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论文的格式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题名
1。1题名的概念
题名,又叫文题、题目、标题(或称“总标题”,以区别于“层次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1。2题名的一般要求
1。2。1准确得体
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
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例如:
1新能源的利用研究
实际上文中只讨论沼气的利用问题。沼气只是“新能源”中的一种,显然原题过于泛指和笼统。可改为“沼气的利用研究”或“沼气的利用”。
2)标题一般化,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例如:
2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此题名不能引人注目,因为与此类似的题名已经不少,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都在阐明工业自动化的作用,而该文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首次提出了对于这一论题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得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2改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定量分析”,就反映了这篇论文的特定内容“定量分析”,即有别于其他的一般性论述文章。
3)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比如有的作者,其课题的研究深度并不大,却常常把“的机理”、“的规律”一类词语用在题名上。比较客观的做法是,除确实弄清了“机理”、掌握了“规律”而外,一般地取名为“现象的(一种)解释”、“的一种机制”等比较恰当,比较慎重,也留有余地。
1。2。2简短精练
题名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我们应把这“20字”视为上限,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例如:
1xx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可改为“xx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2)避免将同义词或连用。例如:
2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受力分析探讨
“分析”与“探讨”义近,保留其一即可。据文章内容可以删去“探讨”。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当然,列副题名不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例如:
3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共30个字。从需要考虑,原理很难简缩,但可改为: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切齿调整计算新方法——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
采用了副题名,整个字数可能还不少(此例总字数还增加了),但不会使读者感到题名过长,而且编排页眉也很方便(按惯例,页眉可以不排副题名)。
采用副题名不单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下列场合还可以采用副题名:a。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b。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c。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1。2。3便于检索
题名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关键词多一些更好。这一点只要避免了题名“笼统”和“空泛”就比较容易做到。
1。2。4容易认读
题名中应当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1。3题名的文字要求
题名在文字表达上还有特殊要求,那就是题名比内容的行文要求更高,即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决不能出现语病,同时还要尽量做到给人以美感。
1。3。1结构应合理
1)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例如:
1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这是动宾结构(研究+新方法),可改为偏正结构:“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按题名精练原则,可以改为: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例外的是,若中心动词带有状语,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2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
由于中心动词“测定”带有状语“用机械共振法”,无法将“测定”作为名词而把2改为以“测定”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所以仍可以用动宾结构(测定+引力常数g)。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3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2)注意选用定语词组的类型。不注意定语词组类型的选择,有时会产生歧义。例如:
4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按文章作者的本意,原题名的中心语是“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定语是“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但组合结果却可能使读者理解为“研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问题出在定语采用了动宾词组(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而应当改为主谓词组(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修改后的题名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最好是改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3。2选词应准确
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例如:
1煎炸油质量测试仪的研制
在汉语里,“质量”一词有2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英语为mass),另一种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英语为quality),两者毫无关系。从文章内容看,该测试仪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品质指标,而不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多少,所以,将“质量”改为“品质”,表意比较准确。
1。3。3详略应得当
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语法规则要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做定语时,中心语之前需用“的”;而修辞规则又要求,多项定语中的“的”字不宜多用。因此,题名中某处该不该用“的”,既要用语法规则,又要用修辞规则来“综合”检查-用了“的”修辞效果不好,不用“的”也通顺,就不用“的”;若不用“的”便不通顺,那就应当用“的”。例如:
1专家系统结构的分析
不用“的”既通顺又简练。
2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
可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原题名未用“的”,使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不便理解。
2)删去多余的词语。题名应简洁,“多余”是拟定题名的大忌。本部分1。2。2中已举例说明,这里不再讨论。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省去了不该省的词语,叫做苟简。题名中出现苟简,同样会造法和逻辑错误。例如:
