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问题,而且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
对于目前公文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四大弊病:
第一弊病叫“摆长蛇阵”。如某地政府收到44份县处级机关的,最长的15000字,最短的7400字,平均每份超过万字。三位分管领导每人平均要看十几万字,合300多页,这对上级领导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出现这种“长蛇阵”的原因,一是“流水帐”。我细看了教育局的一份年终工作总结,全文共14700字,开头就用了1000多字概括一年来取得的总成绩,然后从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每个方面讲了五至七条具体做法,内容相互重叠,又颠三倒四。用这种方法写出的总结,焉能不是一本流水帐。正确的作法应当是综合概括,集中讲几点经验或体会,梳成几条辫子,这样文字精炼,且问题突出,抓到事物本质。
二是“各顾各”。笔者走访了一位大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他深有体会地说,有些总结写得很长,这并非秘书人员的本意,而是领导逼出来的。办公室拟好总结初稿,或交单位几位领导同志去传阅修改,或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审定,但谁也不从总体上去研究这篇总结,而是“各顾各”,从文中涉及各自分管工作的文字内容多少去考虑问题,片面认为涉及谁的文字多谁的成绩就大。为此,各个分管领导均想将自己分管的工作写多一些,以致原来比较精炼的总结越改越长,越改越繁琐。
第二弊病叫“作假失真”。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受“文革”时期“假大空”作风的影响,公文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人民日报1989年8月19日的一篇反映检查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的文章披露,某地区违反统计法行为8l件,其中属于虚报瞒报的就有71件5某个市将1987年秋季产粮抽样调查数337,286吨篡改为356,657吨,多报了l9,371吨;某地做结扎手术两万例,却上报四万例。这种明日张胆的假报告,是对公文准确性的亵渎。
第三弊病叫“虚张声势”。实用性是公文的精髓所在。公文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实用,能解决问题。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必须言及其实、言及其义、朴素无华、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华而不实、虚情假意。目前,我们看到有的公文,当谈到今后想法时,动不动就是什么“大举措”、“大行动”、“大发展”等等。当谈到具体问题时,动不动就是“特大项目”、“特大影响”、“特大收效”。在总结工作成绩时,采用“膨胀法”,什么“十大成果”、“八大变化”、“六大变革”、“创历史最高水平”、“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出现历史性的转变”等。在谈及缺点问题时,采用“障眼法”,如把“生产下降”叫做“负增长”,把上当受骗叫做“缴学费”,把行贿叫做“感情投资”,把游山玩水叫做“社会考察”。在讲到体会时,动不动就是以“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指导、“提高认识是前提,加强领导是关键”、“思想工作是根本,发动群众是基础”、“管理是先导,建立制度是保证”。我们不是说这种用语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说在文件中不问具体情况,不视具体对象,千篇一律的套上这些大话、空话,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现。
第四弊病叫“南辕北辙”。在公文写作中,由于粗心大意、马虎从事或胡乱套用,以至违反语法、违背逻辑,造成辞不达意。这方面常见的问题:1用字上出现的差错。如一个单位发出的开会通知,把“务必参加”写成“勿必参加”,令人啼笑皆非。9标点上出现的差错。一份文件,由于打字、校对人员马虎,弄错了标点,把本是“该厂目前的生产,困难不大,能很快出现转机”一句话,变成了“该厂目前的生产困难,不大能很快出现转机”,意思正相反。9用词上出现的差错。一份简报的标题是农村卖粮高潮,电视机销路激增,“销路”这个概念内涵不明,应当叫作“销量”。一份报告中讲到“河东区新出现不少夫妻老婆店”,夫妻包括夫妻双方,紧接着又出现“老婆”这个概念,相同概念出现重复。有的文件一度出现“倒爷”、“大款”、“大腕”等提法,严重混淆了一些问题的性质,有损公文的严肃性。4判断不正确。有一份文件讲:“xx市烧毁了价值四十万元的假烟”,假烟有何价值可言?3用句上出现的错误。某省民政厅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由省厅统一掌握,经行署、市批准的因公牺牲革命工作人员来厅领证。”已经牺牲了,还如何来厅领证?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四大弊病探析
