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老赵的敦敦教诲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无信而不立。
浓浓的夜色之中,江老幺一边开着车,一边和赵有量说着话。尽管仍是黑夜,相比于上一次一个人孤零零的去,这一回,两人作伴让行程显得不那么孤单无聊。
两个大小伙子聊天,准确来说是吹牛,最喜欢吹嘘上学时的壮举,往粉笔盒里扔臭屁虫,往女同学包里塞毛毛虫,是孩提时他们长干的事。
不过江老幺调皮归调皮,读书时可没少干仗义事,这时候拿出来吹嘘,正是妥妥的好素材。
这次比上回快了半个钟头赶到七安市,到了屠宰场,叫赵有量在车上盯着,江老幺独自进了屠宰厂去屠宰区找唐干事。
不巧的是唐干事今晚没在,也没主事的人,递了一圈烟,得知唐干事已经荣升唐副主任了,历史的进程还没变,许多先知先觉依旧存在。
出了屠宰场,江老幺开车找了个巷子,打算和衣在车里对付半宿,倒是赵有量献宝似的从他那挎包里掏出一个袋子,里面装了满满一袋馒头。
夜深了,肚子呱呱叫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两人三下五除二,袋子就空了,就着赵有量的水壶往肚子里灌水。
“有量哥,看样子咱们得等到明天了,你先睡会,我守夜。”
“还是我来守夜吧,你明天要开车,路上得精神好点。”
江老幺想了想也不推辞,裹了裹衣领,把手缩进袖子里,歪在座椅上稍寐,这个年代的中国人远比下一代80后90后能吃苦耐劳地多。
到了天亮的时候,江老幺被冻醒了,守了半宿的赵有量正在车外不停地踱步搓手,看来也是难为他了。
6头肥猪倒是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不时鞥哼地叫唤着,好像在向主人讨食吃。
去了附近的早餐店买了吃的,两个大小伙子大快朵颐。出门在外多个人手才方便,有赵有量帮忙看猪,江老幺表示很轻松。
挨到8点多,终于在屠宰厂门口蹲到了春风得意的唐副主任。
“恭喜唐主任高升,我在家就听得喜鹊叫,想来就是贵人有喜事了,果不其然。”
“嘿嘿,分工不同,哪里都是螺丝钉,车别停在外面了,直接开进去。”
和上次流程一样,收购价还从7毛涨到了7毛1,生意上手了,除了维持人脉关系,倒也不是难事。
“军子,你要是有多少,就送多少,我都能吃得下。快到年末了,各个厂子都开始给职工发奖金,发福利,猪肉不愁卖不出去。”
“那肯定的。”
江老幺一遍清点票子,一遍答应道。赵有量在一旁看得下巴都要掉了下来,就是跑了百公里的距离,换个地倒个手就能赚这么多差价。
“我看你带的小兄弟眼圈这么黑,你们不会又是半夜到的吧?”
“就是半夜到的,路上卡的严啊,谁敢大白天的跨乡越市?”
“你去上次那里找我呀,我要是不在那,老李他们也能带你去我家!”
“上次黑灯瞎火的没记得路。”
小唐同志倒也是好耐心,带着江老幺又摸了一遍门。
临走时小唐同志还想留江老幺今晚一起切磋切磋,被江老幺谢绝了,自家未来姐夫可在这,可不能带他学坏了,十赌九输,就没见过有几个好赌的有好下场。
被拒绝的小唐同志也不在意,还亲自送走了江老幺,对于有本事的人,小唐同志一直是很佩服的,就上回江老幺展露的牌技就已经深深折服了他,水浒里高太尉被赏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人兴高采烈地踏上返乡之路,赵有量高兴地哼着军歌,江老幺也用他那细若蚊吟的嗓子接上两句。
至于大声唱他才不敢,他忘词不说还五音不全,上一世儿子就嘲笑他和媳妇没一点音乐细胞。
两人直接开车回到了老赵家,赵有量的弟弟赵有康,一个半大小子,就一直等在村口,远远望见哥哥回来后,就一个劲往家跑,边跑边喊:“大,哥回来了,开饭咯!”
