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这一生,对自己身体中最看重最用心伺候的,莫过于头了。
一头丝发,女人们将其辫、扎、盘、卷,焗、染、烫、拉,花样百出,不断翻新,这自不必说。单说男人,虽发型枯燥单调,伺候起来也不及女人们费功夫,但自生至死,理发却是一生的功课。想来甚觉奇怪,人至成年,手足四肢各类器官皆已定型,不再添长,唯那一脑头发剃了又长,长了又剪,如此生生不息,真可谓“剪子推不尽,春风催又生”令我不得不惊叹这脑头发屡剃屡生、屡剪屡长之顽强。
一肩担子,一头是火炉热水,一头是脸盆工具,走街串巷的,那是旧时城镇里的剃头匠,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说的正是这般行头。早些年,游走在我们农村乡下的剃头匠却不是如此这般,所带之物极为简便,一把雨伞,一只小箱。记得那伞是油纸伞,外有黑布套,行走时背在身后,远看剃头匠,犹如惜枪如命的战士。那只小箱做得极为精巧,约尺把长,五寸宽,扁扁的,合页式,如翻书般打开,推子、剪子等工具一应俱全。那只小箱斜挎在剃头匠的身上,行路时不停地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恰似装满子弹的盒子。
做乡村游剃的,皆是上了些年纪的男子,绝无年轻者,若你头发长了,他定会准时不请自到。因这方圆数十里内,无论是村里的张三,坳上的李四,还是岭背的王二麻子,该剃头的日子他均熟记于心。每到一处人家,剃头匠并不急于开剃,先是慢饮一杯茶,后又把主人家递过来的烟筒将烟嘴往腋下衣服上一擦,一边点燃着烟,一边跟主人聊将起来。待主人已把热水烧好端上,就眼如流星般四处寻找,看准一钉,便将那荡刀布挂上。黑黑的荡刀布历经成千上百次的磨蹭,闪亮着油光,象是上了蜡。记得跟爷爷理发的剃头匠是个五十出头的男人,略显驼背。爷爷以剃头为乐事,且喜剃光头,未等招呼,早已端坐在厅堂中的椅子上,只见剃头匠不紧不慢打开那小箱,抓起一块黑乎乎的围布系在爷爷脖子上,然后用手试了试水温,打湿毛巾后往爷爷脑门上一盖,象把玩物件似的在爷爷头上猛擦,擦毕,一把寒光闪动的剃头刀已在手中,只见他把刀在荡刀布上蹭了几下,便在爷爷头上沙沙地剃将起来,观那握刀之手翘着兰花指,那刀在他手中犹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其技艺令我口瞪目呆。三下五除二,爷爷头已铮光瓦亮,收尾时,只见其手略有抖擞,爷后脑勺处便渗出点血,我惊愕时他已顺手从粘糊在墙的报纸上撕下一小角,往出血处一贴,又若无其事的剃下去。爷爷似乎毫无半点不快,自知头上有一小疖,刮破在所难免,何况,那时并无爱滋等病毒之说,要不然,在当今,破点皮出点血是小事,要是染上爱滋等啥病毒那可就惨了。刮完头,刀子又在脸上、嘴边开始扫荡,不放过任何细枝未节,不留一点死角,耳毛、鼻毛一齐拿下。爷爷净闭双眼,似千般舒坦,万种享受,待回醒过来,刀已入袋,布已离脖,算计下来,剃个头也仅是一袋烟的功夫。
我孩时理发的情景已很难记起,后来长大了,住在小镇上,剪头多在理发社。理发社剃匠并不多,只有八、九个。每次去,都是叫阿天的师傅给我理,因叫他理不需排队等待,进门去,总见他一人闲着。后来,才知他生性好酒,很多人生怕他酒性发作,给头上划出个大口子来。阿天年近五十,貌显丑。其实,他的剃头功夫确实不错,但每次理发最令我难于忍受的是或许他手劲过重,围布系在我脖子上总有上吊窒息之感。更甚的是,每当刮面毛时,他时不时地对着我脸猛吹,那夹杂着酒味、大蒜味、馊味的口气臭,使我不敢呼吸,再从镜中瞧他那一口大黄牙,确实令人作呕。后来,我离开了小镇,听说阿天也因酒醉掉在自家屋前的塘里,溺水死了。
我们这儿理发多叫剪头,很少称剃头。或许唤剃,很能让人想到光头。光头者,皆称剃而不叫理,想来也不无道理,发之不存,还有何打理。一个剃字,犹如斩草除根,淋漓痛快。早些年,常听说某某眼光很世俗。何谓世俗,不甚理解,后走向社会才有所体会,如见光头者,人们很快会联想到深山古刹中的和尚和牢狱中的犯人,这便是世俗。孔老夫子说过“过而知之”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许多,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前些日子,我头常常阵阵发痛,夜更甚,常折磨得夜不能寐,问医,医诊为脑头皮血管痉挛,虽用药但不见好转。一日与女聊起,女记在心中,不几日就从海外寄来药膏,叫我涂至头皮处试试。可一脑头发,药膏根本无法达及头皮,困惑中,女说:“老爸,干脆把头剃了”剃了,岂不成光头一个!想到自己奔五之人,第一次以光头示人,不免心惊胆颤。可头痛之烦又何时得解?犹豫几日,便痛下决心,剃就剃,不就是个光头,又非杀头,何惧来哉?
