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43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用一个词来形容西夏的将士,那就是色厉内荏。

    他们惯会欺软怕硬。没想到大宋比他们更软弱,所以他们才敢“欺负”大宋。不曾想大宋有朝一日会变得这么强硬。

    这几个月来,西夏的将士们一直在输。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西夏的将士们在大宋的士兵面前毫无还击之力。

    赵旸攻打西夏的时候,并没有使用热武器,而是用传统的冷兵器。即使用冷兵器,也把西夏打的落花流水。

    之所以不用热武器,主要是想要“保护”这个秘密武器,不让辽国人知道。

    再说,攻打西夏,真的用不上热武器。不是赵旸小看轻视西夏,而是西夏真的就这么点势力,跟辽国相比就差远了。

    攻打西夏一路获胜,让大宋老百姓们过了一个开心又安稳的年。

    如果赵旸在北境打了败仗,不管是朝中,还是老百姓们都会惴惴不安。但是,赵旸在北境一直在打胜仗,这让大宋的朝堂和老百姓狠狠地“扬眉吐气”了。

    要知道,一直以来大宋都是“输”的地方,每年都送钱给西夏和辽国。而如今大宋竟然能把西夏打的毫无还击之力,这可是给大宋狠狠地长了一次脸。

    别的不说,就说北境的老百姓们,现在变得非常有底气。听到西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惧怕不安。如今提到西夏,北境的老百姓都会露出不屑的神色。

    打败西夏,毫不夸张地说给了大宋老百姓充足的“安全感”,让他们觉得他们大宋的军队并不是软弱无能,是非常强的,能打赢西夏的。

    今年北境的年过的非常欢乐热闹,老百姓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每年冬天,北境的老百姓都过的胆战心惊,怕西夏和辽国人又来骚扰他们,不让他们好好日子。但是,今年,自从太子殿下带兵来到北境后,西夏和辽国人就再也没有来北境烧杀抢掠。

    北境的老百姓们不仅安安稳稳地渡过了冬天,也能开开心心地过年,这就是军队给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不用再害怕西夏和辽国。

    虽然马上就要过年了,但是赵旸并没有回汴京城的打算。再者,西夏人并不过年,他们必须提高戒备,不能让西夏和辽国人有可趁之机。

    大宋的军队收回了好几个州,有不少将士都入住在这几个州里,但是赵旸并没有过去,他一直待在北境。

    赵旸深知他现在是北境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待在北境,北境的老百姓们就会非常安心。为了能让北境的老百姓们久违地过上一个热闹安稳的年,他就留在了北境,没有去收复回来的几个州。

    北境老百姓们非常感恩赵旸,这段时日都非常热心地给赵旸送来过年的东西。虽然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但是这些都是老百姓们的心意。

    赵旸今年打算在苏辙家里过年。苏辙这几年也一直待在北境,在他的管理好,北境老百姓的日子要比以前好过多了。

    这一日,赵旸和苏辙在北境的城墙上的巡视。

    两人站在城墙上的最高点,眺望着远处之前被西夏霸占的几个州,如今是大宋的领土。

    “殿下,明年应该能把西夏霸占的几个州全部收回了吧?”

    赵旸轻点了下头说:“不出意外,年底就能全部收回来。不过,要攻下西夏的王都得花费些时间,有可能要到后年。”

    “毕竟是王都,一时半会攻不下来也很正常。”苏辙平日里也读兵书,对兵法有些了解。他想了想,说出他这段时间一直担心的事情。“殿下,自收复西夏开始,我们一直再赢,我担心将士们会生出骄傲轻敌

    的心思。”

    赵旸听到苏辙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他轻笑道:“我也担心这件事情,所以一直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目前做的还不错,他们并没有生出轻视的心思。”骄兵是大忌,赵旸早就想到这件事情,所以每打一场胜仗,他都会让将士们知道他们的胜仗来之不易。

    “思想工作?”苏辙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但是大概猜到是什么意思。

    “就是让他们知道不能骄傲……”赵旸仔细地跟苏辙讲了讲他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苏辙听完后,一脸敬佩,“不愧是殿下。”

    “我还是非常擅长做思想工作的。”赵旸仗着自己来自后世,又仗着自己口才好,所以很会做思想工作。再者,北境的军营被整顿的非常好,可以说纪律非常严。

    “在下佩服。”难怪哥哥总是说他的口才不如殿下。

    说到苏轼,就不得不提他这几年得到的外号“苏怼怼”。这个外号是赵旸给他起得。这几年来,苏轼虽然远在杭州,但是他在劄子上把朝中大臣都骂了一遍。

    之前,赵旸要出兵攻打西夏,以晏殊为首的文臣们反对,苏轼得知这件事情后,就特意写了一封劄子回汴京城。在劄子中,苏轼毫不客气地把晏殊他们大骂了一顿。

    宋仁宗非常坏,特意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们的面,让张茂实把苏轼的劄子读给他们听。

    晏殊他们这些文臣听了后,当然一个个气得面红耳赤。而武臣们则大笑不止,他们觉得苏轼骂得太好了。

    如果可以,苏轼恨不得跟着赵旸一起来北境,然后参军攻打西夏。

    “殿下,等过了年,你是不是就要离开北境?”

    “对,初四就走。”过完年,他们得继续攻打西夏。“怎么,舍不得我?”

