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倒也不至于需要祢衡,这位实在是曹魏集团共同的心理阴影。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孙吴,统一天下,继秦、汉后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走上了历史舞台。
百姓们欢欣鼓舞,以为起码未来能有几百年没有大战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和平稳定的局面只持续了短短的十一年。
晋朝初建时,实行与西汉初年相似的郡国并行制,但是藩王们虽然有封地,但却身在都城,不能管控藩国内的具体事务。
因为司马氏得国不正,皇位上永远沾着曹髦的血,司马氏在进行统治的时候便显出一种气短。所以,西晋政治“是以皇室司马氏为首的门阀贵族联合统治1”,皇帝并非像前朝一样一言九鼎,司马氏的皇帝急需寻找自己的同盟。
所以,晋武帝走了一部臭棋。
咸宁三年,也就是公元227年,司马炎下诏“徙诸王公皆归国”,让藩王们回到自己的封地,自己治理藩国,直接控制藩国内的军政大权。
藩王有着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权力,也培养了他们扩大势力的野心。
从此,地方独大,中央势弱。
在司马炎晚年,也感到了藩王过于强势,可能会对中央统治造成威胁。但是他没有削弱藩王的力量,而是将皇后完全没有功绩的父亲提为太尉,让他“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一手掌握军、政两方大权,用外戚的势力与藩王相抗。
这似乎是一步好棋,于是司马炎闭上了眼,留下一地鸡毛的后事。】
藩王、外戚……好家伙,叠buff叠满了。
“还有世族。”诸葛亮自言自语。
从东汉至今,豪强和世族发展地越来越大,早就有了尾大不掉之势。
累世公卿的士大夫,门生故吏遍天下,家族常年垄断朝中职位,形成强大难以违逆的势力。各个世族同仇敌忾,对于世族子弟来说,他们家族的意志早已凌驾在国家意志之上。如果司马氏不改变这个现象,帝王早晚要名存实亡。
诸葛亮忧心忡忡地想。
虽然不喜司马氏晋朝,诸葛亮还是心情低沉。毕竟,这些人互相冲突,国祚不宁,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曹操的手一下下的点着自己的大腿。
西汉诸侯王乱国,东汉外戚乱政,都是风雨飘摇、动摇国本的大变,司马氏的晋朝可倒好,一下子把两个雷都踩了。
何等自取灭亡的行为。
曹操细细品味着,当时的政局不稳定是一个理由,但是这些皇帝应对的措施也是真的不行。
他有些趣味地盯着垂头丧气备受打击的司马懿。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按照司马懿的智慧和城府深沉……
——这些人真的是仲达的子孙吗?
真的没有……被谁换了孩子吗?
【如果西晋第二代出现一个如同汉文帝一样的君主,还可能可以在一团乱麻之中找到那根线头,抽丝剥茧,从而慢慢收回权力。
但是,可惜的是,西晋的第二任帝王晋惠帝司马衷,他……脑子有点问题。
这不是在骂人,而是说,司马衷的智商,可能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就算不是“痴愚”,也至少是“鲁钝”的层次。
那么这件事他的父亲——司马炎知不知道呢?
司马炎是知道的!
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史书上,多有“帝常疑太子不慧”、“帝素知太子暗弱”、“皇太子不堪奉大统”的描述,司马炎也不是没有其他儿子。但是,司马炎就是不废太子,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深爱这个儿子吗?
那也不该让他当皇帝啊,司马炎又不是傻子,他难道不知道一个帝王脑子不好的命运吗?
是因为司马衷嫡长的身份吗?
有可能,毕竟在司马炎询问皇后是否废太子时,得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的回答。
但在另一层次上,更多的因为太子妃贾南风的存在。】
太子妃?
光屏说的语焉不详,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歪处。
在许多人脑补了一场桃色大戏之后,就听到光屏施施然解释道。
【不是什么桃色新闻,而是因为晋初的一起争权事件——司马炎和他的同母弟齐王。】
“呼——”
许多不愿旁观他人阴私的君子长出一口气,却发现出气的声音太大,不像是自己一个人发出。他们和旁边的人互相看了看,心照不宣的拱拱手。
【齐王“总统军事,抚宁内外,莫不景附焉”,既才望双全,又大权在握,一直威胁着司马炎的皇位。
贾南风,晋朝开国功臣贾充之女。
——对,就是那个领兵弑杀曹髦的贾充。
晋初即有“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的民谣流传,贾、裴、王三人都是跟随司马氏开国的关键人物,其中的“贾”,就是贾充。也就是说,西晋初期,贾充手握重权。
贾充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齐王。
贾充和齐王之间的姻亲关系,使得这两个人之间较为密切。司马炎怎能坐视不管呢?