3车辆维修器材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按文章应改为“车辆维修器材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管理”一词不能省,因为在这里,计算机处理的不是“器材”的信息,而是“器材管理”的信息。
1。3。4语序应正确
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使人不知所云。例如:
1计算机辅助机床几何精度测试
正确的语序是:机床几何精度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例如:
2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第1个“的”放错了位置,就成为“拱坝的应力特点”和“拱坝的分布规律”。前者读起来拗口,要不拗口应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后者简直与作者的本意不符:文中是研究拱坝应力的分布规律,而不是研究拱坝的分布规律。所以,修改后的题名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2署名
2。1署名的意义
作者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1990年9月7日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可见,在发表的论文中署名,是国家赋予作者的一种权利,当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其实,署名也是作者通过辛勤劳动所应得的一种荣誉,以此表明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作者自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署名本身即向社会声明,作者对该作品拥有了著作权,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侵犯。
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负政治上、科学上的责任。如果论文中存在剽窃、抄袭的内容,或者政治上、科学上或技术上存在错误,那么署名者就应完全负责,署名即表示作者愿意承担这些责任。
3)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署名也是为了建立作者与读者的联系。读者阅读文章后,若需要同作者商榷,或者要询问、质疑或请教,以及求取帮助,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署名即表示作者有同读者联系的意向,署名也为读者同作者联系提供了可能。
2。2署名对象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段,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集体署名时,按对研究工作贡献的大小排列名次。
2。3署名的位置与格式
通常,学术性期刊中将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并采用如下格式:
作者姓名
(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及地址)
3摘要
3.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作用有二: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科技文献数量大,读者不可能一拿到文章就通读。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这就为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2摘要的分类
3.2.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2.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为宜。
3.2.3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摘要形式选用不合适,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论文若采用指示性摘要形式,往往会给文献检索带来麻烦,可能失去较多的读者,将直接妨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有人认为随文摘要可以写得“概括”或“简短”一些,理由是“全文就在后边”。实际上,摘要的形式及其字数的多少不能依随文不随文而定,即使是随文摘要,也应根据论文价值的大小、刊发刊物的类型和论文中有用信息的多少来决定,否则摘要就可能失去应有的作用。
3.3摘要段的内容
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下面的例子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例1摘要段的内容〕
题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倾向性的不同因果模型
摘要借鉴bcanlan的运动倾向性因果模型及其调查问卷来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25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施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运动倾向性五因素模型比较符合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约束几乎无作用。
用不长的篇幅即表述了研究工作的目的(从“分析我国”至“影响因素”片断)、方法(从“借鉴”至“问卷”片断)、结果和结论(冒号之后至末尾)。可见在行文方式上,倒无需机械地用“本文的目的是”、“所用的方法是”和“结果是”这样的语句格式。我们看到的许多摘要,也如例1那样,自然地就把“目的”、“方法”、“结论”等主要内容阐述清楚了。当然,在具体行文时,“目的”、“方法”、“结论”等哪项应详写,哪项可略写,还有“研究的背景”、“成果的意义”等写不写,如何写,是因文而异的,不必千篇一律。
3.4摘要的写作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的写作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
1)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规范。尽可能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
之前。
4)文字表达上应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摘要中的语言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不能出现语病。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2个部分: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它们可以从综合性主题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nasa词表、inis词表、test词表、mesh词表等)中选取。那些确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但现行的主题词表还来不及收入的词或词组可以作为自由词列出,以补充关键词个数的不足或为了更好地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
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5引言
5.1引言的概念和内容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要回答的问题比较多,只能采取简述的方式,通常用一两句话即把某一个问题交待清楚,无需赘言。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5.2引言的写作要求
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
2)开门见山,不绕圈子。注意一起笔就切题,不能铺垫太远。
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有的作者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总爱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能力表示谦虚,寻几句客套话来说,如“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时间仓促”,“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其实不可不必。因为,第一,这本身是客套话,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第二,既是论文,作者应有起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里的责任感表现在自我要求不能出差错;自信心表现为主要问题上不会有差错。否则就不要投稿,不要发表。第三,水平高低,质量好坏,应让读者去评论。
