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不要滥用“最“字
一位通讯员谈上稿“秘诀”道:写新闻稿要注意向“最”字靠拢,如果一篇新闻稿中写进了“最”字,80 %能采用。这个“秘诀”值得我们警惕。
翻翻报纸,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发现新闻报道中“最”字使用频率的确很高,而其准确性也的确不够。“亚洲第一塔”报上先后介绍过的就有三个,到底谁是“之最”?某日报报道一个小商品市场,说是全省最大的,商品种类最多的。不到两个月,该报又报道一个小商品市场,又是规模最大的,商品种类最齐全的。向主管部门了解才知道,这两个市场,无论面积还是商品种类,在该省均属中等规模。这种滥用“最”字的报道,是不可取的。
新闻报道中滥用“最”字,暴露了我们少数记者、通讯员作风不踏实的毛病,应该改正。而我们的编辑在对待“最”字稿件时,也该注意格外慎重。
二、讲自己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不到两年,就受到普遍欢迎,其中的“生活空间”尤其
受人们的喜爱,许多观众和节目里的普通人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感慨,一起叹息。
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出声音图像,应该给人美的感受,而明星的音容是美的最高境界,提高收听收视率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抓住明星,特别是走红的明星。有段时间,声波荧屏星光灿烂,有的电台电视台收听收视率下降,还认为是炒明星炒得不火爆,明星的秘闻还挖掘得不深“生活空间”这么受人们欢迎“唯星派”是不是可以从中受到一点启发。
“生活空间”的成功起码能给广播电视工作者三点启示:第一,我们广播电视的听众观众绝大部分是普通人,我们有责任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第二,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提高取决于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第三,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想看想听“自己的故事。
三、多在内容上下功夫
每家广播电台都有节目时间表,按说,听众一听节目名称便会对节目的宗旨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一张节目表对听众选择节目会起到重要的向导作用。可近几年,一些电台的节目时间表,节目名称越叫越玄乎,什么天上人间、离离原上草、阳光时刻让人听了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一些人还美其名曰,好节目也要好名称来包装。
一个名牌节目当然要有一个好名称。但好名称的主要特点是反映节目的宗旨,便于记忆,而不是不要广播这一传媒的自身特点,随心所欲地起节目名称。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阅读和欣赏等节目名称简明朴素,名副其实,叫了几十年,听众不但不觉得过时,而且越听越亲切。我们一些编辑想创办名牌节目,千万别一味绞尽脑汁想些奇怪的名称,最好还是多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
四、评奖别冷落通讯员
翻开某省1995年获奖好新闻名单,几乎全是本报记者、本台记者的大作。勤勤恳恳为报刊、电台写稿的通讯员到哪里去了呢?是他们1995年写稿特别少?还是他们稿件质量太低?据粗略统计,不论是电台还是报刊,通讯员的稿件都占全部用稿量的一半以上,头条也经常有通讯员的名字。为什么他们与奖无缘呢?
编辑记者每年评职称,重要的一条便是稿件获奖情况。于是每次评奖大多先考虑编辑记者,无暇顾及通讯员。此情可以理解,但通讯员是我们办好报刊、电台的重要力量,许多鲜活的新闻往往来自最基层的通讯员,冷落了他们是不应该的。在推荐好稿时,应做到记者、通讯员一视同仁,在好稿面前人人平等。
笔者建议,新闻单位该立下规矩,每次评奖,通讯员的稿件要占一定的获奖比例,比如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样的比例恐怕不能算过分吧。
五、发挥扶贫优势
最近,江西电视台在名牌节目“晚间800”中开设“我为扶贫献一计”专栏,令人耳目一新。这个专栏把农业院校最新而适用的科技成果,用通俗的方法介绍给农民,并用新旧对比的方法显示新科技的增产增收效果。这些技术简单易学,对农民致富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解决了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不能迅速推广普及的难题。江西台这种发挥自己优势扶贫的做法值得借鉴。
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到扶贫,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捐钱捐物。新闻媒介对此也作了许多报道。但是扶贫要扶本,捐钱捐物只能解决一时之难,而掌握科学技术才能解决一世之难。在传播科技、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上,新闻媒介有自身的优势,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扶贫上有更大的作为。
六、新闻岂能添油加醋
前不久,两家颇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刊登了两位名演员喜结良缘的消息。本来,大众媒介把人们喜爱的演员的近况作一个实事求是的报道未尝不可。可文章添油加醋,哗众取宠,说什么两人经过“十年苦恋”终于了却这桩姻缘。人们不禁要问,十年前,两位演员一位有夫,一位有妻,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大众媒体,这样宣扬,到底是要把人们引向何方?值得注意的是,据笔者所读到的起码就有十家报刊转载了这条消息。这表明,我们一些报刊为了炒作明星,已经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前几天,这两位演员在某报上声明,他们结婚并不想张扬“十年苦恋”更系子虚乌有,他们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感到十分愤慨。原来“十年苦恋”是编造出来的。某些报刊难道不该由此总结出一些教训吗?
