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宗泽 赵鼎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
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调晋州赵城令。下车,请升县为军,书闻,不尽如所请。泽曰:"承平时固无虑,它日有警,当知吾言矣。"知莱州掖县。部使者得旨市牛黄,泽报曰:"方时疫疠,牛饮其毒则结为黄。今和气横流,牛安得黄?"使者怒,欲劾邑官。泽曰:"此泽意也。"独衔以闻。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康王再使金,行至磁,泽迎谒曰:"肃王一去不反,今敌又诡辞以致大王,愿勿行。"王遂回相州。有诏以泽为副元帅,从王起兵入援。泽言宜急会兵李固渡,断敌归路,众不从,乃自将兵趋渡,道遇北兵,遣秦光弼、张德夹击,大破之。金人既败,乃留兵分屯。泽遣壮士夜捣其军,破三十余砦。
时康王开大元帅府,檄兵会大名。泽履冰渡河见王,谓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缓。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封钦宗手诏,至自京师,言和议可成。泽曰:"金人狡谲,是欲款我师尔。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有异谋,则吾兵已在城下。"汪伯彦等难之,劝王遣泽先行,自是泽不得预府中谋议矣。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以书劝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合兵入援。三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金人攻开德,泽遣孔彦威与战,又败之。泽度金人必犯濮,先遣三千骑往援,金人果至,败之。金人复向开德,权邦彦、孔彦威合兵夹击,又大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王承制以泽为徽猷阁待制。
时金人逼二帝北行,泽闻,即提军趋滑,走黎阳,至大名,欲径渡河,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一至者。又闻张邦昌僣位,欲先行诛讨。会得大元帅府书,约移师近都,按甲观变。泽复书于王曰:"人臣岂有服赭袍、张红盖、御正殿者乎?自古奸臣皆外为恭顺而中藏祸心,未有窃据宝位、改元肆赦、恶状昭著若邦昌者。今二圣、诸王悉渡河而北,惟大王在济,天意可知,宜亟行天讨,兴复社稷。"且言:"邦昌伪赦,或启奸雄之意,望遣使分谕诸路,以定民心。"又上书言:"今天下所属望者在于大王,大王行之得其道,则有心慰天下之心。所谓道者,近刚正而远柔邪,纳谏诤而拒谀佞,尚恭俭而抑骄侈,体忧勤而忘逸乐,进公实而退私伪。"因累表劝进。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入对,相见论国事,慷慨流涕,纲奇之。上欲留泽,潜善等沮之。除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曰:"天下者,太祖、太宗之天下,陛下当兢兢业业,思传之万世,奈何遽议割河之东、西,又议割陕之蒲、解乎。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幕入一说以乞盟,终致二圣北迁,宗社蒙耻。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今即位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但见刑部指挥云"不得月誊播赦文于河之东、西,陕之蒲、解"者,是褫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其民也。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览其言壮之。改知青州,时年六十九矣。
开封尹阙,李纲言绥复旧都,非泽不可。寻徙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忷。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王善者,河东巨寇也。拥众七十万、车万乘,欲据京城。泽单骑驰至善营,泣谓之曰:"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善感泣曰:"敢不效力。"遂解甲降。时杨进号没角牛,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众数万,往来京西、淮南、河南、北,侵掠为患。泽遣人谕以祸福,悉招降之。上疏请上还京。俄有诏:荆、襄、江、淮悉备巡幸。泽上疏言:"开封物价市肆,渐同平时。将士、农民、商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以慰人心。其唱为异议者,非为陛下忠谋,不过如张邦昌辈,阴与金人为地尔。"除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
时金遣人以使伪楚为名,至开封府,泽曰:"此名为使,而实觇我也。"拘其人,乞斩之。有诏所拘金使延置别馆,泽曰:"国家承平二百年,不识兵革,以敌国诞谩为可凭信,恬不置疑。不惟不严攻讨之计,其有实欲贾勇思敌所忾之人,士大夫不以为狂,则以为妄,致有前日之祸。张邦昌、耿南仲辈所为,陛下所亲见也。今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令迁置别馆,优加待遇,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上乃亲札谕泽,竟纵遣之。言者附潜善意,皆以泽拘留金使为非。尚书左丞许景衡抗疏力辨,且谓:"泽之为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今之缙绅,未见其比。乞厚加任使,以成御敌治民之功。"
真定、怀、卫间,敌兵甚盛,方密修战具为入攻之计,而将相恬不为虑,不修武备,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兵。又据形势立坚壁二十四所于城外,沿河鳞次为连珠砦,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忠义民兵,于是陕西、京东西诸路人马咸愿听泽节制。有诏如淮甸。泽上表谏,不报。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
泽视师河北还,上疏言:"陛下尚留南都,道路籍籍,咸以为陛下舍宗庙朝廷,使社稷无依,生灵失所仰戴。陛下宜亟回汴京,以慰元元之心。"不报。复抗疏言:"国家结好金人,欲以息民,卒之劫掠侵欺,靡所不至,是守和议果不足以息民也。当时固有阿意顺旨以叨富贵者,亦有不相诡随以获罪戾者。陛下观之,昔富贵者为是乎?获罪戾者为是乎?今之言迁幸者,犹前之言和议为可行者也;今之言不可迁者,犹前日之言和议不可行者也。惟陛下熟思而审用之。且京师二百年积累之基业,陛下奈何轻弃以遗敌国乎。"
诏遣官迎奉六宫往金陵,泽上疏曰:"京师,天下腹心也。两河虽未敉宁,特一手臂之不信尔。今遽欲去之,非惟一臂之弗廖,且并与腹心而弃之矣。昔景德间,契丹寇澶渊,王钦若江南人,即劝幸金陵,陈尧叟蜀人,即劝幸成都,惟寇准毅然请亲征,卒用成功。臣何敢望寇准,然不敢不以章圣望陛下。"又条上五事,其一言黄潜善、汪伯彦赞南幸之非。泽前后建议,经从三省、枢密院,辄为潜善等所抑,每见泽奏疏,皆笑以为狂。
金将兀术渡河,谋攻汴京。诸将请先断河梁,严兵自固,泽笑曰:"去冬,金骑直来,正坐断河梁耳。"乃命部将刘衍趋滑、刘达趋郑,以分敌势,戒诸将极力保护河梁,以俟大兵之集。金人闻之,夜断河梁遁去。二年,金人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方与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金人果败。
金将黏罕据西京,与泽相持。泽遣部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趋郑,遇敌大战,中立死之,俊民降,景良遁去。泽捕得景良,谓曰:"不胜,罪可恕;私自逃,是无主将也。"斩其首以徇。既而俊民与金将史姓者及燕人何仲祖等持书来招泽,泽数俊民曰:"汝失利死,尚为忠义鬼,今反为金人持书相诱,何面目见我乎。"斩之,谓史曰:"我受此土,有死而已。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亦斩之。谓仲祖胁从,贷之。刘衍还,金人复入滑,部将张捴请往救,泽选兵五千付之,戒毋轻战以需援。捴至滑迎战,敌骑十倍,诸将请少避其锋,捴曰:"避而偷生,何面目见宗公。"力战死之。泽闻捴急,遣王宣领骑五千救之。捴死二日,宣始至,与金人大战,破走之。泽迎捴丧归,恤其家,以宣权知滑州,金人自是不复犯东京。
山东盗起,执政谓其多以义师为名,请下令止勤王。泽疏曰:"自敌围京城,忠义之士愤懑争奋,广之东西、湖之南北、福建、江、淮,越数千里,争先勤王。当时大臣无远识大略,不能抚而用之,使之饥饿困穷,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此非勤王者之罪,乃一时措置乖谬所致耳。今河东、西不从敌国而保山砦者,不知其几;诸处节义之夫,自黥其面而争先救驾者,复不知其几。此诏一出,臣恐草泽之士一旦解体,仓卒有急,谁复有愿忠效义之心哉。"
王策者,本辽酋,为金将,往来河上。泽擒之,解其缚坐堂上,为言:"契丹本宋兄弟之国,今女真辱吾主,又灭而国,义当协谋雪耻。"策感泣,愿效死。泽因问敌国虚实,尽得其详,遂决大举之计,召诸将谓曰:"汝等有忠义心,当协谋剿敌,期还二圣,以立大功。"言讫泣下,诸将皆泣听命。金人战不利,悉引兵去。
泽疏谏南幸,言:"臣为陛下保护京城,自去年秋冬至于今春,又三月矣。陛下不早回京城,则天下之民何所依戴。"除资政殿学士。又遣子颖诣行阙上疏曰:"天下之事,见几而为,待时而动,则事无不成。今收复伊、洛而金酋渡河,捍蔽滑台而敌国屡败,河东、河北山砦义民,引领举踵,日望官兵之至。以几以时而言之,中兴之兆可见,而金人灭亡之期可必,在陛下见几乘时而已。"又言:"昔楚人城郢,史氏鄙之。今闻有旨于仪真教习水战,是规规为偏霸之谋,非可鄙之甚者乎?传闻四方,必谓中原不守,遂为江宁控扼之计耳。"
先是,泽去磁,以州事付兵马钤辖李侃,统制赵世隆杀之。至是,世隆及弟与兴以兵三万来归,众惧其变,泽曰:"世隆本吾一校尔,何能为。"世隆至,责之曰:"河北陷没,吾宋法令与上下之分亦陷没邪?"命斩之。时世兴佩刀侍侧,众兵露刃庭下,泽徐谓世兴曰:"汝兄诛,汝能奋志立功,足以雪耻。"世兴感泣。金人攻滑州,泽遣世兴往救,世兴至,掩其不备,败之。
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又奏言:"圣人爱其亲以及人之亲,所以教人孝;敬其兄以及人之兄,所以教人弟。陛下当与忠臣义士合谋肆讨,迎复二圣。今上皇所御龙德宫俨然如旧,惟渊圣皇帝未有宫室。望改修宝箓宫以为迎奉之所,使天下知孝于父、弟于兄,是以身教也。"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泽质直好义,亲故贫者多依以为活,而自奉甚薄。常曰:"君父侧身尝胆,臣子乃安居美食邪!"始,泽诏集群盗,聚兵储粮,结诸路义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冀。有志弗就,识者恨之。
子颖,居戎幕,素得士心。泽薨数日,将士去者十五,都人请以颖继父任。会朝廷已命杜充留守,乃以颖为判官。充反泽所为,颇失人心,颖屡争之,不从,乃请持服归。自是豪杰不为用,群聚城下者复去为盗,而中原不守矣。颖官终兵部郎中。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和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知枢密院张浚荐之,除司勋郎官。上幸建康,诏条具防秋事宜,鼎言:"宜以六宫所止为行宫,车驾所止为行在,择精兵以备仪卫,其余兵将分布江、淮,使敌莫测巡幸之定所。"上纳之。
久雨,诏求阙政。鼎言:"自熙宁间王安石用事,变祖宗之法,而民始病。假辟国之谋,造生边患;兴理财之政,穷困民力;设虚无之学,败坏人才。至崇宁初,蔡京托绍述之名,尽祖安石之政。凡今日之患始于安石,成于蔡京。今安石犹配享庙廷,而京之党未除,时政之阙无大于此。"上为罢安石配享。擢右司谏,旋迁殿中侍御史。
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北兵至江上,上幸会稽,召台谏议去留,鼎陈战、守、避三策,拜御史中丞。请督王王燮进军宣州,周望分军出广德,刘光世渡江驻蕲、黄,为邀击之计。又言:"经营中原当自关中始,经营关中当自蜀始,欲幸蜀当自荆、襄始。吴、越介在一隅,非进取中原之地。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湘,而下瞰京、洛,三国所必争,宜以公安为行阙,而屯重兵于襄阳,运江、浙之粟以资川、陕之兵,经营大业,计无出此。"
韩世忠败金人于黄天荡,宰相吕颐浩请上幸浙西,下诏亲征,鼎以为不可轻举。颐浩恶其异己,改鼎翰林学士,鼎不拜,改吏部尚书,又不拜,言:"陛下有听纳之诚,而宰相陈拒谏之说;陛下有眷待台臣之意,而宰相挟挫沮言官之威。"坚卧不出,疏颐浩过失凡千言。上罢颐浩,诏鼎复为中丞,谓鼎曰:"朕每闻前朝忠谏之臣,恨不之识,今于卿见之。"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金人攻楚州,鼎奏遣张俊往援之。俊不行,山阳遂陷,金人留淮上,范宗尹奏敌未必能再渡,鼎曰:"勿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三省常以敌退为陛下援人才、修政事,密院常虞敌至为陛下申军律、治甲兵,即两得之。"上曰:"卿等如此,朕复何忧。"鼎以楚州之失,上章丐去。会辛企宗除节度使,鼎言企宗非军功,忤旨,出奉祠,除知平江府,寻改知建康,又移知洪州。
京西招抚使李横欲用兵复东京,鼎言:"横乌合之众,不能当敌,恐遂失襄阳。"已而横战不利走,襄阳竟陷。召拜参知政事。宰相朱胜非言:"襄阳国之上流,不可不急取。"上问:"岳飞可使否?"鼎曰:"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签枢徐俯不以为然。飞出师竟复襄阳。
鼎乞令韩世忠屯泗上,刘光世出陈、蔡。光世请入奏,俯欲许之,鼎不可。伪齐宿迁令来归,俯欲斩送刘豫,鼎复争之。俯积不能平,乃求去。朱胜非兼知枢密院,言者谓当国者不知兵,乞令参政通知。由是为胜非所忌。除鼎知枢密院、川陕宣抚使,鼎辞以非才。上曰:"四川全盛半天下之地,尽以付卿,黜陟专之可也。"时吴玠为宣抚副使,鼎奏言:"臣与玠同事,或节制之耶?"上乃改鼎都督川、陕诸军事。
鼎所条奏,胜非多沮抑之。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万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时刘豫子麟与金人合兵大入,举朝震恐。鼎论战御之计,诸将各异议,独张俊以为当进讨,鼎是其言。有劝上他幸者,鼎曰:"战而不捷,去未晚也。"上亦曰:"朕当亲总六师,临江决战。"鼎喜曰:"累年退怯,敌志益骄,今圣断亲征,成功可必。"于是诏张俊以所部援韩世忠,而命刘光世移军建康,且促世忠进兵。世忠至扬州,大破金人于大仪镇。方警报交驰,刘光世遣人讽鼎曰:"相公自入蜀,何事为他人任患。"世忠亦谓人曰:"赵丞相真敢为者。"鼎闻之,恐上意中变,乘间言:"陛下养兵十年,用之正在今日。若少加退沮,即人心涣散,长江之险不可复恃矣。"及捷音日至,车驾至平江,下诏声逆豫之罪,欲自将渡江决战。鼎曰:"敌之远来,利于速战,遽与争锋,非策也。且豫犹遣其子,岂可烦至尊耶?"帝为止不行。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自江上还,云北兵大集,然后知鼎之有先见也。
张浚久废,鼎言浚可大任,乃召除知枢密院,命浚往江上视师。时敌兵久驻淮南,知南兵有备,渐谋北归。鼎曰:"金人无能为矣。"命诸将邀诸淮,连败之,金人遁去。上谓鼎曰:"近将士致勇争先,诸路守臣亦翕然自效,乃朕用卿之力也。"鼎谢曰:"皆出圣断,臣何力之有焉。"或问鼎曰:"金人倾国来攻,众皆忷惧,公独言不足畏,何耶?"鼎曰:"敌众虽盛,然以豫邀而来,非其本心,战必不力,以是知其不足畏也。"上尝语张浚曰:"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鼎奏金人遁归,尤当博采群言,为善后之计。于是诏吕颐浩等议攻战备御、措置绥怀之方。
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
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胜非言:"神宗史增多王安石日录,哲宗史经京、卞之手,议论多不正,命官删修,诚足以彰二帝盛美。"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又以御书尚书一帙赐之,曰:"书所载君臣相戒饬之言,所以赐卿,欲共由斯道。"鼎上疏谢。
刘豫遣子麟、猊分路入寇,时张浚屯盱眙,杨沂中屯泗,韩世忠屯楚,岳飞驻鄂,刘光世驻庐,沿江上下无兵,上与鼎以为忧。鼎移书浚,欲令俊与沂中合兵剿敌。光世乞舍庐还太平,又乞退保采石,鼎奏曰:"豫逆贼也,官军与豫战而不能胜,或更退守,何以立国?今贼已渡淮,当亟遣张俊合光世之军尽扫淮南之寇,然后议去留。"上善其策,诏二将进兵。俊军至藕塘与猊战,大破之。鼎命沂中趋合肥以会光世,光世已弃庐回江北。浚以书告鼎,鼎白上诏浚:有不用命者,听以军法从事。光世大骇,复进至肥河与麟战,破之。麟、猊拔栅遁去。
浚在江上,尝遣其属吕祉入奏事,所言夸大,鼎每抑之。上谓鼎曰:"他日张浚与卿不和,必吕祉也。"后浚因论事,语意微侵鼎,鼎言:"臣初与浚如兄弟,因吕祉离间,遂尔睽异。今浚成功,当使展尽底蕴,浚当留,臣当去。"上曰:"俟浚归议之。"浚尝奏乞幸建康,而鼎与折彦质请回跸临安。暨浚还,乞乘胜攻河南,且罢刘光世军政。鼎言:"擒豫固易耳,然得河南,能保金人不内侵乎?光世累世为将,无故而罢之,恐人心不安。"浚滋不悦。鼎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
