感持戟护卫宫廷,这便给很多人一个有力的警醒,明朝的气运,还远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呢。
“还去?”
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侍卫连连摇头,答道:“上回去了一次,叫冯老头子知道了,一人五军棍谁也没跑,你说就听听曲子吃吃花酒,值当的么……那些什么名妓,毛病又多,不准调笑不准摸,老子不如回家吃自己!”
“就是,规矩这么严,咱们还是老实点好。”
“回头再过三天,考试,马銮,看你这样,能过关不能?”
提起这个,原本对同事们的胆怯十分不不屑的马銮也是傻了眼,一下子就变的没精打采起来。
侍卫当然最要紧的是防范宫禁,侍卫帝王,但因为有一个可能外放的前提,所以必须还得学习。
不少将门子弟和官宦子弟原本是打着进来混日子的主张,就在皇上跟前当差,干的也是正经营生,每天点卯上值下值,家里还得夸说是正经营生,不给家族蒙羞丢脸。但当差其实很轻松,挎着腰刀盯着那些人就是,有什么不对,赶紧撵开就是。
然后就是验看进出宫禁的物品,防火灾什么的,这些事都有一定之规,做起来也不难。
原本就是这么着,大家日子过的十分惬意,不料冯元彪兄弟二人却看着十分不悦,又借着给外放做准备的由头,三天考试一次弓马刀枪,不合格记一次小过,记三次小过就是一大过,三次大过就开革……这是没得商量,普天之下,谁不知道这两老头谁的面子也不给?
光是弓马刀枪也还罢了,还要学习火铳火炮,还要学金鼓旗号,扎营立寨,这些将领必学的课程也是在必学的课程之中。
还有一些细而再细的课程,甚至是一些准备试行的条例军律,也是拿来考试,比如城防营的军纪细则,将领怎么和驻军的官员沟通合作,怎么和士绅打交道,什么物品能收什么不能收……每个人都考的焦糊,一个个怨气满腹,如果他们胆子够大的话,几个领侍卫处的大臣早就被砍成肉酱了。
砍人是不敢,告御状的人很多,但崇祯现在最信的几个大臣,领侍卫的就占了一半还多,谁敢多嘴饶舌,皇帝一定翻脸不认人,几次试探过后,众人也就绝了念想。
要紧的是,现在除了王承恩外,所有的太监都被召回内宫,等闲连外出的机会都没有。想进什么谗言,也得有交好的老公才好下手,现在老公们成了正经的阉鸡,话都没有人帮着递进去,还怎么个扑腾法?
只能由着这几个老东西折腾,不学习就开革,到时候到家里腿打折了都是轻的,这么好的机会,人家呆的好好的,你小子居然被开革了?家族的名声不必说了,被开革的也就安心在家啃一辈子老米饭吧,这辈子仕途上的事就甭想了。
后果严重,所有人都得咬着牙齿苦捱。好在这些侍卫最底层的都是士绅家族出身,文才出众的居然都有一批,文盲是一个没有,只要实心向学,倒也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是他们原本的那种纨绔膏粱子弟的心性,这阵子确实是被压下来不少。
一时众人无话,只是按着腰刀挺立着,不一会儿,就是看到朝官们鱼贯而出,先是穿着青袍的低等官员,再就是绯袍的大臣们低语着走出来,先是部曹堂上官,接着便是都察院,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廉政院,也是和都察院一样,只对皇帝负责,各地的行分院也是如巡按御史一样,只对皇帝和总部负责。
廉政院和都察院在职能上是有重复,都察院的都御史兼巡抚,负责地方民政,御史放为巡按之后,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将领,查察地方军民事情,贪腐之事,当然也归巡按御史来管。
因为这个,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一般守旧的官员对新成立一个部院感觉无此必要,心存怀疑。但皇太子建立推行的决心无可动摇,巡按御史分巡一省,只是一个人,能照管多少地方?廉政院的分司却是庞大的机构,分为内查和外查等诸多的部门,从机要档案的管理到地方巡查的条例,都是一应俱全,而且专责查贪肃腐,对付的也不仅是官员,也有武将和商人、地主等等。
这样一个部门,当然是和都察院有显著的不同。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廉政司所对应的就是大规模的铸造银币,然后施行火耗归公。接着便是给官员调整薪俸。
现在内阁宰相一级的官员俸禄不过是几百两银子,在厚禄法之后,内阁和军务大臣一级的年俸就是一万八千元的银币。
实物粮食分两季发放,也在万石以上。
再加上柴薪等冬夏两季的物资配给,宰相一级由国家供给三十人的元随仆从,每个宰相一级的官员,年薪已经接近四万两左右的白银。
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巨款!
就算是贪污,一年弄到这个数也该知足了。
明末就算是银子流入太多而致通货膨胀,但银子就是银子,它不是纸币,总有一定以上的价值,四万两左右的收入,以前的宰相知道了,准得气的从坟地里爬出来!
