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法常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历法
什么是历法
历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历法是关于时间的计算方法的科学,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比如,2010年1月2日,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九,唐朝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共统治了290年等等,这些时间都是通过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比例计算出来的。然而,准确地计算时间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天体运转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数,通常说的一年12个月或360日,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日,一个朔望月为29.5306日,它们既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所以,历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别。
人们为了使用和计算方便,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够相互配合起来,并且都能用整数进位,人为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因此,历法是计算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的比例的学问,是以这三个天体的运转比例为研究对象的。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比例关系,就是不同的历法。
日常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
年、月、日是历法的三大要素。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论上应当近似等于天然的时间单位——回归年、朔望月、真太阳日。
任何一种具体的历法,首先必须明确规定起始点,即开始计算的年代,称为“纪元”;规定一年的开端,称为“岁首”。此外,还要规定每年所含的日数,如何划分月份,每月有多少天等等,这需要长期连续的天文观测作为知识基础。
历史上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三种: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三种历法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
历法的形成与发展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最初是因为农业的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根据自然变换的规律,制定了时间上最早的方法,即太阴历。苏美尔人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64天。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根据计算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制定出了太阳历,这是公历最早的源头。中国的历法起源也很早,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历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还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比如伊斯兰教历、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周易·系辞上》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觉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天文学的实践主要是观察,历法也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观察天上的“象”即日月星辰,观察地上的“形”即山川动植万物,对天象地形的观察,可以看到自然的变化。天上变化最明显的是日月,因此,可以猜测古人最早观察的对象应是日。
在观察时,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昼夜的变化,这个变化跟太阳的升落密切相关,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天就亮了,太阳西落之后,天就黑了。第二天又是这样重复一次。昼夜变化和太阳升落形成了最早的时间概念:日。月亮的圆缺变化当然也不会被人们所忽视。从娥眉月到满月,经过月圆与月亏的循环变化,人们对月亮这种位相变化周期,也就是月相有了认识,从而形成了时间的另一个概念:月。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变通莫大乎四时”(《周易·系辞上》)。四季气候的寒暑变化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周期太长,界线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对它的认识要晚一些。在寒暑变化的同时,植物也有明显的变化,叶生叶落,花开花谢,也呈现着周期性。寒暑之气的变迁和物候的更替,形成了气候的概念。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们开始只是十分模糊的概念,后来才逐渐明确起来,并且日益精密、准确。历法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中国十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简称“干支纪法”,这标志着中国历法的产生。
历书与万年历
关于历书
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考查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凭。据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典籍《尚书·尧典》所载,帝尧曾经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四方去观测星象,用来编制历法、预报季节,但有关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发现。
原始的观象授时历书《夏小正》
《夏小正》成书不晚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此历书按12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当月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和其他活动。例如,书中记载道:“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三月,参则伏。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悬在下则旦。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九月,内火,辰系于日。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
《夏小正》的历法十分简单,它只是把一年分成12个月,没有置闰月的方法,更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它所记载的自然界现象以动植物的变化最多,所记的生产活动也只有农业、畜牧、渔猎、采集,手工业生产在当时还很不发达。许多迹象表明,它很可能是夏朝流传下来的关地生产活动的世代经验的积累。
第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历书《四分历》
周代(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经发明了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节气的方法;周代的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并能够定出朔日,这可以从《诗经》中得到证实,《小雅·十月之交》中记载:“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朔月”二字在我国典籍中首次出现,我国也第一次明确地记载日期(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日食。周代历法到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日,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诞生了《四分历》。
我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书《太初历》
与《四分历》相比其进步之处有三点:以正月为岁首,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12个月中,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较准确,如水星为115.87日,比现在测量值115.88日仅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即一食年为346.66日,比今测值只在0.04日。
第一部载有定朔算法的历书《乾象历》
该历书由东汉末年刘洪(公元158年~167年)制订。历书首次将回归年的尾数降至1/4以下,成为365.2462日;第一次将月球运行有快慢变化引入历法。
祖冲之的《大明历》
《大明历》由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所编制。此历书首次将东晋虞喜(公元281年~356年)发现的岁差引用其中,并且定出了45年11个月差1度的岁差值。祖冲之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日,与今测值仅差十万分之一。到了隋代,刘焯(公元544~610年)在制订《皇极历》时,采用的岁差值较为精确,是75年差1度。
占有重要地位的《黄极历》
《皇极历》是隋代刘焯所制订,此历书考虑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不均匀性,为推得朔的准确时刻,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这一创造不仅在中国制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数学史上也占重要地位。
唐代著名历书《大衍历》和《宣明历》
唐代一行在大规模天体测量的基础上,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撰成《大衍历》的初稿,一行去世后,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整理成书。《大衍历》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一行为完成这项计算,发明了不等间二次差内插法。《大衍历》还用了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法,来处理行星运动的不均性问题。《大衍历》以其革新号称“唐历之冠”,又以其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
徐昂制订的《宣明历》颁发实行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是继《大衍历》之后,唐代的又一部优良历法,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55455日(今测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测值27.2122206日);它尤以提出日食三差,即时差、气差、刻差而著称,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
宋代较为完善的《统天历》
宋代在三百余年内颁发过18种历法,其中以南宋杨忠辅制订的《统天历》最完善。《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欧洲著名的《格里高历》,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其回归年长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颁发),但比《统天历》晚了383年。《统天历》还指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化,其数值是古大今小。
沈括和他的《十二气历》
沈括的《十二气历》是宋代最富有革新的历法。我国历代颁发的历法,均将12个月分配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如遇闰月,所含闰月之季即四个月;而天文学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令,做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所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历法上难以统一。针对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后世称它为《十二气历》。《十二气历》实为一种阳历,它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但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太大而未能颁发实行。
古代历法的巅峰《授时历》
中国古代历法,历经各代制历家的改革,至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订的《授时历》达到了高峰。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制订《授时历》过程中,既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又研制大批观天仪器;在此基础上郭守敬主持并参加了全国规模的天文观测,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点,其分布范围是空前的,南起北纬15°,北至北纬65°;东边起东经138°,西至东经102°。这些地点的观测成果为制订优良的《授时历》奠定了基础。