确实需要作说明或表示歉意,可以在文末处写,但要有分寸,实事求是;同时要具体写,不能抽象和笼统。
当然,必要时引言中可以交待方法和结果等可以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参考。
4)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下面介绍1篇写得比较好的“引言”,供读者参考。
〔例2〕题名: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的研究
(引言):动力消振器是一个附加于主振系上的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当其固有频率与主振系的振动频率相等时,主振系便不发生振动(1)。由于动力消振器具有良好的消振效果,自本世纪初发明以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但传统动力消振器的缺点在于其固有频率固定不变,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调节,更不能随主振系振动频率的变化对它进行控制,因而它只适用于消除基频基本不变的振动。对于更为常见的频率经常改变的振动系统,使用传统动力消振器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危害(2)。(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笔者提出一种可以用于消除变频振动的新方法,即采用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来跟踪振动频率的变化,使之在变频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消振方法。(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这篇引言问题阐述明确,条理也很清楚。
6正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6.1正文的立意与谋篇
立意与谋篇是一般写作,也是科技论文写作的中心环节。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其立意与谋篇就是显得特别重要。
正文的立意就是把论文的主题思想在正文部分确立起来;正文的谋篇就是要安排好正文的结构,选择好正文的材料,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论文的主题。
6.1.1对主题的要求
主题,即作者总的意图或基本观点的体现,对论文的价值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对科技论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新颖,深刻,集中,鲜明。
1)主题新颖,就是要研究、解决、创立和提出前人没有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使主题新颖,选题时必须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前人的工作;研究时应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写作时应认真分析研究实验、观察、测试、计算及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2)主题深刻,就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事物的主要矛盾,总结出事物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使主题深刻,就不能停留在简单地描述现象,堆砌材料,和盘托出实验或观测、统计数据的阶段上,而应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分析材料、整理实验或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能反映客观规律的见解,将实践知识上升为理论,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主题集中,就是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就不能面面俱到,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更不能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4)主题鲜明,就是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名、摘要、引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6.1.2对材料的要求
所谓材料,就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收集到的各种事实、数据和观点等。按来源分材料有3种:第1种,直接材料,即作者亲自通过调查或科学实验得到的材料;第2种,间接材料,即作者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或由他人提供的材料;第3种,发展材料,即作者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加以整理、分析、研究而形成的材料。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要而充分。必要即必不可少,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抓住这类材料,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则不论来得多么不容易也不要采用,一时用了修改时也应割爱。充分即量要足够,必要的材料若没有一定的数量,有时难以论证清楚问题,即所谓“证据不足”。有了足够的量,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
2)真实而准确。真实即不虚假,材料来自客观实际,即来自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而不是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科技论文十分强调科学性,任何一点不真实、不准确的材料,都会使观点失去可信度和可靠性,从而使论文的价值降低或完全丧失;因此,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和实验方案的选取要合理,实验操作和数据的采集、记录及处理要正确,才能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材料。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对,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原意;形成发展材料时,要保持原有材料的客观性,力求避免由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失真。
3)典型而新颖。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使道理具体化,描述形象化,有极强的说服力。要获得典型的材料,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否则难以捕获事物的本质;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而将一般性的材料不吝舍去。新颖即新鲜,不陈旧。要使材料新颖,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同时,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量要大,并多作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能反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而摒弃过时的陈旧材料。
6.1.3对结构的要求
正文以至整篇论文的结构,是指节、段的层次及其划分。不同内容的正文,有其各自合理的结构,但总的要求是,层次清楚,节、段安排符合逻辑顺序,服从读者的认识和思维规律。
对于不同的科学技术问题,阐明或论证的方法可能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采取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说明、描写、记叙和论证时应注意,一节、一个段落、一个自然段,甚至一个句组、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中心,并应互相连贯、前后衔接;完稿后修改时可以采取增删、调整、分合等办法来解决文稿中存在的重复、脱节和交叉混杂的问题,以使全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脉胳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达到结构严谨的要求。
