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丁一和徐光启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三六中文网 www.36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安东卫日照后山百户丁一关起门来白日宣银,正骑在宋桃芝雪白丰盈的身子上征伐,走的竟也是旱道,端的是雄心勃勃意气风发。那宋氏虽觉得自己夫君动作粗暴弄得自己有点疼,但见他这般模样也连忙曲意逢迎银叫连连,尽量去满足他。
丁一今日顶着雪花从外面归来就精神十分亢奋显得和平日不大一样,身上还沾了不少暗红色的血点子有股血腥味,进屋后把身后背着的一个麻布口袋往炕上一甩,竟咚地一声闷响,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锭锭银子还有几锭金子跟几张地契房契,问他这是哪来的他也不说,而是上来就毛手毛脚脱自己衣服,还非要走旱道不可,理由十分高尚又令她无法拒绝——你的身子被那么多男人玩过了我不怪你,谁让我遇到你晚了呢,可你身上这唯一原装没被开过封的处女地,今日必须得让劳资给你**。
丁一折腾个臭够爽得嗷嗷直叫唤,完事后这两口子连衣服都没穿,就这么赤果果挨炕上数起了刚拿回来的那袋银子,一数连银子带金子再把地契房契按市价折现加起来竟有四千多两!
宋氏高兴之余再问起丁一,他才说了实话,他刚带人去了夹仓把许麻子给灭了,这些都是战利品。宋桃芝闻言也吓坏了,那许麻子是此地有名的私盐贩子,夹仓镇周边百十里都是他的势力范围,石臼寨也不例外,这边临近海边几乎家家煮私盐,但大头都被这许麻子拿走了,据说此人不但个人孔武杀人不眨眼,手底下养了不少流氓恶棍,在安东卫上面也有人罩着,她的前夫以前看见许麻子都得点头哈腰陪着小心,想不到丁一……
一想到可能会发生的可怕后果,宋氏哇地哭了出来,说你这般逞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让我咋活呀,丁一满不在乎的说,一个许麻子算个球,劳资手里有兵,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就得劳资说了算,你也赶紧做些准备,我把许麻子杀了但他的那些小弟都投降了,知道所有门道,回头这私盐生意咱们得抓到自己手里。
宋氏还有些担忧就问万一安东卫上面压下来怎生交代?丁一道,交代个屁,许麻子不过是给安东卫的张同知还有石臼所王千户分润些好处,回头咱们该给多少也给,赶紧的,帮我收拾下行李,我这马上要出门去天津卫,还有好事等着咱们,小宋你就擎好吧你。宋氏虽然不知道啥叫交代个毛线,却也安心下来,连忙穿上衣服下炕准备去了。
干掉许麻子将此地的私盐生意牢牢控制在手就是丁一初步计划中的重点,回头再想办法提炼出精盐来,那就是一本万利的大生意。
这些自然都是丁一从后世那些网络穿越小说里照搬来的,目前来看,进展顺利,另外他还在此地意外发现有少量烟草种植,这可是意外惊喜,加上这时代已经在胶东半岛广泛种植特别适合盐碱地的棉花,丁一未来三大支柱产业已然呼之欲出,私盐、卷烟、棉布,怎么做成接近后世卷烟很简单,可以提高几倍效率的珍妮纺织机他也记得怎么弄,眼下他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迅速造出一批火枪来提升武力,另外还要提高粮食产量,手里有粮才可以练兵可以招更多流民。
而这一切就都着落在此次天津卫之行,因为他得到确切消息,后世穿越小说中西化大神徐光启目前从翰林院下岗,正在天津卫屯田推广种植各类泰西洋作物,其中既有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的土豆、地瓜,也有印度棉种和烟草良种,而且徐光启本人做为当今西化代表性人物,对自己未来造枪造炮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才急不可耐的赶往天津去见见这位历史名人。
…………
徐光启今年五十四岁,两年前辞掉翰林院检讨一职来到天津卫,他虽然是东林党,却和叶向高一样乃是东林党中的温和派,对党争向来是敬而远之,也对东林党内那些越来越不折手段,且行事毫无底线的激进派颇有不满,所以才跑来此地躲个清静,顺便把自己几本重要的著作写完。
徐光启一到天津就自掏腰包在房山和涞水两地买下一千多亩良田,开渠挖沟兴修水利,耕种天主教会从泰西带来的各类洋作物,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所有作物都长势良好,自己的《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几部著作也全部完稿,可谓是心想事成不虚此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津离京师比较近,经常有东林新锐或官场故旧前来叨扰,让他离开京师也无法完全摆脱不胜其烦。
