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解读_分卷阅读_31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古代车马及打仗: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作战的兵车以“乘”为单位,和驷一样,一乘有驾车的马四匹。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驾车,左边一人持弓,右边一人手持长矛。如果是指挥车,稍有变化,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即指挥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一乘兵车后面跟随步卒七十二人,加甲士三人,共七十五人,“兵车百乘”,就有甲士三百人,步卒七千二百人。作战时,战车冲锋在前,步兵跟随在后。军队进退以“鸣金击鼓”来表示,击鼓是前进的号令,鼓声可鼓舞士气,所以说“一鼓作气”,金是类似铜锣的响器,“鸣金”表示退兵。
尚左尚右习俗:古代礼制习俗观念的一种。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在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之,则是尊左贱右。历朝各代情况不同,根据历史史籍,大致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宴饮、兵事则尊右。战国时候,朝官尊左,军队中尊右。秦朝时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时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相关阅读】
李白《静夜思》;岳飞《满江红》
3、《陟岵》:儿行千里母担忧
【原文】
陟岵
陟彼岵兮(1),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2),夙夜无已。上慎旃哉(3)!犹来无止(4)!
陟彼屺兮(5),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6),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无偕(7)。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1陟(zhi):登上。岵(hu):有草木的山。
2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夙夜:早晚。已:止息。
3上:通"尚",希望。旃(zhn):之,作语助。
4犹来:还是回来。无:通“毋”,不要。
5屺(qi):没有草木的山。
6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无寐:没有睡觉的时间。
7偕:俱都,一样。
【经典原意】
登上草木葱茏的山岗,远望离别的父亲。父亲说:“儿子啊,你要出征了,会早晚不停忙忙碌碌。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停留在远方。”
登上荒芜的山岗,远望离别的母亲。母亲说:“小儿啊,你要出征了,会日日夜夜没有睡觉的时间。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遗弃家人。”
登上那座山岗,远望离别的哥哥。哥哥说:“兄弟啊,你要出征了,会白天黑夜一样忙。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客死他乡。”
【当代阐释】
儿行千里母担忧
《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不单单因为它在这种题材诗歌中出现较早,更因它最形象描绘出了离别之苦,思乡之切。
男子登上葱茏的山冈,早已看不见送别的亲人。但他依然能想像得出日渐苍老的父亲,细细叮嘱不要永远滞留他乡;依然能想像得到头发斑白的母亲拉着自己的手,泪眼婆娑地让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依然能想像得出亲爱和善的兄长,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在他乡。深沉的父子之情,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强烈的手足深情,都在想像中变得凝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步一回头,难以割舍的故乡情和流淌在血液中对亲人的刻骨思念缠绕在一起。人们喜欢缓步登高,遥望故乡,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如常年漂泊的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上高台,神思随目光飞远,越陌度阡,用那份思存默默抚摸每个亲人,聊慰思乡之苦。
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是基本的人伦道理,但残酷的现实又能让多少人满足这一本应遵守的规范。走在离家的路上,步履沉重。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登上高台,远眺长歌,思乡之情如凉秋之雨,缠绵不绝。
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想像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时隔千载,捧来读之,仍不禁令人望白云而起思亲、思乡之念。
【国学故事】
倚闾:“倚闾”通常用来描写盼望子女归来,源于《战国策》。
战国时期,齐泯王非常骄横,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燕国联合赵、魏、韩、秦一同攻打齐国。齐军大败,齐泯王派人向楚国求救,楚襄王派大将淖齿乘机串通燕国,杀了齐泯王。王孙贾是齐泯王手下的一名小将,自幼父亲早逝,一直跟随在齐泯王的身边。齐军战败后,他与齐泯王逃散,只好一人逃回家,他母亲生气地说:“女(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所,女尚何归?”即,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我总要靠着大门,盼望你回来;你晚上出外,不见回家,我总是街头巷口等你回来。你是事奉君王的臣子,如今君王不知下落,你竟独自跑回,你还有脸来见我!王孙机听后,非常惭愧,于是前去寻找泯王,当他得知泯王已死,就聚集400多名壮士抓住淖齿,用乱剑戳死。
【文化常识】
重阳节登高与古代节日: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历来对此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县里有个叫桓景的人,其父母因此病死,所以他到终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经过与瘟魔的激烈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也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除了重阳节外,中国还有许多其它的传统节日。元旦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上天创世的时候,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所以第七天成为人日。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
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於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七夕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日(注: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於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注:孟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
古代车马及打仗: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作战的兵车以“乘”为单位,和驷一样,一乘有驾车的马四匹。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驾车,左边一人持弓,右边一人手持长矛。如果是指挥车,稍有变化,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即指挥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一乘兵车后面跟随步卒七十二人,加甲士三人,共七十五人,“兵车百乘”,就有甲士三百人,步卒七千二百人。作战时,战车冲锋在前,步兵跟随在后。军队进退以“鸣金击鼓”来表示,击鼓是前进的号令,鼓声可鼓舞士气,所以说“一鼓作气”,金是类似铜锣的响器,“鸣金”表示退兵。
尚左尚右习俗:古代礼制习俗观念的一种。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在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之,则是尊左贱右。历朝各代情况不同,根据历史史籍,大致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宴饮、兵事则尊右。战国时候,朝官尊左,军队中尊右。秦朝时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时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相关阅读】
李白《静夜思》;岳飞《满江红》
3、《陟岵》:儿行千里母担忧
【原文】
陟岵
陟彼岵兮(1),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2),夙夜无已。上慎旃哉(3)!犹来无止(4)!
