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此去通途40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又要走了?”

    赵图强说,

    “我还没过几天清闲日子,你和那小子一个跑的比一个快。”

    他说的是谢郁。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谢郁一年很少有时间能回来,他是拿了不少表彰,

    可赵图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

    只知道这孩子越长越高——或许是他的错觉,

    奖章也越来越多。

    上次谢郁回来,

    说再有一段时间就可以退下来,接下来的安排,大概是进哪个实验室继续研究飞行器。

    反正他也听不懂,

    好在苏擎不会和他聊专业。

    但谢雁每次有大工程要离开沪城的时候,

    必然会带走苏擎——

    要么家里就热闹的不行,

    要么就冷清的只有他一个人。

    赵图强觉得,是时候在门口搞点明亮的油漆,写上“关爱空巢赵叔”,

    好让两个,

    不,三个小兔崽子的良心痛一下。

    他决定,为了排遣寂寞,除了常去广场走走以外,还可以养一条狗。

    一人一狗的养老生活,

    日子顿时又有趣了起来。

    *

    今天是项目组开会的日子。

    说是项目组,其实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算是内部会议,联系了很多单位、集团还有科研所的人,一切,都是为了一件事——

    华国南部的超级工程,连接三个经济城市的跨海大桥。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它不在外海上,

    不用像东海一样,面临外海恶劣的环境,但却有了别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导致他们不能以单纯的桥梁工程来解决项目。

    苏擎和方斯闻乘电梯从停车场上去,到了一楼,电梯门开了。

    门口站着的人出乎他们的意料。

    宋修竹。

    自从那次在意国的国际会议之后,苏擎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了。

    两人打了招呼,宋修竹进电梯,没有按按钮——

    说明他们要去的是同一个楼层。

    “来参观的?”

    苏擎问。

    宋修竹转头看他。

    电梯的反光墙壁,映照出两人的身影。

    宋修竹穿着深色的西装,一如他天之骄子的身份,苏擎随意得多,但两个人的个子都很高,站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相互的压迫感。

    “不是,”

    电梯很快停了,宋修竹走出电梯,“来开会。”

    苏擎走在他身侧,“谢雁知道你要来?”

    三人到了会议室门口,

    宋修竹伸手握住门把手,回头看他,“当然知道。”

    推门进去前,还特意留了一句,“是她邀请我过来的。”

    苏擎站在原地,看着他背影笑了一声。

    方斯闻说,“吃醋了?”

    “不可能,”

    他说,“倒是他,本来没有必要加最后一句话。”

    这是在向他宣战。

    告诉他——他回来了,而且是谢雁请回来的。

    **

    谢雁坐在中间,等人到齐了,她在投影布上展示伶仃洋的资料,“相关的信息已经提前发到你们的邮箱了,在座的都是华国的人才和精英,今天,我们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她指着后面的三座城市,“港城,一直以来,都是一座经济大城,重要的码头、港口。它的历史,不用我多介绍,大家都很熟悉。”

    “珠城,和沪城的浦江东岸一样,原本只有农田,一个小渔村,在短短的数年间,发展成了沿海重要城市,到现在,它也还在发展当中,但是,能否让它的发展速度再快上一个层面,就看我们今天的工程能否成功了。”

    “最后一座城市,澳城。”

    澳城的面积很小,人口密度却很大,这里有着高度发达的旅游业和服务业。

    从地形上来看,如果把伶仃洋比作口字的正方形区域,当然,真正的伶仃洋,海岸线比正方形曲折的多。

    澳城在口字的左下,珠城在口字的左上,而港城,和他们隔海相望,在口字的右侧。

    他们之间,就是广袤的伶仃洋。

    曾经过去的百年间,这里是最繁忙的航线,无数船舶来往的贸易中心。

    这里见证了九州的兴衰,历史的进程,华国的崛起。

    “从西边的两城,到东侧的港城,需要花费四个小时。”

    谢雁说,“四个小时,是最短的路,但四个小时,远远不够。”

