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奋斗在后宫_分卷阅读_4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喻乔年纪还小,虽然李氏也让人给她开了蒙,每天教她写几个字,读一会儿百家姓和千家诗,但是她到底是女孩子,所以经常偷懒,学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氏也没非拘了她学。
反正按照侯府的规矩,女孩子到了八岁就会正经请女师傅来家里教,并且侯府女孩儿到了年纪还会请宫里的供奉嬷嬷专门教导,也不怕她心玩野了。
林喻乔可以尽情的玩,但是几个哥哥就不这么好命了。一出正院,林喻峰和林喻宁就两人一左一右扯着不太情愿去读书满脸沉重的林喻天一起去前边。
李氏对林喻城他们兄弟读书管的比较严,虽然陈良侯对他们的学业不是特别关心,但是李氏总会经常使人找先生问问情况,也经常查看他们的习字作业。
字写得不好,先生反馈的表现不乐观,还会抽手板。李氏对身边伺候的小厮书童也控制的很严,三不五时的敲打。平日里也殷殷劝导,逮着机会就督促他们用功。
不得不说,在古代要想不做个纨绔子弟,真正让人看得起,就得读书,做官。像贾宝玉那种的,不学无术连学都不好好上,经常闲在家里跟丫头厮混,或者出门玩乐,纯粹就是被贾母宠坏了。
像那样的人,在古代重视名声的地方出门都没什么底气,外人说起来也不尊重。在古代封建世家子弟里,更是让人看不起。
尤其是像林喻城几个,本身既不能继承爵位,又和世子林喻琪不是同母的,以后能不能继续沾着侯府的光还两说。自己不立起来,没有能力博前程,一辈子就要看林喻琪的脸色过日子。
☆、第3章表姨
林喻乔从母亲那里出来也不想回去,趁着早上空气好,就又开始例行的游乐项目,去府里常去的园子捞锦鲤玩。
其实作为小孩子,能在府里玩的东西实在有限。特别是古代封建贵族的少爷小姐,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也不少。要玩可以,但必须要文雅守规矩,自是不能和乡野间的小孩子一样爬树玩泥巴什么的。
一路从正院走来,穿过府中各种精致的曲径回廊,林喻乔从第一次逛时的惊叹,“竟然比苏州园林还大还漂亮”,到之后的得意骄傲,“这竟然是我家,我住这里耶”,恨不得摆张自拍穿回现代发到网上微博和朋友圈,到最后的见怪不怪也用不了多久。
无他,再好的景每天看也不稀奇了,再大的园子经常游也不稀罕了。
陈良侯府是一栋非常典雅大气的大型宅子,整个格局是一个不规则的品字形。最后面是老夫人张氏的慈心堂,坐北朝南五间上房。
古代比较讲究孝道,一个宅子里最好的院子一定是父母住的地方。慈心堂的院子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两边穿山游廊联通厢房,挂着鹦哥画眉等鸟雀,廊前还养着两只通身雪白的狮子犬,平时有小丫头洗澡喂食照应,供闲时老太太逗趣赏乐。
慈心堂前面有三道垂花门,绕过两边的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分为左右两个赏景的园子,西园偏小,在府中北面,地方稍微偏点,平时没什么人去,林喻乔最喜欢去那里玩。