我从未体味到理光头是这般淋漓酣畅的感觉,三五几分钟,一个崭新的光头便在哑吧师傅的手中横空出世。细瞧镜中青亮的光头,极不顺眼,好在也没见突骨横生、凹凸不平。于是乎,惴惴不安的急急回家。生怕吓着八十岁的老娘,尚未踏进家门,便大声嚷着“娘,我剃光头了”母亲见状先是一愣,继尔笑将起来“也不难看”说着便上前象是观赏古玩似的将我头摸了个遍,口中念念有词:“后脑没怎么平,怪生你时闹饥荒,没做个小米袋给你枕”经娘这般抚摸,顿觉一股暖流充满全身,一生烦恼似乎也已挥之已尽,甚为惬意。
说是不怕,可生活在这小城里,剃了个光头出门,才真切的感觉到你这头倒成了个焦点,聚焦着一个个打望你的目光,目光中充满着惊讶、猜疑、好奇,让你十分尴尬,让你无地自容。好在自己已横下一心,但是,面对世俗的目光,可畏的口舌,我还是有些缩头缩脑,象小偷似的尽可能的逃避那些异样的目光。更是时时提醒自己有四:一是看守所周边莫去,以免遇熟人以为你何时进去刚释放回家或做外劳。二是莫出入医院,省得遇见熟人变得尴尬,以免人家以为你得了恶症,正做化疗。三是切莫出没在神山寺一带,以免熟人以为你研究佛教走火入魔竞剃度出家了。四是切记不可与着警服的走在一起,不明之人还以为你是犯案之人或正领着警察去某处指认作案现场。你说剃个光头累不累!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中,该上场的人上场,该下场的人下场,谁也不能回头。注定的悲欢离合,就只能走下去,一如伤感的歌曲,人生若只如初见,留给自己的,最后只有残片”想想自己走过的几十年,若去回忆那些非常幸福、快乐、有趣的时光,在脑海却是很少很少,留下的也仅是一些碎片。人生亦如此,无论你在此时如何风光,如何光彩照人,如何名利双收,到死,也只能留下一副残骨。有了这般想法,自己倒有些汗颜,不就是剃了个光头吗,何必去顾虑诸多,或许是自己太自作多情了,或许是自己太世俗了。
人这一生,对自己身体中最看重最用心伺候的,莫过于头了。
一头丝发,女人们将其辫、扎、盘、卷,焗、染、烫、拉,花样百出,不断翻新,这自不必说。单说男人,虽发型枯燥单调,伺候起来也不及女人们费功夫,但自生至死,理发却是一生的功课。想来甚觉奇怪,人至成年,手足四肢各类器官皆已定型,不再添长,唯那一脑头发剃了又长,长了又剪,如此生生不息,真可谓“剪子推不尽,春风催又生”令我不得不惊叹这脑头发屡剃屡生、屡剪屡长之顽强。
一肩担子,一头是火炉热水,一头是脸盆工具,走街串巷的,那是旧时城镇里的剃头匠,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说的正是这般行头。早些年,游走在我们农村乡下的剃头匠却不是如此这般,所带之物极为简便,一把雨伞,一只小箱。记得那伞是油纸伞,外有黑布套,行走时背在身后,远看剃头匠,犹如惜枪如命的战士。那只小箱做得极为精巧,约尺把长,五寸宽,扁扁的,合页式,如翻书般打开,推子、剪子等工具一应俱全。那只小箱斜挎在剃头匠的身上,行路时不停地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恰似装满子弹的盒子。
做乡村游剃的,皆是上了些年纪的男子,绝无年轻者,若你头发长了,他定会准时不请自到。因这方圆数十里内,无论是村里的张三,坳上的李四,还是岭背的王二麻子,该剃头的日子他均熟记于心。每到一处人家,剃头匠并不急于开剃,先是慢饮一杯茶,后又把主人家递过来的烟筒将烟嘴往腋下衣服上一擦,一边点燃着烟,一边跟主人聊将起来。待主人已把热水烧好端上,就眼如流星般四处寻找,看准一钉,便将那荡刀布挂上。黑黑的荡刀布历经成千上百次的磨蹭,闪亮着油光,象是上了蜡。记得跟爷爷理发的剃头匠是个五十出头的男人,略显驼背。爷爷以剃头为乐事,且喜剃光头,未等招呼,早已端坐在厅堂中的椅子上,只见剃头匠不紧不慢打开那小箱,抓起一块黑乎乎的围布系在爷爷脖子上,然后用手试了试水温,打湿毛巾后往爷爷脑门上一盖,象把玩物件似的在爷爷头上猛擦,擦毕,一把寒光闪动的剃头刀已在手中,只见他把刀在荡刀布上蹭了几下,便在爷爷头上沙沙地剃将起来,观那握刀之手翘着兰花指,那刀在他手中犹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其技艺令我口瞪目呆。三下五除二,爷爷头已铮光瓦亮,收尾时,只见其手略有抖擞,爷后脑勺处便渗出点血,我惊愕时他已顺手从粘糊在墙的报纸上撕下一小角,往出血处一贴,又若无其事的剃下去。爷爷似乎毫无半点不快,自知头上有一小疖,刮破在所难免,何况,那时并无爱滋等病毒之说,要不然,在当今,破点皮出点血是小事,要是染上爱滋等啥病毒那可就惨了。刮完头,刀子又在脸上、嘴边开始扫荡,不放过任何细枝未节,不留一点死角,耳毛、鼻毛一齐拿下。爷爷净闭双眼,似千般舒坦,万种享受,待回醒过来,刀已入袋,布已离脖,算计下来,剃个头也仅是一袋烟的功夫。
