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牛棚往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
回忆起“年棚”的经历,于心远和鲁念侠都感慨良多。作为雷江曾经首富鲁家的大少爷和镇上不多的知识分子,鲁思侠自然是逃不过建国后的任何一个运动。“镇反”、“四清”、“审干”、“**”只要一有运动,鲁思侠就是首当其冲,按照他和于心远之间的戏嘘说法,是“资深运动员”
所幸的是,鲁思侠从抗战胜利、辗转回到雷江后,一直就在雷江书院从事教育工作,将一个私塾性质的“雷江书院”建设成一所全省著名的样板中学,雷江所有乡镇,甚至包括临近县市,学生们都已能进入雷江中学学习为荣,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和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他父母在日据期间又是忠烈志士、毁家纾难,自己又谦和低调、谨言慎行。因此深受雷江百姓拥戴。每次运动,除了给鲁思侠几顶“臭老九”、“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等空帽子外,没有特别为难过他。
于心远最早认识鲁思侠还不是在“牛棚”从50年代初“镇反”开始,当时还是名叫“鲁思霞”的鲁思侠,就进入了宜城地区公安局内保干事于心远的视野。本来于心远是满怀着刻骨的阶级仇恨,准备挖出一个“坏分子”和“历史反革命”的,可大量外调材料证明和面对面讯问,却发现鲁思侠本人是个爱国爱乡、潜心教育的正直青年和优秀老师,而不是于心远想象的那种飞扬跋扈、欺男霸女的公子少爷。
他父母更不是鱼肉相邻的地主,而是宁可家破人亡,也决不当汉奸的忠义之士,深受雷江百姓尊重,雷江百姓还自发在镇上最繁华地带为鲁思侠父母建立了功德牌坊。
在一次次询问中,鲁思侠那不温不火的优雅谈吐也给于心远留下极好印象,慢慢心中对这个审查对象有了好感。其后的“四清”、“审干”运动,在于心远有意无意的“包庇”下,鲁思侠每次都能顺利过关。但即使这样,当史无前例的“**”席卷神州大地时,鲁思侠还是在劫难逃,作为“牛鬼蛇神”理所当然地关入了“牛棚”
更为戏剧性的是,鲁思侠与于心远,两个曾经的对手,在“牛棚”里,竟然不期而遇!
2
于心远进“牛棚”的理由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于心远的老首长不愿意揭发一个开国元勋所谓的黑材料,北京来了专案组,直接找到于心远,要当时做警卫员的他揭发老首长。
自从于心远从一个孤儿被首长带入部队这个大熔炉后,他一直视老首长为父亲,对他极为尊重。而且老首长是长征干部,一辈子出生入死,在雁门关和日本鬼子、在襄阳和国民党主力,在上甘岭和“联合**”浴血拼杀过,屡建功勋,从“红小鬼”到解放军主力师长,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那有什么黑材料!
如果仅仅不愿揭发也就算了,面对专案组人员对老首长一些污蔑言辞时,于心远部队里养成的耿直脾气,使得他怒火中烧,竟然不顾地位尊卑,对专案组人员破口大骂,就差没动手。
结果可想而知!于心远这个小小的宜江公安局刑侦科长,竟然被作为军委“黑帮”成员“荣幸”地与开国元帅、将军的名字列在一起!自然,于心远也作为“牛鬼蛇神”同样被扫入“牛棚”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不打他就不倒”!专政的铁拳是无情的,尤其是对待自己人。鲁思侠早已经习惯了被“专政”极其配合“造反派”适者生存,所以少吃了很多苦头。
