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喜乐年华_分卷阅读_19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杜石林看了一眼女儿,弟弟弟媳的反应让他也有些心冷。虽然好好说做点心很简单,那是因为好好聪明,他自己就学不会做,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古时候的密方还讲究传男不传女呢,现在一看自家挣了点儿钱,他们就想学去,也不想想县城就那么大的地方,他们也做这个,自己的生意还要不要继续?
不过,女儿也给他说了,说都是自家亲戚,也不好不管他们,说这事让她来处理,但以后他不能再对玉林一家心软。就怕需求无止境,时间久了,情分也没了。
可女儿这么小就要为这个家操心,他这个当爸的也要为女儿撑腰才是。想到回家前和女儿的那一番话,杜石林开口道:“好好说了,我们自家趟出路来了,也不能不顾她二叔一家。”
看着因为自己这番话而眼睛发亮的弟弟,杜石林心里叹了口气,真是各自是一家了,弟弟也大了,以后自己也要多为自己家考虑才是。
“我们做点心,投入也不少,一个烤箱就要几千块,只有做蛋卷投入少,你们要不要先跟着去学学怎么做蛋卷?其他的点心方子和人家李志军家超市签了合同,却是不能泄露的。”
杜玉林夫妇互看一眼,眼里闪过不以为然,只要大哥答应教一种,其他的他们跟着去了还不会偷学?
把弟弟弟媳的神色看到眼里,杜石林哪还不明白他们心里想的什么,心下更冷,他接着说:“除了我们自己家做的,我们泄露了方子要被追究责任的。不过如果你们去外地城市发展,我们可以和他家人说说,再教你们一种做其他点心的方法。”
“行,行,只要能赚钱,去哪里不是去?”眼看大哥大嫂都在城里买了房,又买了电动三轮车,就这一个三轮车就要几千块,杜玉林夫妇也很眼热,恨不能也搬到城里去。于是商量等秋收后就去城里跟着他们学,杜如蒿家的红薯也由他们给刨出来。
解决好二叔一家,杜如蒿也松了口气,这样各自发展是最好的,免得爸爸看二叔家日子过得不好又心软,二则他们离得远了,影响自家生活的可能性也会低。接下来,再把钱都还完,把礼品给亲戚们放下,这次回乡的任务就圆满完成。
☆、第36章还钱
和二叔一家商量好,杜如蒿父女两人又拿了一份礼品送到刘根山家。
刘根山家的房子仍是村里独一份,其实杜如蒿还奇怪,这人有钱了怎么不去县城买房,非得在村子里盖呢。也许是观念还没转变过来,觉得自己是个农民,家在杜家村,就一定要在村子里盖房。
去到他家的时候,只有刘根山自己在家。他的腿仍没有完全好,不能自己单独走路,两人过去的时候,他拄了个拐杖在练习。见到二人,还很热情地说:“石林啊,不是我说你,过来就过来吧,还带什么东西?来,屋里坐。”
“叔,我和我爸回来看看你。你借我家钱,可是解了大难了,不然我们看着城里的房子也是有心无力。”杜如蒿笑嘻嘻地上前扶着他。
杜石林听了女儿的话也只点头,他们杜家人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辈。
“看你说的,要不你,我的腿还没那么好得快呢,现在能保着双腿完好,就是谢天谢地了。”刘根山一见杜如蒿就这么说,杜如蒿纠正他几次,现在索性由他去了。
“什么时候能正常走路啊?”