《授时历》博采众家之长,如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等数值,采用了金代赵之微《重修大明历》的数据;回归年长则取《统天历》的数值等。《授时历》创新之处颇多,如废弃了沿用已久的上元积年;取消了用分数表示天文数据尾数的旧法;创三次差内插法求取太阳每日在黄道上的视运行速度和月球每日绕地球的运转速度;用类似于球面三角的弧矢割圆术,由太阳的黄经求其赤经、赤纬,推算白赤交角等。《授时历》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制成,次年正式颁发实行,一直延用到明亡(公元1644年),长达363年,足见《授时历》的精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崇祯历书》
明代末年的《崇祯历书》,是初次引进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度量单位等的历书。当时一批懂天文学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我国学者向他们学习了欧洲天文学的计算方法。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和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预报有错,而徐光启按西法预报均得应验。于是,崇祯皇帝接受礼部建议,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修订历法。徐光启除选用我国制历家之外,还聘用了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人来历局工作。历经五年的努力,撰成46种137卷的《崇祯历书》,该历书采用了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几何学的计算体系;引入了圆形地球、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明确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学的准确公式;采用欧洲通用的度量单位,分圆周为360°,分一日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60进位制等。徐光启的编历不仅是中国古代制历的一次大改革,也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清代新历本《时宪书》和《西洋新法历书》
清初,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删改为103卷,连同他编撰的新历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颁发实行。新历本定名为《时宪书》。删改后的《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
我国现在使用的几种历法
阳历
阳历全称太阳历,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
阳历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所出现的规律制定的。它把地球绕太阳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回归年是太阳历的基本周期,这个周期起始定为365日,后来经过精密计算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8秒,约合365.2422日。
太阳历最早形成于古埃及。4000年前,古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和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是365天,分12个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也是西方最早的太阳历。
近两千年以来,古埃及的太阳历经过两次修订,才形成当今世界广泛应用的阳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儒略·凯撒大帝主持修改历法,他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基础,修改后实施四年一闰,这个历法后人称为“儒略历”、“凯撒历”。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这次修改的历法称“格列历”。格列历规定每400年减去3个闰年,也就是当今世界通用的阳历。
阳历有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个月的月天数不规则,月大31天,月小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除2月有平年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数都有一定数目:7月以前,单月是31天,双月30天;8月以后,双月是31天,单月30天。为了记忆方便,人们编了一首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
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
歌诀里的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
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的天数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约合29.5306天。
阴历一年12个月,单月是大月共30天,双月是小月共29天,全年共354天,12个朔望月总计354.367天,二者一年相差0.367天。如果不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发生颠倒。所以阴历需要安排“闰年”,办法是每30年给规定的11年中的每年最后一月加1天,阴历经过这样调整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调只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民间通常把“农历”称为“阴历”,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阴阳合历叫“农历”
把阳历和阴历二者配合起来的历法称为“阴阳合历”。阴阳合历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所以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因此说它是一种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
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也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在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多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又具有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7日,和阳历比起来,前后要相差11天。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1个多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1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时为383天或384天。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回归年)为准。但是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这个数目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的日数少。如果农历固定每年都是12个月,则一年只有354天左右,和一回归年相比就差11天左右。
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如初一都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圆的月亮),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使它和回归年吻合。在19年当中有12个平年,每一平年为12个月;有7个闰年,每一闰年为13个月。经过推算,19年加7个闰月较符合实际,因为:19个回归年=365.2422日×19=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7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19×12+7)=235×29.5306日=6939.6910日。这样两者就差不多相符了,所以农历的月份季节可以在长期内保持大体上一样,不会发生寒暑颠倒的现象。
农历闰月的安插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此种规定。正确的现行农历是“中气置闰”法,更准确地说是“定冬至”法(定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法)。所以农历的平均历年长度就是最新的回归年数(这个数也是变化的),利用这种置闰法的好处就是能永远与回归年对应,而不会产生误差。
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是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春分”(回归年是以它作为起点定义的)也非常重要。十二中气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十二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国传统四季的正式起点。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
农历的三要素:日(太阳日)、朔(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气(农历中的阴历成分)。
农历的循环规律:阳历以回归年为准,而且每年的长短都差不多:每年总是12个月(365日或366日),各月的大小(除2月外)也很有规则,而且年年相同。所以在阳历里各节气和中气的日期大致上是固定的。但农历就不这样,每年月份的大小极不规则,有的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平年是353~355天,而闰年是383或384天。这样一来,在农历里各节气和中气分布的日期就不能年年大体上固定了。农历似乎显得很复杂,但实际并非如此,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因为在农历19年里所包含的日数和19个回归年差不多相等,这样就使农历在每隔19年里,月份和每月初一日、节气和中气日期、闰月的循环保持大体相同的情况。
农历是我国古代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特点是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几千年来,我国习惯使用这种历法,所以称它为“农历”。我国现行农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时宪历》。
年、月、日和星期
回归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全年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又称“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称为“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历月
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又称为“历月”。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看不到月亮的时候,称为“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月亮又恢复成满月形状,称为“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称为“朔望月”。
太阳日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日,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称为“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
国际日界线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一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在已经改称为国际日界线)。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国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国际日界线是一日开始和终了的界线,因此,它所通过的东西12时区就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区。在这个时区里,时间都一致,而日期却不同,仅一线之隔,东西竟相差一天,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日界线西边楚克茨克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仅一水之隔的美国阿拉斯加人,却要等待一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
闰年闰月的计算法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
星期的由来
