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南古国礼教传世大理帝王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治平元年九月,大理。
云贵之地,先朝之时曾为乌蛮所统。其时南诏国之国运已逐渐走向末路,先后被“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所取代。后南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众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定都羊苴咩城,其时年号文德。
段思平祖籍甘肃武威,因其先祖自甘肃移居云南,后逐渐融入白蛮,成为了白蛮一族的大姓,世代为南诏大臣。其祖上在南诏国中虽然是簪缨世家,威名显赫,但是到了段思平父亲这一代,家道已然中落。相传思平年幼之时“惟甘贫度日”年纪稍长,又牧羊山中。官宦世家孕育了其文韬武略及治世之才,而贫困家境却又令其得以体察民间百姓之疾苦。
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在南诏国中初时任幕览,由于屡屡建功,后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了统辖一方的大将。
南诏国末期,云贵一带兵乱不断,相互之间更迭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其时,段思平的通海之部尚无法与大义宁国的杨氏兄弟抗衡,于是他便与滇东乌蛮三十七部联盟,在滇东乌蛮各路大军的扶持之下起兵。各路大军最终攻破太和城,覆灭了大义宁国。
大理国建国之后,段思平励精图治,以洱海为中心,广揽云贵及川西诸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甸之江头城,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国运昌隆,国势兴盛,与天竺、波斯、缅甸、大越、马来亚等诸国均有贸易往来,对中原赵宋王朝更是大有依附之意。自大理建国以来,赵宋王朝曾多次册封大理皇帝为王。
其时,佛教早于在南诏之时便传入云贵之地,至大理时更是盛行无比,皇室中人无不皈依佛门,谕民虔敬三宝、恭诵三皈,以佛教治国。由于大理皇室自认是汉人遗裔,因此亦大力推行中原汉人之礼教,儒家之教条与佛教之道义在大理国几乎融而为一。大理国中之儒生无不崇奉佛法,而佛家寺院之中众师僧亦都诵读儒书,于是,那些既懂得佛教义理,又因熟悉儒家典籍理念而“读儒书,行孝悌忠信之事”的佛教密宗阿叱力僧,便被称为“释儒”解释起来便是“其流则释,其学则儒”在这些“释懦”之中,大德高僧往往被奉为“国师”他们“摩顶蒙氏以主斯土”受到大理国皇族之礼遇。
——大理国传到如今,已经到了第十一世。
相传第十世皇帝段素兴乃是段素真的孙子,在其祖父禅位为僧后继立为帝。段素兴“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广营宫室于东京,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萦城银棱。每春月,挟妓载酒,自玉案三泉,溯为九曲流觞。男女列坐,斗草簪花,昼夜行乐。”据说素馨花就是因他而得名“花中有素馨者,以素兴爱之,故名。”段素兴喜欢花草,日子过得十分风流快活“又有花遇歌则开,有草遇舞则动”于是段素兴便“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
段素兴在位不过三年,大理国朝野便开始盛传“素兴在位,荒淫日甚”八字。
其时,大理国开国君主段思平之玄孙段思廉于大理皇室之中颇有人望。当时高氏为相国,遂与诸大臣废素兴而立思廉。段氏皇帝宝座重又回到了段思平子孙一系。
说起西南高氏一族,却与大理段氏之家族渊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来这高氏家族虽然历代居于点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但却并非云贵蛮夷,其祖上却要追溯到中原汉代之时。
——高氏之先祖高光,在汉武帝之时曾被封为长沙御史。
——史书称:“高光,字宣茂,陈留圉城人,魏太尉柔之子也。光少习家业,明练刑理。初以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出为幽州刺史、颍州太守。是时武帝置黄沙狱,以典诏囚。以光历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迁廷尉。元康中,拜尚书,典三公曹。时赵王伦篡逆,光于其际,守道全贞。及伦赐死,齐王冏辅政,复以光为廷尉,迁尚书,加奉车都尉。后从驾讨成都王颖有勋,封延陵县公,邑千八百户。于时朝廷咸推光明于用法,故频典理官。惠帝为张方所逼,幸长安,朝臣奔散,莫有从者,光独侍帝而西。迁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光兄诞为上官巳等所用,历徐、雍二州刺史。诞性任放无伦次,而决烈过人,与光异操。常谓光小节,恒轻侮之,光事诞愈谨。帝既还洛阳,时太弟新立,重选傅训,以光为少傅,加光禄大夫,常侍如故。及怀帝即位,加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傅祗并见推崇。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元封二年,随帝开西南夷,有功,为副军郎将,再有功,又封护国大将军。遂留守而世官之。”