“伤筋动骨一百天,单独走路恐怕还得等等,不过医生说再过一个月里面的钢板就可以去掉了。”
三人又聊了几句,杜石林把钱还他,他也推辞了半天才收下,还拍着胸脯说下次有什么需要时只管跟他说,不用客气。不管怎么样,人家的姿态比自家二叔可要好得多。杜如蒿看到这里,对让二叔去其他城市一点也没不好意思。亲戚就这样吧,情分好了多帮些,情分一般过得去就成。
两人走后,刘根山还叹了口气,唉,如蒿这么好的姑娘,可惜自家的儿子配不上,不然有这样的儿媳妇该有多好。再有小孩,他一定得督促着好好上学,这上过学的就是不一样,看人家多会为人处世,来还钱还带着礼物。虽然他家里并不缺这点东西,但这是人家心意,他收到也很高兴,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被人尊重。
村子就这么大,从刘根山家出来没多远就碰上了马长坡。马长坡一脸惊喜,“叔,好好,听说你们回来了,我就是去找你们呢。我上次听好好妹子建议,买了十几只羊,现在价格可是一路上涨,现在一斤都涨了五毛钱啦,如果春节前能卖个好价,我一定送你们只羊腿。”
“长坡哥,这可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我爸就喜欢吃羊肉,给我们留只羊没问题,自家喂的羊肉吃着放心,我们可以掏钱买下来。送给我们,我们可不能收。”杜如蒿并不居功。
马长坡笑而不语,他觉得杜家人不简单,这不过是一个交好的借口,一只羊腿算什么。“对了,你们觉得贩水果怎么样?我天天在家也没多少事,想买辆卡车去临省贩水果回来批发。”马长坡一副完全闲不住的样子。
这个时代,只要不怕吃苦肯干,特别是经营跟吃有关的,基本都赚钱。至于嫌多嫌少,那是个人本领。马长坡脑子灵活,又敢于尝试,前世他能把养牛场办得那么好,杜如蒿相信他贩水果成绩也不会差。
她肯定他的想法,“我觉得没问题,长坡哥你一定会赚钱的。”
“那就借好好妹子你的吉言了。”不知怎么回事,上次杜如蒿侃侃而谈让马长坡印象很深。杜家这么快就能把生意做起来,他总觉得与杜如蒿有关。虽然这次自己有了决定,突然还是想问问这个女孩。现在得到肯定,他觉得更多了分保障似的。
“好了,长坡哥,今天走亲戚时间比较紧,回头有空我们再聊。”告别马长坡,杜如蒿父女两人相视而笑。还过了刘长根家的钱,就余杜如蒿舅舅陈松杰家的钱没还了。怪不得人家说无债一身轻,总感觉还掉一份就轻松一分,所以两人心情都很好。
时间紧张,杜石林开着车,一天之内跑了数家亲戚。幸好现在村村通公路,杜家亲戚都离得不远,他开着车才能一天跑得过来。陈松杰是最后一家。
看到亲戚们那因劳作而显得衰老的样子,杜如蒿很庆幸自己能够重生改变了家人生活。他们家目前正欣欣向荣,如果有可能,能让大家都生活得好就好了。
她不像古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她没有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她的愿望很小,就是想以自己的能力,让家人生活得富足快乐。但如果只是举手之劳,能帮别人一把,她也乐于伸一伸手。
舅舅家是今天他们要走动的最后一家亲戚,是因为杜如蒿想好好和舅舅说说话,她一直忘不掉,舅舅是前世少有对她伸出援手的人。虽然对她帮助有限,但雪中送炭总是让人难以忘记。
相对二叔,杜如蒿更想让舅舅家也变富起来,可惜她问妗子要不要去做点心时,舅舅说秋收了,家里走不开,还有两个小孩正上小学,不愿意别井离家。
这真是出人意外的回答,时间紧张,杜如蒿只好停止劝说,把买的小孩衣服给他们,和爸爸返城,准备下次有机会再劝劝舅舅。
车走到乡政府门口时,杜如蒿就看到不少人正涌进乡政府大院,人群中有不少是杜家村的人。一般乡里人没事谁也不会来乡政府的,他们这是做什么?是上访吗?
不过这次回去听说大家都对这任乡领导挺满意的,他们办了不少实事。聘请技术人员下乡讲课、集体采购好的种子,还给每个村打了几口新机井。现在才半天时间,自己没在村里能发生什么事?那个气质与这个乡村格格不入的严格知,能处理好这些吗?
车停了下来,杜石林叫住其中一个,“石头,村里出什么事了?你们怎么来乡政府了?”
“石林哥,好好,你们回城里啊!这真是造孽,杜大三兄弟谁也不愿意养他妈,这家推那家,那家推这家,村里人谁劝他们他们就跟谁急。杜老太晚上就要没地方住了,没办法才来乡政府里调解。”
杜如蒿知道杜老太,她是一个对人很慈爱、温和的老人,辛苦拉扯大三个儿子,每一个都盖了房,娶了媳妇,又给看大了孙子,没想到现在三个儿子都不养活她。
“不养活老人真是没良心,他妈多不容易才把他们养大。现在又不缺吃的,老人会吃多少,不过是多添一碗水的不是?”杜石林也很愤慨。他想养活个老人都不行,家里老人都已去世了。
“是啊,村里不孝顺的多了,不过多是自己住新房老人住旧的,但杜大这样的还是头一份。还是你有福啊,你家如峰和如蒿都那么孝顺,只要一放假就在家里干活。”
自家孩子自然是好,可杜大家的事知道了也没办法,杜石林看看天色,“那你进去吧,看乡里怎么调解,我得赶快回城了,晚上好好还要上晚自习。”
“行,你们路上小心点,我进去了。”
乡政府院里,严格知看着杜家兄弟,心想,都是姓杜,这人与人的区别怎么这么大呢?与杜如蒿简直是两个极端。
乡政府外的马路上,杜如蒿正坐着车向前走着还在想,如果严格知接手,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他能让杜大兄弟信服吗?可毕竟与自家无关,回到家,她就在喜气洋洋中把这事抛到脑后了。
☆、第37章乔迁
一个中秋下来,陈松枝脸上的笑容是止都止不住,果然过节是商家最高兴的时候,他们家光这个节就进帐三万多元。天哪,这都抵得上他们家的房子钱了。城里人真豁得出去,那么贵的月饼也有人买。
她却不知,如杜如蒿分析的那样,y县原来没有上档次的月饼,他们正填补了这个空白。再加上她家月饼质量过硬、口感上佳、品种繁多、包装精美,哪个单位过节发福利不买一些啊。弄到最后,许多人竟然以吃到他们家月饼为潮流,这却是连杜如蒿也始料未及。
杜家趁机租了一个门面,在一个发展中的商业街上,和李晓路家的超市一东一西,互为犄角,能最大范围把她家的点心影响力辐射出去。陈松枝简直走路都带风。
趁着妈妈高兴,杜如蒿和她谈了爸爸的心事,让她以后说话注意些方式。人说官大脾气涨,妈妈随着她挣的钱越来越多,有时候说话是不太注意,这大概也是爸爸心里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但这种事,有时候自己是不大看得出来,陈松枝听杜如蒿说还觉得很惊讶,“我说话有那么不好听?”
