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魏吴交战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洛阳大殿之上,才刚刚办完国丧,马上面临着东吴率军来犯。
曹睿召集了文武百官,一同商议抗敌大计。
经过一番各抒已见之后,最后有了三个应敌方针。
一是以钟繇、华歆等三公大臣为首,认为只要不断从洛阳发兵援救,命江夏太守文聘继续据城坚守,准备与敌人打持久战。
其次是曹真、夏侯霸等军方武将建议主动出击,并举当年张辽仅以八百勇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江东之经典案例,应当挫敌之锐气。
最后则是治理州郡有方,后来被封为关内侯的贾逵则认为位于豫州正南方的濡须口驻有东吴大军,离长江仅四百余里,每有东吴入侵,多是西从江夏出击,要么东从庐江进犯,而我魏军征吴也是从东线淮水或是西线沔水南下。
而处于东西之中的豫州军队一般少参与征伐,只是零零散散驻扎在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自保而已。
所以孙权在豫州南部的地盘无战事之虞,因此东、西边境有战事,吴军可以合兵一处全力抗击,丝毫不用担忧豫州中线战场。
“那么贾大人的意思,是否就这样置之不理呢?”夏侯霸质问道。
“当然不是。”贾逵向他作出正面回答道,“孙权习于水战,故而敢于水船强攻,正是打算乘我之不备,但是现在已与江夏太守文聘相拒,攻与守的形势大不相同,如果可以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的话,魏大军即可从豫州进发,直接攻打东吴的东关。”
“这就是贾大人解决江夏军情的提案吗?”夏侯霸道。
“到那个时候,若孙权自守东关,则可另遣军队东西出击,孙权的东西两线就得不到救援;”贾逵从容地继续说道,“若东西线可以攻下,则东关就成为东西夹击的孤立据点,也就唾手可得了。”
这正是他之前对周扬提过的意见,而周扬也把这个提案与司马懿研究过之后,认为此行胆大心细。
只是在可行性方面,可能会召到不许质疑。
因此在朝廷上,周扬早已打定了主意,由始至终都不发一言。
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家权臣,只有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到关键的时候,给予贾逵以最大的支持。
果然,在三公与军方诸将百官的反对声中,贾逵冷静将战局与东边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了其中利与弊。
而其他人更多的是着眼于击败敌军,或是解决江夏的燃眉之急。
最后才由刚登基不久的曹睿发话,问道:“大家不妨听一听周丞相的意见。”
周扬知道真正用到自己的时刻到了,心想绝不能让贾逵的良策泡汤,于是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奉上道:“微臣认为,钟繇、华歆等皆为三世老臣,他们认为发兵援救,除了为解决江夏军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稳定民心。估且不论此举是否能够挡得住东吴大军,只说若是朝廷对江夏军情置之不理的话,其他地方的守将会怎么想呢?”
钟繇与华歆等人各自互望了一眼,纷纷向他点头赞许。
周扬转而走向曹真、夏侯霸等军方将领面前,又道:“诸位将军的目的比较单纯,希望直接击溃吴军,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况且魏、吴交战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大魏养兵百万,铁甲、战骑皆是天下无双,早应该挥兵南下,踏平吴、蜀了。”
曹真、夏侯霸听得热血沸腾,但他们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智将,面对眼前这追随曹魏三世的最高权臣的赞赏,都露出了谦逊的态度。
周扬最后转向中位,面对着高高在上的新皇帝曹睿,拱手拜道:“众大臣所言皆各有道理,都是对我大魏国情作出透彻分析才会提出的建议,绝非仅凭一腔热血。毕竟我方国力远胜于吴、蜀,只要稳步前进,既能蚕食敌国,逐渐走向一统天下的局面。”
问道:“周丞相的意思就是否决了贾大人的提案,而打算在这两个战略方针之中选择其一吗?”