还有一点点遗憾,就是他在天津种了好多海外良种,想要在北直隶推广开来,却是非常之难,几乎毫无建树,当地农民明明见到他这边种的抗旱高产新作物大获丰收,却还是不愿意改种,许多免费送给当地农民的良种,诸如洋芋、番薯之类的,干脆被农民们吃了或者喂给牲口吃了,根本不当回事,让他觉得有点郁闷。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最近不知抽什么风,接二连三有人上门求洋种,而且还都是外地的。先是远在凤阳的东厂大裆金忠特意派人从凤阳一路赶来,上门求洋芋、番薯良种,还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信带了厚礼,那金忠当年可是万历皇帝最信重的太监之一,颇有儒风,竟也关心农事,让徐光启很是高兴。
然后差不多脚前脚后,又有自称姓范的晋商上门求购大批良种,同样以洋芋、番薯为主,说是要在山西介休一带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种植面积可达万亩。
徐光启老怀甚慰,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一片苦心终于被世人所接受,二话没说,白送了这两家大批良种,还专门附上种植繁育方法和自己的若干心得。
而今日竟然又有人上门求种,还是从山东青州赶过来的,门子回报说是一个年轻的卫所百户姓丁名一,这让徐光启喜出望外,连忙叫人带进来。一见面,这个身材魁梧的少年百户,双膝跪地直接磕了三个响头,口称:
“小子丁一,久闻徐老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乃是旷世罕有的济世能臣,小子没读过什么书也不知该如何说,总之是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这几乎是徐光启平生所获最高赞誉!而且这年头虽然文贵武贱,武官见文官行大礼实属平常,但似这丁百户这般上来就给自己这已无官身的离职官员行如此大礼,明显是出于真心并非作伪,这还是没读过书不知该怎么说呢,徐光启表面平静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连忙扶丁一起身,但见这少年浓眉大眼英气十足,印象大好,和颜悦色道:
“丁小哥快快请起,老夫一介闲人可当不起你这大礼,”
“当得起,小子曾偶得先生所著《几何原本》,一读上就爱不释手疑为天人所著,可早就盼着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您老人家,听几句教诲,那才不枉此生,”
“哦?你读过《几何原本》?”徐光启闻言更是大喜,乐得是菊花绽放,他一直以为自己此生最大的成就是在算学之上,尤其以编译著作《几何原本》为傲,想不到眼前这少年竟是知音!还未等他说话,这边丁一已经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得稀烂明显阅过无数遍的《几何原本》来,拾了个小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现场提问,竟然全是《几何原本》所能涉及到的最精深的算学题,徐光启也蹲下身来同样给与一一解答,同时也对眼前少年对算学精修如此之深而感到无比惊讶。
“想不到丁小哥全靠看书自学竟已修至如此地步,实在让老夫刮目相看,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开玩笑,丁一后世可是解放军某部地炮旅士官,廊坊炮校进修过的,别的学问有限,唯独这炮兵必修的几何数学一门,可是比徐光启这初级水平高,一番逢迎之下徐光启焉有不中招之理。
“都是您老人家的书写的好!浅显易懂循序渐进,”
徐光启开心之余,连忙招呼下人取自己最好的茶来招呼客人,宾主落坐,重新问起原由,那丁一道:
“不瞒先生,小子本是青州卫日照一卫所小兵,去年底机缘巧合得百户一职,小子官虽小,却也位卑未敢忘忧国,想在任上有番作为报效国家,小子所辖地界靠海多山,良田不多,军户和百姓日子过得很惨,小子想改变日照所现状,欲练精兵,可练兵需有钱粮,尤其是屯田种粮乃重中之重,听闻您老人家在此地精种泰西作物,多有抗旱高产之品种,尤其以洋芋和番薯最佳,加上小子早想见上您老人家一面,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要当面求教,所以一得到消息即星夜兼程赶过来。”
“好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小哥还有何事要问,但讲无妨,”
“比如我想在自己辖区兴修水利以解百姓军户久旱之苦,但却对此一窍不通,听闻先生不光算学当世第一人,连水利一道也是当世第一,”
“丁小哥万勿这般讲,羞煞老夫,不过水利一道老夫的确小有心得,这本《泰西水法》乃老夫译作,你且拿去通读自有收获,”徐光启再被丁一投其所好搔在痒处,乐呵呵从桌上拿起一本书递了过来,
“小子自幼家贫无缘读书,需要跟先生学的太多太多,所以小子斗胆,请先生将您老人家写的全部书籍都送给小子吧,若是能得先生真传,小子定能以日照为起点,做出一番事业保家卫国,报效朝廷!”
