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第758节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在朝廷各司衙门下衙之前,宫中也有了一道旨意出来。
“武英殿大学士铁铉,入值内阁,晋兵部尚书衔、都察院左都御史衔、刑部左侍郎衔、大理寺左少卿衔、鸿胪寺少卿衔、詹事府少詹事衔,加授资德大夫阶、正治上卿勋,领九边宣抚使,太孙北巡行营副使。”
宫里的旨意来的并不突然。
然而,旨意里的内容,却是让所有人看的眼花缭乱。
铁铉一个人,几乎是将整个大明朝能担任的官职都给揽入怀中了。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那两个官职差事打底的。
仅仅是凭着这一份旨意,铁铉日后在九边各处巡察,将会无往而不利,无人能够阻拦半分。
夜幕之下。
人屠铁鼎石的最新任命,已经传遍应天城里里外外。
铁铉并没有进入内阁,只是多了一个内阁大臣的身份,而要在不久之后赶赴九边。
朝廷里多了一尊大佛,却并不会留在京师之内。
这让所有人在羡慕之余,心中又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乾清门前。
朱元璋罕见的没有再沉迷于含孙弄怡的日常里,而是背影略显孤寂的站在宫门下。
远方的天边,一轮明月高挂星空,背后便是那银汉星河。
太子朱标默默的守在一旁。
内宫大总管孙狗儿站在更远的地方,望着那看了无数年的月亮,不知道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今夜又能看出些什么不同来。
“铁铉去九边的事情定下来了?”
灯笼未曾尽数点亮的宫门下,光线昏暗,朱元璋背着双手默默的询问了一句。
朱标上前一步,颔首道:“将士们如今求战似渴,铁铉去九边正是时候。”
朱元璋轻叹一声:“为政施策,向来都是双刃剑。将士们军心振奋,不畏生死,求战似渴,自是国家之利剑。可若是这把剑久悬不落,恐怕也会伤到那持剑之人。”
“儿臣只是担心,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我大明难道当真要打到天边吗?”
朱标的目光有些凝重。
朱元璋双眼深邃,目光幽幽。
良久之后方才轻声开口:“降旨吧。”
朱标再次上前一步。
“训斥燕王棣,无令领兵南下,私离藩国,罚俸三年,于燕王府家庙面壁二十日。”
“北平都司指挥佥事、燕王府护卫统领张志远,无诏领兵出河北道,狂妄不逊。夺北平都司指挥佥事职,夺燕王府护卫统领职,降为千户,领旨即刻前往开平卫独石堡镇守边关,无诏不得擅离。”
“训凉国公蓝玉,领兵多有不矩,跋扈狂妄,罚俸一年,夺大将军衔,于大同府听命行事。”
朱元璋背对太子,面朝明月,沉声下令。
朱标目光转动,考量一二,未曾多时,便颔首点头:“儿臣领命。”
朱元璋则是再次转口道:“告诉老二,让他将手上的差事办的麻利点。要是再如现在这般进展缓慢,朕就将他的秦王府拆了,让他无家可归!”
朱标再次点头:“儿臣知晓。”
朱元璋轻叹一声:“传信太原府,告诉熥哥儿,让他派人将那秋娘送回应天,于太孙府外另起一座宅院,以郡王爵安置侍女奴婢。再叫太医院,派出两人,即日启程,往太原府迎秋娘回京车马。”
“儿子等下就去办。”朱标应了一句,随后抬头道:“熥哥儿那边……”
“让老三传告朱允炆,他既然选择留在边军,那就好生的待着,朝廷一向公允,有功必赏,何去何从,他自思量。”
朱标躬身弯腰。
“陛下圣明。”
“圣明无过皇帝?”朱元璋冷笑了两声:“派人出宫到张二工家里,告诉他,俺明日要去找他耍。告诉他,要是敢泄露了消息,俺就拆了他的蒸汽机。”
朱标露出笑声:“儿子这就去办。”
朱元璋的脸色也舒缓了些,笑着道:“盯着钟山上功勋陵的事情,你爹不求死后还有千军万马指挥护卫,只求那帮老兄弟和军中儿郎,死后能得一份安息,他们家中的孩子们能说上一句,俺这个皇帝对他们不错,便再无所求。”