老朱家太小气了,太不拿官员当人了。说是一品官有一年几千石的俸禄,但从开国至今,恐怕哪一个官员也不曾把俸禄拿齐过。
早年太祖皇帝拿纸币来折,一百贯才当一贯使,成祖皇帝之后继续用纸币来抵,还加上什么香料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俸禄。一个知县几十两的年俸,七抵八扣,一个月真正到手十来两银子,连个大商号的掌柜都不如。
这种情形,官员不贪不拿一点,不互相打打秋风,难道十年寒窗真的就是出来受苦的吗?
在这件事上,朱元璋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太想当然,太天真了。
他们舍不得的官俸,官员会加倍在百姓身上弄回来,海瑞之后,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清廉的异数了,整个官场都是合流,任何一个可能损坏官僚体系运作的人,都会被视为异类,会被集体封杀!
后人有过研究,明之士大夫之所以站在皇家对面,自成体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官俸太低,官员无以自立,彼此互相要留有余地,因为当官是一时的,要想平安,就只能依附于集团之中,否则,得意一时,失意十世。
这几天的朝议,廉政院正式建成,开始在全国范围招收人才,设立行司,这已经成为一个叫人极为注目的新闻。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再往底下,就是全国实行厚禄法的时候到了,一想到俸禄会增加,哪一个不是心里痒痒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如此这般,送子弟到宫中充任侍卫的人家是越来越多,侍卫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强。
毕竟,刚入南京时是没有办法,只要能骑马射箭,仪表看着过的去就行。那时候,要的是百官和士绅们的忠心,侍卫们的本事怎么样,只能是放在后头考量的事。
现在就已经截然不同了,大半年过来,看似大家在南京城中没做什么,但每天从军务处和内阁出去几十上百道谕旨命令后,局势居然是奇迹般的翻转了过来。
现在这个时候,每天在侍卫处排队报名的队伍可是一眼看不到头!
“下朝了,”一等侍卫马銮向着身边的几个同事挤了挤眼,轻声道:“一会下值,是到丁家河房还是李家河房?”
侍卫们也是排班轮值,这会站在殿阁下的是白班,一会下了朝就由另外一班轮值,夜班要轻松的多,在内朝和外朝之间把守着就可以了,还能轮班睡一觉。
至于内外皇城之间的大段地域,现在是由拱圣和羽林两个亲军营巡逻,侍卫只管宫城就可以了。
要说这些侍卫,其实流品也很复杂。
有的是北京和南京的将门世家出身,算是将种,虽然大半将门世家不堪用,不过选拔一些能站的笔直,骑得马开得弓箭的子弟倒也不难。
中央机枢的文武官员家中的子弟,也是一大来源。
再有就是各地的地方官员家中的子弟,如马銮在入侍卫时,其父马士英也就是个地方总督的职务,在马士英身后,州府一级的地方官员送来的子弟,也很不少。
还有更低一等的,便是有品级的士绅家里的子弟,他们不大可能挑成一二等,几乎全部被挑成三等。
现在侍卫一二三等共五百余人,轮流当值,把南京宫禁护卫的十分安全可靠,这个侍卫制度,也是赢得了官场和民间的交口称颂。
其实一个王朝是否还有活力,是否有延续下去的可能,光看宫禁是否森严就知道了。
强汉时,民间殷实人家自备铠甲长戟,子弟到宫廷当执戟郎君,为皇家效力,同时也是有机会被天子看中,任命为官员,现在的侍卫制度,正是汉制的变种,无数青年英杰愿意投入宫禁,以荣誉感持戟护卫宫廷,这便给很多人一个有力的警醒,明朝的气运,还远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呢。
“还去?”
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侍卫连连摇头,答道:“上回去了一次,叫冯老头子知道了,一人五军棍谁也没跑,你说就听听曲子吃吃花酒,值当的么……那些什么名妓,毛病又多,不准调笑不准摸,老子不如回家吃自己!”
“就是,规矩这么严,咱们还是老实点好。”
“回头再过三天,考试,马銮,看你这样,能过关不能?”
提起这个,原本对同事们的胆怯十分不不屑的马銮也是傻了眼,一下子就变的没精打采起来。
侍卫当然最要紧的是防范宫禁,侍卫帝王,但因为有一个可能外放的前提,所以必须还得学习。
不少将门子弟和官宦子弟原本是打着进来混日子的主张,就在皇上跟前当差,干的也是正经营生,每天点卯上值下值,家里还得夸说是正经营生,不给家族蒙羞丢脸。但当差其实很轻松,挎着腰刀盯着那些人就是,有什么不对,赶紧撵开就是。
然后就是验看进出宫禁的物品,防火灾什么的,这些事都有一定之规,做起来也不难。
原本就是这么着,大家日子过的十分惬意,不料冯元彪兄弟二人却看着十分不悦,又借着给外放做准备的由头,三天考试一次弓马刀枪,不合格记一次小过,记三次小过就是一大过,三次大过就开革……这是没得商量,普天之下,谁不知道这两老头谁的面子也不给?