另一个东园偏大,在慈心堂的前面,圈出一处专门赏花的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再经过一片花房,一处梅园一处竹林,还有一个大湖,种满了荷花,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府中晚上会设宴待客。
再前面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有圆拱形小门四通八达的相连,穿过两边两个角门,有几处两进的院子,院子之间相互有花廊和树木山石隔断。林喻乔和二房的大姐林喻瑄,二姐林喻玫各住了一个院子。
一直往前走过偏北的角门,穿过穿堂和用大屏风隔开的三层仪门,就是陈良侯夫人居住的正院会芳院,三进的正房轩峻大气,花芜游廊相间着东西几间偏房。
在同一水平线偏后一点,还有一处小一些的院子,是侯府二老爷夫妇住的永年堂,因为李氏和二婶关系不怎么和睦,自然两家也不会相互串门,故而林喻乔长这么大还没去过永年堂。
再前面就是陈良侯的书房了,书房连通着前院,两道穿花拱门后就是林喻乔的几个哥哥住的院子。几个院子中最大的是世子林喻琪住的同心院,两进的院子,也是正房连接着游廊的格局,建筑风格小巧别致,院中各处都精心栽种着常绿的花木。
正院的游廊下也有鹦哥儿,通身墨绿,尾翅有乌金镶边。据说这鹦哥繁育的极为不易,且口舌灵巧,能学说不少话,市面上挺难得的,是今年侯府才搜罗过来的,府里也只有林喻琪这边和老夫人那边有。
为着这鹦哥儿,林喻乔就经常穿过半个侯府逛过来逗弄。反正林喻琪作为府里最小的嫡女平日里颇受宠爱,和大哥林喻琪关系也不错,逢年过节林喻琪书院放假回来时,林喻乔还经常逛进同心院找他玩。
所以林喻乔平时去林喻琪院里逗弄折腾鹦哥,伺候的嬷嬷丫鬟也不都不拦她,她母亲李氏知道后也没什么反应。
虽然林喻琪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但是该他得的好东西,就像鹦哥儿这种独一份的还是源源不断的送过去。其中有一部分是陈良侯和老夫人送的,大部分都是侯夫人李氏送过去的。
特别是李氏,待林喻琪十几年如一日的大方,有好东西第一个就是送给林喻琪用,而林喻琪也知她的情,这辈子林喻琪和李氏还是挺亲近的。
走了一圈穿过各种七扭八绕的回廊,逛到园子时林喻乔就出了一身汗。对于四岁孩子的短胳膊短腿来说,每天走这么长距离还不让抱,这运动量也是足够的。
跟在林喻乔身后的方嬷嬷看到她出汗了,赶紧拿帕子替她擦干。身边的大丫鬟赤风和绿霞还准备着点心,以防她饿了好垫饥。
林喻乔百无聊赖的拨弄着假山边的一池锦鲤,看着养的呆呆胖胖的锦鲤们受惊四散游开,如今算是她比较固定的游戏了。她经常来玩的这个西园池塘不大,只养了一池锦鲤,故意弄得很浅,旁边还围了一圈汉白玉石头搭建的围栏,围栏的另一面有一圈供歇息赏景的座位。
其实她还是比较喜欢东边园里的大湖,一直想着在湖里划船。但是平日里林喻乔身边的方嬷嬷和奶娘陈氏都怕她近水出点什么意外,不许她去那个湖边,实在想去只能抱着远远地走几圈,一点意思也没有。
只能来这里捞锦鲤,还能玩玩水,她如今甚至都无聊到给每条锦鲤起名字了。
“小胖,你吃那么多跑不动了吧。”
林喻乔用手拉着一条没来得及跑远的鱼,自说自话,被胖鱼用力的摆尾挣脱了。
又拉过一条身侧掉了好几块鳞片的鱼,继续自问自答。
“小猪,你被欺负了吧?”