相反,于心远根正苗红,长期以来都是“专政”别人,哪能那么快完成角色转换!骨子里又是宁折不弯的军人性格,于是自然而然就成了“牛棚”的“明星”经常会被带去参加各种批斗会。常常是一声断喝:“把 ‘黑帮分子’于心远押上台来!”于是走上来了两个红卫兵,剪住于心远双手,揪住头发,按住头,带上名字上打着红叉的木牌,被押上了批斗台。粗暴的谩骂声、清脆的耳光声、剧烈的脚踢声、沉重的拳头声,声声不绝。回到“牛棚”于心远每每都是鼻青脸肿、满身血痕,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牛棚”里人员也分三六九等的,没有谁会去理睬这个曾经的干部、现在最邪恶的“黑帮”分子,唯恐自己受到牵连。只有鲁思侠,这个曾经被于心远“专政”的对象,还能不避嫌疑,主动过来为他上点伤药、打点开水、送口热饭。甚至在他被几次被造反派打的气息奄奄的时候,鲁思侠还能不避污秽,细心为于心远擦洗身体、服侍大小便。鲁思侠的种种举动让于心远感动万分,患难见真情,他们慢慢由“敌人”变成了朋友。
3
“思侠,原来和我们关在一起的那个宋开顺后来怎么样了?”提到了“牛棚”于心远不由得想到了这么个人。
“牛棚”里关的“牛鬼蛇神”太多了,大家也不是都很熟悉。但他们对宋开顺都还是有记忆的。
宋开顺原来是县医药公司的一个文员,解放初期就参加了工作,应该也算是老革命,平日里也为人谦卑,沉默寡言,因为这样,他在单位也默默无闻了十几年。
但“**”爆发以后,宋开顺好像突然打了鸡血一样,异常兴奋起来,不顾人过中年,和十几岁的“红卫兵”一样,穿上军装,戴上“红卫兵”的袖标,到处串连。因为他年纪大,主意多,很快就升为当时雷江县两派之一“井冈山派”的总司令。与另一派“红旗派”到处鼓动宣传相比“井冈山派”以抄家见长,第一件事就是查抄了当时的县档案馆,以破“四旧”的名义,将很多珍贵的历史档案付之一炬;二是打砸了雷江文博馆,许多珍贵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井冈山派”的恶劣行为激起了雷江人的愤恨。也许冥冥中自有注定,在查抄一位老干部家时,司令宋开顺过于积极,亲自查抄,不慎将一尊陶瓷**像打碎。
这可惹下了塌天大祸。“红旗派”在军管会的支持下,立即宣布“井冈山派”为反革命组织,勒令取缔;宋开顺则为“现行反革命”他自己也终于尝到了被批斗、被游街的痛苦。
1
回忆起“年棚”的经历,于心远和鲁念侠都感慨良多。作为雷江曾经首富鲁家的大少爷和镇上不多的知识分子,鲁思侠自然是逃不过建国后的任何一个运动。“镇反”、“四清”、“审干”、“**”只要一有运动,鲁思侠就是首当其冲,按照他和于心远之间的戏嘘说法,是“资深运动员”
所幸的是,鲁思侠从抗战胜利、辗转回到雷江后,一直就在雷江书院从事教育工作,将一个私塾性质的“雷江书院”建设成一所全省著名的样板中学,雷江所有乡镇,甚至包括临近县市,学生们都已能进入雷江中学学习为荣,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和培养了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他父母在日据期间又是忠烈志士、毁家纾难,自己又谦和低调、谨言慎行。因此深受雷江百姓拥戴。每次运动,除了给鲁思侠几顶“臭老九”、“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等空帽子外,没有特别为难过他。
于心远最早认识鲁思侠还不是在“牛棚”从50年代初“镇反”开始,当时还是名叫“鲁思霞”的鲁思侠,就进入了宜城地区公安局内保干事于心远的视野。本来于心远是满怀着刻骨的阶级仇恨,准备挖出一个“坏分子”和“历史反革命”的,可大量外调材料证明和面对面讯问,却发现鲁思侠本人是个爱国爱乡、潜心教育的正直青年和优秀老师,而不是于心远想象的那种飞扬跋扈、欺男霸女的公子少爷。
他父母更不是鱼肉相邻的地主,而是宁可家破人亡,也决不当汉奸的忠义之士,深受雷江百姓尊重,雷江百姓还自发在镇上最繁华地带为鲁思侠父母建立了功德牌坊。
在一次次询问中,鲁思侠那不温不火的优雅谈吐也给于心远留下极好印象,慢慢心中对这个审查对象有了好感。其后的“四清”、“审干”运动,在于心远有意无意的“包庇”下,鲁思侠每次都能顺利过关。但即使这样,当史无前例的“**”席卷神州大地时,鲁思侠还是在劫难逃,作为“牛鬼蛇神”理所当然地关入了“牛棚”
更为戏剧性的是,鲁思侠与于心远,两个曾经的对手,在“牛棚”里,竟然不期而遇!