七年,上幸建康,罢刘光世,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副之,并听参谋、兵部尚书吕祉节度制。琼与德有宿怨,诉于祉,不得直,执祉以全军降伪齐。浚引咎去位,乃以万寿观使兼侍读召鼎,入对,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四官。上言:"淮西之报初至,执政奏事皆失措,惟朕不为动。"鼎曰:"今见诸将,尤须静以待之,不然益增其骄蹇之心。"台谏交论淮西无备,鼎曰:"行朝拥兵十万,敌骑直来,自足抗之,设有他虞,鼎身任其责。"淮西迄无惊。
鼎尝乞降诏安抚淮西,上曰:"俟行遣张浚,朕当下罪己之诏。"鼎言:"浚已落职。"上曰:"浚罪当远窜。"鼎奏:"浚母老,且有勤王功。"上曰:"功过自不相掩。"已而内批出,浚谪置岭南,鼎留不下。诘旦,经同列救解,上怒殊未释,鼎力恳曰:"浚罪不过片策耳。凡人计虑,岂不欲万全,傥因一失,便置之死地,后有奇谋秘计,谁复敢言者。此事自关朝廷,非独私浚也。"上意乃解,遂以散官分司,居永州。
鼎既再相,或议其无所施设,鼎闻之曰:"今日之事如人患羸,当静以养之。若复加攻砭,必伤元气矣。"金人废刘豫,鼎遣间招河南守将,寿、亳、陈、蔡之间,往往举城或率部曲来归,得精兵万余,马数千。知庐州刘锜亦奏言:"淮北归正者不绝,度今岁可得四五万。"上喜曰:"朕常虑江、池数百里备御空虚,今得此军可无患矣。"
金人遣使议和,朝论以为不可信,上怒。鼎曰:"陛下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雠,今屈己请和,不惮为之者,以梓宫及母后耳。群臣愤懑之辞,出于爱君,不可以为罪。陛下宜谕之曰:"讲和非吾意,以亲故,不得已为之。但得梓宫及母后还,敌虽渝盟,吾无憾焉。""上从其言,群议遂息。
潘良贵以向子諲奏事久,叱之退。上欲抵良贵罪,常同为之辨,欲并逐同。鼎奏:"子諲虽无罪,而同与良贵不宜逐。"二人竟出。给事中张致远谓不应以一子諲出二佳士,不书黄,上怒,顾鼎曰:"固知致远必缴驳。"鼎问:"何也?"上曰:"与诸人善。"盖已有先入之言,由是不乐于鼎矣。秦桧继留身奏事,既出,鼎问:"帝何言?"桧曰:"上无他,恐丞相不乐耳。"御笔和州防御使璩除节钺,封国公。鼎奏:"建国虽未正名,天下皆知陛下有子,社谡大计也。在今礼数不得不异,所以系人心不使之二三而惑也。"上曰:"姑徐之。"桧后留身,不知所云。
鼎尝辟和议,与桧意不合,及鼎以争璩封国事拂上意,桧乘间挤鼎,又荐萧振为侍御史。振本鼎所引,及入台,劾参知政事刘大中罢之。鼎曰:"振意不在大中也。"振亦谓人曰:"赵丞相不待论,当自为去就。"会殿中侍御史张戒论给事中勾涛,涛言:"戒之击臣,乃赵鼎意。"因诋鼎结台谏及诸将。上闻益疑,鼎引疾求免,言:"大中持正论,为章惇、蔡京之党所嫉。臣议论出处与大中同,大中去,臣何可留?"乃以忠武节度使出知绍兴府,寻加检校少傅,改奉国军节度使。桧率执政往饯其行,鼎不为礼,一揖而去,桧益憾之。
鼎既去,王庶入对,上谓庶曰:"赵鼎两为相,于国有大功,再赞亲征皆能决胜,又镇抚建康,回銮无患,他人所不及也。"先是,王伦使金,从鼎受使指。问礼数,则答以君臣之分已定;问地界,则答以大河为界。二者从事之大者,或不从则已。伦受命而行。至是,伦与金使俱来,以抚谕江南为名,上叹息谓庶曰:"使五日前得此报,赵鼎岂可去耶?"
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
鼎尝荐胡寅、魏矼、晏敦复、潘良贵、吕本中、张致远等数十人分布朝列。暨再相,奏曰:"今清议所与,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之流,陛下能用之乎?妒贤长恶,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之徒,陛下能去之乎?"上为徙世将,而公辅等寻补外。上尝中批二人付庙堂升擢。鼎奏:"疏远小臣,陛下何由得其姓名?"上谓:"常同实称之。"鼎曰:"同知其贤,何不露章荐引?"
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浚初求去,有旨召鼎。鼎至越丐祠,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又讽谢祖信论鼎尝受张邦昌伪命,遂夺节。御史中丞王次翁论鼎治郡废驰,命提举洞霄宫。鼎自泉州归,复上书言时政,桧忌其复用,讽次翁又论其尝受伪命,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谪官居兴化军。论者犹不已,移漳州,又责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
在潮五年,杜门谢客,时事不挂口,有问者,但引咎而已。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先得疾,自书墓中石,记乡里及除拜岁月。至是,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高宗祔庙,以鼎配享庙庭,擢用其孙十有二人。
鼎为文浑然天成,凡高宗处分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拟奏表疏、杂诗文二百余篇,号得全集,行于世。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论曰: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抑斯民目睹君父之陷于涂淖,孰无愤激之心哉。使当其时泽得勇往直前,无或龃龉牵制之,则反二帝,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黄潜善、汪伯彦嫉能而惎功,使泽不得信其志,发愤而薨,岂不悲哉!
及赵鼎为相,则南北之势成矣。两敌之相持,非有灼然可乘之衅,则养吾力以俟时,否则,徒取危困之辱。故鼎之为国,专以固本为先,根本固而后敌可图、雠可复,此鼎之心也。惜乎一见忌于秦桧,斥逐远徙,卒赍其志而亡,君子所尤痛心也。
窃尝论泽、鼎之终而益有感焉。泽之易箦也,犹连呼"渡河"者三;而鼎自题其铭旌,有"气作山河壮本朝"之语。何二臣之爱君忧国,虽处死生祸变之际,而犹不渝若是!而高宗惑于憸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谓"善善而不能用",千载而下,忠臣义士犹为之抚卷扼腕,国之不竞,有以哉!
<b>部分译文</b>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亲刘氏,梦见天空出现猛烈雷电,光照其身,第二天宗泽便出生。宗泽从小豪爽有大志,中元。。六年(1091)进士。在朝廷面试时,宗泽极力指陈时弊,考官厌恶他太直,将他列为倒数第一。
宗泽被调任大名馆陶县尉。吕惠卿为。。延帅,发檄文令宗泽与邑令视察黄河堤防设施,檄文到,正碰上宗泽长子死,但宗泽奉檄立即动身。吕惠卿得知,说“:可称得上是为国忘家。”当时朝廷正在大规模开凿御河,隆冬季节,役夫僵死于道,但中使仍督促急迫。宗泽认为疏浚御河是小事,于是向帅臣上书说:“时北方天气寒冷,白白让民受苦而难以成功,稍稍缓一下,至初春可以不必烦扰而取得成功。”最后帅臣将他的意见上奏给皇上,被采纳。吕惠卿召宗泽为部属,宗泽推辞。
宗泽被调任衢州龙游县令。龙游百姓不知学,宗泽为他们设立学校,聘请儒学老师,讲论经术,风俗为之一变,自此龙游相继有人登科中举。
宗泽被调任晋州赵城县令。就任后,宗泽上书请求将赵城由县升为军,奏书呈上,朝廷没有完全采纳他的请求。宗泽说“:承平时固然没有什么忧虑,但他日如果有警报,就知道我所说的话了。”
宗泽任莱州掖县知县。朝廷遣使者购买牛黄,宗泽回报说:“当发生病疫时,牛中毒则结为黄。现在一派和气,牛怎么能结黄呢?”使者发怒,想弹劾邑官。宗泽说“:这是我宗泽的意思。”并以个人名义将这件事上奏给皇上。
宗泽任登州通判。登州境内有官田几百顷,都是不毛之地,每年上交赋税万余缗,大多是向老百姓强行征取的,宗泽上奏请求加以罢免。朝廷派遣使者由登州联结女真,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对他的亲友说:“天下从此多事了。”宗泽退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草屋而居。
靖康元年(1126),中丞陈过庭等联名举荐,宗泽被借以宗正少卿身份,充任和议使。宗泽说“:此行不打算生回了。”有人问他原因,宗泽说:“敌人能够悔过撤兵当然好,否则怎么能向金人屈节以辱君命呢。”有人认为宗泽刚直不屈,恐怕有害于和议,皇上于是不派他出使,而任命他为磁州知州。
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宗泽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磁州经过敌兵蹂躏之后,百姓逃亡,仓库空虚。宗泽到达,修缮城墙,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义勇,开始做固守不动的打算。他上奏说:“邢、洛、磁、越、相五州各屯精兵二万人,敌进攻一郡,则其余四郡都应援,这样一郡的兵力经常保有十万人。”皇上表示称赞,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攻破真定,领兵南取庆源,从李固渡渡黄河,担心宗泽率兵从后路追踪,便派遣几千骑兵直攻磁州城。宗泽披甲登城,命令壮士以神臂弓将敌骑射走,然后开门追击,斩杀敌人几百人。所缴获的羊马金帛,全部赏给士兵。
康王再次出使金营,经过磁州,宗泽迎拜说“:肃王一去不回,现在敌人又诡辞召大王,希望不要去。”康王于是转回相州。
朝廷下诏,以宗泽为副元帅,随从康王起兵救援京城。宗泽认为应该立即会兵李固渡,断绝敌人归路,其他人不同意,宗泽于是独自领兵赶赴李固渡,在路上遇到金兵,宗泽派遣秦光弼、张德进行夹击,大败金兵。金人败后,留兵分别屯守。宗泽派壮士乘夜袭击金营,攻破三十余砦。
当时康王设置大元帅府,檄令会兵大名。宗泽踏冰渡过黄河见到康王,说京城被围困很长时间,救援京城不可缓慢。恰逢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带蜡封钦宗手诏从京城来,说和议可成。宗泽说:“金人狡诈,这不过是想欺骗我军罢了。君父盼望救援,胜过饥渴,应该赶快令兵直趋澶渊,依次建造营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人有别的阴谋,则我兵已在城下了。”汪伯彦等人加以阻难,劝告康王派宗泽先行,从此宗泽不能参与元帅府中的谋议了。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至开德,与金人十三战皆胜,他寄书信劝告康王檄令诸道会兵京城。宗泽又发书给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曾懋,让他们合兵救援京城。这三人都认为宗泽狂妄,不予理睬。宗泽领孤军前进,都统陈淬说敌势正盛,不可轻举妄动。宗泽发怒,想将陈淬斩首,诸将请求宽免陈淬,让他以死效命。宗泽命令陈淬进兵,与敌人相遇,陈淬大败敌人。金人攻打开德,宗泽派遣孔彦威迎战,又大败敌人。宗泽估计金人必定会进犯濮阳,便事先派遣三千骑兵前去救援,结果金人果然来攻打濮阳,又被打败。金人第二次攻打开德,权邦彦、孔彦威合兵夹击,金兵再次大败。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他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兵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宗泽领兵往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营垒。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人。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宗泽估计敌人人数比自己多十倍,今日一战而退却,其势必定会再来,如果金兵全部出动夜袭我军,则危险了。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他们害怕宗泽,不敢再派兵出战了。宗泽出其不意,派兵渡过大沟河发动袭击,将金人打败。康王根据旧制授任宗泽为徽猷阁待制。
当时金人胁迫徽、钦二帝北去,宗泽得知,立即领兵奔赴滑州,经过黎阳,到达大名,想直接渡过黄河,控扼金人的退路,截回徽、钦二帝,然而勤王之兵却无一到达的。宗泽又听说张邦昌僭位,想先行领兵进行讨伐。恰逢大元帅府传来书信,约他领兵靠近都城,按兵不动以观察形势变化。宗泽回书康王说“:人臣哪有穿赭袍,打红盖,坐正殿的呢?自古的奸臣都是外表恭顺而藏祸心,没有像张邦昌那样窃占皇位,改变纪元,进行大赦、罪恶昭著的。现在徽钦二帝、诸王都渡过黄河北去了,只有大王还在济,上天之意由此可知。应该立即替天进行讨伐,兴复社稷国家。”并且还说:“张邦昌进行伪赦,有些奸雄的心被打动了,希望派遣使者分别告谕各路,以安定民心。”
宗泽又上书说“:现在天下所寄期望的在于大王,如果大王行事得道,则可以使天下人之心得到慰藉。所谓道,就是近刚直正义而远离柔弱奸邪,接纳诤诤劝谏而拒绝阿谀佞言,崇尚恭谨节俭而抑制骄狂奢侈,注意忧患勤勉而忘记安逸享乐,提倡公心务实而压制私心虚伪。”接着连连上书劝告康王赵构积极进取。
康王在南京即皇帝位,宗泽入朝相见,涕泪交流,提出复兴国家大计。当时他与李纲一同入朝对答,两人相见谈论国事,慷慨流涕,李纲认为宗泽是一个奇人。皇上想留住宗泽,黄潜善等人进行阻碍。宗泽被任为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当时金人提出割地的要求,宗泽上书说:“天下,是太祖、太宗的天下,陛下应当兢兢业业,思虑着将它传之万世,为何急忙同意割让河东、河西,还答应割弃陕州的蒲县和解县呢?自从金人再次入侵,朝廷未曾任命一将,派出一兵,只听到奸邪之臣,早进一言主张讲和,晚进一说请求盟好,终于导致徽钦二帝北去,宗社蒙受耻辱。臣以为陛下会赫然震怒,明令赏罚罢黜,以再造王室。现在陛下即位四十天了,没有听到有大号令,只见刑部指挥说:‘不得发布赦文到河东、河西、陕州的蒲县和解县。’这是压制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于民。臣虽然愚钝怯弱,愿意亲冒矢石,为诸将之先,能够捐躯报国也就满足了。”皇上看完宗泽的奏疏觉得很悲壮。宗泽被改任为知青州,当时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开封府长官职位空缺,李纲说安定和恢复旧都城,非宗泽不可。不久,宗泽改任知开封府。这时敌人仍留屯在黄河边上,战鼓之声,日夜可闻,可京城的战船全部废坏,士兵与百姓杂居,盗贼纵横,人心惶惶。宗泽一向威望高,到达开封后,他首先捕杀了几个盗贼。宗泽下令说“:盗贼,无论赃物多少,一律按军法论处。”自此盗贼平息,百姓得以安宁。
王善,是河东的大盗,拥有人马七十万,战车万辆,想占据京城。宗泽独自一人骑马到王善的兵营,流着泪对王善说:“朝廷正处危难之时,如果有一两个像公一样的人,怎么会再有外敌入侵之患呢。现在是你立功之时,不能失去机会。”王善感动落泪说“:怎么敢不为朝廷效力。”于是解甲投降。当时杨进号称没角牛,拥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兵几万,往来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间,侵扰抢掠,成为祸患。宗泽派人告诉他们以祸福,将他们全部招降。宗泽上疏请求皇上返回京城。不久,皇上下诏:荆、襄、江、淮都做好准备,以待皇上巡幸。宗泽上书说:“开封物价市场,渐渐恢复平常。将士、家民、商旅、士大夫之中怀有忠义之心的,都盼望陛下立即返回京师,以安慰人心。那些提出不同主张的人,并不是出于对陛下的忠心,只不过像张邦昌之流,暗中与金人勾结罢了。”宗泽被授任为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
金派人以出使伪楚为名,到开封府,宗泽说“:这名义上是出使,而实际上是探察我们的虚实。”于是将其使者拘留,上疏请求处死。朝廷诏令宗泽将所拘留的金国使者迁移到别的馆舍安置,宗泽说“:国家承平二百年,不知道战争,把敌国的欺瞒当成诚信,丝毫不加置疑。不仅不作进攻与讨伐的周密打算,反而对于不忘敌仇、希望尽忠报国的人、士大夫不认为是狂,便认为是妄,以致有先前的靖康之祸。张邦昌、耿南仲等人的所作所为,陛下是亲眼见到的。现在金人假借出使伪楚之名,来探察我们的虚实,愚臣请求将其斩首,以打破金人的阴谋。可是陛下为人言所惑,诏令安置到其他的馆舍,给予厚待,愚臣不敢奉诏,以示国家衰弱。”皇上于是亲自致书告谕宗泽,最终还是将金使释放。朝廷之人附合黄潜善的意思,都说宗泽拘留金使为不当。尚书左丞许景衡上书极力为宗泽争辩,并且说:“宗泽为开封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现在的士大夫,没有人能和他相比。请求加以重任,以让他取得御敌治民的成功。”
真定、怀、卫之间,敌兵很多,正加紧修造战具以作入攻打算,可是朝廷的将相却毫不经意,不作战备,宗泽感到担忧。于是便渡过黄河联络诸将共同商议有关攻防事宜,以图收复失地。并且在京城的四面,各设置一个防御使以统领新召集的士兵。另外还根据地势在城外建造二十四道坚固的防御墙,在沿河一线依次建立连珠砦,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的忠义民兵,由此陕西、京东、京西各路的人马都愿意听宗泽指挥。高宗下诏将巡幸淮甸。宗泽上书劝谏,朝廷不予理睬。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被处刑,宗泽见到岳飞感到惊奇,说:“这是一个将才。”正碰上金人攻打汜水,宗泽将五百骑兵交给岳飞,让他立功赎罪。岳飞大败金人而回,宗泽于是升岳飞为统制,岳飞由此知名。
宗泽从河北视察军事返回,上疏说:“陛下还留在南都,人心惶惶,都认为陛下舍弃宗社朝廷,使社稷国家无所依靠,生民失去仰戴。陛下应该立即回到汴京,以安慰百姓之心。”没有得到朝廷的回答。宗泽又上书抗争说“:国家与金人结盟,想借此使百姓安宁。但最终导致金人侵扰劫掠,无所不至,这样坚守和议其结果却不足以让百姓安宁。当时有人曲意奉迎以图富贵,也有人不相附合而获罪。陛下看来,是过去求富贵者对呢?还是因不附和而获罪者对?现在主张转移巡幸的人,就如同过去认为和议可行的人;现在主张不可转移他地的人,就如同以前认为和议不可行的人。希望陛下深思熟虑,然后作出抉择。况且京师是二百年所积累的基业,陛下为什么轻易舍弃给敌国呢?”