关于星期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埃及人最早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规律而制定的。据理是月亮由朔日到上弦,再由上弦到望日,或由望日到下弦,由下弦再到朔日,差不多都是7日。这种讲法大概就是现在星期制度的前身了。
虽然埃及人是最早制定星期制度的,但据历史材料分析,最早实行星期制度的,不是埃及人,而是古巴比伦,那时古巴比伦人对星象的观测和对星辰的崇拜。把每个周日置于一个神或一个同神相对的星宿的保护之下。古巴比伦人曾以7个天体“日、月、火、水、木、金、土”各代表一日,7日就成为一周,太阳神则主管星期日。“星期”,就是“星”中的日期。
随着古巴比伦占星术的出现,罗马人也接受了每星期7日的制度。罗马人也同样地按照某一颗星象或某一个神来称呼每个周日。对此,在今天许多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的语言里还可以找到证明。英法等国是这样称呼每周7日的:第1日星期日,是祭献太阳神,所以称为太阳日;第2日星期一,祭献月亮神,所以叫月亮日;第3日星期二,祭献火星(战神),叫火星日;第4日星期三,祭献水星(商业之神)叫水星日;第5日星期四,祭献木星(雷神)叫木星日;第6天星期五,祭献金星(爱神维纳斯),称金星日;最后一天星期六是祭献土星(农神萨忒思),称土星日。这就是当时7颗知名的星宿。
另一种说法是星期起源于《圣经》中所说的“神在第7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7”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下的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摩西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7天中要抽出一日作为百姓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让百姓有时间去友好往来;二是让人和牲畜都能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的神甫有机会去宣传法令和教义,让百姓都可以做弥撒等。这就是现在所讲的“礼拜”了。
基督教把休息日(星期日)放在圣日之后,根据《圣经》,圣日这一天是耶稣复活日,因此,俄国称星期日为复活日;但是,俄罗斯人和斯拉夫人与其他欧洲人不同,他们是不按史前时期的神来称呼的,除了星期日之外,依照次序来称呼:星期一作为一周的第一天,星期日作为最后一天。星期二称为“第二”,星期三称为“中间”,星期四称为“第四”,星期五称为“第五”,而星期六称为“圣日”。
一些国家曾有过改变每星期7日的尝试。1792年,法国革命会议曾制定出一种十进位的历制,其中包括10日为一个星期的星期制度。但很快就被拿破仑废止。1929年,苏联政府曾宣布过每星期为5日,在1932年又规定一星期为6日,但是两次变革都遇上了麻烦。到了1940年,才再度恢复每星期7日的制度。显然,7日为一个星期的制度已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在不同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一星期的开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土曜日开始的,犹太教以日曜日开始,而伊斯兰教则把金曜日排在首位。在我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末才逐渐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所代替,习惯上认为星期一是开始时间(某些地区也有把星期日作为一周的开始)。
在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中,星期是一个重要的纪日制度,例如星期日就是国际公认的公休日。
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朝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晚。当中国是白天的时候,处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降落。
地球不但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的偏心率为约0.0167,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千米,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约为23°27’,且存在周期性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成约66°33′的倾角,因此,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有时地球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南半球倾向太阳。总之,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于是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
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有夹角(黄赤交角),导致地球斜着转动。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一个椭圆形,而太阳大概处于其中一个焦点附近。所以,在地球公转的不同时间段离太阳的远近不同。而且由于夹角的存在导致在不同的时间段地球南北所受太阳照射的强烈和太阳光线的角度也不同(太阳光线照射角度小的热量就小)。这样不同的时间段就会有不同的气候,一年四季也就互相更替了。
由于赤道附近总是处于太阳光线的直射状态下,所以热带地区只有夏季。还有地球两极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四季更替其实是地球的自转倾角和绕太阳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了其中的一个条件,四季更替就不会产生,地球上的一切也将随之而改变。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一个轨道,这个轨道在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称为“黄道面”。黄道面和天球相交的线,称为“黄道”,也就是太阳一年中运动的轨道。将与地球赤道平面平行的平面无限伸延出去,与天球相交,被称为“天赤道”的交线。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经度为360°,相应地,黄道一周的经度也是360°。二十四节气将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等份的经度为15°。因为每年的春分节气,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长,所以将春分的黄经度作为起点,定为黄道经0°,以后每个节气段跨越15°。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就是清明节气,30°时就是谷雨节气,其余顺势类推,到第二年的345°时,就是惊蛰节气,惊蛰到春分再加15°,一共是360°。
各节气的黄经度既是本节气的起点,又是上下节气的终点。例如黄经60°,既是小满的起点,又是立夏的终点;黄经180°,既是秋分的起点,又是白露的终点。
每个节气段的黄经度处,也是相邻两个节气的交节气点。如黄经0°既是惊蛰节气的终点,又是春分节气的起点,同时更是惊蛰和春分的交节气点。
认识时间
时区
1884年,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即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以东、西经180°为界。
当上海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
实际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
以下是各个时区的经度范围及中央经度线(授时线):
所在时区时区经度范围授时经度线
零时区7.5°W~7.5°E时区中心线0°
东1区7.5°E~22.5°E时区中心线15°E
东2区22.5°E~37.5°E时区中心线30°E
东3区37.5°E~52.5°E时区中心线45°E
东4区52.5°E~67.5°E时区中心线60°E
东5区67.5°E~82.5°E时区中心线75°E
东6区82.5°E~97.5°E时区中心线90°E
东7区97.5°E~112.5°E时区中心线105°E
东8区112.5°E~127.5°E时区中心线120°E
东9区127.5°E~142.5°E时区中心线135°E
东10区142.5°E~157.5°E时区中心线150°E
东11区157.5°E~172.5°E时区中心线165°E
东12区172.5°E~180°时区中心线180°
西12区180°W~172.5°W时区中心线180°
西11区172.5°W~157.5°W时区中心线165°W
西10区157.5°W~142.5°W时区中心线150°W
西9区142.5°W~127.5°W时区中心线135°W
西8区127.5°W~112.5°W时区中心线120°W
西7区112.5°W~97.5°W时区中心线105°W
西6区97.5°W~82.5°W时区中心线90°W
西5区82.5°W~67.5°W时区中心线75°W
西4区67.5°W~52.5°W时区中心线60°W
西3区52.5°W~37.5°W时区中心线45°W
西2区37.5°W~22.5°W时区中心线30°W
西1区22.5°W~7.5°W时区中心线15°W
在世界区域版图上可见,我国共跨越了5个时区。中原时区:以东经120°为中央子午线;陇蜀时区:以东经105°为中央子午线;新藏时区:以东经90°为中央子午线;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为中央子午线;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为中央子午线。
区时
区时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莫斯科的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悉尼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而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
当人们向东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方法是:“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8区和东5区都在东时区,则8-5=3。“异”则相反。
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东8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也就是距离北京以东约340千米处的地方时间。北京时间是我国行政管理、生产、交通运输等工作的时间计量标准。因为北京离120°经线很近,而且是我国的首都,所以很自然的以东经120°地方的时间定为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
朔望两弦
认识月相
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光照射下,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这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正对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着地球的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月球每日从月出到月落大约为半天,即月球有半天挂在天空。月球在地平线之上时,并不一定能见到月相,若月亮和太阳同在天空,则月光淹没在阳光之中,见不到月相。正午月出,子夜月落,但能见到月相的时间只是从黄昏到子夜这段时间,即上半晚。子夜月出,正午月落,但能见到月相的时间只是从子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即下半晚。
朔月、望月、上弦月和下弦月
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称为“新月”或“朔月”。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称为“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称为“下弦”。对应上弦月,下玄月月相盈亏状一样,但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上弦月出现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后半夜的东边天空,东半边亮。
在朔望两弦期间,月相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此时月亮的形状称为娥眉月(凸月或残月)。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望月过后,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下弦月过后,月相又变成蛾眉月(残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月亮从新月位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天。在不太强调天文学上的月相概念时,很多情况下,上半月的娥眉月也被统称为上弦月,农历大约初二到初八九。上半月娥眉月有时也被称为新月。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
在天文学中,关于朔望两弦的解释是:“朔望两弦均以太阳及太阴视黄经为准;凡日月同度为朔,相差半周天为望,相距一直角为弦,月东日西为上弦,日东月西为下弦。”简单来说,“朔”指的是每个月最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望”是其相对180°,也就是一个月里面月亮最圆满的那一天。以月亮绕行地球的圆周来看,如果0°是“朔”,180°是“望”,那么中间的90°与270°便是上弦与下弦。所以,朔望与两弦可以说是这圆周的四个极角。由此可知,朔望与两弦主要是月球与地球的互动关系。
朔望两弦与“潮汐”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是月亮的389倍,因而就对地球的引力而言,月亮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2.25倍。所以,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