徐光启这回咧开大嘴眉开眼笑,再也没办法继续装深沉了,看着眼前这明显未受过正统教育的低级少年武官,却是越看越喜欢,那之后两人聊了许多许多,从算学、农事、兵事,地方治理甚至连天主教也有涉及,徐光启发现这少年人几乎什么都懂一些,许多观点又与自己不谋而合,偶尔还语出惊人弄出个新颖别致的观点来,连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徐光启都大呼精妙为之动容。
比如说起兵事,他对徐光启推崇的西洋火器知之甚多如数家珍,更提出所谓西班牙方阵加步炮结合来对付蒙古或女真骑兵的策略,再比如说起天主教在国内传教所遇到的种种阻碍,丁一直言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农村包围城市,而不能光走上层路线只把眼睛盯在官绅身上。
又拿山东来举例,言白莲教、闻香教在山东无孔不入屡禁不止,若是天主教也把目光放到普通百姓身上,对邪教逐渐形成压制就会获得朝廷的认可,更有大面积铺开的可能,到时候一个区域数十万信众,当地官绅不用劝自然会主动加入,不似现在这般全国才五万信徒还分散各处。
徐光启问他从哪里知道这么多,丁一说是以前在家乡救过一位流落此地的泰西水手,都是为此人所授。徐光启又问此人现在何处?丁一道那人伤好之后离开,不知所踪。徐光启猜测是泰西船只遇海盗遇险之水手就没在深究。
说起当今世道丁一也极力推崇徐光启的兴农护农之道,言称大明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朝廷种种都离不开占大多数的农民,而目前国家政策对农民并不友好,税赋徭役日重,富裕阶层土地兼并和对农民的剥削掠夺变本加厉,而对农业有利的兴修水利和新作物新技术推广无动于衷,一旦遇到大的灾祸,会把广大农民推向绝路成为民乱根源甚至祸及天下!
“……所以小子认为我大明虽看似强盛实则危机四伏,唯有先生的农事策略和洋芋、番薯、占城稻才能救我华夏中国!”
这番话让徐光启激动不已,生出些知我者丁一莫属的感慨来。
这一谈不知不觉就谈了很久,徐光启很久都未像今日这般高兴,设家宴招待丁一,两人把酒言欢,酒酣之际,徐光启见丁一左一句先生右一句先生叫着,突然动了爱才之心,平素别人看重自己的多是翰林清贵的身份,少有丁一这般不为求官只为自己的满腹学识而来,他这一生桃李满天下育人无数,从来没像现在这般动心过,当即道:
“丁一,你我二人虽今日初识,但老夫见你颇有赤子报国之心又求知若渴,心下甚喜,欲收汝为弟子,汝愿意否?”
这回轮到丁一大喜过望了,来之前也仅仅是想交好徐老得些好处,哪成想还有这么一出,那可是徐光启啊,未来会入阁的大明名士啊!又是这年代最负盛名的数学家、农学家、军事家、天文学家,总之一串家,还是东林元老,未来还会在山东编练新军,这可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说是穿越至今最大的机遇也不为过!当即重新跪倒郑重磕了三个响头,
“老师在上,弟子丁一给您老磕头了!”
“丁一,为师平生第一次收武人为弟子,望汝励精图治忠心报效,好好屯田练出一支强军来,莫要给为师丢脸,好孩子,你可有表字?”