高宗下诏派遣官吏迎奉六宫去金陵,宗泽上书说:“京师,是天下的腹心。两河地区虽然没有安宁,但只是一个手臂不足以依靠罢了。现在急忙想舍弃它,不仅只是损害一个手臂,这是连腹心一起抛弃。过去景德年间,契丹侵犯澶渊,王钦若是江南人,即劝皇上巡幸金陵,陈尧叟是蜀人,即劝皇上巡幸成都,只有寇准毅然请求皇上亲征,最终采纳寇准的建议取得成功。臣不敢比寇准,但不敢不将陛下比章圣皇帝。”宗泽还呈上五件事,其一是说黄潜善、汪伯彦主张南巡江南不当。宗泽先后的建议,经过三省、枢密院,时常被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所阻抑,他们每次见到宗泽的奏疏,都嘲讽为狂。
金将渡过黄河,谋划攻打汴京。诸将请先断掉河桥,严兵固守,宗泽嘲笑说“:去年冬天,敌人直扑而来,正是由于断掉河桥。”于是命令部将刘衍奔赴滑州,刘达赶赴郑州,以分散敌人兵力,并告诫诸将极力保护河桥,以等待大兵聚集。金人得知,乘夜断掉河桥逃去。
建炎二年(1128),金人从郑州抵达白沙,离汴京很近,都城之人感到惊恐。僚属进来问计策,宗泽正在与客人一起围坐交谈,他笑着回答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在外肯定能够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精锐兵士,让他们绕到敌后,埋伏在其退路上。当金人正与刘衍战斗时,伏兵突起,两面夹击,金人果然被打败。
金将粘罕占据西京,与宗泽对峙。宗泽派遣部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前往郑州,和敌人相遇,双方大战,阎中立战死,郭俊民投降,李景良逃跑。宗泽抓回李景良,对他说:“战而不胜,罪可以饶恕;私自逃跑,这是无视主将。”将他斩首以警戒将士。不久郭俊民与姓史的金将及燕人何仲祖等持书来招降宗泽,宗泽训斥郭俊民说:“你因失利而战死,尚且是忠义鬼,现在反而替金人持书诱降,你有什么面目见我呢?”将他斩首。宗泽又对史姓金将说“:我受命守这块疆土,宁死不让。你为人将,不能以死打败我,却想用儿女之情话招降我吗?”也将他斩首。何仲祖被认为是从者,免除一死。
刘衍返回汴京,金人再次入侵滑州,部将张扌为请求前去救援,宗泽挑选兵士五千人交给他,并告诫他不要轻易作战以等待支援。张扌为到达滑州与敌人接战,敌人兵马十倍于张扌为,诸将请求稍稍避一下敌人的锋芒,张扌为说:“避而偷生,有什么面目见宗公。”于是力战而死。宗泽得知张扌为告急,派遣王宣领骑兵五千人救援。张扌为死后两天,王宣才到达,与金人大战,将金人打败。宗泽迎回张扌为尸骨安葬,抚恤他的家属,并以王宣知滑州,从此金人不再进犯东京。
山东出现盗贼,执政认为他们多是以义军为名,请求下令停止勤王。宗泽上疏说“:自从敌人围困京城,忠义之士因愤怒争先揭竿而起,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福建、江、淮,跨越几千里,纷纷发兵勤王。当时的大臣没有远见大略,没能加以安抚而运用,使他们饥饿困穷,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这不是勤王之人的罪过,而是大臣一时处理不当所致。现在河东、河西不附从敌国而保据山砦者,不知其数;各处有节操,有义气的士大夫,自愿黥面而争先救驾者,又不知其数。这个诏令一下,臣担心草泽之人一旦瓦解,匆忙之间有危急,有谁再愿意尽忠效义呢?”
王策,本来是契丹族的一个酋长,被金任命为将,往来于黄河边上。宗泽将他擒获,松开绳子让他坐在堂上,对他说“:契丹本是宋的兄弟之国,现在女真欺辱我们的皇上,又灭了你们的国家,从情义上讲我们应该协力合谋,报仇雪耻。”王策感动流泪,愿为宗泽效命。宗泽因势问敌国的虚实,详细了解了敌人的情况,于是决定大举进行讨伐,他召诸将对他们说:“你们有忠义之心,应当协力合谋,剿灭敌人,期望迎回徽、钦二帝,建立大功。”说罢落泪,诸将也都流下了泪,表示听从命令。金人因与宗泽战而不利,将兵全部撤去。
宗泽上疏劝阻皇上巡幸江南,他说:“臣替陛下保护京城,从去年秋冬到今年春天,又三个月了。陛下不早回京城,则天下之人无所仰戴。”宗泽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
宗泽又派其子宗颖到朝廷上疏说:“天下的事情,如果见机而为,待时而动,则无事不成。现在收复了伊、洛,金将北渡黄河,保住了滑台,敌人屡屡战败,河东、河北的山砦义军,并肩接踵,天天盼望官兵到来。就时机而言,中兴之兆可见,金人必将灭亡,要实现这些,就在于陛下抓住时机了。”又说“:过去楚人在郢建都城,史家给予贬论。现在听说皇上有旨在仪真教练水战,看其规模是想在江南一隅称霸,这不是非常值得鄙视的吗?消息传到四方,必定会认为是中原不能守,所以才作把守江宁的打算。”
在此之前,宗泽去磁州,将州事交给兵马钤辖李侃,统制官赵世隆将他杀害。到这时,赵世隆及他的弟弟赵世兴领兵三万来投附,大家都担心他们发动变乱,宗泽说“:世隆本是我的一个军校,不会变乱。”世隆到达,宗泽斥责他说:“河北陷落,我大宋的法令和上下之分也陷落了吗?”命令将赵世隆斩首。当时赵世兴佩剑站立在旁边,其手下众士兵在庭下露出兵刃,宗泽慢慢对世兴说:“你的兄弟被杀,你能够发奋立功,也足以雪耻。”赵世兴感动落泪。金人攻打滑州,宗泽派赵世兴前去救援,世兴到达,乘敌不备,将金人打败。
宗泽声望日著,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既尊敬又害怕,他们与宋人谈到宗泽,必定称他为宗爷爷。
宗泽上疏说“:丁进几十万人愿意守护京城,李成愿意扈从皇上回朝,然后渡河讨伐敌人,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共同抗敌。臣听说‘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则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他又上奏说“:圣人爱自己的父母并推及别人的父母,所以教人孝;尊敬自己的兄长并推及别人的兄长,所以教人悌。陛下应当与忠臣义士合谋进行讨伐,以迎回徽、钦二圣。现在太上皇居住的龙德宫依然如旧,只有渊圣皇帝没有宫室,希望改修宝。。宫以作为迎回渊圣皇帝后的居住之所,使天下人知道对父亲孝顺,对兄长贤悌,这是以身为教。”皇上于是下诏择日回京。
宗泽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请求皇上回京,每每被黄潜善等人所阻碍,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则我死而无恨了。”诸将都流着泪说:“怎敢不效力!”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刮风下雨,天色阴暗,宗泽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只是连呼三声“过河”便去世了。都城之人闻知痛哭。宗泽所留下的遗书仍然主张皇上返回京城。朝廷赠宗泽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他为忠简。
宗泽性格直率讲义气,亲人朋友中有不少贫穷者依靠他为生,但自己对自己却非常节俭。他常说:“君父卧薪尝胆,臣子怎能安居美食呢!”开始,宗泽召集群盗,聚兵屯粮,团结各路义兵,联络燕、赵的豪杰,自认为渡过黄河,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大志未成,了解他的人都为他遗憾。
宗泽之子宗颖,在军中一向得士兵拥护。宗泽死后几天,将士离去者十分之五,京城之人请求以宗颖继承父任。由于朝廷已任命杜充为东京留守,于是以宗颖为判官。杜充与宗泽背道而驰,颇失人心,宗颖屡屡争辩,杜充不听,于是请求归家服丧。从此豪杰不被任用,聚集在东京城下者又散去为盗贼,中原已不能保守了。宗颖最高官为吏部郎中。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出生后四年就成为孤儿,母亲樊氏教育他,博通经史百家之书。考中崇宁五年(1106)进士,对策时斥责章。。误国。历官至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道他的才能,提升他为开封士曹。
金兵攻陷太原,朝廷商议割让三镇土地,赵鼎说:“祖宗之地不可以给人,怎么要商议?”不久京师失守,两位皇帝被劫迫北行。金人商议立张邦昌为帝,赵鼎与胡寅、张浚逃到太学中,不写商议书。
高宗即帝位,任命他为代理户部员外郎。知枢密院张浚推荐他,授任为司勋郎官。高宗到建康,诏令条陈秋防事宜,赵鼎说:“从熙宁年间王安石执政,改变祖宗法度以来,百姓开始贫困。借开辟国土之名,造成边患;兴起理财之政,使百姓穷困;设立虚无之学,败坏人才。到崇宁初年,蔡京假托绍述之名,尽行王安石之政。凡是现在的忧患均开始于王安石,而形成于蔡京。现在王安石还配享庙庭,而蔡京的朋党未除,时政的缺失莫大于此。”皇上因此罢去王安石配享,提升他为右司谏,又迁升为殿中侍御史。
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自杀死韩世忠的部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队夺取建康府官邸。赵鼎上言说:“王德率兵在外,擅杀没有忌怕,这样不予治理,谁不会这样干?”皇帝令赵鼎捕获王德,赵鼎又请求下诏痛责韩世忠,而收其将吏交官府治罪,诸将肃然。皇上说:“唐肃宗在灵武中兴时得到一个李勉,朝廷才受到尊重。现在我得到你,无愧于古人了。”中丞范宗尹认为,旧制没有从司谏升任殿中的,皇上说:“赵鼎任谏官极称职,所讲的四十件政事,已施行了三十六件。”于是升任侍御史。
金兵到了江边,皇上到会稽,召台谏官员商议去留问题,赵鼎陈述战、守、避三策,授任御史中丞。请求督促王火燮进军宣州,周望分军出广德,刘光世渡过长江驻扎蕲、黄,作为邀击敌军的计划。又说“:经营中原应当从经营关中开始,经营关中应当从经营巴蜀开始,要到巴蜀应当从荆、襄开始。吴、越位在一角,不是进取中原的根据地。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南,而下俯京、洛,是三国必争之地。应该以公安为行宫,而把重兵驻扎在襄阳,转运江、浙的粮食以供川、陕之兵,经营大业,计策没有比这更好的。”
韩世忠在黄天荡打败金兵,宰相吕颐浩请皇上到浙西,下诏亲征,赵鼎认为不能轻举妄动,颐浩讨厌他与己不合,改任赵鼎为翰林学士,赵鼎不接受,改任为吏部尚书,赵鼎又不接受,赵鼎对皇帝说“:陛下有听纳之诚,而宰相陈拒谏之说;陛下有眷待台臣之意,而宰相却仗势挫阻言官之威。”于是闲居不出,上疏条列颐浩过失共上千言。皇上罢免颐浩,诏令恢复赵鼎为御史中丞,对赵鼎说:“我每次听说先朝忠谏之臣,常恨不能结识,现在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授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金人进攻楚州,赵鼎建议派张俊前去救援。张俊不行动,山阴于是陷落。金兵留在淮河边,范宗尹认为敌人未必能再渡河,赵鼎说:“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要依靠自己有准备以待之。”三省官员常以敌人退去为陛下援引人才,整修政事,枢密院常考虑到敌人进犯为陛下申明军纪、修治兵器,就可以两方面都得以兼顾。”皇上说:“你们能够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赵鼎因为楚州的失陷,上疏请求去职。正好辛企宗被授任节度使,赵鼎认为企宗没有军功,忤逆旨意,出京主持祭祠,授任知平江府,不久改任知建康府,又移任知洪州。