七、“广揽天下”与立足本地
如今,在广播电视台、站流行一种观点叫“广揽天下新闻”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许多地方台站纷纷增设省外新闻、国际新闻,且打出“欲知天下事,请听某某台”的旗号。
我们应该肯定其改革开放的意识,及其敢于与大台站竞争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但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度,也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人们拥有一台电视机或一台收音机,便可以收听收看国内外几十个台的节目。需要了解天下事,人们可以收听收看中央台。需要了解地方事,可分别收听收看省台、市台、县台。不同层次的台站,满足着人们对信息的不同程度的需要。从各级台站的自身力量来说,市县级台站在经济、人才及获取信息的手段上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省级台、中央台抗衡。比如中央台可以在国外派驻记者,可以经常与国外一些大台交流信息,而省级台在这方面就难以做到,市县级台几乎不可能办到。一些地方台大量增加国际新闻,结果很多信息是拾人牙慧,既没有时效性,有没有特色。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方台只能囿于自己所在的地域,画地为牢。地方台只要条件允许,同样可以走出去,同样可以播发外地,甚至国外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要精,要适量,不要喧宾夺主。
不论哪级台站,要想办出名牌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一定要脚踏实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上。可以说,最具地方特点的节目才能备受听众青睐。
八、送戏进城还是送戏下乡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掀起了一个送文化下乡的热潮。这对缺少文化娱乐的农民可谓是雪中送炭。
可这几天,从广播电视中又听到这样一类消息:农民纷纷送戏进城,活跃了城里人的文化生活。我不知道这些送戏进城的农民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我总觉得目前真正缺少文化娱乐的是农民。相对于农民来说,城里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够丰富了。再说,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是不是先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要,让农民都看了一遍呢?恐怕没有。所以当务之急是走村串户,雪中送炭,送戏下乡,而不应是为城里人锦上添花,送戏进城。
我猜想新闻媒体报道这类消息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农民的精神面貌,但过多的报道是不是会引导更多的农民送戏进城呢?所幸,近几日,笔者看到的是全国各地送戏下乡的报道更多了。
九、农民也该唱主角
前几天,江西电视台“社会传真”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湖口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唱主角的全是农民剧团。他们演唱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看完这条消息,心中不禁产生了诸多感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有的地方由于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放任自流,封建迷信、黄、赌、毒开始泛滥。有的地方虽然领导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抓得不对路,盲目引进城里的歌星、城市的娱乐方式。前不久,浙江某乡举行一个庆祝活动,竟花六万元钱请了位著名歌星来唱三首歌,最后还闹得不欢而散。如果当地政府把这笔钱用来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既繁荣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又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该多么热闹!
十、小品请讲普通话
我们一家人最喜欢看电视晚会中的小品,也最怕看小品。喜欢的原因是它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怕的原因是似懂非懂的方言,碰到关键情节关键词没听明白,常让我们一家人争论猜测半天。儿子常常急得反问我,小品演员为什么不讲普通话。
小品演员不讲普通话好像习已成风,开始是东北方言,以后扩展到山东方言、陕西方言、四川方言似乎,方言成了小品的一大特色。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人员交往空前增加,因此推广普通话成为一项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理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强有力手段。可有一些电视晚会的编导却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各个方言区的人民。推广普通话是电视工作者的一大职责!
