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重生之苓娘传_分卷阅读_160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40章上元之夜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曾有诗曰: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不论年景好还是不好,节日对丹朝人来说都是最高兴的时候。像元宵节这样的节日,更是普天同乐,赏月、燃灯、猜灯谜、看百戏,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和乐融融。
金陵城内早在正月十二就开始点灯了,各家各户的精巧灯火会一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整整六天,街市上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晚灯火交映,能将天空都映得发亮。
出门前,全家大小聚在澜园用晚食,厨下精心烹制了十来种口味的浮圆子送上来,再配些咸甜小食,丰盛得很。照样还是老爹和儿女们挤挤在一张大圆桌用饭,姨娘们另开一围。
不过,谢丞公打眼一扫,家里这些个儿女个个都是一副心都飞到了外头的样子,便是微微一笑,先点了四郎,问他道:“四郎。可是饭食不美,并无胃口?”
四郎也十一岁了,身高抽长,总算摆脱了小胖子的模样,也长成了俊俏小郎君。不过父亲的威严在四郎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了,闻言立刻精神抖擞、坐直了身响亮地答道:“爹爹,浮圆子味道极好!孩儿极有胃口!”
然后赶紧大口大口地吃。一桌人都笑,四娘和八娘恨铁不成钢地悄悄瞪了弟弟一眼,四郎怎么就没学会像大哥一样镇定自若地答爹爹的话呢!
谢丞公颔首道:“用饭须专心致志些。”
当爹的这话一说,孩儿们还有不赶紧大口用饭的,就怕临出门前惹恼了爹爹,若是不叫出门去赏灯如何是好。
正月十五,这可是一整年就只有一回的元宵节呀——金陵城里,整个正月有无数的活动,从城东到城西,从皇宫到城南,但只有这个晚上,丞公爹允许小儿女们在外玩到四更才归家来。
华苓弯弯眼睛笑。坐在她旁边的七娘在用一碗桂花甜豆沙圆子,微黄的糯米外皮,咬开了里面是甜沙沙、带着桂花香的豆沙馅儿,口感很细腻甜美。七娘很爱甜。
华苓自己则在吃一碟烤圆子,十来颗圆子烤得外表金黄,透着糯米特有的焦香,里边的馅料从糖芝麻馅儿到山楂馅儿都有,每一个都不一样。她喜欢在咬下去之前猜一猜馅料的品种。
前年大郎娶回来长嫂朱美凤,去年年底二郎也成了亲,妻子是来自雍州左氏的柚娘。华苓这位二嫂与四娘一般大,今年才十七岁。
柚娘长得也是花容月貌,不过性格偏文静些,通常不太说话,只是爱笑。
长嫂爽朗利落,二嫂文静爱笑,相处起来,小娘子们表示都很满意。又加有了两位嫂嫂,娘子们也可以更名正言顺地应别家的邀请去吃宴、去玩了,越发是心里喜欢,姑嫂十分相宜。
点完了四郎,谢丞公又板起脸朝二郎道:“既已成家,日后便须生性作人,勤恳兢业为上。柚娘温顺贤淑,往后多帮着夫婿些。须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是,孩儿知晓。”二郎小夫妻赶紧收了笑容,点头应了。
谢丞公又略对大郎夫妻说了两句,只道为长兄长嫂者,身下还有幼弟幼妹,须得老成持重,凡事多思一二,但求周全。长子夫妻都是精明厉害的类型,早能独当一面的了,对他们谢丞公是很放心的。
然后谢丞公又从四娘往下,对女儿们训话几句。
此刻女郎们都是盛装打扮,云鬓高钗,香风萦绕。坐在一处,也都笑意盈盈,就好似繁花盛放。谢丞公面色便和缓了许多,说话也颇为温柔。大多数时候,当爹的对儿子总是要苛刻些,而女儿么,娇宠着就是了。
娘子们心情都很好,高高兴兴地应了父亲的话,只有四娘神色恹恹。
四娘四月里便要出嫁了,订的人家却不在金陵,订给了从杭州来求娶的严家长子。
自古苏杭便是中原东南海岸处最为富庶的州城,在衣食住行上,好些流行都是从苏杭流传开来的,便是天子脚下的金陵城也要落后些。
杭州严氏在大丹是后起之秀,只有百来年历史,但是从杭州以经营买卖舶来品起家,如今已经是杭州本地大富之家。严家上代家主通过科举入了朝,历年升迁,如今是七品县令,而其长子人物俊秀,去岁方考上了秀才,如今正是奋发努力,准备在春闱上一举及第的时候。
二娘、三娘的夫婿都是金陵人,丞公爹却为四娘挑中了这样一位夫婿,四娘一听,当时就呆住了。在她心中,天下自然是金陵最好,前面的姐姐都嫁在金陵,凭什么她就要嫁到水路也要行大半日的杭州去?