京西招抚使李横打算用兵恢复东京,赵鼎说:“李横部队是乌合之众,不能挡敌,恐怕会失去襄阳。”不久李横作战不利逃走,襄阳终于陷落。召赵鼎入京任参知政事。宰相朱胜非说“:襄阳是国都的上游,不可不赶忙夺取。”皇上问:“岳飞可使用否?”赵鼎说:“知道上游利害的没有超过岳飞的。”签书枢密院徐俯却不以为然。岳飞出师终于收复襄阳。
赵鼎请求令韩世忠驻扎在泗水边,刘光世出师陈、蔡。光世请求入奏,徐俯打算同意,赵鼎认为不可。伪齐宿迁令归降,徐俯打算斩杀他送给刘豫,赵鼎又同他争论。徐俯愤积不能平息,于是请求离职。朱胜非兼任知枢密院,有人认为当国者不知兵,请求让参政同知枢密院。从此被朱胜非忌恨。授任赵鼎知枢密院、川陕宣抚使,赵鼎以自己不具才能辞谢。皇上说:“四川全盛,拥有天下一半的地盘,全部交付给你,升降官吏可以专断处理。”当时吴。。任宣抚副使,赵鼎上言说:“我与吴。。同事,可以节制他吗?”皇上于是改任赵鼎都督川、陕诸军事。
赵鼎有所条疏,胜非常加阻抑。赵鼎上疏说“:当初张浚出使川、陕时,国势比现在强一百倍。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势,君臣相互信任,古今无二,却最终导致非议,以致被贬逐。现在我没有张浚那样的功劳而担当他的任务,远离朝廷,难道能免于议论纷纷吗?”又说“:我所请求带领的兵卒不满数千人,一半都是老弱,所持金帛极少,举荐的人任命书未下,而弹劾奏章已行。我每日在宫中侍奉,有所陈述已很难,何况在万里之外?”当时士大夫都可惜他的远去,台谏有人留行。恰遇边报纷至,赵鼎常陈述用兵大计,到入宫辞行时,皇上说:“你怎能远去,一定任你为相。”九月,授任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诏令一下,朝中大臣互相庆贺。
当时刘豫的儿子刘麟与金人合兵大举进攻,全朝廷震恐。赵鼎提出战御之计,诸将各持己见,只有张俊认为应当进讨,赵鼎同意他的观点。有人劝皇上到其他地方,赵鼎说:“战如不胜,离去不晚。”皇上也说:“我一定亲率六师,临江决战。”赵鼎高兴地说:“多年退怯,以致敌人越是志骄,现在圣上亲征,必定成功。”于是诏令张俊带领所部援助韩世忠,而命刘光世移兵建康,并且催促韩世忠进兵。韩世忠到了扬州在大仪镇大败金兵。当警报频传时,刘光世派人劝赵鼎说:“相公自行入蜀,何苦为他人任患。”韩世忠也对人说:“赵丞相真是敢为。”赵鼎听说,恐怕皇上中途改变主意,乘机会说:“陛下养兵十年,用兵正在今日。如果稍微退却,就会人心涣散,长江之险不可复恃啊。”到捷报日至时,皇帝到了平江,下诏声讨刘豫叛逆之罪,打算亲自领兵渡江决战。赵鼎说:“敌人远来,利于速战,与敌争锋,是失策。况且刘豫还只派遣他的儿子,怎么烦动皇上呢?”皇帝因此作罢。不久,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从长江上游回来,说北边敌兵大集,然后知道赵鼎有先见。
张浚长期被废,赵鼎说张浚可担当大任,于是召张浚任知枢密院,命令张浚前往长江视察部队。当时敌兵长期驻扎淮南,知道南边军队有准备,慢慢打算北归。赵鼎说“:金人不能有作为了。”下令诸将在诸淮间邀击金兵,接连大败金兵,金兵逃走。皇上对赵鼎说“:现在将士们奋勇争先,各地守臣也响应自效,是我任用你的功效啊。”赵鼎谢道“:都出自皇上明断,我哪出了什么力。”有人问赵鼎说:“金人倾国来攻,人们都很畏惧,只有你说不足畏,为什么呢?”赵鼎说:“敌兵虽然很多,但是应刘豫的邀约而来,并非本意,作战必胜不力,因此知道敌人不足畏。”皇上曾经对张浚说“:赵鼎是真正的宰相,上天让他辅助我中兴,可以说是国家的幸运啊。”赵鼎建议金人逃归,尤其应当博采众议,做好善后工作。于是诏令吕颐浩等人商议攻战守备,措置绥怀的策略。
五年,皇上回到临安,诏令任命赵鼎为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以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把政事先后及应当召用的人才,分条列出放在座位边,依次上奏实行,下令任命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为建国公,在行宫门外建立资善堂。赵鼎推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廷舆论认为二人是天下最佳的人选。
建炎初年,曾经下诏认为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还未实行,朱胜非任宰相,皇上告诉他说:“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不能传信于后世,应当让范冲刊定。”胜非说“:神宗史增加了王安石日录,哲宗史经过蔡京、蔡卞之手,议论大多不正确,命令官吏删修,足以昭彰二帝的美德。”正好胜非去职,赵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皇上亲自书写“忠正德文”四字赐给赵鼎,又把亲笔写的尚书一卷赐给他,说“:尚书所载为君臣相互戒饬之言,之所以赐给你,打算与你共保此道。”赵鼎上疏称谢。
刘豫派遣儿子刘麟、刘猊分路进犯,当时张俊驻扎在盱眙,杨沂中驻扎在泗水,韩世忠驻扎在楚州,岳飞驻扎在鄂州,刘光世驻扎在庐州,沿长江上下没有军队,皇上与赵鼎十分忧虑。赵鼎寄信给张俊,打算命令张俊与杨沂中合兵剿敌。刘光世请求抛弃庐州回到太平,又请求退保采石,赵鼎上奏说:“刘豫是逆贼,官军与刘豫作战而不能胜,或者甚至退守,怎么立国?现在敌人已渡过淮河,应当赶忙派遣张俊会合刘光世的军队扫尽淮南之敌,然后商议去留。”皇上赞赏他的计策,诏令二将进兵。张俊军队进至藕塘与刘猊大战,大败敌军。赵鼎命令杨沂中赶到合肥援助刘光世,刘光世已放弃庐州回到江北。张浚写信告诉赵鼎,赵鼎告诉皇上下诏给张浚:有不听命者,听任军法处置。刘光世十分惊骇,又进兵至淝河与李作战,打败敌军,刘麟、刘猊拔营逃走。
张俊在长江,曾经派其属官吕祉入京奏事,言词夸大,赵鼎常加以减抑。皇上对赵鼎说:“日后张俊与你不和,必定由于吕祉。”后来张浚商议政事,语言稍微侵犯赵鼎,赵鼎说:“我当初与张浚亲如兄弟,因为吕祉离间,遂不和。现在张俊立功,应当让他施展全部才能,张俊应当留任,我应当去职。”皇上说:“等张俊回来再商议。”张俊曾经上奏请求皇帝到建康,而赵鼎与折彦质请求回到临安。张俊回京后,请求乘机攻取河南,并且罢去刘光世军政职务。赵鼎说“:捉拿刘豫固然容易,但是取得河南,能保证金人不再入侵吗?光世历代为将,无故而罢免,恐怕人心不安。”张俊于是不高兴。赵鼎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出任知绍兴府。
七年,皇上到建康,罢免刘光世,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为副,并受参谋、兵部尚书吕祉节制。郦琼与王德有旧怨,向吕祉倾诉,不得雪怨,于是捉拿吕祉率领全军投降伪齐。张俊引咎辞职,于是以万寿观使兼侍读职务召用赵鼎进京,入宫进见时,授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升四官。皇上说:“淮西的事情开始报来时,执政大臣们奏事都不当,只有我不为所动。”赵鼎说:“现在对待诸将,尤其应该静以待之,否则越会增加其骄蹇之心。”台谏交互指责淮西没有防备,赵鼎说:“行朝拥兵十万,敌兵攻来,自可足以抵抗,如有他变,赵鼎我身任其责。”淮西迄后没有惊动。
赵鼎曾经请求降诏安抚淮西,皇上说“:等遣走张浚,我会下罪己之诏。”赵鼎说“:张俊已失去职位。”皇上说“:张俊罪当贬到远方。”赵鼎说“:张俊的母亲已老,而且有保护皇上之功。”皇上说:“功过不能相抵。”不久宫内批文已出。张俊贬到岭南安置,赵鼎留住批文不发下去。第二天早朝,邀约同僚们解救,皇上怒意一点不松,赵鼎竭力恳请说:“张俊的罪不过失策而已。凡人计虑,无不欲万全,如果因为有一次失误,便置之死地,后来者有奇谋秘计,谁还敢说出来。这件事关系到朝廷,并非只是私爱张俊。”皇上怒意才解,于是以散官身份分守衙门,住在永州。
赵鼎再次任相后,有人指责他无所行动,赵鼎听见后说:“今日事势就像人患了重病,应当静下来养护。如果再加以攻砭,必定伤了元气。”金人废去刘豫,赵鼎派间谍招抚河南守将,寿、亳、陈、蔡之间,往往举城或率部来归降,得到精兵数万,马数千匹,知庐州刘钅奇也上言说:“淮北归正者不断,估计今年可得到四五万人。”皇上高兴地说:“我常忧虑江、池数百里间防御空虚,现在得到这些军队可以没有忧患了。”
金人遣使议和,朝廷舆论认为不可信,皇上大怒。赵鼎说:“陛下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屈己求和,不惜这样做,是因为二位先帝的灵柩及母后而已。群臣愤懑之辞,出于爱君,不可以成为罪过。陛下应当告诉他们说‘:讲和并非我的本意,以亲人的缘故,不得已为之。只要得到二帝灵柩及母后回来,敌人即使背盟,我也没有遗憾。’”皇上听从他的意见,群臣议论方平息。
潘良贵因为向子湮奏事太久,叱退了他。皇上打算治他的罪,常同为他辩护,皇上打算一并斥逐。赵鼎说:“子湮虽然无罪,而常同与潘良贵不应贬逐。”二人终于被逐。给事中张致远认为不应因为一个子湮而逐出二位佳士,不书黄,皇上大怒,看着赵鼎说:“本来就知道致远一定会缴驳。”赵鼎问“:为什么?”皇上说“:与诸人交情好。”因为已有先入之言,从此不满意赵鼎了。秦桧继续留下来奏事,出来后,赵鼎问道“:皇帝说了什么?”秦桧说:“皇上没有说什么,只担心丞相不高兴而已。”
御笔亲自授给和州防御使璩节钺,封为国公。赵鼎说:“建国虽然没有正名,天下都知道陛下有儿子,这是国家的大计。现在礼节不得不改变,所以维系人心使之不二三而惑而已。”皇上说“:姑且慢慢来。”秦桧留在后面出来,不知道说些什么。
赵鼎曾经驳斥议和,与秦桧意见不合,到赵鼎因为力争为璩封国一事拂逆皇上意见,秦桧乘机排挤赵鼎,又推荐萧振任侍御史。萧振本来是赵鼎荐引的,进入台阁后,弹劾参知政事刘大中罢免了他。赵鼎说“:萧振的本意不在大中。”萧振也对人说:“赵丞相不待指责,就会自行去位。”正好殿中侍御史张戒指责给事中勾涛,勾涛说:“张戒攻击我,是赵鼎的意思。”于是诋毁赵鼎结交台谏官员及诸将。皇上听见后越是疑心,赵鼎称病求免相,说:“大中持论公正,被章。。、蔡京之党所嫉恨。我的意见与大中相同,大中去职,我怎能留任?”于是以忠武节度使出任知绍兴府,不久加官检校少傅,改任奉国军节度使。秦桧率领执政大臣前去送行,赵鼎对他不礼遇,一揖而去,秦桧越是恨他。
赵鼎走后,王庶入宫晋见,皇上对他说“:赵鼎两度为相,对于国家有大功,两次辅助亲征都能取胜,又镇抚建康,朝廷安全无患,真是他人不如啊。”在此以前,王伦出使金国,听从赵鼎的指使。问礼数,就以君臣之分已定作答;问地界,就以大河为界作答。这两件是出使的大事,如果不从就作罢。王伦受命而行。到这时,王伦与金使都来京,以抚谕江南为名,皇上叹息着对王庶说:“如果五天前得到这个消息,赵鼎岂能离去?”
当初,皇上回到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宫,赵鼎看到,责怪说:“艮岳花石之扰,都出自你们,现在想重蹈前辙吗?”于是上奏其事,皇上变色而谢罪。有个户部官送钱入宫,赵鼎召他到相府严厉指责。第二天,问皇上:“某人献钱吗?”皇上说“:我要求的。”赵鼎说“:某人不应献钱,陛下不应求钱。”于是调此人到地方去了。
赵鼎曾经举荐胡寅、魏石工、晏敦复、潘良贵、吕本中、张致远等数十人分布朝廷,再次任相后,上奏说“:现在清议赞善的,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等人,陛下能任用他们吗?嫉贤长恶,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等人,陛下能斥去吗?”皇上为他迁徙世将,而公辅等人不久被任地方官。皇上曾经在宫中批示把两个人交付朝廷升迁。赵鼎说:“疏远小臣,陛下怎么知道他们的姓名?”皇上说“:常同称誉他们。”赵鼎说“:常同知道他们是贤才,为什么不公开上章荐引?”