杜如蒿点头,“有时候好像训小孩似的,问题我们都是大人了。”“那我可真得注意些。”
陈松枝并没有外心,对这个家也是无比热爱,知道杜石林的心事后,她找了个机会还去给他道个歉,说:“我脾气急,有时候一忙就大声嚷嚷,但不是有意的,你多担待点儿。”
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这个家在努力奋斗,妻子小心殷勤,杜石林又不是那种心胸狭小的人,这段被妻子呼来唤去的一些不快也烟消云散。特别是经过一番亲密的体力活动后,两人恩爱更胜往昔。
杜石林也在租屋开始了他的宽粉试验,杜家村也和y县其他乡一样,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就是粉条,每年温度降到零度之下后家家都开始做粉条,杜石林也会做,现在不过是换成宽粉,程序差不多。
杜如蒿又从县里图书馆借到了一本非零度下做粉条的书给了父亲,就没再管了。不过杜石林干什么都认真,是有股钻劲,因为单纯红薯淀粉不用硫磺熏的话,做出的粉条颜色很黑,他向里面加上了土豆淀粉,不断调整它们的比例。
这一段时间,杜如蒿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肉白菜炖宽粉,没办法,虽然杜石林每次都做得少,可架不住他做试验的次数多,做出来的试验品总不能扔掉,只好杜家人自己消化掉。
经过女儿提醒,张梅英改变了自己,对杜石林更关心了,最起码这段杜石林天天试验她也没怨言。
看到两人相处更加亲密,杜如蒿也很高兴,不过,晚上听父母的壁角真不是一件好事。都怪自家租的房子太不隔音,虽然房子是分成了三间,可左右两间房子的门只是一个洞,上面挂了个布帘,这边有些动静那边就听得清清楚楚。
早上起来,不知是不是自己心理作用,她觉得陈皎也有些不自在。幸好哥哥一般不回来,不然他睡在阁楼上岂不更尴尬?而爸妈还在壮年,也不可能没有些爱的运动。
不过,这点不适宜也马上要结束了,因为杜家的房子终于交工了。这时,天已渐冷,往年这时候都快要开始刨红薯了,因为杜如蒿家都搬到了城里,大家也没空回去管那些地。上次回去,杜石林已经把田包给了村上的一户人家,倒不用操心秋收的问题。
对于新房,杜如蒿满意的是这房子不像后来的商品房多是毛坯房,这套房子简单作了装修。地板是大众的米黄色地板砖,厨房和浴室里也都贴了白色瓷砖,上面带有暗色花纹。电线不用说,也都布好了,不过照明的灯却是安的电棒,有些不够美观,但比起来老家昏黄的灯泡,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什么叫福利,这才叫福利嘛,不光省了自家一大笔装修钱,还省了自家多少事啊。不想再费事,做什么吊顶造型,挂个窗帘就可以入住了。
这时候,家里除了自己懂点,家人可都不懂装修。就是自己,在这时候的县城可没有兴起私宅装修,杜如蒿觉得,这样最好,挑剔装修风格什么的,现在还谈不上。
反正杜家人看了这样简装后的房子已是非常满意,陈松枝还嫌人家把厨房和卫生间贴的瓷砖太高了,觉得真浪费,让杜如蒿给她讲了半天这样做的好处。当然,就是她再觉得浪费,反正房子的钱已经付过了,人家也不会退她们,陈松枝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陈皎最不堪,看着光洁明亮的地板,脚不敢迈进屋,一直说:“这么干净的地,可要怎么待啊,这穿着鞋不就踩脏啦?”逗得大家直笑。
陈松枝笑道:“这屋子你都不敢踩了,如果你去人家李晓路家,岂不是更不敢进了,她家屋里可是铺的木地板。”
“她们家可真有钱,把木头都铺到了地上。”陈皎感叹道,“不过她说话挺和气的,可不像有些有钱人家傲气。”
“好了,进去吧,这地板可不就是让人踩的嘛,不过家里买几双拖鞋倒是真的,到时候进屋就换鞋子。”杜如蒿推着陈皎进去。
看了一圈新房,这里最让杜如蒿满意的是屋子里装的有暖气,总之,在交了煤气开户费、暖气开户费、有线电视费等等费用后,杜家人拿到了大门钥匙。
不像后来的防盗门钥匙是一套装修钥匙,一套入住后的钥匙,换了入住后的钥匙后,装修钥匙就再也没用,不能再打开房门。这时候,他们新房的钥匙只有一套。
有小区的人嫌他们房子装的防盗门不结实,又换了新的,不过,杜家人看看这么厚的防盗门,想想老家的木头门,已非常满意了。他们只是把门换了个锁芯,添置了必要的东西,就准备搬家了。
搬家的日子和原来随便进屋看不一样,是陈松枝在万年历上看的好日子,在房下放了一挂鞭,几人才开始上楼。