6.1.4对论证的要求
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其作用是说服读者相信作者论题的正确性,即“以理服人”。论证是科技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也是在正文部分所要采用的基本写作手段。
论证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等3个环节组成的。关于论点和论据,前面已经讨论;这里仅归纳出常用的论证方式,供论文作者根据不同的论证对象合理选用。
常用的论证方证有:
1)举例。即“摆事实”,用具体事实(包括数据)来证明论点。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
2)事理引伸。以人们已知的道理为论据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思维形式是演绎推理。
3)反证。从反面来证明论点,如数学上的反证法。思维形式也是演绎推理。
4)类比。将甲类事物与乙类事物作对比,以乙类事物的正确与否来证明甲类事物的正确与否。思维形式是类比推理。
5)对比。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证实一方面的存在或正确。思维形式也是类比推理。
6)因果互证。通过事理分析,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
7)归谬法。先假定某一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假定的那一论点是错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驳论。思维形式是演绎反驳推理。
要使论证具有论证性,必须遵守如下一些逻辑规则。
1)论题应当清楚、确切,不应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论题不清”的逻辑错误。论题是整个论证的靶子,只有把论题清楚、确切地规定出来,论证才可能是有“的”放矢的和有效的;因此,在进行论证时,作者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论题是什么,并且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歧义,在表述论题时,应尽量选用意义明确的词语,对论题中的关键性概念,必要时还应予以界说。总之,论题究竟是什么,对自己,对读者都应是清楚、明白的。这是使论证有论证性的最起码的一个条件。
2)论题应当保持同一。在一个论证中论题只能有1个,并且在整个论证过程中保持不变,即要遵守“同一律”这一逻辑规则。如果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任意变换论题,便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常见的“偷换论题”错误是“证明过多”和“证明过少”。“证明过多”指的是,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多的判断。例如,本来应当论证“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但实际上所论证的却是“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这就是一种“证明过多”的错误论证,因为,“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比“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断定较多,它们虽然都是比例乘数,但概念上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还可能存在别的什么关系,即前一个判断蕴含后一个判断,而后一个判断却不蕴含前一个判断。“证明过少”指的是,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少的判断。例如,与上例相反,本来应当论证“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但实际上所论证的却是“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这就是一种“证明过少”的错误论证,因为“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比“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断定较少。
1题名
1。1题名的概念
题名,又叫文题、题目、标题(或称“总标题”,以区别于“层次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1。2题名的一般要求
1。2。1准确得体
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
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例如:
1新能源的利用研究
实际上文中只讨论沼气的利用问题。沼气只是“新能源”中的一种,显然原题过于泛指和笼统。可改为“沼气的利用研究”或“沼气的利用”。
2)标题一般化,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例如:
2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此题名不能引人注目,因为与此类似的题名已经不少,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都在阐明工业自动化的作用,而该文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首次提出了对于这一论题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得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2改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定量分析”,就反映了这篇论文的特定内容“定量分析”,即有别于其他的一般性论述文章。
3)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比如有的作者,其课题的研究深度并不大,却常常把“的机理”、“的规律”一类词语用在题名上。比较客观的做法是,除确实弄清了“机理”、掌握了“规律”而外,一般地取名为“现象的(一种)解释”、“的一种机制”等比较恰当,比较慎重,也留有余地。
1。2。2简短精练
题名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我们应把这“20字”视为上限,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例如:
1xx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可改为“xx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2)避免将同义词或连用。例如:
2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受力分析探讨
“分析”与“探讨”义近,保留其一即可。据文章内容可以删去“探讨”。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当然,列副题名不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例如:
3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共30个字。从需要考虑,原理很难简缩,但可改为: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切齿调整计算新方法——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
采用了副题名,整个字数可能还不少(此例总字数还增加了),但不会使读者感到题名过长,而且编排页眉也很方便(按惯例,页眉可以不排副题名)。
采用副题名不单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下列场合还可以采用副题名:a。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b。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c。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1。2。3便于检索
题名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关键词多一些更好。这一点只要避免了题名“笼统”和“空泛”就比较容易做到。
1。2。4容易认读
题名中应当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1。3题名的文字要求
题名在文字表达上还有特殊要求,那就是题名比内容的行文要求更高,即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决不能出现语病,同时还要尽量做到给人以美感。
1。3。1结构应合理