当初,张浚推荐秦桧可共兴大事,赵鼎再次任相时也以为是这样。但是秦桧心机深险,外表随和而心中持异见。张浚当初求去,有圣旨召赵鼎。赵鼎到了越丐祠,秦桧讨厌他逼迫自己,改任他为知泉州,又劝谢祖信指责赵鼎曾接受张邦昌的伪命,于是夺去节钺。御史中丞王次翁指责赵鼎治郡废弛,命令他提举洞霄宫。赵鼎从泉州归来,又上书议论时政,秦桧怕他重新被起用,劝王次翁又指责他曾接受伪命,贪污都督府十五万缗钱,贬官住在兴化军。指责的人仍不罢休,朝廷命他迁移到漳州,又责任他为清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潮州。
在潮州五年,闭门谢客,不谈时事,有人询问,只引咎自责而已。中丞詹大方诬蔑他受贿,嘱令潮州郡守把他编在移民中迁移到吉阳军,赵鼎上谢表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往那样倔强。”
在吉阳三年,隐居深处,门下故吏都不敢通信问候,只有广西主将张宗元时时送些醪米。秦桧知道后,命令本军每月开其存亡申报。赵鼎派人告诉他的儿子赵汾说:“秦桧一定要杀掉我。我死了,你们没有忧患;不然,祸及一家。”先生病,自己书写墓中石,记载乡里及任职年月。到这时,自书墓铭说:“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遗言嘱咐他的儿子请求归葬,于是绝食而死,这时是绍兴十七年(1147),天下人听说后十分悲痛。第二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追赠为太傅,赐谥号为忠简,追封为丰国公。高宗祭庙,以赵鼎配享庙庭,提升任用他的孙子十二人。
赵鼎作文章浑然天成,凡是高宗处理国家要事,常由他草拟,有拟奏表疏、杂诗文二百多篇,号称得全集,流行于世。论者认为中兴贤明宰相,以赵鼎为首。
宗泽 赵鼎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
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调晋州赵城令。下车,请升县为军,书闻,不尽如所请。泽曰:"承平时固无虑,它日有警,当知吾言矣。"知莱州掖县。部使者得旨市牛黄,泽报曰:"方时疫疠,牛饮其毒则结为黄。今和气横流,牛安得黄?"使者怒,欲劾邑官。泽曰:"此泽意也。"独衔以闻。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康王再使金,行至磁,泽迎谒曰:"肃王一去不反,今敌又诡辞以致大王,愿勿行。"王遂回相州。有诏以泽为副元帅,从王起兵入援。泽言宜急会兵李固渡,断敌归路,众不从,乃自将兵趋渡,道遇北兵,遣秦光弼、张德夹击,大破之。金人既败,乃留兵分屯。泽遣壮士夜捣其军,破三十余砦。
时康王开大元帅府,檄兵会大名。泽履冰渡河见王,谓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缓。会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赍蜡封钦宗手诏,至自京师,言和议可成。泽曰:"金人狡谲,是欲款我师尔。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有异谋,则吾兵已在城下。"汪伯彦等难之,劝王遣泽先行,自是泽不得预府中谋议矣。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以书劝王檄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合兵入援。三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金人攻开德,泽遣孔彦威与战,又败之。泽度金人必犯濮,先遣三千骑往援,金人果至,败之。金人复向开德,权邦彦、孔彦威合兵夹击,又大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王承制以泽为徽猷阁待制。
时金人逼二帝北行,泽闻,即提军趋滑,走黎阳,至大名,欲径渡河,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一至者。又闻张邦昌僣位,欲先行诛讨。会得大元帅府书,约移师近都,按甲观变。泽复书于王曰:"人臣岂有服赭袍、张红盖、御正殿者乎?自古奸臣皆外为恭顺而中藏祸心,未有窃据宝位、改元肆赦、恶状昭著若邦昌者。今二圣、诸王悉渡河而北,惟大王在济,天意可知,宜亟行天讨,兴复社稷。"且言:"邦昌伪赦,或启奸雄之意,望遣使分谕诸路,以定民心。"又上书言:"今天下所属望者在于大王,大王行之得其道,则有心慰天下之心。所谓道者,近刚正而远柔邪,纳谏诤而拒谀佞,尚恭俭而抑骄侈,体忧勤而忘逸乐,进公实而退私伪。"因累表劝进。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入对,相见论国事,慷慨流涕,纲奇之。上欲留泽,潜善等沮之。除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曰:"天下者,太祖、太宗之天下,陛下当兢兢业业,思传之万世,奈何遽议割河之东、西,又议割陕之蒲、解乎。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幕入一说以乞盟,终致二圣北迁,宗社蒙耻。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今即位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但见刑部指挥云"不得月誊播赦文于河之东、西,陕之蒲、解"者,是褫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其民也。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览其言壮之。改知青州,时年六十九矣。
开封尹阙,李纲言绥复旧都,非泽不可。寻徙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忷。泽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王善者,河东巨寇也。拥众七十万、车万乘,欲据京城。泽单骑驰至善营,泣谓之曰:"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善感泣曰:"敢不效力。"遂解甲降。时杨进号没角牛,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众数万,往来京西、淮南、河南、北,侵掠为患。泽遣人谕以祸福,悉招降之。上疏请上还京。俄有诏:荆、襄、江、淮悉备巡幸。泽上疏言:"开封物价市肆,渐同平时。将士、农民、商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以慰人心。其唱为异议者,非为陛下忠谋,不过如张邦昌辈,阴与金人为地尔。"除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
时金遣人以使伪楚为名,至开封府,泽曰:"此名为使,而实觇我也。"拘其人,乞斩之。有诏所拘金使延置别馆,泽曰:"国家承平二百年,不识兵革,以敌国诞谩为可凭信,恬不置疑。不惟不严攻讨之计,其有实欲贾勇思敌所忾之人,士大夫不以为狂,则以为妄,致有前日之祸。张邦昌、耿南仲辈所为,陛下所亲见也。今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令迁置别馆,优加待遇,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上乃亲札谕泽,竟纵遣之。言者附潜善意,皆以泽拘留金使为非。尚书左丞许景衡抗疏力辨,且谓:"泽之为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今之缙绅,未见其比。乞厚加任使,以成御敌治民之功。"
真定、怀、卫间,敌兵甚盛,方密修战具为入攻之计,而将相恬不为虑,不修武备,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兵。又据形势立坚壁二十四所于城外,沿河鳞次为连珠砦,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忠义民兵,于是陕西、京东西诸路人马咸愿听泽节制。有诏如淮甸。泽上表谏,不报。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
泽视师河北还,上疏言:"陛下尚留南都,道路籍籍,咸以为陛下舍宗庙朝廷,使社稷无依,生灵失所仰戴。陛下宜亟回汴京,以慰元元之心。"不报。复抗疏言:"国家结好金人,欲以息民,卒之劫掠侵欺,靡所不至,是守和议果不足以息民也。当时固有阿意顺旨以叨富贵者,亦有不相诡随以获罪戾者。陛下观之,昔富贵者为是乎?获罪戾者为是乎?今之言迁幸者,犹前之言和议为可行者也;今之言不可迁者,犹前日之言和议不可行者也。惟陛下熟思而审用之。且京师二百年积累之基业,陛下奈何轻弃以遗敌国乎。"
诏遣官迎奉六宫往金陵,泽上疏曰:"京师,天下腹心也。两河虽未敉宁,特一手臂之不信尔。今遽欲去之,非惟一臂之弗廖,且并与腹心而弃之矣。昔景德间,契丹寇澶渊,王钦若江南人,即劝幸金陵,陈尧叟蜀人,即劝幸成都,惟寇准毅然请亲征,卒用成功。臣何敢望寇准,然不敢不以章圣望陛下。"又条上五事,其一言黄潜善、汪伯彦赞南幸之非。泽前后建议,经从三省、枢密院,辄为潜善等所抑,每见泽奏疏,皆笑以为狂。
金将兀术渡河,谋攻汴京。诸将请先断河梁,严兵自固,泽笑曰:"去冬,金骑直来,正坐断河梁耳。"乃命部将刘衍趋滑、刘达趋郑,以分敌势,戒诸将极力保护河梁,以俟大兵之集。金人闻之,夜断河梁遁去。二年,金人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方与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金人果败。
金将黏罕据西京,与泽相持。泽遣部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趋郑,遇敌大战,中立死之,俊民降,景良遁去。泽捕得景良,谓曰:"不胜,罪可恕;私自逃,是无主将也。"斩其首以徇。既而俊民与金将史姓者及燕人何仲祖等持书来招泽,泽数俊民曰:"汝失利死,尚为忠义鬼,今反为金人持书相诱,何面目见我乎。"斩之,谓史曰:"我受此土,有死而已。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亦斩之。谓仲祖胁从,贷之。刘衍还,金人复入滑,部将张捴请往救,泽选兵五千付之,戒毋轻战以需援。捴至滑迎战,敌骑十倍,诸将请少避其锋,捴曰:"避而偷生,何面目见宗公。"力战死之。泽闻捴急,遣王宣领骑五千救之。捴死二日,宣始至,与金人大战,破走之。泽迎捴丧归,恤其家,以宣权知滑州,金人自是不复犯东京。
山东盗起,执政谓其多以义师为名,请下令止勤王。泽疏曰:"自敌围京城,忠义之士愤懑争奋,广之东西、湖之南北、福建、江、淮,越数千里,争先勤王。当时大臣无远识大略,不能抚而用之,使之饥饿困穷,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此非勤王者之罪,乃一时措置乖谬所致耳。今河东、西不从敌国而保山砦者,不知其几;诸处节义之夫,自黥其面而争先救驾者,复不知其几。此诏一出,臣恐草泽之士一旦解体,仓卒有急,谁复有愿忠效义之心哉。"
王策者,本辽酋,为金将,往来河上。泽擒之,解其缚坐堂上,为言:"契丹本宋兄弟之国,今女真辱吾主,又灭而国,义当协谋雪耻。"策感泣,愿效死。泽因问敌国虚实,尽得其详,遂决大举之计,召诸将谓曰:"汝等有忠义心,当协谋剿敌,期还二圣,以立大功。"言讫泣下,诸将皆泣听命。金人战不利,悉引兵去。
泽疏谏南幸,言:"臣为陛下保护京城,自去年秋冬至于今春,又三月矣。陛下不早回京城,则天下之民何所依戴。"除资政殿学士。又遣子颖诣行阙上疏曰:"天下之事,见几而为,待时而动,则事无不成。今收复伊、洛而金酋渡河,捍蔽滑台而敌国屡败,河东、河北山砦义民,引领举踵,日望官兵之至。以几以时而言之,中兴之兆可见,而金人灭亡之期可必,在陛下见几乘时而已。"又言:"昔楚人城郢,史氏鄙之。今闻有旨于仪真教习水战,是规规为偏霸之谋,非可鄙之甚者乎?传闻四方,必谓中原不守,遂为江宁控扼之计耳。"
先是,泽去磁,以州事付兵马钤辖李侃,统制赵世隆杀之。至是,世隆及弟与兴以兵三万来归,众惧其变,泽曰:"世隆本吾一校尔,何能为。"世隆至,责之曰:"河北陷没,吾宋法令与上下之分亦陷没邪?"命斩之。时世兴佩刀侍侧,众兵露刃庭下,泽徐谓世兴曰:"汝兄诛,汝能奋志立功,足以雪耻。"世兴感泣。金人攻滑州,泽遣世兴往救,世兴至,掩其不备,败之。
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又奏言:"圣人爱其亲以及人之亲,所以教人孝;敬其兄以及人之兄,所以教人弟。陛下当与忠臣义士合谋肆讨,迎复二圣。今上皇所御龙德宫俨然如旧,惟渊圣皇帝未有宫室。望改修宝箓宫以为迎奉之所,使天下知孝于父、弟于兄,是以身教也。"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泽质直好义,亲故贫者多依以为活,而自奉甚薄。常曰:"君父侧身尝胆,臣子乃安居美食邪!"始,泽诏集群盗,聚兵储粮,结诸路义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冀。有志弗就,识者恨之。
子颖,居戎幕,素得士心。泽薨数日,将士去者十五,都人请以颖继父任。会朝廷已命杜充留守,乃以颖为判官。充反泽所为,颇失人心,颖屡争之,不从,乃请持服归。自是豪杰不为用,群聚城下者复去为盗,而中原不守矣。颖官终兵部郎中。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和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知枢密院张浚荐之,除司勋郎官。上幸建康,诏条具防秋事宜,鼎言:"宜以六宫所止为行宫,车驾所止为行在,择精兵以备仪卫,其余兵将分布江、淮,使敌莫测巡幸之定所。"上纳之。
久雨,诏求阙政。鼎言:"自熙宁间王安石用事,变祖宗之法,而民始病。假辟国之谋,造生边患;兴理财之政,穷困民力;设虚无之学,败坏人才。至崇宁初,蔡京托绍述之名,尽祖安石之政。凡今日之患始于安石,成于蔡京。今安石犹配享庙廷,而京之党未除,时政之阙无大于此。"上为罢安石配享。擢右司谏,旋迁殿中侍御史。
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北兵至江上,上幸会稽,召台谏议去留,鼎陈战、守、避三策,拜御史中丞。请督王王燮进军宣州,周望分军出广德,刘光世渡江驻蕲、黄,为邀击之计。又言:"经营中原当自关中始,经营关中当自蜀始,欲幸蜀当自荆、襄始。吴、越介在一隅,非进取中原之地。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湘,而下瞰京、洛,三国所必争,宜以公安为行阙,而屯重兵于襄阳,运江、浙之粟以资川、陕之兵,经营大业,计无出此。"
韩世忠败金人于黄天荡,宰相吕颐浩请上幸浙西,下诏亲征,鼎以为不可轻举。颐浩恶其异己,改鼎翰林学士,鼎不拜,改吏部尚书,又不拜,言:"陛下有听纳之诚,而宰相陈拒谏之说;陛下有眷待台臣之意,而宰相挟挫沮言官之威。"坚卧不出,疏颐浩过失凡千言。上罢颐浩,诏鼎复为中丞,谓鼎曰:"朕每闻前朝忠谏之臣,恨不之识,今于卿见之。"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金人攻楚州,鼎奏遣张俊往援之。俊不行,山阳遂陷,金人留淮上,范宗尹奏敌未必能再渡,鼎曰:"勿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三省常以敌退为陛下援人才、修政事,密院常虞敌至为陛下申军律、治甲兵,即两得之。"上曰:"卿等如此,朕复何忧。"鼎以楚州之失,上章丐去。会辛企宗除节度使,鼎言企宗非军功,忤旨,出奉祠,除知平江府,寻改知建康,又移知洪州。
京西招抚使李横欲用兵复东京,鼎言:"横乌合之众,不能当敌,恐遂失襄阳。"已而横战不利走,襄阳竟陷。召拜参知政事。宰相朱胜非言:"襄阳国之上流,不可不急取。"上问:"岳飞可使否?"鼎曰:"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签枢徐俯不以为然。飞出师竟复襄阳。
鼎乞令韩世忠屯泗上,刘光世出陈、蔡。光世请入奏,俯欲许之,鼎不可。伪齐宿迁令来归,俯欲斩送刘豫,鼎复争之。俯积不能平,乃求去。朱胜非兼知枢密院,言者谓当国者不知兵,乞令参政通知。由是为胜非所忌。除鼎知枢密院、川陕宣抚使,鼎辞以非才。上曰:"四川全盛半天下之地,尽以付卿,黜陟专之可也。"时吴玠为宣抚副使,鼎奏言:"臣与玠同事,或节制之耶?"上乃改鼎都督川、陕诸军事。
鼎所条奏,胜非多沮抑之。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万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时刘豫子麟与金人合兵大入,举朝震恐。鼎论战御之计,诸将各异议,独张俊以为当进讨,鼎是其言。有劝上他幸者,鼎曰:"战而不捷,去未晚也。"上亦曰:"朕当亲总六师,临江决战。"鼎喜曰:"累年退怯,敌志益骄,今圣断亲征,成功可必。"于是诏张俊以所部援韩世忠,而命刘光世移军建康,且促世忠进兵。世忠至扬州,大破金人于大仪镇。方警报交驰,刘光世遣人讽鼎曰:"相公自入蜀,何事为他人任患。"世忠亦谓人曰:"赵丞相真敢为者。"鼎闻之,恐上意中变,乘间言:"陛下养兵十年,用之正在今日。若少加退沮,即人心涣散,长江之险不可复恃矣。"及捷音日至,车驾至平江,下诏声逆豫之罪,欲自将渡江决战。鼎曰:"敌之远来,利于速战,遽与争锋,非策也。且豫犹遣其子,岂可烦至尊耶?"帝为止不行。未几,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自江上还,云北兵大集,然后知鼎之有先见也。
张浚久废,鼎言浚可大任,乃召除知枢密院,命浚往江上视师。时敌兵久驻淮南,知南兵有备,渐谋北归。鼎曰:"金人无能为矣。"命诸将邀诸淮,连败之,金人遁去。上谓鼎曰:"近将士致勇争先,诸路守臣亦翕然自效,乃朕用卿之力也。"鼎谢曰:"皆出圣断,臣何力之有焉。"或问鼎曰:"金人倾国来攻,众皆忷惧,公独言不足畏,何耶?"鼎曰:"敌众虽盛,然以豫邀而来,非其本心,战必不力,以是知其不足畏也。"上尝语张浚曰:"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鼎奏金人遁归,尤当博采群言,为善后之计。于是诏吕颐浩等议攻战备御、措置绥怀之方。
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以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之选。
建炎初,尝下诏以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未及行,朱胜非为相,上谕之曰:"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非所以传信后世,宜召范冲刊定。"胜非言:"神宗史增多王安石日录,哲宗史经京、卞之手,议论多不正,命官删修,诚足以彰二帝盛美。"会胜非去位,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鼎,又以御书尚书一帙赐之,曰:"书所载君臣相戒饬之言,所以赐卿,欲共由斯道。"鼎上疏谢。
刘豫遣子麟、猊分路入寇,时张浚屯盱眙,杨沂中屯泗,韩世忠屯楚,岳飞驻鄂,刘光世驻庐,沿江上下无兵,上与鼎以为忧。鼎移书浚,欲令俊与沂中合兵剿敌。光世乞舍庐还太平,又乞退保采石,鼎奏曰:"豫逆贼也,官军与豫战而不能胜,或更退守,何以立国?今贼已渡淮,当亟遣张俊合光世之军尽扫淮南之寇,然后议去留。"上善其策,诏二将进兵。俊军至藕塘与猊战,大破之。鼎命沂中趋合肥以会光世,光世已弃庐回江北。浚以书告鼎,鼎白上诏浚:有不用命者,听以军法从事。光世大骇,复进至肥河与麟战,破之。麟、猊拔栅遁去。
