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俊词跟杨盛文搭不上,”文昭帝说,“估计唐俊词是真糊涂。不过,唐俊词肯听信一个小儿的提议,推进苏杭春耕,确实也是有胸襟之人。”
“皇上用人准啊,这是我朝大兴之兆。”老太监说,“杨继业这个小儿,有这样的胆魄,这样的眼力?不过想来也是,杨继业在苏杭办粥场,一直没断过,杨家不该有这样的财力吧。
难不成他是用王府军的军粮?王府军是小王爷领军,这样看来,这个杨继业同小王爷刘浪是不错的朋友了。这就是镇边王爷,为何敢令小王爷刘浪领军前往苏杭的缘由?”
“我想起来了,”文昭帝说,“这个杨继业同刘浪之间往来,是从去年端阳文会期间开始的,据说杨继业从魔教人手中救下刘浪,后来在六月六蛮族那边,刘浪和杨继业也一起去过蛮族祭祖。”
“还是皇上记性好,去年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看来,王府军走之前,刘浪可能就跟杨继业说定了。杨继业到苏杭,办粥场,赈灾救人,唐俊词是一府之首,应该是有感于文士的善心,才为杨继业扬名。
杨咏石啊,这诗会不会是杨盛文所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皇上啊,我每当念出这诗来,心里就热热的、鼻头就酸酸的、眼睛就潮潮的,人老了,这心经不起年轻人折腾啦。”
“你在帮杨家说话,杨盛文给了你多少好处。”文昭帝笑骂一句,“这首诗为杨继业扬名,那也是他有这份心。不管在苏杭施粥、献策,是杨盛文的意思也好,还是杨继业自己的意思也好,寡人都不理会。”
“皇上,杨盛文再不堪,也不可能为儿子做枪手。杨家长子为国赴难,杨盛文从没说一句话。老奴记着这一点,难忘记啊。”老太监不否认自己为杨家说好话的意思。
“这个杨继业还不错,就不知过几年会如何。先不管了,三年后,让他进京科考吧。”
“皇上,我替杨盛文谢过皇上隆恩。”老太监笑嘻嘻地说。对于杨继业这个人,三年后有什么表现,倒是不怎么担心。只要杨继业在苏杭按照如今的表现,自然不会令皇家失望。
对于文昭帝而言,记忆中如果留下一个人的名字,那对他而言就是非同寻常的事。老太监也知道,文昭帝对于人才的渴求,既是要改变文朝面临的危机,也是要给刘家后人留下可用之才。
国祚延绵,那是需要子孙整齐,更需要有栋梁之才相帮,才能够支撑起来。皇家传续,为什么皇家子孙多有争杀?对文昭帝看来,没有这样的兄弟间争杀,胜之而出,有如何能够与整个文朝的大臣、大家族之辈争斗?
国祚传续,本身就是你死我活,唯有在争夺中胜出者,才具有更坚韧的心性,守住这份家业。
性情温厚固然是好人,但不一定是好皇上,更不是一个好的守业者。
杨继业这短短的时间,表现确实抢眼,可在文昭帝眼中却又不过如此。文朝以来,到文昭帝后,国内总体趋于平稳,国力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批才子,也是很正常的。
不少年少而才高的,也不在少数,但这些人长大后,能不能真正成为扛鼎之才,与之成长的环境、际遇、运气等也是关联的。
如果三年后,杨继业到京城参加会试,能够考出头名,那才是真正的优势。或许到那时候,杨继业的前路才开始明朗。
对文昭帝而言七十五岁的时光,还能不能坚持到三年后,他固然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但客观上却是存在的。对于古代人,寿命普遍短,过六十的都属少数,何况文昭帝还在皇位上,其辛苦和消耗,不是外人可知的。
对于杨家、对杨盛文,文昭帝自然顾念他为文朝所做出的付出,如果说朝堂需要杨盛文来做事,不过一纸诏书而已。对于杨家后人,会不会有倾向性照顾,目前文昭帝也没有打算,因为他不想对外界透露任何倾向性的信息。
老太监把苏杭传来的文件收拢,准备离开。文昭帝说,“韩立仁怎么样?”