其实,一个小品的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是否用方言,而在于内容是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编乱造的小品无论用什么古怪的方言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只要内容有喜剧色彩,普通话也一样会让人哈哈大笑。用普通话表演的相声就是一个例证。
小品的作用和影响不小,它走进了千家万户,影响了人们的言行。因此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用普通话表演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一、文艺下基层能否两全其美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以后不久,中央电视台的“倪萍访谈录”对此专门进行了一次有演员、群众参加的座谈,话题是:“真正的知音在哪里?”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纷纷发言,谈艺术来源于人民,离不开人民,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演出这时,一位青年流行歌手谢津却“语出惊人”:“这样没报酬的演出偶尔可以,经常恐怕就不行。”这段不谐和音让我愕然。我当时觉得这个年轻人太没觉悟了。后来细细一琢磨,觉得谢津这番话也不无道理,并引发了另一个话题:艺术家下基层演出要不要收费?当然,一年几次到老区,贫困地区演出可以尽义务,也应该尽义务。但艺术家不能一年只演这几场呀,况且艺术家靠艺术表演来获取报酬。全部义演恐怕生计也会成问题。
现在艺术家深入基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义务演出;另一种是舆论议论纷纷的“走穴”应该说,这两种形式都没有解决“经常化”这个问题。前一种如经常化,演员吃不消;后一种票价太高,如经常化,群众吃不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呢?这就是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演出价格,把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现在一些体制灵活的小剧团活跃在村镇,收费合理,有的一年演出几百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看来,这才是一条两全其美之路。
十二、批评性报道要有头有尾
江西电视台二套晚间800的一些批评性报道很受人们欢迎。但我觉得一个不足是批评性报道往往有头无尾,给人们留下不该有的遗憾。
比如,报道都昌县某地棉花掺杂使假。掺杂现场,寻找当事人,找有关领导解释,这些都拍得很好,记者现场的问话也很得体。可最后怎么处理呢?却没见下文。
还有一次报道南昌市场食用油掺假。几个掺假者在现场若无其事,检查人员也好像在例行公事。对这样的粮店,检查人员为什么不执法?为什么不查封?令人不解的是:电视里连把查出的掺假油销毁的场面也没有,人们不禁要问,检查人员走后,这些粮店是不是照卖不误呢?
这方面,我建议不妨学学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批评性报道,他们的报道就有头有尾。比如说,报道棉花掺杂使假事件,把犯罪者的结果报了出来,如戴上手铐,押进牢房,掺假的工厂被查封等。这样就起到了鼓舞人民,震慑罪犯的作用。其他如北京长城一日五游愚弄外地游客,上海手表厂用低廉的钻石冒充高贵钻石欺骗消费者等等,东方时空的记者均不满足于交待事实,而是追踪报道,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晚间800节目还刚刚起步,希望她步伐迈得更矫健,更踏实,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老百姓心中。
一、不要滥用“最“字
一位通讯员谈上稿“秘诀”道:写新闻稿要注意向“最”字靠拢,如果一篇新闻稿中写进了“最”字,80 %能采用。这个“秘诀”值得我们警惕。
翻翻报纸,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发现新闻报道中“最”字使用频率的确很高,而其准确性也的确不够。“亚洲第一塔”报上先后介绍过的就有三个,到底谁是“之最”?某日报报道一个小商品市场,说是全省最大的,商品种类最多的。不到两个月,该报又报道一个小商品市场,又是规模最大的,商品种类最齐全的。向主管部门了解才知道,这两个市场,无论面积还是商品种类,在该省均属中等规模。这种滥用“最”字的报道,是不可取的。
新闻报道中滥用“最”字,暴露了我们少数记者、通讯员作风不踏实的毛病,应该改正。而我们的编辑在对待“最”字稿件时,也该注意格外慎重。
二、讲自己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不到两年,就受到普遍欢迎,其中的“生活空间”尤其
受人们的喜爱,许多观众和节目里的普通人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感慨,一起叹息。
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出声音图像,应该给人美的感受,而明星的音容是美的最高境界,提高收听收视率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抓住明星,特别是走红的明星。有段时间,声波荧屏星光灿烂,有的电台电视台收听收视率下降,还认为是炒明星炒得不火爆,明星的秘闻还挖掘得不深“生活空间”这么受人们欢迎“唯星派”是不是可以从中受到一点启发。
“生活空间”的成功起码能给广播电视工作者三点启示:第一,我们广播电视的听众观众绝大部分是普通人,我们有责任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第二,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率的提高取决于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第三,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想看想听“自己的故事。
三、多在内容上下功夫
每家广播电台都有节目时间表,按说,听众一听节目名称便会对节目的宗旨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一张节目表对听众选择节目会起到重要的向导作用。可近几年,一些电台的节目时间表,节目名称越叫越玄乎,什么天上人间、离离原上草、阳光时刻让人听了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一些人还美其名曰,好节目也要好名称来包装。
一个名牌节目当然要有一个好名称。但好名称的主要特点是反映节目的宗旨,便于记忆,而不是不要广播这一传媒的自身特点,随心所欲地起节目名称。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阅读和欣赏等节目名称简明朴素,名副其实,叫了几十年,听众不但不觉得过时,而且越听越亲切。我们一些编辑想创办名牌节目,千万别一味绞尽脑汁想些奇怪的名称,最好还是多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
四、评奖别冷落通讯员
翻开某省1995年获奖好新闻名单,几乎全是本报记者、本台记者的大作。勤勤恳恳为报刊、电台写稿的通讯员到哪里去了呢?是他们1995年写稿特别少?还是他们稿件质量太低?据粗略统计,不论是电台还是报刊,通讯员的稿件都占全部用稿量的一半以上,头条也经常有通讯员的名字。为什么他们与奖无缘呢?