“峰他爸,你是一家之主,进屋的时候要端着粮食走第一个,我端着锅,第二个进屋。搬家第一趟是一定要把锅拿过来的,其他的东西可以慢慢拿。”在楼梯上,陈松枝再重复一遍。
杜石林现在就走在第一个,他笑着点点头,也不嫌陈松枝唠叨,脸上都是满足的笑。
一家人鱼贯而入,各自把手里拿的东西放下,这才下去搬其他东西。为了今天搬家,他们的店都暂时关门了,陈皎此时就站在三轮车旁边看东西。
“这家里有个车就是好啊!”想到上一次从乡下搬到这里时还是用的长坡家的三轮车,这次就已有了自家的车,虽然是个三轮车,在村子上也是第二辆。
对于当家人的话,陈松枝很赞同:“那可不是,这钱啊,花到哪里哪里就好。”又感叹一句,“这都是托好好的福,不要然咱家生活也不会变得这么快。”
“知道了,妈,好好是咱家的小福星。现在啊,好好就是您的心头宝,我就是那墙上的草。”杜如峰故意装着沮丧的样子逗乐。
“人家家里是重男轻女,你家里是重女轻男。”陈皎也来凑趣。表妹买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份,钱也不少给,陈皎和他们是亲如一家。
“都是一样的亲,哪个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我都疼。”陈松枝才不承认这话。
杜如蒿自然知道,在妈妈心中,哥哥是长子,肯定更为重要,但她能得妈妈这样承认,已殊为不易。风儿轻动,不知从何处传来花的清香。她家的生活也是如此,让人心醉。
☆、第38章燎锅底
几人一起,很快就把东西搬到了楼上。原来租的小院,被转租给了马长坡,他真的开始贩卖起水果,晚上就住在杜家原来租的小院里。
马长坡不会从原来的养牛发家而改为水果贩子了吧?虽然有头脑有能力的人干什么都能干得比较好,但杜如蒿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想想他认真开始养牛,始于几年后,决定过两年再看看。
把房子转租给了马长坡,好一点的是陈松枝不用为养的鸡发愁了。楼房没地方养,现在吃了吧鸡有些小太可惜,这下仍能养在小院实是一件好事。
小鸡已长得有成人拳头大小,褪去了黄黄的绒毛,尾巴上的毛还没长出来,看起来丑得很。但已能看得出,其中有四只是公鸡,动不动那四只公鸡会扯着嗓子吼几下。人说声音难听是公鸭嗓子,小公鸡的嗓音也差不多。不过它们逍遥不了多久,陈松枝说等春节差不多正好可以宰了吃。
好像国人过好日子就是吃,中秋节要吃月饼这全国都一样,杜家也因此挣了平生最大的一笔钱。在y县,二月二要吃炒豆与焦馍,端午节要吃煮鸡蛋和煮大蒜,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这诸种吃法。
就是搬了新家,也兴燎锅底,其实还是在新房里请人大吃一顿。据说是因为怕新房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放过鞭,再人多聚在一起阳气重,热闹一番就可以把那些东西赶出房子。
杜家也不准备违背这个习俗,虽然除了陈松枝,他家余下的几人都不信。但习俗就是习俗,你可以不相信,但不顺着它走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所以杜家搬家了,这天中午就在新房开火。李家人和马长坡都忙,没顾上帮他们搬家,但都说到中午过来。
这天也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天气,和风细细,阳光灿灿,天气蓝得澄澈,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是在这样的天气里,连人的心情也变得更快乐。
其实杜家原来的东西陆续都搬得差不多了,本书由书快电子书为您整理制作除了陈松枝那个陪嫁的大箱子,新房大部分都买的新家具。不过那个箱子搬过来后是放哪里大家都觉得不协调,最后只得委屈它在陈松枝床底下待着了。
今天更多是一个正式搬进来的仪式,从一大早开始搬,半天工夫杜家人都把东西整理得差不多,余下的就是为做饭作准备。
杜石林看了一眼女儿,弟弟弟媳的反应让他也有些心冷。虽然好好说做点心很简单,那是因为好好聪明,他自己就学不会做,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古时候的密方还讲究传男不传女呢,现在一看自家挣了点儿钱,他们就想学去,也不想想县城就那么大的地方,他们也做这个,自己的生意还要不要继续?
