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中文网 > 公文写作知识 > 演讲稿写作应关注受众心理

演讲稿写作应关注受众心理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是演讲者传播信息,传递感情的书面依据、规范和提示,一篇精彩的演讲稿就能使演讲者的演讲扣人心弦,引起共鸣,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演讲稿的写作无论从立意选材、结构格式还是语言风格上都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一般写作者往往注意研究主体(演讲稿写作者)的创作行为,却忽略了对演讲受众(听众)的心理考虑,而演讲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其效果的产生必然涉及到主体与受众的相互配合。因此,我们在注意主体写作行为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可感性。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了关于5个w的大众传播模式:谁(who)、说什么(saywhat)、通过何种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有何效果(withwhicheffects),突出地把受体放在了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位置。他的思想得到了美国另一个学者约瑟夫克拉帕的支持,在一本题为大众传播的效果中提出了受众心理有三种选择性因素: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说明写作是作者与受众多边交流的系统,并不是由作者自说自话,而是受到受众心理需求、社会环境影响等的制约。演讲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演讲稿的写作就需从社会时代出发,根据演讲受众的自然状况、认识态度、需求特征去把握受众心理的变化。

    一、求实心理

    演讲是以传达信息为目的,那么只有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感情才会被演讲受众所理解、认可。因为具体实在的事情和其所包含的道理,听众一听就懂,产生信任感,才能与演讲者之间迅速架起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做到心灵相通,持续地听下去,形成和谐的演讲环境。因而演讲稿所载信息必须客观真实。首先,演讲材料必须真实。数据、时间、地点、人名都要准确,每一个细节与客观完全一致,而不能有任何的的夸大缩小。只有使用真实材料,才能使受众了解真实的情况,掌握真实的信息,演讲稿也才因此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极强的生命力。其次,演讲内容必须现实。它应与生活紧密相关而不是陈年往事,要提出和回答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和瞩目的问题;提出和回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和需要解答的问题;要涉及人们眼前的、身边的、切身的问题。所以演讲稿的主旨和材料必须是从现实的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符合人们现实的心理需求。我们以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这篇演讲辞的写作为例分析一下:他提出的议题是妇女解放问题;分析的结果是“经济”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要“韧性的战斗”——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未失去其意义。而听众对象是爱好文学的女大学生;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听众明白自身解放的道路。从中看出,他提的议题与听众对象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对男大学生讲其针对性就差多了。以大家熟知的文学形象娜拉这个人物命运为中心去讲,对女大学生是非常恰切的。最后,演讲事实要注意把握“平衡”。演讲要追求效果,必须寓理于实、寄情于实,而客观事实总是由诸多要素构成,各要素间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而不能相互敌对、干扰和否定。这种内部要素的和谐平衡才能使文章真实可信,因而演讲稿在突出写某一个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要把倾向性寓于平衡性中,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有可能造成片面性和绝对化,而宄法准确反映现实世界和演讲者的主观感情。若能合理把握这个“平衡度”,体现实事求是之风,自然会得到广大听众的理解和信任。

    二、求近心理

    “近大远小”是绘画透视原理,“近亲远疏”是人际关系规律。这些道理也非常适宜写作。它可以帮助演讲者取舍材料,优选内容。演讲稿内容安排要取近舍远,近多远少。近是指观点、材料与听众关系贴近,为听众关心,为听众熟悉;远是指观点、材料与听众关系疏远。不为听众关心和熟悉。近易沟通,易生亲近感;远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易生疏离感。所以不论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有多大差异,都要寻我双方的契合点,选择与两者都贴近的内容。在双方关系的结合点上、双方注意的交*点上立论取事、展开演讲,拉近与听众的关系,缩小台上台下的心理距离,实现双方的认识交流和情感交流。如,克林顿有一次在俄勒冈大学里进行竞选演说,一开头不谈别的,就谈他上台以后如何降低学生的经济负担,提出一个给学生贷款的办法,等到学生毕业以后,再从工作或者社会服务中分期偿还。美生那时正因学费连年猛涨而苦恼,听了这些话,马上欢呼甚至尖叫起来。克林顿抓住了美国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演讲自然受到欢迎。不过,“近”切不可近“我”。以我为中心,关注个人命运,抒发个人感慨,只会切断与昕众的联系,把自己孤立在演讲台上。即使演讲内容有感人成分,也难引起听众共鸣。只有把“我”的关心统一在大家的关心之中,“我”的认识才能变成大家的认识,“我”的感动才会感动他人。

