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传承家风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日复一日,王锦超的病情也不见好转。
郑丽芳只得到处寻访名医为丈夫治病,把家里的微薄积蓄都花光了。但丈夫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最后,郑丽芳只好变卖田产为丈夫治病。
王锦超虽然在朝廷做过大官,可他是个清官,罢官回乡,仅有的一点积储又都花光了。
如今他见夫人为给自己治病,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田产也变卖了,他心里十分难过。
俗语说:缺什么别缺钱,有什么可别有病。可是王锦超正相反,是缺钱兼有病,真个是陷入了绝境之中。
“夫人,我已经是难治命尽之人,无药可医了,你不要再为我空费钱财,若把这唯一的一点薄产也耗尽了,我去世之后,你和东儿如何生存?”王锦超难过地望着郑丽芳,无奈地说。
郑丽芳摆了摆手,向着王锦超说:“夫君,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王锦超难过地拉着郑丽芳双手,喘着气,像交带后事似的说:“我不能把东儿拉扯大,不能把东儿抚养成人,不能再继续疼爱他,再继续教他读书识字,已经很对不起他了。你要念及咱夫妻的情分就听我一句劝,别再为我空费钱财了,把这些钱用来抚养东儿。他是我王家唯一的骨肉,唯一的希望,你无论如何要把他拉扯大,千万别让他吃苦遭罪。”
王锦超知道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苦口婆心地,说啥也不让郑丽芳再给他延医用药了。
“夫君放心,我会照顾好东儿的,可我也要为你治病呀,就是挨门乞讨,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让我们的东儿父母双全。你才刚刚开始教东儿读书识字,我要你好好教导东儿,把你平生所学传授给东儿,让我们的东儿将来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郑丽芳说到这里,深情地望着王锦超,“再说,你我夫妻相依相伴,要不把你的病治好,让我如何心安,如何独活世上?”
王锦超听着夫人一番肺腑之言,真个是既感动,又痛苦万分:“夫人休出此言……”
郑丽芳见王锦超说啥也不肯喝药,对小旭东说:“东儿,快叫你爹把药喝了吧。”
小旭东一听,十分懂事地走到王锦超的床前,不停的喊着:“爹爹喝药,爹爹喝药……”
王锦超看着他这个宝贝儿子,一股求生的意志在强烈支撑着他。只好端起碗,把药喝了,他多么希望能借助药力把自己的生命留住。
郑丽芳和小旭东的话,点燃起王锦超求生存的希望,更何况,王锦超临动身返乡前,曾拜托他的同窗文强兄为他在朝中伸报冤情,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这种希望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念。
王锦超在与病魔抗争中,坚强地在心里呼唤:我要战胜病魔,我要活下去!
有了精神上的支柱,王锦超服了几服药后,病情大有好转,在不知不觉之中,又是冬去春来,王锦超的病情也大有起色,脸上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红润之色。
王锦超恢复了常态,变得神采亦亦,夫妻俩更是恩爱有加。
白天,夫妻俩男耕女织;夜晚,围在灯前与他们的宝贝儿子玩,王锦超还挺认真地抱着小旭东,背诵起“人之初”来,一家三口,其乐也融融。
……
邯郸境内龙蛇般穿行的道路,吻合太镇村乡间小道纵横贯穿。
四面高山相环,中间千里沃野的太镇村,自古农业发达。在一个花开草长、万物齐发的春天,在太镇村一带的广袤田野上,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农事十分繁忙。
广袤的太镇村田野,春风悠悠,细雨蒙蒙,春水满田,燕子斜飞,黄莺的歌儿清脆入耳,王锦超也和村中大多数农夫一样,一家三口一太清早便来到他的田地耕作。
王锦超置身田间,放眼远望,山上山花灿烂,树叶新绿;田间农夫耕作,远处忽传几声布谷、古意新韵,一派春意盎然,令他心情舒畅,陶醉满怀。
这段田园生活,给王锦超带来了一家三口耕耘天地之间,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父亲是儿子早期最好的启蒙老师。
小旭东六岁生日那天,王锦超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邯郸王氏,自汉尚书、中郎将王魁起,一直是中原显赫的四大望族之一。王门历代出将入相,从三国至唐初,仅宰相就有十二人之多。你爹是王魁十一代孙,与大多祖先一样,学而优则仕,考取功名,也被选拔为朝廷尚书。阿爹六岁时,你爷爷就教爹《三字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王锦超对小旭东进行完祖训后,从书柜里翻出一本线装书,说:“东儿,你也满六岁了,从今天起,阿爹开始教你《三字经》。”
白天,王锦超下水田干农活,晚上,教小旭东《三字经》。
小旭东很懂事,见阿爹出去干活了,阿娘在家织布,他就在自家门前的阶梯上对着书本念“人之初,性本善......”一级、二级、三级练跳,他的思维也在一级、二级、三级地跳。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小旭东家门前那株树姿优美的梅树上。小旭东像往日一样,打开书本放在阶梯上,对着书本开始复读王锦超晚上所教的功课。突然,一阵北风吹来,把放在石板上的书本吹合起来。
小旭东边念边想把被风吹合起来的书本再打开,此时,奇迹发生了:他竟然不用看也能书里面的字句、章节念出来,且更念得自如、朗朗上口!一如他在阶梯上练三级跳,从一个意境跳往另一个意境,从一个境界跳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节过完后,转眼之间,又到了蝉鸣荔熟时节。
“东儿……东儿……”郑丽芳在家门囗大声地叫唤着。
小旭东正在村河边哪株巨大的老荔枝树下睇大人们摘荔枝,猛地听到娘亲在叫他的声音,也顾不上去拾从树上掉下来的荔枝了,便快步跑回家来。
他推开柴扉,走到正在缝补衣服的娘亲面前,说:“阿娘,你喊我?”