    “这里虽然不是外海,但依然是一片大洋,两地之间距离很长,三十多公里——这是东海工程大桥的全部长度,但即便是东海大桥,海上桥段也只有二十多公里。”

    她列举出一个个数字,“正在建设的另一座国内大桥,跨度为三十多公里。”

    “但是根据要求连接的这三个城市,基本计算结果,港珠澳工程的目标跨度段,为五十五千米。”

    她顿了顿,从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兴奋和慎重的表情,“这意味着,港珠澳工程将是国内,乃至世界第一跨度的跨海大桥。”

    “这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别的——超级工程,”

    超级工程,世界挑战,意味着设计组也将面临无数个世界难题。

    苏擎注意到她的用词,她说的是“港珠澳工程”,而非“港珠澳大桥”。

    这意味着,这条五十多公里的海上之路,并不是一座桥梁可以解决的。

    东海大桥分成了三个桥段,港珠澳会分成几个?

    或者说,单是桥梁工程的部分,就要分成多少个桥段出来?

    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也不是三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能完成的。

    东海大桥,无数个集团、单位、科研组,同时攻克技术和工艺难题,最后,施工花了三年,其中有效施工日期一年半。

    设计使用寿面比国内普通标准翻倍,直达一百年。

    这也是国际上桥梁专家们默认的水平。

    百年树人,

    ——培养一个人,就像种一棵树一样,如果有一年,只能种植谷物,如果有十年,可以成一棵林木,如果有终身百年,方能培养成人。

    而百年桥梁和它不同,是要在建造之初,就给予这座桥梁能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生命。

    “三城跨海项目,是三地高速路的重点规划部分,也是世界一流的超级跨海工程,投资巨大,涉及多个省市,共同协作。”

    “东海既然能有百年的使用寿命,三城跨海大桥当然不能少,”

    有人说,“虽然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建造百年寿命的跨海大桥。”

    “没错,百年是一个标准,这是毋庸置疑的。”

    “东海和相关跨海工程的技术,都可以借鉴,比如正在建造的杭城湾大桥。”

    “的确,”

    谢雁将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展现出来,而这第一个想法,就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点。

    这不是一个照搬国内其他跨海大桥技术的新跨海大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两倍东海大桥的概念,而是再一次的突破。

    好不夸张的说,他们不是在修一座桥——是在挑战不可能,是在创造奇迹!

    ——“百年寿命是标准,我们要做的使用寿命,为120年。”

    这就是谢雁说出的第一句,让所有人都从激动,变为深思的话。

    一百二十年!

    一百年往上在继续提高工程寿命,已经不必百年以下,东海可以一次性从五十年提升到一百年,除了科研者们对防腐技术,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世界上大多数大跨径桥梁,大多数顶尖的桥梁专家,无论是给本国设计,还是给华国设计桥梁,都是按照一百年寿命来设计的。

    华国之前的大多数桥梁不能做到一百年寿命,不是因为从世界桥梁技术、材料学等领域上来说不可以做到,而是因为暂时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

    现在,这些技术难关被一个个攻破。

    东海的暴/露试验站至今都还在运作。

    百年寿命,华国从摸索入门,到熟练掌握,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百二十年的使用寿命,是远超世界标准的!

    这意味着,他们要去挑战的技术难题,比百年技术难题还要多,还要大!

    难吗?

    在座的所有科研工作者,工程设计师,都对这个困难有着清晰的概念。

    但他们随后的念头,却是兴奋。

    所谓科学,就是永远在探索,永远在挑战,永远在了解未知,在寻找规律,在创造奇迹的路上!

    桥梁工程、材料学和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样。

    一百二十年,如果成功了,这将是载入世界桥梁历史的一页!