    三、求趣心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了解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的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与人的行为活动有密切关系,它对尚未付诸行动的活动有准备性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性作用,对人在活动中的创造性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演讲者要启发演讲受众有所行动,必须想方设法诱发和引起听众的兴趣,若演讲稿的写作不讲究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演讲劳而无功,你说得再好,他也不感兴趣,不买你的帐。有一位指导员的就职演说就很懂得抓住听众心理的艺术。开头第一句话是:“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大家的不少‘礼品’”。上来就让战士们陷入迷惑、不解、惊讶:谁送了礼品?送了什么礼品?送礼品想干什么?指导员在这里把事情端出来,又想怎么样?这就一下子把战士们的兴趣提起来了,使他们急于想了解下文。指导员接着的一句话是:“而且现在,准确地说,在我说话的时刻,很多同志,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同志,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进一步让战士们陷入迷惑:送礼品还有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强化了他们对演讲的兴趣。“大家不要纳闷,这‘礼品’就是目光”。原来如此。可解开了第一扣,还有另外的迷惑:目光第什么礼品?他看出了什么?于是,这位指导员又说:“我发现,大家向我投来了各种各样的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也有无所谓的我觉得,大家的这些目光就像为我这个指导员走马上任准备的一堆礼品:有玫瑰,有玉兰,有仙人掌,也有霸王鞭”这一讲,不光是控制保持在场听众的兴趣,恐怕同时引起战士们的心理反应:这位指导员好厉害,他从我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该不会区别对待吧?“不管是什么样的目光,不管是怎样的‘礼品’,我都愿收下!并且,我还应该说上一句:谢谢大家!”公开向战士们表示自己的态度。于是这两句话,赢得战士们两次热烈鼓掌。接下来,就战士们最关切的问题,谈了自己就任以后的工作设想。这位指导员的就职演说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现场效果。这一结果,是与他善于调动和激发听众兴趣密不可分的。

    四、求尊心理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引发出人的种种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便越来越需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需要尊重,是人们高层次的心理需求。需要争取受众的理解、认可、支持的,首先必须对听众给予必要的尊重,满足其求尊心理,才能取得听众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在给予听众尊重的同时,也在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阿伯拉罕林肯是著名的演讲家,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一生发表过不少闻名于世的演讲,我向你们亲切告别就是其中之一。这篇告别演讲是林肯1861年当选美国总统后要离开家乡斯普林菲尔德时发表的。当时,林肯一行十五人走上大西车站,转身环顾为他送行的乡亲们时,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而出:“朋友们”。这一恰如其分的称呼,自然和谐,一下子缩短了总统和普通百姓间的距离,使乡亲们从心底里承认你。同时表明林肯平易近人,尊敬百姓,即使当了总统也没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官架子,他同乡亲们仍是以往平等的朋友关系,让人们从林肯那谦和的口气中看到了总统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五、求直心理

    演讲要直面听众,在表达上应和书面文章有所不同。要有能听出来的清晰的条理和不含蓄、不隐蔽的明确语义,所以写作演讲稿要多用直白质朴面少雕琢修饰的生活语言。从生理角度讲,演讲发言为声。通过听觉神经把语言信息传到大脑,而大脑皮层对日常使用率高的口语反应要快于使用率低的书面语言。从心理角度讲,听众喜欢接受熟悉的生活语言。它自然、质朴、鲜活的特质让听众感到亲切和真诚。相反过分强调文采的语言会把听众的注意引向形式因素,忽略演讲内容。甚至语言的华而不实、矫揉造作还会引起听众的反感和排斥。事实上,演讲中最动人最有魅力的语言往往是那些原汁的生活白话,最具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是生动活泼的生活话语,它能以新鲜性和趣味性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奋。1995年,余秋雨在四川大学作了一次题为世纪之交的中华文化的演讲。“文化”一词,概念可谓宽泛抽象,不是个实证的话题。可余秋雨在讲到文化圈中的是非问题时,特别注重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巧妙设例:“譬如我们进百货公司,我们不买东西不买就是了,但绝不骂它,即使一个老农民心里在抱怨:‘这么薄、这么透明还叫袜子?还这么贵。’但他一般不会破口大骂。这是正常人的行为。我们叫它百货公司意识,相互争斗的人们需要一定的百货公司意识。”这一讲,道理浅显了,收到很好的说理效果。

    六、求简心理

    简短明快的演讲稿本身就具有新意。精彩简短的即兴讲话,往往能显示出美感和力量,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不会令听众滋生厌烦情绪而破坏演讲氛围。把演讲稿写得短而精、实而活是真正的“大手笔”,需要一种炉火纯青的写作艺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发表演说只用了3分钟,就是这个简短的演说却被当时美国报纸评论为“典范演说”。

    此外,演讲稿写作要关注的受众心理还有许多,如求新心理、求乐心理等等,这要随着演讲受众的变化而变化。不过,无论听众怎样变化,我们都应关注它;否则,演讲稿的写作将会盲目而无效,演讲也会成为一场令人失望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