    苏辙诚实地说道:“舍不得,但是更多的是不放心。”

    赵旸明白苏辙的担心,对他安抚地笑了笑:“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殿下,一定要保重自己。”

    赵旸抬手拍了拍苏辙的肩膀,笑着说道:“我会的,再说后年,我还要带你回汴京城,喝我的喜酒。”

    其实,以苏辙的资质,今年就能从北境调走,毕竟他任期满了三年,但是苏辙主动申请多留北境两年。

    “殿下的喜酒,我一定会喝。”

    赵旸和苏辙又聊了一会儿,这才从城墙上下来。赵旸回军营了,苏辙回到衙门。等到晚上,赵旸去了苏辙的府里,和他一起吃饭。

    离过年没有两天了,宫里洋溢着喜庆洋洋的气氛,但是曹皇后和苗昭容,还有宋仁宗因为思念赵旸,心中并没有多少欢乐。

    虽然曹皇后不担心儿子出事,但是今年过年没有儿子,她这心里空落落的。

    赵旸也是如此,不过他身边有其他亲朋好友在,稍微好一些。

    今年的年,赵旸在北境过的与众不同。

    除夕那一天,北境的老百姓们送了扁食给赵旸和将士们。不止如此,还送了不少好菜。

    过完除夕,大年初一,赵旸就跟小孩子一样,一家一家地拜年问好,这可把老百姓们激动坏了。

    说是给老百姓们拜年,其实也是在给老百姓们道别。过完三天年,初四一早,赵旸就率领着将士们离开了北境。当然,北境还有士兵们守护,以防西夏和辽国人偷袭。被留下镇守北境的将军是杨留成。

    这些年来,他一直跟着狄青守护者北境,对付西夏和辽国人非常有经验。把他留下来,就不用担心北境会被沦陷。

    赵旸他们离开北境后,一路高歌猛进,接下来攻下西夏好几个地方。

    等远在汴京城的宋仁宗和曹皇后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

    想到儿子在这么冷的天还在打仗,曹皇后和宋仁宗当然十分心疼。其实,有好几次,宋仁宗和曹皇后想下旨让赵旸回来。不过,他们也知道,即使下了旨,儿子也不会回来。

    过完正月,二月初,孙明和迎娶了高滔滔。

    在他们成亲的那一天,赵宗实偷偷摸摸地出现在高家的附近。看着前世的妻子嫁给别人,他的心情非常复杂。

    他是偷偷来汴京城的,看了一眼高滔滔出嫁的情况后,就悄悄地离开了。

    汝南郡王府的人并没有发现他去了汴京城一事。他回到汴京城后,和以前一样把自己关在院子里读书,让人看不出半点异样。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筹划准备一些事情。如今,快要到时机了。

    孙明和和高滔滔成婚后,和高滔滔商量了一番,他决定去追随赵旸。高滔滔支持他这么做。

    宋仁宗见孙明和要去追随赵旸,当然不会反对,就下旨让他过去。

    一个多月后,孙明和才赶到北境。之后又花了半个月,才找到赵旸他们。

    见孙明和来了,赵旸和王胖胖他们当然欢迎。

    接下来,孙明和就跟在赵旸身边做个文书,负责整理收到的文件和消息。

    他之前没有读过兵书,后来得知赵旸要攻打西夏后,就开始研读兵书。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向兵部的人请教。

    来到赵旸身边一段时间后,经历了几场战役后,他也能出一些意见。

    他现在和王胖胖一样是赵旸身边的军师。

    这一年,赵旸他们一直在攻打西夏,没有回过汴京城里。

    在这一年中,当然也有输过。打仗不可能一直赢。再说,这世上也不可能有常胜之师。

    输了反而是好事,因为能从中吸取经验。

    在年底的时候,赵旸他们终于要攻打西夏的王都。果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好打,耗时了两三个月才把王都攻打下来。

    在赵旸他们攻打王都前,西夏王李昊病逝了。太子干掉三皇子,顺利继位。不过,他刚继位没多久,王都就失守了。之后,他就率领着权臣向赵旸投向。

    这次西夏投降,大宋是不会再给他们送钱。

    以后不会再有西夏。

    至于以前西夏的人,能用的人继续任用,不能用的就放了。当然,以前西夏王室的人都会送到汴京城统一管理。

    彻底收复西夏后,赵旸没有急着回汴京城,而是留下来管理。

    有他在,很多事情很快恢复正常的秩序。

    当然,朝中也派人来兴庆府,也就是以前西夏的王都。

    忙了四五个月,在六月初的时候,赵旸终于踏上反悔汴京城的路程。

    今年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八月十八,福康公主嫁人。十月初,他自己成婚。

    一个月后,赵旸终于回到汴京城。

    在他回到汴京城的当天,宋仁宗亲自去汴京城外迎接他。

    看到将近两年没见的儿子,宋仁宗没有忍住,一把伸手抱住赵旸。

    这两年来,赵旸又长高了不少。现在,他比宋仁宗高一个头。

    不仅长高了,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汴京城的老百姓们站在街道的两旁,他们不少人手里拿着鲜花,迎接凯旋归来的太子殿下。

    当赵旸骑着马出现在汴京城里的时候,老百姓们激动地大叫着:“太子殿下千岁!”

    这一声声“太子殿下”千岁响彻整个汴京城的天空,令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