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中文网 > 重生民国俏厨娘 > 60、第60章(一更)

60、第60章(一更)

作者:安静的九乔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武道宗师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天天还未亮, 阿俏就已经起身,先是去惠泉打了满满一桶山泉水, 拎回宅院的大厨房,将泉水煮开, 泡发血燕。待燕窝泡开,则用银针一点点地挑去黑丝和其他杂质。

    与此同时,阿俏还借了好几个灶眼,一起准备嫩鸡汤、火腿汤和蘑菇汁。

    上午时分姜曼容进来,见阿俏正忙着,忍不住开口揶揄,笑着道:“阮三小姐, 原来你这回张罗的, 就还是在阮家做的那一套啊!”

    阿俏无所谓地应了一句是。姜曼容再一次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撇了撇嘴,到底还是一扭头走开了。

    阿俏不去理会姜曼容,待到鸡汤、火腿汤、蘑菇汁全部熬好, 便将三样混在一起, 放了清理干净的血燕进去,用文火慢慢地滚,待到燕窝白色的部分完全变成玉色,就将血燕捞出来盛在盏内,再将剩下的高汤熬成茶色的清汤,待最后呈上之前,浇在血燕上。除了血燕与清汤, 盏内没有任何粗物俗物,可以算是至清至贵,不挟带半分杂质的一道菜式。

    姜曼容做的,则是一道豆腐菜。

    她也事先熬了浓浓的素高汤,再将嫩豆腐片得粉碎,加入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和鞭笋屑,一起炒滚起锅,盛在一个海碗里,上面稍许撒些烤紫菜和芝麻做点缀。

    姜曼容做好之后,自己尝了尝,总觉得缺了点鲜味,仔细一想,这才恍然她以前在酒楼做这道豆腐菜的时候,一向用的是浓鸡汁打底,今天突然换成了素高汤,总觉得有那么点儿不对味。

    可是再一想,她总归要照顾到静观师太是位出家人,不用鸡汁就不用鸡汁吧!

    最后为了让这道豆腐好看,姜曼容特意去寻了一个小葫芦瓢,搁在海碗旁边,作为品尝这道豆腐的盛器。海碗之外,她还特意准备了一副黑色漆器的碗勺,专门供静观师太使用。姜曼容自己已经试过,黑色的碗勺,用来盛舀白嫩的豆腐,格外显眼好看。

    到了傍晚,太阳往西天沉落下去,静观师太依约来到了山下的宅院里。附近的乡邻百姓听说静观师太今日就会选出一名唯一的弟子,纷纷过来围观。

    阿俏与姜曼容,各自托着准备好的菜式,来到了静观师太面前。

    静观师太与往常一样,先是双手合什,向阿俏与姜曼容两人行礼,再次感谢她们二人尽心地准备了这两道菜式。接着,静观便说:“你们两人请上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擅长这道菜,品尝这菜式的人,又该如何看待你们。姜姑娘、阿俏,你们两人,谁先来?”

    姜曼容事先准备了一番说辞,心想,若是教阿俏抢了先,回头她再说,教人觉得没新意,该有多不好。于是姜曼容就抢着说:“我来吧!”

    说着,她就将手中的托盘端上了桌。姜曼容手脚麻利,马上用那葫芦瓢从海碗里舀了一瓢豆腐,倒在黑色的漆碗中,双手托着,递给静观师太,柔声说:“大师请慢用。”

    接着她清了清嗓子,开口陈述:“大师想必已经得知,我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出身,又自幼就失去了母亲,一向随父亲漂泊在外。这豆腐本是贱物,小时候最常吃的就是它,反反复复,做得多了,才发觉,原来这豆腐做好了,也能做出非同一般的味道。”

    她提及身世,声音显得哀婉可怜,听得周围围观的人一片唏嘘。再说到后来,姜曼容的声音却渐渐转强,教人听了,凭空生出一股子钦佩之心,钦佩这个看上去柔弱的少女,竟能挺过许多世间的苦楚,不断锤炼自己的手艺,一步步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

    “大师,这道菜,我只是想让品尝的人知道,虽然我的出身不好,见识不广,所学也不多,可是我肯吃苦,肯学,我也像这种食材一样,能够做出各种各样不同味道的菜肴。”

    姜曼容说完,旁人便有鼓掌叫好的,犹以上回那位李善人为最,估计还对那道红焖牛腩的味道念念不忘呢!