朱标目光闪烁,脸色有些犹豫。
“儿臣以为……”
朱元璋挥起手臂:“你去办事吧,盯好北上的粮草物资,等这一战结束,就让熥哥儿早点回家。”
朱标低下头,在心中轻叹一声。
“儿子晓得了。”
……
第五百九十六章帝国的大年夜
时间如白驹过隙。
当江南的雪层已经开始融化的时候,西北的天还是灰蒙蒙的,放眼望去,反射着阳光的雪地让人们的眼睛隐隐作痛。
太原城头。
城门楼上,一群人望着急奏军马冲出南城门,沿着官道向南边而去。
晋王朱棡双手缩在袖中,身上的大氅裹得紧紧的,绒毛将他的脖子包裹严实。
“今晚王府设宴,随你从应天北上的文武官员,都叫进来吃顿饭吧。”
朱棡语气平静,叛乱之后格局焕然一新的太原城,让他只觉得浑身舒畅。
他侧目看着身边的朱允熥,笑道:“毕竟大年夜,总是要过的热闹一些。”
朱允熥最近和朱棣当初回北平时所说的,要白了一些。
太原和山西道大方向上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余下的都是些旁枝末节和需要专人细致入微去做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又有高仰止领着北巡随行官员做办,真正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并没有多少。
相对的,朱允熥难得的过上了一段安逸时光。
此刻听到老三叔的话,朱允熥点了点头:“高春风那边已经让人过去说了,这几日他们都是在做封库的统计,想来今日也快要结束了。”
朱棡有些感叹:“本王就藩太原十数年,从未有过如现在这般的自在。”
“上下皆用心于政务,心无旁骛,自能政令通行,保持官府清廉,地方上少有掣肘,三叔自然会觉得自在通畅。”
朱允熥双手兜在一起,望着城外已经看过许多日的雪景。
在旁人看来,大抵是一般无二的。
但他总是乐于寻找到一些不同于前一日的风景。
朱棡转口道:“老爷子的旨意,你也看到了,听三叔的,往后少做些以身犯险的事情。”
他说的是朱元璋立下遗诏的事情,如今这桩事情已经经由朝廷明发朝堂,昭告天下。
天下人现如今都知道,大明朝的下一任皇帝,必然会是现在的皇太子殿下,而下一任皇太子也将会是现如今的皇太孙殿下继承。
国家三代社稷传承,彻底的确定了下来。
朱允熥面色平静:“三叔,古往今来的那些盛世王朝,那些贤明君主确定了一项项可保万年基业的政策,为何从古至今却不曾有一家万世?”
朱棡默默的闭上嘴。
在两人身边的通政使司知事官王信陵以及马洪庆等人,则是目露好奇。
朱允熥笑着摇摇头:“当王朝末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否总是会下意识的说上一句,皇帝昏庸,朝堂混乱,奸佞横生,天灾人祸,致使王朝崩塌。
为何所有的原因,都将皇帝昏庸放在了第一位?
因为天下权力,一切皆来自于皇帝一人之身。
若皇帝久居深宫,只知所谓圣贤文章,经世警训,不过是如那纸上谈兵罢了。
或长于宫妇人之手,或依附于权臣奸佞之下。如此君主,何以均衡朝堂,又何以知晓天下民生疾苦?
不知民、不知兵、不知官的皇帝,又将如何在朝堂之上分辨群臣之真伪?”
这是一件很现实的问题。
然而,却没有人能够将之彻底解决。
朱棡摇摇头:“你总不能让后世子孙,都如你一样。”
城门口上安静了片刻。
此刻,只有众人身后的太原城里,那些已经开始为了今夜那顿团圆饭而忙碌起来的百姓们制造出来的动静。
声音纷纷杂杂,却又能让人分辨出来。
有劈柴声,有烧柴声。
也有锅铲在铁锅里翻动着的声响,还有熊熊的烈火在锅灶里翻滚着,拥挤进烟囱里一路上升而发出的呜呜声。
街面上,梳着总角的孩童们,成群结队的穿街过巷,让太原城里的鞭炮声久久不曾平息下来。
整个太原城,和大明其他所有的地方一样,所有人都在为了这一年里最轻松也最是圆满的一顿饭忙碌着,等待着。
许久的寂静之后,城头上响起朱允熥的声音。
“那就让他们无法昏庸就好了。”
而后,朱允熥的身影动了起来,脚步向着城墙后的台阶走去。
朱棡落在后面,皱起眉头,面带疑惑:“无法昏庸?”