由于月球和太阳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
中国古代人早就发现月亮的运行与地球的潮汐有密切关系。例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便指出了潮汐和月亮的依赖关系,他说海潮“随月盛衰”。唐宝应和大历年间(公元762年~公元779年),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也指出:“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盈於朔望,……虚於上下弦”。地球有70%的地表是海洋,人体里也有70%的成分是液体。显然,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潮汐的作用不只影响地球,同时也影响着人体。
两弦与地震的关系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这一天恰好是上弦月(农历四月初八)。这天,上弦时刻出现在中午11时47分。上弦时,太阳、地球和月球排列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角度恰好等于90°,上弦这天,有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引潮力对地球施加影响。
汶川大地震时刻恰好出现在太阳月球地球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平时,月球与太阳地球的运行不是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有一个5°多的夹角。当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可能对地球地壳的某些板块产生特殊的或共振的影响。
汶川大地震前夕,月球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纬线上。5月11日,太阳位于天空北纬18°,而月亮由北往南掠过北纬18°。也就是说,5月11日有一瞬间,太阳和月球位于同一条纬线(北纬18°)上。日月两天体位于天空同一条纬线上,这种合力可能对地球的地震起引发作用。
历史上有些大地震也发生在上弦或下弦的前后,如《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二月:“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上弦日;里氏9.1级的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发生在1957年3月9日(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恰好是上弦;里氏8.8级的南美洲厄瓜多尔大地震,发生在1906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次日为上弦;里氏8级的我国甘肃古浪大地震,发生在192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廿三),次日为下弦;里氏7.3级的我国辽宁海城大地震,发生在1975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廿四),2月3日为下弦。
朔望节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朔望月节律,又叫月亮的盈亏节律,指月亮完成一次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其周期是29.5天。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的生理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泄,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月亮初生的时候,人的血气随月新生,卫气亦随之畅行;月亮正圆的时候,人的血气充实,肌肉坚实饱满;月黑无光的时候,人的肌肉减瘦,经络空虚,卫气不足,形骸独居。所以要顺应天时而调和血气的。因此说,气候太寒了,不要行针刺;气候暖了,不要错过针刺时机;月初生的时候,不要用泄法;月正圆的时候,不要用补法;月黑无光的时候,就不要进行治疗。这就叫做能够顺应天时而调养血气。按照天时推移的次序,结合月亮的盈亏变化,来确定人身血气盛衰情况,并聚精会神地等待治疗的最好时机。
人类占体重80%的液体几乎保留着海水中的所有的元素,这样,当月亮作用于地球的海潮的同时也同样作用于人类,造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满月的时候海潮盛大,人的生物潮处于高峰,月亮对对人行为的影响比较强烈,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较大,人的气血精神充实,体重增加,情绪高涨。当月亮隐没,海潮衰弱,人的气血也就显出了不足,处于了“生物低潮”。
此外,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也有人与月亮的关系的论述。
《灵枢·岁露论》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
《周易参同契》:“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
《洗髓经》:“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静功,卯酉乾沐浴。”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每个月注意把握月亮的盈、亏、上弦、下弦这四天,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天,以及每天的子、午、卯、酉四时。
这些论述均指出了人与天地自然相应(天人感应),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天地自然保持同步,如是则二者相应而相合,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日食和月食
日食
日食现象是当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就会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发生日食的时间必定在“朔日”,也就是农历初一。
每年日食最多出现5次,如果出现5次,那么一定都是偏食。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在南北极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大约1年半发生一次。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时从某一点开始,然后沿着日食带在日没时结束。从开始点到结束点大约绕地球半圈。
以下是近20年(1980年~2009年)出现的日食概况。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
全食带从印度西部开始,经过尼泊尔极南部、孟加拉国极北部、锡金、不丹、中国、太平洋西部,在大洋洲东部结束。我国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上海可以看到全食,其余地区可见偏食。
2008年8月1日日全食
北京时间18:00左右,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出现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其它地区可以看到偏食。本次日食发生的时间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夕,国外有的网站将这次日全食称为“中国日全食”。
2007年3月19日??日偏食
此次日食掩食带主要覆盖亚洲、北冰洋大部、北美洲极西部,而我国完全处于掩食带中,观测时间也比较有利,多数地区日食发生在上午9:00至11:00之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日偏食的最大食分也有很大差别,比如广州的最大食分只有0.188,北京为0.396,最西端的喀什地区最大食分可达0.73。此外,由于地理经度的差异,越是靠西日出就越晚,喀什等地的人们可以看到带食日出的景象。
2006年9月22日??日环食
此次日食发生在南美洲,环食带从南美洲的苏里南开始,经过法属圭亚那、大西洋,在印度洋的西南部结束。此次能看到日环食的地方几乎都在海洋上,所以在我国看不到这次日环食和偏食。
2006年3月29日??日全食
本次日全食在北京时间16:35左右(日出),从南美洲的巴西东部开始出现,途经大西洋,非洲的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利比亚,地中海,黑海,亚洲的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19:47左右(日落)在蒙古西部结束。整个狭长的路线有14500千米,覆盖了近半个地球。利比亚是这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其次还有土耳其。上述地区人们均可看到日全食,在我国只有新疆、东北大兴安岭一带能看到日偏食。
2005年10月3日??日环食
环食带从大西洋北部开始,经欧洲、地中海、非洲、在印度洋结束,我国拉萨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上午11时许可看到日环食的偏食。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
1997年3月9日9时零7分40秒至9分30秒,黑龙江省漠河县境内发生日全食,同时伴有海尔-波普慧星出现。本次日全食发生于俄罗斯斯比克以北,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扫过蒙古、我国漠河,最后结束于北冰洋。日食带上唯一城市漠河,由于基础条件好、太阳高度角适中,成为世界最佳观测点。此次是我国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与2400年回归一次的海尔-波普慧星相遇,这在我国科普史上尚是首次。
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
日全食带从中东伊朗开始,向东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掠过印度洋北端,再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我国南沙,马来西亚太平洋西部结束。全食带最宽处仅78千米,全食最长时间为2分9秒。
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
我国居民从上海经太原到乌鲁木齐的一条狭长区域里可见到日环食,次持续1分30秒左右,其他地方可见到日偏食。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
此次日全食发生在春节,在我国云贵地区观可看到日全食,当日下午6:34左右日全食开始发生。当时的太阳正处在太阳活动峰年,看到的日冕大致呈圆形。
一次日全食及日环食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一次日偏食只有三个时期:初亏、食甚和复圆。
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食甚:生光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
生光: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
复圆: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
太阳是一个发出极度强光的天体,因此对日食进行观测时,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即使日偏食的时候,当太阳光被遮掩得只剩下一部分时,也不要用肉眼直接观测,否则会被强烈的阳光刺伤眼睛。
肉眼观看日食的安全方法:找一块玻璃,涂上些墨或用烟熏黑,颜色层要涂熏均匀,用来观测日食,以太阳呈古铜色,保证眼睛不会被阳光刺伤为宜。
用黑白胶片作为滤光片进行观测。将胶片拉出,人工曝光。将多块底片叠在一起(根据太阳光的强弱增减底片的张数),透过其观测太阳。
用特制的塑胶薄膜做成的太阳屏滤光片,它可以降低阳光里的可见光,还能阻挡阳光里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通过,这是非常安全的观测方法。
另外,不能直接将不加遮挡的望远镜对准太阳,否则将烧坏眼睛致盲。必须在望远镜上加上滤光片才能直接观测。摄影者也不可以用没有采取滤镜保护措施的相机直接拍摄太阳。
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
月食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全食。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很难用肉眼看的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由于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的多,所以不可能出现月环食。
月食发生望日即在农历十四至十七之间,以十五,十六居多。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15日)前后。要注意的是,月食只能发生在满月的时候,这时,太阳,地球和月球成一直线,整个月面被照亮。然而并不是每次满月都会发生月食,因为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偏离了黄道约5°的交角,只有当满月时刻正好是在月球在其轨道上穿过黄道平面时,才会发生月全食。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
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我国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原理。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称为“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月全食的观测方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也可以站到高处用肉眼直接观察。
日月交食
日食和月食统称交食。由日月食的原理可看出,交食的出现与日、地、月三者的会合运动密切相关,此会合运动具有周期性,所以日月食自然也应有周期性。交食的周期是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称为“沙罗周期”(“沙罗”是重复的意思),为18年零11天多一点,即6585.32天。