浚在江上,尝遣其属吕祉入奏事,所言夸大,鼎每抑之。上谓鼎曰:"他日张浚与卿不和,必吕祉也。"后浚因论事,语意微侵鼎,鼎言:"臣初与浚如兄弟,因吕祉离间,遂尔睽异。今浚成功,当使展尽底蕴,浚当留,臣当去。"上曰:"俟浚归议之。"浚尝奏乞幸建康,而鼎与折彦质请回跸临安。暨浚还,乞乘胜攻河南,且罢刘光世军政。鼎言:"擒豫固易耳,然得河南,能保金人不内侵乎?光世累世为将,无故而罢之,恐人心不安。"浚滋不悦。鼎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
七年,上幸建康,罢刘光世,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副之,并听参谋、兵部尚书吕祉节度制。琼与德有宿怨,诉于祉,不得直,执祉以全军降伪齐。浚引咎去位,乃以万寿观使兼侍读召鼎,入对,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四官。上言:"淮西之报初至,执政奏事皆失措,惟朕不为动。"鼎曰:"今见诸将,尤须静以待之,不然益增其骄蹇之心。"台谏交论淮西无备,鼎曰:"行朝拥兵十万,敌骑直来,自足抗之,设有他虞,鼎身任其责。"淮西迄无惊。
鼎尝乞降诏安抚淮西,上曰:"俟行遣张浚,朕当下罪己之诏。"鼎言:"浚已落职。"上曰:"浚罪当远窜。"鼎奏:"浚母老,且有勤王功。"上曰:"功过自不相掩。"已而内批出,浚谪置岭南,鼎留不下。诘旦,经同列救解,上怒殊未释,鼎力恳曰:"浚罪不过片策耳。凡人计虑,岂不欲万全,傥因一失,便置之死地,后有奇谋秘计,谁复敢言者。此事自关朝廷,非独私浚也。"上意乃解,遂以散官分司,居永州。
鼎既再相,或议其无所施设,鼎闻之曰:"今日之事如人患羸,当静以养之。若复加攻砭,必伤元气矣。"金人废刘豫,鼎遣间招河南守将,寿、亳、陈、蔡之间,往往举城或率部曲来归,得精兵万余,马数千。知庐州刘锜亦奏言:"淮北归正者不绝,度今岁可得四五万。"上喜曰:"朕常虑江、池数百里备御空虚,今得此军可无患矣。"
金人遣使议和,朝论以为不可信,上怒。鼎曰:"陛下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雠,今屈己请和,不惮为之者,以梓宫及母后耳。群臣愤懑之辞,出于爱君,不可以为罪。陛下宜谕之曰:"讲和非吾意,以亲故,不得已为之。但得梓宫及母后还,敌虽渝盟,吾无憾焉。""上从其言,群议遂息。
潘良贵以向子諲奏事久,叱之退。上欲抵良贵罪,常同为之辨,欲并逐同。鼎奏:"子諲虽无罪,而同与良贵不宜逐。"二人竟出。给事中张致远谓不应以一子諲出二佳士,不书黄,上怒,顾鼎曰:"固知致远必缴驳。"鼎问:"何也?"上曰:"与诸人善。"盖已有先入之言,由是不乐于鼎矣。秦桧继留身奏事,既出,鼎问:"帝何言?"桧曰:"上无他,恐丞相不乐耳。"御笔和州防御使璩除节钺,封国公。鼎奏:"建国虽未正名,天下皆知陛下有子,社谡大计也。在今礼数不得不异,所以系人心不使之二三而惑也。"上曰:"姑徐之。"桧后留身,不知所云。
鼎尝辟和议,与桧意不合,及鼎以争璩封国事拂上意,桧乘间挤鼎,又荐萧振为侍御史。振本鼎所引,及入台,劾参知政事刘大中罢之。鼎曰:"振意不在大中也。"振亦谓人曰:"赵丞相不待论,当自为去就。"会殿中侍御史张戒论给事中勾涛,涛言:"戒之击臣,乃赵鼎意。"因诋鼎结台谏及诸将。上闻益疑,鼎引疾求免,言:"大中持正论,为章惇、蔡京之党所嫉。臣议论出处与大中同,大中去,臣何可留?"乃以忠武节度使出知绍兴府,寻加检校少傅,改奉国军节度使。桧率执政往饯其行,鼎不为礼,一揖而去,桧益憾之。
鼎既去,王庶入对,上谓庶曰:"赵鼎两为相,于国有大功,再赞亲征皆能决胜,又镇抚建康,回銮无患,他人所不及也。"先是,王伦使金,从鼎受使指。问礼数,则答以君臣之分已定;问地界,则答以大河为界。二者从事之大者,或不从则已。伦受命而行。至是,伦与金使俱来,以抚谕江南为名,上叹息谓庶曰:"使五日前得此报,赵鼎岂可去耶?"
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谢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与郡。
鼎尝荐胡寅、魏矼、晏敦复、潘良贵、吕本中、张致远等数十人分布朝列。暨再相,奏曰:"今清议所与,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之流,陛下能用之乎?妒贤长恶,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之徒,陛下能去之乎?"上为徙世将,而公辅等寻补外。上尝中批二人付庙堂升擢。鼎奏:"疏远小臣,陛下何由得其姓名?"上谓:"常同实称之。"鼎曰:"同知其贤,何不露章荐引?"
始,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浚初求去,有旨召鼎。鼎至越丐祠,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又讽谢祖信论鼎尝受张邦昌伪命,遂夺节。御史中丞王次翁论鼎治郡废驰,命提举洞霄宫。鼎自泉州归,复上书言时政,桧忌其复用,讽次翁又论其尝受伪命,乾没都督府钱十七万缗,谪官居兴化军。论者犹不已,移漳州,又责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
在潮五年,杜门谢客,时事不挂口,有问者,但引咎而已。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属潮守放编置人移吉阳军,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先得疾,自书墓中石,记乡里及除拜岁月。至是,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明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傅,追封丰国公。高宗祔庙,以鼎配享庙庭,擢用其孙十有二人。
鼎为文浑然天成,凡高宗处分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拟奏表疏、杂诗文二百余篇,号得全集,行于世。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
论曰: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抑斯民目睹君父之陷于涂淖,孰无愤激之心哉。使当其时泽得勇往直前,无或龃龉牵制之,则反二帝,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黄潜善、汪伯彦嫉能而惎功,使泽不得信其志,发愤而薨,岂不悲哉!
及赵鼎为相,则南北之势成矣。两敌之相持,非有灼然可乘之衅,则养吾力以俟时,否则,徒取危困之辱。故鼎之为国,专以固本为先,根本固而后敌可图、雠可复,此鼎之心也。惜乎一见忌于秦桧,斥逐远徙,卒赍其志而亡,君子所尤痛心也。
窃尝论泽、鼎之终而益有感焉。泽之易箦也,犹连呼"渡河"者三;而鼎自题其铭旌,有"气作山河壮本朝"之语。何二臣之爱君忧国,虽处死生祸变之际,而犹不渝若是!而高宗惑于憸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谓"善善而不能用",千载而下,忠臣义士犹为之抚卷扼腕,国之不竞,有以哉!
<b>部分译文</b>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亲刘氏,梦见天空出现猛烈雷电,光照其身,第二天宗泽便出生。宗泽从小豪爽有大志,中元。。六年(1091)进士。在朝廷面试时,宗泽极力指陈时弊,考官厌恶他太直,将他列为倒数第一。
宗泽被调任大名馆陶县尉。吕惠卿为。。延帅,发檄文令宗泽与邑令视察黄河堤防设施,檄文到,正碰上宗泽长子死,但宗泽奉檄立即动身。吕惠卿得知,说“:可称得上是为国忘家。”当时朝廷正在大规模开凿御河,隆冬季节,役夫僵死于道,但中使仍督促急迫。宗泽认为疏浚御河是小事,于是向帅臣上书说:“时北方天气寒冷,白白让民受苦而难以成功,稍稍缓一下,至初春可以不必烦扰而取得成功。”最后帅臣将他的意见上奏给皇上,被采纳。吕惠卿召宗泽为部属,宗泽推辞。
宗泽被调任衢州龙游县令。龙游百姓不知学,宗泽为他们设立学校,聘请儒学老师,讲论经术,风俗为之一变,自此龙游相继有人登科中举。
宗泽被调任晋州赵城县令。就任后,宗泽上书请求将赵城由县升为军,奏书呈上,朝廷没有完全采纳他的请求。宗泽说“:承平时固然没有什么忧虑,但他日如果有警报,就知道我所说的话了。”
宗泽任莱州掖县知县。朝廷遣使者购买牛黄,宗泽回报说:“当发生病疫时,牛中毒则结为黄。现在一派和气,牛怎么能结黄呢?”使者发怒,想弹劾邑官。宗泽说“:这是我宗泽的意思。”并以个人名义将这件事上奏给皇上。
宗泽任登州通判。登州境内有官田几百顷,都是不毛之地,每年上交赋税万余缗,大多是向老百姓强行征取的,宗泽上奏请求加以罢免。朝廷派遣使者由登州联结女真,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对他的亲友说:“天下从此多事了。”宗泽退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草屋而居。
靖康元年(1126),中丞陈过庭等联名举荐,宗泽被借以宗正少卿身份,充任和议使。宗泽说“:此行不打算生回了。”有人问他原因,宗泽说:“敌人能够悔过撤兵当然好,否则怎么能向金人屈节以辱君命呢。”有人认为宗泽刚直不屈,恐怕有害于和议,皇上于是不派他出使,而任命他为磁州知州。
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宗泽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磁州经过敌兵蹂躏之后,百姓逃亡,仓库空虚。宗泽到达,修缮城墙,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义勇,开始做固守不动的打算。他上奏说:“邢、洛、磁、越、相五州各屯精兵二万人,敌进攻一郡,则其余四郡都应援,这样一郡的兵力经常保有十万人。”皇上表示称赞,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攻破真定,领兵南取庆源,从李固渡渡黄河,担心宗泽率兵从后路追踪,便派遣几千骑兵直攻磁州城。宗泽披甲登城,命令壮士以神臂弓将敌骑射走,然后开门追击,斩杀敌人几百人。所缴获的羊马金帛,全部赏给士兵。
康王再次出使金营,经过磁州,宗泽迎拜说“:肃王一去不回,现在敌人又诡辞召大王,希望不要去。”康王于是转回相州。
朝廷下诏,以宗泽为副元帅,随从康王起兵救援京城。宗泽认为应该立即会兵李固渡,断绝敌人归路,其他人不同意,宗泽于是独自领兵赶赴李固渡,在路上遇到金兵,宗泽派遣秦光弼、张德进行夹击,大败金兵。金人败后,留兵分别屯守。宗泽派壮士乘夜袭击金营,攻破三十余砦。
当时康王设置大元帅府,檄令会兵大名。宗泽踏冰渡过黄河见到康王,说京城被围困很长时间,救援京城不可缓慢。恰逢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带蜡封钦宗手诏从京城来,说和议可成。宗泽说:“金人狡诈,这不过是想欺骗我军罢了。君父盼望救援,胜过饥渴,应该赶快令兵直趋澶渊,依次建造营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人有别的阴谋,则我兵已在城下了。”汪伯彦等人加以阻难,劝告康王派宗泽先行,从此宗泽不能参与元帅府中的谋议了。
靖康二年正月,宗泽至开德,与金人十三战皆胜,他寄书信劝告康王檄令诸道会兵京城。宗泽又发书给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曾懋,让他们合兵救援京城。这三人都认为宗泽狂妄,不予理睬。宗泽领孤军前进,都统陈淬说敌势正盛,不可轻举妄动。宗泽发怒,想将陈淬斩首,诸将请求宽免陈淬,让他以死效命。宗泽命令陈淬进兵,与敌人相遇,陈淬大败敌人。金人攻打开德,宗泽派遣孔彦威迎战,又大败敌人。宗泽估计金人必定会进犯濮阳,便事先派遣三千骑兵前去救援,结果金人果然来攻打濮阳,又被打败。金人第二次攻打开德,权邦彦、孔彦威合兵夹击,金兵再次大败。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他考虑到自己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不能取得成功。先锋官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兵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接战,将敌人打败。宗泽领兵往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营垒。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斩杀敌人数千人。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宗泽估计敌人人数比自己多十倍,今日一战而退却,其势必定会再来,如果金兵全部出动夜袭我军,则危险了。于是趁黑夜将军队转移。金人当晚到达,只剩下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他们害怕宗泽,不敢再派兵出战了。宗泽出其不意,派兵渡过大沟河发动袭击,将金人打败。康王根据旧制授任宗泽为徽猷阁待制。
当时金人胁迫徽、钦二帝北去,宗泽得知,立即领兵奔赴滑州,经过黎阳,到达大名,想直接渡过黄河,控扼金人的退路,截回徽、钦二帝,然而勤王之兵却无一到达的。宗泽又听说张邦昌僭位,想先行领兵进行讨伐。恰逢大元帅府传来书信,约他领兵靠近都城,按兵不动以观察形势变化。宗泽回书康王说“:人臣哪有穿赭袍,打红盖,坐正殿的呢?自古的奸臣都是外表恭顺而藏祸心,没有像张邦昌那样窃占皇位,改变纪元,进行大赦、罪恶昭著的。现在徽钦二帝、诸王都渡过黄河北去了,只有大王还在济,上天之意由此可知。应该立即替天进行讨伐,兴复社稷国家。”并且还说:“张邦昌进行伪赦,有些奸雄的心被打动了,希望派遣使者分别告谕各路,以安定民心。”
宗泽又上书说“:现在天下所寄期望的在于大王,如果大王行事得道,则可以使天下人之心得到慰藉。所谓道,就是近刚直正义而远离柔弱奸邪,接纳诤诤劝谏而拒绝阿谀佞言,崇尚恭谨节俭而抑制骄狂奢侈,注意忧患勤勉而忘记安逸享乐,提倡公心务实而压制私心虚伪。”接着连连上书劝告康王赵构积极进取。
康王在南京即皇帝位,宗泽入朝相见,涕泪交流,提出复兴国家大计。当时他与李纲一同入朝对答,两人相见谈论国事,慷慨流涕,李纲认为宗泽是一个奇人。皇上想留住宗泽,黄潜善等人进行阻碍。宗泽被任为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当时金人提出割地的要求,宗泽上书说:“天下,是太祖、太宗的天下,陛下应当兢兢业业,思虑着将它传之万世,为何急忙同意割让河东、河西,还答应割弃陕州的蒲县和解县呢?自从金人再次入侵,朝廷未曾任命一将,派出一兵,只听到奸邪之臣,早进一言主张讲和,晚进一说请求盟好,终于导致徽钦二帝北去,宗社蒙受耻辱。臣以为陛下会赫然震怒,明令赏罚罢黜,以再造王室。现在陛下即位四十天了,没有听到有大号令,只见刑部指挥说:‘不得发布赦文到河东、河西、陕州的蒲县和解县。’这是压制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于民。臣虽然愚钝怯弱,愿意亲冒矢石,为诸将之先,能够捐躯报国也就满足了。”皇上看完宗泽的奏疏觉得很悲壮。宗泽被改任为知青州,当时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开封府长官职位空缺,李纲说安定和恢复旧都城,非宗泽不可。不久,宗泽改任知开封府。这时敌人仍留屯在黄河边上,战鼓之声,日夜可闻,可京城的战船全部废坏,士兵与百姓杂居,盗贼纵横,人心惶惶。宗泽一向威望高,到达开封后,他首先捕杀了几个盗贼。宗泽下令说“:盗贼,无论赃物多少,一律按军法论处。”自此盗贼平息,百姓得以安宁。
王善,是河东的大盗,拥有人马七十万,战车万辆,想占据京城。宗泽独自一人骑马到王善的兵营,流着泪对王善说:“朝廷正处危难之时,如果有一两个像公一样的人,怎么会再有外敌入侵之患呢。现在是你立功之时,不能失去机会。”王善感动落泪说“:怎么敢不为朝廷效力。”于是解甲投降。当时杨进号称没角牛,拥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兵几万,往来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间,侵扰抢掠,成为祸患。宗泽派人告诉他们以祸福,将他们全部招降。宗泽上疏请求皇上返回京城。不久,皇上下诏:荆、襄、江、淮都做好准备,以待皇上巡幸。宗泽上书说:“开封物价市场,渐渐恢复平常。将士、家民、商旅、士大夫之中怀有忠义之心的,都盼望陛下立即返回京师,以安慰人心。那些提出不同主张的人,并不是出于对陛下的忠心,只不过像张邦昌之流,暗中与金人勾结罢了。”宗泽被授任为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
金派人以出使伪楚为名,到开封府,宗泽说“:这名义上是出使,而实际上是探察我们的虚实。”于是将其使者拘留,上疏请求处死。朝廷诏令宗泽将所拘留的金国使者迁移到别的馆舍安置,宗泽说“:国家承平二百年,不知道战争,把敌国的欺瞒当成诚信,丝毫不加置疑。不仅不作进攻与讨伐的周密打算,反而对于不忘敌仇、希望尽忠报国的人、士大夫不认为是狂,便认为是妄,以致有先前的靖康之祸。张邦昌、耿南仲等人的所作所为,陛下是亲眼见到的。现在金人假借出使伪楚之名,来探察我们的虚实,愚臣请求将其斩首,以打破金人的阴谋。可是陛下为人言所惑,诏令安置到其他的馆舍,给予厚待,愚臣不敢奉诏,以示国家衰弱。”皇上于是亲自致书告谕宗泽,最终还是将金使释放。朝廷之人附合黄潜善的意思,都说宗泽拘留金使为不当。尚书左丞许景衡上书极力为宗泽争辩,并且说:“宗泽为开封尹,威名政绩,卓然过人,现在的士大夫,没有人能和他相比。请求加以重任,以让他取得御敌治民的成功。”
真定、怀、卫之间,敌兵很多,正加紧修造战具以作入攻打算,可是朝廷的将相却毫不经意,不作战备,宗泽感到担忧。于是便渡过黄河联络诸将共同商议有关攻防事宜,以图收复失地。并且在京城的四面,各设置一个防御使以统领新召集的士兵。另外还根据地势在城外建造二十四道坚固的防御墙,在沿河一线依次建立连珠砦,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砦的忠义民兵,由此陕西、京东、京西各路的人马都愿意听宗泽指挥。高宗下诏将巡幸淮甸。宗泽上书劝谏,朝廷不予理睬。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被处刑,宗泽见到岳飞感到惊奇,说:“这是一个将才。”正碰上金人攻打汜水,宗泽将五百骑兵交给岳飞,让他立功赎罪。岳飞大败金人而回,宗泽于是升岳飞为统制,岳飞由此知名。
宗泽从河北视察军事返回,上疏说:“陛下还留在南都,人心惶惶,都认为陛下舍弃宗社朝廷,使社稷国家无所依靠,生民失去仰戴。陛下应该立即回到汴京,以安慰百姓之心。”没有得到朝廷的回答。宗泽又上书抗争说“:国家与金人结盟,想借此使百姓安宁。但最终导致金人侵扰劫掠,无所不至,这样坚守和议其结果却不足以让百姓安宁。当时有人曲意奉迎以图富贵,也有人不相附合而获罪。陛下看来,是过去求富贵者对呢?还是因不附和而获罪者对?现在主张转移巡幸的人,就如同过去认为和议可行的人;现在主张不可转移他地的人,就如同以前认为和议不可行的人。希望陛下深思熟虑,然后作出抉择。况且京师是二百年所积累的基业,陛下为什么轻易舍弃给敌国呢?”