等到他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朱棡的脸上闪过一丝震惊,只是转头之间却已不见朱允熥的踪影。
晋王府内。
原先因为晋王生辰宴那一晚所发生的动乱,而导致王府各处宫墙倒塌、宫宇被毁。
所幸有一干被抄没家产的晋商,北巡行在只需要在账目上添上几笔,晋王府修缮的费用也就直接转交了过去。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而在朝廷各司衙门下衙之前,宫中也有了一道旨意出来。
“武英殿大学士铁铉,入值内阁,晋兵部尚书衔、都察院左都御史衔、刑部左侍郎衔、大理寺左少卿衔、鸿胪寺少卿衔、詹事府少詹事衔,加授资德大夫阶、正治上卿勋,领九边宣抚使,太孙北巡行营副使。”
宫里的旨意来的并不突然。
然而,旨意里的内容,却是让所有人看的眼花缭乱。
铁铉一个人,几乎是将整个大明朝能担任的官职都给揽入怀中了。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那两个官职差事打底的。
仅仅是凭着这一份旨意,铁铉日后在九边各处巡察,将会无往而不利,无人能够阻拦半分。
夜幕之下。
人屠铁鼎石的最新任命,已经传遍应天城里里外外。
铁铉并没有进入内阁,只是多了一个内阁大臣的身份,而要在不久之后赶赴九边。
朝廷里多了一尊大佛,却并不会留在京师之内。
这让所有人在羡慕之余,心中又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乾清门前。
朱元璋罕见的没有再沉迷于含孙弄怡的日常里,而是背影略显孤寂的站在宫门下。
远方的天边,一轮明月高挂星空,背后便是那银汉星河。
太子朱标默默的守在一旁。
内宫大总管孙狗儿站在更远的地方,望着那看了无数年的月亮,不知道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今夜又能看出些什么不同来。
“铁铉去九边的事情定下来了?”
灯笼未曾尽数点亮的宫门下,光线昏暗,朱元璋背着双手默默的询问了一句。
朱标上前一步,颔首道:“将士们如今求战似渴,铁铉去九边正是时候。”
朱元璋轻叹一声:“为政施策,向来都是双刃剑。将士们军心振奋,不畏生死,求战似渴,自是国家之利剑。可若是这把剑久悬不落,恐怕也会伤到那持剑之人。”
“儿臣只是担心,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我大明难道当真要打到天边吗?”
朱标的目光有些凝重。
朱元璋双眼深邃,目光幽幽。
良久之后方才轻声开口:“降旨吧。”
朱标再次上前一步。
“训斥燕王棣,无令领兵南下,私离藩国,罚俸三年,于燕王府家庙面壁二十日。”
“北平都司指挥佥事、燕王府护卫统领张志远,无诏领兵出河北道,狂妄不逊。夺北平都司指挥佥事职,夺燕王府护卫统领职,降为千户,领旨即刻前往开平卫独石堡镇守边关,无诏不得擅离。”
“训凉国公蓝玉,领兵多有不矩,跋扈狂妄,罚俸一年,夺大将军衔,于大同府听命行事。”
朱元璋背对太子,面朝明月,沉声下令。
朱标目光转动,考量一二,未曾多时,便颔首点头:“儿臣领命。”
朱元璋则是再次转口道:“告诉老二,让他将手上的差事办的麻利点。要是再如现在这般进展缓慢,朕就将他的秦王府拆了,让他无家可归!”
朱标再次点头:“儿臣知晓。”
朱元璋轻叹一声:“传信太原府,告诉熥哥儿,让他派人将那秋娘送回应天,于太孙府外另起一座宅院,以郡王爵安置侍女奴婢。再叫太医院,派出两人,即日启程,往太原府迎秋娘回京车马。”
“儿子等下就去办。”朱标应了一句,随后抬头道:“熥哥儿那边……”
“让老三传告朱允炆,他既然选择留在边军,那就好生的待着,朝廷一向公允,有功必赏,何去何从,他自思量。”
朱标躬身弯腰。
“陛下圣明。”
“圣明无过皇帝?”朱元璋冷笑了两声:“派人出宫到张二工家里,告诉他,俺明日要去找他耍。告诉他,要是敢泄露了消息,俺就拆了他的蒸汽机。”
朱标露出笑声:“儿子这就去办。”
朱元璋的脸色也舒缓了些,笑着道:“盯着钟山上功勋陵的事情,你爹不求死后还有千军万马指挥护卫,只求那帮老兄弟和军中儿郎,死后能得一份安息,他们家中的孩子们能说上一句,俺这个皇帝对他们不错,便再无所求。”
朱标目光闪烁,脸色有些犹豫。
“儿臣以为……”
朱元璋挥起手臂:“你去办事吧,盯好北上的粮草物资,等这一战结束,就让熥哥儿早点回家。”