    介绍完基本的项目情况,谢雁开始了第二个话题。

    ——他们将要面临的难题。

    防腐、材料、防震、防撞、防风、通航……

    这些都是老问题了。

    从进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没有人比谢雁三人更了解华国近年来高速路的发展。

    从一开始的主干线规划,到后来,跨过湖泊群,跨过西南复杂山脉,以及从主干线上延伸出来的其他分支高速路。

    三城跨海项目建成后,也将纳入这条庞大而复杂的华国交通网络,成为华国南部最重要的高速路之一。

    “建桥,这里坐着的三十多个人里,至少超过一半都是桥梁专家,”

    谢雁说,“我对大家的实力充满了信心,但三城跨海项目,不止需要桥梁。”

    “什么意思?”

    “桥和路原本就是一家,无论是修路还是修桥,我们都没问题。”

    谢雁把资料往后进行播放,“这里不是远离陆地的外海,伶仃洋分为内外伶仃洋,四周岛屿众多,海岸线蜿蜒,形成一个类似海湾的存在。”

    “而无论是哪一侧,都有着大量的港口和机场。”

    谢雁说的情况,他们也明白了。

    “的确,如果港口众多,附近的航线不能受到太多干扰,如果我们在海上修桥,就会导致最重要的几条经济航道被封闭。”

    在东海修桥的时候,航道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难题。

    而东海的海上桥段只有二十多公里,三城跨海项目,却足足有四五十公里!

    东海,是连接陆地和岛屿深水港的一条生命线,从沪城延伸出去,穿过外海的风浪,落入其中,而港口就在这条线的重点。

    伶仃洋不同,从两地连一条线,两头连着两座城市,如果把伶仃洋北边的海岸线比作欧一张弯曲的弓体,那么大桥就是弓弦,它会封死海湾航线。

    让船舶航行,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止如此,”

    方斯闻提出,“沪城的跨江大桥之所以不让桥墩落在江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航道问题,另一个是河床泥沙问题。”

    “对,如果三城跨海大桥的桥墩——按照这个长度来看,必然会落在海里,无数个桥墩,连接起来就是一张弓弦,而从这里入海的河流会形成冲击平原,‘弓弦’拦住这些泥沙,久而久之,会有更大的问题!”

    华国两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华国极其重要的工业和经济圈。

    它们在享受着河流入海带来的交通便利和经济发展优势时,也面临着河流带来的问题。

    泥沙。

    沪城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整治入海口的泥沙,珠江三角洲没有道理,反而帮泥沙在这里进行堆积。

    “不仅如此,”

    这些问题,谢雁早就已经调查清楚了,“为了不影响航线,东海的做法是在必要的地段做通航桥孔,这要求桥梁的高度必须很高,足以让规定吨位的船舶顺利通过。”

    苏擎翻开资料,落在附近机场和港口分布相关那几页,“但是,伶仃洋附近有机场,港城也是,船舶通航不能受影响,飞机的航线也不能收到干扰,他们肯定给了限高标准吧。”

    “对,”

    谢雁说,“桥面太低,船舶无法通过,桥面太高,会影响飞机航线。”

    “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方法,在这几个区域既能完成工程要求的通车高速路建设,又能不影响船舶和飞机。”

    “太高不行,太低不行,找一个中间值?”

    “不行,我看了一下资料和限高要求,上百米的桥塔才能不影响航道,但必然会影响飞行航线。”

    “以这里的条件,找不到一个中间值。”

    有人已经开始用笔在桌上计算起来。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大家各自讨论着。

    谢雁等着他们的结果,而其他人埋头测算,翻看数据。

    唯有几个人,并不着急,只是在看资料。

    比如苏擎。

    他放下手里的打印资料,转起了笔。

    方斯闻见他放松地靠在椅背上,边转笔,边轻轻地笑。

    方斯闻说,“你有办法了?”

    “不是我有办法了,”

    苏擎敛去笑意,靠近方斯闻,压低声音,“是某人有办法了。”

    刚才在门口是在没有必要如此骄傲。

    原来,那小子也不过是个工具人。

    “不行,”

    最后,以几个专家的最终定论为答案,“初步计算,没法找到这样一个平衡高度,怪不得伶仃洋之前一直没有动工,原来是没法动工。”

    谢雁点头,她切换下一张资料图,“我找了很多种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机场和港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那么换个思路,既然水面上做不到,那么水下呢?”