1)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例如:
1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这是动宾结构(研究+新方法),可改为偏正结构:“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按题名精练原则,可以改为: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例外的是,若中心动词带有状语,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2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
由于中心动词“测定”带有状语“用机械共振法”,无法将“测定”作为名词而把2改为以“测定”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所以仍可以用动宾结构(测定+引力常数g)。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3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2)注意选用定语词组的类型。不注意定语词组类型的选择,有时会产生歧义。例如:
4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按文章作者的本意,原题名的中心语是“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定语是“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但组合结果却可能使读者理解为“研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问题出在定语采用了动宾词组(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而应当改为主谓词组(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修改后的题名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最好是改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3。2选词应准确
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例如:
1煎炸油质量测试仪的研制
在汉语里,“质量”一词有2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英语为mass),另一种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英语为quality),两者毫无关系。从文章内容看,该测试仪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品质指标,而不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多少,所以,将“质量”改为“品质”,表意比较准确。
1。3。3详略应得当
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语法规则要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做定语时,中心语之前需用“的”;而修辞规则又要求,多项定语中的“的”字不宜多用。因此,题名中某处该不该用“的”,既要用语法规则,又要用修辞规则来“综合”检查-用了“的”修辞效果不好,不用“的”也通顺,就不用“的”;若不用“的”便不通顺,那就应当用“的”。例如:
1专家系统结构的分析
不用“的”既通顺又简练。
2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
可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原题名未用“的”,使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不便理解。
2)删去多余的词语。题名应简洁,“多余”是拟定题名的大忌。本部分1。2。2中已举例说明,这里不再讨论。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省去了不该省的词语,叫做苟简。题名中出现苟简,同样会造法和逻辑错误。例如:
3车辆维修器材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按文章应改为“车辆维修器材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管理”一词不能省,因为在这里,计算机处理的不是“器材”的信息,而是“器材管理”的信息。
1。3。4语序应正确
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使人不知所云。例如:
1计算机辅助机床几何精度测试
正确的语序是:机床几何精度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例如:
2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第1个“的”放错了位置,就成为“拱坝的应力特点”和“拱坝的分布规律”。前者读起来拗口,要不拗口应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后者简直与作者的本意不符:文中是研究拱坝应力的分布规律,而不是研究拱坝的分布规律。所以,修改后的题名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2署名
2。1署名的意义
作者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署名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
1)署名作为拥有著作权的声明。1990年9月7日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分,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可见,在发表的论文中署名,是国家赋予作者的一种权利,当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其实,署名也是作者通过辛勤劳动所应得的一种荣誉,以此表明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作者自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署名本身即向社会声明,作者对该作品拥有了著作权,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侵犯。
2)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所谓文责自负,就是论文一经发表,署名者即应对论文负法律责任,负政治上、科学上的责任。如果论文中存在剽窃、抄袭的内容,或者政治上、科学上或技术上存在错误,那么署名者就应完全负责,署名即表示作者愿意承担这些责任。
3)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署名也是为了建立作者与读者的联系。读者阅读文章后,若需要同作者商榷,或者要询问、质疑或请教,以及求取帮助,可以直接与作者联系。署名即表示作者有同读者联系的意向,署名也为读者同作者联系提供了可能。
2。2署名对象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段,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集体署名时,按对研究工作贡献的大小排列名次。
2。3署名的位置与格式
通常,学术性期刊中将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并采用如下格式:
作者姓名
(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及地址)
3摘要
3.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作用有二: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科技文献数量大,读者不可能一拿到文章就通读。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这就为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2摘要的分类
3.2.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2.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为宜。
3.2.3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摘要形式选用不合适,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论文若采用指示性摘要形式,往往会给文献检索带来麻烦,可能失去较多的读者,将直接妨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有人认为随文摘要可以写得“概括”或“简短”一些,理由是“全文就在后边”。实际上,摘要的形式及其字数的多少不能依随文不随文而定,即使是随文摘要,也应根据论文价值的大小、刊发刊物的类型和论文中有用信息的多少来决定,否则摘要就可能失去应有的作用。