历法
什么是历法
历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历法是关于时间的计算方法的科学,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直接与天体运行周期相关。比如,2010年1月2日,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九,唐朝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共统治了290年等等,这些时间都是通过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比例计算出来的。然而,准确地计算时间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天体运转周期的比例都不是整数,通常说的一年12个月或360日,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日,一个朔望月为29.5306日,它们既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所以,历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别。
人们为了使用和计算方便,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够相互配合起来,并且都能用整数进位,人为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因此,历法是计算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的比例的学问,是以这三个天体的运转比例为研究对象的。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比例关系,就是不同的历法。
日常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
年、月、日是历法的三大要素。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论上应当近似等于天然的时间单位——回归年、朔望月、真太阳日。
任何一种具体的历法,首先必须明确规定起始点,即开始计算的年代,称为“纪元”;规定一年的开端,称为“岁首”。此外,还要规定每年所含的日数,如何划分月份,每月有多少天等等,这需要长期连续的天文观测作为知识基础。
历史上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三种: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三种历法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
历法的形成与发展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最初是因为农业的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根据自然变换的规律,制定了时间上最早的方法,即太阴历。苏美尔人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64天。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根据计算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制定出了太阳历,这是公历最早的源头。中国的历法起源也很早,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历法。在世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还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比如伊斯兰教历、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周易·系辞上》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觉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天文学的实践主要是观察,历法也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观察天上的“象”即日月星辰,观察地上的“形”即山川动植万物,对天象地形的观察,可以看到自然的变化。天上变化最明显的是日月,因此,可以猜测古人最早观察的对象应是日。
在观察时,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昼夜的变化,这个变化跟太阳的升落密切相关,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天就亮了,太阳西落之后,天就黑了。第二天又是这样重复一次。昼夜变化和太阳升落形成了最早的时间概念:日。月亮的圆缺变化当然也不会被人们所忽视。从娥眉月到满月,经过月圆与月亏的循环变化,人们对月亮这种位相变化周期,也就是月相有了认识,从而形成了时间的另一个概念:月。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变通莫大乎四时”(《周易·系辞上》)。四季气候的寒暑变化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周期太长,界线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对它的认识要晚一些。在寒暑变化的同时,植物也有明显的变化,叶生叶落,花开花谢,也呈现着周期性。寒暑之气的变迁和物候的更替,形成了气候的概念。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们开始只是十分模糊的概念,后来才逐渐明确起来,并且日益精密、准确。历法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中国十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简称“干支纪法”,这标志着中国历法的产生。
历书与万年历
关于历书
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考查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历法,但不足为凭。据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典籍《尚书·尧典》所载,帝尧曾经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四方去观测星象,用来编制历法、预报季节,但有关历法的材料至今尚未发现。
原始的观象授时历书《夏小正》
《夏小正》成书不晚于春秋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此历书按12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当月星象、气象、物候,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和其他活动。例如,书中记载道:“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三月,参则伏。四月,昴则见,初昏南门正。五月,参则见,初昏大火中。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斗柄悬在下则旦。八月,辰则伏,参中则旦。九月,内火,辰系于日。十月,初昏南门见,织女正北乡则旦。”
《夏小正》的历法十分简单,它只是把一年分成12个月,没有置闰月的方法,更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它所记载的自然界现象以动植物的变化最多,所记的生产活动也只有农业、畜牧、渔猎、采集,手工业生产在当时还很不发达。许多迹象表明,它很可能是夏朝流传下来的关地生产活动的世代经验的积累。
第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历书《四分历》
周代(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经发明了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等重要节气的方法;周代的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推算日月全朔的方法,并能够定出朔日,这可以从《诗经》中得到证实,《小雅·十月之交》中记载:“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朔月”二字在我国典籍中首次出现,我国也第一次明确地记载日期(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日食。周代历法到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日,并发现了19年设置7个闰月的方法。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诞生了《四分历》。
我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书《太初历》
与《四分历》相比其进步之处有三点:以正月为岁首,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12个月中,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较准确,如水星为115.87日,比现在测量值115.88日仅小0.01日;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即一食年为346.66日,比今测值只在0.04日。
第一部载有定朔算法的历书《乾象历》
该历书由东汉末年刘洪(公元158年~167年)制订。历书首次将回归年的尾数降至1/4以下,成为365.2462日;第一次将月球运行有快慢变化引入历法。
祖冲之的《大明历》
《大明历》由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所编制。此历书首次将东晋虞喜(公元281年~356年)发现的岁差引用其中,并且定出了45年11个月差1度的岁差值。祖冲之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日,与今测值仅差十万分之一。到了隋代,刘焯(公元544~610年)在制订《皇极历》时,采用的岁差值较为精确,是75年差1度。
占有重要地位的《黄极历》
《皇极历》是隋代刘焯所制订,此历书考虑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不均匀性,为推得朔的准确时刻,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这一创造不仅在中国制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数学史上也占重要地位。
唐代著名历书《大衍历》和《宣明历》
唐代一行在大规模天体测量的基础上,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撰成《大衍历》的初稿,一行去世后,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整理成书。《大衍历》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一行为完成这项计算,发明了不等间二次差内插法。《大衍历》还用了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法,来处理行星运动的不均性问题。《大衍历》以其革新号称“唐历之冠”,又以其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
徐昂制订的《宣明历》颁发实行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是继《大衍历》之后,唐代的又一部优良历法,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55455日(今测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测值27.2122206日);它尤以提出日食三差,即时差、气差、刻差而著称,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
宋代较为完善的《统天历》
宋代在三百余年内颁发过18种历法,其中以南宋杨忠辅制订的《统天历》最完善。《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欧洲著名的《格里高历》,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其回归年长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颁发),但比《统天历》晚了383年。《统天历》还指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化,其数值是古大今小。
沈括和他的《十二气历》
沈括的《十二气历》是宋代最富有革新的历法。我国历代颁发的历法,均将12个月分配于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如遇闰月,所含闰月之季即四个月;而天文学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令,做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所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历法上难以统一。针对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气”为一年的历法,后世称它为《十二气历》。《十二气历》实为一种阳历,它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但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太大而未能颁发实行。
古代历法的巅峰《授时历》
中国古代历法,历经各代制历家的改革,至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订的《授时历》达到了高峰。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制订《授时历》过程中,既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又研制大批观天仪器;在此基础上郭守敬主持并参加了全国规模的天文观测,他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点,其分布范围是空前的,南起北纬15°,北至北纬65°;东边起东经138°,西至东经102°。这些地点的观测成果为制订优良的《授时历》奠定了基础。