不过,女儿也给他说了,说都是自家亲戚,也不好不管他们,说这事让她来处理,但以后他不能再对玉林一家心软。就怕需求无止境,时间久了,情分也没了。
可女儿这么小就要为这个家操心,他这个当爸的也要为女儿撑腰才是。想到回家前和女儿的那一番话,杜石林开口道:“好好说了,我们自家趟出路来了,也不能不顾她二叔一家。”
看着因为自己这番话而眼睛发亮的弟弟,杜石林心里叹了口气,真是各自是一家了,弟弟也大了,以后自己也要多为自己家考虑才是。
“我们做点心,投入也不少,一个烤箱就要几千块,只有做蛋卷投入少,你们要不要先跟着去学学怎么做蛋卷?其他的点心方子和人家李志军家超市签了合同,却是不能泄露的。”
杜玉林夫妇互看一眼,眼里闪过不以为然,只要大哥答应教一种,其他的他们跟着去了还不会偷学?
把弟弟弟媳的神色看到眼里,杜石林哪还不明白他们心里想的什么,心下更冷,他接着说:“除了我们自己家做的,我们泄露了方子要被追究责任的。不过如果你们去外地城市发展,我们可以和他家人说说,再教你们一种做其他点心的方法。”
“行,行,只要能赚钱,去哪里不是去?”眼看大哥大嫂都在城里买了房,又买了电动三轮车,就这一个三轮车就要几千块,杜玉林夫妇也很眼热,恨不能也搬到城里去。于是商量等秋收后就去城里跟着他们学,杜如蒿家的红薯也由他们给刨出来。
解决好二叔一家,杜如蒿也松了口气,这样各自发展是最好的,免得爸爸看二叔家日子过得不好又心软,二则他们离得远了,影响自家生活的可能性也会低。接下来,再把钱都还完,把礼品给亲戚们放下,这次回乡的任务就圆满完成。
☆、第36章还钱
和二叔一家商量好,杜如蒿父女两人又拿了一份礼品送到刘根山家。
刘根山家的房子仍是村里独一份,其实杜如蒿还奇怪,这人有钱了怎么不去县城买房,非得在村子里盖呢。也许是观念还没转变过来,觉得自己是个农民,家在杜家村,就一定要在村子里盖房。
去到他家的时候,只有刘根山自己在家。他的腿仍没有完全好,不能自己单独走路,两人过去的时候,他拄了个拐杖在练习。见到二人,还很热情地说:“石林啊,不是我说你,过来就过来吧,还带什么东西?来,屋里坐。”
“叔,我和我爸回来看看你。你借我家钱,可是解了大难了,不然我们看着城里的房子也是有心无力。”杜如蒿笑嘻嘻地上前扶着他。
杜石林听了女儿的话也只点头,他们杜家人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辈。
“看你说的,要不你,我的腿还没那么好得快呢,现在能保着双腿完好,就是谢天谢地了。”刘根山一见杜如蒿就这么说,杜如蒿纠正他几次,现在索性由他去了。
“什么时候能正常走路啊?”
“伤筋动骨一百天,单独走路恐怕还得等等,不过医生说再过一个月里面的钢板就可以去掉了。”
三人又聊了几句,杜石林把钱还他,他也推辞了半天才收下,还拍着胸脯说下次有什么需要时只管跟他说,不用客气。不管怎么样,人家的姿态比自家二叔可要好得多。杜如蒿看到这里,对让二叔去其他城市一点也没不好意思。亲戚就这样吧,情分好了多帮些,情分一般过得去就成。
两人走后,刘根山还叹了口气,唉,如蒿这么好的姑娘,可惜自家的儿子配不上,不然有这样的儿媳妇该有多好。再有小孩,他一定得督促着好好上学,这上过学的就是不一样,看人家多会为人处世,来还钱还带着礼物。虽然他家里并不缺这点东西,但这是人家心意,他收到也很高兴,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被人尊重。
村子就这么大,从刘根山家出来没多远就碰上了马长坡。马长坡一脸惊喜,“叔,好好,听说你们回来了,我就是去找你们呢。我上次听好好妹子建议,买了十几只羊,现在价格可是一路上涨,现在一斤都涨了五毛钱啦,如果春节前能卖个好价,我一定送你们只羊腿。”
“长坡哥,这可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我爸就喜欢吃羊肉,给我们留只羊没问题,自家喂的羊肉吃着放心,我们可以掏钱买下来。送给我们,我们可不能收。”杜如蒿并不居功。
马长坡笑而不语,他觉得杜家人不简单,这不过是一个交好的借口,一只羊腿算什么。“对了,你们觉得贩水果怎么样?我天天在家也没多少事,想买辆卡车去临省贩水果回来批发。”马长坡一副完全闲不住的样子。
这个时代,只要不怕吃苦肯干,特别是经营跟吃有关的,基本都赚钱。至于嫌多嫌少,那是个人本领。马长坡脑子灵活,又敢于尝试,前世他能把养牛场办得那么好,杜如蒿相信他贩水果成绩也不会差。
她肯定他的想法,“我觉得没问题,长坡哥你一定会赚钱的。”