3.3摘要段的内容
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下面的例子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例1摘要段的内容〕
题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倾向性的不同因果模型
摘要借鉴bcanlan的运动倾向性因果模型及其调查问卷来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25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施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运动倾向性五因素模型比较符合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约束几乎无作用。
用不长的篇幅即表述了研究工作的目的(从“分析我国”至“影响因素”片断)、方法(从“借鉴”至“问卷”片断)、结果和结论(冒号之后至末尾)。可见在行文方式上,倒无需机械地用“本文的目的是”、“所用的方法是”和“结果是”这样的语句格式。我们看到的许多摘要,也如例1那样,自然地就把“目的”、“方法”、“结论”等主要内容阐述清楚了。当然,在具体行文时,“目的”、“方法”、“结论”等哪项应详写,哪项可略写,还有“研究的背景”、“成果的意义”等写不写,如何写,是因文而异的,不必千篇一律。
3.4摘要的写作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的写作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
1)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规范。尽可能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
之前。
4)文字表达上应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摘要中的语言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不能出现语病。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2个部分: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它们可以从综合性主题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nasa词表、inis词表、test词表、mesh词表等)中选取。那些确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但现行的主题词表还来不及收入的词或词组可以作为自由词列出,以补充关键词个数的不足或为了更好地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
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5引言
5.1引言的概念和内容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要回答的问题比较多,只能采取简述的方式,通常用一两句话即把某一个问题交待清楚,无需赘言。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5.2引言的写作要求
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
2)开门见山,不绕圈子。注意一起笔就切题,不能铺垫太远。
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有的作者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总爱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能力表示谦虚,寻几句客套话来说,如“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时间仓促”,“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其实不可不必。因为,第一,这本身是客套话,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第二,既是论文,作者应有起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里的责任感表现在自我要求不能出差错;自信心表现为主要问题上不会有差错。否则就不要投稿,不要发表。第三,水平高低,质量好坏,应让读者去评论。
确实需要作说明或表示歉意,可以在文末处写,但要有分寸,实事求是;同时要具体写,不能抽象和笼统。
当然,必要时引言中可以交待方法和结果等可以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参考。
4)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下面介绍1篇写得比较好的“引言”,供读者参考。
〔例2〕题名: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的研究
(引言):动力消振器是一个附加于主振系上的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当其固有频率与主振系的振动频率相等时,主振系便不发生振动(1)。由于动力消振器具有良好的消振效果,自本世纪初发明以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但传统动力消振器的缺点在于其固有频率固定不变,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调节,更不能随主振系振动频率的变化对它进行控制,因而它只适用于消除基频基本不变的振动。对于更为常见的频率经常改变的振动系统,使用传统动力消振器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危害(2)。(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笔者提出一种可以用于消除变频振动的新方法,即采用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来跟踪振动频率的变化,使之在变频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消振方法。(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这篇引言问题阐述明确,条理也很清楚。
6正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6.1正文的立意与谋篇
立意与谋篇是一般写作,也是科技论文写作的中心环节。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其立意与谋篇就是显得特别重要。
正文的立意就是把论文的主题思想在正文部分确立起来;正文的谋篇就是要安排好正文的结构,选择好正文的材料,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论文的主题。
6.1.1对主题的要求
主题,即作者总的意图或基本观点的体现,对论文的价值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对科技论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新颖,深刻,集中,鲜明。
1)主题新颖,就是要研究、解决、创立和提出前人没有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使主题新颖,选题时必须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前人的工作;研究时应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写作时应认真分析研究实验、观察、测试、计算及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2)主题深刻,就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事物的主要矛盾,总结出事物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使主题深刻,就不能停留在简单地描述现象,堆砌材料,和盘托出实验或观测、统计数据的阶段上,而应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分析材料、整理实验或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能反映客观规律的见解,将实践知识上升为理论,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主题集中,就是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就不能面面俱到,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更不能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4)主题鲜明,就是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名、摘要、引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6.1.2对材料的要求