    静观大师听见,赞同地点了点头,说:“这就好,我听见你这么说,很是欣慰。”

    她说着低头,送了一勺豆腐入口,细细地品味这豆腐的味道。过了片刻,静观大师睁开眼,问姜曼容:“这就是你,最擅长的菜?你平常做豆腐……哪怕是最席面,也是这么做的?”

    姜曼容总不能答不是,她刚才将话说得满满的,这时候没法儿否认,有点儿尴尬地点了点头,说:“是……素菜里头,就是这么做的。”

    静观盯着她看了片刻,说:“可我没让你们做素菜啊!”

    说着静观师太转过脸望着阿俏,问:“阿俏,你做的也是素菜么?”

    阿俏摇摇头,老实地说:“不是,大师让我们做最拿手的,我就按平时拿手的,做了一道出来,里面用了鸡汁与火腿汁,主料也……不能算是素的吧!”

    静观点了点头,望着阿俏手中,眼中流露出不少期许,“来吧,孩子!”

    阿俏就将她手中的托盘捧了上去,托盘里,只有一只小盅,旁边放着一只银匙。阿俏将托盘放在桌面上,自己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只小盅,递到静观手里。旁人只隐约见到那只小盅里有金红色物事,而阿俏如此小心地捧着,就真的如捧着一颗心上来似的。

    “静观大师,我做的这道,是清炖上品血燕。”阿俏见到静观低下头仔细观察盅里血燕的状态,继续说,“人都说这血燕是燕子的心血所化,我只想说,我呈上的每一样菜,都是我的心血。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样食材,每一道菜式;更会像是奉献出我毕生心血一样,去敲打琢磨烹饪上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只有千锤百炼之后,做出来的菜式,才是值得流传下去的菜式。”

    “大师,您面前这道炖血燕,盅里除了燕窝与原汁高汤,没有加任何其他辅料,纯是本真。这也是我的态度,做人就该清清爽爽、坦坦荡荡。静观大师,这是我依照毕生所学,做出来的一道清炖血燕,也是阮家最经典的一道菜式。”

    她话刚说完,就有人惊讶地问:“阮家?省城的那个‘翰林菜’阮家吗?”此间也有人听说过“阮家”的名号。

    阿俏无声地点了点头,双眼依旧诚恳地望着静观。

    只见静观点点头,伸手取了那柄银匙入盅,先舀了一点汤汁,送入口中。

    一旁看着的姜曼容彻底被震住了,静观的举动颠覆了她对僧尼的看法:怎么能……静观怎么能不忌口?

    尝过盅里的浓汤之后,静观点了点头,说:“我心中已经有了弟子的人选。”

    姜曼容登时有了些不好的预感,可是她心里却在强词夺理,想,她为食用的人考虑,豆腐里没用荤腥,这难道还错了?

    “姜姑娘,”静观转向姜曼容,冲她温和地笑笑,点点头,说:“有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而我却觉得,‘菜亦如其人’。有没有人说过,说你做出来的菜式里,其实能品尝出一种‘迎合’之气?”

    姜曼容身躯轻轻一颤,阿俏转头看了她一眼,两人同时想起当日在醉仙居,阮老爷子曾经说过,姜曼容做的菜式里,“多少有些媚俗逢迎之态”。

    “迎合他人的口味,并不是不好。只是,你若真要迎合,为何又不干脆事先问个清楚?姜姑娘,你恐怕是不知道我是能吃‘肉边菜’的吧!”