《授时历》博采众家之长,如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等数值,采用了金代赵之微《重修大明历》的数据;回归年长则取《统天历》的数值等。《授时历》创新之处颇多,如废弃了沿用已久的上元积年;取消了用分数表示天文数据尾数的旧法;创三次差内插法求取太阳每日在黄道上的视运行速度和月球每日绕地球的运转速度;用类似于球面三角的弧矢割圆术,由太阳的黄经求其赤经、赤纬,推算白赤交角等。《授时历》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制成,次年正式颁发实行,一直延用到明亡(公元1644年),长达363年,足见《授时历》的精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崇祯历书》
明代末年的《崇祯历书》,是初次引进欧洲天文学知识、计算方法和度量单位等的历书。当时一批懂天文学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我国学者向他们学习了欧洲天文学的计算方法。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和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预报有错,而徐光启按西法预报均得应验。于是,崇祯皇帝接受礼部建议,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修订历法。徐光启除选用我国制历家之外,还聘用了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人来历局工作。历经五年的努力,撰成46种137卷的《崇祯历书》,该历书采用了第谷的宇宙体系和几何学的计算体系;引入了圆形地球、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的明确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学的准确公式;采用欧洲通用的度量单位,分圆周为360°,分一日为96刻,24小时,度、时以下60进位制等。徐光启的编历不仅是中国古代制历的一次大改革,也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清代新历本《时宪书》和《西洋新法历书》
清初,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删改为103卷,连同他编撰的新历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颁发实行。新历本定名为《时宪书》。删改后的《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
我国现在使用的几种历法
阳历
阳历全称太阳历,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
阳历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所出现的规律制定的。它把地球绕太阳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回归年是太阳历的基本周期,这个周期起始定为365日,后来经过精密计算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8秒,约合365.2422日。
太阳历最早形成于古埃及。4000年前,古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和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是365天,分12个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也是西方最早的太阳历。
近两千年以来,古埃及的太阳历经过两次修订,才形成当今世界广泛应用的阳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儒略·凯撒大帝主持修改历法,他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基础,修改后实施四年一闰,这个历法后人称为“儒略历”、“凯撒历”。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这次修改的历法称“格列历”。格列历规定每400年减去3个闰年,也就是当今世界通用的阳历。
阳历有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个月的月天数不规则,月大31天,月小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除2月有平年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数都有一定数目:7月以前,单月是31天,双月30天;8月以后,双月是31天,单月30天。为了记忆方便,人们编了一首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
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
歌诀里的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
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的天数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约合29.5306天。
阴历一年12个月,单月是大月共30天,双月是小月共29天,全年共354天,12个朔望月总计354.367天,二者一年相差0.367天。如果不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发生颠倒。所以阴历需要安排“闰年”,办法是每30年给规定的11年中的每年最后一月加1天,阴历经过这样调整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调只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民间通常把“农历”称为“阴历”,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阴阳合历叫“农历”
把阳历和阴历二者配合起来的历法称为“阴阳合历”。阴阳合历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所以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因此说它是一种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
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也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在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多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又具有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7日,和阳历比起来,前后要相差11天。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1个多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1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时为383天或384天。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回归年)为准。但是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日,这个数目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的日数少。如果农历固定每年都是12个月,则一年只有354天左右,和一回归年相比就差11天左右。
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如初一都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圆的月亮),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使它和回归年吻合。在19年当中有12个平年,每一平年为12个月;有7个闰年,每一闰年为13个月。经过推算,19年加7个闰月较符合实际,因为:19个回归年=365.2422日×19=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7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19×12+7)=235×29.5306日=6939.6910日。这样两者就差不多相符了,所以农历的月份季节可以在长期内保持大体上一样,不会发生寒暑颠倒的现象。
农历闰月的安插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此种规定。正确的现行农历是“中气置闰”法,更准确地说是“定冬至”法(定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法)。所以农历的平均历年长度就是最新的回归年数(这个数也是变化的),利用这种置闰法的好处就是能永远与回归年对应,而不会产生误差。
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是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春分”(回归年是以它作为起点定义的)也非常重要。十二中气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十二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国传统四季的正式起点。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
农历的三要素:日(太阳日)、朔(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气(农历中的阴历成分)。
农历的循环规律:阳历以回归年为准,而且每年的长短都差不多:每年总是12个月(365日或366日),各月的大小(除2月外)也很有规则,而且年年相同。所以在阳历里各节气和中气的日期大致上是固定的。但农历就不这样,每年月份的大小极不规则,有的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平年是353~355天,而闰年是383或384天。这样一来,在农历里各节气和中气分布的日期就不能年年大体上固定了。农历似乎显得很复杂,但实际并非如此,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因为在农历19年里所包含的日数和19个回归年差不多相等,这样就使农历在每隔19年里,月份和每月初一日、节气和中气日期、闰月的循环保持大体相同的情况。
农历是我国古代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特点是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几千年来,我国习惯使用这种历法,所以称它为“农历”。我国现行农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时宪历》。
年、月、日和星期
回归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全年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又称“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称为“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历月
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又称为“历月”。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看不到月亮的时候,称为“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月亮又恢复成满月形状,称为“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称为“朔望月”。
太阳日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日,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称为“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
国际日界线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一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在已经改称为国际日界线)。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国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国际日界线是一日开始和终了的界线,因此,它所通过的东西12时区就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区。在这个时区里,时间都一致,而日期却不同,仅一线之隔,东西竟相差一天,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日界线西边楚克茨克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仅一水之隔的美国阿拉斯加人,却要等待一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
闰年闰月的计算法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
星期的由来
关于星期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埃及人最早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规律而制定的。据理是月亮由朔日到上弦,再由上弦到望日,或由望日到下弦,由下弦再到朔日,差不多都是7日。这种讲法大概就是现在星期制度的前身了。
虽然埃及人是最早制定星期制度的,但据历史材料分析,最早实行星期制度的,不是埃及人,而是古巴比伦,那时古巴比伦人对星象的观测和对星辰的崇拜。把每个周日置于一个神或一个同神相对的星宿的保护之下。古巴比伦人曾以7个天体“日、月、火、水、木、金、土”各代表一日,7日就成为一周,太阳神则主管星期日。“星期”,就是“星”中的日期。