“一定是有人要抢你媳妇了吧。你不让就被打了。”
听到林喻乔的童言童语,在旁边一直弯着腰站在她身后的方嬷嬷忍不住扑哧一笑。
本来还准备继续这无聊的游戏,但是绿霞眼尖,看到远处来的一行人好像是二小姐林喻玫,就赶紧提醒林喻乔。
回过身不再逗鱼,坐在围廊的座位上,林喻乔等着远处过来的林喻玫。
她平时和林喻玫关系很一般,因为排行相近每天早上去张氏那里请安和吃早饭时都要和林喻玫挨着坐在一块,也就常常得互相说几句话,免得坐在一起不出声时互相尴尬。
但是作为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林喻玫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炫耀。
今天我爹送我一个红宝的手钏啊,明天我娘带我去外祖家外祖母给了我好几匹料子做衣裳,等等等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来炫耀。不回应不搭理她就继续说,从首饰说到吃的喝的说到新学的诗,好像不能看到别人眼馋她就浑身不舒服一样。
因为林喻玫和林喻天同岁,比林喻乔大,所以学的东西也多,林喻玫就成天炫耀她会背的诗,见到她就一定要背给她听,林喻乔看到她就头大,但是还不能翻脸表示自己不高兴。
林喻乔现在所在的大秦朝礼教比较严格,从上而下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矩很多。比如小辈必须给长辈请安,见到长辈必须行礼,做弟弟的不能不听哥哥话,做哥哥的不能和弟弟叫计较,凡事兄弟姐妹间都要讲个兄友弟恭。
特别是那些日常的礼节你要是做的不好不到位,就不符合道德规范,被挑出错来,就要接受舆论压力或者长辈训斥。
所以林喻乔看到林喻玫走过来,就赶紧跳下座位低首叫了声二姐姐。
林喻玫矜持的点点头,回了礼,也叫了一句,三妹妹。
看着那么点的小人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的摆出一副姐姐的架势,就和林喻天在自己面前教训自己不要太调皮一样,怎么看怎么违和。到底是心理年纪摆在那里,林喻乔每次见到他们这样子就觉得好笑。
“姐姐,这是谁啊?”
林喻乔看着林喻玫身边站着一个十五六岁面生的姑娘,那姑娘穿着银红撒花半旧袄子,青石缂丝长裙,瓜子脸盘,一双水润的杏仁眼,身姿纤巧袅娜,自带一股风流韵味。梳着双鬟髻,头上只插了一支白玉的珠花簪,打扮得朴素甚至在侯府里算是比较寒酸的。
看穿着应该不是丫鬟,府中的丫鬟服饰都有定例,说是亲戚看起来对林喻玫又比较谦卑讨好。估计是二婶何庆芳娘家来打秋风的那一类亲戚,林喻乔暗自猜着。
“这是我娘亲家的表妹,三妹妹跟着我叫表姨就行。”
林喻玫拉着那个是她表姨的姑娘在林喻乔面前站定,等着她向表姨见礼。
又一次在心里哀叹着这个朝代怎么那么多礼节的林喻乔,面上还是乖乖的行了个礼,叫了声表姨。
虽然林喻玫让林喻乔给她表姨行礼,但是心理未必是为了尊重她。按照林喻乔对她的了解,估计肯定是来炫耀她亲戚的。
果然,随后林喻玫就没管这个什么表姨的,拉着林喻乔坐下就开始说个不停,从她刚知道她有个表姨开始,到昨天背了一首千家诗,又背给林喻乔听,背完诗又说她昨天写了两张大字呢,她爹看了也夸她写得好,她姐姐给她做了一个香包,她姐姐还说要给她做件衣裳呢。
等到林喻玫把新鲜事都说了一遍后,林喻乔赶紧补上一句姐姐真历害,妹妹还没有呢。这样有了回应,林喻玫才觉得舒坦,也不枉费她特意带着她表姐走了那么远来找林喻乔说话。
好容易把炫耀完了亲戚和新鲜事的林喻玫送走,林喻乔也好回去吃中午饭了。
这一上午又过去了,下午她也得回去学点东西,背背书写写大字啥的。同样是府中姐妹,林喻玫会背那么多诗,她也不好差太多。
回去在李氏那里用过午饭,林喻乔在榻上打着滚要赖在母亲这里睡午觉,不肯回自己院子。
李氏无奈的点着她的鼻尖,“都大丫头了,还这样撒娇放赖的,看来得好好管教管教了”。
虽然嘴里说要好好管教,但是李氏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真想管教的样子,对女儿的撒娇受用得很。帮林喻乔把头发上编得玉璎珞给拆下来,让她好好躺在榻上睡觉,李氏摸着她的肚皮,哄着林喻乔睡前和她说说上午都干了什么。
当李氏听到林喻乔说林喻玫带了个面生的表姨出来时,心下一跳。在这么个敏感的时候,把张氏都给气病了,何庆芳哪里还有那个心情招呼表妹?