“那就借好好妹子你的吉言了。”不知怎么回事,上次杜如蒿侃侃而谈让马长坡印象很深。杜家这么快就能把生意做起来,他总觉得与杜如蒿有关。虽然这次自己有了决定,突然还是想问问这个女孩。现在得到肯定,他觉得更多了分保障似的。
“好了,长坡哥,今天走亲戚时间比较紧,回头有空我们再聊。”告别马长坡,杜如蒿父女两人相视而笑。还过了刘长根家的钱,就余杜如蒿舅舅陈松杰家的钱没还了。怪不得人家说无债一身轻,总感觉还掉一份就轻松一分,所以两人心情都很好。
时间紧张,杜石林开着车,一天之内跑了数家亲戚。幸好现在村村通公路,杜家亲戚都离得不远,他开着车才能一天跑得过来。陈松杰是最后一家。
看到亲戚们那因劳作而显得衰老的样子,杜如蒿很庆幸自己能够重生改变了家人生活。他们家目前正欣欣向荣,如果有可能,能让大家都生活得好就好了。
她不像古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她没有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她的愿望很小,就是想以自己的能力,让家人生活得富足快乐。但如果只是举手之劳,能帮别人一把,她也乐于伸一伸手。
舅舅家是今天他们要走动的最后一家亲戚,是因为杜如蒿想好好和舅舅说说话,她一直忘不掉,舅舅是前世少有对她伸出援手的人。虽然对她帮助有限,但雪中送炭总是让人难以忘记。
相对二叔,杜如蒿更想让舅舅家也变富起来,可惜她问妗子要不要去做点心时,舅舅说秋收了,家里走不开,还有两个小孩正上小学,不愿意别井离家。
这真是出人意外的回答,时间紧张,杜如蒿只好停止劝说,把买的小孩衣服给他们,和爸爸返城,准备下次有机会再劝劝舅舅。
车走到乡政府门口时,杜如蒿就看到不少人正涌进乡政府大院,人群中有不少是杜家村的人。一般乡里人没事谁也不会来乡政府的,他们这是做什么?是上访吗?
不过这次回去听说大家都对这任乡领导挺满意的,他们办了不少实事。聘请技术人员下乡讲课、集体采购好的种子,还给每个村打了几口新机井。现在才半天时间,自己没在村里能发生什么事?那个气质与这个乡村格格不入的严格知,能处理好这些吗?
车停了下来,杜石林叫住其中一个,“石头,村里出什么事了?你们怎么来乡政府了?”
“石林哥,好好,你们回城里啊!这真是造孽,杜大三兄弟谁也不愿意养他妈,这家推那家,那家推这家,村里人谁劝他们他们就跟谁急。杜老太晚上就要没地方住了,没办法才来乡政府里调解。”
杜如蒿知道杜老太,她是一个对人很慈爱、温和的老人,辛苦拉扯大三个儿子,每一个都盖了房,娶了媳妇,又给看大了孙子,没想到现在三个儿子都不养活她。
“不养活老人真是没良心,他妈多不容易才把他们养大。现在又不缺吃的,老人会吃多少,不过是多添一碗水的不是?”杜石林也很愤慨。他想养活个老人都不行,家里老人都已去世了。
“是啊,村里不孝顺的多了,不过多是自己住新房老人住旧的,但杜大这样的还是头一份。还是你有福啊,你家如峰和如蒿都那么孝顺,只要一放假就在家里干活。”
自家孩子自然是好,可杜大家的事知道了也没办法,杜石林看看天色,“那你进去吧,看乡里怎么调解,我得赶快回城了,晚上好好还要上晚自习。”
“行,你们路上小心点,我进去了。”
乡政府院里,严格知看着杜家兄弟,心想,都是姓杜,这人与人的区别怎么这么大呢?与杜如蒿简直是两个极端。
乡政府外的马路上,杜如蒿正坐着车向前走着还在想,如果严格知接手,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他能让杜大兄弟信服吗?可毕竟与自家无关,回到家,她就在喜气洋洋中把这事抛到脑后了。
☆、第37章乔迁
一个中秋下来,陈松枝脸上的笑容是止都止不住,果然过节是商家最高兴的时候,他们家光这个节就进帐三万多元。天哪,这都抵得上他们家的房子钱了。城里人真豁得出去,那么贵的月饼也有人买。
她却不知,如杜如蒿分析的那样,y县原来没有上档次的月饼,他们正填补了这个空白。再加上她家月饼质量过硬、口感上佳、品种繁多、包装精美,哪个单位过节发福利不买一些啊。弄到最后,许多人竟然以吃到他们家月饼为潮流,这却是连杜如蒿也始料未及。
杜家趁机租了一个门面,在一个发展中的商业街上,和李晓路家的超市一东一西,互为犄角,能最大范围把她家的点心影响力辐射出去。陈松枝简直走路都带风。
趁着妈妈高兴,杜如蒿和她谈了爸爸的心事,让她以后说话注意些方式。人说官大脾气涨,妈妈随着她挣的钱越来越多,有时候说话是不太注意,这大概也是爸爸心里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但这种事,有时候自己是不大看得出来,陈松枝听杜如蒿说还觉得很惊讶,“我说话有那么不好听?”