“弟子没有表字,”
“好,那为师就赐你一表字,你既尚武又有报效之心,取尚武效明之意,就叫尚明吧……”
“丁一多谢老师赐字,定不负老师所望!”说完又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心下却是一惊,莫非冥冥中早有注定,让自己又叫回本来的名字?
丁一在老师家住了一晚,第二日启程前往京城,徐光启为弟子准备了他需要的全部良种和书籍,还随身带了自己的帖子还有几封亲笔信。一封是写给现任天主教主教龙华民,让其为自己这弟子洗礼,还把弟子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和盘托出,请龙华民考虑派些懂农业和军事的传教士随弟子前往山东日照考察,伺机建立教堂传教,另外还请其帮自己弟子在香山澳(澳门)雇佣一些懂火器制造的雇佣兵来协助练兵造火器。
第二封信是写给一为名为赵士元的秀才的,此人虽然寂寂无名却有个大名鼎鼎号称大明最牛火器专家的哥哥——赵士桢,赵士桢在几年前已经病死了,不过他这弟弟继承了他在火器研究方面的衣钵,连功名都不屑一顾痴迷研究火器,目前正在京师天主堂内开了一家铺子,专门造些精巧火铳来卖给权贵人家防身护院之用,徐光启听丁一说要造枪炮,就想起此人。
第三封信更了不得,让丁一当场乐得直蹦高,乃是写给时任山东巡盐御史毕懋康的,此人不但对丁一未来贩私盐会有极大助力,更让丁一惊喜的是,此人同样是闻名遐迩的火器专家,未来会发明一样划时代的武器——燧发枪,大明叫法——自生火铳,按时间算甚至早于西方。
更让他开心的是,徐光启还答应等弟子孙元化外出归来,就派他去日照指点丁一如何耕种新作物,这位师兄丁一也知道,同样是当代著名火器专家,专长铸炮有大明炮神之美誉,连努尔哈赤都是死在此人所铸炮下。
丁一跑了一趟天津,就心想事成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安东卫日照后山百户丁一关起门来白日宣银,正骑在宋桃芝雪白丰盈的身子上征伐,走的竟也是旱道,端的是雄心勃勃意气风发。那宋氏虽觉得自己夫君动作粗暴弄得自己有点疼,但见他这般模样也连忙曲意逢迎银叫连连,尽量去满足他。
丁一今日顶着雪花从外面归来就精神十分亢奋显得和平日不大一样,身上还沾了不少暗红色的血点子有股血腥味,进屋后把身后背着的一个麻布口袋往炕上一甩,竟咚地一声闷响,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锭锭银子还有几锭金子跟几张地契房契,问他这是哪来的他也不说,而是上来就毛手毛脚脱自己衣服,还非要走旱道不可,理由十分高尚又令她无法拒绝——你的身子被那么多男人玩过了我不怪你,谁让我遇到你晚了呢,可你身上这唯一原装没被开过封的处女地,今日必须得让劳资给你**。
丁一折腾个臭够爽得嗷嗷直叫唤,完事后这两口子连衣服都没穿,就这么赤果果挨炕上数起了刚拿回来的那袋银子,一数连银子带金子再把地契房契按市价折现加起来竟有四千多两!