我孩时理发的情景已很难记起,后来长大了,住在小镇上,剪头多在理发社。理发社剃匠并不多,只有八、九个。每次去,都是叫阿天的师傅给我理,因叫他理不需排队等待,进门去,总见他一人闲着。后来,才知他生性好酒,很多人生怕他酒性发作,给头上划出个大口子来。阿天年近五十,貌显丑。其实,他的剃头功夫确实不错,但每次理发最令我难于忍受的是或许他手劲过重,围布系在我脖子上总有上吊窒息之感。更甚的是,每当刮面毛时,他时不时地对着我脸猛吹,那夹杂着酒味、大蒜味、馊味的口气臭,使我不敢呼吸,再从镜中瞧他那一口大黄牙,确实令人作呕。后来,我离开了小镇,听说阿天也因酒醉掉在自家屋前的塘里,溺水死了。
我们这儿理发多叫剪头,很少称剃头。或许唤剃,很能让人想到光头。光头者,皆称剃而不叫理,想来也不无道理,发之不存,还有何打理。一个剃字,犹如斩草除根,淋漓痛快。早些年,常听说某某眼光很世俗。何谓世俗,不甚理解,后走向社会才有所体会,如见光头者,人们很快会联想到深山古刹中的和尚和牢狱中的犯人,这便是世俗。孔老夫子说过“过而知之”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许多,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前些日子,我头常常阵阵发痛,夜更甚,常折磨得夜不能寐,问医,医诊为脑头皮血管痉挛,虽用药但不见好转。一日与女聊起,女记在心中,不几日就从海外寄来药膏,叫我涂至头皮处试试。可一脑头发,药膏根本无法达及头皮,困惑中,女说:“老爸,干脆把头剃了”剃了,岂不成光头一个!想到自己奔五之人,第一次以光头示人,不免心惊胆颤。可头痛之烦又何时得解?犹豫几日,便痛下决心,剃就剃,不就是个光头,又非杀头,何惧来哉?
我从未体味到理光头是这般淋漓酣畅的感觉,三五几分钟,一个崭新的光头便在哑吧师傅的手中横空出世。细瞧镜中青亮的光头,极不顺眼,好在也没见突骨横生、凹凸不平。于是乎,惴惴不安的急急回家。生怕吓着八十岁的老娘,尚未踏进家门,便大声嚷着“娘,我剃光头了”母亲见状先是一愣,继尔笑将起来“也不难看”说着便上前象是观赏古玩似的将我头摸了个遍,口中念念有词:“后脑没怎么平,怪生你时闹饥荒,没做个小米袋给你枕”经娘这般抚摸,顿觉一股暖流充满全身,一生烦恼似乎也已挥之已尽,甚为惬意。
说是不怕,可生活在这小城里,剃了个光头出门,才真切的感觉到你这头倒成了个焦点,聚焦着一个个打望你的目光,目光中充满着惊讶、猜疑、好奇,让你十分尴尬,让你无地自容。好在自己已横下一心,但是,面对世俗的目光,可畏的口舌,我还是有些缩头缩脑,象小偷似的尽可能的逃避那些异样的目光。更是时时提醒自己有四:一是看守所周边莫去,以免遇熟人以为你何时进去刚释放回家或做外劳。二是莫出入医院,省得遇见熟人变得尴尬,以免人家以为你得了恶症,正做化疗。三是切莫出没在神山寺一带,以免熟人以为你研究佛教走火入魔竞剃度出家了。四是切记不可与着警服的走在一起,不明之人还以为你是犯案之人或正领着警察去某处指认作案现场。你说剃个光头累不累!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中,该上场的人上场,该下场的人下场,谁也不能回头。注定的悲欢离合,就只能走下去,一如伤感的歌曲,人生若只如初见,留给自己的,最后只有残片”想想自己走过的几十年,若去回忆那些非常幸福、快乐、有趣的时光,在脑海却是很少很少,留下的也仅是一些碎片。人生亦如此,无论你在此时如何风光,如何光彩照人,如何名利双收,到死,也只能留下一副残骨。有了这般想法,自己倒有些汗颜,不就是剃了个光头吗,何必去顾虑诸多,或许是自己太自作多情了,或许是自己太世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