“皇上,韩立仁之女与杨继业已订亲……”老太监故意提出这个事情。
“这两家分分合合,倒也是趣事。”文昭帝说,“韩立仁之女叫韩玉芝吧,倒是有些聪慧,看准了那个书呆子。”
“我猜啊,杨继业的书呆子之名,会不会是杨盛文让他装傻。真是书呆子,能够做出《咏石》诗?”老太监笑着说,“都不是省油的灯。”
“杨盛文没有几手功夫,能够在右丞相府十年?”文昭帝说,“这十年确实没做出像样的事情,主要还是性子使然,读书读多了。”
“儒家圣典固然要学,要尊,要体用,不过啊,杨盛文那性子,心中的三纲五常,杀了他估计都变不了。食古不化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在盛世固然好,外有强敌时,就显得不足了。”老太监明白文昭帝的心,替他将这番话说出来。
“不说那个家伙,说起来就烦人。”文昭帝挥挥手,“杀又不能杀,用又不好用。我看,把韩家那个老大提一提吧。”
“皇上高明……”老太监说。不能直接对太子府有所表示,也不能对杨家直接表示,那就把杨继业的大舅子升一升,至于外面如何猜测,都随他们吧。
韩新勇二十七岁,在职位上做一下调整,也算合情合理。至于如何操作,老太监不会插手,也不会将这些信息透露到宫外。
这时候,在皇宫提到杨继业,倒是可多留意一下这个人,看一看杨继业在苏杭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远在苏杭的杨继业,自然不知京城和皇宫的变化,不然,他估计都不敢出兵升山镇。这种北地出兵,虽说不直接牵扯到他,是蛮族军和王府军在背锅,可实质上的核心,不可能外界不知。
“唐俊词跟杨盛文搭不上,”文昭帝说,“估计唐俊词是真糊涂。不过,唐俊词肯听信一个小儿的提议,推进苏杭春耕,确实也是有胸襟之人。”
“皇上用人准啊,这是我朝大兴之兆。”老太监说,“杨继业这个小儿,有这样的胆魄,这样的眼力?不过想来也是,杨继业在苏杭办粥场,一直没断过,杨家不该有这样的财力吧。
难不成他是用王府军的军粮?王府军是小王爷领军,这样看来,这个杨继业同小王爷刘浪是不错的朋友了。这就是镇边王爷,为何敢令小王爷刘浪领军前往苏杭的缘由?”
“我想起来了,”文昭帝说,“这个杨继业同刘浪之间往来,是从去年端阳文会期间开始的,据说杨继业从魔教人手中救下刘浪,后来在六月六蛮族那边,刘浪和杨继业也一起去过蛮族祭祖。”
“还是皇上记性好,去年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看来,王府军走之前,刘浪可能就跟杨继业说定了。杨继业到苏杭,办粥场,赈灾救人,唐俊词是一府之首,应该是有感于文士的善心,才为杨继业扬名。
杨咏石啊,这诗会不会是杨盛文所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皇上啊,我每当念出这诗来,心里就热热的、鼻头就酸酸的、眼睛就潮潮的,人老了,这心经不起年轻人折腾啦。”
“你在帮杨家说话,杨盛文给了你多少好处。”文昭帝笑骂一句,“这首诗为杨继业扬名,那也是他有这份心。不管在苏杭施粥、献策,是杨盛文的意思也好,还是杨继业自己的意思也好,寡人都不理会。”
“皇上,杨盛文再不堪,也不可能为儿子做枪手。杨家长子为国赴难,杨盛文从没说一句话。老奴记着这一点,难忘记啊。”老太监不否认自己为杨家说好话的意思。
“这个杨继业还不错,就不知过几年会如何。先不管了,三年后,让他进京科考吧。”
“皇上,我替杨盛文谢过皇上隆恩。”老太监笑嘻嘻地说。对于杨继业这个人,三年后有什么表现,倒是不怎么担心。只要杨继业在苏杭按照如今的表现,自然不会令皇家失望。
对于文昭帝而言,记忆中如果留下一个人的名字,那对他而言就是非同寻常的事。老太监也知道,文昭帝对于人才的渴求,既是要改变文朝面临的危机,也是要给刘家后人留下可用之才。
国祚延绵,那是需要子孙整齐,更需要有栋梁之才相帮,才能够支撑起来。皇家传续,为什么皇家子孙多有争杀?对文昭帝看来,没有这样的兄弟间争杀,胜之而出,有如何能够与整个文朝的大臣、大家族之辈争斗?