等林喻乔睡熟了,李氏又把跟着林喻乔逛园子的方嬷嬷叫过来仔细的问了,心里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
林喻乔年纪还小,虽然李氏也让人给她开了蒙,每天教她写几个字,读一会儿百家姓和千家诗,但是她到底是女孩子,所以经常偷懒,学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氏也没非拘了她学。
反正按照侯府的规矩,女孩子到了八岁就会正经请女师傅来家里教,并且侯府女孩儿到了年纪还会请宫里的供奉嬷嬷专门教导,也不怕她心玩野了。
林喻乔可以尽情的玩,但是几个哥哥就不这么好命了。一出正院,林喻峰和林喻宁就两人一左一右扯着不太情愿去读书满脸沉重的林喻天一起去前边。
李氏对林喻城他们兄弟读书管的比较严,虽然陈良侯对他们的学业不是特别关心,但是李氏总会经常使人找先生问问情况,也经常查看他们的习字作业。
字写得不好,先生反馈的表现不乐观,还会抽手板。李氏对身边伺候的小厮书童也控制的很严,三不五时的敲打。平日里也殷殷劝导,逮着机会就督促他们用功。
不得不说,在古代要想不做个纨绔子弟,真正让人看得起,就得读书,做官。像贾宝玉那种的,不学无术连学都不好好上,经常闲在家里跟丫头厮混,或者出门玩乐,纯粹就是被贾母宠坏了。
像那样的人,在古代重视名声的地方出门都没什么底气,外人说起来也不尊重。在古代封建世家子弟里,更是让人看不起。
尤其是像林喻城几个,本身既不能继承爵位,又和世子林喻琪不是同母的,以后能不能继续沾着侯府的光还两说。自己不立起来,没有能力博前程,一辈子就要看林喻琪的脸色过日子。
☆、第3章表姨
林喻乔从母亲那里出来也不想回去,趁着早上空气好,就又开始例行的游乐项目,去府里常去的园子捞锦鲤玩。
其实作为小孩子,能在府里玩的东西实在有限。特别是古代封建贵族的少爷小姐,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也不少。要玩可以,但必须要文雅守规矩,自是不能和乡野间的小孩子一样爬树玩泥巴什么的。
一路从正院走来,穿过府中各种精致的曲径回廊,林喻乔从第一次逛时的惊叹,“竟然比苏州园林还大还漂亮”,到之后的得意骄傲,“这竟然是我家,我住这里耶”,恨不得摆张自拍穿回现代发到网上微博和朋友圈,到最后的见怪不怪也用不了多久。
无他,再好的景每天看也不稀奇了,再大的园子经常游也不稀罕了。
陈良侯府是一栋非常典雅大气的大型宅子,整个格局是一个不规则的品字形。最后面是老夫人张氏的慈心堂,坐北朝南五间上房。
古代比较讲究孝道,一个宅子里最好的院子一定是父母住的地方。慈心堂的院子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两边穿山游廊联通厢房,挂着鹦哥画眉等鸟雀,廊前还养着两只通身雪白的狮子犬,平时有小丫头洗澡喂食照应,供闲时老太太逗趣赏乐。
慈心堂前面有三道垂花门,绕过两边的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分为左右两个赏景的园子,西园偏小,在府中北面,地方稍微偏点,平时没什么人去,林喻乔最喜欢去那里玩。