四娘当即就在谢丞公跟前吵闹,却再次被谢丞公训斥了一回,委屈地啼哭了整整一个月才接受了这个事实,至今还有些焉焉的,元宵也不肯出外去玩。
……
看着丞公爹给兄姐们择选对象,华苓慢慢也从里学了不少。虽然位高权重,说一不二,但丞公爹是真的疼孩子,为儿女择选对象都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一是看对方人品性情,二才看家世积累。
家族再大再繁荣,若是郎君本身纨绔,游手好闲扶不上墙,谢丞公也看不上眼。他也并不只看得上世家大族的郎君,像为四娘择的杭州严家,相比根深叶茂的朱卫王谢,只能算才起步发展而已。
但严家家风不错,又有大量钱财打底,只要对了时运,蒸蒸日上是必然的。
一个已经进入了衰退期、规矩深重、充满了腐朽气息的家族,和一个年富力强、正在努力往上爬的家族,应该选哪个自不必说,但当繁复的世情化作层层笼纱遮眼,能够看清这一点的人并不是那么多而已。
华苓还知道,丞公爹给四娘选严家,还有一点考虑——四娘的性子并不是中正平和的类型,若是在世家大族里,妯娌多多的、事儿多多的,怕是每天就光顾着怄气了。也只有往低了嫁,嫁到严家这等求娶若渴,一定会捧着她的人家,才有可能过得好。
……
爹爹虽然严厉,但是对儿女很不错了。华苓想起了那句话,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个国度的人就是这样的,家长从把孩儿生下来就开始操心,小时候操心它吃喝玩乐,长大了操心孩儿婚嫁,婚事完了还要关顾孩儿生孩儿,一代又一代。
这样辛苦这样累,当家长的恐怕到最后都是累死的。
……
五娘的婚约也订了,年尾将会嫁到北边汴州去。对于四娘的行为,五娘只评价说:“这般不惜福,到那里日子可都过不好。”
听到这话的时候,华苓看到了五娘的神情。这位打小脾气便十分爽直,有话说话,总是带笑的姐姐面上有些鄙薄之意,却也有些嫉妒。
五娘的未来夫婿是汴京郑氏的嫡系第三子。汴京郑氏在大丹世家当中只能列入第三流,但在当地很有名望,祖上曾出过三品高官。郑家家长领着儿子亲自上门来求娶的,极有诚意。
郑三郎虽然不是家中长子,太过年轻,目前在家业上未有什么建树,却也颖慧庄重,只要推一把,日后总能有一番作为,谢丞公看中了郑三郎这一点,将五娘许嫁了。
只不过,汴京距离金陵比杭州还要远两倍,越是大家族规矩就越多些,五娘以后想要回金陵看亲人的机会,只会比四娘还要少。
——华苓也还记得,五娘曾经何等神采飞扬地说,她总要到岭南去转一转的。
五娘还是高高兴兴地应了亲事。大多数的世家娘子都是这样的生活轨迹,在一个大家族当中长大,然后嫁到另一个大家族里,与丈夫生儿育女,教养下一代,就是一辈子。
也许,在每个人的一辈子里面,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遗憾一路追随,长大了,才会知道,‘妥协’这两个字怎么写。
……
谢丞公看了恹恹的四娘几眼,和声添了一句:“城中灯火辉煌,颇有可看处,苡娘也去瞧一瞧罢。”
父亲很少有这么温和关怀人的时候,四娘有些受宠若惊,恹恹地应了。
……
耐着性子听父亲说了一通之后,丞公府蠢蠢欲动的年轻人们终于出门了。
在靠近了城中心区域,街面开始变得极其热闹的地方,一行人下了马车,开始步行。
谢丞公年纪大了,儿女们请他一道出门看灯景,他只是含笑点头,但还是没有一道出门。