为了拉拢贾充,避免其与齐王联合,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在驱赶贾充不成的前提下,司马炎为自己的太子求娶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将自己与贾充以及以贾充为代表的近臣集团势力以婚姻为纽带联合起来。
……倒也不至于需要祢衡,这位实在是曹魏集团共同的心理阴影。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孙吴,统一天下,继秦、汉后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走上了历史舞台。
百姓们欢欣鼓舞,以为起码未来能有几百年没有大战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和平稳定的局面只持续了短短的十一年。
晋朝初建时,实行与西汉初年相似的郡国并行制,但是藩王们虽然有封地,但却身在都城,不能管控藩国内的具体事务。
因为司马氏得国不正,皇位上永远沾着曹髦的血,司马氏在进行统治的时候便显出一种气短。所以,西晋政治“是以皇室司马氏为首的门阀贵族联合统治1”,皇帝并非像前朝一样一言九鼎,司马氏的皇帝急需寻找自己的同盟。
所以,晋武帝走了一部臭棋。
咸宁三年,也就是公元227年,司马炎下诏“徙诸王公皆归国”,让藩王们回到自己的封地,自己治理藩国,直接控制藩国内的军政大权。
藩王有着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权力,也培养了他们扩大势力的野心。
从此,地方独大,中央势弱。
在司马炎晚年,也感到了藩王过于强势,可能会对中央统治造成威胁。但是他没有削弱藩王的力量,而是将皇后完全没有功绩的父亲提为太尉,让他“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一手掌握军、政两方大权,用外戚的势力与藩王相抗。
这似乎是一步好棋,于是司马炎闭上了眼,留下一地鸡毛的后事。】
藩王、外戚……好家伙,叠buff叠满了。
“还有世族。”诸葛亮自言自语。
从东汉至今,豪强和世族发展地越来越大,早就有了尾大不掉之势。
累世公卿的士大夫,门生故吏遍天下,家族常年垄断朝中职位,形成强大难以违逆的势力。各个世族同仇敌忾,对于世族子弟来说,他们家族的意志早已凌驾在国家意志之上。如果司马氏不改变这个现象,帝王早晚要名存实亡。
诸葛亮忧心忡忡地想。
虽然不喜司马氏晋朝,诸葛亮还是心情低沉。毕竟,这些人互相冲突,国祚不宁,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曹操的手一下下的点着自己的大腿。
西汉诸侯王乱国,东汉外戚乱政,都是风雨飘摇、动摇国本的大变,司马氏的晋朝可倒好,一下子把两个雷都踩了。
何等自取灭亡的行为。
曹操细细品味着,当时的政局不稳定是一个理由,但是这些皇帝应对的措施也是真的不行。
他有些趣味地盯着垂头丧气备受打击的司马懿。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按照司马懿的智慧和城府深沉……
——这些人真的是仲达的子孙吗?
真的没有……被谁换了孩子吗?
【如果西晋第二代出现一个如同汉文帝一样的君主,还可能可以在一团乱麻之中找到那根线头,抽丝剥茧,从而慢慢收回权力。
但是,可惜的是,西晋的第二任帝王晋惠帝司马衷,他……脑子有点问题。
这不是在骂人,而是说,司马衷的智商,可能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就算不是“痴愚”,也至少是“鲁钝”的层次。
那么这件事他的父亲——司马炎知不知道呢?
司马炎是知道的!
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史书上,多有“帝常疑太子不慧”、“帝素知太子暗弱”、“皇太子不堪奉大统”的描述,司马炎也不是没有其他儿子。但是,司马炎就是不废太子,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深爱这个儿子吗?
那也不该让他当皇帝啊,司马炎又不是傻子,他难道不知道一个帝王脑子不好的命运吗?
是因为司马衷嫡长的身份吗?
有可能,毕竟在司马炎询问皇后是否废太子时,得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的回答。
但在另一层次上,更多的因为太子妃贾南风的存在。】
太子妃?
光屏说的语焉不详,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歪处。
在许多人脑补了一场桃色大戏之后,就听到光屏施施然解释道。
【不是什么桃色新闻,而是因为晋初的一起争权事件——司马炎和他的同母弟齐王。】
“呼——”
许多不愿旁观他人阴私的君子长出一口气,却发现出气的声音太大,不像是自己一个人发出。他们和旁边的人互相看了看,心照不宣的拱拱手。
【齐王“总统军事,抚宁内外,莫不景附焉”,既才望双全,又大权在握,一直威胁着司马炎的皇位。
贾南风,晋朝开国功臣贾充之女。
——对,就是那个领兵弑杀曹髦的贾充。
晋初即有“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的民谣流传,贾、裴、王三人都是跟随司马氏开国的关键人物,其中的“贾”,就是贾充。也就是说,西晋初期,贾充手握重权。
贾充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齐王。
贾充和齐王之间的姻亲关系,使得这两个人之间较为密切。司马炎怎能坐视不管呢?
为了拉拢贾充,避免其与齐王联合,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在驱赶贾充不成的前提下,司马炎为自己的太子求娶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将自己与贾充以及以贾充为代表的近臣集团势力以婚姻为纽带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