周扬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我们面对的敌人只有吴国,或是只有蜀国的话,那么稳步前进的提议自然是可行,无论派兵增援,或是出兵迎战,就算打不赢,也必定让敌人付了惨痛的代价,长此下去,凭着我大魏远胜于对方的国力,必能将敌国之国力消耗胎尽,可是事实却非如此。”
话音刚落,朝上便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了起来。
因为周扬没有否决钟繇、华歆等老臣出兵增援的提议,又肯定曹真、夏侯霸等军方将领的战略方针。
可是没有赞同他们的原因,却说得句句在理。
事实上魏国若与吴、蜀任何一国交战的话,的确能够慢慢将其击败。
但自从刘备驾崩之后,吴、蜀两国的外交已重新建立起谛盟关系,重新按照原本联合抗魏的方针。
眼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江夏军急,还有随时准备再出祁山的蜀军。
“因此贾大人的提案,乃是为了避重就轻。”周扬转向面对着众臣道,“孙权亲自率军乃是为了配合蜀军出祁山的军事行动,其意在于偷袭。如今江夏太守文聘拒守与他打持久战的话,孙权绝不会蠢得与我方比耗资源,事实上他们也耗不起。 ”
“也就是说按贾大人提到的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曹睿道,“同时加紧操练豫州军队,准备进攻孙权东关,若是孙权拒守东关的话,我们立刻攻打西线,令他自顾不暇。”
“正是如此。”周扬最后望向贾逵道,“因此微臣认为贾大人的提案,正是为了长远作考虑,面临着吴、蜀的侵略,我们绝不可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亦要加强西面雍、凉地区的防御性。”
“那么诸位爱卿对周丞相与贾大人的提案没有异议的话,就这么决定吧!”曹睿显然是认可了贾逵的战略方针,并不希望其他大臣再提出意见了,“退朝。”
于是立刻以此方针施行,并命贾逵亲自负责执行此套提案。
果然,孙权在江夏与文聘相持不到一个月,便马上撤军。
然而东吴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孙权进攻江夏无功而返之后,次年又与鄱阳太守周鲂密谋,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
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的曹休私通消息,约其发兵去接收鄱阳郡。
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去接应周鲂,从寿春发兵以后,正在豫州负责施行战略方针的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周扬则在司马懿的协助之下领兵进攻江陵。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
尚书蒋济向洛阳朝廷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曹睿在众大臣的提议之下,诏周扬的军队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
“东吴在东关并无设防,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了皖城。”司马懿分析道。
“那么曹休将军此举等同于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了。”周扬问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部署诸将,水陆并进。”司马懿果断道。于是继续行了二百多里,在半途中抓到一个东吴兵。
经盘问之后,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原来,孙权早就亲自到了皖城,拜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带三万人马,三面埋伏。
曹休的兵马进至石亭一带时,就立即被吴军包围,遭遇突然袭击,一时不知所措。
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吴军在其后追亡逐北,斩杀魏军万余,缴获军械车马无数。
曹休退至夹石,发现夹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孙权阻断。
此时,东南有追兵,西北无退路,魏军士卒叛逃,丢弃甲兵与辎重甚多,几乎将要全军覆没。
这是曹操去世之后,曹魏自赤壁之后,有史以来面临过最惨痛的一次败战。
不仅影响到了东线军心,甚至令整个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魏明帝曹睿更是心痛不已。
如今洛阳方面既已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魏军后方的部下将士又大多不敢下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
“曹休将军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周扬沉痛听完情报团的消息之后,沉痛地道,“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现在我们是否应该赶往夹石?”
“不但要去夹石,而且还要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去。”司马懿道,“然后突然打过去,来个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亦形同虚设了。”
“那就这么决定,我们立刻通知贾逵那边行动吧!”周扬果然地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洛阳大殿之上,才刚刚办完国丧,马上面临着东吴率军来犯。
曹睿召集了文武百官,一同商议抗敌大计。
经过一番各抒已见之后,最后有了三个应敌方针。
一是以钟繇、华歆等三公大臣为首,认为只要不断从洛阳发兵援救,命江夏太守文聘继续据城坚守,准备与敌人打持久战。
其次是曹真、夏侯霸等军方武将建议主动出击,并举当年张辽仅以八百勇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江东之经典案例,应当挫敌之锐气。
最后则是治理州郡有方,后来被封为关内侯的贾逵则认为位于豫州正南方的濡须口驻有东吴大军,离长江仅四百余里,每有东吴入侵,多是西从江夏出击,要么东从庐江进犯,而我魏军征吴也是从东线淮水或是西线沔水南下。
而处于东西之中的豫州军队一般少参与征伐,只是零零散散驻扎在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自保而已。
所以孙权在豫州南部的地盘无战事之虞,因此东、西边境有战事,吴军可以合兵一处全力抗击,丝毫不用担忧豫州中线战场。
“那么贾大人的意思,是否就这样置之不理呢?”夏侯霸质问道。
“当然不是。”贾逵向他作出正面回答道,“孙权习于水战,故而敢于水船强攻,正是打算乘我之不备,但是现在已与江夏太守文聘相拒,攻与守的形势大不相同,如果可以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的话,魏大军即可从豫州进发,直接攻打东吴的东关。”
“这就是贾大人解决江夏军情的提案吗?”夏侯霸道。
“到那个时候,若孙权自守东关,则可另遣军队东西出击,孙权的东西两线就得不到救援;”贾逵从容地继续说道,“若东西线可以攻下,则东关就成为东西夹击的孤立据点,也就唾手可得了。”
这正是他之前对周扬提过的意见,而周扬也把这个提案与司马懿研究过之后,认为此行胆大心细。
只是在可行性方面,可能会召到不许质疑。
因此在朝廷上,周扬早已打定了主意,由始至终都不发一言。
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家权臣,只有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到关键的时候,给予贾逵以最大的支持。
果然,在三公与军方诸将百官的反对声中,贾逵冷静将战局与东边形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了其中利与弊。
而其他人更多的是着眼于击败敌军,或是解决江夏的燃眉之急。
最后才由刚登基不久的曹睿发话,问道:“大家不妨听一听周丞相的意见。”
周扬知道真正用到自己的时刻到了,心想绝不能让贾逵的良策泡汤,于是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奉上道:“微臣认为,钟繇、华歆等皆为三世老臣,他们认为发兵援救,除了为解决江夏军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稳定民心。估且不论此举是否能够挡得住东吴大军,只说若是朝廷对江夏军情置之不理的话,其他地方的守将会怎么想呢?”