瞧把这孩子饿的。
因为待会要和村子里的人结清尾款,江老幺也就没敢喝酒,微醺虽好,可万一喝大了钱弄错了,那可就玩大发了。
先结算老赵自己家的,当听到自家猪称了290斤,老赵那因为常年跟水泥石灰打交道而习惯性眯着的双眼都快瞪成了铜铃。
老赵家的肥猪是按7毛1算的,这是之前说好了的,但说到给同村其他村民的尾款时,老赵媳妇慢吞吞开口,打起了小心思。
“军啊,要不咱们按往年的惯例来,反正猪贩子也是这么干的,谁也出不出个不是来。”
话音刚落,老赵媳妇就被老赵狠狠地瞪了一眼。
“幺娃,你还年轻,别听你婶的,你赚差价是你的本事,如果缺了斤两,那可就是昧良心呀,这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名声坏了可就一辈子不被人信任呐!
娃啊,当伯的劝你,千万别被眼前的小利迷了眼睛,人一辈子长的很啊!”
听着老赵掏心窝子的话,江老幺心里很感动,他知道老赵是真真切切为自己好。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子女的教育上起着重要作用,有个正直的父亲教导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江老幺本来就没打算缺斤短两,这会更是拍着胸脯表示,咱将来是做大生意的,信誉是不会丢的。
老赵满意地出去唤人来结账,不一会一窝蜂来了一堆人,在家里端着碗筷的婆娘娃子也跟着来凑热闹,五家人硬是来了17、8口人,把老赵家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婆娘们把这卖猪钱盯着紧紧的,这可是一家油盐酱醋的开支,小孩上学的开支,过年扯一匹新布做衣裳的开支。
这个时代,农村往往是开春借钱买猪仔,养了大半年,卖肥猪,拿到钱,还了借款,补贴家用,第二年再借钱,周而复始,日子紧巴得很。
这次,婆姨终于要高兴一回了,实打实的称重,意味着能多拿大几十的票子,过年时能给家里人多添件新衣裳,明年买猪仔也可以不用赊账,无债一身轻。
大时代农民的快乐,就是这么卑微,令人心酸,瞧着乡亲们高兴的样,江老幺不自觉地想到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人无信而不立。
浓浓的夜色之中,江老幺一边开着车,一边和赵有量说着话。尽管仍是黑夜,相比于上一次一个人孤零零的去,这一回,两人作伴让行程显得不那么孤单无聊。
两个大小伙子聊天,准确来说是吹牛,最喜欢吹嘘上学时的壮举,往粉笔盒里扔臭屁虫,往女同学包里塞毛毛虫,是孩提时他们长干的事。
不过江老幺调皮归调皮,读书时可没少干仗义事,这时候拿出来吹嘘,正是妥妥的好素材。
这次比上回快了半个钟头赶到七安市,到了屠宰场,叫赵有量在车上盯着,江老幺独自进了屠宰厂去屠宰区找唐干事。
不巧的是唐干事今晚没在,也没主事的人,递了一圈烟,得知唐干事已经荣升唐副主任了,历史的进程还没变,许多先知先觉依旧存在。
出了屠宰场,江老幺开车找了个巷子,打算和衣在车里对付半宿,倒是赵有量献宝似的从他那挎包里掏出一个袋子,里面装了满满一袋馒头。
夜深了,肚子呱呱叫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两人三下五除二,袋子就空了,就着赵有量的水壶往肚子里灌水。
“有量哥,看样子咱们得等到明天了,你先睡会,我守夜。”
“还是我来守夜吧,你明天要开车,路上得精神好点。”
江老幺想了想也不推辞,裹了裹衣领,把手缩进袖子里,歪在座椅上稍寐,这个年代的中国人远比下一代80后90后能吃苦耐劳地多。
到了天亮的时候,江老幺被冻醒了,守了半宿的赵有量正在车外不停地踱步搓手,看来也是难为他了。
6头肥猪倒是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不时鞥哼地叫唤着,好像在向主人讨食吃。
去了附近的早餐店买了吃的,两个大小伙子大快朵颐。出门在外多个人手才方便,有赵有量帮忙看猪,江老幺表示很轻松。
挨到8点多,终于在屠宰厂门口蹲到了春风得意的唐副主任。
“恭喜唐主任高升,我在家就听得喜鹊叫,想来就是贵人有喜事了,果不其然。”
“嘿嘿,分工不同,哪里都是螺丝钉,车别停在外面了,直接开进去。”
和上次流程一样,收购价还从7毛涨到了7毛1,生意上手了,除了维持人脉关系,倒也不是难事。
“军子,你要是有多少,就送多少,我都能吃得下。快到年末了,各个厂子都开始给职工发奖金,发福利,猪肉不愁卖不出去。”
“那肯定的。”
江老幺一遍清点票子,一遍答应道。赵有量在一旁看得下巴都要掉了下来,就是跑了百公里的距离,换个地倒个手就能赚这么多差价。
“我看你带的小兄弟眼圈这么黑,你们不会又是半夜到的吧?”