朱标低下头,在心中轻叹一声。
“儿子晓得了。”
……
第五百九十六章帝国的大年夜
时间如白驹过隙。
当江南的雪层已经开始融化的时候,西北的天还是灰蒙蒙的,放眼望去,反射着阳光的雪地让人们的眼睛隐隐作痛。
太原城头。
城门楼上,一群人望着急奏军马冲出南城门,沿着官道向南边而去。
晋王朱棡双手缩在袖中,身上的大氅裹得紧紧的,绒毛将他的脖子包裹严实。
“今晚王府设宴,随你从应天北上的文武官员,都叫进来吃顿饭吧。”
朱棡语气平静,叛乱之后格局焕然一新的太原城,让他只觉得浑身舒畅。
他侧目看着身边的朱允熥,笑道:“毕竟大年夜,总是要过的热闹一些。”
朱允熥最近和朱棣当初回北平时所说的,要白了一些。
太原和山西道大方向上的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余下的都是些旁枝末节和需要专人细致入微去做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又有高仰止领着北巡随行官员做办,真正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并没有多少。
相对的,朱允熥难得的过上了一段安逸时光。
此刻听到老三叔的话,朱允熥点了点头:“高春风那边已经让人过去说了,这几日他们都是在做封库的统计,想来今日也快要结束了。”
朱棡有些感叹:“本王就藩太原十数年,从未有过如现在这般的自在。”
“上下皆用心于政务,心无旁骛,自能政令通行,保持官府清廉,地方上少有掣肘,三叔自然会觉得自在通畅。”
朱允熥双手兜在一起,望着城外已经看过许多日的雪景。
在旁人看来,大抵是一般无二的。
但他总是乐于寻找到一些不同于前一日的风景。
朱棡转口道:“老爷子的旨意,你也看到了,听三叔的,往后少做些以身犯险的事情。”
他说的是朱元璋立下遗诏的事情,如今这桩事情已经经由朝廷明发朝堂,昭告天下。
天下人现如今都知道,大明朝的下一任皇帝,必然会是现在的皇太子殿下,而下一任皇太子也将会是现如今的皇太孙殿下继承。
国家三代社稷传承,彻底的确定了下来。
朱允熥面色平静:“三叔,古往今来的那些盛世王朝,那些贤明君主确定了一项项可保万年基业的政策,为何从古至今却不曾有一家万世?”
朱棡默默的闭上嘴。
在两人身边的通政使司知事官王信陵以及马洪庆等人,则是目露好奇。
朱允熥笑着摇摇头:“当王朝末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否总是会下意识的说上一句,皇帝昏庸,朝堂混乱,奸佞横生,天灾人祸,致使王朝崩塌。
为何所有的原因,都将皇帝昏庸放在了第一位?
因为天下权力,一切皆来自于皇帝一人之身。
若皇帝久居深宫,只知所谓圣贤文章,经世警训,不过是如那纸上谈兵罢了。
或长于宫妇人之手,或依附于权臣奸佞之下。如此君主,何以均衡朝堂,又何以知晓天下民生疾苦?
不知民、不知兵、不知官的皇帝,又将如何在朝堂之上分辨群臣之真伪?”
这是一件很现实的问题。
然而,却没有人能够将之彻底解决。
朱棡摇摇头:“你总不能让后世子孙,都如你一样。”
城门口上安静了片刻。
此刻,只有众人身后的太原城里,那些已经开始为了今夜那顿团圆饭而忙碌起来的百姓们制造出来的动静。
声音纷纷杂杂,却又能让人分辨出来。
有劈柴声,有烧柴声。
也有锅铲在铁锅里翻动着的声响,还有熊熊的烈火在锅灶里翻滚着,拥挤进烟囱里一路上升而发出的呜呜声。
街面上,梳着总角的孩童们,成群结队的穿街过巷,让太原城里的鞭炮声久久不曾平息下来。
整个太原城,和大明其他所有的地方一样,所有人都在为了这一年里最轻松也最是圆满的一顿饭忙碌着,等待着。
许久的寂静之后,城头上响起朱允熥的声音。
“那就让他们无法昏庸就好了。”
而后,朱允熥的身影动了起来,脚步向着城墙后的台阶走去。
朱棡落在后面,皱起眉头,面带疑惑:“无法昏庸?”
等到他反应过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朱棡的脸上闪过一丝震惊,只是转头之间却已不见朱允熥的踪影。
晋王府内。
原先因为晋王生辰宴那一晚所发生的动乱,而导致王府各处宫墙倒塌、宫宇被毁。
所幸有一干被抄没家产的晋商,北巡行在只需要在账目上添上几笔,晋王府修缮的费用也就直接转交了过去。
<divstyle="text-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