光是弓马刀枪也还罢了,还要学习火铳火炮,还要学金鼓旗号,扎营立寨,这些将领必学的课程也是在必学的课程之中。
还有一些细而再细的课程,甚至是一些准备试行的条例军律,也是拿来考试,比如城防营的军纪细则,将领怎么和驻军的官员沟通合作,怎么和士绅打交道,什么物品能收什么不能收……每个人都考的焦糊,一个个怨气满腹,如果他们胆子够大的话,几个领侍卫处的大臣早就被砍成肉酱了。
砍人是不敢,告御状的人很多,但崇祯现在最信的几个大臣,领侍卫的就占了一半还多,谁敢多嘴饶舌,皇帝一定翻脸不认人,几次试探过后,众人也就绝了念想。
要紧的是,现在除了王承恩外,所有的太监都被召回内宫,等闲连外出的机会都没有。想进什么谗言,也得有交好的老公才好下手,现在老公们成了正经的阉鸡,话都没有人帮着递进去,还怎么个扑腾法?
只能由着这几个老东西折腾,不学习就开革,到时候到家里腿打折了都是轻的,这么好的机会,人家呆的好好的,你小子居然被开革了?家族的名声不必说了,被开革的也就安心在家啃一辈子老米饭吧,这辈子仕途上的事就甭想了。
后果严重,所有人都得咬着牙齿苦捱。好在这些侍卫最底层的都是士绅家族出身,文才出众的居然都有一批,文盲是一个没有,只要实心向学,倒也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只是他们原本的那种纨绔膏粱子弟的心性,这阵子确实是被压下来不少。
一时众人无话,只是按着腰刀挺立着,不一会儿,就是看到朝官们鱼贯而出,先是穿着青袍的低等官员,再就是绯袍的大臣们低语着走出来,先是部曹堂上官,接着便是都察院,值得注意的是新成立的廉政院,也是和都察院一样,只对皇帝负责,各地的行分院也是如巡按御史一样,只对皇帝和总部负责。
廉政院和都察院在职能上是有重复,都察院的都御史兼巡抚,负责地方民政,御史放为巡按之后,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将领,查察地方军民事情,贪腐之事,当然也归巡按御史来管。
因为这个,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一般守旧的官员对新成立一个部院感觉无此必要,心存怀疑。但皇太子建立推行的决心无可动摇,巡按御史分巡一省,只是一个人,能照管多少地方?廉政院的分司却是庞大的机构,分为内查和外查等诸多的部门,从机要档案的管理到地方巡查的条例,都是一应俱全,而且专责查贪肃腐,对付的也不仅是官员,也有武将和商人、地主等等。
这样一个部门,当然是和都察院有显著的不同。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廉政司所对应的就是大规模的铸造银币,然后施行火耗归公。接着便是给官员调整薪俸。
现在内阁宰相一级的官员俸禄不过是几百两银子,在厚禄法之后,内阁和军务大臣一级的年俸就是一万八千元的银币。
实物粮食分两季发放,也在万石以上。
再加上柴薪等冬夏两季的物资配给,宰相一级由国家供给三十人的元随仆从,每个宰相一级的官员,年薪已经接近四万两左右的白银。
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巨款!
就算是贪污,一年弄到这个数也该知足了。
明末就算是银子流入太多而致通货膨胀,但银子就是银子,它不是纸币,总有一定以上的价值,四万两左右的收入,以前的宰相知道了,准得气的从坟地里爬出来!
老朱家太小气了,太不拿官员当人了。说是一品官有一年几千石的俸禄,但从开国至今,恐怕哪一个官员也不曾把俸禄拿齐过。
早年太祖皇帝拿纸币来折,一百贯才当一贯使,成祖皇帝之后继续用纸币来抵,还加上什么香料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俸禄。一个知县几十两的年俸,七抵八扣,一个月真正到手十来两银子,连个大商号的掌柜都不如。
这种情形,官员不贪不拿一点,不互相打打秋风,难道十年寒窗真的就是出来受苦的吗?
在这件事上,朱元璋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太想当然,太天真了。
他们舍不得的官俸,官员会加倍在百姓身上弄回来,海瑞之后,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清廉的异数了,整个官场都是合流,任何一个可能损坏官僚体系运作的人,都会被视为异类,会被集体封杀!
后人有过研究,明之士大夫之所以站在皇家对面,自成体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官俸太低,官员无以自立,彼此互相要留有余地,因为当官是一时的,要想平安,就只能依附于集团之中,否则,得意一时,失意十世。
这几天的朝议,廉政院正式建成,开始在全国范围招收人才,设立行司,这已经成为一个叫人极为注目的新闻。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再往底下,就是全国实行厚禄法的时候到了,一想到俸禄会增加,哪一个不是心里痒痒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