    姜曼容的脸登时变得刷白,她千算万算,也没算到静观师太竟然能品尝带些荤腥的菜式,早知如此,她那道豆腐该能做出多么鲜美的滋味啊。

    “静观大师,静观大师,您听我说,”姜曼容心头一颤,双膝一软,又要往下跪,她焦急得很,“求您听我说,您这里是我唯一的机会,我如今父母都不在了……”

    面对略有些气急败坏的姜曼容,静观始终平静,她深深望着对方的双眼,带着些悲悯,对姜曼容说:“姜姑娘,我真的不是说你不好,你的手艺已经非常出众了,只是不大适合做我云林菜的传人。”

    她说着,抬头转向围观的众人,说:“以姜姑娘的手艺,无论到何处,想要安身立命,都不是一件难事,除非姑娘想要以此为凭,求取富贵与名利。”

    听见静观说得这么直白,阿俏就明白过来,这位大师,早已将姜曼容整个人看透了。静观为人天真烂漫,单纯直爽,却并不是那等辨不清世情人心的人。姜曼容一定要将世人都当傻子,以为只有自己一个够聪明,那就实在是打错了算盘。

    “更何况,随我在西林馆学艺,很是要过一段清苦的日子,像姜姑娘这样不甘清贫困苦的人,恐怕不大适合在西林馆陪着我这个老婆子。”

    说到这里,旁人也一起劝姜曼容,“姜姑娘,静观大师从来不会说假话的,她说留在这里要过苦日子就是要过苦日子的,再说,大师已经将话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若还要强留,岂不是令大师也下不来台?”

    “是啊,姜姑娘,你若是真的困难,或是想找个落脚的地方,这个好办,我们这里乐善好施的居士与善人这么多,谁都愿意帮你一把的啊!”

    姜曼容对这些仿佛充耳不闻,而是径自转过脸望着阿俏,“我就不信了,你这个阮家高门大户里走出来的三小姐,难道就能过得惯这里的苦日子?”

    阿俏淡淡地说:“这个,就真的不劳你费心了。”说毕她转脸向静观师太看看,见对方也正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阿俏想了想,低头向静观拜了下去,口中说:“阿俏在来之前,就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阿俏不怕吃苦。”

    “能有这种缘分,阿俏真的很开心……师父!”

    她终于如愿以偿,圆了上辈子那个始终没能达成的心愿,能够开口叫静观一声“师父”。

    转眼天气转冷,原本游人如织的太湖鼋头渚一带,渐渐地也冷清下来。

    这天略有些阴沉,乌云压着有些像要下雪的样子,湖面上原本罕有游船,却有一只摇橹的乌篷小舟,缓缓地往惠山这里摇了过来。乌篷船上一名船娘正在摇着桨,一名披着蓑衣的渔翁低头蹲在船尾,还有一名客商正立在船头,背着手,望着着冬令时节,太湖上的风景。

    “傅五爷,这里!”

    突然岸上响起了招呼声,有人正在码头处冲乌篷船这里用力挥手招呼。船上的客商见了,马上予以回应,大声招呼:“士安”

    岸上的人,正是沈谦沈士安。他守候在太湖这一出游船码头,已经有一阵了。

    船头上立着的客商,不是别个,正是上回在“飞花”身上赢了八万块的傅五爷。这次他依约过来见沈谦,当下吩咐船娘,赶紧调转船头,往岸边那处游船码头过去。

    “五爷,您好!”

    沈谦在码头上接到了傅五爷,极为热烈地与对方握手。

    “士安啊,我这回,总算是老脸没有丢尽,幸不辱命,幸不辱命啊!”傅五爷十分欣喜地上前,伸出双手与沈谦的互握。

    沈谦则笑望着傅五,动情地说:“五爷,您这回可是为国为民,做了一件紧要的大事。士安对您,钦佩无已。话不多说了,五爷赶路要紧,您回到上海,一定请多加小心,千万保重!”

    沈谦与傅五,看上去就像是在游船码头上偶遇,然后寒暄片刻。

    可就在这时,沈谦背后一名披着蓑衣的人,飞快地上了乌篷船坐在船中打眼的位置上。而原本那名渔翁模样的,则飞快地脱下了身上的蓑衣,一跃而下,来到沈谦身边。沈谦立即带着他往太湖岸上走,两人走到隐蔽的地方,沈谦才放慢了脚步,伸出手,激动地说:“邓教授,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