到了汉末之时,高氏已经是西南本土的大酋统帅。三国蜀汉时,高氏祖先高定与孟获一起,反对蜀汉。蜀汉诸葛亮率军南征,进入云南,七擒七放孟获,孟获称服。高定兵败被杀,族人散居各地。待得到了南诏末年,高氏族人高方镇守永胜,全力支持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国,因此被封为岳侯,封地便在巨桥和鄯阐一带。
这第十一世皇帝段思廉,却是被岳侯高方之后、相国高智升一手扶上皇帝宝座的,段思廉的皇后高飞宝算起来还是高智升的堂妹。高智升除了扶持皇帝登基之外,更有一桩功绩,使得高氏家族成为了大理国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诸侯。
原来,大理国传至段素兴这一代,朝政荒废,诸侯据地自雄,以至于发展到了同大理皇族分庭抗礼之地步。
宋仁宗嘉祐八年,洱海杨允贤发动叛乱,妄图取代段氏之王位。段思廉借助高智升之兵力,才平息了杨允贤之叛乱。为此,段思廉封高智升为鄯阐侯,并将大理皇室直辖领地如白崖、茹甸等地也封给了高氏家族。
自此,高智升在大理国中可谓权倾朝野。
大理皇宫之内,杯盘几筵,极其奢丽,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乃是国主段思廉在大宴贵宾。
大殿正中坐有二人,却是大理国皇帝段思廉和当朝皇后高飞宝。
段思廉不过三十五六岁年纪,身穿白锦龙袍。只见他剑眉星目,鼻梁笔挺,目光炯炯之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端的是帝王相貌。
坐在他身边的皇后高飞宝和段思廉年纪相仿,却生得体态丰腴,美艳动人。但见她凤冠朱佩,雍容华贵,一派母仪天下之态。
一时间,殿内冠盖云集,陪宴官员及侍从宫人加之过百,皆盛妆艳服。殿内案几筳席分别陈列于两侧,当中乃是歌舞之台,其间之歌姬舞女纷纷献技于君前,皆是靓妆艳饰,兰麝薰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贵客,才能令这大理帝王倾国宴之礼恭敬相待?
却见帝后二人宝座之下不远处设着一张大案,与群臣之案几相隔甚远,更显得坐于其上之人地位超然,不与诸贵同列。只见这张案边却仅坐着一人,二十多岁,衣着不俗。细观其貌,但见剑眉斜飞,双目如电,鼻梁高挺,英气逼人,浑身上下更隐隐透出一股卓尔不群、领袖群伦的王者之气。
原来他便是今日宴会的惟一贵客——乾坤堂总堂主之子、天威堂堂主令千秋。
——想不到乾坤堂之声名竟然早已远播天南,令大理举国上下皆为之恭敬。
酒宴正酣,只听宫女们边舞边唱道: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笾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伸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其词古朴,其乐雅正,竟然是出自诗经。
一时之间,殿上帝后,殿下群臣似是皆已沉醉在这古乐之中。
令千秋执着杯,饮着酒,眼中神情却仍如素日一般清醒。
治平元年九月,大理。
云贵之地,先朝之时曾为乌蛮所统。其时南诏国之国运已逐渐走向末路,先后被“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所取代。后南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众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定都羊苴咩城,其时年号文德。
段思平祖籍甘肃武威,因其先祖自甘肃移居云南,后逐渐融入白蛮,成为了白蛮一族的大姓,世代为南诏大臣。其祖上在南诏国中虽然是簪缨世家,威名显赫,但是到了段思平父亲这一代,家道已然中落。相传思平年幼之时“惟甘贫度日”年纪稍长,又牧羊山中。官宦世家孕育了其文韬武略及治世之才,而贫困家境却又令其得以体察民间百姓之疾苦。
由于段思平武艺超群,才干出众,在南诏国中初时任幕览,由于屡屡建功,后竟升至通海节度使,成为了统辖一方的大将。
南诏国末期,云贵一带兵乱不断,相互之间更迭杀戮,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其时,段思平的通海之部尚无法与大义宁国的杨氏兄弟抗衡,于是他便与滇东乌蛮三十七部联盟,在滇东乌蛮各路大军的扶持之下起兵。各路大军最终攻破太和城,覆灭了大义宁国。
大理国建国之后,段思平励精图治,以洱海为中心,广揽云贵及川西诸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甸之江头城,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国运昌隆,国势兴盛,与天竺、波斯、缅甸、大越、马来亚等诸国均有贸易往来,对中原赵宋王朝更是大有依附之意。自大理建国以来,赵宋王朝曾多次册封大理皇帝为王。
其时,佛教早于在南诏之时便传入云贵之地,至大理时更是盛行无比,皇室中人无不皈依佛门,谕民虔敬三宝、恭诵三皈,以佛教治国。由于大理皇室自认是汉人遗裔,因此亦大力推行中原汉人之礼教,儒家之教条与佛教之道义在大理国几乎融而为一。大理国中之儒生无不崇奉佛法,而佛家寺院之中众师僧亦都诵读儒书,于是,那些既懂得佛教义理,又因熟悉儒家典籍理念而“读儒书,行孝悌忠信之事”的佛教密宗阿叱力僧,便被称为“释儒”解释起来便是“其流则释,其学则儒”在这些“释懦”之中,大德高僧往往被奉为“国师”他们“摩顶蒙氏以主斯土”受到大理国皇族之礼遇。
——大理国传到如今,已经到了第十一世。