暮色四合,但街面上无数点亮的灯盏齐心协力地将夜色驱逐到了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华苓一下马车,街面上拥挤着、行走着的人们的热闹和欢笑,连同小贩兜售的许多种小食面点的香味,就猛地将她扑了个跟头。
情不自禁地就笑了起来,隐约冒头的冲动和渴盼越发明显,她忽然觉得,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立刻融进那流动着的、欢笑着的人-流里。
大郎、二郎在指挥着仆役将马车驶到附近的空地去停放。元宵节,城中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走出了家门玩乐,灯景最好看的街道人也最多,想要将车驾驶进去是绝无可能的。
节日大概也是人间门第差别最小的时候。
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蓬门小家,大家过节是一样快乐,若是要看到城中最璀璨的灯景,也都要凭着自己的双腿去行走,看在眼中的景色也毫无分别。
大概,最珍贵的东西都是什么也换不来,人原本就拥有的吧?
比如快乐,比如健康?
立在姐妹们身边,等待着兄长们安顿好事务再一道往热闹当中去,华苓凝望着璀璨连成一片的灯火,笑容灿烂。
……
大郎朗声招呼妻子和弟妹们:“我们一路看灯景,往金蟾大街行走。卫家在金蟾大街街尾那处布置了酒肆,我们行到那处,正好可以歇歇脚。”一家人紧紧地互相拉着手,汇入赏灯的人-流,仆婢们都高高兴兴地追随在后。
☆、第140章上元之夜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曾有诗曰: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不论年景好还是不好,节日对丹朝人来说都是最高兴的时候。像元宵节这样的节日,更是普天同乐,赏月、燃灯、猜灯谜、看百戏,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和乐融融。
金陵城内早在正月十二就开始点灯了,各家各户的精巧灯火会一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整整六天,街市上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晚灯火交映,能将天空都映得发亮。
出门前,全家大小聚在澜园用晚食,厨下精心烹制了十来种口味的浮圆子送上来,再配些咸甜小食,丰盛得很。照样还是老爹和儿女们挤挤在一张大圆桌用饭,姨娘们另开一围。
不过,谢丞公打眼一扫,家里这些个儿女个个都是一副心都飞到了外头的样子,便是微微一笑,先点了四郎,问他道:“四郎。可是饭食不美,并无胃口?”
四郎也十一岁了,身高抽长,总算摆脱了小胖子的模样,也长成了俊俏小郎君。不过父亲的威严在四郎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了,闻言立刻精神抖擞、坐直了身响亮地答道:“爹爹,浮圆子味道极好!孩儿极有胃口!”
然后赶紧大口大口地吃。一桌人都笑,四娘和八娘恨铁不成钢地悄悄瞪了弟弟一眼,四郎怎么就没学会像大哥一样镇定自若地答爹爹的话呢!