郑丽芳一见到喘着气的小旭东,便大声说:“东儿,快去找你爹回来,老家捎来书信了,快叫他赶快回来看看。”
“是,娘亲。阿爹和章叔他们在村河边下荔枝呢!”小旭东说完,一阵风似的又走出了大门。
郑丽芳又一次看着台上的那个大信封,渐渐地,信封中间的那两条红色的条杠,幻化成了一顶红色大轿。她看见丈夫身穿官服,头戴纱帽,被众多官员前呼后拥送上了这顶红色大轿……
这是丈夫自从被贬回到老家邯郸邱县太镇村后,几乎天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一个期盼了多年的美梦……
王锦超急匆匆地赶回家中,高声喊道“夫人,有什么好事叫东儿喊我回来呢?是不是朝中有书信来了?”
郑丽芳点点头,双眼看着台面,说:“刚才,县衙里的差役送来了一封书信。我不敢拆开,我估计是朝廷寄来的。”
王锦超一听,边走边亢奋地高声吟道:“飘泊老家二五载,鸿雁迷踪姗姗来……”
小旭东悄悄问郑丽芳:“阿娘,为什么每次听到朝中的一点儿消息,阿爹总是这样高兴呢?”
日复一日,王锦超的病情也不见好转。
郑丽芳只得到处寻访名医为丈夫治病,把家里的微薄积蓄都花光了。但丈夫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最后,郑丽芳只好变卖田产为丈夫治病。
王锦超虽然在朝廷做过大官,可他是个清官,罢官回乡,仅有的一点积储又都花光了。
如今他见夫人为给自己治病,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田产也变卖了,他心里十分难过。
俗语说:缺什么别缺钱,有什么可别有病。可是王锦超正相反,是缺钱兼有病,真个是陷入了绝境之中。
“夫人,我已经是难治命尽之人,无药可医了,你不要再为我空费钱财,若把这唯一的一点薄产也耗尽了,我去世之后,你和东儿如何生存?”王锦超难过地望着郑丽芳,无奈地说。
郑丽芳摆了摆手,向着王锦超说:“夫君,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王锦超难过地拉着郑丽芳双手,喘着气,像交带后事似的说:“我不能把东儿拉扯大,不能把东儿抚养成人,不能再继续疼爱他,再继续教他读书识字,已经很对不起他了。你要念及咱夫妻的情分就听我一句劝,别再为我空费钱财了,把这些钱用来抚养东儿。他是我王家唯一的骨肉,唯一的希望,你无论如何要把他拉扯大,千万别让他吃苦遭罪。”
王锦超知道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苦口婆心地,说啥也不让郑丽芳再给他延医用药了。
“夫君放心,我会照顾好东儿的,可我也要为你治病呀,就是挨门乞讨,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让我们的东儿父母双全。你才刚刚开始教东儿读书识字,我要你好好教导东儿,把你平生所学传授给东儿,让我们的东儿将来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郑丽芳说到这里,深情地望着王锦超,“再说,你我夫妻相依相伴,要不把你的病治好,让我如何心安,如何独活世上?”
王锦超听着夫人一番肺腑之言,真个是既感动,又痛苦万分:“夫人休出此言……”
郑丽芳见王锦超说啥也不肯喝药,对小旭东说:“东儿,快叫你爹把药喝了吧。”
小旭东一听,十分懂事地走到王锦超的床前,不停的喊着:“爹爹喝药,爹爹喝药……”
王锦超看着他这个宝贝儿子,一股求生的意志在强烈支撑着他。只好端起碗,把药喝了,他多么希望能借助药力把自己的生命留住。
郑丽芳和小旭东的话,点燃起王锦超求生存的希望,更何况,王锦超临动身返乡前,曾拜托他的同窗文强兄为他在朝中伸报冤情,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这种希望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念。
王锦超在与病魔抗争中,坚强地在心里呼唤:我要战胜病魔,我要活下去!