另一个东园偏大,在慈心堂的前面,圈出一处专门赏花的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再经过一片花房,一处梅园一处竹林,还有一个大湖,种满了荷花,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府中晚上会设宴待客。
再前面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有圆拱形小门四通八达的相连,穿过两边两个角门,有几处两进的院子,院子之间相互有花廊和树木山石隔断。林喻乔和二房的大姐林喻瑄,二姐林喻玫各住了一个院子。
一直往前走过偏北的角门,穿过穿堂和用大屏风隔开的三层仪门,就是陈良侯夫人居住的正院会芳院,三进的正房轩峻大气,花芜游廊相间着东西几间偏房。
在同一水平线偏后一点,还有一处小一些的院子,是侯府二老爷夫妇住的永年堂,因为李氏和二婶关系不怎么和睦,自然两家也不会相互串门,故而林喻乔长这么大还没去过永年堂。
再前面就是陈良侯的书房了,书房连通着前院,两道穿花拱门后就是林喻乔的几个哥哥住的院子。几个院子中最大的是世子林喻琪住的同心院,两进的院子,也是正房连接着游廊的格局,建筑风格小巧别致,院中各处都精心栽种着常绿的花木。
正院的游廊下也有鹦哥儿,通身墨绿,尾翅有乌金镶边。据说这鹦哥繁育的极为不易,且口舌灵巧,能学说不少话,市面上挺难得的,是今年侯府才搜罗过来的,府里也只有林喻琪这边和老夫人那边有。
为着这鹦哥儿,林喻乔就经常穿过半个侯府逛过来逗弄。反正林喻琪作为府里最小的嫡女平日里颇受宠爱,和大哥林喻琪关系也不错,逢年过节林喻琪书院放假回来时,林喻乔还经常逛进同心院找他玩。
所以林喻乔平时去林喻琪院里逗弄折腾鹦哥,伺候的嬷嬷丫鬟也不都不拦她,她母亲李氏知道后也没什么反应。
虽然林喻琪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但是该他得的好东西,就像鹦哥儿这种独一份的还是源源不断的送过去。其中有一部分是陈良侯和老夫人送的,大部分都是侯夫人李氏送过去的。
特别是李氏,待林喻琪十几年如一日的大方,有好东西第一个就是送给林喻琪用,而林喻琪也知她的情,这辈子林喻琪和李氏还是挺亲近的。
走了一圈穿过各种七扭八绕的回廊,逛到园子时林喻乔就出了一身汗。对于四岁孩子的短胳膊短腿来说,每天走这么长距离还不让抱,这运动量也是足够的。
跟在林喻乔身后的方嬷嬷看到她出汗了,赶紧拿帕子替她擦干。身边的大丫鬟赤风和绿霞还准备着点心,以防她饿了好垫饥。
林喻乔百无聊赖的拨弄着假山边的一池锦鲤,看着养的呆呆胖胖的锦鲤们受惊四散游开,如今算是她比较固定的游戏了。她经常来玩的这个西园池塘不大,只养了一池锦鲤,故意弄得很浅,旁边还围了一圈汉白玉石头搭建的围栏,围栏的另一面有一圈供歇息赏景的座位。
其实她还是比较喜欢东边园里的大湖,一直想着在湖里划船。但是平日里林喻乔身边的方嬷嬷和奶娘陈氏都怕她近水出点什么意外,不许她去那个湖边,实在想去只能抱着远远地走几圈,一点意思也没有。
只能来这里捞锦鲤,还能玩玩水,她如今甚至都无聊到给每条锦鲤起名字了。
“小胖,你吃那么多跑不动了吧。”
林喻乔用手拉着一条没来得及跑远的鱼,自说自话,被胖鱼用力的摆尾挣脱了。
又拉过一条身侧掉了好几块鳞片的鱼,继续自问自答。
“小猪,你被欺负了吧?”