谢丞公颔首道:“用饭须专心致志些。”
当爹的这话一说,孩儿们还有不赶紧大口用饭的,就怕临出门前惹恼了爹爹,若是不叫出门去赏灯如何是好。
正月十五,这可是一整年就只有一回的元宵节呀——金陵城里,整个正月有无数的活动,从城东到城西,从皇宫到城南,但只有这个晚上,丞公爹允许小儿女们在外玩到四更才归家来。
华苓弯弯眼睛笑。坐在她旁边的七娘在用一碗桂花甜豆沙圆子,微黄的糯米外皮,咬开了里面是甜沙沙、带着桂花香的豆沙馅儿,口感很细腻甜美。七娘很爱甜。
华苓自己则在吃一碟烤圆子,十来颗圆子烤得外表金黄,透着糯米特有的焦香,里边的馅料从糖芝麻馅儿到山楂馅儿都有,每一个都不一样。她喜欢在咬下去之前猜一猜馅料的品种。
前年大郎娶回来长嫂朱美凤,去年年底二郎也成了亲,妻子是来自雍州左氏的柚娘。华苓这位二嫂与四娘一般大,今年才十七岁。
柚娘长得也是花容月貌,不过性格偏文静些,通常不太说话,只是爱笑。
长嫂爽朗利落,二嫂文静爱笑,相处起来,小娘子们表示都很满意。又加有了两位嫂嫂,娘子们也可以更名正言顺地应别家的邀请去吃宴、去玩了,越发是心里喜欢,姑嫂十分相宜。
点完了四郎,谢丞公又板起脸朝二郎道:“既已成家,日后便须生性作人,勤恳兢业为上。柚娘温顺贤淑,往后多帮着夫婿些。须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是,孩儿知晓。”二郎小夫妻赶紧收了笑容,点头应了。
谢丞公又略对大郎夫妻说了两句,只道为长兄长嫂者,身下还有幼弟幼妹,须得老成持重,凡事多思一二,但求周全。长子夫妻都是精明厉害的类型,早能独当一面的了,对他们谢丞公是很放心的。
然后谢丞公又从四娘往下,对女儿们训话几句。
此刻女郎们都是盛装打扮,云鬓高钗,香风萦绕。坐在一处,也都笑意盈盈,就好似繁花盛放。谢丞公面色便和缓了许多,说话也颇为温柔。大多数时候,当爹的对儿子总是要苛刻些,而女儿么,娇宠着就是了。
娘子们心情都很好,高高兴兴地应了父亲的话,只有四娘神色恹恹。
四娘四月里便要出嫁了,订的人家却不在金陵,订给了从杭州来求娶的严家长子。
自古苏杭便是中原东南海岸处最为富庶的州城,在衣食住行上,好些流行都是从苏杭流传开来的,便是天子脚下的金陵城也要落后些。
杭州严氏在大丹是后起之秀,只有百来年历史,但是从杭州以经营买卖舶来品起家,如今已经是杭州本地大富之家。严家上代家主通过科举入了朝,历年升迁,如今是七品县令,而其长子人物俊秀,去岁方考上了秀才,如今正是奋发努力,准备在春闱上一举及第的时候。
二娘、三娘的夫婿都是金陵人,丞公爹却为四娘挑中了这样一位夫婿,四娘一听,当时就呆住了。在她心中,天下自然是金陵最好,前面的姐姐都嫁在金陵,凭什么她就要嫁到水路也要行大半日的杭州去?