杜如蒿点头,“有时候好像训小孩似的,问题我们都是大人了。”“那我可真得注意些。”
陈松枝并没有外心,对这个家也是无比热爱,知道杜石林的心事后,她找了个机会还去给他道个歉,说:“我脾气急,有时候一忙就大声嚷嚷,但不是有意的,你多担待点儿。”
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这个家在努力奋斗,妻子小心殷勤,杜石林又不是那种心胸狭小的人,这段被妻子呼来唤去的一些不快也烟消云散。特别是经过一番亲密的体力活动后,两人恩爱更胜往昔。
杜石林也在租屋开始了他的宽粉试验,杜家村也和y县其他乡一样,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就是粉条,每年温度降到零度之下后家家都开始做粉条,杜石林也会做,现在不过是换成宽粉,程序差不多。
杜如蒿又从县里图书馆借到了一本非零度下做粉条的书给了父亲,就没再管了。不过杜石林干什么都认真,是有股钻劲,因为单纯红薯淀粉不用硫磺熏的话,做出的粉条颜色很黑,他向里面加上了土豆淀粉,不断调整它们的比例。
这一段时间,杜如蒿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肉白菜炖宽粉,没办法,虽然杜石林每次都做得少,可架不住他做试验的次数多,做出来的试验品总不能扔掉,只好杜家人自己消化掉。
经过女儿提醒,张梅英改变了自己,对杜石林更关心了,最起码这段杜石林天天试验她也没怨言。
看到两人相处更加亲密,杜如蒿也很高兴,不过,晚上听父母的壁角真不是一件好事。都怪自家租的房子太不隔音,虽然房子是分成了三间,可左右两间房子的门只是一个洞,上面挂了个布帘,这边有些动静那边就听得清清楚楚。
早上起来,不知是不是自己心理作用,她觉得陈皎也有些不自在。幸好哥哥一般不回来,不然他睡在阁楼上岂不更尴尬?而爸妈还在壮年,也不可能没有些爱的运动。
不过,这点不适宜也马上要结束了,因为杜家的房子终于交工了。这时,天已渐冷,往年这时候都快要开始刨红薯了,因为杜如蒿家都搬到了城里,大家也没空回去管那些地。上次回去,杜石林已经把田包给了村上的一户人家,倒不用操心秋收的问题。
对于新房,杜如蒿满意的是这房子不像后来的商品房多是毛坯房,这套房子简单作了装修。地板是大众的米黄色地板砖,厨房和浴室里也都贴了白色瓷砖,上面带有暗色花纹。电线不用说,也都布好了,不过照明的灯却是安的电棒,有些不够美观,但比起来老家昏黄的灯泡,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什么叫福利,这才叫福利嘛,不光省了自家一大笔装修钱,还省了自家多少事啊。不想再费事,做什么吊顶造型,挂个窗帘就可以入住了。
这时候,家里除了自己懂点,家人可都不懂装修。就是自己,在这时候的县城可没有兴起私宅装修,杜如蒿觉得,这样最好,挑剔装修风格什么的,现在还谈不上。
反正杜家人看了这样简装后的房子已是非常满意,陈松枝还嫌人家把厨房和卫生间贴的瓷砖太高了,觉得真浪费,让杜如蒿给她讲了半天这样做的好处。当然,就是她再觉得浪费,反正房子的钱已经付过了,人家也不会退她们,陈松枝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陈皎最不堪,看着光洁明亮的地板,脚不敢迈进屋,一直说:“这么干净的地,可要怎么待啊,这穿着鞋不就踩脏啦?”逗得大家直笑。
陈松枝笑道:“这屋子你都不敢踩了,如果你去人家李晓路家,岂不是更不敢进了,她家屋里可是铺的木地板。”
“她们家可真有钱,把木头都铺到了地上。”陈皎感叹道,“不过她说话挺和气的,可不像有些有钱人家傲气。”
“好了,进去吧,这地板可不就是让人踩的嘛,不过家里买几双拖鞋倒是真的,到时候进屋就换鞋子。”杜如蒿推着陈皎进去。
看了一圈新房,这里最让杜如蒿满意的是屋子里装的有暖气,总之,在交了煤气开户费、暖气开户费、有线电视费等等费用后,杜家人拿到了大门钥匙。
不像后来的防盗门钥匙是一套装修钥匙,一套入住后的钥匙,换了入住后的钥匙后,装修钥匙就再也没用,不能再打开房门。这时候,他们新房的钥匙只有一套。
有小区的人嫌他们房子装的防盗门不结实,又换了新的,不过,杜家人看看这么厚的防盗门,想想老家的木头门,已非常满意了。他们只是把门换了个锁芯,添置了必要的东西,就准备搬家了。