    水下通道?!

    “比起水下桥梁,水下通道,它还有个更被人熟悉的名字。”

    一直没开口的宋修竹,此刻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众人的思维豁然打开。

    他看向谢雁,“这就是你的方法?跨海隧道。”

    宋修竹点头,“这可不比修桥简单。”

    他没说完的话,还有半句——在伶仃洋的海底修跨海隧道,甚至,比桥段工程更难!

    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当他总是用数学方法去解题时,题目简单,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题目困难,或许要废一番力气,而当数学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会懊恼,会焦虑,会着急。

    但他忘了,或许这道题,换一种思路,就能变得无比简单。

    数学思路的确万用,但不是所有的问题,数学思路都是最有效,且必然能解出答案的方法。

    有些题,用数学是无解的。

    既然空中不让走,为什么不选择更加宽阔的海底呢?

    海底隧道,不会干扰船舶航行,更和飞机搭不上关系,甚至可以减少桥墩,避免泥沙堆积。

    “我知道,”

    宋修竹是聪明人,她只需要在这里把三城项目的情况一说,他就能明白自己被邀请来的含义,“隧道工程,就像是题目的另一种解法,过程会很难,但是我相信,比如无解的桥梁工程,它更有突破的希望。”

    “除了你能想到的问题以外,还有另一个问题,”

    宋修竹说,“根据你刚才的介绍,要将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结合起来,那么隧道和大桥结合的地点怎么办?数十公里的海面上没有任何符合条件的岛屿,如何让一辆正在空中,在数十层楼高的桥面上通行的车,进入深不可测的大海底部的隧道?”

    谢雁也看着他,露出为难的神情,“的确,宋先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方法?”

    “我原本以为,精通隧道工程的宋修竹,会直接替我包揽下这个难题,”

    谢雁摇头,“看来,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他等着看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可她打了个太极,把问题抛了回来。

    短暂的讨论依然没有结果。

    方斯闻说,“她找了宋修竹,证明宋修竹的确是这个领域的优秀专家。”

    苏擎看了眼宋修竹:“我也能修隧道。”

    方斯闻:“是吗?”

    正巧,苏擎点头的时候,谢雁也看了过来,她轻轻笑了笑,眼睛弯起来,但笑容里,又带着对问题的疑惑。

    长久的默契让他和方斯闻都看的出来,这是带着求助的目光。

    方斯闻说,“还真有她想不出方法的时候?”

    “她也不是万能的,否则不会叫来宋修竹。我们两做隧道工程,也不是不行。”

    苏擎说完,又顿了顿,有什么要说,却又没开口。

    而谢雁捕捉并给了他这个机会,“你有办法?”

    “太简单了,”

    苏擎还没咽下去的话,顺口就说了出来,“宋修竹刚才说了,海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岛屿进行过度。”

    “既然没有符合要求的,我们可以自己造一个符合要求的。”

    他说,“羊山不就是这么弄的吗?”

    人工岛。

    以人的力量,改变自然。

    “太棒了!我们可以按照要求建造需要的岛屿,能完美契合工程的要求,既然人工岛是苏擎提出来的,那么就交给你来负责吧。”

    谢雁的这句话,苏擎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他问方斯闻,“我是不是被套路了?”

    方斯闻嘴角的笑意一闪而逝,“没有,你很聪明。”

    “三城跨海项目,也是三工程项目。”

    谢雁说,“桥,岛,隧。”

    “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案。”

    她会让宋修竹来这里,早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方案。

    这项工程,不是跨江大桥,越江隧道。

    这是跨海工程,海底隧道!

    数年前,他们还是青葱少年,以各种的专业方案,在全沪城专家的面前,决出了方案设计的一二三名。

    如今,他们已经是各自行业最明亮的星星。

    这一次,他们要用自己的能力,在世界面前,通过一项超级工程,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再次挑战创造奇迹!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来啦!

    2("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