相传第十世皇帝段素兴乃是段素真的孙子,在其祖父禅位为僧后继立为帝。段素兴“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广营宫室于东京,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萦城银棱。每春月,挟妓载酒,自玉案三泉,溯为九曲流觞。男女列坐,斗草簪花,昼夜行乐。”据说素馨花就是因他而得名“花中有素馨者,以素兴爱之,故名。”段素兴喜欢花草,日子过得十分风流快活“又有花遇歌则开,有草遇舞则动”于是段素兴便“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
段素兴在位不过三年,大理国朝野便开始盛传“素兴在位,荒淫日甚”八字。
其时,大理国开国君主段思平之玄孙段思廉于大理皇室之中颇有人望。当时高氏为相国,遂与诸大臣废素兴而立思廉。段氏皇帝宝座重又回到了段思平子孙一系。
说起西南高氏一族,却与大理段氏之家族渊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来这高氏家族虽然历代居于点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但却并非云贵蛮夷,其祖上却要追溯到中原汉代之时。
——高氏之先祖高光,在汉武帝之时曾被封为长沙御史。
——史书称:“高光,字宣茂,陈留圉城人,魏太尉柔之子也。光少习家业,明练刑理。初以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出为幽州刺史、颍州太守。是时武帝置黄沙狱,以典诏囚。以光历世明法,用为黄沙御史,秩与中丞同,迁廷尉。元康中,拜尚书,典三公曹。时赵王伦篡逆,光于其际,守道全贞。及伦赐死,齐王冏辅政,复以光为廷尉,迁尚书,加奉车都尉。后从驾讨成都王颖有勋,封延陵县公,邑千八百户。于时朝廷咸推光明于用法,故频典理官。惠帝为张方所逼,幸长安,朝臣奔散,莫有从者,光独侍帝而西。迁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光兄诞为上官巳等所用,历徐、雍二州刺史。诞性任放无伦次,而决烈过人,与光异操。常谓光小节,恒轻侮之,光事诞愈谨。帝既还洛阳,时太弟新立,重选傅训,以光为少傅,加光禄大夫,常侍如故。及怀帝即位,加光禄大夫金章紫绶,与傅祗并见推崇。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元封二年,随帝开西南夷,有功,为副军郎将,再有功,又封护国大将军。遂留守而世官之。”
到了汉末之时,高氏已经是西南本土的大酋统帅。三国蜀汉时,高氏祖先高定与孟获一起,反对蜀汉。蜀汉诸葛亮率军南征,进入云南,七擒七放孟获,孟获称服。高定兵败被杀,族人散居各地。待得到了南诏末年,高氏族人高方镇守永胜,全力支持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国,因此被封为岳侯,封地便在巨桥和鄯阐一带。
这第十一世皇帝段思廉,却是被岳侯高方之后、相国高智升一手扶上皇帝宝座的,段思廉的皇后高飞宝算起来还是高智升的堂妹。高智升除了扶持皇帝登基之外,更有一桩功绩,使得高氏家族成为了大理国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诸侯。
原来,大理国传至段素兴这一代,朝政荒废,诸侯据地自雄,以至于发展到了同大理皇族分庭抗礼之地步。
宋仁宗嘉祐八年,洱海杨允贤发动叛乱,妄图取代段氏之王位。段思廉借助高智升之兵力,才平息了杨允贤之叛乱。为此,段思廉封高智升为鄯阐侯,并将大理皇室直辖领地如白崖、茹甸等地也封给了高氏家族。
自此,高智升在大理国中可谓权倾朝野。
大理皇宫之内,杯盘几筵,极其奢丽,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乃是国主段思廉在大宴贵宾。
大殿正中坐有二人,却是大理国皇帝段思廉和当朝皇后高飞宝。
段思廉不过三十五六岁年纪,身穿白锦龙袍。只见他剑眉星目,鼻梁笔挺,目光炯炯之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端的是帝王相貌。
坐在他身边的皇后高飞宝和段思廉年纪相仿,却生得体态丰腴,美艳动人。但见她凤冠朱佩,雍容华贵,一派母仪天下之态。
一时间,殿内冠盖云集,陪宴官员及侍从宫人加之过百,皆盛妆艳服。殿内案几筳席分别陈列于两侧,当中乃是歌舞之台,其间之歌姬舞女纷纷献技于君前,皆是靓妆艳饰,兰麝薰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贵客,才能令这大理帝王倾国宴之礼恭敬相待?
却见帝后二人宝座之下不远处设着一张大案,与群臣之案几相隔甚远,更显得坐于其上之人地位超然,不与诸贵同列。只见这张案边却仅坐着一人,二十多岁,衣着不俗。细观其貌,但见剑眉斜飞,双目如电,鼻梁高挺,英气逼人,浑身上下更隐隐透出一股卓尔不群、领袖群伦的王者之气。
原来他便是今日宴会的惟一贵客——乾坤堂总堂主之子、天威堂堂主令千秋。
——想不到乾坤堂之声名竟然早已远播天南,令大理举国上下皆为之恭敬。
酒宴正酣,只听宫女们边舞边唱道: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笾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伸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其词古朴,其乐雅正,竟然是出自诗经。
一时之间,殿上帝后,殿下群臣似是皆已沉醉在这古乐之中。
令千秋执着杯,饮着酒,眼中神情却仍如素日一般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