搬家的日子和原来随便进屋看不一样,是陈松枝在万年历上看的好日子,在房下放了一挂鞭,几人才开始上楼。
“峰他爸,你是一家之主,进屋的时候要端着粮食走第一个,我端着锅,第二个进屋。搬家第一趟是一定要把锅拿过来的,其他的东西可以慢慢拿。”在楼梯上,陈松枝再重复一遍。
杜石林现在就走在第一个,他笑着点点头,也不嫌陈松枝唠叨,脸上都是满足的笑。
一家人鱼贯而入,各自把手里拿的东西放下,这才下去搬其他东西。为了今天搬家,他们的店都暂时关门了,陈皎此时就站在三轮车旁边看东西。
“这家里有个车就是好啊!”想到上一次从乡下搬到这里时还是用的长坡家的三轮车,这次就已有了自家的车,虽然是个三轮车,在村子上也是第二辆。
对于当家人的话,陈松枝很赞同:“那可不是,这钱啊,花到哪里哪里就好。”又感叹一句,“这都是托好好的福,不要然咱家生活也不会变得这么快。”
“知道了,妈,好好是咱家的小福星。现在啊,好好就是您的心头宝,我就是那墙上的草。”杜如峰故意装着沮丧的样子逗乐。
“人家家里是重男轻女,你家里是重女轻男。”陈皎也来凑趣。表妹买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份,钱也不少给,陈皎和他们是亲如一家。
“都是一样的亲,哪个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我都疼。”陈松枝才不承认这话。
杜如蒿自然知道,在妈妈心中,哥哥是长子,肯定更为重要,但她能得妈妈这样承认,已殊为不易。风儿轻动,不知从何处传来花的清香。她家的生活也是如此,让人心醉。
☆、第38章燎锅底
几人一起,很快就把东西搬到了楼上。原来租的小院,被转租给了马长坡,他真的开始贩卖起水果,晚上就住在杜家原来租的小院里。
马长坡不会从原来的养牛发家而改为水果贩子了吧?虽然有头脑有能力的人干什么都能干得比较好,但杜如蒿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想想他认真开始养牛,始于几年后,决定过两年再看看。
把房子转租给了马长坡,好一点的是陈松枝不用为养的鸡发愁了。楼房没地方养,现在吃了吧鸡有些小太可惜,这下仍能养在小院实是一件好事。
小鸡已长得有成人拳头大小,褪去了黄黄的绒毛,尾巴上的毛还没长出来,看起来丑得很。但已能看得出,其中有四只是公鸡,动不动那四只公鸡会扯着嗓子吼几下。人说声音难听是公鸭嗓子,小公鸡的嗓音也差不多。不过它们逍遥不了多久,陈松枝说等春节差不多正好可以宰了吃。
好像国人过好日子就是吃,中秋节要吃月饼这全国都一样,杜家也因此挣了平生最大的一笔钱。在y县,二月二要吃炒豆与焦馍,端午节要吃煮鸡蛋和煮大蒜,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这诸种吃法。
就是搬了新家,也兴燎锅底,其实还是在新房里请人大吃一顿。据说是因为怕新房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放过鞭,再人多聚在一起阳气重,热闹一番就可以把那些东西赶出房子。
杜家也不准备违背这个习俗,虽然除了陈松枝,他家余下的几人都不信。但习俗就是习俗,你可以不相信,但不顺着它走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所以杜家搬家了,这天中午就在新房开火。李家人和马长坡都忙,没顾上帮他们搬家,但都说到中午过来。
这天也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天气,和风细细,阳光灿灿,天气蓝得澄澈,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是在这样的天气里,连人的心情也变得更快乐。
其实杜家原来的东西陆续都搬得差不多了,本书由书快电子书为您整理制作除了陈松枝那个陪嫁的大箱子,新房大部分都买的新家具。不过那个箱子搬过来后是放哪里大家都觉得不协调,最后只得委屈它在陈松枝床底下待着了。
今天更多是一个正式搬进来的仪式,从一大早开始搬,半天工夫杜家人都把东西整理得差不多,余下的就是为做饭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