“一定是有人要抢你媳妇了吧。你不让就被打了。”
听到林喻乔的童言童语,在旁边一直弯着腰站在她身后的方嬷嬷忍不住扑哧一笑。
本来还准备继续这无聊的游戏,但是绿霞眼尖,看到远处来的一行人好像是二小姐林喻玫,就赶紧提醒林喻乔。
回过身不再逗鱼,坐在围廊的座位上,林喻乔等着远处过来的林喻玫。
她平时和林喻玫关系很一般,因为排行相近每天早上去张氏那里请安和吃早饭时都要和林喻玫挨着坐在一块,也就常常得互相说几句话,免得坐在一起不出声时互相尴尬。
但是作为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林喻玫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炫耀。
今天我爹送我一个红宝的手钏啊,明天我娘带我去外祖家外祖母给了我好几匹料子做衣裳,等等等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来炫耀。不回应不搭理她就继续说,从首饰说到吃的喝的说到新学的诗,好像不能看到别人眼馋她就浑身不舒服一样。
因为林喻玫和林喻天同岁,比林喻乔大,所以学的东西也多,林喻玫就成天炫耀她会背的诗,见到她就一定要背给她听,林喻乔看到她就头大,但是还不能翻脸表示自己不高兴。
林喻乔现在所在的大秦朝礼教比较严格,从上而下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矩很多。比如小辈必须给长辈请安,见到长辈必须行礼,做弟弟的不能不听哥哥话,做哥哥的不能和弟弟叫计较,凡事兄弟姐妹间都要讲个兄友弟恭。
特别是那些日常的礼节你要是做的不好不到位,就不符合道德规范,被挑出错来,就要接受舆论压力或者长辈训斥。
所以林喻乔看到林喻玫走过来,就赶紧跳下座位低首叫了声二姐姐。
林喻玫矜持的点点头,回了礼,也叫了一句,三妹妹。
看着那么点的小人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的摆出一副姐姐的架势,就和林喻天在自己面前教训自己不要太调皮一样,怎么看怎么违和。到底是心理年纪摆在那里,林喻乔每次见到他们这样子就觉得好笑。
“姐姐,这是谁啊?”
林喻乔看着林喻玫身边站着一个十五六岁面生的姑娘,那姑娘穿着银红撒花半旧袄子,青石缂丝长裙,瓜子脸盘,一双水润的杏仁眼,身姿纤巧袅娜,自带一股风流韵味。梳着双鬟髻,头上只插了一支白玉的珠花簪,打扮得朴素甚至在侯府里算是比较寒酸的。
看穿着应该不是丫鬟,府中的丫鬟服饰都有定例,说是亲戚看起来对林喻玫又比较谦卑讨好。估计是二婶何庆芳娘家来打秋风的那一类亲戚,林喻乔暗自猜着。
“这是我娘亲家的表妹,三妹妹跟着我叫表姨就行。”
林喻玫拉着那个是她表姨的姑娘在林喻乔面前站定,等着她向表姨见礼。
又一次在心里哀叹着这个朝代怎么那么多礼节的林喻乔,面上还是乖乖的行了个礼,叫了声表姨。
虽然林喻玫让林喻乔给她表姨行礼,但是心理未必是为了尊重她。按照林喻乔对她的了解,估计肯定是来炫耀她亲戚的。
果然,随后林喻玫就没管这个什么表姨的,拉着林喻乔坐下就开始说个不停,从她刚知道她有个表姨开始,到昨天背了一首千家诗,又背给林喻乔听,背完诗又说她昨天写了两张大字呢,她爹看了也夸她写得好,她姐姐给她做了一个香包,她姐姐还说要给她做件衣裳呢。
等到林喻玫把新鲜事都说了一遍后,林喻乔赶紧补上一句姐姐真历害,妹妹还没有呢。这样有了回应,林喻玫才觉得舒坦,也不枉费她特意带着她表姐走了那么远来找林喻乔说话。
好容易把炫耀完了亲戚和新鲜事的林喻玫送走,林喻乔也好回去吃中午饭了。
这一上午又过去了,下午她也得回去学点东西,背背书写写大字啥的。同样是府中姐妹,林喻玫会背那么多诗,她也不好差太多。
回去在李氏那里用过午饭,林喻乔在榻上打着滚要赖在母亲这里睡午觉,不肯回自己院子。
李氏无奈的点着她的鼻尖,“都大丫头了,还这样撒娇放赖的,看来得好好管教管教了”。
虽然嘴里说要好好管教,但是李氏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真想管教的样子,对女儿的撒娇受用得很。帮林喻乔把头发上编得玉璎珞给拆下来,让她好好躺在榻上睡觉,李氏摸着她的肚皮,哄着林喻乔睡前和她说说上午都干了什么。
当李氏听到林喻乔说林喻玫带了个面生的表姨出来时,心下一跳。在这么个敏感的时候,把张氏都给气病了,何庆芳哪里还有那个心情招呼表妹?
等林喻乔睡熟了,李氏又把跟着林喻乔逛园子的方嬷嬷叫过来仔细的问了,心里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