公文文风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问题,而且是一定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在文章中的集中反映,是一定的世界观、思想路线在公文中的综合表现。
对于目前公文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四大弊病:
第一弊病叫“摆长蛇阵”。如某地政府收到44份县处级机关的,最长的15000字,最短的7400字,平均每份超过万字。三位分管领导每人平均要看十几万字,合300多页,这对上级领导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出现这种“长蛇阵”的原因,一是“流水帐”。我细看了教育局的一份年终工作总结,全文共14700字,开头就用了1000多字概括一年来取得的总成绩,然后从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每个方面讲了五至七条具体做法,内容相互重叠,又颠三倒四。用这种方法写出的总结,焉能不是一本流水帐。正确的作法应当是综合概括,集中讲几点经验或体会,梳成几条辫子,这样文字精炼,且问题突出,抓到事物本质。
二是“各顾各”。笔者走访了一位大企业的办公室主任,他深有体会地说,有些总结写得很长,这并非秘书人员的本意,而是领导逼出来的。办公室拟好总结初稿,或交单位几位领导同志去传阅修改,或提交会议集体讨论审定,但谁也不从总体上去研究这篇总结,而是“各顾各”,从文中涉及各自分管工作的文字内容多少去考虑问题,片面认为涉及谁的文字多谁的成绩就大。为此,各个分管领导均想将自己分管的工作写多一些,以致原来比较精炼的总结越改越长,越改越繁琐。
第二弊病叫“作假失真”。准确性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受“文革”时期“假大空”作风的影响,公文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屡见不鲜。人民日报1989年8月19日的一篇反映检查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的文章披露,某地区违反统计法行为8l件,其中属于虚报瞒报的就有71件5某个市将1987年秋季产粮抽样调查数337,286吨篡改为356,657吨,多报了l9,371吨;某地做结扎手术两万例,却上报四万例。这种明日张胆的假报告,是对公文准确性的亵渎。
第三弊病叫“虚张声势”。实用性是公文的精髓所在。公文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实用,能解决问题。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必须言及其实、言及其义、朴素无华、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华而不实、虚情假意。目前,我们看到有的公文,当谈到今后想法时,动不动就是什么“大举措”、“大行动”、“大发展”等等。当谈到具体问题时,动不动就是“特大项目”、“特大影响”、“特大收效”。在总结工作成绩时,采用“膨胀法”,什么“十大成果”、“八大变化”、“六大变革”、“创历史最高水平”、“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出现历史性的转变”等。在谈及缺点问题时,采用“障眼法”,如把“生产下降”叫做“负增长”,把上当受骗叫做“缴学费”,把行贿叫做“感情投资”,把游山玩水叫做“社会考察”。在讲到体会时,动不动就是以“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指导、“提高认识是前提,加强领导是关键”、“思想工作是根本,发动群众是基础”、“管理是先导,建立制度是保证”。我们不是说这种用语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说在文件中不问具体情况,不视具体对象,千篇一律的套上这些大话、空话,是一种“虚张声势”的表现。
第四弊病叫“南辕北辙”。在公文写作中,由于粗心大意、马虎从事或胡乱套用,以至违反语法、违背逻辑,造成辞不达意。这方面常见的问题:1用字上出现的差错。如一个单位发出的开会通知,把“务必参加”写成“勿必参加”,令人啼笑皆非。9标点上出现的差错。一份文件,由于打字、校对人员马虎,弄错了标点,把本是“该厂目前的生产,困难不大,能很快出现转机”一句话,变成了“该厂目前的生产困难,不大能很快出现转机”,意思正相反。9用词上出现的差错。一份简报的标题是农村卖粮高潮,电视机销路激增,“销路”这个概念内涵不明,应当叫作“销量”。一份报告中讲到“河东区新出现不少夫妻老婆店”,夫妻包括夫妻双方,紧接着又出现“老婆”这个概念,相同概念出现重复。有的文件一度出现“倒爷”、“大款”、“大腕”等提法,严重混淆了一些问题的性质,有损公文的严肃性。4判断不正确。有一份文件讲:“xx市烧毁了价值四十万元的假烟”,假烟有何价值可言?3用句上出现的错误。某省民政厅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由省厅统一掌握,经行署、市批准的因公牺牲革命工作人员来厅领证。”已经牺牲了,还如何来厅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