有了精神上的支柱,王锦超服了几服药后,病情大有好转,在不知不觉之中,又是冬去春来,王锦超的病情也大有起色,脸上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红润之色。
王锦超恢复了常态,变得神采亦亦,夫妻俩更是恩爱有加。
白天,夫妻俩男耕女织;夜晚,围在灯前与他们的宝贝儿子玩,王锦超还挺认真地抱着小旭东,背诵起“人之初”来,一家三口,其乐也融融。
……
邯郸境内龙蛇般穿行的道路,吻合太镇村乡间小道纵横贯穿。
四面高山相环,中间千里沃野的太镇村,自古农业发达。在一个花开草长、万物齐发的春天,在太镇村一带的广袤田野上,一派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农事十分繁忙。
广袤的太镇村田野,春风悠悠,细雨蒙蒙,春水满田,燕子斜飞,黄莺的歌儿清脆入耳,王锦超也和村中大多数农夫一样,一家三口一太清早便来到他的田地耕作。
王锦超置身田间,放眼远望,山上山花灿烂,树叶新绿;田间农夫耕作,远处忽传几声布谷、古意新韵,一派春意盎然,令他心情舒畅,陶醉满怀。
这段田园生活,给王锦超带来了一家三口耕耘天地之间,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父亲是儿子早期最好的启蒙老师。
小旭东六岁生日那天,王锦超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邯郸王氏,自汉尚书、中郎将王魁起,一直是中原显赫的四大望族之一。王门历代出将入相,从三国至唐初,仅宰相就有十二人之多。你爹是王魁十一代孙,与大多祖先一样,学而优则仕,考取功名,也被选拔为朝廷尚书。阿爹六岁时,你爷爷就教爹《三字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王锦超对小旭东进行完祖训后,从书柜里翻出一本线装书,说:“东儿,你也满六岁了,从今天起,阿爹开始教你《三字经》。”
白天,王锦超下水田干农活,晚上,教小旭东《三字经》。
小旭东很懂事,见阿爹出去干活了,阿娘在家织布,他就在自家门前的阶梯上对着书本念“人之初,性本善......”一级、二级、三级练跳,他的思维也在一级、二级、三级地跳。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小旭东家门前那株树姿优美的梅树上。小旭东像往日一样,打开书本放在阶梯上,对着书本开始复读王锦超晚上所教的功课。突然,一阵北风吹来,把放在石板上的书本吹合起来。
小旭东边念边想把被风吹合起来的书本再打开,此时,奇迹发生了:他竟然不用看也能书里面的字句、章节念出来,且更念得自如、朗朗上口!一如他在阶梯上练三级跳,从一个意境跳往另一个意境,从一个境界跳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节过完后,转眼之间,又到了蝉鸣荔熟时节。
“东儿……东儿……”郑丽芳在家门囗大声地叫唤着。
小旭东正在村河边哪株巨大的老荔枝树下睇大人们摘荔枝,猛地听到娘亲在叫他的声音,也顾不上去拾从树上掉下来的荔枝了,便快步跑回家来。
他推开柴扉,走到正在缝补衣服的娘亲面前,说:“阿娘,你喊我?”
郑丽芳一见到喘着气的小旭东,便大声说:“东儿,快去找你爹回来,老家捎来书信了,快叫他赶快回来看看。”
“是,娘亲。阿爹和章叔他们在村河边下荔枝呢!”小旭东说完,一阵风似的又走出了大门。
郑丽芳又一次看着台上的那个大信封,渐渐地,信封中间的那两条红色的条杠,幻化成了一顶红色大轿。她看见丈夫身穿官服,头戴纱帽,被众多官员前呼后拥送上了这顶红色大轿……
这是丈夫自从被贬回到老家邯郸邱县太镇村后,几乎天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一个期盼了多年的美梦……
王锦超急匆匆地赶回家中,高声喊道“夫人,有什么好事叫东儿喊我回来呢?是不是朝中有书信来了?”
郑丽芳点点头,双眼看着台面,说:“刚才,县衙里的差役送来了一封书信。我不敢拆开,我估计是朝廷寄来的。”
王锦超一听,边走边亢奋地高声吟道:“飘泊老家二五载,鸿雁迷踪姗姗来……”
小旭东悄悄问郑丽芳:“阿娘,为什么每次听到朝中的一点儿消息,阿爹总是这样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