陟彼屺兮(5),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6),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无偕(7)。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1陟(zhi):登上。岵(hu):有草木的山。
2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夙夜:早晚。已:止息。
3上:通"尚",希望。旃(zhn):之,作语助。
4犹来:还是回来。无:通“毋”,不要。
5屺(qi):没有草木的山。
6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无寐:没有睡觉的时间。
7偕:俱都,一样。
【经典原意】
登上草木葱茏的山岗,远望离别的父亲。父亲说:“儿子啊,你要出征了,会早晚不停忙忙碌碌。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停留在远方。”
登上荒芜的山岗,远望离别的母亲。母亲说:“小儿啊,你要出征了,会日日夜夜没有睡觉的时间。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遗弃家人。”
登上那座山岗,远望离别的哥哥。哥哥说:“兄弟啊,你要出征了,会白天黑夜一样忙。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客死他乡。”
【当代阐释】
儿行千里母担忧
《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不单单因为它在这种题材诗歌中出现较早,更因它最形象描绘出了离别之苦,思乡之切。
男子登上葱茏的山冈,早已看不见送别的亲人。但他依然能想像得出日渐苍老的父亲,细细叮嘱不要永远滞留他乡;依然能想像得到头发斑白的母亲拉着自己的手,泪眼婆娑地让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依然能想像得出亲爱和善的兄长,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在他乡。深沉的父子之情,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强烈的手足深情,都在想像中变得凝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步一回头,难以割舍的故乡情和流淌在血液中对亲人的刻骨思念缠绕在一起。人们喜欢缓步登高,遥望故乡,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亲人。如常年漂泊的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上高台,神思随目光飞远,越陌度阡,用那份思存默默抚摸每个亲人,聊慰思乡之苦。
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是基本的人伦道理,但残酷的现实又能让多少人满足这一本应遵守的规范。走在离家的路上,步履沉重。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登上高台,远眺长歌,思乡之情如凉秋之雨,缠绵不绝。
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想像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时隔千载,捧来读之,仍不禁令人望白云而起思亲、思乡之念。
【国学故事】
倚闾:“倚闾”通常用来描写盼望子女归来,源于《战国策》。
战国时期,齐泯王非常骄横,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燕国联合赵、魏、韩、秦一同攻打齐国。齐军大败,齐泯王派人向楚国求救,楚襄王派大将淖齿乘机串通燕国,杀了齐泯王。王孙贾是齐泯王手下的一名小将,自幼父亲早逝,一直跟随在齐泯王的身边。齐军战败后,他与齐泯王逃散,只好一人逃回家,他母亲生气地说:“女(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所,女尚何归?”即,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我总要靠着大门,盼望你回来;你晚上出外,不见回家,我总是街头巷口等你回来。你是事奉君王的臣子,如今君王不知下落,你竟独自跑回,你还有脸来见我!王孙机听后,非常惭愧,于是前去寻找泯王,当他得知泯王已死,就聚集400多名壮士抓住淖齿,用乱剑戳死。
【文化常识】
重阳节登高与古代节日: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历来对此节有着特殊的感情。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县里有个叫桓景的人,其父母因此病死,所以他到终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经过与瘟魔的激烈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也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除了重阳节外,中国还有许多其它的传统节日。元旦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上天创世的时候,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所以第七天成为人日。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
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於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七夕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日(注: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於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注:孟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