“就是半夜到的,路上卡的严啊,谁敢大白天的跨乡越市?”
“你去上次那里找我呀,我要是不在那,老李他们也能带你去我家!”
“上次黑灯瞎火的没记得路。”
小唐同志倒也是好耐心,带着江老幺又摸了一遍门。
临走时小唐同志还想留江老幺今晚一起切磋切磋,被江老幺谢绝了,自家未来姐夫可在这,可不能带他学坏了,十赌九输,就没见过有几个好赌的有好下场。
被拒绝的小唐同志也不在意,还亲自送走了江老幺,对于有本事的人,小唐同志一直是很佩服的,就上回江老幺展露的牌技就已经深深折服了他,水浒里高太尉被赏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人兴高采烈地踏上返乡之路,赵有量高兴地哼着军歌,江老幺也用他那细若蚊吟的嗓子接上两句。
至于大声唱他才不敢,他忘词不说还五音不全,上一世儿子就嘲笑他和媳妇没一点音乐细胞。
两人直接开车回到了老赵家,赵有量的弟弟赵有康,一个半大小子,就一直等在村口,远远望见哥哥回来后,就一个劲往家跑,边跑边喊:“大,哥回来了,开饭咯!”
瞧把这孩子饿的。
因为待会要和村子里的人结清尾款,江老幺也就没敢喝酒,微醺虽好,可万一喝大了钱弄错了,那可就玩大发了。
先结算老赵自己家的,当听到自家猪称了290斤,老赵那因为常年跟水泥石灰打交道而习惯性眯着的双眼都快瞪成了铜铃。
老赵家的肥猪是按7毛1算的,这是之前说好了的,但说到给同村其他村民的尾款时,老赵媳妇慢吞吞开口,打起了小心思。
“军啊,要不咱们按往年的惯例来,反正猪贩子也是这么干的,谁也出不出个不是来。”
话音刚落,老赵媳妇就被老赵狠狠地瞪了一眼。
“幺娃,你还年轻,别听你婶的,你赚差价是你的本事,如果缺了斤两,那可就是昧良心呀,这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名声坏了可就一辈子不被人信任呐!
娃啊,当伯的劝你,千万别被眼前的小利迷了眼睛,人一辈子长的很啊!”
听着老赵掏心窝子的话,江老幺心里很感动,他知道老赵是真真切切为自己好。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子女的教育上起着重要作用,有个正直的父亲教导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江老幺本来就没打算缺斤短两,这会更是拍着胸脯表示,咱将来是做大生意的,信誉是不会丢的。
老赵满意地出去唤人来结账,不一会一窝蜂来了一堆人,在家里端着碗筷的婆娘娃子也跟着来凑热闹,五家人硬是来了17、8口人,把老赵家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婆娘们把这卖猪钱盯着紧紧的,这可是一家油盐酱醋的开支,小孩上学的开支,过年扯一匹新布做衣裳的开支。
这个时代,农村往往是开春借钱买猪仔,养了大半年,卖肥猪,拿到钱,还了借款,补贴家用,第二年再借钱,周而复始,日子紧巴得很。
这次,婆姨终于要高兴一回了,实打实的称重,意味着能多拿大几十的票子,过年时能给家里人多添件新衣裳,明年买猪仔也可以不用赊账,无债一身轻。
大时代农民的快乐,就是这么卑微,令人心酸,瞧着乡亲们高兴的样,江老幺不自觉地想到要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