所谓材料,就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收集到的各种事实、数据和观点等。按来源分材料有3种:第1种,直接材料,即作者亲自通过调查或科学实验得到的材料;第2种,间接材料,即作者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或由他人提供的材料;第3种,发展材料,即作者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加以整理、分析、研究而形成的材料。
选择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要而充分。必要即必不可少,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抓住这类材料,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则不论来得多么不容易也不要采用,一时用了修改时也应割爱。充分即量要足够,必要的材料若没有一定的数量,有时难以论证清楚问题,即所谓“证据不足”。有了足够的量,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
2)真实而准确。真实即不虚假,材料来自客观实际,即来自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而不是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科技论文十分强调科学性,任何一点不真实、不准确的材料,都会使观点失去可信度和可靠性,从而使论文的价值降低或完全丧失;因此,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和实验方案的选取要合理,实验操作和数据的采集、记录及处理要正确,才能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材料。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对,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原意;形成发展材料时,要保持原有材料的客观性,力求避免由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失真。
3)典型而新颖。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使道理具体化,描述形象化,有极强的说服力。要获得典型的材料,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否则难以捕获事物的本质;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而将一般性的材料不吝舍去。新颖即新鲜,不陈旧。要使材料新颖,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同时,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量要大,并多作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能反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而摒弃过时的陈旧材料。
6.1.3对结构的要求
正文以至整篇论文的结构,是指节、段的层次及其划分。不同内容的正文,有其各自合理的结构,但总的要求是,层次清楚,节、段安排符合逻辑顺序,服从读者的认识和思维规律。
对于不同的科学技术问题,阐明或论证的方法可能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采取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说明、描写、记叙和论证时应注意,一节、一个段落、一个自然段,甚至一个句组、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中心,并应互相连贯、前后衔接;完稿后修改时可以采取增删、调整、分合等办法来解决文稿中存在的重复、脱节和交叉混杂的问题,以使全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脉胳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达到结构严谨的要求。
6.1.4对论证的要求
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其作用是说服读者相信作者论题的正确性,即“以理服人”。论证是科技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也是在正文部分所要采用的基本写作手段。
论证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等3个环节组成的。关于论点和论据,前面已经讨论;这里仅归纳出常用的论证方式,供论文作者根据不同的论证对象合理选用。
常用的论证方证有:
1)举例。即“摆事实”,用具体事实(包括数据)来证明论点。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
2)事理引伸。以人们已知的道理为论据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思维形式是演绎推理。
3)反证。从反面来证明论点,如数学上的反证法。思维形式也是演绎推理。
4)类比。将甲类事物与乙类事物作对比,以乙类事物的正确与否来证明甲类事物的正确与否。思维形式是类比推理。
5)对比。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证实一方面的存在或正确。思维形式也是类比推理。
6)因果互证。通过事理分析,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思维形式是归纳推理。
7)归谬法。先假定某一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以此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假定的那一论点是错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驳论。思维形式是演绎反驳推理。
要使论证具有论证性,必须遵守如下一些逻辑规则。
1)论题应当清楚、确切,不应含糊其词,不应有歧义。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论题不清”的逻辑错误。论题是整个论证的靶子,只有把论题清楚、确切地规定出来,论证才可能是有“的”放矢的和有效的;因此,在进行论证时,作者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论题是什么,并且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歧义,在表述论题时,应尽量选用意义明确的词语,对论题中的关键性概念,必要时还应予以界说。总之,论题究竟是什么,对自己,对读者都应是清楚、明白的。这是使论证有论证性的最起码的一个条件。
2)论题应当保持同一。在一个论证中论题只能有1个,并且在整个论证过程中保持不变,即要遵守“同一律”这一逻辑规则。如果在同一个论证过程中任意变换论题,便无法达到论证的目的。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常见的“偷换论题”错误是“证明过多”和“证明过少”。“证明过多”指的是,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多的判断。例如,本来应当论证“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但实际上所论证的却是“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这就是一种“证明过多”的错误论证,因为,“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比“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断定较多,它们虽然都是比例乘数,但概念上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还可能存在别的什么关系,即前一个判断蕴含后一个判断,而后一个判断却不蕴含前一个判断。“证明过少”指的是,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断定较少的判断。例如,与上例相反,本来应当论证“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但实际上所论证的却是“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这就是一种“证明过少”的错误论证,因为“因数与系数是不同的”比“因数和系数都是比例乘数”断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