高宗下诏派遣官吏迎奉六宫去金陵,宗泽上书说:“京师,是天下的腹心。两河地区虽然没有安宁,但只是一个手臂不足以依靠罢了。现在急忙想舍弃它,不仅只是损害一个手臂,这是连腹心一起抛弃。过去景德年间,契丹侵犯澶渊,王钦若是江南人,即劝皇上巡幸金陵,陈尧叟是蜀人,即劝皇上巡幸成都,只有寇准毅然请求皇上亲征,最终采纳寇准的建议取得成功。臣不敢比寇准,但不敢不将陛下比章圣皇帝。”宗泽还呈上五件事,其一是说黄潜善、汪伯彦主张南巡江南不当。宗泽先后的建议,经过三省、枢密院,时常被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所阻抑,他们每次见到宗泽的奏疏,都嘲讽为狂。
金将渡过黄河,谋划攻打汴京。诸将请先断掉河桥,严兵固守,宗泽嘲笑说“:去年冬天,敌人直扑而来,正是由于断掉河桥。”于是命令部将刘衍奔赴滑州,刘达赶赴郑州,以分散敌人兵力,并告诫诸将极力保护河桥,以等待大兵聚集。金人得知,乘夜断掉河桥逃去。
建炎二年(1128),金人从郑州抵达白沙,离汴京很近,都城之人感到惊恐。僚属进来问计策,宗泽正在与客人一起围坐交谈,他笑着回答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在外肯定能够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精锐兵士,让他们绕到敌后,埋伏在其退路上。当金人正与刘衍战斗时,伏兵突起,两面夹击,金人果然被打败。
金将粘罕占据西京,与宗泽对峙。宗泽派遣部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前往郑州,和敌人相遇,双方大战,阎中立战死,郭俊民投降,李景良逃跑。宗泽抓回李景良,对他说:“战而不胜,罪可以饶恕;私自逃跑,这是无视主将。”将他斩首以警戒将士。不久郭俊民与姓史的金将及燕人何仲祖等持书来招降宗泽,宗泽训斥郭俊民说:“你因失利而战死,尚且是忠义鬼,现在反而替金人持书诱降,你有什么面目见我呢?”将他斩首。宗泽又对史姓金将说“:我受命守这块疆土,宁死不让。你为人将,不能以死打败我,却想用儿女之情话招降我吗?”也将他斩首。何仲祖被认为是从者,免除一死。
刘衍返回汴京,金人再次入侵滑州,部将张扌为请求前去救援,宗泽挑选兵士五千人交给他,并告诫他不要轻易作战以等待支援。张扌为到达滑州与敌人接战,敌人兵马十倍于张扌为,诸将请求稍稍避一下敌人的锋芒,张扌为说:“避而偷生,有什么面目见宗公。”于是力战而死。宗泽得知张扌为告急,派遣王宣领骑兵五千人救援。张扌为死后两天,王宣才到达,与金人大战,将金人打败。宗泽迎回张扌为尸骨安葬,抚恤他的家属,并以王宣知滑州,从此金人不再进犯东京。
山东出现盗贼,执政认为他们多是以义军为名,请求下令停止勤王。宗泽上疏说“:自从敌人围困京城,忠义之士因愤怒争先揭竿而起,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福建、江、淮,跨越几千里,纷纷发兵勤王。当时的大臣没有远见大略,没能加以安抚而运用,使他们饥饿困穷,弱者填沟壑,强者为盗贼,这不是勤王之人的罪过,而是大臣一时处理不当所致。现在河东、河西不附从敌国而保据山砦者,不知其数;各处有节操,有义气的士大夫,自愿黥面而争先救驾者,又不知其数。这个诏令一下,臣担心草泽之人一旦瓦解,匆忙之间有危急,有谁再愿意尽忠效义呢?”
王策,本来是契丹族的一个酋长,被金任命为将,往来于黄河边上。宗泽将他擒获,松开绳子让他坐在堂上,对他说“:契丹本是宋的兄弟之国,现在女真欺辱我们的皇上,又灭了你们的国家,从情义上讲我们应该协力合谋,报仇雪耻。”王策感动流泪,愿为宗泽效命。宗泽因势问敌国的虚实,详细了解了敌人的情况,于是决定大举进行讨伐,他召诸将对他们说:“你们有忠义之心,应当协力合谋,剿灭敌人,期望迎回徽、钦二帝,建立大功。”说罢落泪,诸将也都流下了泪,表示听从命令。金人因与宗泽战而不利,将兵全部撤去。
宗泽上疏劝阻皇上巡幸江南,他说:“臣替陛下保护京城,从去年秋冬到今年春天,又三个月了。陛下不早回京城,则天下之人无所仰戴。”宗泽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
宗泽又派其子宗颖到朝廷上疏说:“天下的事情,如果见机而为,待时而动,则无事不成。现在收复了伊、洛,金将北渡黄河,保住了滑台,敌人屡屡战败,河东、河北的山砦义军,并肩接踵,天天盼望官兵到来。就时机而言,中兴之兆可见,金人必将灭亡,要实现这些,就在于陛下抓住时机了。”又说“:过去楚人在郢建都城,史家给予贬论。现在听说皇上有旨在仪真教练水战,看其规模是想在江南一隅称霸,这不是非常值得鄙视的吗?消息传到四方,必定会认为是中原不能守,所以才作把守江宁的打算。”
在此之前,宗泽去磁州,将州事交给兵马钤辖李侃,统制官赵世隆将他杀害。到这时,赵世隆及他的弟弟赵世兴领兵三万来投附,大家都担心他们发动变乱,宗泽说“:世隆本是我的一个军校,不会变乱。”世隆到达,宗泽斥责他说:“河北陷落,我大宋的法令和上下之分也陷落了吗?”命令将赵世隆斩首。当时赵世兴佩剑站立在旁边,其手下众士兵在庭下露出兵刃,宗泽慢慢对世兴说:“你的兄弟被杀,你能够发奋立功,也足以雪耻。”赵世兴感动落泪。金人攻打滑州,宗泽派赵世兴前去救援,世兴到达,乘敌不备,将金人打败。
宗泽声望日著,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既尊敬又害怕,他们与宋人谈到宗泽,必定称他为宗爷爷。
宗泽上疏说“:丁进几十万人愿意守护京城,李成愿意扈从皇上回朝,然后渡河讨伐敌人,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共同抗敌。臣听说‘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则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他又上奏说“:圣人爱自己的父母并推及别人的父母,所以教人孝;尊敬自己的兄长并推及别人的兄长,所以教人悌。陛下应当与忠臣义士合谋进行讨伐,以迎回徽、钦二圣。现在太上皇居住的龙德宫依然如旧,只有渊圣皇帝没有宫室,希望改修宝。。宫以作为迎回渊圣皇帝后的居住之所,使天下人知道对父亲孝顺,对兄长贤悌,这是以身为教。”皇上于是下诏择日回京。
宗泽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请求皇上回京,每每被黄潜善等人所阻碍,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则我死而无恨了。”诸将都流着泪说:“怎敢不效力!”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刮风下雨,天色阴暗,宗泽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只是连呼三声“过河”便去世了。都城之人闻知痛哭。宗泽所留下的遗书仍然主张皇上返回京城。朝廷赠宗泽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他为忠简。
宗泽性格直率讲义气,亲人朋友中有不少贫穷者依靠他为生,但自己对自己却非常节俭。他常说:“君父卧薪尝胆,臣子怎能安居美食呢!”开始,宗泽召集群盗,聚兵屯粮,团结各路义兵,联络燕、赵的豪杰,自认为渡过黄河,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大志未成,了解他的人都为他遗憾。
宗泽之子宗颖,在军中一向得士兵拥护。宗泽死后几天,将士离去者十分之五,京城之人请求以宗颖继承父任。由于朝廷已任命杜充为东京留守,于是以宗颖为判官。杜充与宗泽背道而驰,颇失人心,宗颖屡屡争辩,杜充不听,于是请求归家服丧。从此豪杰不被任用,聚集在东京城下者又散去为盗贼,中原已不能保守了。宗颖最高官为吏部郎中。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出生后四年就成为孤儿,母亲樊氏教育他,博通经史百家之书。考中崇宁五年(1106)进士,对策时斥责章。。误国。历官至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道他的才能,提升他为开封士曹。
金兵攻陷太原,朝廷商议割让三镇土地,赵鼎说:“祖宗之地不可以给人,怎么要商议?”不久京师失守,两位皇帝被劫迫北行。金人商议立张邦昌为帝,赵鼎与胡寅、张浚逃到太学中,不写商议书。
高宗即帝位,任命他为代理户部员外郎。知枢密院张浚推荐他,授任为司勋郎官。高宗到建康,诏令条陈秋防事宜,赵鼎说:“从熙宁年间王安石执政,改变祖宗法度以来,百姓开始贫困。借开辟国土之名,造成边患;兴起理财之政,使百姓穷困;设立虚无之学,败坏人才。到崇宁初年,蔡京假托绍述之名,尽行王安石之政。凡是现在的忧患均开始于王安石,而形成于蔡京。现在王安石还配享庙庭,而蔡京的朋党未除,时政的缺失莫大于此。”皇上因此罢去王安石配享,提升他为右司谏,又迁升为殿中侍御史。
刘光世的部将王德擅自杀死韩世忠的部将,而韩世忠也率领部队夺取建康府官邸。赵鼎上言说:“王德率兵在外,擅杀没有忌怕,这样不予治理,谁不会这样干?”皇帝令赵鼎捕获王德,赵鼎又请求下诏痛责韩世忠,而收其将吏交官府治罪,诸将肃然。皇上说:“唐肃宗在灵武中兴时得到一个李勉,朝廷才受到尊重。现在我得到你,无愧于古人了。”中丞范宗尹认为,旧制没有从司谏升任殿中的,皇上说:“赵鼎任谏官极称职,所讲的四十件政事,已施行了三十六件。”于是升任侍御史。
金兵到了江边,皇上到会稽,召台谏官员商议去留问题,赵鼎陈述战、守、避三策,授任御史中丞。请求督促王火燮进军宣州,周望分军出广德,刘光世渡过长江驻扎蕲、黄,作为邀击敌军的计划。又说“:经营中原应当从经营关中开始,经营关中应当从经营巴蜀开始,要到巴蜀应当从荆、襄开始。吴、越位在一角,不是进取中原的根据地。荆、襄左顾川、陕,右控湖南,而下俯京、洛,是三国必争之地。应该以公安为行宫,而把重兵驻扎在襄阳,转运江、浙的粮食以供川、陕之兵,经营大业,计策没有比这更好的。”
韩世忠在黄天荡打败金兵,宰相吕颐浩请皇上到浙西,下诏亲征,赵鼎认为不能轻举妄动,颐浩讨厌他与己不合,改任赵鼎为翰林学士,赵鼎不接受,改任为吏部尚书,赵鼎又不接受,赵鼎对皇帝说“:陛下有听纳之诚,而宰相陈拒谏之说;陛下有眷待台臣之意,而宰相却仗势挫阻言官之威。”于是闲居不出,上疏条列颐浩过失共上千言。皇上罢免颐浩,诏令恢复赵鼎为御史中丞,对赵鼎说:“我每次听说先朝忠谏之臣,常恨不能结识,现在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授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金人进攻楚州,赵鼎建议派张俊前去救援。张俊不行动,山阴于是陷落。金兵留在淮河边,范宗尹认为敌人未必能再渡河,赵鼎说:“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要依靠自己有准备以待之。”三省官员常以敌人退去为陛下援引人才,整修政事,枢密院常考虑到敌人进犯为陛下申明军纪、修治兵器,就可以两方面都得以兼顾。”皇上说:“你们能够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赵鼎因为楚州的失陷,上疏请求去职。正好辛企宗被授任节度使,赵鼎认为企宗没有军功,忤逆旨意,出京主持祭祠,授任知平江府,不久改任知建康府,又移任知洪州。
京西招抚使李横打算用兵恢复东京,赵鼎说:“李横部队是乌合之众,不能挡敌,恐怕会失去襄阳。”不久李横作战不利逃走,襄阳终于陷落。召赵鼎入京任参知政事。宰相朱胜非说“:襄阳是国都的上游,不可不赶忙夺取。”皇上问:“岳飞可使用否?”赵鼎说:“知道上游利害的没有超过岳飞的。”签书枢密院徐俯却不以为然。岳飞出师终于收复襄阳。
赵鼎请求令韩世忠驻扎在泗水边,刘光世出师陈、蔡。光世请求入奏,徐俯打算同意,赵鼎认为不可。伪齐宿迁令归降,徐俯打算斩杀他送给刘豫,赵鼎又同他争论。徐俯愤积不能平息,于是请求离职。朱胜非兼任知枢密院,有人认为当国者不知兵,请求让参政同知枢密院。从此被朱胜非忌恨。授任赵鼎知枢密院、川陕宣抚使,赵鼎以自己不具才能辞谢。皇上说:“四川全盛,拥有天下一半的地盘,全部交付给你,升降官吏可以专断处理。”当时吴。。任宣抚副使,赵鼎上言说:“我与吴。。同事,可以节制他吗?”皇上于是改任赵鼎都督川、陕诸军事。