编辑记者每年评职称,重要的一条便是稿件获奖情况。于是每次评奖大多先考虑编辑记者,无暇顾及通讯员。此情可以理解,但通讯员是我们办好报刊、电台的重要力量,许多鲜活的新闻往往来自最基层的通讯员,冷落了他们是不应该的。在推荐好稿时,应做到记者、通讯员一视同仁,在好稿面前人人平等。
笔者建议,新闻单位该立下规矩,每次评奖,通讯员的稿件要占一定的获奖比例,比如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样的比例恐怕不能算过分吧。
五、发挥扶贫优势
最近,江西电视台在名牌节目“晚间800”中开设“我为扶贫献一计”专栏,令人耳目一新。这个专栏把农业院校最新而适用的科技成果,用通俗的方法介绍给农民,并用新旧对比的方法显示新科技的增产增收效果。这些技术简单易学,对农民致富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解决了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不能迅速推广普及的难题。江西台这种发挥自己优势扶贫的做法值得借鉴。
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到扶贫,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捐钱捐物。新闻媒介对此也作了许多报道。但是扶贫要扶本,捐钱捐物只能解决一时之难,而掌握科学技术才能解决一世之难。在传播科技、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上,新闻媒介有自身的优势,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扶贫上有更大的作为。
六、新闻岂能添油加醋
前不久,两家颇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刊登了两位名演员喜结良缘的消息。本来,大众媒介把人们喜爱的演员的近况作一个实事求是的报道未尝不可。可文章添油加醋,哗众取宠,说什么两人经过“十年苦恋”终于了却这桩姻缘。人们不禁要问,十年前,两位演员一位有夫,一位有妻,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大众媒体,这样宣扬,到底是要把人们引向何方?值得注意的是,据笔者所读到的起码就有十家报刊转载了这条消息。这表明,我们一些报刊为了炒作明星,已经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前几天,这两位演员在某报上声明,他们结婚并不想张扬“十年苦恋”更系子虚乌有,他们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感到十分愤慨。原来“十年苦恋”是编造出来的。某些报刊难道不该由此总结出一些教训吗?
七、“广揽天下”与立足本地
如今,在广播电视台、站流行一种观点叫“广揽天下新闻”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许多地方台站纷纷增设省外新闻、国际新闻,且打出“欲知天下事,请听某某台”的旗号。
我们应该肯定其改革开放的意识,及其敢于与大台站竞争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但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掌握好度,也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人们拥有一台电视机或一台收音机,便可以收听收看国内外几十个台的节目。需要了解天下事,人们可以收听收看中央台。需要了解地方事,可分别收听收看省台、市台、县台。不同层次的台站,满足着人们对信息的不同程度的需要。从各级台站的自身力量来说,市县级台站在经济、人才及获取信息的手段上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省级台、中央台抗衡。比如中央台可以在国外派驻记者,可以经常与国外一些大台交流信息,而省级台在这方面就难以做到,市县级台几乎不可能办到。一些地方台大量增加国际新闻,结果很多信息是拾人牙慧,既没有时效性,有没有特色。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方台只能囿于自己所在的地域,画地为牢。地方台只要条件允许,同样可以走出去,同样可以播发外地,甚至国外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要精,要适量,不要喧宾夺主。
不论哪级台站,要想办出名牌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一定要脚踏实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上。可以说,最具地方特点的节目才能备受听众青睐。
八、送戏进城还是送戏下乡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掀起了一个送文化下乡的热潮。这对缺少文化娱乐的农民可谓是雪中送炭。
可这几天,从广播电视中又听到这样一类消息:农民纷纷送戏进城,活跃了城里人的文化生活。我不知道这些送戏进城的农民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我总觉得目前真正缺少文化娱乐的是农民。相对于农民来说,城里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够丰富了。再说,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是不是先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要,让农民都看了一遍呢?恐怕没有。所以当务之急是走村串户,雪中送炭,送戏下乡,而不应是为城里人锦上添花,送戏进城。
我猜想新闻媒体报道这类消息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农民的精神面貌,但过多的报道是不是会引导更多的农民送戏进城呢?所幸,近几日,笔者看到的是全国各地送戏下乡的报道更多了。
九、农民也该唱主角
前几天,江西电视台“社会传真”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湖口县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唱主角的全是农民剧团。他们演唱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看完这条消息,心中不禁产生了诸多感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有的地方由于对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放任自流,封建迷信、黄、赌、毒开始泛滥。有的地方虽然领导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抓得不对路,盲目引进城里的歌星、城市的娱乐方式。前不久,浙江某乡举行一个庆祝活动,竟花六万元钱请了位著名歌星来唱三首歌,最后还闹得不欢而散。如果当地政府把这笔钱用来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既繁荣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又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该多么热闹!