四娘当即就在谢丞公跟前吵闹,却再次被谢丞公训斥了一回,委屈地啼哭了整整一个月才接受了这个事实,至今还有些焉焉的,元宵也不肯出外去玩。
……
看着丞公爹给兄姐们择选对象,华苓慢慢也从里学了不少。虽然位高权重,说一不二,但丞公爹是真的疼孩子,为儿女择选对象都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一是看对方人品性情,二才看家世积累。
家族再大再繁荣,若是郎君本身纨绔,游手好闲扶不上墙,谢丞公也看不上眼。他也并不只看得上世家大族的郎君,像为四娘择的杭州严家,相比根深叶茂的朱卫王谢,只能算才起步发展而已。
但严家家风不错,又有大量钱财打底,只要对了时运,蒸蒸日上是必然的。
一个已经进入了衰退期、规矩深重、充满了腐朽气息的家族,和一个年富力强、正在努力往上爬的家族,应该选哪个自不必说,但当繁复的世情化作层层笼纱遮眼,能够看清这一点的人并不是那么多而已。
华苓还知道,丞公爹给四娘选严家,还有一点考虑——四娘的性子并不是中正平和的类型,若是在世家大族里,妯娌多多的、事儿多多的,怕是每天就光顾着怄气了。也只有往低了嫁,嫁到严家这等求娶若渴,一定会捧着她的人家,才有可能过得好。
……
爹爹虽然严厉,但是对儿女很不错了。华苓想起了那句话,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个国度的人就是这样的,家长从把孩儿生下来就开始操心,小时候操心它吃喝玩乐,长大了操心孩儿婚嫁,婚事完了还要关顾孩儿生孩儿,一代又一代。
这样辛苦这样累,当家长的恐怕到最后都是累死的。
……
五娘的婚约也订了,年尾将会嫁到北边汴州去。对于四娘的行为,五娘只评价说:“这般不惜福,到那里日子可都过不好。”
听到这话的时候,华苓看到了五娘的神情。这位打小脾气便十分爽直,有话说话,总是带笑的姐姐面上有些鄙薄之意,却也有些嫉妒。
五娘的未来夫婿是汴京郑氏的嫡系第三子。汴京郑氏在大丹世家当中只能列入第三流,但在当地很有名望,祖上曾出过三品高官。郑家家长领着儿子亲自上门来求娶的,极有诚意。
郑三郎虽然不是家中长子,太过年轻,目前在家业上未有什么建树,却也颖慧庄重,只要推一把,日后总能有一番作为,谢丞公看中了郑三郎这一点,将五娘许嫁了。
只不过,汴京距离金陵比杭州还要远两倍,越是大家族规矩就越多些,五娘以后想要回金陵看亲人的机会,只会比四娘还要少。
——华苓也还记得,五娘曾经何等神采飞扬地说,她总要到岭南去转一转的。
五娘还是高高兴兴地应了亲事。大多数的世家娘子都是这样的生活轨迹,在一个大家族当中长大,然后嫁到另一个大家族里,与丈夫生儿育女,教养下一代,就是一辈子。
也许,在每个人的一辈子里面,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遗憾一路追随,长大了,才会知道,‘妥协’这两个字怎么写。
……
谢丞公看了恹恹的四娘几眼,和声添了一句:“城中灯火辉煌,颇有可看处,苡娘也去瞧一瞧罢。”
父亲很少有这么温和关怀人的时候,四娘有些受宠若惊,恹恹地应了。
……
耐着性子听父亲说了一通之后,丞公府蠢蠢欲动的年轻人们终于出门了。
在靠近了城中心区域,街面开始变得极其热闹的地方,一行人下了马车,开始步行。
谢丞公年纪大了,儿女们请他一道出门看灯景,他只是含笑点头,但还是没有一道出门。
暮色四合,但街面上无数点亮的灯盏齐心协力地将夜色驱逐到了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华苓一下马车,街面上拥挤着、行走着的人们的热闹和欢笑,连同小贩兜售的许多种小食面点的香味,就猛地将她扑了个跟头。
情不自禁地就笑了起来,隐约冒头的冲动和渴盼越发明显,她忽然觉得,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立刻融进那流动着的、欢笑着的人-流里。
大郎、二郎在指挥着仆役将马车驶到附近的空地去停放。元宵节,城中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走出了家门玩乐,灯景最好看的街道人也最多,想要将车驾驶进去是绝无可能的。
节日大概也是人间门第差别最小的时候。
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蓬门小家,大家过节是一样快乐,若是要看到城中最璀璨的灯景,也都要凭着自己的双腿去行走,看在眼中的景色也毫无分别。
大概,最珍贵的东西都是什么也换不来,人原本就拥有的吧?
比如快乐,比如健康?
立在姐妹们身边,等待着兄长们安顿好事务再一道往热闹当中去,华苓凝望着璀璨连成一片的灯火,笑容灿烂。
……
大郎朗声招呼妻子和弟妹们:“我们一路看灯景,往金蟾大街行走。卫家在金蟾大街街尾那处布置了酒肆,我们行到那处,正好可以歇歇脚。”一家人紧紧地互相拉着手,汇入赏灯的人-流,仆婢们都高高兴兴地追随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