赵鼎有所条疏,胜非常加阻抑。赵鼎上疏说“:当初张浚出使川、陕时,国势比现在强一百倍。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势,君臣相互信任,古今无二,却最终导致非议,以致被贬逐。现在我没有张浚那样的功劳而担当他的任务,远离朝廷,难道能免于议论纷纷吗?”又说“:我所请求带领的兵卒不满数千人,一半都是老弱,所持金帛极少,举荐的人任命书未下,而弹劾奏章已行。我每日在宫中侍奉,有所陈述已很难,何况在万里之外?”当时士大夫都可惜他的远去,台谏有人留行。恰遇边报纷至,赵鼎常陈述用兵大计,到入宫辞行时,皇上说:“你怎能远去,一定任你为相。”九月,授任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诏令一下,朝中大臣互相庆贺。
当时刘豫的儿子刘麟与金人合兵大举进攻,全朝廷震恐。赵鼎提出战御之计,诸将各持己见,只有张俊认为应当进讨,赵鼎同意他的观点。有人劝皇上到其他地方,赵鼎说:“战如不胜,离去不晚。”皇上也说:“我一定亲率六师,临江决战。”赵鼎高兴地说:“多年退怯,以致敌人越是志骄,现在圣上亲征,必定成功。”于是诏令张俊带领所部援助韩世忠,而命刘光世移兵建康,并且催促韩世忠进兵。韩世忠到了扬州在大仪镇大败金兵。当警报频传时,刘光世派人劝赵鼎说:“相公自行入蜀,何苦为他人任患。”韩世忠也对人说:“赵丞相真是敢为。”赵鼎听说,恐怕皇上中途改变主意,乘机会说:“陛下养兵十年,用兵正在今日。如果稍微退却,就会人心涣散,长江之险不可复恃啊。”到捷报日至时,皇帝到了平江,下诏声讨刘豫叛逆之罪,打算亲自领兵渡江决战。赵鼎说:“敌人远来,利于速战,与敌争锋,是失策。况且刘豫还只派遣他的儿子,怎么烦动皇上呢?”皇帝因此作罢。不久,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从长江上游回来,说北边敌兵大集,然后知道赵鼎有先见。
张浚长期被废,赵鼎说张浚可担当大任,于是召张浚任知枢密院,命令张浚前往长江视察部队。当时敌兵长期驻扎淮南,知道南边军队有准备,慢慢打算北归。赵鼎说“:金人不能有作为了。”下令诸将在诸淮间邀击金兵,接连大败金兵,金兵逃走。皇上对赵鼎说“:现在将士们奋勇争先,各地守臣也响应自效,是我任用你的功效啊。”赵鼎谢道“:都出自皇上明断,我哪出了什么力。”有人问赵鼎说:“金人倾国来攻,人们都很畏惧,只有你说不足畏,为什么呢?”赵鼎说:“敌兵虽然很多,但是应刘豫的邀约而来,并非本意,作战必胜不力,因此知道敌人不足畏。”皇上曾经对张浚说“:赵鼎是真正的宰相,上天让他辅助我中兴,可以说是国家的幸运啊。”赵鼎建议金人逃归,尤其应当博采众议,做好善后工作。于是诏令吕颐浩等人商议攻战守备,措置绥怀的策略。
五年,皇上回到临安,诏令任命赵鼎为左仆射知枢密院事,张浚以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把政事先后及应当召用的人才,分条列出放在座位边,依次上奏实行,下令任命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为建国公,在行宫门外建立资善堂。赵鼎推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廷舆论认为二人是天下最佳的人选。
建炎初年,曾经下诏认为奸臣诬蔑宣仁保佑之功,命史院刊修,还未实行,朱胜非任宰相,皇上告诉他说:“神宗、哲宗两朝史事多失实,不能传信于后世,应当让范冲刊定。”胜非说“:神宗史增加了王安石日录,哲宗史经过蔡京、蔡卞之手,议论大多不正确,命令官吏删修,足以昭彰二帝的美德。”正好胜非去职,赵鼎以宰相监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皇上亲自书写“忠正德文”四字赐给赵鼎,又把亲笔写的尚书一卷赐给他,说“:尚书所载为君臣相互戒饬之言,之所以赐给你,打算与你共保此道。”赵鼎上疏称谢。
刘豫派遣儿子刘麟、刘猊分路进犯,当时张俊驻扎在盱眙,杨沂中驻扎在泗水,韩世忠驻扎在楚州,岳飞驻扎在鄂州,刘光世驻扎在庐州,沿长江上下没有军队,皇上与赵鼎十分忧虑。赵鼎寄信给张俊,打算命令张俊与杨沂中合兵剿敌。刘光世请求抛弃庐州回到太平,又请求退保采石,赵鼎上奏说:“刘豫是逆贼,官军与刘豫作战而不能胜,或者甚至退守,怎么立国?现在敌人已渡过淮河,应当赶忙派遣张俊会合刘光世的军队扫尽淮南之敌,然后商议去留。”皇上赞赏他的计策,诏令二将进兵。张俊军队进至藕塘与刘猊大战,大败敌军。赵鼎命令杨沂中赶到合肥援助刘光世,刘光世已放弃庐州回到江北。张浚写信告诉赵鼎,赵鼎告诉皇上下诏给张浚:有不听命者,听任军法处置。刘光世十分惊骇,又进兵至淝河与李作战,打败敌军,刘麟、刘猊拔营逃走。
张俊在长江,曾经派其属官吕祉入京奏事,言词夸大,赵鼎常加以减抑。皇上对赵鼎说:“日后张俊与你不和,必定由于吕祉。”后来张浚商议政事,语言稍微侵犯赵鼎,赵鼎说:“我当初与张浚亲如兄弟,因为吕祉离间,遂不和。现在张俊立功,应当让他施展全部才能,张俊应当留任,我应当去职。”皇上说:“等张俊回来再商议。”张俊曾经上奏请求皇帝到建康,而赵鼎与折彦质请求回到临安。张俊回京后,请求乘机攻取河南,并且罢去刘光世军政职务。赵鼎说“:捉拿刘豫固然容易,但是取得河南,能保证金人不再入侵吗?光世历代为将,无故而罢免,恐怕人心不安。”张俊于是不高兴。赵鼎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出任知绍兴府。
七年,皇上到建康,罢免刘光世,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为副,并受参谋、兵部尚书吕祉节制。郦琼与王德有旧怨,向吕祉倾诉,不得雪怨,于是捉拿吕祉率领全军投降伪齐。张俊引咎辞职,于是以万寿观使兼侍读职务召用赵鼎进京,入宫进见时,授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进升四官。皇上说:“淮西的事情开始报来时,执政大臣们奏事都不当,只有我不为所动。”赵鼎说:“现在对待诸将,尤其应该静以待之,否则越会增加其骄蹇之心。”台谏交互指责淮西没有防备,赵鼎说:“行朝拥兵十万,敌兵攻来,自可足以抵抗,如有他变,赵鼎我身任其责。”淮西迄后没有惊动。
赵鼎曾经请求降诏安抚淮西,皇上说“:等遣走张浚,我会下罪己之诏。”赵鼎说“:张俊已失去职位。”皇上说“:张俊罪当贬到远方。”赵鼎说“:张俊的母亲已老,而且有保护皇上之功。”皇上说:“功过不能相抵。”不久宫内批文已出。张俊贬到岭南安置,赵鼎留住批文不发下去。第二天早朝,邀约同僚们解救,皇上怒意一点不松,赵鼎竭力恳请说:“张俊的罪不过失策而已。凡人计虑,无不欲万全,如果因为有一次失误,便置之死地,后来者有奇谋秘计,谁还敢说出来。这件事关系到朝廷,并非只是私爱张俊。”皇上怒意才解,于是以散官身份分守衙门,住在永州。
赵鼎再次任相后,有人指责他无所行动,赵鼎听见后说:“今日事势就像人患了重病,应当静下来养护。如果再加以攻砭,必定伤了元气。”金人废去刘豫,赵鼎派间谍招抚河南守将,寿、亳、陈、蔡之间,往往举城或率部来归降,得到精兵数万,马数千匹,知庐州刘钅奇也上言说:“淮北归正者不断,估计今年可得到四五万人。”皇上高兴地说:“我常忧虑江、池数百里间防御空虚,现在得到这些军队可以没有忧患了。”
金人遣使议和,朝廷舆论认为不可信,皇上大怒。赵鼎说:“陛下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屈己求和,不惜这样做,是因为二位先帝的灵柩及母后而已。群臣愤懑之辞,出于爱君,不可以成为罪过。陛下应当告诉他们说‘:讲和并非我的本意,以亲人的缘故,不得已为之。只要得到二帝灵柩及母后回来,敌人即使背盟,我也没有遗憾。’”皇上听从他的意见,群臣议论方平息。
潘良贵因为向子湮奏事太久,叱退了他。皇上打算治他的罪,常同为他辩护,皇上打算一并斥逐。赵鼎说:“子湮虽然无罪,而常同与潘良贵不应贬逐。”二人终于被逐。给事中张致远认为不应因为一个子湮而逐出二位佳士,不书黄,皇上大怒,看着赵鼎说:“本来就知道致远一定会缴驳。”赵鼎问“:为什么?”皇上说“:与诸人交情好。”因为已有先入之言,从此不满意赵鼎了。秦桧继续留下来奏事,出来后,赵鼎问道“:皇帝说了什么?”秦桧说:“皇上没有说什么,只担心丞相不高兴而已。”
御笔亲自授给和州防御使璩节钺,封为国公。赵鼎说:“建国虽然没有正名,天下都知道陛下有儿子,这是国家的大计。现在礼节不得不改变,所以维系人心使之不二三而惑而已。”皇上说“:姑且慢慢来。”秦桧留在后面出来,不知道说些什么。
赵鼎曾经驳斥议和,与秦桧意见不合,到赵鼎因为力争为璩封国一事拂逆皇上意见,秦桧乘机排挤赵鼎,又推荐萧振任侍御史。萧振本来是赵鼎荐引的,进入台阁后,弹劾参知政事刘大中罢免了他。赵鼎说“:萧振的本意不在大中。”萧振也对人说:“赵丞相不待指责,就会自行去位。”正好殿中侍御史张戒指责给事中勾涛,勾涛说:“张戒攻击我,是赵鼎的意思。”于是诋毁赵鼎结交台谏官员及诸将。皇上听见后越是疑心,赵鼎称病求免相,说:“大中持论公正,被章。。、蔡京之党所嫉恨。我的意见与大中相同,大中去职,我怎能留任?”于是以忠武节度使出任知绍兴府,不久加官检校少傅,改任奉国军节度使。秦桧率领执政大臣前去送行,赵鼎对他不礼遇,一揖而去,秦桧越是恨他。
赵鼎走后,王庶入宫晋见,皇上对他说“:赵鼎两度为相,对于国家有大功,两次辅助亲征都能取胜,又镇抚建康,朝廷安全无患,真是他人不如啊。”在此以前,王伦出使金国,听从赵鼎的指使。问礼数,就以君臣之分已定作答;问地界,就以大河为界作答。这两件是出使的大事,如果不从就作罢。王伦受命而行。到这时,王伦与金使都来京,以抚谕江南为名,皇上叹息着对王庶说:“如果五天前得到这个消息,赵鼎岂能离去?”
当初,皇上回到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宫,赵鼎看到,责怪说:“艮岳花石之扰,都出自你们,现在想重蹈前辙吗?”于是上奏其事,皇上变色而谢罪。有个户部官送钱入宫,赵鼎召他到相府严厉指责。第二天,问皇上:“某人献钱吗?”皇上说“:我要求的。”赵鼎说“:某人不应献钱,陛下不应求钱。”于是调此人到地方去了。
赵鼎曾经举荐胡寅、魏石工、晏敦复、潘良贵、吕本中、张致远等数十人分布朝廷,再次任相后,上奏说“:现在清议赞善的,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等人,陛下能任用他们吗?嫉贤长恶,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等人,陛下能斥去吗?”皇上为他迁徙世将,而公辅等人不久被任地方官。皇上曾经在宫中批示把两个人交付朝廷升迁。赵鼎说:“疏远小臣,陛下怎么知道他们的姓名?”皇上说“:常同称誉他们。”赵鼎说“:常同知道他们是贤才,为什么不公开上章荐引?”
当初,张浚推荐秦桧可共兴大事,赵鼎再次任相时也以为是这样。但是秦桧心机深险,外表随和而心中持异见。张浚当初求去,有圣旨召赵鼎。赵鼎到了越丐祠,秦桧讨厌他逼迫自己,改任他为知泉州,又劝谢祖信指责赵鼎曾接受张邦昌的伪命,于是夺去节钺。御史中丞王次翁指责赵鼎治郡废弛,命令他提举洞霄宫。赵鼎从泉州归来,又上书议论时政,秦桧怕他重新被起用,劝王次翁又指责他曾接受伪命,贪污都督府十五万缗钱,贬官住在兴化军。指责的人仍不罢休,朝廷命他迁移到漳州,又责任他为清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潮州。
在潮州五年,闭门谢客,不谈时事,有人询问,只引咎自责而已。中丞詹大方诬蔑他受贿,嘱令潮州郡守把他编在移民中迁移到吉阳军,赵鼎上谢表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后说“:这个老头还像以往那样倔强。”
在吉阳三年,隐居深处,门下故吏都不敢通信问候,只有广西主将张宗元时时送些醪米。秦桧知道后,命令本军每月开其存亡申报。赵鼎派人告诉他的儿子赵汾说:“秦桧一定要杀掉我。我死了,你们没有忧患;不然,祸及一家。”先生病,自己书写墓中石,记载乡里及任职年月。到这时,自书墓铭说:“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遗言嘱咐他的儿子请求归葬,于是绝食而死,这时是绍兴十七年(1147),天下人听说后十分悲痛。第二年,得旨归葬。孝宗即位,追赠为太傅,赐谥号为忠简,追封为丰国公。高宗祭庙,以赵鼎配享庙庭,提升任用他的孙子十二人。
赵鼎作文章浑然天成,凡是高宗处理国家要事,常由他草拟,有拟奏表疏、杂诗文二百多篇,号称得全集,流行于世。论者认为中兴贤明宰相,以赵鼎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