十、小品请讲普通话
我们一家人最喜欢看电视晚会中的小品,也最怕看小品。喜欢的原因是它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怕的原因是似懂非懂的方言,碰到关键情节关键词没听明白,常让我们一家人争论猜测半天。儿子常常急得反问我,小品演员为什么不讲普通话。
小品演员不讲普通话好像习已成风,开始是东北方言,以后扩展到山东方言、陕西方言、四川方言似乎,方言成了小品的一大特色。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人员交往空前增加,因此推广普通话成为一项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理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强有力手段。可有一些电视晚会的编导却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各个方言区的人民。推广普通话是电视工作者的一大职责!
其实,一个小品的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是否用方言,而在于内容是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编乱造的小品无论用什么古怪的方言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只要内容有喜剧色彩,普通话也一样会让人哈哈大笑。用普通话表演的相声就是一个例证。
小品的作用和影响不小,它走进了千家万户,影响了人们的言行。因此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用普通话表演小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十一、文艺下基层能否两全其美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以后不久,中央电视台的“倪萍访谈录”对此专门进行了一次有演员、群众参加的座谈,话题是:“真正的知音在哪里?”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纷纷发言,谈艺术来源于人民,离不开人民,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演出这时,一位青年流行歌手谢津却“语出惊人”:“这样没报酬的演出偶尔可以,经常恐怕就不行。”这段不谐和音让我愕然。我当时觉得这个年轻人太没觉悟了。后来细细一琢磨,觉得谢津这番话也不无道理,并引发了另一个话题:艺术家下基层演出要不要收费?当然,一年几次到老区,贫困地区演出可以尽义务,也应该尽义务。但艺术家不能一年只演这几场呀,况且艺术家靠艺术表演来获取报酬。全部义演恐怕生计也会成问题。
现在艺术家深入基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义务演出;另一种是舆论议论纷纷的“走穴”应该说,这两种形式都没有解决“经常化”这个问题。前一种如经常化,演员吃不消;后一种票价太高,如经常化,群众吃不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呢?这就是制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演出价格,把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现在一些体制灵活的小剧团活跃在村镇,收费合理,有的一年演出几百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看来,这才是一条两全其美之路。
十二、批评性报道要有头有尾
江西电视台二套晚间800的一些批评性报道很受人们欢迎。但我觉得一个不足是批评性报道往往有头无尾,给人们留下不该有的遗憾。
比如,报道都昌县某地棉花掺杂使假。掺杂现场,寻找当事人,找有关领导解释,这些都拍得很好,记者现场的问话也很得体。可最后怎么处理呢?却没见下文。
还有一次报道南昌市场食用油掺假。几个掺假者在现场若无其事,检查人员也好像在例行公事。对这样的粮店,检查人员为什么不执法?为什么不查封?令人不解的是:电视里连把查出的掺假油销毁的场面也没有,人们不禁要问,检查人员走后,这些粮店是不是照卖不误呢?
这方面,我建议不妨学学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批评性报道,他们的报道就有头有尾。比如说,报道棉花掺杂使假事件,把犯罪者的结果报了出来,如戴上手铐,押进牢房,掺假的工厂被查封等。这样就起到了鼓舞人民,震慑罪犯的作用。其他如北京长城一日五游愚弄外地游客,上海手表厂用低廉的钻石冒充高贵钻石欺骗消费者等等,东方时空的记者均不满足于交待事实,而是追踪报道,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晚间800节目还刚刚起步,希望她步伐迈得更矫健,更踏实,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老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