2
于心远进“牛棚”的理由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于心远的老首长不愿意揭发一个开国元勋所谓的黑材料,北京来了专案组,直接找到于心远,要当时做警卫员的他揭发老首长。
自从于心远从一个孤儿被首长带入部队这个大熔炉后,他一直视老首长为父亲,对他极为尊重。而且老首长是长征干部,一辈子出生入死,在雁门关和日本鬼子、在襄阳和国民党主力,在上甘岭和“联合**”浴血拼杀过,屡建功勋,从“红小鬼”到解放军主力师长,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那有什么黑材料!
如果仅仅不愿揭发也就算了,面对专案组人员对老首长一些污蔑言辞时,于心远部队里养成的耿直脾气,使得他怒火中烧,竟然不顾地位尊卑,对专案组人员破口大骂,就差没动手。
结果可想而知!于心远这个小小的宜江公安局刑侦科长,竟然被作为军委“黑帮”成员“荣幸”地与开国元帅、将军的名字列在一起!自然,于心远也作为“牛鬼蛇神”同样被扫入“牛棚”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不打他就不倒”!专政的铁拳是无情的,尤其是对待自己人。鲁思侠早已经习惯了被“专政”极其配合“造反派”适者生存,所以少吃了很多苦头。
相反,于心远根正苗红,长期以来都是“专政”别人,哪能那么快完成角色转换!骨子里又是宁折不弯的军人性格,于是自然而然就成了“牛棚”的“明星”经常会被带去参加各种批斗会。常常是一声断喝:“把 ‘黑帮分子’于心远押上台来!”于是走上来了两个红卫兵,剪住于心远双手,揪住头发,按住头,带上名字上打着红叉的木牌,被押上了批斗台。粗暴的谩骂声、清脆的耳光声、剧烈的脚踢声、沉重的拳头声,声声不绝。回到“牛棚”于心远每每都是鼻青脸肿、满身血痕,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牛棚”里人员也分三六九等的,没有谁会去理睬这个曾经的干部、现在最邪恶的“黑帮”分子,唯恐自己受到牵连。只有鲁思侠,这个曾经被于心远“专政”的对象,还能不避嫌疑,主动过来为他上点伤药、打点开水、送口热饭。甚至在他被几次被造反派打的气息奄奄的时候,鲁思侠还能不避污秽,细心为于心远擦洗身体、服侍大小便。鲁思侠的种种举动让于心远感动万分,患难见真情,他们慢慢由“敌人”变成了朋友。
3
“思侠,原来和我们关在一起的那个宋开顺后来怎么样了?”提到了“牛棚”于心远不由得想到了这么个人。
“牛棚”里关的“牛鬼蛇神”太多了,大家也不是都很熟悉。但他们对宋开顺都还是有记忆的。
宋开顺原来是县医药公司的一个文员,解放初期就参加了工作,应该也算是老革命,平日里也为人谦卑,沉默寡言,因为这样,他在单位也默默无闻了十几年。
但“**”爆发以后,宋开顺好像突然打了鸡血一样,异常兴奋起来,不顾人过中年,和十几岁的“红卫兵”一样,穿上军装,戴上“红卫兵”的袖标,到处串连。因为他年纪大,主意多,很快就升为当时雷江县两派之一“井冈山派”的总司令。与另一派“红旗派”到处鼓动宣传相比“井冈山派”以抄家见长,第一件事就是查抄了当时的县档案馆,以破“四旧”的名义,将很多珍贵的历史档案付之一炬;二是打砸了雷江文博馆,许多珍贵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井冈山派”的恶劣行为激起了雷江人的愤恨。也许冥冥中自有注定,在查抄一位老干部家时,司令宋开顺过于积极,亲自查抄,不慎将一尊陶瓷**像打碎。
这可惹下了塌天大祸。“红旗派”在军管会的支持下,立即宣布“井冈山派”为反革命组织,勒令取缔;宋开顺则为“现行反革命”他自己也终于尝到了被批斗、被游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