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十诫
作者:衣青箬
更新时间:2024-06-18 04:00 [人气:2]
最新:皇后十诫_分卷阅读_53
<spanstyle="color:#6f6f6f">晋江VIP2014.12.25完结,当前被收藏数:1368</span>
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皇后,你口水要流出来了。”
此后她无数次听到他用平淡无波的声音提醒自己——
“皇后,该起来伺候朕更衣了。”
“皇后,你吃相太难看了。”
“皇后,御花园的树要断了。”
“皇后,你问得太多了。”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安稳的坐在后位上,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棋子。她都照着做了,为什么他还是不满意?
<spanstyle="color:#6f6f6f">外表阴柔病弱内里腹黑狠毒冷血帝王<spanstyle="color:#6f6f6f">X</span>外表天然蠢萌内里没心没肺吃货皇后!</span>
<spanstyle="color:#6f6f6f">第1章:因缘际会的皇后</span>
苏云同能坐上皇后之位,着实是件因缘际会的事。
泰宁十年,小皇帝尚未大婚亲政,把持朝堂十年的越亲王却忽然暴毙,一时朝野震动不安。当此时,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小皇帝要面对的除了越亲王留下的烂摊子,还有几个如狼似虎的堂兄弟。
太后娘娘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引入外援。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姻。于是,她抛出了后位。
虽然以女幸进并非好名声,然而从古至今,真正能让够登上显赫顶峰的家族,多多少少都和宫里有些关系。更有许多家族的起点便是出了一位后妃,继而荣耀满朝。
何况做皇后和做嫔妃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对这个提议,动心的人不可谓不多。包括太后心目中最好的选择——苏家。
临河苏氏传承逾百年,甚至比本朝开国更久,枝繁叶茂,更是有数十位子弟在朝中做官。太后看重的便是这一点,能够辅佐小皇帝掌握朝政。
而对于苏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来说,不偏不倚,或者说四处下注,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让家族能够不断的繁衍延续。所以虽然对一向庸庸碌碌的小皇帝根本不看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反对在他这里留一条后路。——既然如此,那么当然也就不值当为他赔上精心教养的女儿了。
可皇帝身份尊贵,只可能娶主支的嫡女,于是,身为嫡长女却一直被放养在外的苏云同,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被“委以重任”。
小皇帝已然十五,按理说早该定下亲事,只是当初越王势大,而皇帝大婚亲政又是祖宗成例,因此他不发话,别人也不敢开口。然而如今越王既死,无论是朝堂还是皇帝本人都希望尽快亲政。因此大婚难免有些仓促。
泰宁十一年元月初八,新年刚过,鞭炮鸣放过后残余的红色纸屑尚未扫尽,宫里的花轿便来到了苏家门前。
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皇后,你口水要流出来了。”
此后她无数次听到他用平淡无波的声音提醒自己——
“皇后,该起来伺候朕更衣了。”
“皇后,你吃相太难看了。”
“皇后,御花园的树要断了。”
“皇后,你问得太多了。”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安稳的坐在后位上,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棋子。她都照着做了,为什么他还是不满意?
<spanstyle="color:#6f6f6f">外表阴柔病弱内里腹黑狠毒冷血帝王<spanstyle="color:#6f6f6f">X</span>外表天然蠢萌内里没心没肺吃货皇后!</span>
<spanstyle="color:#6f6f6f">第1章:因缘际会的皇后</span>
苏云同能坐上皇后之位,着实是件因缘际会的事。
泰宁十年,小皇帝尚未大婚亲政,把持朝堂十年的越亲王却忽然暴毙,一时朝野震动不安。当此时,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小皇帝要面对的除了越亲王留下的烂摊子,还有几个如狼似虎的堂兄弟。
太后娘娘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引入外援。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联姻。于是,她抛出了后位。
虽然以女幸进并非好名声,然而从古至今,真正能让够登上显赫顶峰的家族,多多少少都和宫里有些关系。更有许多家族的起点便是出了一位后妃,继而荣耀满朝。
何况做皇后和做嫔妃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对这个提议,动心的人不可谓不多。包括太后心目中最好的选择——苏家。
临河苏氏传承逾百年,甚至比本朝开国更久,枝繁叶茂,更是有数十位子弟在朝中做官。太后看重的便是这一点,能够辅佐小皇帝掌握朝政。
而对于苏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来说,不偏不倚,或者说四处下注,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让家族能够不断的繁衍延续。所以虽然对一向庸庸碌碌的小皇帝根本不看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反对在他这里留一条后路。——既然如此,那么当然也就不值当为他赔上精心教养的女儿了。
可皇帝身份尊贵,只可能娶主支的嫡女,于是,身为嫡长女却一直被放养在外的苏云同,就在这样的情形下被“委以重任”。
小皇帝已然十五,按理说早该定下亲事,只是当初越王势大,而皇帝大婚亲政又是祖宗成例,因此他不发话,别人也不敢开口。然而如今越王既死,无论是朝堂还是皇帝本人都希望尽快亲政。因此大婚难免有些仓促。
泰宁十一年元月初八,新年刚过,鞭炮鸣放过后残余的红色纸屑尚未扫尽,宫里的花轿便来到了苏家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