随着古巴比伦占星术的出现,罗马人也接受了每星期7日的制度。罗马人也同样地按照某一颗星象或某一个神来称呼每个周日。对此,在今天许多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的语言里还可以找到证明。英法等国是这样称呼每周7日的:第1日星期日,是祭献太阳神,所以称为太阳日;第2日星期一,祭献月亮神,所以叫月亮日;第3日星期二,祭献火星(战神),叫火星日;第4日星期三,祭献水星(商业之神)叫水星日;第5日星期四,祭献木星(雷神)叫木星日;第6天星期五,祭献金星(爱神维纳斯),称金星日;最后一天星期六是祭献土星(农神萨忒思),称土星日。这就是当时7颗知名的星宿。
另一种说法是星期起源于《圣经》中所说的“神在第7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7”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下的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摩西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7天中要抽出一日作为百姓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让百姓有时间去友好往来;二是让人和牲畜都能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的神甫有机会去宣传法令和教义,让百姓都可以做弥撒等。这就是现在所讲的“礼拜”了。
基督教把休息日(星期日)放在圣日之后,根据《圣经》,圣日这一天是耶稣复活日,因此,俄国称星期日为复活日;但是,俄罗斯人和斯拉夫人与其他欧洲人不同,他们是不按史前时期的神来称呼的,除了星期日之外,依照次序来称呼:星期一作为一周的第一天,星期日作为最后一天。星期二称为“第二”,星期三称为“中间”,星期四称为“第四”,星期五称为“第五”,而星期六称为“圣日”。
一些国家曾有过改变每星期7日的尝试。1792年,法国革命会议曾制定出一种十进位的历制,其中包括10日为一个星期的星期制度。但很快就被拿破仑废止。1929年,苏联政府曾宣布过每星期为5日,在1932年又规定一星期为6日,但是两次变革都遇上了麻烦。到了1940年,才再度恢复每星期7日的制度。显然,7日为一个星期的制度已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在不同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一星期的开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土曜日开始的,犹太教以日曜日开始,而伊斯兰教则把金曜日排在首位。在我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末才逐渐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所代替,习惯上认为星期一是开始时间(某些地区也有把星期日作为一周的开始)。
在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中,星期是一个重要的纪日制度,例如星期日就是国际公认的公休日。
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朝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晚。当中国是白天的时候,处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降落。
地球不但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的偏心率为约0.0167,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千米,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约为23°27’,且存在周期性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斜交成约66°33′的倾角,因此,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有时地球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南半球倾向太阳。总之,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于是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
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有夹角(黄赤交角),导致地球斜着转动。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一个椭圆形,而太阳大概处于其中一个焦点附近。所以,在地球公转的不同时间段离太阳的远近不同。而且由于夹角的存在导致在不同的时间段地球南北所受太阳照射的强烈和太阳光线的角度也不同(太阳光线照射角度小的热量就小)。这样不同的时间段就会有不同的气候,一年四季也就互相更替了。
由于赤道附近总是处于太阳光线的直射状态下,所以热带地区只有夏季。还有地球两极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四季更替其实是地球的自转倾角和绕太阳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了其中的一个条件,四季更替就不会产生,地球上的一切也将随之而改变。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一个轨道,这个轨道在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称为“黄道面”。黄道面和天球相交的线,称为“黄道”,也就是太阳一年中运动的轨道。将与地球赤道平面平行的平面无限伸延出去,与天球相交,被称为“天赤道”的交线。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经度为360°,相应地,黄道一周的经度也是360°。二十四节气将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等份的经度为15°。因为每年的春分节气,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长,所以将春分的黄经度作为起点,定为黄道经0°,以后每个节气段跨越15°。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就是清明节气,30°时就是谷雨节气,其余顺势类推,到第二年的345°时,就是惊蛰节气,惊蛰到春分再加15°,一共是360°。
各节气的黄经度既是本节气的起点,又是上下节气的终点。例如黄经60°,既是小满的起点,又是立夏的终点;黄经180°,既是秋分的起点,又是白露的终点。
每个节气段的黄经度处,也是相邻两个节气的交节气点。如黄经0°既是惊蛰节气的终点,又是春分节气的起点,同时更是惊蛰和春分的交节气点。
认识时间
时区
1884年,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即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以东、西经180°为界。
当上海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
实际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
以下是各个时区的经度范围及中央经度线(授时线):
所在时区时区经度范围授时经度线
零时区7.5°W~7.5°E时区中心线0°
东1区7.5°E~22.5°E时区中心线15°E
东2区22.5°E~37.5°E时区中心线30°E
东3区37.5°E~52.5°E时区中心线45°E
东4区52.5°E~67.5°E时区中心线60°E
东5区67.5°E~82.5°E时区中心线75°E
东6区82.5°E~97.5°E时区中心线90°E
东7区97.5°E~112.5°E时区中心线105°E
东8区112.5°E~127.5°E时区中心线120°E
东9区127.5°E~142.5°E时区中心线135°E
东10区142.5°E~157.5°E时区中心线150°E
东11区157.5°E~172.5°E时区中心线165°E
东12区172.5°E~180°时区中心线180°
西12区180°W~172.5°W时区中心线180°
西11区172.5°W~157.5°W时区中心线165°W
西10区157.5°W~142.5°W时区中心线150°W
西9区142.5°W~127.5°W时区中心线135°W
西8区127.5°W~112.5°W时区中心线120°W
西7区112.5°W~97.5°W时区中心线105°W
西6区97.5°W~82.5°W时区中心线90°W
西5区82.5°W~67.5°W时区中心线75°W
西4区67.5°W~52.5°W时区中心线60°W
西3区52.5°W~37.5°W时区中心线45°W
西2区37.5°W~22.5°W时区中心线30°W
西1区22.5°W~7.5°W时区中心线15°W
在世界区域版图上可见,我国共跨越了5个时区。中原时区:以东经120°为中央子午线;陇蜀时区:以东经105°为中央子午线;新藏时区:以东经90°为中央子午线;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为中央子午线;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为中央子午线。
区时
区时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莫斯科的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悉尼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而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
当人们向东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不同时区的时间计算方法是:“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8区和东5区都在东时区,则8-5=3。“异”则相反。
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东8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北京时间是我国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也就是距离北京以东约340千米处的地方时间。北京时间是我国行政管理、生产、交通运输等工作的时间计量标准。因为北京离120°经线很近,而且是我国的首都,所以很自然的以东经120°地方的时间定为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
朔望两弦
认识月相
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在太阳光照射下,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这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正对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着地球的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月球每日从月出到月落大约为半天,即月球有半天挂在天空。月球在地平线之上时,并不一定能见到月相,若月亮和太阳同在天空,则月光淹没在阳光之中,见不到月相。正午月出,子夜月落,但能见到月相的时间只是从黄昏到子夜这段时间,即上半晚。子夜月出,正午月落,但能见到月相的时间只是从子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即下半晚。
朔月、望月、上弦月和下弦月
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称为“新月”或“朔月”。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称为“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称为“下弦”。对应上弦月,下玄月月相盈亏状一样,但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上弦月出现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西半边亮;下弦月出现在后半夜的东边天空,东半边亮。
在朔望两弦期间,月相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此时月亮的形状称为娥眉月(凸月或残月)。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望月过后,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下弦月过后,月相又变成蛾眉月(残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月亮从新月位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天。在不太强调天文学上的月相概念时,很多情况下,上半月的娥眉月也被统称为上弦月,农历大约初二到初八九。上半月娥眉月有时也被称为新月。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
在天文学中,关于朔望两弦的解释是:“朔望两弦均以太阳及太阴视黄经为准;凡日月同度为朔,相差半周天为望,相距一直角为弦,月东日西为上弦,日东月西为下弦。”简单来说,“朔”指的是每个月最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望”是其相对180°,也就是一个月里面月亮最圆满的那一天。以月亮绕行地球的圆周来看,如果0°是“朔”,180°是“望”,那么中间的90°与270°便是上弦与下弦。所以,朔望与两弦可以说是这圆周的四个极角。由此可知,朔望与两弦主要是月球与地球的互动关系。
朔望两弦与“潮汐”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是月亮的389倍,因而就对地球的引力而言,月亮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2.25倍。所以,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
由于月球和太阳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