宋氏高兴之余再问起丁一,他才说了实话,他刚带人去了夹仓把许麻子给灭了,这些都是战利品。宋桃芝闻言也吓坏了,那许麻子是此地有名的私盐贩子,夹仓镇周边百十里都是他的势力范围,石臼寨也不例外,这边临近海边几乎家家煮私盐,但大头都被这许麻子拿走了,据说此人不但个人孔武杀人不眨眼,手底下养了不少流氓恶棍,在安东卫上面也有人罩着,她的前夫以前看见许麻子都得点头哈腰陪着小心,想不到丁一……
一想到可能会发生的可怕后果,宋氏哇地哭了出来,说你这般逞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让我咋活呀,丁一满不在乎的说,一个许麻子算个球,劳资手里有兵,在咱们这一亩三分地就得劳资说了算,你也赶紧做些准备,我把许麻子杀了但他的那些小弟都投降了,知道所有门道,回头这私盐生意咱们得抓到自己手里。
宋氏还有些担忧就问万一安东卫上面压下来怎生交代?丁一道,交代个屁,许麻子不过是给安东卫的张同知还有石臼所王千户分润些好处,回头咱们该给多少也给,赶紧的,帮我收拾下行李,我这马上要出门去天津卫,还有好事等着咱们,小宋你就擎好吧你。宋氏虽然不知道啥叫交代个毛线,却也安心下来,连忙穿上衣服下炕准备去了。
干掉许麻子将此地的私盐生意牢牢控制在手就是丁一初步计划中的重点,回头再想办法提炼出精盐来,那就是一本万利的大生意。
这些自然都是丁一从后世那些网络穿越小说里照搬来的,目前来看,进展顺利,另外他还在此地意外发现有少量烟草种植,这可是意外惊喜,加上这时代已经在胶东半岛广泛种植特别适合盐碱地的棉花,丁一未来三大支柱产业已然呼之欲出,私盐、卷烟、棉布,怎么做成接近后世卷烟很简单,可以提高几倍效率的珍妮纺织机他也记得怎么弄,眼下他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迅速造出一批火枪来提升武力,另外还要提高粮食产量,手里有粮才可以练兵可以招更多流民。
而这一切就都着落在此次天津卫之行,因为他得到确切消息,后世穿越小说中西化大神徐光启目前从翰林院下岗,正在天津卫屯田推广种植各类泰西洋作物,其中既有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的土豆、地瓜,也有印度棉种和烟草良种,而且徐光启本人做为当今西化代表性人物,对自己未来造枪造炮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才急不可耐的赶往天津去见见这位历史名人。
…………
徐光启今年五十四岁,两年前辞掉翰林院检讨一职来到天津卫,他虽然是东林党,却和叶向高一样乃是东林党中的温和派,对党争向来是敬而远之,也对东林党内那些越来越不折手段,且行事毫无底线的激进派颇有不满,所以才跑来此地躲个清静,顺便把自己几本重要的著作写完。
徐光启一到天津就自掏腰包在房山和涞水两地买下一千多亩良田,开渠挖沟兴修水利,耕种天主教会从泰西带来的各类洋作物,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所有作物都长势良好,自己的《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几部著作也全部完稿,可谓是心想事成不虚此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津离京师比较近,经常有东林新锐或官场故旧前来叨扰,让他离开京师也无法完全摆脱不胜其烦。
还有一点点遗憾,就是他在天津种了好多海外良种,想要在北直隶推广开来,却是非常之难,几乎毫无建树,当地农民明明见到他这边种的抗旱高产新作物大获丰收,却还是不愿意改种,许多免费送给当地农民的良种,诸如洋芋、番薯之类的,干脆被农民们吃了或者喂给牲口吃了,根本不当回事,让他觉得有点郁闷。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最近不知抽什么风,接二连三有人上门求洋种,而且还都是外地的。先是远在凤阳的东厂大裆金忠特意派人从凤阳一路赶来,上门求洋芋、番薯良种,还写了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信带了厚礼,那金忠当年可是万历皇帝最信重的太监之一,颇有儒风,竟也关心农事,让徐光启很是高兴。
然后差不多脚前脚后,又有自称姓范的晋商上门求购大批良种,同样以洋芋、番薯为主,说是要在山西介休一带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种植面积可达万亩。
徐光启老怀甚慰,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一片苦心终于被世人所接受,二话没说,白送了这两家大批良种,还专门附上种植繁育方法和自己的若干心得。
而今日竟然又有人上门求种,还是从山东青州赶过来的,门子回报说是一个年轻的卫所百户姓丁名一,这让徐光启喜出望外,连忙叫人带进来。一见面,这个身材魁梧的少年百户,双膝跪地直接磕了三个响头,口称:
“小子丁一,久闻徐老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乃是旷世罕有的济世能臣,小子没读过什么书也不知该如何说,总之是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这几乎是徐光启平生所获最高赞誉!而且这年头虽然文贵武贱,武官见文官行大礼实属平常,但似这丁百户这般上来就给自己这已无官身的离职官员行如此大礼,明显是出于真心并非作伪,这还是没读过书不知该怎么说呢,徐光启表面平静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连忙扶丁一起身,但见这少年浓眉大眼英气十足,印象大好,和颜悦色道:
“丁小哥快快请起,老夫一介闲人可当不起你这大礼,”
“当得起,小子曾偶得先生所著《几何原本》,一读上就爱不释手疑为天人所著,可早就盼着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您老人家,听几句教诲,那才不枉此生,”
“哦?你读过《几何原本》?”徐光启闻言更是大喜,乐得是菊花绽放,他一直以为自己此生最大的成就是在算学之上,尤其以编译著作《几何原本》为傲,想不到眼前这少年竟是知音!还未等他说话,这边丁一已经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得稀烂明显阅过无数遍的《几何原本》来,拾了个小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现场提问,竟然全是《几何原本》所能涉及到的最精深的算学题,徐光启也蹲下身来同样给与一一解答,同时也对眼前少年对算学精修如此之深而感到无比惊讶。
“想不到丁小哥全靠看书自学竟已修至如此地步,实在让老夫刮目相看,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开玩笑,丁一后世可是解放军某部地炮旅士官,廊坊炮校进修过的,别的学问有限,唯独这炮兵必修的几何数学一门,可是比徐光启这初级水平高,一番逢迎之下徐光启焉有不中招之理。
“都是您老人家的书写的好!浅显易懂循序渐进,”
徐光启开心之余,连忙招呼下人取自己最好的茶来招呼客人,宾主落坐,重新问起原由,那丁一道:
“不瞒先生,小子本是青州卫日照一卫所小兵,去年底机缘巧合得百户一职,小子官虽小,却也位卑未敢忘忧国,想在任上有番作为报效国家,小子所辖地界靠海多山,良田不多,军户和百姓日子过得很惨,小子想改变日照所现状,欲练精兵,可练兵需有钱粮,尤其是屯田种粮乃重中之重,听闻您老人家在此地精种泰西作物,多有抗旱高产之品种,尤其以洋芋和番薯最佳,加上小子早想见上您老人家一面,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要当面求教,所以一得到消息即星夜兼程赶过来。”
“好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小哥还有何事要问,但讲无妨,”
“比如我想在自己辖区兴修水利以解百姓军户久旱之苦,但却对此一窍不通,听闻先生不光算学当世第一人,连水利一道也是当世第一,”
“丁小哥万勿这般讲,羞煞老夫,不过水利一道老夫的确小有心得,这本《泰西水法》乃老夫译作,你且拿去通读自有收获,”徐光启再被丁一投其所好搔在痒处,乐呵呵从桌上拿起一本书递了过来,
“小子自幼家贫无缘读书,需要跟先生学的太多太多,所以小子斗胆,请先生将您老人家写的全部书籍都送给小子吧,若是能得先生真传,小子定能以日照为起点,做出一番事业保家卫国,报效朝廷!”
徐光启这回咧开大嘴眉开眼笑,再也没办法继续装深沉了,看着眼前这明显未受过正统教育的低级少年武官,却是越看越喜欢,那之后两人聊了许多许多,从算学、农事、兵事,地方治理甚至连天主教也有涉及,徐光启发现这少年人几乎什么都懂一些,许多观点又与自己不谋而合,偶尔还语出惊人弄出个新颖别致的观点来,连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徐光启都大呼精妙为之动容。
比如说起兵事,他对徐光启推崇的西洋火器知之甚多如数家珍,更提出所谓西班牙方阵加步炮结合来对付蒙古或女真骑兵的策略,再比如说起天主教在国内传教所遇到的种种阻碍,丁一直言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农村包围城市,而不能光走上层路线只把眼睛盯在官绅身上。
又拿山东来举例,言白莲教、闻香教在山东无孔不入屡禁不止,若是天主教也把目光放到普通百姓身上,对邪教逐渐形成压制就会获得朝廷的认可,更有大面积铺开的可能,到时候一个区域数十万信众,当地官绅不用劝自然会主动加入,不似现在这般全国才五万信徒还分散各处。
徐光启问他从哪里知道这么多,丁一说是以前在家乡救过一位流落此地的泰西水手,都是为此人所授。徐光启又问此人现在何处?丁一道那人伤好之后离开,不知所踪。徐光启猜测是泰西船只遇海盗遇险之水手就没在深究。
说起当今世道丁一也极力推崇徐光启的兴农护农之道,言称大明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朝廷种种都离不开占大多数的农民,而目前国家政策对农民并不友好,税赋徭役日重,富裕阶层土地兼并和对农民的剥削掠夺变本加厉,而对农业有利的兴修水利和新作物新技术推广无动于衷,一旦遇到大的灾祸,会把广大农民推向绝路成为民乱根源甚至祸及天下!