钟繇与华歆等人各自互望了一眼,纷纷向他点头赞许。
周扬转而走向曹真、夏侯霸等军方将领面前,又道:“诸位将军的目的比较单纯,希望直接击溃吴军,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况且魏、吴交战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大魏养兵百万,铁甲、战骑皆是天下无双,早应该挥兵南下,踏平吴、蜀了。”
曹真、夏侯霸听得热血沸腾,但他们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智将,面对眼前这追随曹魏三世的最高权臣的赞赏,都露出了谦逊的态度。
周扬最后转向中位,面对着高高在上的新皇帝曹睿,拱手拜道:“众大臣所言皆各有道理,都是对我大魏国情作出透彻分析才会提出的建议,绝非仅凭一腔热血。毕竟我方国力远胜于吴、蜀,只要稳步前进,既能蚕食敌国,逐渐走向一统天下的局面。”
问道:“周丞相的意思就是否决了贾大人的提案,而打算在这两个战略方针之中选择其一吗?”
周扬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我们面对的敌人只有吴国,或是只有蜀国的话,那么稳步前进的提议自然是可行,无论派兵增援,或是出兵迎战,就算打不赢,也必定让敌人付了惨痛的代价,长此下去,凭着我大魏远胜于对方的国力,必能将敌国之国力消耗胎尽,可是事实却非如此。”
话音刚落,朝上便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了起来。
因为周扬没有否决钟繇、华歆等老臣出兵增援的提议,又肯定曹真、夏侯霸等军方将领的战略方针。
可是没有赞同他们的原因,却说得句句在理。
事实上魏国若与吴、蜀任何一国交战的话,的确能够慢慢将其击败。
但自从刘备驾崩之后,吴、蜀两国的外交已重新建立起谛盟关系,重新按照原本联合抗魏的方针。
眼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江夏军急,还有随时准备再出祁山的蜀军。
“因此贾大人的提案,乃是为了避重就轻。”周扬转向面对着众臣道,“孙权亲自率军乃是为了配合蜀军出祁山的军事行动,其意在于偷袭。如今江夏太守文聘拒守与他打持久战的话,孙权绝不会蠢得与我方比耗资源,事实上他们也耗不起。 ”
“也就是说按贾大人提到的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曹睿道,“同时加紧操练豫州军队,准备进攻孙权东关,若是孙权拒守东关的话,我们立刻攻打西线,令他自顾不暇。”
“正是如此。”周扬最后望向贾逵道,“因此微臣认为贾大人的提案,正是为了长远作考虑,面临着吴、蜀的侵略,我们绝不可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亦要加强西面雍、凉地区的防御性。”
“那么诸位爱卿对周丞相与贾大人的提案没有异议的话,就这么决定吧!”曹睿显然是认可了贾逵的战略方针,并不希望其他大臣再提出意见了,“退朝。”
于是立刻以此方针施行,并命贾逵亲自负责执行此套提案。
果然,孙权在江夏与文聘相持不到一个月,便马上撤军。
然而东吴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孙权进攻江夏无功而返之后,次年又与鄱阳太守周鲂密谋,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
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的曹休私通消息,约其发兵去接收鄱阳郡。
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去接应周鲂,从寿春发兵以后,正在豫州负责施行战略方针的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周扬则在司马懿的协助之下领兵进攻江陵。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
尚书蒋济向洛阳朝廷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曹睿在众大臣的提议之下,诏周扬的军队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
“东吴在东关并无设防,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了皖城。”司马懿分析道。
“那么曹休将军此举等同于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了。”周扬问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部署诸将,水陆并进。”司马懿果断道。于是继续行了二百多里,在半途中抓到一个东吴兵。
经盘问之后,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原来,孙权早就亲自到了皖城,拜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都督,各带三万人马,三面埋伏。
曹休的兵马进至石亭一带时,就立即被吴军包围,遭遇突然袭击,一时不知所措。
交战不利后便慌忙退兵,吴军在其后追亡逐北,斩杀魏军万余,缴获军械车马无数。
曹休退至夹石,发现夹石西北的退路已被孙权阻断。
此时,东南有追兵,西北无退路,魏军士卒叛逃,丢弃甲兵与辎重甚多,几乎将要全军覆没。
这是曹操去世之后,曹魏自赤壁之后,有史以来面临过最惨痛的一次败战。
不仅影响到了东线军心,甚至令整个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魏明帝曹睿更是心痛不已。
如今洛阳方面既已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魏军后方的部下将士又大多不敢下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
“曹休将军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周扬沉痛听完情报团的消息之后,沉痛地道,“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现在我们是否应该赶往夹石?”
“不但要去夹石,而且还要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去。”司马懿道,“然后突然打过去,来个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亦形同虚设了。”
“那就这么决定,我们立刻通知贾逵那边行动吧!”周扬果然地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