国祚传续,本身就是你死我活,唯有在争夺中胜出者,才具有更坚韧的心性,守住这份家业。
性情温厚固然是好人,但不一定是好皇上,更不是一个好的守业者。
杨继业这短短的时间,表现确实抢眼,可在文昭帝眼中却又不过如此。文朝以来,到文昭帝后,国内总体趋于平稳,国力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批才子,也是很正常的。
不少年少而才高的,也不在少数,但这些人长大后,能不能真正成为扛鼎之才,与之成长的环境、际遇、运气等也是关联的。
如果三年后,杨继业到京城参加会试,能够考出头名,那才是真正的优势。或许到那时候,杨继业的前路才开始明朗。
对文昭帝而言七十五岁的时光,还能不能坚持到三年后,他固然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但客观上却是存在的。对于古代人,寿命普遍短,过六十的都属少数,何况文昭帝还在皇位上,其辛苦和消耗,不是外人可知的。
对于杨家、对杨盛文,文昭帝自然顾念他为文朝所做出的付出,如果说朝堂需要杨盛文来做事,不过一纸诏书而已。对于杨家后人,会不会有倾向性照顾,目前文昭帝也没有打算,因为他不想对外界透露任何倾向性的信息。
老太监把苏杭传来的文件收拢,准备离开。文昭帝说,“韩立仁怎么样?”
“皇上,韩立仁之女与杨继业已订亲……”老太监故意提出这个事情。
“这两家分分合合,倒也是趣事。”文昭帝说,“韩立仁之女叫韩玉芝吧,倒是有些聪慧,看准了那个书呆子。”
“我猜啊,杨继业的书呆子之名,会不会是杨盛文让他装傻。真是书呆子,能够做出《咏石》诗?”老太监笑着说,“都不是省油的灯。”
“杨盛文没有几手功夫,能够在右丞相府十年?”文昭帝说,“这十年确实没做出像样的事情,主要还是性子使然,读书读多了。”
“儒家圣典固然要学,要尊,要体用,不过啊,杨盛文那性子,心中的三纲五常,杀了他估计都变不了。食古不化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在盛世固然好,外有强敌时,就显得不足了。”老太监明白文昭帝的心,替他将这番话说出来。
“不说那个家伙,说起来就烦人。”文昭帝挥挥手,“杀又不能杀,用又不好用。我看,把韩家那个老大提一提吧。”
“皇上高明……”老太监说。不能直接对太子府有所表示,也不能对杨家直接表示,那就把杨继业的大舅子升一升,至于外面如何猜测,都随他们吧。
韩新勇二十七岁,在职位上做一下调整,也算合情合理。至于如何操作,老太监不会插手,也不会将这些信息透露到宫外。
这时候,在皇宫提到杨继业,倒是可多留意一下这个人,看一看杨继业在苏杭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远在苏杭的杨继业,自然不知京城和皇宫的变化,不然,他估计都不敢出兵升山镇。这种北地出兵,虽说不直接牵扯到他,是蛮族军和王府军在背锅,可实质上的核心,不可能外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