“……所以小子认为我大明虽看似强盛实则危机四伏,唯有先生的农事策略和洋芋、番薯、占城稻才能救我华夏中国!”
这番话让徐光启激动不已,生出些知我者丁一莫属的感慨来。
这一谈不知不觉就谈了很久,徐光启很久都未像今日这般高兴,设家宴招待丁一,两人把酒言欢,酒酣之际,徐光启见丁一左一句先生右一句先生叫着,突然动了爱才之心,平素别人看重自己的多是翰林清贵的身份,少有丁一这般不为求官只为自己的满腹学识而来,他这一生桃李满天下育人无数,从来没像现在这般动心过,当即道:
“丁一,你我二人虽今日初识,但老夫见你颇有赤子报国之心又求知若渴,心下甚喜,欲收汝为弟子,汝愿意否?”
这回轮到丁一大喜过望了,来之前也仅仅是想交好徐老得些好处,哪成想还有这么一出,那可是徐光启啊,未来会入阁的大明名士啊!又是这年代最负盛名的数学家、农学家、军事家、天文学家,总之一串家,还是东林元老,未来还会在山东编练新军,这可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说是穿越至今最大的机遇也不为过!当即重新跪倒郑重磕了三个响头,
“老师在上,弟子丁一给您老磕头了!”
“丁一,为师平生第一次收武人为弟子,望汝励精图治忠心报效,好好屯田练出一支强军来,莫要给为师丢脸,好孩子,你可有表字?”
“弟子没有表字,”
“好,那为师就赐你一表字,你既尚武又有报效之心,取尚武效明之意,就叫尚明吧……”
“丁一多谢老师赐字,定不负老师所望!”说完又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心下却是一惊,莫非冥冥中早有注定,让自己又叫回本来的名字?
丁一在老师家住了一晚,第二日启程前往京城,徐光启为弟子准备了他需要的全部良种和书籍,还随身带了自己的帖子还有几封亲笔信。一封是写给现任天主教主教龙华民,让其为自己这弟子洗礼,还把弟子农村包围城市的说法和盘托出,请龙华民考虑派些懂农业和军事的传教士随弟子前往山东日照考察,伺机建立教堂传教,另外还请其帮自己弟子在香山澳(澳门)雇佣一些懂火器制造的雇佣兵来协助练兵造火器。
第二封信是写给一为名为赵士元的秀才的,此人虽然寂寂无名却有个大名鼎鼎号称大明最牛火器专家的哥哥——赵士桢,赵士桢在几年前已经病死了,不过他这弟弟继承了他在火器研究方面的衣钵,连功名都不屑一顾痴迷研究火器,目前正在京师天主堂内开了一家铺子,专门造些精巧火铳来卖给权贵人家防身护院之用,徐光启听丁一说要造枪炮,就想起此人。
第三封信更了不得,让丁一当场乐得直蹦高,乃是写给时任山东巡盐御史毕懋康的,此人不但对丁一未来贩私盐会有极大助力,更让丁一惊喜的是,此人同样是闻名遐迩的火器专家,未来会发明一样划时代的武器——燧发枪,大明叫法——自生火铳,按时间算甚至早于西方。
更让他开心的是,徐光启还答应等弟子孙元化外出归来,就派他去日照指点丁一如何耕种新作物,这位师兄丁一也知道,同样是当代著名火器专家,专长铸炮有大明炮神之美誉,连努尔哈赤都是死在此人所铸炮下。
丁一跑了一趟天津,就心想事成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