中国古代人早就发现月亮的运行与地球的潮汐有密切关系。例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便指出了潮汐和月亮的依赖关系,他说海潮“随月盛衰”。唐宝应和大历年间(公元762年~公元779年),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也指出:“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盈於朔望,……虚於上下弦”。地球有70%的地表是海洋,人体里也有70%的成分是液体。显然,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潮汐的作用不只影响地球,同时也影响着人体。
两弦与地震的关系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这一天恰好是上弦月(农历四月初八)。这天,上弦时刻出现在中午11时47分。上弦时,太阳、地球和月球排列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角度恰好等于90°,上弦这天,有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引潮力对地球施加影响。
汶川大地震时刻恰好出现在太阳月球地球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平时,月球与太阳地球的运行不是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有一个5°多的夹角。当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可能对地球地壳的某些板块产生特殊的或共振的影响。
汶川大地震前夕,月球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纬线上。5月11日,太阳位于天空北纬18°,而月亮由北往南掠过北纬18°。也就是说,5月11日有一瞬间,太阳和月球位于同一条纬线(北纬18°)上。日月两天体位于天空同一条纬线上,这种合力可能对地球的地震起引发作用。
历史上有些大地震也发生在上弦或下弦的前后,如《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二月:“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上弦日;里氏9.1级的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发生在1957年3月9日(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恰好是上弦;里氏8.8级的南美洲厄瓜多尔大地震,发生在1906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次日为上弦;里氏8级的我国甘肃古浪大地震,发生在192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廿三),次日为下弦;里氏7.3级的我国辽宁海城大地震,发生在1975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廿四),2月3日为下弦。
朔望节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朔望月节律,又叫月亮的盈亏节律,指月亮完成一次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其周期是29.5天。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的生理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泄,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月亮初生的时候,人的血气随月新生,卫气亦随之畅行;月亮正圆的时候,人的血气充实,肌肉坚实饱满;月黑无光的时候,人的肌肉减瘦,经络空虚,卫气不足,形骸独居。所以要顺应天时而调和血气的。因此说,气候太寒了,不要行针刺;气候暖了,不要错过针刺时机;月初生的时候,不要用泄法;月正圆的时候,不要用补法;月黑无光的时候,就不要进行治疗。这就叫做能够顺应天时而调养血气。按照天时推移的次序,结合月亮的盈亏变化,来确定人身血气盛衰情况,并聚精会神地等待治疗的最好时机。
人类占体重80%的液体几乎保留着海水中的所有的元素,这样,当月亮作用于地球的海潮的同时也同样作用于人类,造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满月的时候海潮盛大,人的生物潮处于高峰,月亮对对人行为的影响比较强烈,这时人的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较大,人的气血精神充实,体重增加,情绪高涨。当月亮隐没,海潮衰弱,人的气血也就显出了不足,处于了“生物低潮”。
此外,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也有人与月亮的关系的论述。
《灵枢·岁露论》里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
《周易参同契》:“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
《洗髓经》:“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静功,卯酉乾沐浴。”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每个月注意把握月亮的盈、亏、上弦、下弦这四天,每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天,以及每天的子、午、卯、酉四时。
这些论述均指出了人与天地自然相应(天人感应),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天地自然保持同步,如是则二者相应而相合,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日食和月食
日食
日食现象是当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就会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发生日食的时间必定在“朔日”,也就是农历初一。
每年日食最多出现5次,如果出现5次,那么一定都是偏食。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在南北极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大约1年半发生一次。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时从某一点开始,然后沿着日食带在日没时结束。从开始点到结束点大约绕地球半圈。
以下是近20年(1980年~2009年)出现的日食概况。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
全食带从印度西部开始,经过尼泊尔极南部、孟加拉国极北部、锡金、不丹、中国、太平洋西部,在大洋洲东部结束。我国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上海可以看到全食,其余地区可见偏食。
2008年8月1日日全食
北京时间18:00左右,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出现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其它地区可以看到偏食。本次日食发生的时间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夕,国外有的网站将这次日全食称为“中国日全食”。
2007年3月19日??日偏食
此次日食掩食带主要覆盖亚洲、北冰洋大部、北美洲极西部,而我国完全处于掩食带中,观测时间也比较有利,多数地区日食发生在上午9:00至11:00之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日偏食的最大食分也有很大差别,比如广州的最大食分只有0.188,北京为0.396,最西端的喀什地区最大食分可达0.73。此外,由于地理经度的差异,越是靠西日出就越晚,喀什等地的人们可以看到带食日出的景象。
2006年9月22日??日环食
此次日食发生在南美洲,环食带从南美洲的苏里南开始,经过法属圭亚那、大西洋,在印度洋的西南部结束。此次能看到日环食的地方几乎都在海洋上,所以在我国看不到这次日环食和偏食。
2006年3月29日??日全食
本次日全食在北京时间16:35左右(日出),从南美洲的巴西东部开始出现,途经大西洋,非洲的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利比亚,地中海,黑海,亚洲的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19:47左右(日落)在蒙古西部结束。整个狭长的路线有14500千米,覆盖了近半个地球。利比亚是这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其次还有土耳其。上述地区人们均可看到日全食,在我国只有新疆、东北大兴安岭一带能看到日偏食。
2005年10月3日??日环食
环食带从大西洋北部开始,经欧洲、地中海、非洲、在印度洋结束,我国拉萨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上午11时许可看到日环食的偏食。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
1997年3月9日9时零7分40秒至9分30秒,黑龙江省漠河县境内发生日全食,同时伴有海尔-波普慧星出现。本次日全食发生于俄罗斯斯比克以北,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扫过蒙古、我国漠河,最后结束于北冰洋。日食带上唯一城市漠河,由于基础条件好、太阳高度角适中,成为世界最佳观测点。此次是我国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与2400年回归一次的海尔-波普慧星相遇,这在我国科普史上尚是首次。
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
日全食带从中东伊朗开始,向东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掠过印度洋北端,再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我国南沙,马来西亚太平洋西部结束。全食带最宽处仅78千米,全食最长时间为2分9秒。
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
我国居民从上海经太原到乌鲁木齐的一条狭长区域里可见到日环食,次持续1分30秒左右,其他地方可见到日偏食。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
此次日全食发生在春节,在我国云贵地区观可看到日全食,当日下午6:34左右日全食开始发生。当时的太阳正处在太阳活动峰年,看到的日冕大致呈圆形。
一次日全食及日环食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一次日偏食只有三个时期:初亏、食甚和复圆。
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食甚:生光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
生光:月亮继续往东移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
复圆: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
太阳是一个发出极度强光的天体,因此对日食进行观测时,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即使日偏食的时候,当太阳光被遮掩得只剩下一部分时,也不要用肉眼直接观测,否则会被强烈的阳光刺伤眼睛。
肉眼观看日食的安全方法:找一块玻璃,涂上些墨或用烟熏黑,颜色层要涂熏均匀,用来观测日食,以太阳呈古铜色,保证眼睛不会被阳光刺伤为宜。
用黑白胶片作为滤光片进行观测。将胶片拉出,人工曝光。将多块底片叠在一起(根据太阳光的强弱增减底片的张数),透过其观测太阳。
用特制的塑胶薄膜做成的太阳屏滤光片,它可以降低阳光里的可见光,还能阻挡阳光里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通过,这是非常安全的观测方法。
另外,不能直接将不加遮挡的望远镜对准太阳,否则将烧坏眼睛致盲。必须在望远镜上加上滤光片才能直接观测。摄影者也不可以用没有采取滤镜保护措施的相机直接拍摄太阳。
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
月食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全食。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很难用肉眼看的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由于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的多,所以不可能出现月环食。
月食发生望日即在农历十四至十七之间,以十五,十六居多。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15日)前后。要注意的是,月食只能发生在满月的时候,这时,太阳,地球和月球成一直线,整个月面被照亮。然而并不是每次满月都会发生月食,因为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偏离了黄道约5°的交角,只有当满月时刻正好是在月球在其轨道上穿过黄道平面时,才会发生月全食。
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2次,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
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我国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原理。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都提出过通过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称为“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月全食的观测方法:使用双筒望远镜或者天文望远镜,7倍以上就可以清晰地观看到。也可以站到高处用肉眼直接观察。
日月交食
日食和月食统称交食。由日月食的原理可看出,交食的出现与日、地、月三者的会合运动密切相关,此会合运动具有周期性,所以日月食自然也应有周期性。交食的周期是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称为“沙罗周期”(“沙罗”是重复的意思),为18年零11天多一点,即6585.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